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间 国企竟由创利润新高到亏损创16年新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6:10:58
<p><br/>&nbsp;一月之间 国企竟由创利润新高到亏损创16年新高&nbsp; <br/>&nbsp;<br/>&nbsp;<br/>&nbsp;时间:2006年03月27日07:46&nbsp;&nbsp; 我来说两句(551)&nbsp;  &nbsp;&nbsp;&nbsp; </p><p>&nbsp;<br/>&nbsp;&nbsp;<br/>&nbsp; <br/>【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檀】&nbsp; <br/>&nbsp;&nbsp;&nbsp; 近日媒体关于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的一则报道,让人莫名惊诧。报道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nbsp;<br/>&nbsp;<br/>&nbsp;<br/>&nbsp;<br/>&nbsp;&nbsp;&nbsp; 就在上个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企业财务快报: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而销售收入实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p><p>&nbsp;&nbsp;&nbsp; 请注意,这里的目标数据都来自于全部国企,时间仅相差一个月,没有任何情绪过度就完成了"变脸"术。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统计口径或者数据来源有问题;第二,国企本身向两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就参差不齐。但不管怎样,总得有一个部门出来向纳税人解释一下,同样的一批国企在同样的时间内是如何做到既赢利又亏损的?如果连基本的数据都有如此令人瞠目的出入,那么,国资委到底又是依据什么来制订国企政策的?</p><p>&nbsp;&nbsp;&nbsp; 政府部门在数据上的自相矛盾,在强调国企改制成就之时难免给人以粉饰之感;而在国资委进行央企预算编制央企上缴红利的呼声紧锣密鼓之时,突然抛出国企亏损论,则更像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很容易被理解成不想上缴红利的托辞。</p><p>&nbsp;&nbsp;&nbsp; 数据的不可信还则罢了,由数据扯出的陈年旧案,关乎国企改革的未来取向,对此不可不察。财政部与国资委对于国资经营预算的编制权与央企红利上缴的争夺由来已久,财政部虽然"惜败",仍坚持国资经营预算仅仅是财政预算中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一个部分,应该纳入公共财政体系。</p><p>&nbsp;&nbsp;&nbsp; 但国资委的内部循环设想已经成熟,国资委已有的表态说明,国资委将主要把红利用于国企改制重组成本支出、对现有出资企业补充资本金的支出。以2005年央企的6000多亿的纯利润,如果按照一般国外的盈利水平的1/3折算,红利2000亿,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个小数目,更何况在红利主导权的背后还有部门地位等隐性收益。</p><p>&nbsp;&nbsp;&nbsp; 如今爆出的亏损传闻,说明国企改制成本居高不下,预算中的上缴红利数额将大幅缩水;即便上缴了红利,也是在央企内部循环。在现阶段,国企红利不仅不能成为民众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恐怕公共财政与国有银行还得继续增加为国企解困买单的开支。</p><p>&nbsp;&nbsp;&nbsp; 有最新证据。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意见》指出,2005年至2008年,将对2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2271.6亿元,职工351万人。另据国资委统计,从1994年启动政策性破产到2004年底,已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个,核销金融机构债权2370亿元,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667万人。国有商业银行支付也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支付也好,最终都要由公共财政即纳税人买单。</p><p>&nbsp;&nbsp;&nbsp; 深入国企灵魂的真正的改制越晚,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将越大。