信息不公开 云南昭通地震后成众矢之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1:31:04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信息不公开 云南昭通地震后成众矢之的</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8-10 </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8/10/100187061.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地震后,豆沙镇的灾民被安置在帐篷区里。“7.22”云南盐津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被认为与政府扣压地震准确预报有关</td></tr></tbody></table>  “呜呼!为了一个‘避免社会恐慌’,就可以拿那么多人民生命财产当赌注?” <br/><br/>  “昭通市有关部门刻意隐瞒地震预报,封锁了本该让公众知道的信息,既是对公民知情权的粗暴侵犯,是‘懒政’的典型表现;也是极其严重的渎职行为,是涉嫌玩忽职守。” <br/><br/>  近日,因一场地震和一则新闻报道,云南省昭通市政府成了众矢之的,境内外众多媒体纷纷发表评论,网民也在论坛上痛斥“昭通官僚”。 <br/><br/>  7月22日上午9时10分22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的地震,15.3万人受灾,22人死亡,房屋倒塌689户,严重受损9306户,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 <br/><br/>  灾难发生后,7月26日,一家媒体报道说,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证实,7月初,云南省地震局就已经对这次地震的发生作出了准确预报。另外,从市政府瞭解到,昭通市委、市政府在7月20日、21日进行开会研究。但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并没有传达下去。这“既是遗憾,也值得反思”。 <br/><br/>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br/><br/>  内情究竟如何,本报记者前往云南调查。 <br/>   <br/>  ●惊恐的一天 <br/><br/>  盐津县豆沙镇居民回忆中的7月22日,是惊恐的一天。 <br/><br/>  “那天镇上赶集,我们早早起床开了店门。”理发师华其平说。8时许,不足3米宽的街上,已挤满了从四处赶来的山民。大家正摆开铺子做生意,“就听到轰的一声,地上开始不停摇动”。 <br/><br/>  刚开始,人们还以为是山上例行放炮。但不断摇动的地面很快否决了猜测。“人群中有人喊了声‘地震’了,街上就炸开了锅。”华其平的女儿华玲说。 <br/><br/>  镇上乱成了一片。墙体纷纷开裂,一些老房子开始倒塌。街道两旁的老房子上,瓦片不停地掉落。血肉模糊的人们,开始抓狂般四处奔逃。 <br/><br/>  坍塌的房子砸死了8人,另外14人被公路沿线滚落的飞石砸死。 <br/><br/>  9天过去了。豆沙镇的老街上仍不时走过背着消毒喷箱的工作人员,暗示着9天前发生的那场灾难。 <br/>   <br/>  ●震情分析不等于地震预报 <br/><br/>  “我没说过那句话。”“扣压预报”事件的主角———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告诉本报记者,“对地震预报,国家是有条例规定的,由政府掌握,我们地震局没有权力发布。当时,我只是给来采访的记者介绍了地震预报的管理条例以及政府的职责。他们问我有这方面的意见没有,我笑笑没有回答。” <br/><br/>  至于报道中怎么会出现他说的“有过预报,7月份左右”的同期声,胡永龙说,“我不明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经本报记者向该媒体记者求证,胡永龙确实说过这样的话,而且都有原始画面为证。行内人士分析说,这可能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将“预测”与“预报”混淆所致。 <br/><br/>  “我们是阳光政府,没有任何可以隐瞒的。”昭通市市长罗应光对本报记者说,他们确曾收到过未来3到5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中长期趋势分析”。但媒体报道中提到的20日、21日的会议也只是例行的减灾会议,和地震无关。对市政府的指责,也没有根据。 <br/><br/>  他认为,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误解,是因为对地震知识和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不瞭解,“稍微瞭解地震知识的人,都知道地震预测根本不存在准确预报的可能。” <br/><br/>  按照规定,地震震情预测分4类,未来10年内将要发生的为“地震长期预报”,未来一两年内的为“地震中期预报”,3个月内的是地震短期预报,10日内的是临震预报。前两类预报只能报到地域和强度,而后者的预报,则可以精确到“时间、地点和震级”。 <br/><br/>  “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国务院和国务院委托的省级政府,我们市一级、县一级的政府是没有任何地震预报发布权的。”罗应光市长说,中长期的趋势分析,按规定,他们只能内部控制,不能对外公布。 <br/><br/>  “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我们都是按照政府的规则来操作的。按照国务院规定,我们只能随时按照市里原先制定的预案,采取内部的应对措施。”罗应光说。 <br/><br/>  《春城晚报》记者戴振华7月23日也报道了存在震情分析文件的消息。他说,地震次日他在昭通市地震局采访时看到了震情分析文件。他瞭解到,5月份,市地震局给市政府发出了一份建议性的震情分析,希望政府通知下面各单位引起重视。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为:“2006年底前滇东北存在发生5.0级左右地震危险,区域为永善—大关—彝良一带。” <br/><br/>  7月2日,市委书记邓培先到市地震局听取汇报后,决定召开地震专题会议,会议的时间被定在3周后的24日。7月19日,昭通市地震局向市有关单位和各区县的地震局发出了地震震情分析,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加强震情监视,并启动宏观联络员工作报告制度。 <br/><br/>  “没想到地震在还没有开会时就发生了,毕竟分析上说年底前啊。”戴振华说。 <br/><br/>  专家指出,震情分析不等于地震预报。