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冀中的八路军和民兵葛二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0:39:58
<p>火烧炮楼 [萨苏]</p><p><br/>&nbsp;&nbsp; 一直以来想澄清一个概念,一提到八路,动不动就给加个"土"字,非得说成土八路才过瘾,然而实际上,在鬼子的概念中,穿军装制服的,那是正规八路,不穿军装,拿枪还打人的,插个鬼子小旗儿,上面画个小王八儿,底下还埋颗地雷的,那是八路游击队,为了省事,就叫成土八路. 这土八路无处不在,东打一枪,西放一炮,一来二去,反倒成了八路军的代名词.</p><p><br/>&nbsp;&nbsp; 八路土啊? 一点不土,所谓土大约也只是装备上差点,我就亲耳听当年的游击队战士说过,打鬼子时候,有时候为了虚张声势,几个人的步枪按照顺序,打出机枪的节奏来.您想啊,那时候,八路物质条件艰苦,有个机枪,大概就得是正规部队,要是再来门小炮呢,基本就是主力团的架势了.这机枪声一响,鬼子还得想想是该跑还是该打,就这么一愣神的空儿,咱游击队该打的打,该烧的烧,该抢的抢,一声呼哨,钻青纱帐没影儿了. 看来,得亏小炮一响"咣",那边还得"当"一声,不然,就凭咱这火药的祖宗,打不死鬼子也得把他吓死.</p><p>&nbsp;</p><p>&nbsp;&nbsp; 固现村位于深泽县,五一扫荡后,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炮楼驻了伪军一个小队和鬼子指导官,伪军小队长是个铁杆儿汉奸,群众恨之入骨.44年3月,部队决定打下这个炮楼.计划是等敌人吃早饭时,突然冲进去打他个冷不防,结果事有凑巧,早饭前伪军炊事班长进村子里要东西,刚巧跟我们哨兵撞个对面,我们哨兵也没客气,上去就给拧了进来. 结果,这家伙回不去,敌人开不了早饭,伪军小队长拎着枪,骂骂咧咧就来找,本来也把他就手就抓进来了,结果这小子还挺贼,感觉不对,掉头就跑,我们的突击部队跟着就追.</p><p>&nbsp;</p><p><br/>&nbsp;&nbsp;&nbsp; 眼看着,大家就都冲进了炮楼,结果这人一多,把吊桥给压断了. 伪军小队长跑进了炮楼,我们有四个战士冲进了院子,其余人都被隔在了沟外面.这时候敌人就开枪了,我们的战士一面还击,一面就地隐蔽.冲进去的四个人里面,有一排长段廷美,战斗中一向勇敢机智,指挥大家迅速抢占了院子里的伙房,并且把后墙凿了个大洞,这样就和沟外的同志取得了联系.四人中还有位姓秦的战士,身高体壮,是有名的投弹能手,他隐蔽在墙后,向炮楼顶上投手榴弹,准确度极高,炸的敌人不敢露头.每一个手榴弹在炮楼顶上爆炸,都引来沟外的战士们一阵欢呼,好象世界杯进球似的.</p><p>&nbsp;</p><p>&nbsp;&nbsp;&nbsp; 这时候,沟外的同志也没闲着,趁着特等射手封锁敌人枪眼,段排长就派了一个战士回来,建议火烧炮楼.可是连续几次,火始终烧不起来,本来龟缩回去的敌人又嚣张起来.区队长和县大队长仔细分析后,决定加强力量,多加柴,再烧! 同时,组织机枪向炮楼门射击.也是该着敌人倒霉,说话间起了风,刮的是南风,这炮楼门,嘿嘿,就冲南开.</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部队再次开火,压制敌人火力,战士群众迅速往上运输柴草,段排长亲自给点着了.火一起,这边两挺机枪,对准炮楼大门,一阵急促射击,把大门打成了筛子.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底下开了口的炮楼象个大烟囱,可劲儿地把火苗子往里吸,直蹿楼顶,转眼间就烧了起来.<br/>此次战斗,敌人除四人从炮楼上跳下,摔个半死外,其余43人全部被烧死.对了,还有个伪军炊事班长,热泪盈眶地握着我们战士的手说:"大哥,缘分啊!"</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火烧固现炮楼后第三天,隔壁45区队白政委,就领着区队的二连,来学习经验了,看看,这八路的学习精神够厉害吧? 经验介绍完了,大家总觉得不过瘾,是啊,上完"机械制图"您还得金工实习呢不是吗? 两个兄弟部队一商量,干脆,再干一个.经过侦察,目标选定了北白家庄炮楼.</p><p>&nbsp;</p><p>&nbsp;&nbsp; 这个炮楼,规模更大,驻伪军一个中队,要说八路学习快,这敌人动作也不慢,有了固现炮楼被烧的教训,敌人迅速对炮楼做了改造. 为防止我军向炮楼顶上扔手榴弹,用木板在上面做了个带坡度的王八盖子,为了防止机枪射击炮楼大门,在门前远远圈起了三面围墙,而且围墙很高,高出了炮楼的二层.</p><p>&nbsp;&nbsp;&nbsp; 改造完成了,伪军中队长还挺得意:"这炮楼,土八路是烧不成了." 可是,这小子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围墙一起,炮楼一二层正面的枪眼,就全给遮住了,楼顶上再加个盖子,这手榴弹就不能拉开架势扔了,只能从垛口往下丢,根本就丢不远,结果这围墙后面,成了一个枪打不着,手榴弹炸不着的死角.</p><p>&nbsp;&nbsp;&nbsp; 经过侦察,两支兄弟部队秘密进驻北白家庄,当晚就统一行动,迅速包围了炮楼,一声令下,机步枪开火掩护,交通壕就迅速挖了过去.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军点着伪军中队长的名字,要他立刻投降.这小子还挺牛,:"兄弟奉劝八路诸位,赶快收兵,不要自讨无趣." 嘿,战士们一听这火儿大了,火攻组哗就冲上去了,躲在死角里,这劈柴秸秆就往里一通扔. 里边那小子还叫呢,:"这不是固现." </p><p>确实不是,这比固现还好打,这一面是炮楼,三面是墙,堆好柴禾,火一起,根本无处扩散,直奔炮楼就卷上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敌人这下子可就有点慌了,就有人喊着:"八路你们把火灭了我们就缴枪."&nbsp; 灭了火再缴枪? 没门儿! 这边刘连长故意大声喊:"同志们赶快运柴禾,加大火势,非再烧他个固现不可!" 火越烧越旺,眼瞅着炮楼门儿就要不保了,敌人可真怕了,伪军中队长叫着八路爷爷,哀求赶紧把火熄了. </p><p>在我军指挥员的命令下,敌人把枪支弹药从炮楼另一侧都系下来,我突击队才挖土浇水,赶紧灭火.</p><p>伪军举着手,鼻涕眼泪地从炮楼里出来,还有的说:"八路好,真饶命了."</p><p>此战,俘敌90余名,缴枪80余枝,我军无一伤亡.<br/></p><p><br/></p><p>&nbsp;</p><p>&nbsp;</p><p><font size="4">化妆混入鬼子的据点</font><br/><br/></p><p></p><p></p><p><font size="4">端了鬼子炮楼后收缴战利品</font><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6 13:18:05编辑过]
<p>火烧炮楼 [萨苏]</p><p><br/>&nbsp;&nbsp; 一直以来想澄清一个概念,一提到八路,动不动就给加个"土"字,非得说成土八路才过瘾,然而实际上,在鬼子的概念中,穿军装制服的,那是正规八路,不穿军装,拿枪还打人的,插个鬼子小旗儿,上面画个小王八儿,底下还埋颗地雷的,那是八路游击队,为了省事,就叫成土八路. 这土八路无处不在,东打一枪,西放一炮,一来二去,反倒成了八路军的代名词.</p><p><br/>&nbsp;&nbsp; 八路土啊? 一点不土,所谓土大约也只是装备上差点,我就亲耳听当年的游击队战士说过,打鬼子时候,有时候为了虚张声势,几个人的步枪按照顺序,打出机枪的节奏来.您想啊,那时候,八路物质条件艰苦,有个机枪,大概就得是正规部队,要是再来门小炮呢,基本就是主力团的架势了.这机枪声一响,鬼子还得想想是该跑还是该打,就这么一愣神的空儿,咱游击队该打的打,该烧的烧,该抢的抢,一声呼哨,钻青纱帐没影儿了. 看来,得亏小炮一响"咣",那边还得"当"一声,不然,就凭咱这火药的祖宗,打不死鬼子也得把他吓死.</p><p>&nbsp;</p><p>&nbsp;&nbsp; 固现村位于深泽县,五一扫荡后,这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炮楼驻了伪军一个小队和鬼子指导官,伪军小队长是个铁杆儿汉奸,群众恨之入骨.44年3月,部队决定打下这个炮楼.计划是等敌人吃早饭时,突然冲进去打他个冷不防,结果事有凑巧,早饭前伪军炊事班长进村子里要东西,刚巧跟我们哨兵撞个对面,我们哨兵也没客气,上去就给拧了进来. 结果,这家伙回不去,敌人开不了早饭,伪军小队长拎着枪,骂骂咧咧就来找,本来也把他就手就抓进来了,结果这小子还挺贼,感觉不对,掉头就跑,我们的突击部队跟着就追.</p><p>&nbsp;</p><p><br/>&nbsp;&nbsp;&nbsp; 眼看着,大家就都冲进了炮楼,结果这人一多,把吊桥给压断了. 伪军小队长跑进了炮楼,我们有四个战士冲进了院子,其余人都被隔在了沟外面.这时候敌人就开枪了,我们的战士一面还击,一面就地隐蔽.冲进去的四个人里面,有一排长段廷美,战斗中一向勇敢机智,指挥大家迅速抢占了院子里的伙房,并且把后墙凿了个大洞,这样就和沟外的同志取得了联系.