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过度对外依赖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6:57:59
<p><strong>李祥平</strong></p><p><strong></strong>&nbs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一、过早加入WTO使中国失去自主品牌发展成长的时间和空间</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仍可以说蒸蒸日上,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至少是舆论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艰辛。这种情况的产生,<b>首先是政府的错误的政策导向的结果</b>。在1997年前后,国内汽车市场上还是只有老三样和政府部门及企事业为购买主体的年代,政府正全力以赴为加入WTO做准备(当时还叫关贸总协定)。我当时不止一次向来访的官员们讲,现在搞自主品牌仍然不失为好机会,没有必要为了多出口些纺织品(当时中国媒体的宣传中被列为加入WTO后最诱人的前景)而这么早加入世贸。处在<a name="OLE_LINK1">关贸总协定</a>外的中国比已加入的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的份额高的多,<b>现在加入该组织会使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失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b>。西方工业化国家让中国加入WTO首先是为了得到中国的市场空间,因为它们的市场均已饱和。当时接触的多是些司处级官员,甚至复印了一些在国外的中国学者这方面的好文章交给他们,但他们反应冷淡。我清楚他们是没有能力影响加入WTO的大政方针,但他们那个层次的官员正是制定行业政策的关键人物,要想有作为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结果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体的中国汽车业帮助外国品牌逐步巩固了在中国市场及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加入WTO后两年不正常的井喷式的发展,虽然在一方面做大了市场的蛋糕,但在另一方面拖着年幼的自主品牌企业急速奔跑,单车利润的大幅下降使相对弱小的自主品牌难以靠滚动发展获取资金。另外,在私人购车为主体的市场上,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成熟的品牌的产品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b>错误的行业政策在政府的操作手段及实际效果上都起到了保护外资和限制自己的作用。</b>我想在这一点上奇瑞的切身体会比我的外部观察要深刻的多。如果政府早几年允许(且不说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在公款购车的年代使自主品牌有一个哪怕是短暂的几年成长阶段,今天的情况会好的多。</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二、中国汽车工业应树立起自主发展的信心</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有一次在国内与一位年轻的副市长谈起我的观点,他开始不以为然的说国内的汽车企业是扶不起来的油瓶,<a name="OLE_LINK2">几十亿元</a>投进去什么效果都看不到。我与他争辩说:1)汽车的确是需要大量投资的行业,几十亿元人民币不算大数目,但也不算小数目,关键看是怎么投入的。老企业包袱都比较重,如果一次投几亿,可能马上被用来发工资<a name="OLE_LINK7">、</a>退休金和报销医疗费了,根本用不到产品开发上;2)现在最宝贵的是汽车市场资源,而中国恰恰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量市场。你拥有市场你就有主动权,你可以让技术和资金都为你服务;3)关键是要发展自主品牌,现阶段没必要追求自主开发。你有市场前景,在技术和资金都不充分的情况下,你可以让别人按照你的要求为你设计,上游厂家会来你配套,你负责装配、销售和售后服务;4)第一代产品肯定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过一两代才能成熟。现在买车的主要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他们有义务帮助自主汽车品牌成长,政府也有能力影响他们的采购决策。欧美的汽车公司都经历了长期的自然生长和淘汰过程,日韩的汽车业发展时期它们的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国际市场的竞争远不如今天激烈。并且当时的汽车几乎是纯机械产品,今天的汽车则复杂的多。</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保护。后来这位副市长承认我的话有道理,但不是单个省市可以操作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是对的。<b>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用当年搞两弹一星时的领导和组织方式来实施</b>,有些人胡说什么WTO和全球化时代不应再提民族汽车和自主品牌了,现在的汽车巨头都是跨国公司,品牌为国际品牌。