前者是专家预测,提示地质灾难的可能情况,但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后者是政府法定行为,两者不是一回事。 <br/><br/>  盐津县县长李疆承认,7月6日去井冈山学习前,她曾经部署过排除地质灾害工作。 <br/><br/>  “盐津是堆积层地貌,地质灾害本就频发,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走之前,我让国土资源局安排15万元,每个乡镇各发1万,其他统一支配,专门用来排除地质灾害。民政局也安排了10万元。”李疆县长告诉本报记者,“老城区的主街后面有个几十吨重的大石头,当时就被及时排除了。否则,如果地震那天掉下来,街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br/><br/>  李疆也看到了网上的评论,“说实话,现在我们地方政府压力非常大。但这是天灾,虽然我们之前做了一些地质预防工作,也不能完全排除。” <br/><br/>  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说,昭通等地地震局的分析对省局作出预测有很大帮助。他们随后曾综合昭通等地震局反映的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呈报给省政府的是“3个月内的短期预测”,“我们都是通过密码电报的方式汇报。” <br/>   <br/>  ●“这次预测不能算成功” <br/><br/>  “政府为什么不能公布这些地震震情? <br/><br/>  最主要的不是怕恐慌、求稳定,而是本身预测水平比较低。”皇甫岗说,虽然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已处世界领先,但成功率仍然很低。虽然国务院条例中有“临震预报”的规定,但“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做。到现在,中国也没有启动过这个临震预报程序”。 <br/><br/>  他举例说,即使短期预报,成功率一般也只有10%左右。地震预测“不可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做到精确,也不存在准确预报的概念”。 <br/><br/>  皇甫岗认为,这次的预测只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这样的预测我们以前做过很多,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br/><br/>  至于震情预测,一般的理解只是对“较大的区域,一定的震级范围,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存在什么样的可能性”作出分析。这是一种宽泛而不精确的概念。时间可以长达10年,区域范围最高可达几万平方公里。 <br/><br/>  以此次盐津地震为例,震前预测中所说的“2006年底前”、“滇东北”、“永善-大关-彝良一带”等在时间、区域上也是比较模糊的,与一般人以为的“准确”相距甚远。 <br/><br/>  即使是成功率达到了20%,“也等于不能预报。5次有4次不准,那等于大多数不准。”皇甫岗说,“如果按这种水平发布,肯定会是灾难性的。”因此,预测结果根本无法转化为行政的具体操作程序上。 <br/>   <br/>  ●“能让大家知道的,都会让大家知道” <br/><br/>  皇甫岗说,目前的地震预测,只是“内部的科学探索性质的分析,真正到社会上去运用,是不可能的”。 <br/><br/>  预测不准,但并非一无是处。“显然,它有它的好处。它会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br/><br/>  “我们就某个区域内的某种危险给政府汇报,建议政府有控制地向下面传达。各级政府就能有预前性的准备,采取相应的内部措施。”皇甫岗说。 <br/><br/>  这种措施,只是地震预案启动前的准备。罗应光市长说,以他们昭通市政府为例,灾前他们就已调拨了救灾物资,强化了地震预案。但更多的时候,预测分析只能给政府提高思想上的警惕。 <br/><br/>  “它只是科学家的一个内部行为,作为政府的参考。不可能到行政层面的具体操作程序上。”皇甫岗反复强调说。 <br/><br/>  皇甫岗说,这次发生的媒体事件,主要和网友对地震知识和信息的不瞭解有关。但他承认,媒体、网民对信息不公开的谴责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br/><br/>  “下一步我们会尽可能公开我们的消息。”皇甫岗说,他们刚开过网上宣传工作会议,以后所有的东西都通过网上发布,“我们要把它做深,不断更新。能让大家知道的,都会让大家知道。” <br/><br/>  信息公开也许的确有利灾区的社会稳定。李疆县长说,盐津地震后,当地老百姓恐慌的很多,各种谣言四起。最后,她专门安排了副县长杨明书发表电视讲话,“利用专家的话,针对各种传说,进行辟谣。” <br/><br/>  被公开的专家意见是,此次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震源浅,震源深度仅9公里,震中距盐津县城仅14公里,范围达860平方公里。此后最大的余震,不会超过3到4级。 <br/><br/>  一夜过后,谣言消失无影。 <br/><br/>  ●资深专家揭秘地震决策困境 <br/><br/>  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地震”一时成为热门话题。7月22日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5.1级地震,因“市政府扣压准确预报不传达”的报道,人们在热议地震之时,又平添一股怒气和疑虑。为此,本报约请地震预报专家、官员,回应诸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受访的人士有的是资深地震预报专家,亲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前前后后;有的是身居要职的国家地震局官员,负责目前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被访者要求,在此集体以国家地震局专家的身份出现。) <br/>   <br/>  ▲盐津地震有“预测”但没“预报” <br/><br/>  记者:7月22日发生的云南盐津地震,造成上百人伤亡。对这次地震,地震部门是否事先有所察觉? <br/><br/>  专家: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974年昭通曾经发生7.1级强震。从理论上讲,这次盐津地震是那次强震的一个远期余震。唐山大地震到现在30年了,至今每年还要发生4级以上的余震,有时候是5级。 <br/><br/>  因为是地震多发区,云南当地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非常有效的地震观测设备。这次地震,事先有很多前兆和异常,当地专家认为很可能会发生地震,跟市政府打了报告,市政府开了会,然后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批示让他们密切注视、加强监测。 <br/><br/>  从监测预报系统来讲,这次地震是有“预测”的,但政府最后没有发布“预报”,所以这次地震可以说是“有预测,但没有进行有防震减灾实效的预报”。 <br/><br/>  记者:已经有媒体披露,当地地震局在7月初就向政府预报了有可能发生地震,但是政府没有及时传达下去。这个做法是否应该受到指责? <br/><br/>  专家:我认为不能这么做,原因是现在地震预测的水平还不过关,谁也不能保证地震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有可能预报了10次,但最后只有一次是真的。在这样的低水平下,政府要作出疏散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民众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困难的。 <br/><br/>  记者:国家地震局的专家对这次预测有何意见? <br/><br/>  专家:这是当地地震局的预测意见,还没有拿到国家地震局的层面来讨论,我们负责监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震情。 <br/><br/>  对于震情预测,各级地震部门每周都要集中专家会商,从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等各个方面去判断,经常是“口沫横飞”,意见不一。即使最后“投票表决”形成明确的会商意见,肯定会写成“有发生几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不发生的可能”,然后向政府报告。 <br/><br/>  拿到这样一个模糊的预测意见,政府在决策时自然很为难。地震预报是一把双刃剑,你报了它不来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br/>   <br/>  ▲地震预报往往外行立大功 <br/><br/>  记者:我们知道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大地震,当地政府在震前3小时及时疏散了民众。在当时的预报水平下,是如何做到的? <br/><br/>  专家:今天回过头看,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仍有很大的偶然性,它经历了一个长、中、短的预报过程。 <br/><br/>  很早李四光先生就关注到了郯庐断裂带,在辽宁和山东建立了地震监测机构,到了1973年观测到了一些异常情况,1975年初划定了重点危险区。 <br/><br/>  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民间曾经总结了一句谚语,叫“小震闹,大震到”,海城地震恰好也是这种类型的地震,先是密集的小震,然后是突然平静下去,再接下去就发生大震。 <br/><br/>  临震前有一些征兆显露出来,我们马上派队伍到了营口。当时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一听说有地震,立即拍板,组织疏散民众,紧接着,地震就发生了。 <br/><br/>  其实,这个时候地震也有不来的可能。我们地震工作者怕看不准,犹犹豫豫,反而外行更敢决策。事实上,直到今天,海城地震算不算成功的预报仍有争议,有些科学家认为它的资料零乱、证据不全。 <br/><br/>  记者:但是外行的果断决策避免了重大伤亡,有文章称,否则至少有10万人死于那场地震。 <br/><br/>  专家:应该说,当时比现在更好决策,因为算的只是政治账,不怕交学费,报了不来就不来,不考虑经济损失。现在不一样,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要大规模疏散一次民众,可能要损失上百亿元。 <br/><br/>  记者:但是青龙在唐山大地震中创造了奇迹。距离唐山只有65公里的青龙县,在那场大灾难中及时采取了防震措施,无一人伤亡。 <br/><br/>  专家:这个事情看似有说服力,实际上是“歪打正着”,同样是外行立了大功。 <br/><br/>  当时华北地区地震形势日益紧张,1976年7月14日,我们在唐山召开了一个“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概在18日晚上,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向大家介绍华北地区的地震形势,内容无非是最近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那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 <br/><br/>  青龙县派出的代表恰好是一位刚到地震办工作的年轻人,一听有地震,随即向县里汇报,当地的县委书记是工农兵学员出身,也立即部署防震措施。而唐山周边的其他区县也有人参加这个会议,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措施。 <br/><br/>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后给青龙县颁发了奖状,并邀请一些当事人到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你们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 <br/><br/>  专家:这个事情没有经过中国地震局,让我们很被动,但也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对,毕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br/><br/>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当事人自称预测到了某地会有大震,但是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压制? <br/><br/>  专家:所有的科学家都梦想着能准确预测一次地震,为人类作出贡献。哪怕仅仅是一次,也是他一生的荣耀。但是当时国家地震局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预测意见,何来压制之说? <br/><br/>  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地震的短临预报技术依然没有突破,如果再来一次唐山大地震,也没有人敢保证他能准确预测。 <br/>   <br/>  ▲地震预测意见该不该告诉公众 <br/><br/>  记者: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打通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科学家可以自由地把预测意见告诉公众,由公众自己去判断、选择。 <br/><br/>  专家:这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中国地震局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些个人的地震预测意见,称在某地会发生8级地震。在我们自己的会商会上,也经常有专家提出个人的预测意见。如果这样的消息不经过滤,全部告诉公众,那人们每天什么事也不能做,全部躲地震去了。 <br/><br/>  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有个别专家认为哈尔滨有震情,很多民众听到消息,裹着棉衣在大街上过夜;2003年SARS肆虐的时候,河南安阳出现地震传闻,有几十万人住在大街上;2002年西昌也有地震消息,当时很多人外逃,火车上爬满了人。 <br/><br/>  最后这些地震都没有来,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 <br/><br/>  记者:但是公众担心,在决策时过于求稳,而一旦地震来了不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会有更大的人员伤亡。 <br/><br/>  专家: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太低,10次决策可能只有1次成功。另外,如果政府正式发布预报疏散了公众,而地震没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涉及到赔偿的问题。 <br/><br/>  记者:那么政府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呢? <br/><br/>  专家:现在的做法是,对一些可能性不大的预测,政府一般采取“内紧外松”的措施。 <br/><br/>  1998年春节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预测北京门头沟地区可能发生7.3级地震,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多群众开始到天安门广场过夜。北京市委知道后很重视,召集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会商。讨论后,大部分专家都否定了地震发生的可能,决定在电视上公开辟谣。 <br/><br/>  节目临近播出的时候,市里打来电话,要求暂停播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后国务院还是决定播出这个辟谣节目,但是在内部并没有松懈,一方面通知医院腾出几万张床位准备接待伤员,同时安排武警战士全部坚守岗位准备救援。 <br/><br/>  记者:最后地震来了没有? <br/><br/>  专家:没有。但是这些内部措施,也花费了政府大量财力。 <br/><br/>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很多地方发生地震传闻后,政府很快就出面辟谣,告诉民众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地震,请民众安心工作生活。我的疑问是,既然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很低,政府又凭什么发布“不会来”的预报呢? <br/><br/>  专家: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现在判定一个地区不会有大的地震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也就是说,报“不来”的水平要比报“来”的水平要高些。 <br/><br/>  实际上,我们也是担着风险做这个事。虽然说“来的可能性不大”,并不能100%排除“来”的可能。但是没办法,我们还是要捡把握性大一点的事去做,先安定人心。 <br/>   <br/>  “只有中国把地震预报当作一项政府职责” <br/><br/>  记者: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很低,为什么中国还要花费大量财力去做这个事情?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预报地震的? <br/><br/>  专家:地震预报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事情,具有科学探索性;另一方面它有强烈的社会需求。 <br/><br/>  在历史上,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公众迫切需求在地震前能够得到告知。1966年邢台大地震伤亡5万人,周恩来总理3次到灾区,希望科技工作者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勇敢地投入到地震预报的工作中去。 <br/><br/>  1960年代其他很多国家也遭受了大地震的袭击,伤亡惨重。从那时起,他们也开展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地震研究工作。几十年后,地震预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离满足公众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br/><br/>  国外一些科学家前几年甚至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不可能作出地震的短临预报。因此,很多国家都是把地震预报当作科学探索的内容,科学家可以把预测意见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但是一般公众看不到,只有中国是把它作为一项政府任务、职责来做。 <br/><br/>  记者:这门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br/><br/>  专家:我们现在是边研究、边观测、边预报,从本质上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是我们对地震预报并不悲观,相信揭示了地震的演化规律后,能够在预报水平上取得突破。 <br/><br/>  目前在有利条件下,比如地震发生地的监测台网密度比较高,对这个地区地层活动的研究比较深,再加上某些类型的地震在震前征兆明显,我们就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br/><br/>  自海城地震后,我们对发生在辽宁岫岩、云南孟连、新疆伽师、甘肃民乐等地的地震,都作了准确预测,最终由政府发布预报,及时疏散了民众。 <br/><br/>  记者:在地震预报水平如此低下的今天,如何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br/><br/>  专家:中国大多数大城市都处于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地震安全形势很不乐观。