四人中还有位姓秦的战士,身高体壮,是有名的投弹能手,他隐蔽在墙后,向炮楼顶上投手榴弹,准确度极高,炸的敌人不敢露头.每一个手榴弹在炮楼顶上爆炸,都引来沟外的战士们一阵欢呼,好象世界杯进球似的.</p><p>&nbsp;</p><p>&nbsp;&nbsp;&nbsp; 这时候,沟外的同志也没闲着,趁着特等射手封锁敌人枪眼,段排长就派了一个战士回来,建议火烧炮楼.可是连续几次,火始终烧不起来,本来龟缩回去的敌人又嚣张起来.区队长和县大队长仔细分析后,决定加强力量,多加柴,再烧! 同时,组织机枪向炮楼门射击.也是该着敌人倒霉,说话间起了风,刮的是南风,这炮楼门,嘿嘿,就冲南开.</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部队再次开火,压制敌人火力,战士群众迅速往上运输柴草,段排长亲自给点着了.火一起,这边两挺机枪,对准炮楼大门,一阵急促射击,把大门打成了筛子.风助火势,火借风威,底下开了口的炮楼象个大烟囱,可劲儿地把火苗子往里吸,直蹿楼顶,转眼间就烧了起来.<br/>此次战斗,敌人除四人从炮楼上跳下,摔个半死外,其余43人全部被烧死.对了,还有个伪军炊事班长,热泪盈眶地握着我们战士的手说:"大哥,缘分啊!"</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火烧固现炮楼后第三天,隔壁45区队白政委,就领着区队的二连,来学习经验了,看看,这八路的学习精神够厉害吧? 经验介绍完了,大家总觉得不过瘾,是啊,上完"机械制图"您还得金工实习呢不是吗? 两个兄弟部队一商量,干脆,再干一个.经过侦察,目标选定了北白家庄炮楼.</p><p>&nbsp;</p><p>&nbsp;&nbsp; 这个炮楼,规模更大,驻伪军一个中队,要说八路学习快,这敌人动作也不慢,有了固现炮楼被烧的教训,敌人迅速对炮楼做了改造. 为防止我军向炮楼顶上扔手榴弹,用木板在上面做了个带坡度的王八盖子,为了防止机枪射击炮楼大门,在门前远远圈起了三面围墙,而且围墙很高,高出了炮楼的二层.</p><p>&nbsp;&nbsp;&nbsp; 改造完成了,伪军中队长还挺得意:"这炮楼,土八路是烧不成了." 可是,这小子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这围墙一起,炮楼一二层正面的枪眼,就全给遮住了,楼顶上再加个盖子,这手榴弹就不能拉开架势扔了,只能从垛口往下丢,根本就丢不远,结果这围墙后面,成了一个枪打不着,手榴弹炸不着的死角.</p><p>&nbsp;&nbsp;&nbsp; 经过侦察,两支兄弟部队秘密进驻北白家庄,当晚就统一行动,迅速包围了炮楼,一声令下,机步枪开火掩护,交通壕就迅速挖了过去.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军点着伪军中队长的名字,要他立刻投降.这小子还挺牛,:"兄弟奉劝八路诸位,赶快收兵,不要自讨无趣." 嘿,战士们一听这火儿大了,火攻组哗就冲上去了,躲在死角里,这劈柴秸秆就往里一通扔. 里边那小子还叫呢,:"这不是固现." </p><p>确实不是,这比固现还好打,这一面是炮楼,三面是墙,堆好柴禾,火一起,根本无处扩散,直奔炮楼就卷上去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 敌人这下子可就有点慌了,就有人喊着:"八路你们把火灭了我们就缴枪."&nbsp; 灭了火再缴枪? 没门儿! 这边刘连长故意大声喊:"同志们赶快运柴禾,加大火势,非再烧他个固现不可!" 火越烧越旺,眼瞅着炮楼门儿就要不保了,敌人可真怕了,伪军中队长叫着八路爷爷,哀求赶紧把火熄了. </p><p>在我军指挥员的命令下,敌人把枪支弹药从炮楼另一侧都系下来,我突击队才挖土浇水,赶紧灭火.</p><p>伪军举着手,鼻涕眼泪地从炮楼里出来,还有的说:"八路好,真饶命了."</p><p>此战,俘敌90余名,缴枪80余枝,我军无一伤亡.<br/></p><p><br/></p><p>&nbsp;</p><p>&nbsp;</p><p><font size="4">化妆混入鬼子的据点</font><br/><br/></p><p></p><p></p><p><font size="4">端了鬼子炮楼后收缴战利品</font><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6 13:18:05编辑过]
<p>鬼子也就是欺负八路没有重武器,才能用这种炮楼战术</p>
这种炮楼要在欧洲,就是轰炸机的活把子.
<p>  谁的作品,要给出来,体现对作者的尊重。</p>
大厨 - 2006-06-22 12:50:58<br/>萨老大说到火烧鬼子炮楼,刚刚巧手上有一点点资料,不敢冒充原创,姑且算原敲吧.<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 12:49:55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18:34:54编辑过]
<p>文章写的不错啊``</p><p>支持``</p>
<p>交待问题</p>
楼主,中国历史区有篇文章好象在说你啊!!!
<table class="maintable"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4" style="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td class="listbody"></td><td bgcolor="#ffffff"><table id="Table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tbody><tr><td><a href="http://sonicbbs.eastday.com/topicdisplay.asp?BoardID=4&amp;Page=1&amp;TopicID=1554071"><font color="#00319c">汉奸的下场</font></a>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br/>
好文章!支持!
<br/>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18:39:24编辑过]
<div style="FLOAT: right;"></div><p><span style="COLOR: blue;">&nbsp;&nbsp;&nbsp;&nbsp;&nbsp; “日军的汽车队出现了,头车的驾驶棚顶上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车厢里满载着荷枪实弹穿着黄色粗呢面皮大衣戴着皮帽的日本士兵,满载士兵的卡车竞有几十辆 ……日军的卡车开得很慢,先头车似乎在谨慎地做搜索前进。随风传来日军士兵的歌声:朝霞之下任遥望,起伏无比几山河,吾人精锐军威壮,盟邦众庶皆康宁,满载光荣啊,关东军。<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懂些日语的赵刚脸色骤变,轻声道:这是关东军军歌,老李,情况有变,这不是日本驻山西的部队,是刚调进关的关东军。“</span><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br/>摘自《亮剑》之第三章 -- 野狼峪之战</p><p></p><p><br/><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能让赵刚这样的老八路变色,关东军的战斗力之强悍名不虚传。在日本陆军各部队中,公认最不能打的是大阪第四师团,最能打的,就要算关东军了。硫磺岛一战,补充到粟林忠道部下的关东军老兵让美国海军陆战队谈虎色变。在《亮剑》一书中,李云龙独立团野狼峪伏击战力拼关东军两个中队,神鬼皆惊。<br/><br/>&nbsp;&nbsp;&nbsp;&nbsp; 《亮剑》是文学作品,真实的战场上,是否发生过八路军和关东军的殊死血战呢?因为关东军主要驻防东北,八路军则活跃于华北,这样的机会似乎并不太多。<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事实上,这样的例子不但有,而且规模远远大于野狼峪之战。在大宅壮一监修的《兵队陆军史》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次战斗 – 马家峪伏击战。这本书是番町书房出版,1969年4月14日第一次印刷,因为保留了大量原始历史资料而弥足珍贵,比如,平型关战役中记录日军“大行李”遭到袭击,这“大行李”究竟是什么,一度颇有争议,甚至有人认为这指的是日军携带的物资。该书中对此有明确的定义,说明“大行李”是日军区别于专门辎重部队,在联队内设置的独立后勤作战单位,并有专门的照片,介绍在太行山地活动的日军“大行李”部队。这一点,对于确定平型关战役的战果有着重要意义。</p><p></p><p><br/><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为讨论日军训练水平的例子,本书中专门用了一节叙述马家峪之战,这次战斗中关东军和《亮剑》一样遭到了八路军的伏击,不过,被伏击的关东军不仅仅两个中队,而是作战兵员两千多名的整整一个联队。