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北航教授王华明:把每件小事做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3:01:29
<table class="lineunder" height="2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北京青年报》:北航教授王华明:把每件小事做好</font></td></tr><tr><td class="textthick1"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 height="30">点击数:[442]&nbsp;|&nbsp;加入时间:[2006-04-28 09:18]</td></tr></tbody></table><table height="1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content" align="center"><br/><div align="left"><p>《北京青年报》2006年4月27日报道:<br/></p><p>北航教授王华明:把每件小事做好<br/></p><p>随着实验室老师张凌云和博士后李鹏对数控系统的操作,一块长方形金属材料上火花四射,教授王华明透过墨镜仔细观察着材料表面正在发生的变化,几分钟之后设备停了、火花灭了,而原本光滑的金属材料表面上生生地“长”出了一个3毫米高的环形。太神奇了!这是记者昨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不起眼的实验室里看到的一幕,这个实验室就是北航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华明牵头组建的“激光材料加工制造技术实验室”。<br/></p><p>“看着零件像树苗发芽一样一毫米一毫米地堆积生长,激光扫一下就长一层,那种感觉非常奇妙,”王教授如是说。王华明从2000年开始研究被形象地称之为“生长成形”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到2005年,第一个激光合成零件实实在在地装上了飞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程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br/></p><p>以往大型金属零部件的生产采用传统的锻造和机械加工方法,耗时费力,光大型模具的加工就可能花一年多的时间,还要动用几万吨级的水压机,用模具锻造出大型零件的毛坯,再加工各部位细节,到最后,大部分材料被切削、浪费掉了。而采用王华明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过去两三年才能做好的复杂大件,现在几天就能完成,而且只要两三个人操作。<br/></p><p>记者:你如何看待劳模必须默默无闻,必须无私奉献,劳模是一群特殊材料铸成的人,反正吃亏惯了,再吃亏一回,也理所当然?<br/></p><p>王华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点儿回报,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只要把每件小事尽量做好,即使失败也得到了锻炼,谈不上吃亏。只要问心无愧,尽职尽力了,就行。<br/></p><p>记者:平时下班后,你最愿意去的休闲或消遣场所是什么地方?<br/></p><p>王华明:没有特别爱去的休闲场所,多数日子里,早上会在学校院子里跑跑步,锻炼身体。周末,偶尔也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我喜欢爬山和摄影,但一年也就能去香山一两次。<br/></p><p>记者:当劳模会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及和周围同事的关系?<br/></p><p>王华明:不会,妻子没把我当劳模,还说“怎么评上你了?”我也不认为自己够劳模的标准,我还是我,干的都是具体的本职工作,还会继续这样干,上课、做研究,尽一个老师的职责。<br/></p><p>记者:作为典型人物,你认为这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压力,还是名利?<br/></p><p>王华明:会带来压力,比如今天你们来采访就是压力,不过,只要把心态摆正,照样当老师、搞科研,不想太多也就没压力了。至于名利,倒没想过。<br/></p><p>王华明,1983年四川工业学院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硕士毕业,198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山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1989年-1992年中科院金属所博士后,搞金属材料研究。1992年-1994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作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受邀去德国搞激光材料加工方面的合作研究。1994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曾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br/></p><p><br/></p><p><br/></p><p>编辑:贾爱平<br/></p><p></p></div></td></tr></tbody></table><table class="lineunder" height="2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size="4">《北京青年报》:北航教授王华明:把每件小事做好</font></td></tr><tr><td class="textthick1" valign="middle" align="center" height="30">点击数:[442]&nbsp;|&nbsp;加入时间:[2006-04-28 09:18]</td></tr></tbody></table><table height="1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content" align="center"><br/><div align="left"><p>《北京青年报》2006年4月27日报道:<br/></p><p>北航教授王华明:把每件小事做好<br/></p><p>随着实验室老师张凌云和博士后李鹏对数控系统的操作,一块长方形金属材料上火花四射,教授王华明透过墨镜仔细观察着材料表面正在发生的变化,几分钟之后设备停了、火花灭了,而原本光滑的金属材料表面上生生地“长”出了一个3毫米高的环形。太神奇了!这是记者昨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不起眼的实验室里看到的一幕,这个实验室就是北航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华明牵头组建的“激光材料加工制造技术实验室”。<br/></p><p>“看着零件像树苗发芽一样一毫米一毫米地堆积生长,激光扫一下就长一层,那种感觉非常奇妙,”王教授如是说。王华明从2000年开始研究被形象地称之为“生长成形”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到2005年,第一个激光合成零件实实在在地装上了飞机,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工程技术并实现装机应用的国家。<br/></p><p>以往大型金属零部件的生产采用传统的锻造和机械加工方法,耗时费力,光大型模具的加工就可能花一年多的时间,还要动用几万吨级的水压机,用模具锻造出大型零件的毛坯,再加工各部位细节,到最后,大部分材料被切削、浪费掉了。而采用王华明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过去两三年才能做好的复杂大件,现在几天就能完成,而且只要两三个人操作。<br/></p><p>记者:你如何看待劳模必须默默无闻,必须无私奉献,劳模是一群特殊材料铸成的人,反正吃亏惯了,再吃亏一回,也理所当然?<br/></p><p>王华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点儿回报,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只要把每件小事尽量做好,即使失败也得到了锻炼,谈不上吃亏。只要问心无愧,尽职尽力了,就行。<br/></p><p>记者:平时下班后,你最愿意去的休闲或消遣场所是什么地方?<br/></p><p>王华明:没有特别爱去的休闲场所,多数日子里,早上会在学校院子里跑跑步,锻炼身体。周末,偶尔也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我喜欢爬山和摄影,但一年也就能去香山一两次。<br/></p><p>记者:当劳模会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会不会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以及和周围同事的关系?<br/></p><p>王华明:不会,妻子没把我当劳模,还说“怎么评上你了?”我也不认为自己够劳模的标准,我还是我,干的都是具体的本职工作,还会继续这样干,上课、做研究,尽一个老师的职责。<br/></p><p>记者:作为典型人物,你认为这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压力,还是名利?<br/></p><p>王华明:会带来压力,比如今天你们来采访就是压力,不过,只要把心态摆正,照样当老师、搞科研,不想太多也就没压力了。至于名利,倒没想过。<br/></p><p>王华明,1983年四川工业学院铸造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西安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硕士毕业,1989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山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1989年-1992年中科院金属所博士后,搞金属材料研究。1992年-1994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作为优秀青年科学家受邀去德国搞激光材料加工方面的合作研究。1994年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曾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并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年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br/></p><p><br/></p><p><br/></p><p>编辑:贾爱平<br/></p><p></p></div></td></tr></tbody></table>
<p>中国多一点这样的人才有希望.否则一切都是白搭.</p>
加工什么金属?
<p>啊!!我大学的班主任!!</p>
<p><font color="#ff0000">过去两三年才能做好的复杂大件,现在几天就能完成</font></p><p></p><p></p><p></p><p>这句话最猛了。</p>
在国企内评劳模是最混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