我们现在提出要执行综合防御的方针,重视地震安全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管理,建设、完善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和日本就是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br/><br/>  一个初步方案是,先划出全国的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由国务院发文给当地政府,明确规定在这些区域内必须采取的各项防震抗震措施。如果情况严重了,中国地震局将划出地震重点危险区,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危险的等级,及时向国务院发出预警。(来源: 南方周末)</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信息不公开 云南昭通地震后成众矢之的</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8-10 </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table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MARGIN: 1px 7px 3px 4px;"><tbody><tr><td align="center"><img src="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upload/200608/10/100187061.jpg" border="0" name="normal" alt=""/>
                                                                </td></tr><tr><td align="center">地震后,豆沙镇的灾民被安置在帐篷区里。“7.22”云南盐津地震中的人员伤亡,被认为与政府扣压地震准确预报有关</td></tr></tbody></table>  “呜呼!为了一个‘避免社会恐慌’,就可以拿那么多人民生命财产当赌注?” <br/><br/>  “昭通市有关部门刻意隐瞒地震预报,封锁了本该让公众知道的信息,既是对公民知情权的粗暴侵犯,是‘懒政’的典型表现;也是极其严重的渎职行为,是涉嫌玩忽职守。” <br/><br/>  近日,因一场地震和一则新闻报道,云南省昭通市政府成了众矢之的,境内外众多媒体纷纷发表评论,网民也在论坛上痛斥“昭通官僚”。 <br/><br/>  7月22日上午9时10分22秒,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发生5.1级的地震,15.3万人受灾,22人死亡,房屋倒塌689户,严重受损9306户,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多元。 <br/><br/>  灾难发生后,7月26日,一家媒体报道说,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证实,7月初,云南省地震局就已经对这次地震的发生作出了准确预报。另外,从市政府瞭解到,昭通市委、市政府在7月20日、21日进行开会研究。但为了避免社会恐慌,可能发生地震的预报并没有传达下去。这“既是遗憾,也值得反思”。 <br/><br/>  报道一出,舆论哗然。 <br/><br/>  内情究竟如何,本报记者前往云南调查。 <br/>   <br/>  ●惊恐的一天 <br/><br/>  盐津县豆沙镇居民回忆中的7月22日,是惊恐的一天。 <br/><br/>  “那天镇上赶集,我们早早起床开了店门。”理发师华其平说。8时许,不足3米宽的街上,已挤满了从四处赶来的山民。大家正摆开铺子做生意,“就听到轰的一声,地上开始不停摇动”。 <br/><br/>  刚开始,人们还以为是山上例行放炮。但不断摇动的地面很快否决了猜测。“人群中有人喊了声‘地震’了,街上就炸开了锅。”华其平的女儿华玲说。 <br/><br/>  镇上乱成了一片。墙体纷纷开裂,一些老房子开始倒塌。街道两旁的老房子上,瓦片不停地掉落。血肉模糊的人们,开始抓狂般四处奔逃。 <br/><br/>  坍塌的房子砸死了8人,另外14人被公路沿线滚落的飞石砸死。 <br/><br/>  9天过去了。豆沙镇的老街上仍不时走过背着消毒喷箱的工作人员,暗示着9天前发生的那场灾难。 <br/>   <br/>  ●震情分析不等于地震预报 <br/><br/>  “我没说过那句话。”“扣压预报”事件的主角———云南省地震局副局长胡永龙告诉本报记者,“对地震预报,国家是有条例规定的,由政府掌握,我们地震局没有权力发布。当时,我只是给来采访的记者介绍了地震预报的管理条例以及政府的职责。他们问我有这方面的意见没有,我笑笑没有回答。” <br/><br/>  至于报道中怎么会出现他说的“有过预报,7月份左右”的同期声,胡永龙说,“我不明白,不知道怎么回事”。但经本报记者向该媒体记者求证,胡永龙确实说过这样的话,而且都有原始画面为证。行内人士分析说,这可能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将“预测”与“预报”混淆所致。 <br/><br/>  “我们是阳光政府,没有任何可以隐瞒的。”昭通市市长罗应光对本报记者说,他们确曾收到过未来3到5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中长期趋势分析”。但媒体报道中提到的20日、21日的会议也只是例行的减灾会议,和地震无关。对市政府的指责,也没有根据。 <br/><br/>  他认为,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误解,是因为对地震知识和国务院《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的不瞭解,“稍微瞭解地震知识的人,都知道地震预测根本不存在准确预报的可能。” <br/><br/>  按照规定,地震震情预测分4类,未来10年内将要发生的为“地震长期预报”,未来一两年内的为“地震中期预报”,3个月内的是地震短期预报,10日内的是临震预报。前两类预报只能报到地域和强度,而后者的预报,则可以精确到“时间、地点和震级”。 <br/><br/>  “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国务院和国务院委托的省级政府,我们市一级、县一级的政府是没有任何地震预报发布权的。”罗应光市长说,中长期的趋势分析,按规定,他们只能内部控制,不能对外公布。 <br/><br/>  “党有党纪,国有国法,我们都是按照政府的规则来操作的。按照国务院规定,我们只能随时按照市里原先制定的预案,采取内部的应对措施。”罗应光说。 <br/><br/>  《春城晚报》记者戴振华7月23日也报道了存在震情分析文件的消息。他说,地震次日他在昭通市地震局采访时看到了震情分析文件。