你克我服网友在翻译日军“春兵团”,即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作战纪录中曾经提到这次战斗,本书中对此则有更充分的描写。很遗憾,除了日军自己分析可能是遭遇了八路军李运昌部以外,在中文资料中没有找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关于这支和关东军大打出手的八路军部队,至今无法确定它的番号。<br/><br/>&nbsp;&nbsp;&nbsp;&nbsp;&nbsp; 大宅壮一这部书中提到马家峪之战,是以此战为例说明针对八路军独特的作战方式,日军训练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单纯的正规操典式作战在八路军面前即便是关东军这样的精锐,也难免吃到苦头。<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br/>&nbsp;&nbsp;&nbsp;&nbsp; 马家峪,是个常见的地名,华北地区至少有三个马家峪,而且非常巧,个个都和八路有些关系。第一个马家峪在今山西黎阳境内,1938年八路军129师徐向前部为配合徐州会战从这里出击,发动响堂铺之战,歼灭日军辎重部队四百余人;第二个马家峪在山东费县,一度是115师聂荣臻司令部驻地;关东军遭遇八路伏击的这第三个马家峪,地点在河北省抚宁县,时间,是一九四四年(昭和十九年)四月中旬的一个夜晚。</p><p></p><p><br/><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nbsp;&nbsp;&nbsp;&nbsp;&nbsp; 战斗得开始毫无悬念,和几乎所有八路军作战的老套路一样,日军发现一支人数不多的八路(此书中记载约三百人,春兵团作战纪录中,提到约一百人)在自己辖区招摇过市,自然是立即出击,试图一举围歼,八路掉过头来就跑,一来二去皇军抬头一看,嗯,怎么四面全是山了? </p><p></p><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 这种战术八路军已经玩得熟练已极,这样的小股八路多为地方武装,目的就是钓鱼,把日本兵钓进包围圈让主力部队收拾,人称狼诱子。<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br/>&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是这次狼诱子的队长好像有点儿缺心眼,他做梦也没想到这次钓鱼可钓得太狠了,居然钓出了整整一个联队的日本兵。</p><p><br/><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八路军主力几次预谋作战,也不过目的在歼灭日军一个大队而已,一个联队的鬼子对上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军都能打,何况还是号称帝国精锐的关东军! <br/><br/>这狼诱子可就有点儿玩大了, <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o.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82565</span><br/></p>
<p>同志们,后边的呢?!!!</p><p>你们太不负责了,转贴要转完啊!!!!!!!</p>
人家没写出,坑大,路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18:36:19编辑过]
<p>赶在whykkk前继续贴。萨苏同学的文笔真没的说啊</p><p>李运昌犹豫(假如敌军刚到没有投入攻击不是预谋的话),大概因为他考虑到这一枪打出去只怕结果是鱼死网破。从种种情况判断,八路军虽然是预设伏兵,但它的兵力并不充裕。<br/><br/>马家峪之战,到底有多少八路军参战至今是个谜,楼下有一位朋友提到马家峪的烈士墓,假如能够到那里考察一下参战八路军部队的番号,那将对此战的考证提供极好的证据。<br/><br/>日军的说法,围攻的八路军共计“三千余人”,这肯定是被打昏了头。从伏兵出色的隐蔽,强悍的攻击来看,这肯定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而不是地方民兵,按王外马甲兄说法要是昆山支队那样的“土八路”看见鬼子不管不顾就是一顿枪,关东军也不会吃这么大的亏。这个地区的八路军主力是李运昌部,到1945年出关东北,也不过八个团,这还是经过好一阵扩编整顿以后的兵力,1944年的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最多能凑出四个小团来,动不动出三四千人围攻关东军一个联队,那李运昌不用三回就会把主力打光,还怎么在这块地方混呢?<br/><br/>何况日军也没法一个一个数八路,这数字只能说是日军为了面子“夸大匪势”。<br/><br/>从此战前后的情况分析,八路军这次埋伏,本来的企图并不太高,抚宁一带是冀热辽根据地的腹地,换句话说八路去热河是到鬼子的后方越界折腾,鬼子到马家峪,也是进了八路的地盘寻衅,不教训一下说不过去,当地驻守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以中队为单位,除了留守的他可能想日军尾随追击的也就大半个中队,这也是这一带双方比较常见的战斗规模。恐怕李运昌想不到要面对一个联队装备精良的关东军。<br/><br/>要是这样,八路军的伏兵正规军可能在一个团左右,加些地方部队。总兵力是日军的五六倍,打个伏击比较靠谱。以当时的武器装备差别之大,这个配置八路的兵力并不太多。可是现在情况有变,八路的总人数还少于日军,真面对面的打,恐怕就要吃亏了。您说八路不是情报灵通么?别忘了关东军是热河鬼子,李运昌本事再大恐怕情报系统还发展不到“满洲国”去,要是本地的独混第八旅团,大概也就不会出这种失误了。<br/><br/>八路兵力不足,一方面可以从此战中八路军的火力得到证明,另外,如果李运昌手里真有三千多人,大概一交手就冲出去肉博了,将近两个对一个,加上八路拼刺先开枪的怪招全歼关东军一个联队的可能性都有。<br/><br/>要照正常情况,大概八路也就偃旗息鼓,悄悄的撤了,没便宜的买卖八路一向不大作的,可鬼子玩出这个野地大阅兵,架枪等开饭的怪招,那就是勾馋虫了 – 这也要怪日军不知变通。这军容整齐的确很体现部队的水准,但荒山野岭的你搞这么正规给谁看呢?<br/><br/>所以八路军一咬牙,送上门来的肉怎能不吃,就打了。。。<br/><br/>真打起来的结果让人大开眼界,抗战时期日军的战斗力之顽强有目共睹,关家垴一二九师十倍精兵打冈崎大队都打到彭刘两帅对拍桌子,现在打一个联队,结果如何呢?<br/><br/>整个的一面倒。《兵队的陆军史》记载,此战日军遭到袭击后,几乎当场就垮了下来,先是被八路有数的几挺机枪扫倒一片,接着建制就乱了,“完全陷入中共军的围攻之中,在中共军的弹雨之下,唯一可作的就是伏在凹地上挨打”,大多数日军士兵根本不能反击,只是仗着训练有素,迅速自行在山地寻觅隐蔽的地方躲避八路军凶猛的射击。<br/><br/>日军并非没有组织反击,但这回关东军可没有野狼峪那么威风,几次攻击都被八路军轻易打了回来。<br/><br/>轻易就给打回来?八路军又不是超人,怎么有这样大的本事?难道关东军是银样蜡枪头?这并不是关东军的战斗力不足,而是因为两个特殊原因。<br/><br/>第一,&nbsp;&nbsp; &nbsp;关东军对当地地理不熟,根本没有找对适合突击的要点,这一带平原山地间杂,山区属于太行燕山余脉,山势险峻,当地称为“砬子”的陡壁比比皆是,路都找不到,谈何突击呢?第二,日军部队能拿到枪的太少了,大多数人的枪还在一边架着呢,那里是八路军重点的打击目标,为了拿枪被打倒的日军遍地皆是。<br/><br/>此战,日军统计阵亡八十四人,含五名军官,负伤一百一十四人,含一名军官(日军称为“将校”,我认为还是翻译成“军官”为好),而八路连一具尸体都没留下,就是因为关东军被打得实在太窝囊。<br/><br/>万般无奈之下,日军联队长只能用无线电明码呼叫附近日军前来救援。<br/><br/>这一节的文字,日本作者写的光芒四射的,就是这段救援了。原来,日军在马家峪附近有一个据点,驻守了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一个小队,二十四名士兵,接到求援电报,这一个小队的日军不顾敌众我寡,立即“默默地”收拾出发,向日军被围处发动了敢死队式的冲锋,终于将八路军的阵地撕开了一个缺口,将被围的关东军抢救出来。“二十四个人救了两千关东军”,日本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原因是这些独混第八旅团的日军士兵是和八路军多年交手的“百战精兵”,“自然淘汰”的超级战士。作者的意图就是想说,和八路军这样的部队作战,必须采用久经训练的精兵,有实际作战经验的士兵,才能够事半功倍。<br/><br/>表面上看这结果的确让人瞠目结舌,其实仔细想想却也自然,这一个小队的日本兵不过是恰好捡到了大红包。