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自主创新探析之一:奔向原始创新制高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3:23:11
<p>  编者按: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走过17年历程。17年来,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建设以来,科技园区健康成长,目前已开发出一批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成长起一个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企业家方阵,培育了数以万计生机勃勃的高新技术企业。今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一组报道,旨在探寻中关村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p><p>  中国象棋中的“车”,是驰骋的战车,威力无穷。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是创新活动的制高点。中关村的原始创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以“新型产学研”、“海归创业”、“专利标准战略”和“技术产业联盟”4轮驱动,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平台上,像驰骋的战“车”一样,勇往直前,奔向原始创新的制高点。</p><p>  超强牵引源自国家战略</p><p>  切合国家战略需求,是中关村原始性创新的最高实现目标。经过多年积累,中关村的技术和产品,在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遥遥领先。一些企业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和国际标准。目前,园区承接的国家“863项目”已占全国的25%,“973项目”已占全国的36%。2000年以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累计已达到9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企业牵头创制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98项。这其中比如园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6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组群,曙光公司研制出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科兴生物公司牵头率先研制出“非典”灭活疫苗,大唐移动公司制定的TD―SCDMA标准,英纳超导公司生产的高温超导线材……</p><p>  辉煌背后是巨大的付出。近几年,中关村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总数都在100亿元以上。</p><p>  企业竞相成为创新主体</p><p>  原始创新企业应当成为主体。中关村园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决策快、效率高、资源整合能力强、产业化能力强的特点,主动承接国家战略性原始创新项目。园区承接的国家“863项目”中,至今有246项由企业承担。比如,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刚刚成立的北京科兴公司,积极敏锐地把握国家需求,大胆决策,先期自主投入数千万元,同时调动相关国家研究资源,跨部门、跨界限联合攻关,在诸多研究团队当中率先胜出,研制的疫苗目前进入临床试验。在通信领域,陈卫率领的信威通信公司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在推动我国通信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p>  新机制突破转化瓶颈</p><p>  长期以来,大学和科研院所积累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始终是一个难题。在中关村,逐步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机制,成为解决成果转化瓶颈的突破口。这种以企业为主体、责权利关系明晰的“新型产学研机制”,通过市场化的契约明确了企业作为主体负责产业化创新的决策、资源调配,并最终实现营销获利;明确了大学和科研院所初始研发创新投资的回收及发展收益回报的保证;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保证了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和持续投入。同时,师生、同学、同事等丰富的区域人脉关系网络和由于彼此熟悉而形成的相互信任,也保证了市场化契约可以在中关村顺利实现。这其中,大学院所创办企业是推进原创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中科软件、有研硅股、安泰科技、大用软件等。民间投资或战略投资人与大学院所合资成立企业是推进原创成果转化的另一重要方式。如由北京南丰投资公司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合资成立的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科联创公司;东圣投资公司和北京大学合资成立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北大先行公司等。</p><p>  海外留学人员归来创业的佳地</p><p>  中关村原始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海归创业”。目前,有7000多“海归”在中关村创立了近3000家企业。成功创业的留学归来人员要么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要么是世界著名公司多年工作的资深人士,要么是在国外已经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他们突出的能力是国际化视角的项目选择能力,世界级水平的技术研发决策能力,参与全球范围资源整合的能力。比如,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博士和经济学硕士。1999年在中关村创建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中关村“中国芯”组群的突出代表,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众多回国创业的“海归”,成为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力量。</p><p>  竞争高端“标准”话语权</p><p>  “一流企业卖标准”。