<b>这简直是汉奸言论。</b>直到今天欧美日韩有本国汽车业的国家,哪个政府采购的不是本国自己品牌的汽车?看看这几个月欧美<a name="OLE_LINK9">怎</a>样炒作在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对它们市场的“入侵”就明白WTO是怎么回事,就知道欧美是怎样保护本国市场的了。</p><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近两年来国内三大汽车公司因为在自主研发上没有作为而受到媒体的广泛批评。<b>何止是没有作为,他们越来越热衷于傍洋款,把原来已有的品牌也毁掉了。</b>1999年夏季,国家经贸委组织某些大国企的负责人来都灵在FIAT培训,其中有一位来自一汽的吉林工大校友,我向他认真地谈起了品牌的话题。红旗本是一个非常高贵的品牌,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就不要用红旗的牌子。奔驰公司的Maybach品牌不是封存了几十年吗?用奥迪100的外壳和红旗的牌子只能毁了这个品牌,并不能增加销售量。要搞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另外起起一个名字,叫红星蓝旗什么的都不能叫红旗。当时有海尔一个副总在场,他完全同意我的建议,这位校友却未置可否,连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我当时很失望。后来作为新品牌的奇瑞以及听起来有些土气的吉利在市场上表现都不错,更加证明了一汽使用红旗品牌的<a name="OLE_LINK11">失误</a>。</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b>三、自主开发的时机有待于探讨</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我注意到在2003年和2004年的全国人大会会议期间,竺延风谦虚的可爱地说他们不懂汽车,并用采购作例子说他们如何从合资伙伴那里学到了好多东西。联想到他那句<a name="OLE_LINK4">“</a>耐住寂寞二十年”的名言,他的谦虚应该是真诚的,他们对品牌的理解是不够的。<b>但作为国家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其经营者若真是一批不懂汽车的人,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b>。可笑的是,今年人大期间一汽一改常态,说拥有九百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04年销售100万辆汽车,其中50%为自主品牌。更有媒体记者以有的自主品牌遭起诉为对比,将去年曾被大批特批的“耐住寂寞二十年”重新解释,奉为老道的名言。刚刚<b>离开东风的苗圩先生在位时不仅弃用了自己的神龙品牌,创下了傍洋大款数量最多的记录,也不乏惊人见解:规模100万辆以上才可以自主开发。这句话更不值得一驳</b>,自然也被媒体痛批,尽管在附加上很多条件后这句话在成熟市场是成立的。</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在三大集团中,我和上汽的某些老总有过接触,对他们的低调风格颇为欣赏。但在自主开发这一议题上,去年有一位副总耐不住寂寞,调侃别人为“有产权,无知识” 。这句实际上很没水平的话,却被一再引用。英语里的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翻译为中文的知识产权,是因为没有更合适的表达,在原文中并没有知识与产权两个名词的并列。写到这里,我应该说我对三大公司老总们的为何出此言论有些费解。记得1997年一汽和东风都曾派人到都灵来找意大利公司搞产品开发,不知何故都没有了下文。中国三大公司汽车尽管在自主品牌上无所作为,但老总们不可能不明白媒体及公众是在<b>希望他们现在发展</b><a name="OLE_LINK5"><b>自主品牌</b></a><b>而非完全自主开发,也不可能不理解奇瑞等公司的产品开发模式,因为他们也曾尝试过。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b>故意将自主品牌与自主开发相提并论来搪塞舆论的批评。如果他们选择了沉默岂不更好些,免得让人揪住言论不放。</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四、利用全球资源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发展模式应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b></p><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出于对国内汽车业的关心,除了每天快速浏览发到我邮箱的Automotive News里的有关新闻,我常抽出时间从网上了解国内的动态。最近国内媒体对三大公司的批评少了,对奇瑞等坚持搞自主品牌的公司的赞誉越来越多。大概是人们对三大汽车公司搞自主品牌已不再报什么幻想,而将发展民族品牌的重任寄希望于奇瑞等公司。但仍有<b>个别人还在纠缠通过利用全球资源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的模式发展自主品牌的战略</b>,殊不知这正是奇瑞等公司的聪明之处。在早已饱和的发达国家里,Pinifarina和Italdesign等公司尽管有全套开发能力,只能充当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如果中国的汽车企业都等到完全拥有自主开发能力了再搞自主品牌,市场上哪还会有立足的空间?