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制导雷达组网技术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6:49:22
<p>本人以前的“老板”。是军内实时数据传输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专家的熏陶之下,我对通讯系统的一些效能真实运作情况,国内外军用通讯传输系统的要求、能力、现今存在的问题多<br/>少有些了解。现在我也知道国家大概几个项目的细节要求,和美国什么东西可以类比,建成能达到美军什么样的水准。<br/><br/>Ferret大嘴一张,居然说出了“比如发射平台外的火控雷达会造成坐标转换误差增大。这就是骗人的。”这等可笑的话。</p><p>下文是来源自《现代雷达》2003年7月《制导雷达组网技术研究》<br/>研究的是多基地雷达火控制导技术。对抗的目标来源是亚音速/超音速的隐身飞机(B2/F117/F22),现在的技术需要的难题已经很多了。对抗高速3-7km/s的物体,对实时传输能力的要求,对时钟同步的要求,对雷达自身方位的测量精度,以及数据融合的精度都要求得更高。请大嘴先生Ferret。吹嘘什么你认识的“某某专家”说我说的问题不存在之前。先去看看相关领域的资料再说。</p><p>还是说现在Ferret你要进一步论证“静默发射”不是“多基地雷达火控制导技术”。而是比“多基地制导技术”更先进,更超越我们地球人想象的先进制导技术。可以跨越地球物理障碍直接一次性解决制导的所有难题。</p><p><br/><br/></p><p>PS: Ferret自称是无线电相关专业毕业,雷达无线电的相关问题,别人未必能比他懂。不过看过相关讨论的朋友一定看出来,Ferret在雷达无线电领域中的讨论被人从基本常识上驳斥了多少观点。本人不是无线电相关专业毕业,最近1月的讨论中某些激动的台湾网友经常讥笑挖苦我这个大陆土包子是中学水平,台湾都是普大教育。肯定比我懂得多。不过通常说这话的人现在下场都不好过。因为他们最终都在铁的事实面前彻底崩溃。现在ferret大概很想证明自己的学历和学识是多差,证明其上大学的时候是怎样混日子的、骗学分的。</p><p>本人以前的“老板”。是军内实时数据传输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专家的熏陶之下,我对通讯系统的一些效能真实运作情况,国内外军用通讯传输系统的要求、能力、现今存在的问题多<br/>少有些了解。现在我也知道国家大概几个项目的细节要求,和美国什么东西可以类比,建成能达到美军什么样的水准。<br/><br/>Ferret大嘴一张,居然说出了“比如发射平台外的火控雷达会造成坐标转换误差增大。这就是骗人的。”这等可笑的话。</p><p>下文是来源自《现代雷达》2003年7月《制导雷达组网技术研究》<br/>研究的是多基地雷达火控制导技术。对抗的目标来源是亚音速/超音速的隐身飞机(B2/F117/F22),现在的技术需要的难题已经很多了。对抗高速3-7km/s的物体,对实时传输能力的要求,对时钟同步的要求,对雷达自身方位的测量精度,以及数据融合的精度都要求得更高。请大嘴先生Ferret。吹嘘什么你认识的“某某专家”说我说的问题不存在之前。先去看看相关领域的资料再说。</p><p>还是说现在Ferret你要进一步论证“静默发射”不是“多基地雷达火控制导技术”。而是比“多基地制导技术”更先进,更超越我们地球人想象的先进制导技术。可以跨越地球物理障碍直接一次性解决制导的所有难题。</p><p><br/><br/></p><p>PS: Ferret自称是无线电相关专业毕业,雷达无线电的相关问题,别人未必能比他懂。不过看过相关讨论的朋友一定看出来,Ferret在雷达无线电领域中的讨论被人从基本常识上驳斥了多少观点。本人不是无线电相关专业毕业,最近1月的讨论中某些激动的台湾网友经常讥笑挖苦我这个大陆土包子是中学水平,台湾都是普大教育。肯定比我懂得多。不过通常说这话的人现在下场都不好过。因为他们最终都在铁的事实面前彻底崩溃。现在ferret大概很想证明自己的学历和学识是多差,证明其上大学的时候是怎样混日子的、骗学分的。</p>
<br/><br/><br/>
<br/><br/><br/>
<br/><br/><br/>
看不懂,顶下.出来透气.看的头都晕了饿[em01][em01][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8 21:23:46编辑过]
