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高校靠学术作假从国家圈钱现象严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2:30:39
<p>报告称高校靠学术作假从国家圈钱现象严重 </p><p>--------------------------------------------------------------------------------<br/>&nbsp;<br/><a href="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a> 2006年03月31日06:02 中国青年报 <br/>&nbsp;<br/>  本报记者 李健</p><p>  20个反面案例高校占了15个 </p><p>  今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对2005年11月以前受理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初核、调查和处理。简报将部分案例,隐去名字和单位名 <br/>&nbsp;<br/>称,将其主要事实与处理决定予以公布。国家自然基金委希望“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p><p>  在被通报的20个案例中,其中两个案例被确认为“被举报涉嫌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剩余的18个案例均是“被举报涉嫌在申请书中弄虚作假”。</p><p>  列举的案例同时显示,20个案例中,约有15个案例涉及高校,占总体案例的75%。可以看出,无论是剽窃论文,还是申请项目弄虚作假,都旨在通过申请,获得相关部门的资金资助。</p><p>  被通报的案例中大部分是伪造项目组主要成员的信息,在还没有获得相应职称时,在申请时填报了虚假的职称信息。</p><p>  比如,“经调查核实,刘某某2005年申请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组成员共7人,其中张某某为学士、工程师;田某为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张某某是A大学某学院的聘任人员,原从事财务工作,到该学院仅半年时间,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否是工程师,刘某某不知道。田某是硕博连读研究生,没有硕士学位。”</p><p>  又如,“经调查核实,岳某某2004年申请基金项目并获得资助。岳某某1999年大学毕业;申请书中称其1997年大学毕业。2004年6月硕士毕业;申请书中称2001年硕士毕业。2004年3月31日还没有硕士学位、没有中级职称;申请书中填为:硕士、讲师。岳某某在2004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不具备申请资格,通过伪造个人信息,获得资助。”</p><p>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朱效民博士分析说,很多现实的信息显示,科研项目申报弄虚作假,不仅仅出现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中,其他科研项目申请同样存在。</p><p>  中科院院士张泽说,很多迹象表明,中国科技界不是在淡化名利,而是在不断强化名利。一些科研单位人员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经费挂钩,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科研人员只要有钱就去争。</p><p>  中科院院士黄尚廉表示,很多科研人员脱离科研一线,却想尽办法,甚至采取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从事申请项目的工作。</p><p>  年轻人刚出道往往胆子更大 </p><p>  自然基金委通报的20个案例中,不少案例有这样的称述:</p><p>  “刘某2004年申请并获得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书中,刘某的学位和职称分别写为博士和讲师。依托单位人事部门证明,刘某于2004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6月13日被批准留校、2004年12月6日办理正式报到手续。刘某在2004年3月31日前仍然是博士研究生、没有职称。”</p><p>  “他真实职称是讲师,申请书上填写的是副教授。作为学校引进人才,他享受副教授的待遇,但职称不是副教授。”</p><p>  “2003年3月31日还没有博士学位、没有中级职称,是在职博士研究生;申请书中填为:博士、讲师。”</p><p>  “韩某某2004年3月31日还没有中级职称,是在职博士研究生,申请书中填为:讲师。”</p><p>  朱效民分析说,不排除国家自然基金委集中对青年科研人员申报的项目进行公布的可能,但是上述信息仍透露出,我国青年科研人员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p><p>  朱效民说,有些青年科研人员刚刚走上科研岗位,受到一些不好的环境熏陶,学坏更快,往往胆子更大,长期发展下去后果严重。“这种现象对科研事业的后备力量,尤其是硕士、博士等刚入门的科研新生力量会产生误导,影响恶劣而深远。”</p><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青年科研人员往往很现实,认为没有宽裕的生活,没有收入,就没有社会地位。因此他们可能会想各种办法去申请项目。“我听说过靠项目提成的事情,感到很震惊”。</p><p>  陈佳洱院士说,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决定权在专家评议,相对公平透明,在社会上总体评价不错,但“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仍然很忙,每年都会接到很多投诉”。