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历史上真实的施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7:29:22
<p>施琅早年参加军旅,在郑成功部下任左先锋职,追随郑成功进行抗清斗争。郑成功待他甚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礼遇甚渥,军储卒伍及机密大事悉与谋。后来两人失和,施氏离开郑军,投靠清政府,成了郑成功的劲敌。 <br/>对此,有人指责施琅是郑成功的“叛将”,“叛主反噬,为敌效命”等等。这不但全盘否定施琅的功绩,且伤害他的人格,何止责古人太苛,且乃不科学的、有害的做法。 <br/>人们不免会问,施琅原来在郑成功队伍中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投靠清政府呢?这当然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据《先王实录》(亦称《从征实录》、《赐姓始末》等书的记载,施琅甚有才干,但恃才倨傲,屡忤成功,早引起郑成功的不满与恼怒,但因平时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解决私人矛盾问题,积怨日深,终有一天爆发了。那是因施琅杀亲兵而引起的。施琅亲兵曾德逃亡,被郑成功提拔为亲随,后又被施琅擒而治之,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然施琅已斩之。成功因此大怒。从此,两人演成为你死我活的死对头。 <br/>明永历六年(1652)四月二十日,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施琅被逮后,交由忠定伯洪习山缚于一船中,不多久,施琅用计逃脱,匿藏于副将苏茂家中,郑成功下令搜查,但不可得。施琅出逃后“去安平投施天福依(郑)芝豹,求为排解”(见江日升:《台湾外纪》)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还在得知施琅逃入安平后派人去刺杀他。行刺失败,郑成功更为恼怒。竟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杀了,致使郑、施关系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至此,施琅既不能回归郑军,也不能久匿民间,被逼走了投清道路。 <br/>这里,可以这么说,施琅恃才倨傲,目中无人,引起郑成功的不满与恼怒,欲治服他,自是他其咎自取。问题是,施琅错误再大也不至于死罪,更不该杀其父和弟,而郑成功不顾后果,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已。这不能不说是郑成功的失策和过错。 <br/>郑成功起兵竖旗抗清以来,率军统属经大小战役百余次。在斗争中,虽然每多用表扬奖励来鼓舞斗志,但其用法严峻,“果于诛杀”,常以杀立威。被郑成功诛杀的部将,单在《先王实录》中记有姓名的多达七十余员,有的还杀及妻儿并全家的。被诛杀者,除了有几起定为贪污罪外,其他多是战场上“怕死不前”者,有的不杀会影响军心,可也有的则是不该杀的,即:冤案、错案的绝非仅有。这当中,杀施琅的父和弟,可算是郑成功一生中最大的错杀案。虽然,这些并不影响郑成功做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并不影响其历史地位,但他也让人们看到这样的事实,即: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会有其局限性。 <br/>按施琅后来的说法,他与郑成功原是有如“鱼水之欢”,只因发生微嫌,终酿成大错。微嫌是施琅的恃才倨傲所造成的,而大错的责任无疑在于郑成功。郑成功在施琅逃脱后,不但要追赶刺杀施本人,还杀了施的父和弟。在郑成功看来,也许这是该杀就杀个干净,既毫不留情,也不留后患,而在施琅,在那你死我活的险要关头,别无选择,除了投清,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弊,不如拼死找出一条生路。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是他一生的转折,是他后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走出的第一步。 </p><p>有人说,两军相争各为主,施琅背主而去,是谓失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施琅若不投清,同样可以帮助郑成功及其继承者实现统一中国大业,那样既不失节且有忠的美名。郑成功一时不忍你,可你仍可以暂时匿藏于民间或跑到国外去,待郑成功气消以后再说。——我想说的也是,如果换一个人,如像今天的某些人那样,先匿藏于民间,后再设法逃到外国去。 </p><p>施琅之所以不那么做,除了与当时的条件有关外,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或说,施琅投清是为了好报私仇。这自是小看了施琅。史载,施琅率军统一了台湾后,对郑成功后代礼待优尊,使他们感到意外。不但这样,施琅还“亲为文,祭成功,语简要,得大体,而微寓其不仇故主之意。”此岂浅人所能者?(《施襄壮受降辩》,见《靖海纪事》第17页)有人说,施琅在这里是做给别人看的。就算他的动机是如此,可其影响还是好的;而更重要的,事实上他在统一了台湾之后,从未对郑成功的后代采用过任何的报复手段。就因此,我们不能把施琅的投清与报私仇相提并论。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大致可以这么说,在施琅看来,要出一口气,为父、弟讨回公道,即为他们的冤案昭雪,似乎不能由郑成功他们来做,而要另找门路,要有硬的靠山才行。在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清政府再找不到其他的组织了。因此,在当时,施琅投清乃是很顺理成章的。</p><p>施琅早年参加军旅,在郑成功部下任左先锋职,追随郑成功进行抗清斗争。郑成功待他甚好,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得力助手,礼遇甚渥,军储卒伍及机密大事悉与谋。后来两人失和,施氏离开郑军,投靠清政府,成了郑成功的劲敌。 <br/>对此,有人指责施琅是郑成功的“叛将”,“叛主反噬,为敌效命”等等。这不但全盘否定施琅的功绩,且伤害他的人格,何止责古人太苛,且乃不科学的、有害的做法。 <br/>人们不免会问,施琅原来在郑成功队伍中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投靠清政府呢?这当然不会是没有原因的。据《先王实录》(亦称《从征实录》、《赐姓始末》等书的记载,施琅甚有才干,但恃才倨傲,屡忤成功,早引起郑成功的不满与恼怒,但因平时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解决私人矛盾问题,积怨日深,终有一天爆发了。那是因施琅杀亲兵而引起的。施琅亲兵曾德逃亡,被郑成功提拔为亲随,后又被施琅擒而治之,成功得知后驰令勿杀,然施琅已斩之。成功因此大怒。从此,两人演成为你死我活的死对头。 <br/>明永历六年(1652)四月二十日,郑成功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施琅被逮后,交由忠定伯洪习山缚于一船中,不多久,施琅用计逃脱,匿藏于副将苏茂家中,郑成功下令搜查,但不可得。施琅出逃后“去安平投施天福依(郑)芝豹,求为排解”(见江日升:《台湾外纪》)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还在得知施琅逃入安平后派人去刺杀他。行刺失败,郑成功更为恼怒。竟将施琅的父亲施大宣、弟弟施显杀了,致使郑、施关系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至此,施琅既不能回归郑军,也不能久匿民间,被逼走了投清道路。 <br/>这里,可以这么说,施琅恃才倨傲,目中无人,引起郑成功的不满与恼怒,欲治服他,自是他其咎自取。问题是,施琅错误再大也不至于死罪,更不该杀其父和弟,而郑成功不顾后果,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已。这不能不说是郑成功的失策和过错。 <br/>郑成功起兵竖旗抗清以来,率军统属经大小战役百余次。在斗争中,虽然每多用表扬奖励来鼓舞斗志,但其用法严峻,“果于诛杀”,常以杀立威。被郑成功诛杀的部将,单在《先王实录》中记有姓名的多达七十余员,有的还杀及妻儿并全家的。被诛杀者,除了有几起定为贪污罪外,其他多是战场上“怕死不前”者,有的不杀会影响军心,可也有的则是不该杀的,即:冤案、错案的绝非仅有。这当中,杀施琅的父和弟,可算是郑成功一生中最大的错杀案。