<p><font size="2"><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 size="3">JCFERRET</font></strong></font></p><p><font size="2">假如F-22不涂吸波涂料时的雷达反射面为4平方米,在在涂吸波涂料后在X波段雷达目前雷达反射面相当于0.02平方米,那么在L波段、K波段的雷达目前,F-22的反射面应该会相当于在多少平方米之间?</font></p><p><font size="2">从长远看,为了对付F-22这样的第四代战机,中距弹的引导头是否会向有源相控阵雷达方向发展?</font></p><p><font size="2"></font>从理论和工程方面看,米波雷达有没有可能用合成孔径技术缩小体积,然后装到大型预警机上面去?<br/></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6-3-28 20:48:00的发言:</b><br/><p><font size="2"><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 size="3">JCFERRET</font></strong></font></p><p><font size="2">假如F-22不涂吸波涂料时的雷达反射面为4平方米,在在涂吸波涂料后在X波段雷达目前雷达反射面相当于0.02平方米,那么在L波段、K波段的雷达目前,F-22的反射面应该会相当于在多少平方米之间?</font></p><p><font size="2">从长远看,为了对付F-22这样的第四代战机,中距弹的引导头是否会向有源相控阵雷达方向发展?</font></p><p><font size="2"></font>从理论和工程方面看,米波雷达有没有可能用合成孔径技术缩小体积,然后装到大型预警机上面去?<br/></p></div><p></p><p>啊???一枚导弹要打几个目标?一枚导弹就跟踪一个目标,你要相控阵干什么?</p><p>雷达的波长和器材尺寸是有关系的,波长短,才能小型化。合成孔径的目的在于获得一个高度锐化的波束。</p><p>&nbsp;</p>
<p>现在的数字,相控阵雷达一般都比脉冲多谱勒雷达远,我以为相控真比脉冲多谱勒雷达远一些,如果能的话应该可以增加探测、锁定四代机的距离。</p><p><font size="2">顺便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F-22的吸波涂料,主要针对X波段雷达有效,假如F-22不涂吸波涂料时的雷达反射面为4平方米,在在涂吸波涂料后在X波段雷达目前雷达反射面相当于0.02平方米,那么在L波段、K波段的雷达目前,F-22的反射面应该会相当于在多少平方米之间?</font></p>
<p>山人去方方那里,有一个专门讨论隐身的帖子,还没有涉及到你这个问题。我上次提外形砸出4页,你再去砸一砖</p><p>有源相控阵可以减少损耗,所以能增加探测距离。可以降低虚警率发现后进行重点扫描,也能提高发现距离。不过价格似乎有点问题</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6-3-28 21:06:00的发言:</b><br/><p>现在的数字,相控阵雷达一般都比脉冲多谱勒雷达远,我以为相控真比脉冲多谱勒雷达远一些,如果能的话应该可以增加探测、锁定四代机的距离。</p><p><font size="2">顺便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F-22的吸波涂料,主要针对X波段雷达有效,假如F-22不涂吸波涂料时的雷达反射面为4平方米,在在涂吸波涂料后在X波段雷达目前雷达反射面相当于0.02平方米,那么在L波段、K波段的雷达目前,F-22的反射面应该会相当于在多少平方米之间?</font></p></div><p></p><p>等等吧,远不远,和是不是相控阵毫无关系。</p><p>我不知道你这个涂料的吸收波谱,我怎么给你算。</p>
<p><a href="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kjldxyxb/kjld2001/0101/010116.htm">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kjldxyxb/kjld2001/0101/010116.htm</a><br/>雷达情报处理中观测数据坐标转换误差分析<br/>摘 要:主要针对情报处理中极坐标数据转换成直角坐标数据之间的误差分析,给出了无偏转换公式</p>
<p>这个说的是单部雷达坐标转换造成的误差吧</p><p>&nbsp;</p><br/><br/><br/>
<br/>
<p>&gt; 用多基地雷达的东西,来说明单部雷达的问题,水平实在是高啊。</p><p>说实话,以阁下对雷达和作战系统的了解。我已经无话可说了。</p><p>要不要我请中科院电磁研究所/计算机所的专家来评论?或者找两个工程院的院士来评论一下?(找工程院的院士有点假,因为这种话题我都不敢和人开口)。PS: 我这里还有中国航天一集团一把手的女婿的电话,他正在忽悠一个电信方面的项目。我可以介绍给你认识(愿意介绍给你,是因为他太能侃了,典型的能把黑的说成白的那种人,与你刚好一类)。</p><p>&gt; 我说的“静默发射”,根本就不是多基地雷达的概念,发射平台上的<br/>&gt; 雷达没有开机,另外一部雷达负责火控,看清楚,是一部,不是多个,<br/>&gt; 要TMD什么多雷达之间的同步啊?最多就是预警雷达交班给火控而已啊。</p><p>算了吧,你在雷达方面犯的常识性错误已经太多了。你还以为你真有权威?</p><p>如果高达几百km的远程火控制导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单基地”雷达火控就能解决搞定,那么各国多基地雷达发展用来做什么?