他瞭解到,5月份,市地震局给市政府发出了一份建议性的震情分析,希望政府通知下面各单位引起重视。这份文件的主要内容为:“2006年底前滇东北存在发生5.0级左右地震危险,区域为永善—大关—彝良一带。” <br/><br/>  7月2日,市委书记邓培先到市地震局听取汇报后,决定召开地震专题会议,会议的时间被定在3周后的24日。7月19日,昭通市地震局向市有关单位和各区县的地震局发出了地震震情分析,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加强震情监视,并启动宏观联络员工作报告制度。 <br/><br/>  “没想到地震在还没有开会时就发生了,毕竟分析上说年底前啊。”戴振华说。 <br/><br/>  专家指出,震情分析不等于地震预报。前者是专家预测,提示地质灾难的可能情况,但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后者是政府法定行为,两者不是一回事。 <br/><br/>  盐津县县长李疆承认,7月6日去井冈山学习前,她曾经部署过排除地质灾害工作。 <br/><br/>  “盐津是堆积层地貌,地质灾害本就频发,经常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走之前,我让国土资源局安排15万元,每个乡镇各发1万,其他统一支配,专门用来排除地质灾害。民政局也安排了10万元。”李疆县长告诉本报记者,“老城区的主街后面有个几十吨重的大石头,当时就被及时排除了。否则,如果地震那天掉下来,街上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br/><br/>  李疆也看到了网上的评论,“说实话,现在我们地方政府压力非常大。但这是天灾,虽然我们之前做了一些地质预防工作,也不能完全排除。” <br/><br/>  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说,昭通等地地震局的分析对省局作出预测有很大帮助。他们随后曾综合昭通等地震局反映的情况进行预测,最终呈报给省政府的是“3个月内的短期预测”,“我们都是通过密码电报的方式汇报。” <br/>   <br/>  ●“这次预测不能算成功” <br/><br/>  “政府为什么不能公布这些地震震情? <br/><br/>  最主要的不是怕恐慌、求稳定,而是本身预测水平比较低。”皇甫岗说,虽然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已处世界领先,但成功率仍然很低。虽然国务院条例中有“临震预报”的规定,但“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做。到现在,中国也没有启动过这个临震预报程序”。 <br/><br/>  他举例说,即使短期预报,成功率一般也只有10%左右。地震预测“不可能像天气预报一样做到精确,也不存在准确预报的概念”。 <br/><br/>  皇甫岗认为,这次的预测只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这样的预测我们以前做过很多,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 <br/><br/>  至于震情预测,一般的理解只是对“较大的区域,一定的震级范围,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存在什么样的可能性”作出分析。这是一种宽泛而不精确的概念。时间可以长达10年,区域范围最高可达几万平方公里。 <br/><br/>  以此次盐津地震为例,震前预测中所说的“2006年底前”、“滇东北”、“永善-大关-彝良一带”等在时间、区域上也是比较模糊的,与一般人以为的“准确”相距甚远。 <br/><br/>  即使是成功率达到了20%,“也等于不能预报。5次有4次不准,那等于大多数不准。”皇甫岗说,“如果按这种水平发布,肯定会是灾难性的。”因此,预测结果根本无法转化为行政的具体操作程序上。 <br/>   <br/>  ●“能让大家知道的,都会让大家知道” <br/><br/>  皇甫岗说,目前的地震预测,只是“内部的科学探索性质的分析,真正到社会上去运用,是不可能的”。 <br/><br/>  预测不准,但并非一无是处。“显然,它有它的好处。它会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 <br/><br/>  “我们就某个区域内的某种危险给政府汇报,建议政府有控制地向下面传达。各级政府就能有预前性的准备,采取相应的内部措施。”皇甫岗说。 <br/><br/>  这种措施,只是地震预案启动前的准备。罗应光市长说,以他们昭通市政府为例,灾前他们就已调拨了救灾物资,强化了地震预案。但更多的时候,预测分析只能给政府提高思想上的警惕。 <br/><br/>  “它只是科学家的一个内部行为,作为政府的参考。不可能到行政层面的具体操作程序上。”皇甫岗反复强调说。 <br/><br/>  皇甫岗说,这次发生的媒体事件,主要和网友对地震知识和信息的不瞭解有关。但他承认,媒体、网民对信息不公开的谴责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br/><br/>  “下一步我们会尽可能公开我们的消息。”皇甫岗说,他们刚开过网上宣传工作会议,以后所有的东西都通过网上发布,“我们要把它做深,不断更新。能让大家知道的,都会让大家知道。” <br/><br/>  信息公开也许的确有利灾区的社会稳定。李疆县长说,盐津地震后,当地老百姓恐慌的很多,各种谣言四起。最后,她专门安排了副县长杨明书发表电视讲话,“利用专家的话,针对各种传说,进行辟谣。” <br/><br/>  被公开的专家意见是,此次地震属于主震余震型,震源浅,震源深度仅9公里,震中距盐津县城仅14公里,范围达860平方公里。此后最大的余震,不会超过3到4级。 <br/><br/>  一夜过后,谣言消失无影。 <br/><br/>  ●资深专家揭秘地震决策困境 <br/><br/>  在纪念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际,“地震”一时成为热门话题。7月22日发生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5.1级地震,因“市政府扣压准确预报不传达”的报道,人们在热议地震之时,又平添一股怒气和疑虑。为此,本报约请地震预报专家、官员,回应诸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受访的人士有的是资深地震预报专家,亲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前前后后;有的是身居要职的国家地震局官员,负责目前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应被访者要求,在此集体以国家地震局专家的身份出现。) <br/>   <br/>  ▲盐津地震有“预测”但没“预报” <br/><br/>  记者:7月22日发生的云南盐津地震,造成上百人伤亡。