作为原始创新的成果,中关村产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企业通过实行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开始进入产业竞争的高端领域。比如,大唐移动的TD―SCDMA标准已经成为世界三大3G标准之一,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产业带动效应巨大,也为国家信息安全和国防通信开辟出新的通路,使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掌握了话语权。2005年6月,由联想等企业发起制定的闪联标准(1.0版)被正式颁布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成为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标准”,对于我国数字家庭3C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在移动通信、信息化家电(闪联)、下一代互联网(IPV6)、光盘存储(EVD)、光电显示、数字电视等技术领域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为中关村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打下基础。</p><p>  技术产业联盟倍增创新效率</p><p>  2002年11月,中关村首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之后,闪联、手机产业联盟、长风软件联盟、中关村SOC促进中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相继诞生。一个技术产业联盟,往往涵盖了相关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企业,产业要素的集聚从横向到纵向形成合力,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使得中关村企业的创新活动从内部扩展到了外部,通过联盟的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技术创新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多家企业围绕原始创新的技术标准成立技术产业联盟,被实践证明是中关村发展原始创新的一种有效率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p><p>  (文/戴卫 赵慕兰) </p><p>  编者按: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已走过17年历程。17年来,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建设以来,科技园区健康成长,目前已开发出一批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与产品,成长起一个视野开阔的高素质企业家方阵,培育了数以万计生机勃勃的高新技术企业。今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一组报道,旨在探寻中关村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之路。</p><p>  中国象棋中的“车”,是驰骋的战车,威力无穷。自主创新中的原始创新,门槛高,投入大,周期长,是创新活动的制高点。中关村的原始创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以“新型产学研”、“海归创业”、“专利标准战略”和“技术产业联盟”4轮驱动,在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平台上,像驰骋的战“车”一样,勇往直前,奔向原始创新的制高点。</p><p>  超强牵引源自国家战略</p><p>  切合国家战略需求,是中关村原始性创新的最高实现目标。经过多年积累,中关村的技术和产品,在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遥遥领先。一些企业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和国际标准。目前,园区承接的国家“863项目”已占全国的25%,“973项目”已占全国的36%。2000年以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累计已达到9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企业牵头创制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98项。这其中比如园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6个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组群,曙光公司研制出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科兴生物公司牵头率先研制出“非典”灭活疫苗,大唐移动公司制定的TD―SCDMA标准,英纳超导公司生产的高温超导线材……</p><p>  辉煌背后是巨大的付出。近几年,中关村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总数都在100亿元以上。</p><p>  企业竞相成为创新主体</p><p>  原始创新企业应当成为主体。中关村园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决策快、效率高、资源整合能力强、产业化能力强的特点,主动承接国家战略性原始创新项目。园区承接的国家“863项目”中,至今有246项由企业承担。比如,2003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刚刚成立的北京科兴公司,积极敏锐地把握国家需求,大胆决策,先期自主投入数千万元,同时调动相关国家研究资源,跨部门、跨界限联合攻关,在诸多研究团队当中率先胜出,研制的疫苗目前进入临床试验。在通信领域,陈卫率领的信威通信公司打破外国技术垄断,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SCDMA(同步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在推动我国通信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p>  新机制突破转化瓶颈</p><p>  长期以来,大学和科研院所积累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始终是一个难题。在中关村,逐步形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产学研”机制,成为解决成果转化瓶颈的突破口。这种以企业为主体、责权利关系明晰的“新型产学研机制”,通过市场化的契约明确了企业作为主体负责产业化创新的决策、资源调配,并最终实现营销获利;明确了大学和科研院所初始研发创新投资的回收及发展收益回报的保证;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保证了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和持续投入。