</p><p>  他认为,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容易把青年科研人员带到歪路上,“很多青年科研人员搞科研的动力不是追求真理,不是对科学的渴求,而是追求名利。青年科研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增强个人素养”。</p><p>  学术捞钱比论文抄袭后果更严重 </p><p>  部分科研人员通过弄虚作假、隐瞒欺骗拿到的资助经费都是国家和纳税人的钱。</p><p>  “这种直接涉及钱的行为,从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来看,比单纯发表一篇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加严重。”朱效民博士说,这些项目往往涉及一个研究团队,成员一般包括高级研究人员、中级研究人员和初级研究人员,还涉及一定数额的国家资助的研究经费;此外,申请项目的人往往学术地位也相对较高,国家资助这些项目,是对科研人员以前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成就的认可。“如果在这些项目中出现欺骗行为,涉及面比较大,负面影响也会更加复杂。”</p><p>  朱效民说,靠弄虚作假捞钱的学术行为危害巨大。第一,会对国家本来就比较紧张的科研经费造成损失和浪费,干扰国家科研方向的部署和实施。</p><p>  第二,不仅会对科学界的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败坏学术风气,还会阻碍中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就如同不遵守体育比赛规则就不可能有真正公平的竞争,进而提高项目整体竞赛水平一样。</p><p>  第三,国内外多次公众态度调查显示,公众对科学界的印象得分几乎总是最靠前,科研人员是社会精英,也是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如果学术不当行为屡禁不止,在破坏学术生态的同时,还有可能向社会传播渗透,甚至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p><p>  第四,对其他严谨踏实工作、平等参与竞争的科研同行不公平,他们中的一些研究工作和成绩,因为不正当竞争而得不到承认,一些本应该得到资助的项目会因此被耽误,甚至永远失去机会,因为优先权对于科学创新至关重要,一旦别人首先做出了成果,再重复研究将毫无意义。</p><p>  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 </p><p>  对于屡屡出现的弄虚作假申请项目的现象,朱效民说,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科学界学术不当行为的防范和处置基本上是由科学界、科研机构自身进行的,各个科研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不尽相同。</p><p>  朱效民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主要是因为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p><p>  从制度方面讲,我国现代科技体制移植于西方,发展历史较短,制度建设仍有许多不健全、甚至扭曲的地方,比如科研领域里的官本位现象。同时,现代科技已广泛渗入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公民生活质量等各个领域,对科技发展的资助和需求也空前庞大、多样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科研制度建设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很多,难以适应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广阔性。</p><p>  从环境方面讲,作为后进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奋力追赶状态,经常伴随着一种焦躁情绪,对科技的期望基本集中在其带来的现实收益上。</p><p>  “当前上上下下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更是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科研成果拿来就得管用,须立竿见影,特别是基础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浮躁功利的土壤,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报北京3月30日电<br/>&nbsp;<br/></p><p>报告称高校靠学术作假从国家圈钱现象严重 </p><p>--------------------------------------------------------------------------------<br/>&nbsp;<br/><a href="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a> 2006年03月31日06:02 中国青年报 <br/>&nbsp;<br/>  本报记者 李健</p><p>  20个反面案例高校占了15个 </p><p>  今年3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对2005年11月以前受理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初核、调查和处理。