<br/><br/>发红包的应该事李运昌,实际上八路军的计划不可能是全歼那一个联队的关东军,毕竟兵力对比在那儿。李运昌牙好,胃口好,身体好(九十五岁还能当黄埔同学会会长),但还没好到这个地步,前面说了,他的兵力不足,否则早就冲锋肉博了,有多少人干多少事,能够从日军身上咬下一大块肉来,李运昌应该知足。日军虽然损失惨重,但那是措手不及被打懵了,日军虽然突不出来,但死了这么多人,也开始渐渐稳住阵脚,被打倒的虽然不少,抢到枪的已经越来越多,这个仗继续打下去要变成啃骨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八路军的装备水平不适合久战,最要命的就是子弹不足,八路打完仗有个习惯就是到处捡子弹壳 – 好让兵工厂重新装药翻造阿。就算是主力部队一个人能有二十发子弹就是豪富,像这样大规模的伏击战,再打下去李运昌就只能靠扔砖头解决战斗了。<br/><br/>没办法,这就是国力水平的差别。<br/><br/>于是,日军这一个小队的援军一打上来(李运昌也不可能知道他只有一个小队),八路军就顺水推舟的放开了一个口子,让日军往外跑,围三缺一是我国古代兵法之一,李运昌在黄埔军校肯定学过。<br/><br/>所谓李运昌有意“围三缺一”,会不会是老萨的臆断呢?恐怕不是,事实上前面的战斗经过,在你克我服翻译的“春兵团”作战纪录中都有类似的纪录,但《兵队的陆军史》里面,关于马家峪之战,还有“春兵团”作战纪录中没有记载的内容,正是这些内容,才揭示了这次战斗真正的结局。<br/><br/>那个小队的日军,在救援以后发出了兔死狐悲的感慨 – “关东军啊,太绝情了。”</p>
[em01][em01][em01]
<p>&nbsp;&nbsp;&nbsp;&nbsp;&nbsp; 独混第八旅团骂关东军绝情,倒不是关东军对他们干了什么。说关东军绝情,是因为关东军这次阵亡士兵的尸体都没有抢出来,只来得及把每具尸体的小手指砍下带出来。八十四名阵亡的日军,就带出来八十四根手指头。日军在作战中,对战死者的遗体收容十分重视。这一点对各国军队来说都很重要,想想战死后尸体被丢弃在那儿慢慢腐烂,再勇敢的士兵也会心中忐忑。抗战中九江之战张发奎几天就败下阵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区仓促应战,没有安排好伤兵和阵亡人员的处理,士兵在战壕里看到身边战友被打死没人管,负伤了只能慢慢死去,导致士气一落千丈,这个仗能打好才怪。</p><p></p><p><br/>&nbsp;&nbsp;&nbsp; 日军重视收集士兵遗体,还有一个独特的原因。据说喜峰口赵登禺部大刀队有一个发现,那就是日军不怕战死,但怕砍脑袋,理由是日军信佛的多,认为砍了脑袋灵魂无法升天。从日本人切腹自杀要用介错砍头来看,这种说法未必准确,很可能是大刀队为了鼓舞士气搞的宣传。但日本军队中封建迷信比较流行是真的。因为这个原因,日军战死后多火葬,并有相当隆重的祭祀仪式。</p><p></p><p>&nbsp;&nbsp;&nbsp; 可是战场上往往形势瞬息万变,也有来不及带整个尸体下来的情况,这时候日军也有权变之法。参加衡阳会战的日军对此曾有记录。此战方先觉第十军守衡阳四十二天,虽然最终失利,但日军也只是惨胜,伤亡极大,只是抱着“各地战场纷纷失利,打通大陆交通线是帝国唯一希望”的信念,才拼将下来。说豫湘桂大会战一般的看法总是讲国民党大溃败,其实大溃败的原因也并不全是国民党腐败无能,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此战日军心态不同。要知道前面中日两军的作战,无论徐州还是武汉,日军的目的都是取得胜利,迫使中国方面投降,属于“建功立业”,而豫湘桂作战时,日军虽然整体训练素质有所下降,但其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接近绝望,此次作战目的是为了为日本帝国打开一条生路,属于“情急拼命”,其战斗力的发挥自然有所不同。</p><p></p><p><br/>&nbsp;&nbsp;&nbsp; 日军对衡阳会战的记载中,最初在前方战死的日军尸体都是完整带回,在后方火化装殓。然而,到第二次衡阳攻击战,湖南公路多被中国方面预先破坏,日军运输补给能力已近极限,没有多余的运力从前线运送尸体下来,于是只能砍一只手带回来,再后来,就只能砍一根手指,甚至只能是一节手指了。之所以坚持这个仪式,是考虑战死官兵的灵魂,可以通过这一只手或者一根手指返回故里。但这只是万不得已时候的做法。</p><p></p><p>&nbsp;&nbsp;&nbsp;&nbsp; 所以,这次关东军撤退之狼狈可见一斑。按照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的传统,和八路军作战中,即便形势险恶,总是要把战友的尸体带走的,他们也一直作得不错。事后总结关东军这次失利,独混第八旅团方面除了提到关东军战法呆板,不熟悉八路军战术,警惕性不够高以外,就提到其战友情谊不足,怎么能把战友的尸体丢掉逃走呢?这样绝情怎能精诚意一,发挥战斗力呢?独混第八旅团认为它的一个小队能救出两千关东军,关键就在于其老兵在几年和八路军的恶斗中养成的决不放弃战友,相互默契信任的配合。</p><p></p><p><br/>&nbsp;&nbsp;&nbsp; 其实独混第八旅团内部也未必真的那么融洽,同一章节,为了说明独混第八旅团战斗力强劲的原因,提到其训练的严苛,就讲到有初年兵患肺炎卧床,被伍长认为不够坚强,强行叫起来进行拼刺训练,导致死亡的例子,对此,日军还振振有词的称为“自然淘汰”,只有这样严苛的训练,才能保障士兵在战场上的安全。</p><p></p><p>&nbsp;&nbsp;&nbsp; 抛开日军的看法不说,从关东军仅仅带着战友手指退却的情况,就可以断定,马家峪之战的结局,并非如独混第八旅团所说的“解围”,而是来接应的日军带了关东军脱离战场“逃跑”而已。这逃跑,恐怕还是八路军放水,否则,援救的“二十四勇士”也不会一个负伤的都没有。种种迹象表明,八路的意图就是赶跑(或者说吓跑)日军,目标则瞄上了那些闪闪发光的掷弹筒和歪把子。</p><p></p><p>&nbsp;&nbsp; 书中提到,日军此战“丢失兵器甚多”,只不过由于急行军没有携带重武器,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看来土八路此战捞了不少油水。日军联队长因此得到军部意外的奖励 – 陆军省出船票让其回国了。此战,有朋友认为八路军没有全歼日军,而只夺取了日军武器,是一个不成功的作战。然而,细细观察当时战场情况,恐怕这也是唯一的选择。</p><p></p><p>&nbsp;&nbsp;&nbsp; 假如八路军有足够兵力,全歼这伙日军自然是最完满的结局,但在当时冀热辽军区的建制中,尚没有能够歼灭一个联队日军的足够兵力。有朋友认为,此战在八路军的纪录中,可能是1943年5月的宽城子伏击战,假如是那样,参战部队只有十三团的半个团。(我个人对此存疑,因为宽城子伏击战虽然也打的是关东军,却是成建制的一个中队,结局是全歼,时间和战斗过程有些对不上)日军损失惨重只是一开始被打懵了,如果日军清醒过来,只要集中一个大队的兵力来固守反击,八路军方面一时半会很难啃动这块骨头,这是华北历次和日军作战的经验证明了的。地形虽然有利,但抵消不了双方整体的装备差别,而且关东军毕竟不是吃素的,有个个都是神枪手之说,硬碰硬未必那样好拿下。</p><p></p><p><br/>&nbsp;&nbsp; 这种时候,既然吃不下,索性利用日军不明虚实的心理,虚张声势,将其吓跑,日军慌不择路,仓促间保命要紧,丢下来不及拿的枪支弹药给八路,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从后来李运昌到了东北抢好装备抢得其他部队眼睛都绿了的记载看,此人对这些油光光的机关枪有着特殊的偏爱。</p><p></p><p>&nbsp;&nbsp; 记得小时候看《古生物世界》,里面提到北京猿人的打猎方法非常独特,是尾随剑齿虎一类猛兽,等它们扑倒咬死了鹿或者野猪,就一哄而上,发出刺耳的尖叫并挥舞火把,这种时候多半剑齿虎会被吓跑。于是,北京猿人就可以吃鹿肉了。看来,八路李运昌比北京猿人,还要聪明得多。</p><p>[完]<br/>&nbsp;&nbsp;&nbsp; 另外,这个日军联队的番号,《兵队的陆军史》中为了保护其面子未予说明,这也是因为这一节主要是介绍独混第八旅团的“光辉”作战经验。我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但始终没有可靠的证据说明挨揍的关东军到底是哪支部队。不过,查到关东军主力二十五师团(九州部队)第四十鸟取联队联队长松浦诚之大佐1944年7月被召回国转入预备役。这一条信息,与马家峪之战有无关系,就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了。 <br/></p>
<p><strong>萨苏的文章都狠有趣味。</strong></p><p></p>
<p>  萨苏的文章,是强调在历史真实性上的趣味性,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容易学习、记忆。这是顶尖高手的科普方法。</p>