而且实际上你描述的这种“单基地”雷达作战模式,即便假设你说的这种武器作战模式是存在的,实际需要的是同样的数据信息传输分析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之上,才有网络中心战一说,才是C4I系统。而你显然是描述一种需求远比现有的C4I系统还要低等的作战技术。几百千米之外如何对拦截弹的发射进行控制?初步制导校正方位?这些表述换了任何一个做雷达和防空导弹的做数据链实时传输的人。都会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既然是学这个专业的,我只想知道你的导师是哪位,我把相关讨论发送给他,让他看看他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水平。质问一下,这种学生怎么什么让他毕业的?</p><p>&gt; 而且这个文章里没有说“发射平台外的火控雷达会造成坐标转换误差增<br/>&gt; 大”。土鸡是不是根本没有看懂啊?</p><p>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是以阁下的水平看不懂。而且很显然阁下对信息系统、指令制导系统一窍不通。所以看不明白。</p><p>&gt; 你说制导站必须在发射平台,如果位置变了,那么坐标转换就会造成巨大<br/>&gt; 误差。请问,这个误差哪里来的?是雷达所处位置变了造成的,还是说另<br/>&gt; 一部雷达自身位置没测准造成的?</p><p>上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了3.4章节好好读读。任何传感器都是有测量误差的,如果在陆地以静止状态工作,工作误差可以缩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这时系统的误差主要是时间同步、数据延时、数据融合造成的。但在海上,由于海水和自身的运动,在雷达精确测向上,测量的结果和真实的地球绝对方位数据本就有一个误差,如果目标是低速物体,误差可以很容易补偿甚至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高速远距离的物体,雷达测向精度,舰船罗盘系统的精确指北都是问题,SBX的雷达波束宽度毕竟有0.14度,在2000km的距离上,如果舰船本身的测量角度不准或者补偿不够及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误差。这个误差再经过数据融合系统,和网络延迟,对于拦截系统的预测,就会出现重大的偏差。为什么GBR-N雷达要用20分钟时间来持续跟踪目标计算弹道,就是要累积足够的样本分析弹道并分散补偿误差的值。确保末端拦截时,能准确预测到落点,设计拦截弹的拦截区域。如果GBR-N探测弹道不需要补偿误差,那么为什么GBR-N雷达在NMD中前沿部署时不携带大型拦截弹,直接在上升段拦截?至少从防御层面来说,多一次拦截机会也是好的?</p><p>&gt; 难怪人家台湾人笑话你哦。</p><p>我是不怕人笑的,因为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的最甜。而真正笑到最后的通常就是我。你有一点和他们某些人很相似,就是死鸭子嘴硬。</p><p>只是想告诉你,出了错再想办法编话补救来维持自己的“声誉”是最蠢的。要么就绝对不要犯错,1000个论点中1个都不要错。要么就在犯错的时候立即主动退场。这样没人会介意你的错误。我不是不犯错,最近1年,我犯过两个错,一次是把Y-8预警机和Y-8合成孔径战场情报机搞混了。一次是YF23和我争论飞机增稳控制和电传飞控的定义的界限时,我对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个描述出现原理上的错误(发完帖子睡了一觉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两个话题我都立即就退出不再讨论了。因为我认为我已经在基本知识层面犯了严重的根本错误,没有资格继续讨论了。对于错误的概念和问题我绝对不会坚持,因为错误永远是错误(前提是你要拿出确实的证据说明我错了),虽然我有办法强辩过去。但是那样做我就成为普及伪科学,传播错误知识误导大众的罪人。把个人的尊严凌驾于科学真知之上是任何科学作风严谨的人不能容忍的。<br/><br/>最近工作忙,实在不能再每天花几个小时(每篇帖子光准备资料查证资料要花1-1.5小时)和你瞎侃了。你好好想想自己的作为</p><p>想一下维护自己的“尊严”、修理/平衡愤青的言论和科学的尊严。哪方面更重要。</p>