同时,师生、同学、同事等丰富的区域人脉关系网络和由于彼此熟悉而形成的相互信任,也保证了市场化契约可以在中关村顺利实现。这其中,大学院所创办企业是推进原创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清华同方、中科软件、有研硅股、安泰科技、大用软件等。民间投资或战略投资人与大学院所合资成立企业是推进原创成果转化的另一重要方式。如由北京南丰投资公司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合资成立的国内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科联创公司;东圣投资公司和北京大学合资成立在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的北大先行公司等。</p><p>  海外留学人员归来创业的佳地</p><p>  中关村原始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是“海归创业”。目前,有7000多“海归”在中关村创立了近3000家企业。成功创业的留学归来人员要么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要么是世界著名公司多年工作的资深人士,要么是在国外已经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他们突出的能力是国际化视角的项目选择能力,世界级水平的技术研发决策能力,参与全球范围资源整合的能力。比如,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硕士、电子工程博士和经济学硕士。1999年在中关村创建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占领了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中关村“中国芯”组群的突出代表,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众多回国创业的“海归”,成为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实现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力量。</p><p>  竞争高端“标准”话语权</p><p>  “一流企业卖标准”。作为原始创新的成果,中关村产生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企业通过实行专利战略、标准战略开始进入产业竞争的高端领域。比如,大唐移动的TD―SCDMA标准已经成为世界三大3G标准之一,该标准的实施不仅产业带动效应巨大,也为国家信息安全和国防通信开辟出新的通路,使我国在移动通信领域掌握了话语权。2005年6月,由联想等企业发起制定的闪联标准(1.0版)被正式颁布为国家推荐性行业标准,成为中国第一个“3C协同产业标准”,对于我国数字家庭3C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一大批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在移动通信、信息化家电(闪联)、下一代互联网(IPV6)、光盘存储(EVD)、光电显示、数字电视等技术领域参与国内外标准制定,为中关村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打下基础。</p><p>  技术产业联盟倍增创新效率</p><p>  2002年11月,中关村首个产业联盟――――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之后,闪联、手机产业联盟、长风软件联盟、中关村SOC促进中心、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等相继诞生。一个技术产业联盟,往往涵盖了相关产业链各环节的主要企业,产业要素的集聚从横向到纵向形成合力,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和成熟。这一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使得中关村企业的创新活动从内部扩展到了外部,通过联盟的方式集中优势力量,实现技术创新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多家企业围绕原始创新的技术标准成立技术产业联盟,被实践证明是中关村发展原始创新的一种有效率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p><p>  (文/戴卫 赵慕兰) </p>
<p><font size="5">  中关村自主创新探析之二:开创集成创新新局面</font></p><p><font size="5"></font>&nbsp;</p><p>  中国象棋中的“马”,驰骋沙场,与日俱进,八面威风。</p><p>  自主创新中的集成创新,需要多种技术,需要多方资源,高端复杂,是创新的集大成。中关村的集成创新,呈现出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动力,以“产业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为引擎,“马踏八方”整合多种资源,与日俱进的特征。</p><p>  考验技术供给竞争力</p><p>  中关村企业集成创新的动力,来自国内高速发展的行业应用需求和众多新兴市场需求。然而,巨大技术市场需求的加速度增长,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供给竞争力。中关村经受住了重重考验。园区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所有主要领域,已经拥有了自主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整体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家系列金字工程、电子政务、金融、电信、大型企业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占据了技术核心地位。特别是在先进制造、自动控制、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中关村拥有了大量优势企业。比如,专业的管理软件供应商用友软件公司,已经在中国ERP (企业资源规划)市场位居第一;专注于外贸行业信息化领域的九城口岸公司,已经在我国商检、通关等外贸信息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掌握了安全服务类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启明星辰公司,已经在网络安全行业排名第一;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的和利时公司,已经是中国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领头羊。