<p>&nbsp;&nbsp;&nbsp;&nbsp; 民国时期,骑兵教程多译自德、日等国。据作家孙晓引述老骑兵徐春阳中将的话说,国民党军骑兵―般采用马枪、冲锋枪下马徒步作战的战术,不善马刀砍劈。笔者见到的国民党军华北“剿总”编印的骑兵马刀斩劈教材仅寥寥数个动作。国民党军青海马步芳所属的骑兵不善枪炮火力之战,却精于马上山刀格斗,所用的马刀,环柄宽刃,形同西北步兵使用的大刀片。1941年新四军第四师与青海骑八师马彪激战于大小营集,新四军第四师5000多名官兵死于马刀之下,著名的老三十二团几乎被打光,最令人痛惜的是新四军抗日干校的200多名学员,在此战中全部牺牲。白刃格斗,马卜的敌人占有很大的优势,他们疾驰如风,锋利的马刀或劈或刺,数十米内都是骑兵的控制范围。而我步兵,腾挪不过二五步,出枪不过四五米,一个个铁塔似的战士,与敌骑兵一照面,使被马刀劈倒在地。这是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最大一次失利。 </p><p></p><p>  此战之后,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峰愤而组建骑兵团,称之为”红色哥萨克”。骑兵团战术、技术是在新疆调来的团长周纯麟的教授下,师法苏联红军骑兵。但白幼习武,精通刀术的彭雪峰却没有采用苏军高加索式马刀,而是博采众长亲自设计一种马刀,刀身修长,刀背轻薄。用精钢打造,刀刃十分锋利,战士们爱不释手,称之为“雪峰刀”,连睡觉都压在枕头下面。1942年,为保卫洪泽湖地区夏收,对在沙山集抢粮的日军,彭雪峰指示骑兵团“一定要等敌人出村远点再打,这不仅可以发挥我长马刀的作用,还可以避免误伤人民群众。”结果仅9分钟,300余名日军即被骑兵团马刀所倒大半,80余名当了俘虏。 </p><p></p><p>  1944年10月20日,在河南水城和安徽涡阳交界处,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与敌骑八师展开殊死的白刃拼杀。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我军马刀长于骑八师环柄宽刃马刀一寸,而且刀身细(约一指宽),因而轻捷灵便,常常是敌人马刀还未到,我军的马刀已劈中敌人。此战我骑兵团大胜骑八师,一雪多年旧恨。 </p><p></p><p>  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直至60年代中期,我军骑兵大多沿用缴获侵华日军骑兵的三十二年式骑兵军刀。这种军刀长102cm,轻捷、锐利,在部队平叛和剿匪作战中,颇受广大官兵的欢迎。此外,1949年前后,新疆的民族军骑兵则使用苏联制造的1927年式骑兵军刀,其形为高加索式军刀,刀柄无护手,刀鞘上装有1891―30年式7.62mm步枪枪刺。1965年,值我国成建制骑兵师、团将撤裁之际,我国生产并装备了65式骑兵军刀,根据刀长及质量依次分三号、其中2号刀长为96cm。65式骑兵军刀外形除刀柄材质及闭锁装置和刀鞘挂环外,与日本三十二年式骑兵军刀大致相似。尤其是刀柄护拳内有皮指挂革。65式骑兵军刀是我军第一种,也是最后一种制式骑兵军刀,不久,便彻底完成了使命,或封存于仓库中,或为边防民兵所用。 </p><p></p><p>  作为西北人和军事历史爱好者,书卷中往昔骑兵辉煌的战史常使我尚武的心绪激荡不已。触摸着收藏于书斋中的我国最古老的马刀,擦拭着我国最后―种骑兵军刀及马鞍、马镫、马靴、马刺,我依恋地看着这些传奇的兵器、装具终究归于历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0 23:42:58编辑过]
  ……这样好的文笔应该出平面书么……
好像是小说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0 18:00:29编辑过]
<p>做个记号`</p><p>明天再看`</p>
<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18:50:14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18:52:44编辑过]
向每一位抗日英雄敬礼!
为什么现在西西河进不去了,很想看看啊!!!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瓦连京2代</i>在2006-7-1 9:43:00的发言:</b><br/>这种炮楼要在欧洲,就是轰炸机的活把子.</div><p>用的着轰炸机?你也太给它们面子了,战防炮拉过来练习打固定靶就完了。</p>
<p>&nbsp;&nbsp;&nbsp;&nbsp; 转眼到了44年开春,地里的农活忙起来了,庄稼人都知道,这时候你糊弄土地爷一锄头,土地就糊弄你一份收成,因此谁也不敢怠慢。民兵的训练暂时停止了,葛二蛋队长也成天忙着往地里送粪肥。</p><p><br/>&nbsp;&nbsp;&nbsp;&nbsp; &nbsp;这是合作社的一项“业务”,平常,人们可以把拾来的粪卖给合作社,民兵们掺上土和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制成干粪饼,春耕播种的时候再当肥料卖出去。别人家要的粪肥葛二蛋不一定操心,可若是孟三家的,他肯定亲自送去,每每还主动在地头参加义务劳动,这倒不是孟三的面子大,主要是因为他有个漂亮姐姐。葛二蛋就盼着孟喜子送饭来,孟妹妹快出村时他下地,孟妹妹收碗回家他也走人。</p><p></p><p><br/>&nbsp;&nbsp;&nbsp;&nbsp;回到合作社,有个拾粪孩子又来“做业务”了,这孩子是“葛记肥料店”的大客户,供货特别多。原因么,是他胆子够壮,敢成天在公路上转,盯着鬼子的马屁股拣牲口粪,连葛二蛋都服了他。拾粪孩子问葛二蛋:“西口那边有二十晌地,情愿送人白种一年,打听你敢去干么?”<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a href="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a></span></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span><p><br/>&nbsp;&nbsp;&nbsp;&nbsp;“当然敢,你去回话,今年我种了”。堂堂民兵小队长,关键时候怎么能说软话。&nbsp;&nbsp;&nbsp;&nbsp;其实西口那片地的情况,葛二蛋也知道。</p><p></p><p><br/>&nbsp;&nbsp;&nbsp;&nbsp;那二十多晌地(按华北的算法有一百五十亩左右)分属几个地主,紧挨着公路,原本都是一等一的庄稼地。42年的时候,鬼子在旁边设了一个“休养站”,建了个小炮楼和几间营房,日伪军过路就经常在那里吃饭打尖,汽车加水、马匹喂料也都在那里,有时候还留下来住上一晚两晚的。据点里平时也就只有七八个伪军,除了烧水做饭没啥事干,可关键是来往的鬼子多,总祸害出些罪孽来。<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heree.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当时,旁边的地里有人耕种,鬼子吃完饭闲逛,瞧见庄稼地里有人弯着腰半露个脑袋,一会抬头一会低头地不知道在干什么,“八嘎”就是一枪,把人撂翻了。过些天换了个胆壮的接着去种地,干着干着发现据点里来人了,转身想走,又被鬼子看见,架起机枪突突一扫,又把人放倒。于是,几次三番之后,那块地就没人再敢去佃种了。土地荒着,地主也着急,今年情愿不收地租,也是希望能有个大胆的人去养一养,免得搁置下去就荒废了。</p><p></p><p><br/>&nbsp;&nbsp;&nbsp;&nbsp;这二十晌地确实让葛二蛋很动心,因为那时侯,他手下的很多基干民兵都缺少可耕种的土地。&nbsp;&nbsp;&nbsp;&nbsp;世道乱,人们都窝在家里种地。二蛋他们这个村,五十多户人家,有三户地主(每户百亩以上,人均过十亩)、八家富户(人均五亩以上),其他的都是中农和贫雇农。虽然象葛二蛋这种一分地也没有的人很少,但大部分家庭都要向地主和富户租种土地。富户一般自主经营(雇长工),地主则是把土地分包给“有面子”的大佃户,这大佃户就象“二地主”,通常是有经验的中农,他的任务是逐渐将薄地变为肥地,提高产量,因此,总是把土地分成三五亩的小块出租给劳力充沛的农户耕种,不断改良、不断提高地租。<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a href="http://ww">http://ww</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民兵平常有工作,当不了长工,也不能满足大佃户“二地主”的劳动要求,所以就经常租不到地,个人收入大为减少。按说,象葛二蛋这样的人在村里算是“有名声”的了,可是却没有面子,真正有脸面的是那些地主、富户。农民不仅种人家的地,遇到难处还得求别人,平常农户紧巴巴买个农具、牲口要借钱,青黄不接、衣食不足的时候还要借粮食,这都要找“老东家”帮忙。葛二蛋的合作社虽然可以优先借粮款给民兵,但一则本身底子薄,整两下就掏空了;二则这样下去民兵也还不起。要想腰杆子硬、说话管用,还得有地种、有经济基础。