<p>土鸡兄,就找到这么几个看着像的,是不是他们?你说的论文不会是被隐藏了吧</p><p>钝头双锥、十字舵、X舵、高速大气层外返回体<br/>雷达高度计、雷达辐射计</p><p><br/><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5606148">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5606148</a><br/>超声波、高超声速球锥组合体表面压强估算方法及其应用<br/>改进并推广了一种有效的球头单锥组合体在超声速和高超声速流动情况下的表面压力分布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若干来流条件下球头双锥组合体表面的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以及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本文介绍的方法不失为一种适用范围较宽、准确程序较高的工程算法。</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3751792">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3751792</a><br/>高超声速钝头飞行器轴对称无粘绕流流场计算<br/>应用Harten-TVD格式和时间推进方法求解Euler方程,对高超声速钝头飞行器绕流流场进行了计算。物面压力系数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求解方法是可行的。本文的计算方法可应用到再入弹体绕流流场和再入气动特性的研究。</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1539537">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1539537</a><br/>再人飞行器优化气动布局研究<br/>本文研究了再入飞行器的优化气动布局问题,提出了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分析,指出了具有高机动性能的带翼机动再入飞行器,弯体机动再入飞行器及带翼锥柱裙机动再入飞行器等再入飞行器的几何数变化规律,该研究对这类再入飞行器的气动布局选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p><p><a href="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bgxb/bgxb2002/0201/020136.htm">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bgxb/bgxb2002/0201/020136.htm</a><br/>钝头双锥体有攻角表面热流计算<br/>本文针对导弹机动弹头再入的防热问题,通过求解二维EULER方程确定边界层外缘参数,在理论与半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参考焓方法计算了球头钝双锥外形弹头有攻角再入时的表面热流.通过与国外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这种采用CFD方法求解边界层外缘参数和其它方法获得的热流计算结果较为准确,为再入弹头防热方案的初步设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径.<br/>关键词:表面热流;高超声速;再入;机动弹头</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9129141">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9129141</a><br/>再入体过渡区气动特性预测<br/>采用DSMC(Direct Simulation Monte-Carlo)方法模拟球双锥复杂外形过渡区流动。给出了近连续区的温度与压强分布图,以及在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条件下球双锥表面压强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分布,并将阻力系数模拟结果与桥函数一体化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8035688">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8035688</a><br/>复杂外形气动特性的DSMC模拟与桥函数估算<br/>通过桥函数估算气动力以及蒙特卡罗方法数值模拟流场,对复杂外形再入体过渡区气动特性进行预测。给出了流场部分特征分布,考察了不同Knudsen数、不同马赫数对表面压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分布的影响。