<b>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本应得到政府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天却主要是靠一些媒体记者在哪里鼓与呼</b>(以我之见,众多记者中程远先生对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认识的最清楚)和几家相对弱小的企业在身体力行。</p><p><strong>李祥平</strong></p><p><strong></strong>&nbsp;</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一、过早加入WTO使中国失去自主品牌发展成长的时间和空间</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今天中国汽车工业仍可以说蒸蒸日上,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至少是舆论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艰辛。这种情况的产生,<b>首先是政府的错误的政策导向的结果</b>。在1997年前后,国内汽车市场上还是只有老三样和政府部门及企事业为购买主体的年代,政府正全力以赴为加入WTO做准备(当时还叫关贸总协定)。我当时不止一次向来访的官员们讲,现在搞自主品牌仍然不失为好机会,没有必要为了多出口些纺织品(当时中国媒体的宣传中被列为加入WTO后最诱人的前景)而这么早加入世贸。处在<a name="OLE_LINK1">关贸总协定</a>外的中国比已加入的印度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的份额高的多,<b>现在加入该组织会使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失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b>。西方工业化国家让中国加入WTO首先是为了得到中国的市场空间,因为它们的市场均已饱和。当时接触的多是些司处级官员,甚至复印了一些在国外的中国学者这方面的好文章交给他们,但他们反应冷淡。我清楚他们是没有能力影响加入WTO的大政方针,但他们那个层次的官员正是制定行业政策的关键人物,要想有作为是能够有所作为的。结果是,以合资企业为主体的中国汽车业帮助外国品牌逐步巩固了在中国市场及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加入WTO后两年不正常的井喷式的发展,虽然在一方面做大了市场的蛋糕,但在另一方面拖着年幼的自主品牌企业急速奔跑,单车利润的大幅下降使相对弱小的自主品牌难以靠滚动发展获取资金。另外,在私人购车为主体的市场上,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成熟的品牌的产品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b>错误的行业政策在政府的操作手段及实际效果上都起到了保护外资和限制自己的作用。</b>我想在这一点上奇瑞的切身体会比我的外部观察要深刻的多。如果政府早几年允许(且不说鼓励)发展自主品牌,在公款购车的年代使自主品牌有一个哪怕是短暂的几年成长阶段,今天的情况会好的多。</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二、中国汽车工业应树立起自主发展的信心</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有一次在国内与一位年轻的副市长谈起我的观点,他开始不以为然的说国内的汽车企业是扶不起来的油瓶,<a name="OLE_LINK2">几十亿元</a>投进去什么效果都看不到。我与他争辩说:1)汽车的确是需要大量投资的行业,几十亿元人民币不算大数目,但也不算小数目,关键看是怎么投入的。老企业包袱都比较重,如果一次投几亿,可能马上被用来发工资<a name="OLE_LINK7">、</a>退休金和报销医疗费了,根本用不到产品开发上;2)现在最宝贵的是汽车市场资源,而中国恰恰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量市场。你拥有市场你就有主动权,你可以让技术和资金都为你服务;3)关键是要发展自主品牌,现阶段没必要追求自主开发。你有市场前景,在技术和资金都不充分的情况下,你可以让别人按照你的要求为你设计,上游厂家会来你配套,你负责装配、销售和售后服务;4)第一代产品肯定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过一两代才能成熟。现在买车的主要是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他们有义务帮助自主汽车品牌成长,政府也有能力影响他们的采购决策。欧美的汽车公司都经历了长期的自然生长和淘汰过程,日韩的汽车业发展时期它们的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国际市场的竞争远不如今天激烈。并且当时的汽车几乎是纯机械产品,今天的汽车则复杂的多。</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保护。后来这位副市长承认我的话有道理,但不是单个省市可以操作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他是对的。<b>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在中央政府的层面上用当年搞两弹一星时的领导和组织方式来实施</b>,有些人胡说什么WTO和全球化时代不应再提民族汽车和自主品牌了,现在的汽车巨头都是跨国公司,品牌为国际品牌。<b>这简直是汉奸言论。