</p><p><br/>&nbsp;&nbsp;&nbsp;&nbsp;葛二蛋要当西口二十多晌地的“二地主”,大伙都说干不得。种地的天天都守在地头上,而小鬼子又不定时地来,哪一趟运气不好就报销了,当佃户能把命当丢了,划不来。葛二地主找不到“下家”,说出去的硬话兑不了现,很不甘愿。于是就借着送粪肥的机会去了趟“休养站”,探探虚实。</p><p><br/>&nbsp;&nbsp;&nbsp;&nbsp;葛二蛋以前经常到“休养站”卖柴火,那里的几个人都认识。伪军的站长(班长)撅着屁股烧水,对葛二蛋爱搭理不搭理的。<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 “班长,站外面的这些地今年归我种了”<br/>&nbsp;&nbsp; “哦……”<br/>&nbsp;&nbsp; “今年能不能不往地里打枪了啊”<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 “那是日本人打的,没办法”<br/>&nbsp;&nbsp; “你给日本兵说说呀,都是种地的老百姓”<br/>&nbsp;&nbsp; “要说你自己说去,我管不了”<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a href="http://www.c">http://www.c</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 切!这么跟本队长说话,什么态度嘛?!葛队长恼羞成怒,他手里正拎着个草袋,里面还装着几块剩下的粪肥饼子,趁班长不注意,就顺手扔到人家水井里去了。<br/><br/>&nbsp;&nbsp;&nbsp;&nbsp;回到村里,实在想不出招。感觉当“二地主”的希望破灭,葛二蛋气急败坏,破口大骂:姥姥!你们会打枪,我就不会啊。我也搞几枪试试,不给你点厉害,还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htt</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吸取上次部下不听指挥的教训,葛队长决定这回自己一个人去。&nbsp;&nbsp;&nbsp;&nbsp;黄昏时候,又来到“休养站”附近。这黄昏行动,是葛队长早年偷鸡摸狗时总结下的经验--天黑了自己看不清、天亮了容易被发现,这黄昏最好,办完事情正好借夜幕逃跑。&nbsp;&nbsp;&nbsp;&nbsp;找个地方趴下来,看见营房里出来一个人。原来站里面的水井被扔进大粪了,现在吃水要到几十丈外的泉眼边去舀,葛二蛋架起枪,搂头就打,“啪”的一声,打飞了。再来一枪,“咣铛”,打在桶上了,挑水的伪军丢下家伙就跑。<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htt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想吃水,没门!晚上再搬来一袋粪肥,塞在泉眼里。第二天拂晓,伪军班长想出门买菜,劈啪又飞来两枪,连卖菜的贩子都吓跑了。伪班长躲在房子里骂:“葛二蛋,你狗×的缺德吧!”,葛二蛋趴在外面笑。回来以后发命令:不许卖给“休养站”一根草一颗菜,谁在站外面转悠,枪子不长眼!</p><p><br/>&nbsp;&nbsp;&nbsp;&nbsp;隔天,小鬼子进站休息,没水喝也没饭吃,一巴掌煽过去,打得伪军班长哇哇哭。&nbsp;&nbsp;&nbsp;&nbsp;镇上派人来问葛二蛋:“是不是你在休养站捣乱”<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ttp://www.cch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不是不是,我二蛋哪有那本事,别是八路武工队吧”。</p><p></p><p><br/>&nbsp;&nbsp;&nbsp;&nbsp;新民协进会的会长家里也有地在那一带,巴不得休养站搞不成,不但帮着葛二地主开脱,乐得看热闹,还对伪军班长说“你惹谁不好,怎么敢断了葛二蛋的财路,犯在他手上还能有好啊?”</p><p><br/>&nbsp;&nbsp;&nbsp;&nbsp;人家这班长是搞伙食的,最怕打仗,图的只是吃回扣搞贪污。现在没早没晚地被人打冷枪,吃不成睡不好,还找不到“凶手”,弄得这么狼狈,实在不值。于是和县长亲戚商量,一把火烧了营房,谎称被八路军袭击了,换个地方发财去。日本人也从此撤除了这个据点。<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a href="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a></span><br/></p><p><br/>&nbsp;&nbsp;&nbsp;&nbsp;一个人驱逐了一个据点,这功劳可不小。县长连声说要嘉奖!可一转身,又听说了一件事:葛二蛋给佃户开的地租条件是对半分,少一成也不行!要知道,那时候共产党搞“二五减息”,地租最高也不许超过三七五,这葛二蛋比正宗的地主老财还要狠。</p><p><br/>&nbsp;&nbsp;&nbsp;&nbsp;派人下去做工作,二蛋死活不肯改,说:“我这是好地,五成租子不算高。租地的全是民兵,我是民兵队长,收多收少全是民兵的”。于是县政府又开会,这回,没胡子干部说不象话,白胡子老头说可以理解,研究结果:这块地就叫“民兵互助地”,今年就算了,明年一定要把地租降下来。<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a href="http://w">http://w</a></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nbsp;&nbsp;&nbsp;&nbsp;区长来找葛二蛋,说:你小子真能耐呀,搞得县领导为你开了两次会。这次区里开民兵会,你也讲讲话吧。</p><p><br/>&nbsp;&nbsp;&nbsp;&nbsp;会上,葛二蛋同志发言:“谁说干民兵会影响生产生活,扯!你们瞧我,凭着一杆枪,当上了二地主!”</p><p><br/>&nbsp;&nbsp;&nbsp;&nbsp;区长气得差点没晕倒……<span style="FONT-SIZE: 1%; COLOR: #fafafa;">ccheree.com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4456</span><br/><br/><br/></p>
<p>[em01][em01][em01][em01]</p><p>等着看无赖的故事</p>
<p>另类民兵”葛二蛋(下下接下下,马上就完了) <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打仗的年月,路边的土地容易受祸害,所以一般农民种的都是懒庄稼,比如高粱玉米大豆之类,可葛二蛋不怕,把合作社里的种子拿出来,让民兵们种棉花。他盘算着下半年再种上一岔麦子,五五分成,一年的积蓄就够得上一份中农的家当了……心里得意极了。<br/>&nbsp;&nbsp;&nbsp; 心里得意,就又想起了孟喜子,有人说孟喜子的模样象极了在天津卫演《扈家庄》的旦角儿言慧珠,葛二蛋不认识言慧珠,可他知道孟喜子是个大美人。</p><p>&nbsp;&nbsp;&nbsp; 葛二蛋惦记孟喜子已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去年打短工的时候,就和孟三说过想娶他姐姐,小孟三拍着巴掌叫赞同,连说好喜欢好欢喜。不过,这傻小子虽然自个乐意当二蛋的小舅子,可他的表态却不管用,还得回家做工作。</p><p>&nbsp;&nbsp;&nbsp; 孟三回家就嚷:“葛二蛋是条好汉,把咱家孟喜子给他吧”,他爹爹跳脚他姐姐瞪眼大家都说“呸呸呸”,孟三只好回来报告家里人太没眼光这事不好办了。葛二蛋说不急,再等等。</p><p>&nbsp;&nbsp;&nbsp; 等了些日子,孟三回家又嚷:“葛二蛋是民兵队长了,把咱家孟喜子给他吧”,他爹爹跳脚他姐姐瞪眼大家都说“呸呸呸”,孟三只好又回来报告家里人太没眼光这事不好办了。葛二蛋又说不急,再等等。</p><p><br/>&nbsp;&nbsp;&nbsp; 又等了些日子,孟三回家再嚷:“葛二蛋当上二地主了,把咱家孟喜子给他吧”,他爹爹跳脚他姐姐瞪眼大家都说“呸呸呸”,孟三只好再回来报告家里人太没眼光这事不好办了。葛二蛋还是说不急,再等等。</p><p><br/>&nbsp;&nbsp;&nbsp; 再等等,几场春雨过后,高粱玉米都拔节长高了,区里面就号召民兵开展“打冷枪运动”。</p><p><br/>&nbsp;&nbsp;&nbsp; 打冷枪是针对日伪“治安促进队”的。那时候,八路军经常依靠青纱帐打游击、破坏交通线,鬼子于是就恨透了路边的高杆植物。日本兵和伪军们换上便衣,领着城里“志愿参加”的汉奸财主、地痞流氓,组成“治安促进队”,扛着枪拿着镰刀,沿着公路“割青”,想把正长得半高不高的高粱玉米毁掉,他们还到村里抢东西搞破坏。共产党政府为了保护青纱帐,就号召民兵打冷枪,主要目的是要把那些个贪小便宜的尾随汉奸吓唬回去,这样,只剩下日伪部队,敌人“割青”的人手就不够了。