阻力系数数值模拟结果与桥函数估算结果的比较表明,低密度效应对过渡区再入体气动特征影响极大</p><p><a href="http://scholar.google.com/url?sa=U&amp;q=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T/95980A/2002/000/004/GC39_V2_6957690.pdf">http://scholar.google.com/url?sa=U&amp;q=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T/95980A/2002/000/004/GC39_V2_6957690.pdf</a><br/>浅析再入动飞行器十字布局与叉字布忆的气动特性差异<br/>利用典型状态的风洞试验结果对十字布局与叉字布局再入机动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叉字布局的静稳定裕度变化范围大于十字布局,机动配平能力高于十字布局,升力、升阻比与十字布局相当,舵面控制效率大于十字布局,舵前缘压力与十字布局相当,舵面压力则远大于十字布局,俯仰、偏航、滚转控制的气动交连耦合影响比十字布局严重</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10280770">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10280770</a><br/>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雷达目标识别研究<br/>以评估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雷达识别能力为背景,分析了地基雷达识别弹道导弹目标的技术途径。根据弹道导弹目标群在飞行中段和再入段表现出的特性差异,提出了涉及目标结构特性、姿态特性以及再入特性的综合识别策略,并初步分析了各种识别措施的可行性</p><p><a href="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3801176">http://engine.cqvip.com/content/citation.dll?id=3801176</a><br/>高速等离子体尾流结构的实验研究<br/>通过测量流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法,测定了超高速流场中钝经后主激波的几何位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Kolmogorov熵值的方法,得到熵的极小值位置与电子密度法得到的最大值位置是相同的。根据 Kolmogorov熵值的分布得到了自由剪切层并观测到钝体底部近尾区存在有一个有序区域。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Kolmogorov最小熵值法能够较不表晰地刻划处于远尾区流场的结构。</p><p></p>
<p>找一帮计算机所的有什么用,直接找2院的不就行了,那不就是我找的人么?</p><p>土鸡,我这里只有一部火控雷达,你说就这一部火控,怎么就组网了?</p><p>3.4的内容我看来,看了以后实在哭笑不得,你说了半天还是组网。拜托,这里谈的根本不是雷达组网,而是单步火控雷达,你要求绝对坐标干什么?</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华土鸡</i>在2006-3-29 2:24:00的发言:</b><br/><p>&gt; 用多基地雷达的东西,来说明单部雷达的问题,水平实在是高啊。</p><p>说实话,以阁下对雷达和作战系统的了解。我已经无话可说了。</p><p>要不要我请中科院电磁研究所/计算机所的专家来评论?或者找两个工程院的院士来评论一下?(找工程院的院士有点假,因为这种话题我都不敢和人开口)。PS: 我这里还有中国航天一集团一把手的女婿的电话,他正在忽悠一个电信方面的项目。我可以介绍给你认识(愿意介绍给你,是因为他太能侃了,典型的能把黑的说成白的那种人,与你刚好一类)。</p><p>&gt; 我说的“静默发射”,根本就不是多基地雷达的概念,发射平台上的<br/>&gt; 雷达没有开机,另外一部雷达负责火控,看清楚,是一部,不是多个,<br/>&gt; 要TMD什么多雷达之间的同步啊?最多就是预警雷达交班给火控而已啊。</p><p>算了吧,你在雷达方面犯的常识性错误已经太多了。你还以为你真有权威?</p><p>如果高达几百km的远程火控制导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单基地”雷达火控就能解决搞定,那么各国多基地雷达发展用来做什么?而且实际上你描述的这种“单基地”雷达作战模式,即便假设你说的这种武器作战模式是存在的,实际需要的是同样的数据信息传输分析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之上,才有网络中心战一说,才是C4I系统。而你显然是描述一种需求远比现有的C4I系统还要低等的作战技术。几百千米之外如何对拦截弹的发射进行控制?初步制导校正方位?这些表述换了任何一个做雷达和防空导弹的做数据链实时传输的人。都会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既然是学这个专业的,我只想知道你的导师是哪位,我把相关讨论发送给他,让他看看他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是什么水平。