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17:19:04
<div class="item-title"><h3>“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h3><div class="clear"></div></div><div class="item-top"></div><div class="item-body"><div class="item-content"><strong>一、扼杀晚明思想启蒙运动,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强化落后而僵化的封建专制制度。</strong> <br/>  明代中叶以后长江中下游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标志着儒家文明内部工商业发展进入了1个新的阶段,江南1带的到处是资本主义萌芽。各国历史上封建国家都有权对工商业攫取的过多利润加以剥夺。明王朝所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税比率。没有出现汉武帝时期命令商人拿出1半家产以佐官府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于这种加税也不能忍受。出现大规模的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不断发生。大规模的几十次,一般规模的几百次。(《儒家文明》)“民变”不同于农民起义,有这类斗争,“平等”、“自由”、“实业兴国”、“保护贸易”等思想就会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就可能发生。 <br/>  有人说明代没有类似西欧的实现资本主义的条件,那么我们要问了,各国都有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确没有英国等最先实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难道就不能自己探索1条现代化的道路吗?比如农奴制的俄罗斯,比如封建色彩浓厚的德国、日本。同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华人就曾在南洋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前后存在了1百多年。关键是思想解放、对外交流,有交流就能进步。 英国有议会,而当时的中国民间纷纷结社,民间议政的风气很盛。特别是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组织“复社”。 而在满清,闭关锁国、严禁结社。大清律规定:“凡三十人聚会,一律处斩”。好了,一切非政府组织全部取缔了。 <br/>  明末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解体和衰亡,特别是宋明理学暴露出扼杀人性的弊端和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形成激烈冲突。有识之士在各方面都发现了封建制度的弊病,正在探索1条新的道路。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西方的先进优秀的文化科技正在引进,正如同西方社会经历的文艺复兴前夜。明末清初正是思想界启蒙的时代,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病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危害,在他们的著作中人本主义,民主主义的光芒在闪耀。黄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专制,打响了民主思想的第1炮,明末思想界对整个封建意识形态从哲学到伦理,从治国到治学都开始反思和批判。戏曲小说都以市民喜好为标准,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这是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广为传播,特别受到明末先进的士大夫的欢迎,他们试图将西方传来的宗教和儒学结合,洋教中国化。东林党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结合,出了大批杰出人物。比如徐光启、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孙元化、李天经、张焘、瞿式耜、陈于阶等形成1个“西学集团”。南明天主教也在宫中传播,后妃们普遍信仰天主教,这必将影响到最高统治集团。西方宗教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于人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科技引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但是满清入关使得思想界断送了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结合产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机会。 <br/>  有人说明朝已经腐朽了,从整体看是的,但是从局部看就未必,统治阶级和封建官僚是腐朽的,而民间则是生气勃勃。富庶的江南地区正是新兴力量萌芽、成长、壮大的地区。只是南明的新生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独立领导全民抗战的能力。正如同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封建王朝腐败吗?社会矛盾激烈吗?这正是国家民族最虚弱涣散的时候, 是希望来1次蛮族扫荡,还是来1次资产阶级革命呢?在公元19世纪日本只用短短30多年的西化——“明治维新”运动,就一跃成为世界列强,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早2百年的明末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不能带来更好的局面?但是满清用铁血摧残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倒退、物质文化大规模毁灭,之后大兴文字狱,理学成了碰不得的理教。空前强化了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意识和制度,如同西方蛮族入侵后的欧洲中世纪一般把中国带入了黑暗。 <br/>  <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二、生产力相对停滞,军事装备、科学技术大幅度倒退。</font> <br/>  现在某些人极力鼓吹的康雍乾之世,其实大多是对明末的恢复性增长。满清收支在嘉道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基本是不变的,地丁3千万,耗羡460万,以及其他共计4800万两白银,根据《清朝文献通考》田赋所载, 顺治16年(1659)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康熙24年增长到683万,乾隆18年增到708万。到乾隆31年(1766)到741万,而明末崇祯时就有田783万(翦伯赞),数字刚接近明末土地数字。可见康雍乾生产恢复是缓慢的,过了1百年才到了明末的生产规模。最高的是嘉庆17年为791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7、8万顷,以后就下降了,道光13年是737万。封建经济在停滞中(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767页)。 <br/>  生产总水平不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量的人口呢,原因在于明末徐光启等人大力引进提倡番薯等,这种作物产量巨大。