</b>直到今天欧美日韩有本国汽车业的国家,哪个政府采购的不是本国自己品牌的汽车?看看这几个月欧美<a name="OLE_LINK9">怎</a>样炒作在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品对它们市场的“入侵”就明白WTO是怎么回事,就知道欧美是怎样保护本国市场的了。</p><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近两年来国内三大汽车公司因为在自主研发上没有作为而受到媒体的广泛批评。<b>何止是没有作为,他们越来越热衷于傍洋款,把原来已有的品牌也毁掉了。</b>1999年夏季,国家经贸委组织某些大国企的负责人来都灵在FIAT培训,其中有一位来自一汽的吉林工大校友,我向他认真地谈起了品牌的话题。红旗本是一个非常高贵的品牌,如果没有合适的产品,就不要用红旗的牌子。奔驰公司的Maybach品牌不是封存了几十年吗?用奥迪100的外壳和红旗的牌子只能毁了这个品牌,并不能增加销售量。要搞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另外起起一个名字,叫红星蓝旗什么的都不能叫红旗。当时有海尔一个副总在场,他完全同意我的建议,这位校友却未置可否,连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我当时很失望。后来作为新品牌的奇瑞以及听起来有些土气的吉利在市场上表现都不错,更加证明了一汽使用红旗品牌的<a name="OLE_LINK11">失误</a>。</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b>三、自主开发的时机有待于探讨</b></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我注意到在2003年和2004年的全国人大会会议期间,竺延风谦虚的可爱地说他们不懂汽车,并用采购作例子说他们如何从合资伙伴那里学到了好多东西。联想到他那句<a name="OLE_LINK4">“</a>耐住寂寞二十年”的名言,他的谦虚应该是真诚的,他们对品牌的理解是不够的。<b>但作为国家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其经营者若真是一批不懂汽车的人,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b>。可笑的是,今年人大期间一汽一改常态,说拥有九百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04年销售100万辆汽车,其中50%为自主品牌。更有媒体记者以有的自主品牌遭起诉为对比,将去年曾被大批特批的“耐住寂寞二十年”重新解释,奉为老道的名言。刚刚<b>离开东风的苗圩先生在位时不仅弃用了自己的神龙品牌,创下了傍洋大款数量最多的记录,也不乏惊人见解:规模100万辆以上才可以自主开发。这句话更不值得一驳</b>,自然也被媒体痛批,尽管在附加上很多条件后这句话在成熟市场是成立的。</p><p class="MsoNormal"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在三大集团中,我和上汽的某些老总有过接触,对他们的低调风格颇为欣赏。但在自主开发这一议题上,去年有一位副总耐不住寂寞,调侃别人为“有产权,无知识” 。这句实际上很没水平的话,却被一再引用。英语里的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 翻译为中文的知识产权,是因为没有更合适的表达,在原文中并没有知识与产权两个名词的并列。写到这里,我应该说我对三大公司老总们的为何出此言论有些费解。记得1997年一汽和东风都曾派人到都灵来找意大利公司搞产品开发,不知何故都没有了下文。中国三大公司汽车尽管在自主品牌上无所作为,但老总们不可能不明白媒体及公众是在<b>希望他们现在发展</b><a name="OLE_LINK5"><b>自主品牌</b></a><b>而非完全自主开发,也不可能不理解奇瑞等公司的产品开发模式,因为他们也曾尝试过。唯一的解释只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b>故意将自主品牌与自主开发相提并论来搪塞舆论的批评。如果他们选择了沉默岂不更好些,免得让人揪住言论不放。</p><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2pt; 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1.0pt;"><b>四、利用全球资源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发展模式应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b></p><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6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出于对国内汽车业的关心,除了每天快速浏览发到我邮箱的Automotive News里的有关新闻,我常抽出时间从网上了解国内的动态。最近国内媒体对三大公司的批评少了,对奇瑞等坚持搞自主品牌的公司的赞誉越来越多。大概是人们对三大汽车公司搞自主品牌已不再报什么幻想,而将发展民族品牌的重任寄希望于奇瑞等公司。但仍有<b>个别人还在纠缠通过利用全球资源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的模式发展自主品牌的战略</b>,殊不知这正是奇瑞等公司的聪明之处。在早已饱和的发达国家里,Pinifarina和Italdesign等公司尽管有全套开发能力,只能充当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如果中国的汽车企业都等到完全拥有自主开发能力了再搞自主品牌,市场上哪还会有立足的空间?<b>发展民族汽车工业,本应得到政府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天却主要是靠一些媒体记者在哪里鼓与呼</b>(以我之见,众多记者中程远先生对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认识的最清楚)和几家相对弱小的企业在身体力行。</p>