质问一下,这种学生怎么什么让他毕业的?</p><p>&gt; 而且这个文章里没有说“发射平台外的火控雷达会造成坐标转换误差增<br/>&gt; 大”。土鸡是不是根本没有看懂啊?</p><p>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是以阁下的水平看不懂。而且很显然阁下对信息系统、指令制导系统一窍不通。所以看不明白。</p><p>&gt; 你说制导站必须在发射平台,如果位置变了,那么坐标转换就会造成巨大<br/>&gt; 误差。请问,这个误差哪里来的?是雷达所处位置变了造成的,还是说另<br/>&gt; 一部雷达自身位置没测准造成的?</p><p>上面的文章已经提到了3.4章节好好读读。任何传感器都是有测量误差的,如果在陆地以静止状态工作,工作误差可以缩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这时系统的误差主要是时间同步、数据延时、数据融合造成的。但在海上,由于海水和自身的运动,在雷达精确测向上,测量的结果和真实的地球绝对方位数据本就有一个误差,如果目标是低速物体,误差可以很容易补偿甚至忽略不计。但是对于高速远距离的物体,雷达测向精度,舰船罗盘系统的精确指北都是问题,SBX的雷达波束宽度毕竟有0.14度,在2000km的距离上,如果舰船本身的测量角度不准或者补偿不够及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误差。这个误差再经过数据融合系统,和网络延迟,对于拦截系统的预测,就会出现重大的偏差。为什么GBR-N雷达要用20分钟时间来持续跟踪目标计算弹道,就是要累积足够的样本分析弹道并分散补偿误差的值。确保末端拦截时,能准确预测到落点,设计拦截弹的拦截区域。如果GBR-N探测弹道不需要补偿误差,那么为什么GBR-N雷达在NMD中前沿部署时不携带大型拦截弹,直接在上升段拦截?至少从防御层面来说,多一次拦截机会也是好的?</p><p>&gt; 难怪人家台湾人笑话你哦。</p><p>我是不怕人笑的,因为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的最甜。而真正笑到最后的通常就是我。你有一点和他们某些人很相似,就是死鸭子嘴硬。</p><p>只是想告诉你,出了错再想办法编话补救来维持自己的“声誉”是最蠢的。要么就绝对不要犯错,1000个论点中1个都不要错。要么就在犯错的时候立即主动退场。这样没人会介意你的错误。我不是不犯错,最近1年,我犯过两个错,一次是把Y-8预警机和Y-8合成孔径战场情报机搞混了。一次是YF23和我争论飞机增稳控制和电传飞控的定义的界限时,我对自动控制技术的一个描述出现原理上的错误(发完帖子睡了一觉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两个话题我都立即就退出不再讨论了。因为我认为我已经在基本知识层面犯了严重的根本错误,没有资格继续讨论了。对于错误的概念和问题我绝对不会坚持,因为错误永远是错误(前提是你要拿出确实的证据说明我错了),虽然我有办法强辩过去。但是那样做我就成为普及伪科学,传播错误知识误导大众的罪人。把个人的尊严凌驾于科学真知之上是任何科学作风严谨的人不能容忍的。<br/><br/>最近工作忙,实在不能再每天花几个小时(每篇帖子光准备资料查证资料要花1-1.5小时)和你瞎侃了。你好好想想自己的作为</p><p>想一下维护自己的“尊严”、修理/平衡愤青的言论和科学的尊严。哪方面更重要。</p></div><p>土鸡,不想和你吵架,但是建议你补补基础课。 </p><p>你知道很多术语,看过很多文章,但是你的基础不足以支持你理解。我不会乱看文章,找个人解释一下再看比较好。 </p><p>NCW不是说雷达组网完成火控,而是涵盖更广的概念,不要说到NCW就是雷达组网。你把那些概念用错了范围了。 </p><p>不要说比C4I低等,C4I是什么?NCW是什么?你以为离开雷达组网就不是了?就低等了?通讯情报指挥控制计算机,我这里也是一样不少,你凭什么说离开雷达组网,我这就不是C4I的东西了? </p><p>你说的两个方面,当然是后者重要,所以我不会让你轻松糊弄过去。你现在口气越来越硬,但是文字越来越虚了。 </p><p>知道为什么?从一开始你就搞错了方向。 </p><p>&nbsp; </p><p>&nbsp;</p>
晕头转向。
<p>在虚幻上我已经引用资料证明了美国计划中的NCW需要到2020-2030年才能成熟和服役。</p><p>而且我以前老板搞得就是C4I,现在涉及的一些项目全部是按照NCW的要求做的。</p><p>雷达组网是NCW这话是你说的,可不是我说的。你的“静默发射”如果要联入C4I,所有问题<br/>就和雷达组网一样,只是雷达组网的第三类混合配置模式而已。</p><p>说我虚?很简单把你我的讨论拿给专家看,不多说,找现代舰船、舰船知识、兵器、兵器知识的主编,找任何的做雷达的、防空导弹的专家,我可以去联系兵工科技,让他们找一个搞雷达搞防空导弹的专家做访谈,顺便问问专家,让专家看看你的“静默制导”可以不可以用。</p><p>你不是经常投稿吗?不妨就把你的几百km“静默制导”写篇文章发一发。看看主编骂不骂。<br/>你可别忘了一字不改的附上这里所有讨论...</p><p>看看现在谁虚。</p>