明末还在农业上引进了3季稻和玉米等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些农业作物的推广,从此中国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br/>  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br/>  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1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公元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公元180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百年前的明末。 <br/>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美国的弗兰克,他在《白银资本》1书里,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公元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千到1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1万吨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的3亿2千万两白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远远低于明代。 <br/>  明朝的知识分子心胸是开放的,海上军事力量很强大,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当袁崇焕镇守宁远城时,在宁远城头毙伤后金的红夷大炮就是来自葡萄牙;而到袁崇焕主持整个关宁军事时,明军火炮已经国产率达80%以上了,而且明不仅仅是仿制红夷大炮,还进行了技术改进,明国产火炮性能,据那时在中国的葡萄牙人的记述,已经超过了当时欧洲的所有同类产品。明代的火器装备已经很先进了,明末军营营1级编制里除了1千人为骑射外,其余都是火器手。每营(5千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百杆、手把铳4百杆、盏口160位。这是何等现代化的装备啊。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经过康雍乾3世之后。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 <br/>  满清以骑射得天下,对火器和近代军工抱着本能的恐惧和敌视态度,生怕威胁自己的统治。清军把“雅克萨战争”中缴获的俄军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样品献给康熙时,康熙竞然以不得中断前人所授的弓箭长矛传统理由,仅留下2支用作自己把玩,而令清军禁止使用此种新式火枪。骑射虽然能在明末还占优势,但经过2百年火器的发展,骑射最终被淘汰,中国人不用还有洋人用。阻碍先进技术的恶果是最终得到恶报。西方国家日本求新、求变,对新生事物的渴求,与满清保守,不思变革,对新生事物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种下了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几近亡国灭种的祸根。 <br/>  <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三、从晚明的对外开放、交流、引进到满清的闭关锁国,对外交流终止。</font> <br/>  在“五四”运动时,中国人终于提出了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主张,其实最早引进的是明末。说说“赛先生”,明比清有多得多的大科学家,明末科学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自公元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这1百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5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正说明了明末思想界、文化界、生产力的勃勃生机。非但如此,明末士大夫对西方科学是非常欢迎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受教于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1个是亚利士多德的《逻辑学》,1个是《几何原本》,这就是西方科学的基础,是理解科学范式的根本。没有这些,知识只能是个人经验,人们建立不了科学最基本的概念,知识和经验就无法传播。而中国发明的“技术”只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成为独门绝技,传世和发展都很难。除《几何原本》之外,数学方面还有《乾坤体义》,物理学《奇器图说》、《远镜说》,地理学《万国舆图》,哲学《西学凡》,逻辑学《名理探》,明末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和哲学正系统地引进,西方传教士金尼阁从欧洲带来7千部书,教皇也捐献了5百多。 有大量数学和天文学、科学等内容。其中不少被翻译成中文。其文化、科技的引进深度、广度不亚于清末,而朝廷、官吏和知识分子却比晚清积极得多,受干扰也少得多。崇祯12年,天主教传教士毕方济直接向崇祯皇帝上奏富国强兵4大策,一、改历法,二、辨矿脉,三、通西商,四、购西铳。崇祯皇帝先后准奏。可惜明亡得太早,没有起到作用。 <br/>  德国大思想家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欧洲显然略胜1筹,即使在数学和战争科学上,中国也低于欧洲的水平。然而在实践哲学方面,既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欧洲实在是相形见绌。” <br/>  李约瑟说:“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明代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公元1644年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和《梁启超论清学史》)。 <br/>  清初的大屠杀以及后来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彻底中断了这1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此失去活力和交流。战战兢兢从事考据,从此远离科学,科学家绝迹了。大批科技成果和科技著作在中国失传,而被翻译成英国、俄国、德国,日本多种文字,在世界科技史占1席之地的《天工开物》在中国绝迹,明末传教士带来的大批西方科技文化著作再难面世。 <br/>  康熙前期也有传教士,但是他们所起的作用和明代大为不同,明代传教士输入宗教和科学,科学书籍并不比宗教少,因为明代人需要科学知识。只谈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信,而清代传教士极少谈到科学(只讲些天文历法),这是因为汉人在满人高压下,在禁海闭关政策影响下,不敢接近西洋人,也被禁止接近西洋人,直到晚清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失去士大夫的支持,宗教也就遭到满族统治者的压迫,不能象明末那样顺利发展。(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653页)《几何原本》再受知识界重视是到了清末,李善兰再次翻译了《几何原本》并完成后9章的翻译。而徐翻译的《几何原本》却传到了日本,对日本近代科技发展影响很大。试想如果在明末上层知识分子推动下,以其敏锐和威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就能早2百年实现。中国人会以和平健康的心态引进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理论乃至民主制度。