</p><p>  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源</p><p>  中关村集成创新的技术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企业创始人及内部团队的技术积累,有的是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的成果,甚至是和国际研发机构合作的成果。比如,慧点科技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联合实验室,同时与IBM公司和惠普公司等结成合作联盟,赢得了IBM全球最重量级奖项————“培根奖”的两项全球提名,成为大中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目前慧点公司在石油石化、钢铁冶金、能源电力等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上具有领先地位。又如,数码大方公司与清华、华中理工大学等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合并美国IronCAD公司,与领域内世界第一的达索公司合作在北京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并与IBM等国际巨头结成战略联盟,由此打破了UGS公司等四家国际大公司垄断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高端市场的局面,迅速扩大了出口业务。再如,华旗资讯公司通过集成先进技术,推出了灵动U盘、可内置操作系统的移动存储设备等多项全球第一的产品,在MP3市场上战胜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大公司。在中关村,一家企业与某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一个公司与某个研究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致力于集成创新的案例,举不胜举。</p><p>  激活产业业态创新</p><p>  中关村产业业态创新非常活跃。比如,独立分解出来的研发产业成长迅速,信息服务业新业态涌现日新月异。这种新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完全切合中关村集成创新的需求。</p><p>  德信无线,设计手机,却不生产手机。经过短短三年时间,德信无线这个本土企业,已经为众多国际领先手机厂商提供设计服务,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独立手机设计商,并冲入纳斯达克上市。德信无线之后,中关村涌现出一批专业的手机设计公司。</p><p>  北京精卫全能公司,为国外著名的汽车厂家以及国内汽车行业的优良企业提供车辆开发、外观造型、振动噪音、生产线改进等技术设计与支持服务,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汽车设计技术与服务的提供商。</p><p>  德众万全公司,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医药合同委托研究服务(CRO)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临床试验服务集团。</p><p>  信息服务业出现的众多新业态中,空中网公司是一个典型案例。创办过CHINAREN网站的周云帆在我国移动数据业务出现时,以别人尚未进入的2.5G细分市场为切入点创建空中网公司。空中网公司成为从创业到纳斯达克上市经历时间最短的企业,2005年业绩增长了二百多倍,被权威机构评为2005年中国高成长企业50强第一名。</p><p>  此外,网络数据中心(IDC)、呼叫中心(CallCenter)、网络内容服务商(ICP)、网络增值服务商、电信增值服务商(SP)、电子商务、IT外包等新型服务业态在中关村不断出现。以知识、技术为核心资源的高新技术服务业,开始成为中关村的支柱产业。</p><p>  拒绝商业模式雷同</p><p>  异常活跃的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中关村集成创新的微观组织基础。</p><p>  在中关村创业的第一代IT企业,最早关注商业模式创新。新浪、搜狐的门户网站模式,瀛海威、263、169的ISP模式,8848、当当、卓越的电子商务模式,联众公司的网络游戏模式,慧聪网络提供IT资讯和商情信息服务模式等等,此起彼伏,异彩纷呈,不断推动中关村的集成创新。</p><p>  时至今日,业界分析百度公司成功的基础,仍然是商业模式创新。从在创业之初为门户网站等各大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技术和嵌入式产品服务,到独立推出自己的搜索引擎网站,为最终客户提供直接服务,同时率先推出了全新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进而获得成功。过去的一年,中文博客网站、虚拟网络社区等Web2.0业务的发展如火如荼,众多的互联网公司又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展开商业模式创新的竞赛。</p><p>  商业模式创新同样活跃在其他产业领域。比如,一家涉农企业,基于中国国情,谋划在全国建立起连锁的种子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组织农民参加集约化种植,创造种子生产销售新模式,这样的企业能不能成功?</p><p>  在中关村,答案是:能。中关村的奥瑞金公司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目前它已是一家国内领先的生物种业公司。</p><p>  中关村每年新增近2000家企业,在商业模式上,没有一家企业的创业设计与人雷同。</p>
<p><font face="黑体" size="4">    中关村自主创新探析之三:再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font></p><p>&nbsp;</p><p>  中国象棋中的“炮”,腾挪跨越,奔袭千里,雷霆万钧。</p><p>  自主创新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科学引进,更需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跨越式的再创新。是否能完成“再创新”这“惊险的一跳”,是衡量引进成效的重要指标。中关村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走向全球产业前沿为目标,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技术许可”、“国际合作”为主要形式,走过的是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升级的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再创新”目标。</p><p>  吸收世界最新技术的“桥头堡”</p><p>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关村自主创新的主战场。