<p>我可从来没说雷达一定要组网才能算得上NCW,你说的组网,是多部火控雷达同时观测一个目标。这时候才有你说的那些问题。我这里只有一部火控,要什么要什么组网?</p><p>所有问题和你的雷达组网一样?真的?和雷达组网一样也都有统一绝对坐标的问题?</p><p>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什么是NCW,什么是雷达组网,什么是多基址雷达?</p><p>告诉你,不要去找那些刊物的主编。你找的不可能比我找的专家强。中国几乎所有地空舰空防空弹都是我这的,航天部的专家搞出来的。</p><p>说静默发射这个概念的,说你基本概念不通,就是他们,你还要找什么?</p><p>你找兵工科技好了。我还不信他们的水平能超过863-4XX专家组的组长。</p>
2位,请科普一下,我贴的那东西说得算不算是坐标转换会造成误差的例子,是否适用于你们说的情况
<p>[em06]...</p><p>不要吵出机密来嘛....</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游民</i>在2006-3-29 18:36:00的发言:</b><br/>2位,请科普一下,我贴的那东西说得算不算是坐标转换会造成误差的例子,是否适用于你们说的情况</div><p></p><p>太小看不清。</p><p>就我说的单部雷达而言,自己跟踪目标和拦截弹就行了,不是多部雷达同时跟踪一个目标,所以土鸡说的那些东西根本用不上。</p><p>既然是相对坐标,那么坐标转换造成误差的原因就不是雷达的位置,而是雷达精度了。</p><p>土鸡就是没有搞懂什么叫多基址,他以为多部雷达配合工作就是多基址了。所以闹了这么大一个笑话。</p><p>我幸亏没说“前向通过能力”,不然他更要跟我纠缠不清。</p><p>你去找一篇文章《国外网络化防空反倒作战系统》就行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1 12:36:25编辑过]
记得很早以前就顶过土鸡兄的一篇帖子,很佩服你,虽然我所学的知识还不足以完全看懂你的贴,不过还是支持你!!!!&nbsp;&nbsp; 顶!!!!![em05][em05][em03][em03]
<p>不用看也知道,坐标变换对目标跟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卡尔曼滤波的观测方差矩阵和增益矩阵上。变化是非线性的,造成了在观测空间(距离,方位角,俯仰角)的方差独立,而转换到滤波空间(X,Y,Z)上协方差不是独立的,有些卡尔曼滤波方法就不能用。</p><p>&nbsp;&nbsp; 土鸡兄谈论的是组网,组网由于观测自由度相对于滤波自由度大很多,有更多的数据去修正滤波结果,滤波效果会好很多。</p><p>&nbsp;&nbsp;&nbsp; JCFERRET谈论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类似F22上的一架飞机为另一架飞机制导类似的东西。我现在根据手头上的资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架飞机间的相对位置不能准确的确定,非常容易造成卡尔曼滤波发散。如果是地面雷达,相对位置容易准确确定,倒是可以实现。二院和北航就这个问题正在合作。</p>
游民说的是对的
<p>土鸡兄谈论的和JCFERRET谈的我想不是一个东西,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两位高人说的都没错。</p><p>JCFERRET,不要小看了发射平台和制导平台之间的测量误差,非常容易造成卡尔曼滤波发散。我正为类似的情况苦恼呢。</p><p>&nbsp;</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JCFERRET</font></strong></p><p>我不知道你这个涂料的吸收波谱,我怎么给你算。</p><p>====波谱哪里能知道,你就自己给他设计一个或几个可能的、比较合理的波谱算算。</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游民</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我去看看。</font></strong></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qinweiqiu</i>在2006-3-31 13:01:00的发言:</b><br/><p>土鸡兄谈论的和JCFERRET谈的我想不是一个东西,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两位高人说的都没错。</p><p>JCFERRET,不要小看了发射平台和制导平台之间的测量误差,非常容易造成卡尔曼滤波发散。我正为类似的情况苦恼呢。</p><p>&nbsp;</p></div><p>确实是鸡同鸭讲了一次,我也是后来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p><p>这个误差肯定存在,但是初制导交班后,火控雷达只要同时抓住目标和拦截弹,就可以把拦截弹引导至末制导。