中国绝不会在近代因为“技不如人”而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在近代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div></div><div class="item-title"><h3>“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h3><div class="clear"></div></div><div class="item-top"></div><div class="item-body"><div class="item-content"><strong>一、扼杀晚明思想启蒙运动,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强化落后而僵化的封建专制制度。</strong> <br/>  明代中叶以后长江中下游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标志着儒家文明内部工商业发展进入了1个新的阶段,江南1带的到处是资本主义萌芽。各国历史上封建国家都有权对工商业攫取的过多利润加以剥夺。明王朝所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税比率。没有出现汉武帝时期命令商人拿出1半家产以佐官府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于这种加税也不能忍受。出现大规模的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不断发生。大规模的几十次,一般规模的几百次。(《儒家文明》)“民变”不同于农民起义,有这类斗争,“平等”、“自由”、“实业兴国”、“保护贸易”等思想就会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就可能发生。 <br/>  有人说明代没有类似西欧的实现资本主义的条件,那么我们要问了,各国都有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确没有英国等最先实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难道就不能自己探索1条现代化的道路吗?比如农奴制的俄罗斯,比如封建色彩浓厚的德国、日本。同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华人就曾在南洋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前后存在了1百多年。关键是思想解放、对外交流,有交流就能进步。 英国有议会,而当时的中国民间纷纷结社,民间议政的风气很盛。特别是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组织“复社”。 而在满清,闭关锁国、严禁结社。大清律规定:“凡三十人聚会,一律处斩”。好了,一切非政府组织全部取缔了。 <br/>  明末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解体和衰亡,特别是宋明理学暴露出扼杀人性的弊端和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形成激烈冲突。有识之士在各方面都发现了封建制度的弊病,正在探索1条新的道路。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西方的先进优秀的文化科技正在引进,正如同西方社会经历的文艺复兴前夜。明末清初正是思想界启蒙的时代,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病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危害,在他们的著作中人本主义,民主主义的光芒在闪耀。黄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专制,打响了民主思想的第1炮,明末思想界对整个封建意识形态从哲学到伦理,从治国到治学都开始反思和批判。戏曲小说都以市民喜好为标准,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这是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广为传播,特别受到明末先进的士大夫的欢迎,他们试图将西方传来的宗教和儒学结合,洋教中国化。东林党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结合,出了大批杰出人物。比如徐光启、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孙元化、李天经、张焘、瞿式耜、陈于阶等形成1个“西学集团”。南明天主教也在宫中传播,后妃们普遍信仰天主教,这必将影响到最高统治集团。西方宗教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于人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科技引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但是满清入关使得思想界断送了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结合产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机会。 <br/>  有人说明朝已经腐朽了,从整体看是的,但是从局部看就未必,统治阶级和封建官僚是腐朽的,而民间则是生气勃勃。富庶的江南地区正是新兴力量萌芽、成长、壮大的地区。只是南明的新生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独立领导全民抗战的能力。正如同法国大革命的前夜,封建王朝腐败吗?社会矛盾激烈吗?这正是国家民族最虚弱涣散的时候, 是希望来1次蛮族扫荡,还是来1次资产阶级革命呢?在公元19世纪日本只用短短30多年的西化——“明治维新”运动,就一跃成为世界列强,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早2百年的明末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不能带来更好的局面?但是满清用铁血摧残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倒退、物质文化大规模毁灭,之后大兴文字狱,理学成了碰不得的理教。空前强化了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意识和制度,如同西方蛮族入侵后的欧洲中世纪一般把中国带入了黑暗。 <br/>  <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二、生产力相对停滞,军事装备、科学技术大幅度倒退。</font> <br/>  现在某些人极力鼓吹的康雍乾之世,其实大多是对明末的恢复性增长。满清收支在嘉道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基本是不变的,地丁3千万,耗羡460万,以及其他共计4800万两白银,根据《清朝文献通考》田赋所载, 顺治16年(1659)中国耕地总数是549万顷,康熙24年增长到683万,乾隆18年增到708万。到乾隆31年(1766)到741万,而明末崇祯时就有田783万(翦伯赞),数字刚接近明末土地数字。可见康雍乾生产恢复是缓慢的,过了1百年才到了明末的生产规模。最高的是嘉庆17年为791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7、8万顷,以后就下降了,道光13年是737万。封建经济在停滞中(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767页)。 <br/>  生产总水平不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量的人口呢,原因在于明末徐光启等人大力引进提倡番薯等,这种作物产量巨大。