</p><p><br/>&nbsp;&nbsp;&nbsp; 拔节长高的高粱玉米全是庄稼,乡下的农民无论贫富都痛恨“割青”,也就很支持民兵打冷枪。可是,下乡的“治安促进队”都有日伪军护着,民兵不敢靠近,远远地东放一枪西放一枪,打着没打着只有天知道。</p><p><br/>&nbsp;&nbsp;&nbsp; 有一天,村民发现了一个掉队的治安促进队员。这家伙大概是不小心踩到了泥坑里,于是跑到水沟边洗鞋子洗裤子,结果就掉队了,葛二蛋闻讯带着几个民兵赶过去的时候,他正急急忙忙赶路呢。二蛋让大家趴好,说“我喊开火就一起打”。</p><p><br/>&nbsp;&nbsp;&nbsp; 那家伙一路小跑过来,看见路边“埋伏”着的民兵了,就站住不敢动,葛队长于是命令“开火!”。结果,就他一个人扣了扳机,其他人都没反应。</p><p></p><p>&nbsp;&nbsp;&nbsp; 伪治安促进队员一个跟头栽倒在地,民兵们都盯着看,紧张地说“二蛋二蛋,你打死人了哟……”。葛二蛋心里也有点发怵,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p><p><br/>&nbsp;&nbsp;&nbsp; 过了一会才壮起胆子走到尸体边。这家伙看上去是个小财主,戴着青缎子小帽,穿着洋斜布褂子,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把铁公鸡(只能装一颗子弹的手枪,也叫“独角龙”)和一块仿绸手帕——鹅黄色的底子,上面绣了白色的牡丹花。汉奸的镰刀和其他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被其他民兵瓜分了,孟三拎着双湿淋淋的硬梆子布鞋也很满意。大伙横着肩膀回村,好象打了大胜仗的样子。<br/>&nbsp;&nbsp;&nbsp; 回去就死气白咧地找孟喜子,想把仿绸手帕送给她,没想到人家大姑娘往地上一丢,说“死人的东西我才不要”。不要就不要,葛二蛋转身就把“铁公鸡”卖给了村里的地主,换了二十块大洋,改天进城买胭脂花粉去!</p><p><br/>&nbsp;&nbsp;&nbsp; 当面打死了一个汉奸,胆子顿时练大了,再遇到“治安促进队”,也敢凑近一点开枪。</p><p><br/>&nbsp;&nbsp;&nbsp; 不仅如此,民兵晚上还摸到敌人住宿的地方,瞄着外面站岗的打。有时候放哨的不出来,葛二蛋就想办法,抓上十几个癞蛤蟆,朝肚子里塞辣椒胡椒什么的,然后丢到寨子外的壕沟里。蛤蟆们满肚皮的不合适宜,于是一个劲的叽嘎怪叫,里面的人弄不清怎么回事就出来查看,立刻挨了冷枪。搞了几次之后,晚上你即使是在外面敲锣打鼓,“治安促进队”的人也不敢出来了,士气大为低落。<br/>&nbsp;&nbsp;&nbsp; 晚上打了白天也打。有一天,治安促进队在公路边割青,葛二蛋让孟三偷来他姐姐的衣服穿上,再戴上花头巾装女人,花枝招展地在远处的庄稼地里瞎晃悠。一个傻小子看见了,“花姑娘啊”,兴高采烈地追过来,被葛二蛋一枪撂在道沟里了。缴获一杆三八枪,再一搜,有钱包、手表,还有个绣着日本字的布垫子,原来是个鬼子兵呀!</p><p><br/>&nbsp;&nbsp;&nbsp; 不过这“美人计”只用了一回。孟三回家就让他爹给胖揍了一顿,他姐姐也怪葛二蛋出馊主意作践她,弄得葛二蛋好久没敢再登孟家的门。</p><p></p><p>&nbsp;&nbsp;&nbsp; 过了一阵,青纱帐长高了,敌人也就不敢再割青。葛二蛋被县里评为“冷枪模范”,被派到路西根据地去交流学习。开会的时候,人家讲政治葛同志不爱听,讲造地雷的方法他又说“我们那里没有硝,学这玩意没有用,到县里领几个就行了”。于是自己就上街闲逛,发现这里的人都穿得破破烂烂的,集市上布匹的价格也贵得吓人,问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豫西和晋南这边不产棉。葛二蛋顿时有主意了。</p><p></p><p><br/>&nbsp;&nbsp;&nbsp; 山东曹县是华北棉花的重要产地,葛二蛋回去以后就通知有民兵的各户人家出布匹、凑份子,由他带着几个光棍运到路西去卖。那时候搞这种买卖可不容易,从曹县到晋南要过延津、汲县敌占区,还要越铁路、渡卫河,穿越层层封锁线,最后再从林县翻山进入山西。饶是葛二蛋去过一趟根据地,知道怎么走,这一路也是凶险万分。</p><p></p><p>&nbsp;&nbsp;&nbsp; 走第一趟还不行,过卫河死了一个又被抓了一个,后来就摸到门道了。葛二蛋自己有个“模范民兵”的招牌,把奖状揣着,走到哪里都先找当地民兵骨干帮忙,再打着“给根据地送物资”的旗号,事情就容易多了。先把布匹卖到太岳根据地,那边很欢迎,再买些铁制农具运回来(当时山东这里的铁器被日本人搜刮得很厉害,农具价格高)。一来二去,武装贩运的买卖越做越大,到后来葛队长自己都不用去了,由村里民兵雇着脚夫挑夫上路,业务都熟练得很。</p><p></p><p>&nbsp;&nbsp;&nbsp; 周边村子原本只有三台织机,一年下来扩增为三十七台。葛队长封孟喜子为织布组长,这小妮子每天到各村视察,看见家家户户纺车、织机忙个不停,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心里十分得意。</p><p></p><p>&nbsp;&nbsp;&nbsp; 年终结算,民兵的收入大增长,葛二蛋本人运输收益一万多块(边币),当个富农都有余!村里人看见当民兵就能参加分红,都纷纷求人情说好话要求入伙,甚至连外乡的民兵都有“倒戈”过来的,葛队长更是拽极了。</p><p>&nbsp;&nbsp;&nbsp; 45年春节一过,葛二蛋成亲了,新娘当然就是大美人孟喜子。</p><p><br/>&nbsp;&nbsp;&nbsp; 他结个婚也特别,派民兵轮班出去放哨,自己在家陪上级领导和各界代表看大戏,柳子戏、四评调,一出接一出。乡亲们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都开心得很。有人担心这样不安全,葛队长说:“扯!我葛某成亲,谁敢来添不痛快?”。</p><p>&nbsp;&nbsp;&nbsp; 有个唱大鼓书的,现编新词把葛二蛋吹捧得天花乱坠。葛二蛋乐坏了,连听三天也不够,把唱大鼓累得差点没趴下,连说“葛司令的钱真是不好赚”。<br/></p>
<p>&nbsp; 民兵葛二蛋,现在可阔气了。当新郎官,头戴栗色的呢子礼帽,身穿羊皮毛的大袄;皮袄外面再套黑蓝色暗花纹绸布大褂,高领子、大斜襟,上钉九个布扣子;大褂外头再再套褐色短马褂,马褂也用绸缎料,还是双层的对襟子;下身是狗皮裤,舒筋活血;脚套棉线袜子,足踏长筒兔子毛毡鞋,鞋子的后面钉上掌子,前面缝上个大包头,百般的结实耐用。如果能找到副水晶墨镜戴上,这份打扮,走到济南府大街上也不丢人。</p><p></p><p>&nbsp;&nbsp;&nbsp; 他媳妇孟喜子也不简单。拆了辫子梳起盘头,用丝网子罩住,再把各式簪子、钗子插在头发上,九凤针、七凤针,做成各样花朵。耳朵、脖子、手腕、手指头,满是些金的、玉的、银的宝贝,还要戴上些小铃铛。远看象朵牡丹开放,走起路来叮当乱响。&nbsp;&nbsp;&nbsp; 唱大鼓书的称葛二蛋为“葛司令”,他也乐于接受。因为葛队长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别的队长只能管基干民兵,而他是男女老少、战斗生产、经济外交,样样都管,而且自成体系。</p><p></p><p>&nbsp;&nbsp;&nbsp; 先说民兵。44年,随着抗日战争的形势发展,共产党提出民兵要普及化(扩大民兵基层组织和民兵数量)、素质化(注重民兵出身成分,提高觉悟)、多样化(能战斗、能支前、能生产)。对此,葛队长当然欢迎(他是雇农出身嘛),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贯彻执行。</p><p></p><p>&nbsp;&nbsp;&nbsp; 上级规定:“年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应登记当民兵”。到葛二蛋这里就改成了:年纪小的无所谓,四十七岁以上都免谈。为啥?因为葛队长他爹今年四十八,你总不好意思让儿子指挥爹吧,所以,比葛老爷子年岁大的人就别来了。</p><p></p><p>&nbsp;&nbsp;&nbsp; 年纪小点倒没关系,葛队长有事情派给他们做。除了参加站岗放哨,还可以跟着老民兵砍柴割草种蔬菜。那时候有些小户人家为躲避战乱,跑到外地去了,土地就撂下。这些地七零八散、不多不少的,荒了太可惜、想租一时又找不到地主,葛二蛋就发动民兵都种上蔬菜,地主回来了由他说话。为此,葛队长张贴了第一个告示(由他的助手秀松同志起草),命令:“各位务须耕耘在前,倘有自由抛荒,察觉难免责罚”。这告示写得有学问,无论共产党政府或是日伪政权地主老财坏分子,谁看了都找不出毛病来。</p><p></p><p>&nbsp;&nbsp;&nbsp; 砍柴割草种蔬菜,这事老的小的都能干,一年下来,民兵砍柴草八万多斤、种蔬菜十多万斤。葛二蛋派人经营,既卖给八路军也卖给伪军,得来的钱全部分红给三十六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老少民兵。区里面批评他违犯了边区的经济政策,他却说:“扯!这是老人孩子的辛苦钱,和政策没啥关系”。这么一来,大一点的孩子全进了民兵,儿童团就散伙了。