这就行了。</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6-3-31 13:04: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JCFERRET</font></strong></p><p>我不知道你这个涂料的吸收波谱,我怎么给你算。</p><p>====波谱哪里能知道,你就自己给他设计一个或几个可能的、比较合理的波谱算算。</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游民</font></strong></p><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我去看看。</font></strong></p></div><p>胡闹,我怎么可能和你一样没事凭空想象。 </p><p>居然能想象出相控阵雷达比多普勒看得远来。</p>
<p>对,关键就在弹载雷达的航迹起始上,用另一台雷达照射,误差大,很有可能一开始卡尔曼滤波就收敛不了。</p><p>ps:我不是作空空弹的,这方面我是看了师兄的一个工程想象的,如有错误随便哪位都可指出。</p><p>但我上边说的问题肯定会存在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qinweiqiu</i>在2006-3-31 13:36:00的发言:</b><br/><p>对,关键就在弹载雷达的航迹起始上,用另一台雷达照射,误差大,很有可能一开始卡尔曼滤波就收敛不了。</p><p>ps:我不是作空空弹的,这方面我是看了师兄的一个工程想象的,如有错误随便哪位都可指出。</p><p>但我上边说的问题肯定会存在的。</p></div><p>如果火控雷达,比如SBX这样的,覆盖面也广,精度也高,那么拦截弹进入它的视野后,就可以引导了。前面的误差大不怕啊,反正前面初制导的任务就是把弹送进火控雷达的监视范围。</p>
<p>SBX是什么的简写?有它的大约的参数吗?</p><p>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雷达中继制导的问题。</p><p>一机照射,另一机发射。按照你的思路是:开始中距弹不装订目标信息,在中距弹进入照射机雷达作用空域后由照射机给中距弹装订目标信息,并且中继制导也由照射机负责。</p><p>那么存在的问题就是中距弹何时进入照射机的作用空域,进入照射机作用空域后和照射机的相对位置如何确定。我想这对中距弹上的弹载计算机计算何时开动雷达以及按照什么样的航迹去接近目标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p><p>&nbsp;&nbsp;&nbsp; 因为单机照射发射,中距弹和目标的相对位置都好确定。如果弹上有惯导装置会算出弹的飞行距离以及相对目标的角度。而一机照射一机发射,最起码没有弹本身的信息,这是个很大的问题。</p>
<p>SBX是海基X-BAND,不是空对空。</p><p>说白了只是雷达、制导站前置了。弹的信息好解决,因为SM-3是要求自己获得位置信息,然后传给火控的。</p>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JCFERRET</font></strong></p><p>你不说就是不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别怪别人,让你用你的专业设定一个或几个可能的波谱,怎么能说是空想呢?</p>
<p><a href="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23408&amp;id=244797&amp;page=3&amp;skin=0&amp;Star=1"><font color="#000000">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replyid=23408&amp;id=244797&amp;page=3&amp;skin=0&amp;Star=1</font></a></p><p><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qinweiqiu兄,看来你是搞雷达技术的,上面这个网址是关于天波雷达对目标跟踪的,目的是确定天波雷达是否能够自主检测并跟踪船舶、航空器等目标,他们说成能否判定对方速度并据此判断目标类型了。请你去看一下,天波雷达到底能不能自主检测并跟踪船舶/飞行器目标</font></p><p><font face="Verdana">研学论坛常规雷达板块上的东西基本看不明白,自己无力分析,还请你帮忙</font></p>
<p>屁话,隐身材料的吸收波谱是什么东西你知道么?这是能猜的?</p><p>你怎么不猜猜美国战斗机的敌我识别码啊?</p>
<p>汗,早说地基不就成了。还害的我白码这么多字。</p><p>地基的完全可以按你说的作,没什么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