明末还在农业上引进了3季稻和玉米等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些农业作物的推广,从此中国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br/>  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br/>  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1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公元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公元180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百年前的明末。 <br/>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美国的弗兰克,他在《白银资本》1书里,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公元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千到1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1万吨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的3亿2千万两白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远远低于明代。 <br/>  明朝的知识分子心胸是开放的,海上军事力量很强大,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当袁崇焕镇守宁远城时,在宁远城头毙伤后金的红夷大炮就是来自葡萄牙;而到袁崇焕主持整个关宁军事时,明军火炮已经国产率达80%以上了,而且明不仅仅是仿制红夷大炮,还进行了技术改进,明国产火炮性能,据那时在中国的葡萄牙人的记述,已经超过了当时欧洲的所有同类产品。明代的火器装备已经很先进了,明末军营营1级编制里除了1千人为骑射外,其余都是火器手。每营(5千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百杆、手把铳4百杆、盏口160位。这是何等现代化的装备啊。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经过康雍乾3世之后。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 <br/>  满清以骑射得天下,对火器和近代军工抱着本能的恐惧和敌视态度,生怕威胁自己的统治。清军把“雅克萨战争”中缴获的俄军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样品献给康熙时,康熙竞然以不得中断前人所授的弓箭长矛传统理由,仅留下2支用作自己把玩,而令清军禁止使用此种新式火枪。骑射虽然能在明末还占优势,但经过2百年火器的发展,骑射最终被淘汰,中国人不用还有洋人用。阻碍先进技术的恶果是最终得到恶报。西方国家日本求新、求变,对新生事物的渴求,与满清保守,不思变革,对新生事物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种下了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几近亡国灭种的祸根。 <br/>  <font style="FONT-WEIGHT: bold;">三、从晚明的对外开放、交流、引进到满清的闭关锁国,对外交流终止。</font> <br/>  在“五四”运动时,中国人终于提出了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主张,其实最早引进的是明末。说说“赛先生”,明比清有多得多的大科学家,明末科学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自公元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这1百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5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正说明了明末思想界、文化界、生产力的勃勃生机。非但如此,明末士大夫对西方科学是非常欢迎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受教于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1个是亚利士多德的《逻辑学》,1个是《几何原本》,这就是西方科学的基础,是理解科学范式的根本。没有这些,知识只能是个人经验,人们建立不了科学最基本的概念,知识和经验就无法传播。而中国发明的“技术”只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成为独门绝技,传世和发展都很难。除《几何原本》之外,数学方面还有《乾坤体义》,物理学《奇器图说》、《远镜说》,地理学《万国舆图》,哲学《西学凡》,逻辑学《名理探》,明末知识分子对西方科学和哲学正系统地引进,西方传教士金尼阁从欧洲带来7千部书,教皇也捐献了5百多。 有大量数学和天文学、科学等内容。其中不少被翻译成中文。其文化、科技的引进深度、广度不亚于清末,而朝廷、官吏和知识分子却比晚清积极得多,受干扰也少得多。崇祯12年,天主教传教士毕方济直接向崇祯皇帝上奏富国强兵4大策,一、改历法,二、辨矿脉,三、通西商,四、购西铳。崇祯皇帝先后准奏。可惜明亡得太早,没有起到作用。 <br/>  德国大思想家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欧洲显然略胜1筹,即使在数学和战争科学上,中国也低于欧洲的水平。然而在实践哲学方面,既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欧洲实在是相形见绌。” <br/>  李约瑟说:“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明代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公元1644年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和《梁启超论清学史》)。 <br/>  清初的大屠杀以及后来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彻底中断了这1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此失去活力和交流。战战兢兢从事考据,从此远离科学,科学家绝迹了。大批科技成果和科技著作在中国失传,而被翻译成英国、俄国、德国,日本多种文字,在世界科技史占1席之地的《天工开物》在中国绝迹,明末传教士带来的大批西方科技文化著作再难面世。 <br/>  康熙前期也有传教士,但是他们所起的作用和明代大为不同,明代传教士输入宗教和科学,科学书籍并不比宗教少,因为明代人需要科学知识。只谈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信,而清代传教士极少谈到科学(只讲些天文历法),这是因为汉人在满人高压下,在禁海闭关政策影响下,不敢接近西洋人,也被禁止接近西洋人,直到晚清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失去士大夫的支持,宗教也就遭到满族统治者的压迫,不能象明末那样顺利发展。(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653页)《几何原本》再受知识界重视是到了清末,李善兰再次翻译了《几何原本》并完成后9章的翻译。而徐翻译的《几何原本》却传到了日本,对日本近代科技发展影响很大。试想如果在明末上层知识分子推动下,以其敏锐和威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就能早2百年实现。中国人会以和平健康的心态引进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理论乃至民主制度。中国绝不会在近代因为“技不如人”而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在近代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div></div>