简报将部分案例,隐去名字和单位名 <br/>&nbsp;<br/>称,将其主要事实与处理决定予以公布。国家自然基金委希望“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p><p>  在被通报的20个案例中,其中两个案例被确认为“被举报涉嫌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剩余的18个案例均是“被举报涉嫌在申请书中弄虚作假”。</p><p>  列举的案例同时显示,20个案例中,约有15个案例涉及高校,占总体案例的75%。可以看出,无论是剽窃论文,还是申请项目弄虚作假,都旨在通过申请,获得相关部门的资金资助。</p><p>  被通报的案例中大部分是伪造项目组主要成员的信息,在还没有获得相应职称时,在申请时填报了虚假的职称信息。</p><p>  比如,“经调查核实,刘某某2005年申请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组成员共7人,其中张某某为学士、工程师;田某为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张某某是A大学某学院的聘任人员,原从事财务工作,到该学院仅半年时间,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否是工程师,刘某某不知道。田某是硕博连读研究生,没有硕士学位。”</p><p>  又如,“经调查核实,岳某某2004年申请基金项目并获得资助。岳某某1999年大学毕业;申请书中称其1997年大学毕业。2004年6月硕士毕业;申请书中称2001年硕士毕业。2004年3月31日还没有硕士学位、没有中级职称;申请书中填为:硕士、讲师。岳某某在2004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不具备申请资格,通过伪造个人信息,获得资助。”</p><p>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朱效民博士分析说,很多现实的信息显示,科研项目申报弄虚作假,不仅仅出现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中,其他科研项目申请同样存在。</p><p>  中科院院士张泽说,很多迹象表明,中国科技界不是在淡化名利,而是在不断强化名利。一些科研单位人员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经费挂钩,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科研人员只要有钱就去争。</p><p>  中科院院士黄尚廉表示,很多科研人员脱离科研一线,却想尽办法,甚至采取一些弄虚作假的手段从事申请项目的工作。</p><p>  年轻人刚出道往往胆子更大 </p><p>  自然基金委通报的20个案例中,不少案例有这样的称述:</p><p>  “刘某2004年申请并获得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的申请书中,刘某的学位和职称分别写为博士和讲师。依托单位人事部门证明,刘某于2004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6月13日被批准留校、2004年12月6日办理正式报到手续。刘某在2004年3月31日前仍然是博士研究生、没有职称。”</p><p>  “他真实职称是讲师,申请书上填写的是副教授。作为学校引进人才,他享受副教授的待遇,但职称不是副教授。”</p><p>  “2003年3月31日还没有博士学位、没有中级职称,是在职博士研究生;申请书中填为:博士、讲师。”</p><p>  “韩某某2004年3月31日还没有中级职称,是在职博士研究生,申请书中填为:讲师。”</p><p>  朱效民分析说,不排除国家自然基金委集中对青年科研人员申报的项目进行公布的可能,但是上述信息仍透露出,我国青年科研人员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p><p>  朱效民说,有些青年科研人员刚刚走上科研岗位,受到一些不好的环境熏陶,学坏更快,往往胆子更大,长期发展下去后果严重。“这种现象对科研事业的后备力量,尤其是硕士、博士等刚入门的科研新生力量会产生误导,影响恶劣而深远。”</p><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的青年科研人员往往很现实,认为没有宽裕的生活,没有收入,就没有社会地位。因此他们可能会想各种办法去申请项目。“我听说过靠项目提成的事情,感到很震惊”。</p><p>  陈佳洱院士说,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决定权在专家评议,相对公平透明,在社会上总体评价不错,但“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仍然很忙,每年都会接到很多投诉”。</p><p>  他认为,现在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容易把青年科研人员带到歪路上,“很多青年科研人员搞科研的动力不是追求真理,不是对科学的渴求,而是追求名利。青年科研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增强个人素养”。</p><p>  学术捞钱比论文抄袭后果更严重 </p><p>  部分科研人员通过弄虚作假、隐瞒欺骗拿到的资助经费都是国家和纳税人的钱。</p><p>  “这种直接涉及钱的行为,从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来看,比单纯发表一篇论文过程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加严重。”朱效民博士说,这些项目往往涉及一个研究团队,成员一般包括高级研究人员、中级研究人员和初级研究人员,还涉及一定数额的国家资助的研究经费;此外,申请项目的人往往学术地位也相对较高,国家资助这些项目,是对科研人员以前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成就的认可。