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比较应走出西方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0:14:25
  <font color="#0033ff">●印度的现代化是在现实与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撞击中向前发展的,中国也一样,两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着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br/>  ●中印两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不同的,不仅是相互之间不同,更与西方不同,因此也很难用西方的模式或理论去比较,去解释<br/><br/>  ●对于中印来说,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谁超过了谁,而是我们将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来<br/></font><br/>  前不久,听一位从印度访问归来的中国学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这位学者乘一位印度朋友的车外出。朋友开的是本田皇冠,在印度这种高档车是身份的象征。车开进一条小街,印度朋友怎么也找不到方向,便停了下来。就在他摇下车窗,想找人问路时,对面的一辆出租车很快就停了下来。司机跑了过来,有点儿过分殷勤地为他们指起路来。这位中国学者没有对此事作过多的解释,他只是说事情发生在印度的高科技之城班加罗尔。<br/><br/>  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印度人的热情好客,但在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印度:受伤的文明》一书后,对这个故事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奈保尔在书中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印度的外国商人觉得他的印度仆人很有天分,便在离开印度前,为这个青年安排了一个更好的工作。几年后,商人回到印度,发现这个青年又变成了厕所清洁工。原因是那个青年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而被他的部族排斥,他加入不了别的群体,也娶不到女人。奈保尔说:“这就是他的‘德法’,他必须学会服从。”奈保尔还在书中引述了班加罗尔某报的社论:“制度如生命一样……在农村,奴役制度的实行已经达到如此精致的程度,以致受害者自己都感到有义务保持奴役状态。”<br/><br/>  <strong>中印各自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strong><br/>  我写下这两个故事,并不是想说印度有多么落后。印度这样的事情也许在中国的今天不会发生,但这并非是说中国就没有自身的问题,印度面临的是阶层分化的根深蒂固,而中国面临的是阶层分化的不断拉大。奈保尔用“安然”这个词来形容印度人处变不惊的精神状态。在世界变化之中,印度即便在紧急状态下,也纹丝不动:回归印度就是回归到世界深层秩序的认知里,所有事物都固定化,神圣化,所有人都安之若素。这就像尼赫鲁曾经说过的那样,印度的一个危险是,贫穷可能被奉为神圣。而中国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它仿佛在一夜间激发起了成千上万人致富的欲望。曾经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发展。印度的现代化是在现实与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撞击中向前发展的,中国也一样,两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着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br/>  <strong>大多西方学者的比较体现的是西方中心论<br/></strong><br/>  由此,我联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读到的西方学者比较中国与印度的文章。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去了一趟印度,有美国学者就分析说,那是为了牵制中国。甚至有人将此行与当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相比,称当时尼克松是为了联手中国对付苏联,而现在布什则是为了联手印度遏制中国。在所有关于中印比较的讨论中,还有一种论断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那就是中国的发展充满危机,可能会后劲不足,而印度的发展虽然缓慢,虽然起步晚,却后劲很强。言外之意就是最终印度可能会超过中国。<br/><br/>  记得苏联解体后,就有不少西方学者喜欢拿俄罗斯来与中国相比,比来比去,发现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象的结果。现在又忽然发现中国旁边的印度经济发展在加速,于是又拉了印度来与中国相比。西方人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找一个对象来与中国比较呢?在笔者看来,每一种比较当然都是为了要说明一个问题,就像每一种比较其实都有衡量的标准一样。与其说他们是为了找到二者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倒不如说是为了证实某种理论或模式的正确。他们费尽心机、引经据典而分析的结果,还是与西方相同和不同的东西。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想要从这两个新崛起国家的比较中寻找的,是一种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比如,美国政客和专家们就很喜欢说,“印度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font color="#0033ff">●印度的现代化是在现实与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撞击中向前发展的,中国也一样,两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着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br/>  ●中印两国的现代化之路是不同的,不仅是相互之间不同,更与西方不同,因此也很难用西方的模式或理论去比较,去解释<br/><br/>  ●对于中印来说,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谁超过了谁,而是我们将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来<br/></font><br/>  前不久,听一位从印度访问归来的中国学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这位学者乘一位印度朋友的车外出。朋友开的是本田皇冠,在印度这种高档车是身份的象征。车开进一条小街,印度朋友怎么也找不到方向,便停了下来。就在他摇下车窗,想找人问路时,对面的一辆出租车很快就停了下来。司机跑了过来,有点儿过分殷勤地为他们指起路来。这位中国学者没有对此事作过多的解释,他只是说事情发生在印度的高科技之城班加罗尔。<br/><br/>  起初,我还以为这是印度人的热情好客,但在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的《印度:受伤的文明》一书后,对这个故事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奈保尔在书中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印度的外国商人觉得他的印度仆人很有天分,便在离开印度前,为这个青年安排了一个更好的工作。几年后,商人回到印度,发现这个青年又变成了厕所清洁工。原因是那个青年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而被他的部族排斥,他加入不了别的群体,也娶不到女人。奈保尔说:“这就是他的‘德法’,他必须学会服从。”奈保尔还在书中引述了班加罗尔某报的社论:“制度如生命一样……在农村,奴役制度的实行已经达到如此精致的程度,以致受害者自己都感到有义务保持奴役状态。”