由于这一成本由全体纳税人承担,因而极具隐蔽性,但资源错配所造成的整体低效,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矛盾正在并将在可见的未来以各种方式显现。</p><p>&nbsp;&nbsp;&nbsp; 国企改制迟迟不到位的结果就如现在所见,一方面,国企在主要利润来源的资源性领域加强垄断,进而蔓延到一般竞争性领域,给中国经济造成垄断与效率低下的双重痛苦;另一方面,国企改制的成本压力将无法抑制地继续转嫁给社会。这将离我们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初衷渐行渐远。</p><p>&nbsp;&nbsp;&nbsp; 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加快国企改制,一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平透明的竞争规则,使国企尽快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第二,那些有足够理由保持国有的大型企业,应明确公共职能与社会职责,以免成为难以驾御的垄断怪兽,吞噬资源与民争利,吃的是奶挤出的只有点滴草汁。</p><p><br/>&nbsp;一月之间 国企竟由创利润新高到亏损创16年新高&nbsp; <br/>&nbsp;<br/>&nbsp;<br/>&nbsp;时间:2006年03月27日07:46&nbsp;&nbsp; 我来说两句(551)&nbsp;  &nbsp;&nbsp;&nbsp; </p><p>&nbsp;<br/>&nbsp;&nbsp;<br/>&nbsp; <br/>【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檀】&nbsp; <br/>&nbsp;&nbsp;&nbsp; 近日媒体关于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的一则报道,让人莫名惊诧。报道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nbsp;<br/>&nbsp;<br/>&nbsp;<br/>&nbsp;<br/>&nbsp;&nbsp;&nbsp; 就在上个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2005年企业财务快报: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而销售收入实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19%。</p><p>&nbsp;&nbsp;&nbsp; 请注意,这里的目标数据都来自于全部国企,时间仅相差一个月,没有任何情绪过度就完成了"变脸"术。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国家统计局、财政部的统计口径或者数据来源有问题;第二,国企本身向两个部门提供的数据就参差不齐。但不管怎样,总得有一个部门出来向纳税人解释一下,同样的一批国企在同样的时间内是如何做到既赢利又亏损的?如果连基本的数据都有如此令人瞠目的出入,那么,国资委到底又是依据什么来制订国企政策的?</p><p>&nbsp;&nbsp;&nbsp; 政府部门在数据上的自相矛盾,在强调国企改制成就之时难免给人以粉饰之感;而在国资委进行央企预算编制央企上缴红利的呼声紧锣密鼓之时,突然抛出国企亏损论,则更像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很容易被理解成不想上缴红利的托辞。</p><p>&nbsp;&nbsp;&nbsp; 数据的不可信还则罢了,由数据扯出的陈年旧案,关乎国企改革的未来取向,对此不可不察。财政部与国资委对于国资经营预算的编制权与央企红利上缴的争夺由来已久,财政部虽然"惜败",仍坚持国资经营预算仅仅是财政预算中国有资本预算体系的一个部分,应该纳入公共财政体系。</p><p>&nbsp;&nbsp;&nbsp; 但国资委的内部循环设想已经成熟,国资委已有的表态说明,国资委将主要把红利用于国企改制重组成本支出、对现有出资企业补充资本金的支出。以2005年央企的6000多亿的纯利润,如果按照一般国外的盈利水平的1/3折算,红利2000亿,无论如何不能说是个小数目,更何况在红利主导权的背后还有部门地位等隐性收益。</p><p>&nbsp;&nbsp;&nbsp; 如今爆出的亏损传闻,说明国企改制成本居高不下,预算中的上缴红利数额将大幅缩水;即便上缴了红利,也是在央企内部循环。在现阶段,国企红利不仅不能成为民众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恐怕公共财政与国有银行还得继续增加为国企解困买单的开支。</p><p>&nbsp;&nbsp;&nbsp; 有最新证据。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意见》指出,2005年至2008年,将对2116户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涉及国有金融机构债权2271.6亿元,职工351万人。