模仿和学习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方式,是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过程。</p><p>  中关村的发展历史当中,四通首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河。当年四通集团先引进日本兄弟公司的打字机,然后将日本三井物产的日文打字机汉化为中文打字机,最终再创新研发推出MS系统中外文电子打字机。同样,时代集团公司里氏硬度测试仪,也是该公司首先引进国外先进产品,经过消化、吸收后,接连开发了四代产品,直至目前产品国产化率达90%以上。时代公司完成这跨越式一跳以后,产品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欧美几十个国家。联想案例更为典型。联想早期的286计算机,除了汉字输入的联想汉卡之外,几乎是标准的IBM兼容机。但联想后来在推出联想1+1电脑、互联网电脑时,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易用技术上进行了大量集成性创新。如今,在进一步学习融合众多新技术的前提下,联想发起成立了“闪联”,开始向原始性创新挺进。</p><p>  众多活跃的中关村企业,已经使中关村成为我国消化吸收国际最新技术的桥头堡。国际上只要一出现新技术,中关村就有跟进和模仿学习的企业。快速捕捉新知识和积极学习的能力,成为中关村创新能力的基础。近年来,在环保、新能源等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急需的领域,中关村企业就开展了大量的技术引进和再创新开发。比如,王怀东博士从国外带回已经成熟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创立了嘉博文公司;中信国安MGL公司引进国外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突破了国外厂商对该技术的垄断,研发出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p><p>  迈向世界大企业的可行路径</p><p>  在走出去和国际化的大趋势中,中关村的龙头企业开始以兼并、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发展和技术跨越。</p><p>  京东方集团,2003年通过收购韩国现代公司TFT—LCD显示屏全部业务,获得超过2000项TFT—LCD显示相关专利,从而将整套研发和生产体系向我国转移。京东方还在整合北大、清华和中科院的技术资源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实现了原有的3.5代线向5代线的升级,逐渐形成了我国光电显示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p><p>  联想集团,2004年底整体并购IBM的PC业务,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计算机公司。原IBM的1500余项专利皆归联想所有,加上此前自主拥有的1000余项专利,联想现在已合计拥有2500余项专利。原IBM位于美国罗利、日本大和的研发中心并入新联想集团。整合之后,新联想分别设立了北京研发中心、大和研发中心、罗利研发中心,形成了遍布全球的研发布局。拥有这1500余项新专利后,最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创新。联想今后每年将把营收的2%投入到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仅2006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即高达25亿元人民币。2005年8月,新联想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成功扭转IBMPC业务连续三年以来的亏损并实现大幅增长,表明收购业务初步成功。</p><p>  在国外,大型企业往往通过购买、兼并或合作,将其他机构的创新成果转化为自己的“内源知识”。这些产权的转移和自行开发一样,都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手段。京东方和联想的跨国并购,都是按照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获得快速扩张急需的业务和相关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赶超。这是中关村企业迈向世界大企业之林的可行路径之一。</p><p>  自主创新的产业报国之路</p><p>  回顾中关村创业史,从1980年陈春先下海,到柳传志、王选,到王文京、求伯君,到王志东、张朝阳、周寰,再到冯军、陈卫、李彦宏、邓中翰,20多年来,几代企业家前赴后继,在这里创业、创新;联想、方正、用友、金山、新浪、搜狐、大唐、华旗、信威、百度、中星微,20多年来,一个个企业在这里创业成长、发展壮大,演绎着技术创造财富的传奇。中关村人在寻找、探索和突破中,形成了一种“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开辟了一条自主创新、市场化发展的产业报国之路。</p><p>  个人创业投资、战略投资、风险投资、上市融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成为中关村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石;技术人员下海、海归人员创业、大企业衍生新企业,成为中关村产业壮大的汩汩源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中关村产业发展的三把利剑。</p><p>  制度创新为中关村发展拓宽了巨大空间。成立新技术试验区、成立中关村管委会,颁布《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中关村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突破旧框框,根据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孵化器、专业园、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一区多园,助力产业集群的成长,中关村形成创业、孵化、集聚的良性循环,成为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和辐射源。</p><p>  展望未来,按照“自由创业、自主创新、自有品牌、自信跨越”的新四自原则,中关村人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在继续寻求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原始性创新的制高点上,中关村将承担更重更艰巨的国家战略任务;在集成创新的大平台上,中关村将更快更好地满足行业应用和新兴市场需求;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跨越发展的高速路上,中关村将产生更多更强的企业巨人!(本系列报道完)(文/戴卫 赵慕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