<br/><br/>  <strong>中印各自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strong><br/>  我写下这两个故事,并不是想说印度有多么落后。印度这样的事情也许在中国的今天不会发生,但这并非是说中国就没有自身的问题,印度面临的是阶层分化的根深蒂固,而中国面临的是阶层分化的不断拉大。奈保尔用“安然”这个词来形容印度人处变不惊的精神状态。在世界变化之中,印度即便在紧急状态下,也纹丝不动:回归印度就是回归到世界深层秩序的认知里,所有事物都固定化,神圣化,所有人都安之若素。这就像尼赫鲁曾经说过的那样,印度的一个危险是,贫穷可能被奉为神圣。而中国的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它仿佛在一夜间激发起了成千上万人致富的欲望。曾经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发展。印度的现代化是在现实与历史、传统和文化的撞击中向前发展的,中国也一样,两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会有着不同文明的深刻烙印。<br/><br/>  <strong>大多西方学者的比较体现的是西方中心论<br/></strong><br/>  由此,我联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读到的西方学者比较中国与印度的文章。不久前,美国总统布什去了一趟印度,有美国学者就分析说,那是为了牵制中国。甚至有人将此行与当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相比,称当时尼克松是为了联手中国对付苏联,而现在布什则是为了联手印度遏制中国。在所有关于中印比较的讨论中,还有一种论断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那就是中国的发展充满危机,可能会后劲不足,而印度的发展虽然缓慢,虽然起步晚,却后劲很强。言外之意就是最终印度可能会超过中国。<br/><br/>  记得苏联解体后,就有不少西方学者喜欢拿俄罗斯来与中国相比,比来比去,发现根本不是他们所想象的结果。现在又忽然发现中国旁边的印度经济发展在加速,于是又拉了印度来与中国相比。西方人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找一个对象来与中国比较呢?在笔者看来,每一种比较当然都是为了要说明一个问题,就像每一种比较其实都有衡量的标准一样。与其说他们是为了找到二者的差距,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倒不如说是为了证实某种理论或模式的正确。他们费尽心机、引经据典而分析的结果,还是与西方相同和不同的东西。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想要从这两个新崛起国家的比较中寻找的,是一种能够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比如,美国政客和专家们就很喜欢说,“印度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
  在西方学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几乎依据的都是现有的西方经济学、政治学或历史学的原理。它要么是直线性的,也就是一种趋同的标准;要么就是脱离印度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说到底,仍然是西方中心论。这样的比较至少还有三个缺陷:其一,它主要是结果的比较,而没有过程的比较。比较结果很容易,但是仅仅比较结果是靠不住的,更需要比较的是过程。过程往往才能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历史与传统的积淀,忽视了过程,往往也无法得到一个预想的结果。这一点,在道理上与中印两国如何向西方学习也是一样的。其二,西方人的比较更多地体现了零和博弈的思想,他们是用零和博弈的原则来解释中印崛起的,而很少或不愿考虑两国如何在比较中能增强互补;其三,某些人仍然从一种霸权心态出发,把印度视为西方或某个强国的棋子。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印关系之所以会有曲折复杂的经历,始终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就是原因之一。<br/><br/>  在这样的比较中,你会轻而易举地发现一个不足之处,那就是它缺少去过印度的中国人的声音和去过中国的印度人的声音。印度与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更多的不相似的地方。从笔者近年来所接触的印度人和中国人来看,有一个共同点,即所有去过印度的中国人都觉得,印度比他们原来想象中的要差一些。而所有来过中国的印度人都觉得,中国比他们原来想象中的要好得多。这是事实,更是印度人和中国人的亲身感受,只有亲身感受到的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是因为,亲身感受到的东西有很多不是用某种理论能够明确解释的,它往往是文化、社会和传统的因素积淀而成的。<br/><br/>  也许,专家学者觉得这样的感受不可靠,他们更愿意用数据、用理论、用概念去解读中印的不同。他们觉得只有这些东西最能说明问题。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对中国和印度这样有着漫长历史和不同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来说,有的时候数据与理论可能是最不能说明问题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非数据化的研究,是对文化、历史和社会的“解剖”。美国的著名“中国通”费正清先生就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在《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按照这种西方式的范例来探索现代中国的分阶段发展的社会变革,那就会不知不觉地从自己的历史解释中得出不可行的结论。”<br/><br/>  <strong>重要的是中印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来<br/></strong><br/>  中印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的是内部增长模式的建立和目标的实现,而不是重走或复制西方的模式,而中印的现代化机制又只能在两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传统的土壤中生成。现实决定了,两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是不同的,不仅是相互之间不同,更与西方不同,因此也很难用西方的模式或理论去比较,去解释。<br/><br/>  甘地夫人说过,我们必须了解历史,同时也必须走向未来。这和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有点儿像。我们都是带着沉重的历史重负走进新世纪的。重要的也许并不是谁超过了谁,而是我们将如何走出自己的新路来。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印度与中国,恐怕首先需要的是,找到这两个国家与西方的不同,找到无法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的东西,认识现代化在外来因素影响下生成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br/><br/>  尽管西方学者对中印两国的崛起越来越关注,越来越热衷于比较两国的发展,但近百年来,他们对中印两国的认识似乎并没有太大的进步。这些年来,我和不少美欧学者都谈到过中印发展的问题,这些学者虽然对中印发展的现状有所了解,但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会提到一个相同的问题:1962年中国军队在取得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后,当新德里沉浸在极度的恐慌之中,中国政府为什么会突然决定立即后撤呢?仔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或许要比匆匆忙忙地比较中印发展谁会超过谁更有意义。▲<br/>
<p>扑通mm(jj?)的好文一定要顶。</p><p>如何积极面对对方的发展,防止西方国家的挑拨利用,对中国和印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性问题。</p>
两个大家伙在走一条西方国家没有走过的发展之路。西方国家的比较可以借鉴,但绝不是经典,更不能被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