另据国资委统计,从1994年启动政策性破产到2004年底,已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484个,核销金融机构债权2370亿元,安置关闭破产企业职工667万人。国有商业银行支付也好,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支付也好,最终都要由公共财政即纳税人买单。</p><p>&nbsp;&nbsp;&nbsp; 深入国企灵魂的真正的改制越晚,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将越大。由于这一成本由全体纳税人承担,因而极具隐蔽性,但资源错配所造成的整体低效,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矛盾正在并将在可见的未来以各种方式显现。</p><p>&nbsp;&nbsp;&nbsp; 国企改制迟迟不到位的结果就如现在所见,一方面,国企在主要利润来源的资源性领域加强垄断,进而蔓延到一般竞争性领域,给中国经济造成垄断与效率低下的双重痛苦;另一方面,国企改制的成本压力将无法抑制地继续转嫁给社会。这将离我们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初衷渐行渐远。</p><p>&nbsp;&nbsp;&nbsp; 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加快国企改制,一是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公平透明的竞争规则,使国企尽快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第二,那些有足够理由保持国有的大型企业,应明确公共职能与社会职责,以免成为难以驾御的垄断怪兽,吞噬资源与民争利,吃的是奶挤出的只有点滴草汁。</p>
<p>你知道么?</p><p>沈阳纺织厂亏损2个亿还在农行贷款三个亿。沈阳为了让他上市行政上把农行贷款核销了,第二年就以赢利名义上市股票一度上扬可是现在呢?被套的股民不知道有多少!上市企业多的面子有那么大么?老百姓的血汗钱呀!</p>
其实最大的转变在于邱晓华代替李德水担任了统计局局长,后者退休。
<p>  因为统计局长李德水退休了。从数字上看,是温家宝捅破了前任总理国企三年扭亏的一个大骗局。</p><p>  有股民么?举手!</p><p>  (后面跟贴的大部分都举手)</p><p>  有哪个知道本地上市国有企业是真正盈利良好上市的?举手!</p><p>  (罕见举手)</p><p>  知道本地国有企业亏损做成盈利的来上市?举手!</p><p>  (又是一大片举手的)</p>
<p>事情也应该从另一方面看,因为现在政府高层已经定调了,即所谓“改革不可走回头路”,“改革要继续攻坚”,直接正面否定了部分非主流学者和下层民众关于反思改革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改革攻坚”的手段是什么呢?一个字就是“卖”,两个字就是“改制”,三个字就是“私有化”,四个字就是“国企改革”,六个字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十个字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具体操作起来,最“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当属“MBO”。</p><p>什么是MBO呢?必须解释一下MBO的做法:公司是国家的,比如值1000W,经理人做亏损100W(去向值得怀疑),一定会亏,亏了国家才会卖,然后搞改革,公司经过非常公正的估价值600W(先前的1000W),然后经理人出100W(可以联想哪亏损的100W)买1/6股份,有时会出100W“高价”买1/8股份,你看国家没有“贱卖”咱老百姓的东西吧。如此周而复始,国家的公司,就变成了某一部分人的。现在的公司股份改革无一不是此套路。还有更绝的,经理人把公司做“垮”,自己(不一定是本人)做一个业务关联的公司,故意把利润等转移到关联公司,然后国营公司改革,甚至此国营公司会欠人家钱,由法院拍卖,公开合法公家的变私人的(买家一般是有关联的人,拍卖前公布时间特少,其它人想买也来不及)。</p><p>本此,国有企业一定亏损,必须亏损,说你亏你就亏,不亏也亏。要不改革怎么继续进行?统计数据大变脸有什么奇怪。</p>[em05]
<p>一说国企的效益,我就郁闷。别以为国企与我们老百姓没有关系,毕竟它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家的“台柱子”,多少百姓的人生生活,还与国企的命运一起沉浮。3月25日的《经济参考报》报道说:我国国企亏损达到历史第二高峰,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5年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而从今年1至2月份数据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26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一句话:国企亏大了! </p><p>&nbsp;&nbsp;&nbsp; 那么庞大的国企,一年弄到头,结果还是这个样子,看着都让人心里难受。