</p><p></p><p>&nbsp;&nbsp;&nbsp; 原先,女民兵的事情由区妇救会领导,工作开展得还不错,但她们只吸收大足和半大足的妇女,拒绝小脚女人参加。没想到,葛二蛋搞了个“织布组”,委派孟喜子担任组长,只看手上能不能干活,不管脚是什么模样,这样一来,凡是有脚的女人们就都跑到织布组去了。孟喜子顿时人多势众,从小姑娘到老太太全听她的,而她又只听葛二蛋的。弄得妇救会要办什么事,还得请二蛋哥哥先点头,真是气得要命。</p><p></p><p><br/>&nbsp;&nbsp;&nbsp; 上级要求民兵实现多样化,能战斗、能支前、能生产,葛二蛋觉得办不到。“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于是就决定把民兵分组。&nbsp;&nbsp;&nbsp; 先成立“快枪组”,把所有的好枪集中起来,由枪法好的民兵使用。有人不同意了,说枪杆子应该掌握在贫雇农手里,这是民兵素质化的原则。葛二蛋哈哈一乐:“扯了,杨大迷糊是雇农,把枪交给他,哪头朝前都分不清,行么?”。名单列出来,头一位,当快枪组组长的秀松就是富农,可是,秀松他哥哥、妹妹都是共产党干部,他本人不仅枪打得最好,还是葛二蛋前任的民兵组长。区干部想了想也就没反对。</p><p></p><p>&nbsp;&nbsp;&nbsp; 没得到好枪的青壮年全进了“做事组”,跑运输、支前、搞抢种抢收……除了不用参加站岗放哨,啥事都做。有人偷懒?别急,有“棒子组”呢。&nbsp;&nbsp;&nbsp; 扛棒子的都是四十多岁的老民兵,组长是孟喜子他爹。这“棒子组”平时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地道。&nbsp;&nbsp;&nbsp; 抗战的时候,曹县这里也挖地道,但这地道不能打仗,只能用来隐蔽和撤退。地道修得很长,从村里的家家户户通往村外野地的十几个出口。老百姓从炕头一钻,就能跑到道沟里;从庄稼地里一猫腰,又能从邻村的院墙边出来,到处跑。</p><p><br/>&nbsp;&nbsp;&nbsp; 刚开始,老百姓图省事,地道挖得既矮又窄,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搁在地道里,一遇到情况,更是把家当几乎全搬进来。猪、鸡、农具、炕柜、纺车,堵得是水泄不通,连路都走不动。最可气的就是民兵事先统计有多少粮食要往地道里藏,家家户户都往少里报,结果紧急时候要抢藏了,却又发现多得没时间运。</p><p><br/>&nbsp;&nbsp;&nbsp; 区政府号召改造地道,不仅扩大空间,还修了水窖、粮食窖、杂物间、通气口,不允许把柴草之类的东西带进来。可群众以往都把地道当做个公共地方,很不自觉,这就需要有人监督管理。&nbsp;&nbsp; “棒子组”的老民兵都是一家之主,检查别人够严格,可如果自己家被发现什么缺点也丢脸,所以都很认真。打下的粮食早早藏进了地道,遇到情况,家家也都有个明白人,知道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p><p></p><p>&nbsp;&nbsp;&nbsp; 棒子民兵办事认真,葛二蛋就凡事高抬老民兵几句,依靠“棒子”进行管理。有一回,他想在村外的几条道沟之间挖地道,这样野外游击时更能够隐蔽机动。就先对老民兵说“对不住了,要请你们多照看几条地道”,老人们很高兴“你们小伙子流血流汗,只要能保安全,我们多费点心思不算啥”。</p><p></p><p>&nbsp;&nbsp;&nbsp; 可这挖地道的活是要让“办事组”去干的,宣布的时候,有个愣小子犯懒,刚嘀咕了几句,葛队长的脸就拉下了。看见队长脸色不对,几根棒子立刻就抡了上去。站在旁边的村长连忙制止:“不行不行,怎么能打人呢?” 葛二蛋笑笑:“没啥,你看,揍他的都是他爷爷辈的”。村长突然想起自己的辈分也不高,就不敢再吭声了。<br/>&nbsp; </p><p><br/>&nbsp;&nbsp;&nbsp; 葛二蛋越来越霸道,惹得区干部到县里面告状,说葛二蛋总犯错误,不能当骨干了,要撤了他。没胡子的县领导说:不对不对,葛二蛋战斗勇敢,成绩显著,当民兵骨干完全合格啊。白胡子县领导说:不急不急,葛二蛋的错误是否严重,要先问问群众,要讲“民主”。<br/>&nbsp;&nbsp;&nbsp; 于是到各村调查,老百姓们都说:葛二蛋好样的呀,葛二蛋领导得好!……县领导哈哈笑,区干部无可奈何,葛队长也就安然无恙了。&nbsp;&nbsp;&nbsp; 葛二蛋觉得这“民主”救了他一把,真是好东西,就拉着区长问:“啥是民主?”</p><p></p><p>&nbsp;&nbsp; “民主,就是凡是要先问问大家,征求大伙意见,按大多数的办”。<br/>&nbsp;&nbsp; “噢,有道理有道理,这个办法好”。<br/>&nbsp;&nbsp; “哼,好是好,可党中央也说了,反对绝对民主”。<br/>&nbsp;&nbsp; “那啥是反对绝对民主?”<br/>&nbsp;&nbsp; “就是也不能全听群众的,原则的问题还是干部说了算,重要的事情按干部的意见决定”。<br/>&nbsp;&nbsp;&nbsp; “啊,有道理有道理,这个办法更好”。</p><p></p><p>&nbsp;&nbsp;&nbsp;&nbsp; 塔湾这里是游击区,所以也免不了日伪方面的征税,对于这些税收,村里采取的是一瞒、二拖、三藏的办法,很少硬抗。镇上的伪政权一般也只是叫得凶,到最后敷衍一点粮食也就是了,毕竟这村子周围有不少地是镇上财主家的,把农民惹急了他们也捞不着什么好。这应付伪政府的事情都是由村长去干,葛二蛋很少过问。</p><p><br/>&nbsp;&nbsp;&nbsp; 其实,镇上的人对葛二蛋是不是真的“自警队长”或者是不是民兵并不感兴趣,他们倒清楚葛二蛋是搞走私的,因为都知道他卖农具,货色明显和当地的不一样。只是,从来就没有人过问,兵荒马乱的,谁也不愿意找这不痛快。&nbsp;&nbsp;&nbsp; 可偏偏就有人不识相。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伙人,领头的是个税捐稽征处的录事,他大模大样地训了一通话,说什么牙税、牲畜税、屠宰税,还讲什么“督征旧欠”、“积赋并征”,反正是要钱。村长说实在没钱呀……那个录事就喊人搜村子,没找着粮食,发现两头没来得及藏好的牛,就牵走了,村里人说尽好话也拦不住。</p><p></p><p>&nbsp;&nbsp;&nbsp; 葛二蛋在边上对伪军保安队长说:“李大哥,真把牛拉走了,可要出事的”。保安队长咧着嘴笑:“葛二哥,我知道,要出事”。&nbsp;&nbsp;&nbsp; 稽征队出了村,葛二蛋带着“快枪组”也出去了,先到路边埋伏好,等了好久,看见那伙人过来了,稽征处的人走前头,保安队牵着牛、驮着一些不知道从哪里抢来的东西走在后头。</p><p></p><p>&nbsp;&nbsp;&nbsp; 队伍到了跟前,排子枪响了,伪军保安队立刻跑得没了影。稽征处的人当场打死了一个,其他四个全被抓了。<br/>&nbsp;&nbsp;&nbsp; 把俘虏和追回的财物带回村里。东西好办,可人咋处理呢?想了一会,葛二蛋有主意了。<br/>&nbsp;&nbsp;&nbsp; 召开群众大会,四个坏蛋跪在前面,葛队长先揪起那个录事,问大家:“乡亲们,这家伙到咱们村里来祸害人,还抢牛!大家说,是砍了还是放了?”</p><p><br/>&nbsp;&nbsp; “砍了!”<br/>&nbsp;&nbsp; “好的,来人!”。于是立刻拖出去砍了。<br/>&nbsp;&nbsp;&nbsp; 再揪起一个已经完全吓傻了的,问:“这家伙到咱们村里来祸害人,还抢牛!是砍了还是放了?”<br/>&nbsp;&nbsp; “砍了……放了”。由于已经看到血淋淋的场面,有些人心软了。<br/>&nbsp;&nbsp; “还是喊砍的人多,好的,砍了。来人!”。于是又砍了。<br/>&nbsp;&nbsp;&nbsp; 第三个已经瘫了,揪起来再问大家:“这家伙到咱们村里来祸害人,还抢牛!是砍了还是放了?”<br/>&nbsp;&nbsp; “……放了吧”。老百姓终究是善良的。<br/>&nbsp;&nbsp; “好的,民主,放了”。虽然放了,可这小子已经走不动路了,只好架出去。<br/>&nbsp;&nbsp;&nbsp; 第四个顿时觉得自己运气来了,满脸鼻涕眼泪地望着大家。葛二蛋揪着他问:“这家伙到咱们村里来祸害人,还抢牛!是砍了还是放了?”</p><p><br/>&nbsp;&nbsp;&nbsp; “放了吧,放了吧”<br/>&nbsp;&nbsp;&nbsp; “好的……哦,也不能太民主,这回该听我的了。来人!把这家伙拉下去打五十军棍”。<br/>&nbsp;&nbsp;&nbsp;&nbsp; 可怜的家伙,不知道应该喊幸运还是该喊倒霉,反正也是被打得走不动路,抬了出去。</p><p>&nbsp;&nbsp;&nbsp; 区长听说这事,说:“怎么能这样,既不查清罪行又不请示,乱杀人乱放人”。<br/>&nbsp;&nbsp;&nbsp; 葛二蛋不以为然:“我又民主了,又反对绝对民主了,难道还有错了不成?”<br/>&nbsp;&nbsp;&nbsp; 区长县长哭笑不得。</p><p>&nbsp;&nbsp;&nbsp; 不过,税捐稽征处的人是再也不敢到塔湾来了,都知道这里有个二百五活阎王,简直吓死人了。</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