这些都可以做讨论。
倒退是事实。<br/>倒退的原因,不但在于满人愚昧、文明程度低,更重要的原因是防汉排汉的心理在作祟。<br/><br/>
<p>“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p><p>却是历史必然</p>
<p>倒什么退?明朝有多少疆土?清朝有多少疆土?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进步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那些东西不过是个早晚问题。只有国家的版图是万世的根本,疆域的扩大是最大的历史功勋。哪个王朝留下的中国版图比她的前任大,那就是伟大的朝代,是值得永远赞颂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贡献远远大于前代的明朝,更大于取代它的中华民国,很可能也要大于如今的共和国。</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犹寒</i>在2006-4-4 20:58:00的发言:</B><br><p>“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p><p>却是历史必然</p></DIV><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犹寒</i>在2006-4-4 20:58:00的发言:</b><br/><p>“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p><p>却是历史必然</p></div><p></p><p>这个我赞成。</p><p>不过,除搞了一个军机处,改进了皇储制度,满清200年间在制度上和技术上没有任何创新,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就是爬,也能出去一段距离呀!</p>
到没倒退我不敢说,客观上还是开拓了领土,但是中国绝对没有进步!
<p>晚明那样子,连爬都不算,是往地下钻呢!</p><p>贴主又把火器数字搬出来了?您能告诉我明末哪支明军部队是"除1千名骑兵外,其有都是火器手"吗?</p><p>明军最精锐,莫过于吴三桂,曹文诏,祖大寿,曹变铰几个,哪个有这个配备?</p><p>就是天下最NB的戚继光在蕲州编的部队,也远远达不到这水平.</p><p>怎么不说那12000门炮了,一些明朝墨吏写的书能骗到三百多年后,怪哉!</p>
<p>尽信书不如无书.</p><p>明军每营5000人...明军正规军以镇为单位,营还在镇之下呢,大多数的镇连5000人都不足,马科,左光先,唐通,贺人龙,王朴的镇,都不过四五千人,大镇如山海关等,才二三万.不过,左良玉的镇最多时有十八万人,大顺军一冲就垮了,这就是你说的"何等现代化的装备"的明军.</p><p>就是这些您笔下本该打到巴黎一统地球的明军,甚至以多打少都被大顺军大西军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江西吉安,一个大西军士兵打垮了一城明军,大顺军攻北京,京城几大营连炮都没打就完了.</p><p>军队的战斗力是整个王朝生命力的集中反映,看看大唐,李靖率三千轻骑就敢冲入十万虏骑中,那是何等的气魄!看看守居雍关的数千有着"何等现代化装备"的明军,眼看着几十个清军骑兵押送数千掳获的老少妇幼绕行而去,好哭求救之声动山乐,竟无人敢战!</p><p>这样的王朝不亡,还有天理吗!!!</p><p></p>
<p>总是扯一些数字上的问题有这个必要吗?</p><p>倒退就是事实。所谓领土增加又有何用。国弱而领土大就如三岁孩童怀抱金玉行于街市之上。美国开国之时只有13州,而今日的美国有51州。这就是实力的结果。</p>
<p>一营5000人的明军,明末没有,明末一镇连5000人都不够的倒多的是,曹文诏,马科,左光先,王朴,唐通,白广恩,猛如虎...都在这个数上下.</p><p>就是您笔下的"何等现代化装备'的明军,被大顺军大西军清军打得落花流水,江西吉安,一个大西军士兵破了城,大顺军攻北京,京城几大营连炮都没放就让罗虎王四的孩儿兵表演似的登了城,居雍关,几千明军看着几十清兵押送数千虏获的老少绕行而去,任凭号哭求救声震动山岳...</p><p>明不亡,还有天理吗?</p>
<p>我同意满请入关是历史的倒退。如果明朝在1840的话,中国不会被几千英国兵打了就签订《南京条约》。至少会以死抗争!!</p><p>要怪就怪明朝自己的问题。昏庸的皇帝如此之多。罕见至极。</p><p>满清200多年的统治,可以说是一部满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日志。整天就是防止政权的旁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满清会倾全力镇压起义,却对外妥协投降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ayokonato</i>在2006-4-4 23:15:00的发言:</b><br/><p>我同意满请入关是历史的倒退。如果明朝在1840的话,中国不会被几千英国兵打了就签订《南京条约》。至少会以死抗争!!</p><p>要怪就怪明朝自己的问题。昏庸的皇帝如此之多。罕见至极。</p><p>满清200多年的统治,可以说是一部满族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日志。整天就是防止政权的旁落,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满清会倾全力镇压起义,却对外妥协投降了。</p></div><p>你这个水平教历史,送你四个字: </p><p>误人子弟! </p><p>1840年的战争,不是以死相争就行的,看看书吧,推荐几本给你? </p><p>知道左宗棠收复新疆吧?近代史之复杂,不是几个字能说透的.</p>
<p>F22,首先,我先声明我的发言没有敌意,只是就事情发表我自己的看法。</p><p>其次, 误人子弟与否的评价者有学生和学校领导来评价。</p><p>最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有什么不对?</p><p>补充,我的发言只是对与历史的一次假设。不是当成历史已经是这样发生了。</p>
明朝就一定不会对外妥协么?这种假设没有多大意义。李来的封建王朝从来就把保住家天下作为头等要务,明清都一样。崇祯不是为了先剿闯献而不惜与皇太极偷偷议和么?同是汉人政权的两宋的屈辱例子大家更是熟知。晚清的反动愚昧、妥协和投降尽可严厉批判,但不要扯到满汉的民族问题上。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老虎</i>在2006-4-4 21:35:00的发言:</b><br/><p>倒什么退?明朝有多少疆土?清朝有多少疆土?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进步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那些东西不过是个早晚问题。只有国家的版图是万世的根本,疆域的扩大是最大的历史功勋。哪个王朝留下的中国版图比她的前任大,那就是伟大的朝代,是值得永远赞颂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贡献远远大于前代的明朝,更大于取代它的中华民国,很可能也要大于如今的共和国。</p></div><p>这么说,清的成绩就是一个字“土”咯。</p><p>社会进步是过眼云烟? </p><p>清的疆土才是过眼云烟吧,看看割了多少。 </p><p>如果社会进步的话会这样割地? </p><p>只看到进步的列强在裁割天下! </p><p>&nbs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老虎</i>在2006-4-4 23:40:00的发言:</b><br/>明朝就一定不会对外妥协么?这种假设没有多大意义。李来的封建王朝从来就把保住家天下作为头等要务,明清都一样。崇祯不是为了先剿闯献而不惜与皇太极偷偷议和么?同是汉人政权的两宋的屈辱例子大家更是熟知。晚清的反动愚昧、妥协和投降尽可严厉批判,但不要扯到满汉的民族问题上。