对这次地震,地震部门是否事先有所察觉? <br/><br/>  专家: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974年昭通曾经发生7.1级强震。从理论上讲,这次盐津地震是那次强震的一个远期余震。唐山大地震到现在30年了,至今每年还要发生4级以上的余震,有时候是5级。 <br/><br/>  因为是地震多发区,云南当地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和非常有效的地震观测设备。这次地震,事先有很多前兆和异常,当地专家认为很可能会发生地震,跟市政府打了报告,市政府开了会,然后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批示让他们密切注视、加强监测。 <br/><br/>  从监测预报系统来讲,这次地震是有“预测”的,但政府最后没有发布“预报”,所以这次地震可以说是“有预测,但没有进行有防震减灾实效的预报”。 <br/><br/>  记者:已经有媒体披露,当地地震局在7月初就向政府预报了有可能发生地震,但是政府没有及时传达下去。这个做法是否应该受到指责? <br/><br/>  专家:我认为不能这么做,原因是现在地震预测的水平还不过关,谁也不能保证地震一定发生或者一定不发生。有可能预报了10次,但最后只有一次是真的。在这样的低水平下,政府要作出疏散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民众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困难的。 <br/><br/>  记者:国家地震局的专家对这次预测有何意见? <br/><br/>  专家:这是当地地震局的预测意见,还没有拿到国家地震局的层面来讨论,我们负责监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震情。 <br/><br/>  对于震情预测,各级地震部门每周都要集中专家会商,从地震学、地形变、地磁、地电、重力、地应力、地下水、动物异常等各个方面去判断,经常是“口沫横飞”,意见不一。即使最后“投票表决”形成明确的会商意见,肯定会写成“有发生几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是也不排除不发生的可能”,然后向政府报告。 <br/><br/>  拿到这样一个模糊的预测意见,政府在决策时自然很为难。地震预报是一把双刃剑,你报了它不来也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br/>   <br/>  ▲地震预报往往外行立大功 <br/><br/>  记者:我们知道1975年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大地震,当地政府在震前3小时及时疏散了民众。在当时的预报水平下,是如何做到的? <br/><br/>  专家:今天回过头看,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仍有很大的偶然性,它经历了一个长、中、短的预报过程。 <br/><br/>  很早李四光先生就关注到了郯庐断裂带,在辽宁和山东建立了地震监测机构,到了1973年观测到了一些异常情况,1975年初划定了重点危险区。 <br/><br/>  在邢台地震发生后,民间曾经总结了一句谚语,叫“小震闹,大震到”,海城地震恰好也是这种类型的地震,先是密集的小震,然后是突然平静下去,再接下去就发生大震。 <br/><br/>  临震前有一些征兆显露出来,我们马上派队伍到了营口。当时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一听说有地震,立即拍板,组织疏散民众,紧接着,地震就发生了。 <br/><br/>  其实,这个时候地震也有不来的可能。我们地震工作者怕看不准,犹犹豫豫,反而外行更敢决策。事实上,直到今天,海城地震算不算成功的预报仍有争议,有些科学家认为它的资料零乱、证据不全。 <br/><br/>  记者:但是外行的果断决策避免了重大伤亡,有文章称,否则至少有10万人死于那场地震。 <br/><br/>  专家:应该说,当时比现在更好决策,因为算的只是政治账,不怕交学费,报了不来就不来,不考虑经济损失。现在不一样,如果在上海这样的城市要大规模疏散一次民众,可能要损失上百亿元。 <br/><br/>  记者:但是青龙在唐山大地震中创造了奇迹。距离唐山只有65公里的青龙县,在那场大灾难中及时采取了防震措施,无一人伤亡。 <br/><br/>  专家:这个事情看似有说服力,实际上是“歪打正着”,同样是外行立了大功。 <br/><br/>  当时华北地区地震形势日益紧张,1976年7月14日,我们在唐山召开了一个“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大概在18日晚上,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向大家介绍华北地区的地震形势,内容无非是最近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那一家有什么预测意见。 <br/><br/>  青龙县派出的代表恰好是一位刚到地震办工作的年轻人,一听有地震,随即向县里汇报,当地的县委书记是工农兵学员出身,也立即部署防震措施。而唐山周边的其他区县也有人参加这个会议,但是他们都没有采取措施。 <br/><br/>  记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事后给青龙县颁发了奖状,并邀请一些当事人到联合国会议上发言,你们怎么看待他们的做法? <br/><br/>  专家:这个事情没有经过中国地震局,让我们很被动,但也不能说他们做的不对,毕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br/><br/>  记者:我们注意到,有当事人自称预测到了某地会有大震,但是他们的意见往往被压制? <br/><br/>  专家:所有的科学家都梦想着能准确预测一次地震,为人类作出贡献。哪怕仅仅是一次,也是他一生的荣耀。但是当时国家地震局并没有形成明确的预测意见,何来压制之说? <br/><br/>  即使在30年后的今天,地震的短临预报技术依然没有突破,如果再来一次唐山大地震,也没有人敢保证他能准确预测。 <br/>   <br/>  ▲地震预测意见该不该告诉公众 <br/><br/>  记者: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打通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科学家可以自由地把预测意见告诉公众,由公众自己去判断、选择。 <br/><br/>  专家:这也不是负责任的做法。中国地震局几乎每天都会接到一些个人的地震预测意见,称在某地会发生8级地震。在我们自己的会商会上,也经常有专家提出个人的预测意见。如果这样的消息不经过滤,全部告诉公众,那人们每天什么事也不能做,全部躲地震去了。 <br/><br/>  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时,有个别专家认为哈尔滨有震情,很多民众听到消息,裹着棉衣在大街上过夜;2003年SARS肆虐的时候,河南安阳出现地震传闻,有几十万人住在大街上;2002年西昌也有地震消息,当时很多人外逃,火车上爬满了人。 <br/><br/>  最后这些地震都没有来,把老百姓折腾得够呛。 <br/><br/>  记者:但是公众担心,在决策时过于求稳,而一旦地震来了不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会有更大的人员伤亡。 <br/><br/>  专家: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太低,10次决策可能只有1次成功。另外,如果政府正式发布预报疏散了公众,而地震没来,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涉及到赔偿的问题。 <br/><br/>  记者:那么政府一般采取什么措施呢? <br/><br/>  专家:现在的做法是,对一些可能性不大的预测,政府一般采取“内紧外松”的措施。 <br/><br/>  1998年春节的时候,北京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预测北京门头沟地区可能发生7.3级地震,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多群众开始到天安门广场过夜。北京市委知道后很重视,召集中国地震局的专家会商。讨论后,大部分专家都否定了地震发生的可能,决定在电视上公开辟谣。 <br/><br/>  节目临近播出的时候,市里打来电话,要求暂停播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后国务院还是决定播出这个辟谣节目,但是在内部并没有松懈,一方面通知医院腾出几万张床位准备接待伤员,同时安排武警战士全部坚守岗位准备救援。 <br/><br/>  记者:最后地震来了没有? <br/><br/>  专家:没有。但是这些内部措施,也花费了政府大量财力。 <br/><br/>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很多地方发生地震传闻后,政府很快就出面辟谣,告诉民众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地震,请民众安心工作生活。我的疑问是,既然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很低,政府又凭什么发布“不会来”的预报呢? <br/><br/>  专家: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现在判定一个地区不会有大的地震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也就是说,报“不来”的水平要比报“来”的水平要高些。 <br/><br/>  实际上,我们也是担着风险做这个事。虽然说“来的可能性不大”,并不能100%排除“来”的可能。但是没办法,我们还是要捡把握性大一点的事去做,先安定人心。 <br/>   <br/>  “只有中国把地震预报当作一项政府职责” <br/><br/>  记者:地震预报的成功率很低,为什么中国还要花费大量财力去做这个事情?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如何预报地震的? <br/><br/>  专家:地震预报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是科学至今没有解决的事情,具有科学探索性;另一方面它有强烈的社会需求。 <br/><br/>  在历史上,我国是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公众迫切需求在地震前能够得到告知。1966年邢台大地震伤亡5万人,周恩来总理3次到灾区,希望科技工作者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勇敢地投入到地震预报的工作中去。 <br/><br/>  1960年代其他很多国家也遭受了大地震的袭击,伤亡惨重。从那时起,他们也开展了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地震研究工作。几十年后,地震预报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离满足公众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br/><br/>  国外一些科学家前几年甚至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撰文,认为不可能作出地震的短临预报。因此,很多国家都是把地震预报当作科学探索的内容,科学家可以把预测意见发表在专业刊物上,但是一般公众看不到,只有中国是把它作为一项政府任务、职责来做。 <br/><br/>  记者:这门科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br/><br/>  专家:我们现在是边研究、边观测、边预报,从本质上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但是我们对地震预报并不悲观,相信揭示了地震的演化规律后,能够在预报水平上取得突破。 <br/><br/>  目前在有利条件下,比如地震发生地的监测台网密度比较高,对这个地区地层活动的研究比较深,再加上某些类型的地震在震前征兆明显,我们就可以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br/><br/>  自海城地震后,我们对发生在辽宁岫岩、云南孟连、新疆伽师、甘肃民乐等地的地震,都作了准确预测,最终由政府发布预报,及时疏散了民众。 <br/><br/>  记者:在地震预报水平如此低下的今天,如何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br/><br/>  专家:中国大多数大城市都处于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地震安全形势很不乐观。我们现在提出要执行综合防御的方针,重视地震安全规划,加强防震减灾管理,建设、完善预防和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和日本就是通过这些举措,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 <br/><br/>  一个初步方案是,先划出全国的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区,由国务院发文给当地政府,明确规定在这些区域内必须采取的各项防震抗震措施。如果情况严重了,中国地震局将划出地震重点危险区,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危险的等级,及时向国务院发出预警。(来源: 南方周末)</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