“如果在这些项目中出现欺骗行为,涉及面比较大,负面影响也会更加复杂。”</p><p>  朱效民说,靠弄虚作假捞钱的学术行为危害巨大。第一,会对国家本来就比较紧张的科研经费造成损失和浪费,干扰国家科研方向的部署和实施。</p><p>  第二,不仅会对科学界的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败坏学术风气,还会阻碍中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这就如同不遵守体育比赛规则就不可能有真正公平的竞争,进而提高项目整体竞赛水平一样。</p><p>  第三,国内外多次公众态度调查显示,公众对科学界的印象得分几乎总是最靠前,科研人员是社会精英,也是科学思想和精神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如果学术不当行为屡禁不止,在破坏学术生态的同时,还有可能向社会传播渗透,甚至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p><p>  第四,对其他严谨踏实工作、平等参与竞争的科研同行不公平,他们中的一些研究工作和成绩,因为不正当竞争而得不到承认,一些本应该得到资助的项目会因此被耽误,甚至永远失去机会,因为优先权对于科学创新至关重要,一旦别人首先做出了成果,再重复研究将毫无意义。</p><p>  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 </p><p>  对于屡屡出现的弄虚作假申请项目的现象,朱效民说,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对科学界学术不当行为的防范和处置基本上是由科学界、科研机构自身进行的,各个科研机构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不尽相同。</p><p>  朱效民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发达国家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我国愈演愈烈,主要是因为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p><p>  从制度方面讲,我国现代科技体制移植于西方,发展历史较短,制度建设仍有许多不健全、甚至扭曲的地方,比如科研领域里的官本位现象。同时,现代科技已广泛渗入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公民生活质量等各个领域,对科技发展的资助和需求也空前庞大、多样化,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科研制度建设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很多,难以适应其发展的复杂性和广阔性。</p><p>  从环境方面讲,作为后进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奋力追赶状态,经常伴随着一种焦躁情绪,对科技的期望基本集中在其带来的现实收益上。</p><p>  “当前上上下下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更是急功近利,寅吃卯粮,科研成果拿来就得管用,须立竿见影,特别是基础研究工作所需要的‘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浮躁功利的土壤,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报北京3月30日电<br/>&nbsp;<br/></p>
<p>“...年轻人刚出道往往胆子更大......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不只是大学,整个科研领域都是如此!</p><p><br/>过去我在论坛上曾用“德军在1944”给中国科学界的精神状态打比方,说现在的人不再能“与坦克共存亡”了。</p><p>现实中,很多类似“连升三级、皇帝的新衣”这种奇奇怪怪的活报剧,我都亲眼看到过。作为社会整体腐败的一个部分,学术腐败还只是初级阶段,其后果将在10年20年后显现出来,将给国家的前途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p><p>改革的错误不能原谅。这场混乱,毁掉了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东西,这将是致命的,甚至以后几代中国人回忆起来,都会很痛心。</p><p>第一次渴望有人能批驳我的观点,那样心里倒能好受些。</p>
或许一个好的制度能减轻或延缓些。。。
正是被所谓“好的制度”造成的
<p>中国的“官本位”现象可不是改革的功劳。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p>
<p></p><p>  教育、医疗和科研机构是不该市场化的,或者要市场化就彻底的市场化。</p><p></p><p>  这两个在目前都不可能,于是就形成畸形。</p>
再这样下去,还能不能有“以后几代中国人回忆起来,都会很痛心”的机会都难说了。<br/><br/>
<p>中科院院士张泽说,很多迹象表明,中国科技界不是在淡化名利,而是在不断强化名利。一些科研单位人员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经费挂钩,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科研人员只要有钱就去争。</p><p></p><p>呵呵,看到他在说这种话觉得很好笑,忽然觉得好象不认识这个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