</div><p></p><p>注意,明是被李自成灭的。</p><p>所以,谈明会不会妥协是荒谬的,应该分析顺或者西或者别的什么朝代。</p><p>还有,就算讨论的是清和明好了,也不要又扯到满和汉上来,后两者跟前两者不是绑定的吧。不信,问问李自成和叶赫部吧。</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老虎</i>在2006-4-4 21:35:00的发言:</b><br/><p>倒什么退?明朝有多少疆土?清朝有多少疆土?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进步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那些东西不过是个早晚问题。只有国家的版图是万世的根本,疆域的扩大是最大的历史功勋。哪个王朝留下的中国版图比她的前任大,那就是伟大的朝代,是值得永远赞颂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贡献远远大于前代的明朝,更大于取代它的中华民国,很可能也要大于如今的共和国。</p></div><p></p><p>&nbsp;</p><p>------------ 惊讶&nbsp;&nbsp;&nbsp;&nbsp;&nbsp; 阁下的思维居然仅仅处于二维的程度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故意搞笑吧 .&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5 0:31:37编辑过]
<p>某政权是否值得称颂 ,不应该以绝对增长值来评估,应该以相对增长率来衡量 .(并且参照世界同步发展的比值)</p><p>经济民生,社会发展,有效版图都是如此 .</p><p>&nbsp;</p><p>清代的倒退是相对世界发展而言的 ,是作为最后的封建王朝所必然面对的责难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老虎</i>在2006-4-4 21:35:00的发言:</b><br/><p>倒什么退?明朝有多少疆土?清朝有多少疆土?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进步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那些东西不过是个早晚问题。只有国家的版图是万世的根本,疆域的扩大是最大的历史功勋。哪个王朝留下的中国版图比她的前任大,那就是伟大的朝代,是值得永远赞颂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贡献远远大于前代的明朝,更大于取代它的中华民国,很可能也要大于如今的共和国。</p></div><p>这位很强,<br/>感情国土面积越大国家就越强大,<br/>竟然还说满清 &gt; 民国 &gt; PRC,<br/>强强强,真的不是一般强</p>
<p>明朝末年还有活力嘛?</p>
<p>说明一点:明朝不值得肯定,不等于清朝就一定要赞颂。</p><p>这是不同的问题,不要扯在一起!</p>
<p>哪个皇帝不把保政权放在第一位?清不入关,也不过是再出一个汉人皇权.你指望皇帝能不管内乱,胸怀天下先反侵略?</p>
<p>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病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危害,在他们的著作中人本主义,民主主义的光芒在闪耀。黄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专制,打响了民主思想的第1炮,明末思想界对整个封建意识形态从哲学到伦理,从治国到治学都开始反思和批判。戏曲小说都以市民喜好为标准,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这是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广为传播,特别受到明末先进的士大夫的欢迎,他们试图将西方传来的宗教和儒学结合,洋教中国化。东林党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结合,出了大批杰出人物。比如徐光启、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孙元化、李天经、张焘、瞿式耜、陈于阶等形成1个“西学集团”。南明天主教也在宫中传播,后妃们普遍信仰天主教,这必将影响到最高统治集团。西方宗教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于人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科技引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但是满清入关使得思想界断送了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结合产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机会&nbsp;&nbsp;&nbsp; </p><p>&nbsp;&nbsp; ----李贽因为反封建 遭到整个社会集体批判 最终入狱&nbsp; 天主教受到明末先进士大夫欢迎?? 这个士大夫的数量不会超过10个 况且明朝主流思想是什么你先搞明白没有???&nbsp;&nbsp; </p><p>&nbsp;论说顾炎武&nbsp; 倒是极力批判科举制度 可惜中国无论宋 元&nbsp;明 清 无不以此为正途 &nbsp; </p>
<p>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1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公元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公元180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百年前的明末。&nbsp;&nbsp;&nbsp;&nbsp;&nbsp; </p><p>&nbsp;&nbsp; --- 是的明朝进一步发展了 明朝总共铸了800万贯铜钱 相当于宋朝两年的铸币两 发展的真快&nbsp;&nbsp;&nbsp; </p><p>&nbsp;&nbsp; 按钞起于唐之飞钱,犹今民间之会票也,至宋而始官制行之。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其必限之以界者,一则官之本钱,当使与所造之钞相准,非界则增造无艺;一则每界造钞若干,下界收钞若干,诈伪易辨,非界则收造无数。宋之称提钞法如此。即元之所以得行者,随路设立官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明夷待访录&nbsp; 黄宗羲&nbsp;&nbsp;&nbsp; </p><p>&nbsp;而明朝呢??&nbsp; 明宝钞库,不过倒收旧钞,凡称提之法俱置不讲,何怪乎其终不行也!毅宗言利之臣,不详其行坏之始末,徒见尺楮张纸居然可当金银,但讲造之之法,不讲行之之法。官无本钱,民何以信!故其时言可行者,犹见弹而求炙也。&nbsp;&nbsp; </p><p>&nbsp; 如此的复古的货币政策 倒好意思在这大谈进一步发展?&nbsp; 某些人现在吹捧明朝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了 </p><p>&nbsp; <br/></p><p><br/>&nbsp;</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老虎</i>在2006-4-4 21:35:00的发言:</b><br/><p>倒什么退?明朝有多少疆土?清朝有多少疆土?什么经济发展,什么社会进步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那些东西不过是个早晚问题。只有国家的版图是万世的根本,疆域的扩大是最大的历史功勋。哪个王朝留下的中国版图比她的前任大,那就是伟大的朝代,是值得永远赞颂的朝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对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贡献远远大于前代的明朝,更大于取代它的中华民国,很可能也要大于如今的共和国。</p></div><p>版图再大,国家综合实力不强也只能被人吞并.元朝原先那么大的疆域,岂不也很快就是过眼云烟.清朝使中华文明延缓了百来年,以至被列强凌辱这么长时间,岂是一点疆域就能补回来的.更何况其灭国前实际控制的版图也不怎么大了.其余被列强瓜分的要回来不见得就比侵略容易.</p>