从直接的原因看,产能过剩、缺乏核心竞争技术是国企亏损的重要原因:“缺乏核心竞争技术”的情形已经众所周知了,所以我国正拼命倡导“自主创新”。 </p><p>&nbsp;&nbsp;&nbsp; 国务院也真够累的。这只有形的手,不停地指挥着给那个提速,比如要加快“自主创新”;又不停地指挥着让那个刹车,比如汽车业就甭投资了。可奇怪的是,任你弄得如何的累,国企景况是“处处亏损处处损”,日子是“年年难过年年过”。 </p><p>&nbsp;&nbsp;&nbsp; 国企亏损,大抵是进入了“棘轮效应”的怪圈。“棘轮效应”是公共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最初就是对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研究的一个结果;在计划体制下,企业生产指标总是只上不下,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广义的“棘轮效应”,就是经济活动中某种行为惯性趋势的不可逆。国企正在处处体现“棘轮效应”,比如许多国企管理层薪酬畸高,只升不降,而且越来越高;比如国企腐败案越来越多,只增不减,成为了“内鬼”们潇洒犯罪的“重灾区”;比如国企改制使国资哗哗流失,如不装阀门的自来水,甚至好一点的国企海外上市也成了国资大流失的通道,“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就指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的国有资产流失估计不少于600亿美元”(3月8日《第一财经日报》)……从宏观层面看,国企亏损也已然进入“棘轮效应”状态,被“棘轮”咬住后,国企成了一路亏下去的宝贝疙瘩;而更可怕的是,作为宝贝疙瘩的“宝贝”状态也有了“棘轮效应”,不管亏损得如何让人柔肠寸断,也要一直“宝贝”下去不回头。 </p><p>&nbsp;&nbsp;&nbsp; 国企亏得不轻,如何才能翻身?我们究竟要拿亏损上千亿的国企怎么办?仅仅在中观微观层面折腾所谓的“改革”是没什么终极效果的,我们必须回归最简单的常识,那就是在宏观层面“坚持改革不动摇”,而且是“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不仅不动摇,还要大大加快脚步,让国企脱胎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否则,“棘轮效应”中的国企将永远让人郁闷下去。《江南时报》</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九五平安</i>在2006-3-28 0:44:00的发言:</b><br/><p>事情也应该从另一方面看,因为现在政府高层已经定调了,即所谓“改革不可走回头路”,“改革要继续攻坚”,直接正面否定了部分非主流学者和下层民众关于反思改革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改革攻坚”的手段是什么呢?一个字就是“卖”,两个字就是“改制”,三个字就是“私有化”,四个字就是“国企改革”,六个字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十个字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具体操作起来,最“与国际接轨”的方式当属“MBO”。</p><p>什么是MBO呢?必须解释一下MBO的做法:公司是国家的,比如值1000W,经理人做亏损100W(去向值得怀疑),一定会亏,亏了国家才会卖,然后搞改革,公司经过非常公正的估价值600W(先前的1000W),然后经理人出100W(可以联想哪亏损的100W)买1/6股份,有时会出100W“高价”买1/8股份,你看国家没有“贱卖”咱老百姓的东西吧。如此周而复始,国家的公司,就变成了某一部分人的。现在的公司股份改革无一不是此套路。还有更绝的,经理人把公司做“垮”,自己(不一定是本人)做一个业务关联的公司,故意把利润等转移到关联公司,然后国营公司改革,甚至此国营公司会欠人家钱,由法院拍卖,公开合法公家的变私人的(买家一般是有关联的人,拍卖前公布时间特少,其它人想买也来不及)。</p><p>本此,国有企业一定亏损,必须亏损,说你亏你就亏,不亏也亏。要不改革怎么继续进行?统计数据大变脸有什么奇怪。</p>[em05]</div><p>这是比较流行的做法,外界一开始很难理解,后来才慢慢看出个中名堂</p>
听说各位炒股的哥们解套,我就他妈的奇怪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解套?中国的股市还真是不是一般的乱啊。
<p>好东西全卖了。那么多垄断企业,竟然亏损?中石化,赚了那么多,我们老百姓连购买的权利都没有,倒是让国外的人赚了一大笔。什么世道!</p><p>中国的贫富分化进程已经不可逆转。看来大家要努力了,负责我们的后代前景堪忧。</p>
<p>回楼上的:贫富分化就分化了!没什么不好!</p><p>回楼主的:分析问题的前提是有正确的数据,一线的资料。政府报告、媒体报道均非十分可信!</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