虽然,这些并不影响郑成功做为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并不影响其历史地位,但他也让人们看到这样的事实,即: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会有其局限性。 <br/>按施琅后来的说法,他与郑成功原是有如“鱼水之欢”,只因发生微嫌,终酿成大错。微嫌是施琅的恃才倨傲所造成的,而大错的责任无疑在于郑成功。郑成功在施琅逃脱后,不但要追赶刺杀施本人,还杀了施的父和弟。在郑成功看来,也许这是该杀就杀个干净,既毫不留情,也不留后患,而在施琅,在那你死我活的险要关头,别无选择,除了投清,死路一条,与其坐以待弊,不如拼死找出一条生路。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是他一生的转折,是他后来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走出的第一步。 </p><p>有人说,两军相争各为主,施琅背主而去,是谓失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施琅若不投清,同样可以帮助郑成功及其继承者实现统一中国大业,那样既不失节且有忠的美名。郑成功一时不忍你,可你仍可以暂时匿藏于民间或跑到国外去,待郑成功气消以后再说。——我想说的也是,如果换一个人,如像今天的某些人那样,先匿藏于民间,后再设法逃到外国去。 </p><p>施琅之所以不那么做,除了与当时的条件有关外,看来还有别的原因。或说,施琅投清是为了好报私仇。这自是小看了施琅。史载,施琅率军统一了台湾后,对郑成功后代礼待优尊,使他们感到意外。不但这样,施琅还“亲为文,祭成功,语简要,得大体,而微寓其不仇故主之意。”此岂浅人所能者?(《施襄壮受降辩》,见《靖海纪事》第17页)有人说,施琅在这里是做给别人看的。就算他的动机是如此,可其影响还是好的;而更重要的,事实上他在统一了台湾之后,从未对郑成功的后代采用过任何的报复手段。就因此,我们不能把施琅的投清与报私仇相提并论。比较合乎逻辑的解释,大致可以这么说,在施琅看来,要出一口气,为父、弟讨回公道,即为他们的冤案昭雪,似乎不能由郑成功他们来做,而要另找门路,要有硬的靠山才行。在当时最有实力的,除了清政府再找不到其他的组织了。因此,在当时,施琅投清乃是很顺理成章的。</p>
<p>施琅本人人品低下,反复无常,这种小人如何能作为正面人物。 <br/>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此人一生反复无常,并无任何民族气节,一心追求富贵权力之人。他自己都承认是“十七岁作贼”,最初在明总兵郑芝龙部下任左冲锋。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进福州,施琅跟随郑芝龙投降清军,然后被拨归嘉定三屠的屠夫之一的李成栋麾下,从征广东,攻打南明两广政权,李成栋突然“反清复明”后,施琅作为部下也跟着李成栋“反清复明”,又投入郑成功部。 </p><p>由于此人多次反复,投降当时正在大肆屠杀汉人的异族,无任何气节。周围幕僚大多瞧不起其人品。施琅却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对同僚大为不满,对郑成功说自己心灰意懒,想去当和尚,借以探测对他的态度。郑成功并不为所动,只叫他另行募兵,组建前锋镇。施琅见难以挽回,一气之下真的剃光了头发,不再参见郑成功,但是也不放弃兵权。  </p><p>不久后就发生了曾德事件。曾德原先是郑彩部下的将领,郑芝龙降清后,曾德不大得志,在郑成功军中受施琅节制。施琅被削去兵权后,曾德为求出头之日,利用过去在郑氏家族军队中的关系投入郑成功营中,充当亲随,即所谓“恃郑氏亲昵,逃于郑所”。施琅听到消息后,认为曾德有意和其争权,大为愤慨,立即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郑成功见施琅居然在战时违令擅杀郑氏旧将,遂命逮捕施琅。施琅被捕后,在一些旧亲信手下的庇护下,竟然奇迹般地逃到大陆沦陷区,之后立即公开与满清接触。 </p><p>郑成功获悉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把和施琅一起密谋的施大宣、施显(施琅的父兄)以通敌罪名处斩。施琅得知消息后,遂死心塌地投靠满清,一意同大明为敌。 </p><p>可以看到,施琅此人所作所为都是争权夺利,并无任何民族大义。其投降满清也是权力斗争失败后举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