<p>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美国的弗兰克,他在《白银资本》1书里,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公元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千到1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1万吨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的3亿2千万两白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远远低于明代。 </p><p></p><p>&nbsp;&nbsp; ----这种对外贸易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nbsp; 当时大帆船贸易路线掌握在西班牙人手中 而澳门贸易在葡萄牙人手中 中国人在东南亚是遭到排挤 并经常遭到殖民当局屠杀 而明朝认为这些商人去外国做生意就是抛弃华夏 所以对他们生死不问 </p><p>&nbsp;贵重金属流入使得欧洲爆发了价格革命 在中国却只能迫使明朝承认银本位 不再继续推行掠夺百姓的钞币政策&nbsp; 明朝经济 简直太先进了 </p>
<p>本人并不赞同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 但即使在赞成派里 也一致认为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更进一步&nbsp;&nbsp; </p><p>&nbsp;比如 业长工身分地位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清代前期,这种发展变化反映于雇工律例的几次修订和刑科题本中关于农业长工的判例。乾隆五十一年(1786)把解除大部分长工法律上的身分义务关系决定下来,五十三年并写进律例。据我们接触到的前此由雍正到乾隆五十年(1785)发生的94件有关长工刑事案件,写立雇约文契的7件,无主仆名分的6件,未写雇约文契的47件,情况不明者34件。[21]按照当时惯例,写立雇约文契的当属于有主仆名分的封建雇佣,其未写立文契的可能己逐渐排除在封建等级关系之外。这就是说,在乾隆五十一年以前,已有一部分农业长工以自由劳动者的身分出现了。由这类事例可以看出,首先是实际生活中的雇佣关系发生了变化,然后封建统治者修订的雇工律例,以承认既成的事实。<br/><br/>乾隆五十一年提出,五十三年正式修订雇工律例明确规定,其得以解除法律身分义务的长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在雇主方面必须是"农民、佃户"。这里的"农民"指没有特权身分的"庶民",既包括自耕农和庶民地主。"缙绅"属于封建社会的特权等级,是不包括在庶民地主之内的。二,在雇工方面必须是与雇主"共坐共食"、"平等相称"、并不为雇主"使唤服役"之人。这里显然也把缙绅地主奴役下长工排除在外,因为他们根本不能与雇工"平等相称",更谈不上"共坐共食",其有服役性雇工的雇主主要也是这类缙绅地主。这次修订雇工律例所贯彻的这种按照雇主身分地位规定雇工身分地位原则,出发点在于维护缙绅地主的特权地位,是十分清楚的。这就是说,经过雇工律的修订,不是所有由地主所形成的雇佣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庶民地主和富裕农民剥削下的农业长工解除了法律上的身分义务关系。在缙绅地主奴役下的农业长工还没有摆脱法律上身分义务的束缚。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经营地主主要是庶民地主。从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量刑档资料看,乾隆五十二年(1787)以后,具有主仆名分的农业长工所占比重已经极小。<br/><br/>只有身分自由的雇工出现,货币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本。所以,自由雇工的出现既是封建地主制经济中产生的新事物,又是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最本质事物。看一个国家是否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可能性,首先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了自由雇工存在。探讨一个国家资本主义萌芽发生在何时,首先要研究这个国家什么时候出现了自由雇工。如果把自由雇工出现作为衡量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以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至于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只是萌芽的前提条件,因为他的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增加而已,并不反映生产关系中有质的变化。<br/><br/><strong><font color="#000099">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二三事</font></strong>&nbsp;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p>
开矿问题尤其搞笑&nbsp; <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顺治时,曾在山东开采银矿,在直隶古北口、喜峰口等地开采铁矿,均由官办或旗办(满洲八旗官员采办)。一六七九年,户部等议定钱法十二条,许民间开采铜铅。由道员总理,府佐分管,州县官专司。民间采矿,八分听民发卖,二分交官。采取铜铅,先听地主(矿地主人)报名采取,如地主不采,许本州县人报采,许雇邻近州县匠役。采取金银矿,采矿者得六分,官收四分。<font lang="EN-US"></font></font></p><p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三藩战后,汉族地区结束了长期的战乱。清朝更加鼓励民间采矿,以增加税收,补充国用和军需。原由吴三桂镇守的云南地区,铜矿丰富。一六八二年,敕准云贵总督蔡毓荣的建策,奖励云南采铜。此后各省矿冶也陆续开采。明代的矿冶,万历时曾有较快的发展。明朝对矿冶的专制统治和长期的战争,使许多地区的矿采遭到破坏而中止。清朝对矿采的奖励,又使各地矿采逐渐得到恢复。广东罗定、海阳和阳山的铁、铅矿,广西南丹、贺县的锡矿,四川邛州、蒲江的铁矿,湖南衡州、永州两府的铜铁锡铅以及贵州的水银铅矿,山东莱阳与陕西临潼的银矿,河南涉县的铜矿等,都在康熙时期陆续开采。一六八四年(康熙二十三年),全国大型矿厂只有九个,次年即增加到二十九个。经过二十余年的经营,到一七一二年(康熙五十一年)时,见于记载的大型矿厂有六十六个。矿业的恢复与发展,使清朝增加了赋税收入,也为手工业的恢复与繁荣提供了条件。&nbsp; <strong><font size="4">第二节<font lang="EN-US"><font style="mso-spacerun: yes;">&nbsp; </font>封建统治制度的确立&nbsp; <table cellspacing="0" cols="2"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big" bgcolor="#a0d060" colspan="2" height="25">&nbsp;<a href="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其他历史书籍/专题类/历史/中国通史/Basic/EBookLib/JXCKS/TS011077/default.htm">中国通史(9)</a></td></tr></tbody></table></font></font></strong><font lang="EN-US"></font></font></p>