<p><span class="bold">意大利都灵菲亚特研究中心 李祥平</span></p><p><span class="bold">这哥们89年就到意大利,看国内已经戴上鬼子的思维了。</span></p>
但他对于国内轿车产业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比那些挟洋自重者要强得多。
<p>没有知识产权</p><p>  永远是白搭</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扑通</i>在2006-5-2 8:13:00的发言:</b><br/>但他对于国内轿车产业的认识还是很清醒的,比那些挟洋自重者要强得多。</div><p>清醒?我看他的话比较和国内大众舆论的胃口把。 </p><p>“媒体及公众是在希望他们现在发展<a name="OLE_LINK5">自主品牌</a>而非完全自主开发” </p><p>难道企业就是顺应媒体和公众的希望就行了?有自主品牌而不能自主开发,就得走韩国“产能换技术”的老路,我们的产能能比韩国的几百万辆多多少才有竞争力?靠谁去消化,难道是爱国人民么? </p><p><strong>“利用全球资源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发展模式应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strong> </p><p>委托开发和系统集成都是整车的核心能力,这都外包给国外,怎么不是过渡依赖问题?这不是自相矛盾么?</p>
  这不是“过度依赖”,而是在目前国内技术力量还不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过渡”,委托开发仅仅是第一步,联合开发是第二步,然后逐步过渡到自行开发。我想,这也是我们引进技术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即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扑通</i>在2006-5-3 3:55:00的发言:</b><br/>  这不是“过度依赖”,而是在目前国内技术力量还不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过渡”,委托开发仅仅是第一步,联合开发是第二步,然后逐步过渡到自行开发。我想,这也是我们引进技术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即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div><p>联合开发?这些年引进多少技术,开始说得头头是道,最终有多少落实下来。</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utzht</i>在2006-5-3 9:0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扑通</i>在2006-5-3 3:55:00的发言:</b><br/>  这不是“过度依赖”,而是在目前国内技术力量还不高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过渡”,委托开发仅仅是第一步,联合开发是第二步,然后逐步过渡到自行开发。我想,这也是我们引进技术所应该采取的态度,即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div><p>联合开发?这些年引进多少技术,开始说得头头是道,最终有多少落实下来。</p></div><p></p>那就是中走了引进这一步,然后就停滞不前了。所以我才会有上面的说法。
只有政府部门带头用国产品牌,这些问题才能解决.
  这属于政府采购问题,估计在这方面我国即将制定相应的政策了,因为这也是自主创新整体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必要的政策措施必须要跟上。
为什么我们的官员要用奥迪?都说要发展节约型社会,还用那么贵的奥迪,排量又大,浪费!强烈建议用国产的奇瑞或中华,1.4的排量就够了.政府如果能够在公车上改革成功,那才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p>要想跑也得先学会走路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全球通史</i>在2006-5-3 11:18:00的发言:</b><br/><p>要想跑也得先学会走路啊!</p></div><p></p>  同是依靠引进技术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我们与韩国夻日本相比,学走路的时间似乎太长了。人家引进一元钱的技术是用八元钱的代价去进行吸收消化的,而我们引进一元钱的技术只用八分钱。这才是我们与汽车强国的差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 13:01:25编辑过]
<p>三大汽车集团的老总应该下监狱。罪名是卖国罪。</p>
严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