<p>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1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公元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公元180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百年前的明末。&nbsp; </p><p>&nbsp; ----- 呵呵&nbsp; 工业产量占全世界三分之二&nbsp; 先不说是谁统计的 统计的是否准确 单说你出处在哪里你能不能说明一下??&nbsp; </p>
<p>昨天没仔细看,今天一看,原来是篇垃圾文字,大量的扯谎,编造数字,指鹿为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随手举几条。</p><p>“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根据现在学术界的研究,北宋铁产量大约15万吨,如果9700吨的数字不假,那就是十分之一还不到。</p><p>“大清律规定:“凡三十人聚会,一律处斩”——庙会社戏,哪个不是超过三十人的。别告诉说清朝连庙会社戏都取消了。老实说吧,我认为这个就是哪个白痴在编造证据。</p><p>“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可是利马窦也描绘了北京城里乞丐众多的情况,怎么就被吃掉了?</p><p>这个垃圾文章在汉网看见过,和轮子功的玩意一样,给无知者洗脑用的,这不,到处流传,连真假都不管了。真是好笑。</p>
<p>明朝的知识分子心胸是开放的,海上军事力量很强大,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当袁崇焕镇守宁远城时,在宁远城头毙伤后金的红夷大炮就是来自葡萄牙;而到袁崇焕主持整个关宁军事时,明军火炮已经国产率达80%以上了,而且明不仅仅是仿制红夷大炮,还进行了技术改进,明国产火炮性能,据那时在中国的葡萄牙人的记述,已经超过了当时欧洲的所有同类产品。明代的火器装备已经很先进了,明末军营营1级编制里除了1千人为骑射外,其余都是火器手。每营(5千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百杆、手把铳4百杆、盏口160位。这是何等现代化的装备啊。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经过康雍乾3世之后。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nbsp;&nbsp; </p><p>-------&nbsp; 我这点要自责&nbsp; 都怪我自己懒惰 明朝火器这帖子一直没出完 才让这些混蛋帖子满天飞 </p>
<p>其实欧洲在崇拜中国生活在19世纪晚期还是一样 在亚洲史里 记录 在19世纪50年代 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实际苦难少于中国的国家&nbsp; 以欧洲一些传教士的观察皮毛来确定中国本身历史 显然是无知并且不负责任的 </p>
<p>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nbsp;&nbsp; </p><p></p><p>&nbsp; ---这话和学术大骗子陈忠言简直一模一样了&nbsp; 康熙初,定驻跸之地,八旗护军分左右翼巡宿,启<br/>跸则三旗营总、护军参领随行。十三年,定八旗步兵二万一千馀名,鸟枪步兵凡千<br/>七百三十七名。又定内九门外七门设城门校,辖十六门门军。其步军营汛守皇城内<br/>各汛专用满洲,城外各汛兼用蒙古、汉军。寻定上驻园,则八旗两翼,翼分七汛,<br/>更番宿卫。每日当值之前锋、鸟枪护军共七百二十人。二十一年,定田猎每年三举,<br/>八旗各简前锋军校以从。二十二年,定车驾巡幸期。八旗骁骑营于内外城并增汛所。<br/>二十三年,以黑龙江所进精骑射、善杀虎者编虎枪营。三十年,设火器营。雍正元<br/>年,设巡捕营,马兵汛十五,步兵汛五十二。凡朝会期,协尉、副尉率步军巡警。<br/>二年,谕各旗共选四千八百教养兵,习长枪挑刀各艺。四年,令八旗前锋习射,月<br/>六次。其专司防火者曰防范兵。九年,令五旗门汛护军、马甲均归本营操演。令三<br/>旗增训练兵二千,编为二营。十三年,额定马甲五千二百五十,春秋二季合操。乾<br/>隆十四年,设云梯兵一营。又于昆明湖设趕缯船,以前锋军习水战。二十五年,令<br/>来京回人编一佐领,以和卓为佐领统辖之,后皆准此。三十九年,定大阅头队前锋<br/>八旗,分为八队,每队小旗八,海螺四,为殿后兵。四十一年,以来京之番子视回<br/>人例,编一佐领,统于内务府正白旗。四十六年,增京师步军左右二营,合南北中<br/>为五营,分二十三汛,领兵一万,于八旗汉军鄂尔布、步甲、閒散内择壮丁充补。<br/>嘉庆四年,令巡捕五营以中营作提标,管圆明园五汛,参将四人,分管南北左右四<br/>营,共十八汛,两翼总兵分辖之。十七年,以增设之健锐营归左翼,外火器营归右<br/>翼,合八旗前锋、内火器营、骁骑营凡三十六营。咸丰三年,谕京师各旗营兵十四<br/>万九千有奇,统兵大臣分班亲阅,马步火器,务令精整,不得以临时召募滥充。十<br/>年,从胜保请,令八旗兵加练枪砲抬枪。同治四年,谕醇亲王训练神机营,旗、绿<br/>各营,亦随时校阅。光绪二十四年,选练神机营马步队,以万人为先锋队,习枪砲<br/>及行阵战法。此八旗兵卫制也。<br/>&nbsp;&nbsp; </p><p>&nbsp;清史稿 志一百五<br/></p>
<p>&nbsp; 康熙十三年,增西安右翼四旗满、蒙马甲千,弓、铁匠十四,汉军马甲等,江<br/>宁马甲千。后又各增兵二千及弓、铁匠等。是年增京口步甲千人。十五年,设陕西<br/>宁夏八旗满、蒙领催,马甲,步甲,弓、铁匠。十九年,设福建福州左翼四旗汉军<br/>领催、马甲、步甲、铁匠,及满、蒙步甲。二十年,设广东广州镶黄、正黄、正白<br/>上三旗汉军领催、马甲、砲甲、弓匠。二十二年,设湖广荆州八旗满、蒙领催,马<br/>甲,步甲,弓、铁匠,共二千八百有奇,寻增至四千人。是年又增西安将军,增满<br/>洲左右翼副都统各一,汉军左右翼亦如之,八旗满、蒙协领各八,汉协领、佐领、<br/>防御、骁骑校不等,满、蒙、汉兵共七千,满、蒙步军七百,暨弓、铁匠等。二十<br/>三年,续设广州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五旗汉军兵,设将军一人,副都统<br/>二,协领、参领各八,防御、骁骑校各四十,八旗鸟枪领催、鸟枪骁骑、领催、骁<br/>骑、砲骁骑、弓、铁匠共三千有奇,兼置绿旗左右前后四营,将领八,兵三千四百<br/>有奇。寻于福州、荆州、宁夏、江宁、京口、杭州并分设鸟枪领催、鸟枪骁骑、领<br/>催、骁骑各有差。京口步军内兼设鸟枪、弓、箭、长枪、藤牌等兵额。是年增设杭<br/>州驻防八旗满、蒙、汉兵共三千二百人。三十二年,设山西右卫八旗满、蒙、汉护<br/>军、领催、马甲、铁匠共五千六百有奇,以将军统之,设随甲四十八,笔帖式六。<br/>三十六年,裁京口绿旗水师总兵,改设京口副将,分左右二营,设游击以下将领八<br/>人,兵一千九百人。五十九年,设河南开封满、蒙领催,鸟枪领催,马甲,鸟枪马<br/>甲,弓、铁匠。六十年,设四川成都副都统一,协领四,佐领、防御、骁骑校、鸟<br/>枪领催、鸟枪骁骑、骁骑暨步军,弓、箭、铁匠。<br/>&nbsp;&nbsp; </p><p>清史稿&nbsp;&nbsp; 志一百五<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5 18:40:37编辑过]
不能理解我的话的再回去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来发言。
<div class="quote"><br/>&nbsp;</div><p>的确啊,也许民主的原始社会比最专政独裁的奴隶社会 更压迫人性?也许.更公平?是不能的,更有创造力?也许.反正我听说 那个民主的雅典输了,我听说那个大禹的儿子 赢了.公平吗?公正吗?鬼知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