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购自德英军舰之比较 Z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7 06:38:25
<p><strong>北洋购自德英军舰之比较</strong></p><p>中国在经受了一连串的外来侵略后, 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展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寻求自强. 最早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在1869年建造了第一艘近代化轮船”万年青”, 至1874年共建造舰船15艘, 加上江南制造局建造的一批军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最早的近代海军. 但是因为国内船厂与列强各国还存在着技术差距, 自造的军舰还一时不能与列强各国的最新军舰相提并论. 要更快地追赶世界先进技术, 直接进口新式军舰不失为一条快速提升本国水平的捷径. 北洋自英国购买的军舰, 除六镇炮船外, 为超扬致靖四快船. 自德国购买的军舰, 为定镇两铁甲, 济经来三快船. 此外还有一些鱼雷艇. 本文仅对其中的巡洋舰和铁甲舰(即战列舰)展开叙述. <br/>  鉴于当时本国船厂的局限, 中国的决策者早有订购铁甲舰之意. 日本凯觐琉球甚至台湾和1878年日本邀请中国驻英使节观摩其”扶桑”铁甲舰的下水仪式更是给中国的决策者以极大的刺激, 坚定了购买铁甲舰的决心. 此时适逢土耳其与俄国爆发战争, 英国以中立为名禁止土耳其接收其订购的两艘铁甲舰. 但为避免承建的萨姆达船厂破产, 拟将其转售. 该二舰式样虽然稍旧, 但中国正处于急病求医, 因此积极与之接洽, 并筹集了所需的资金. 但英方忽允忽翻,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没有结果, 最后以“海部易人”为借口拒绝了中方的购买意向(英国海军最终只好将两艘土耳其铁甲舰接收作为海防舰使用, 一艘驻本土海岸, 另一艘驻地中海马耳他岛). 而中方希望重新定造新舰, 英方也没有给予积极的答复. <br/><br/>  而与此同时, 1877年7月21日 三位中国驻德国使节受德国海军部的邀请, 参观了"萨克森"铁甲舰的下水仪式. 他们将其见闻向国内作了汇报. 正为英国拒售困扰的中国政府决定转向德国购买铁甲舰. 这就是后来的定镇二舰. 但中国的定镇二船, 不是简单模仿"萨克森"军舰. 是徐建寅在"萨克森"军舰基础上, 同时参考英国的"英弗来夕白"军舰, 与德国工程人员一起搞出的新方案. <br/><br/>  1876年完工的"英弗来夕白"是当时英国”式最新,甲最厚”的铁甲舰, 舰身中段和炮塔环绕16至20英寸的装甲, 炮塔采用对角布置于舰身中段,由蒸汽机带动液压机构驱动, 一分钟内能转一圈, 转动灵便. 而且射界开阔, 除被本舰上层建筑阻挡的区域外, 基本上可以一舷侧全向射击. “于重黎论新购镇远、济远两兵舰利病书”中”有变而为船面旋台,始为利器(炮巨甲厚,英人最喜为之)”指的就是这个. 但配备16英寸口径火炮, 排水量一万多吨的军舰无论是造价还是日后的船坞维护设施费用, 对中国都是沉重的负担. <br/><br/>  "英弗来夕白"的出名, 在于她在防护方面第一次上引入了”装甲堡”的概念. <br/><br/>  最初关于在战列舰上采用装甲的设想, 是法国炮术专家贝桑将军在1834年提出的. 他建议在战列舰上安装180毫米左右的铁板, 抵御爆破弹的水平射击. 这时的战列舰上的火炮, 还是象风帆时代一样几十上百门分成两三层沿舷侧布置. 为了避免安装装甲后重心提高, 可以适当减少上层火炮的数量. 1853年至1856年克里木战争中, 法国海军在浮动炮台上铺上100毫米铁板, 面对俄国岸炮的射击, 证明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在造舰总监洛姆的指示下, 法国的木壳战列舰”光荣”首次在木制船舷上用螺钉安装了首尾78米长的120毫米装甲板. 而1861年完工的英国军舰”勇士”则是第一艘完全意义上的装甲舰. 她采用全金属舰体. 装甲的安装方法是在14毫米厚的金属船壳外侧布置一些木质角材, 制成衬垫板, 再将每块宽91厘米长366厘米的装甲板用螺栓固定在衬垫板上, 拼成整个首尾总长54.1米, 从水线以上4.9米延伸到水下1.8米处的装甲防护区. <br/><br/>  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的缺点是装甲板不能太厚, 否则船壳将无法承受其重量, 面对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 单薄的船壳装甲板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 装甲板受海水浸泡后容易锈蚀. 1875年日本在英国订购的”扶桑”铁甲舰就是采用这种装甲布置方式, 使用不久船体就出现严重的锈蚀. 此事成为李鸿章后来向中方负责监造铁甲舰的人员强调注意质量的反面教材. <br/><br/>  随着美国南北战争中旋转炮塔在军舰上的成功应用, 使大家认识到, 用具有周向射击能力的少量火炮比沿舷侧布置的大量射击范围单一的火炮更有效, 使用更方便. 随后, 火炮都从沿舷侧布置逐渐改为安装在炮塔内(或船腰炮房内), 这使集中防护成为可能. "英弗来夕白"首次在舰身内设置一个由侧壁装甲, 前后横壁装甲和装甲甲板构成的整体结构, 将炮塔, 弹药库和轮机舱布置在里面, 形如一座装甲堡垒. 而对于空间不大的艏艉, 即便进水也无伤大局, 仅由装甲甲板保护. 这种观点演变到1914年美国建造”内华达”级战列舰时, 提出的设计口号是”要么不要(次要部份不设装甲), 要么全要(重要部份全面防护)”. <br/><br/>  "萨克森"是德国当时最新式的铁甲舰, 排水量七千余吨, 采用12至14英寸装甲包裹舰身中段锅炉和轮机舱以及舱面各主要作战部分, 比"英弗来夕白"轻盈一些. 但同样采用装甲防护集中的”装甲堡”方式, 防护效果并不比"英弗来夕白"差. 但德国人办事一向严谨, 没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一般不乱用. 估计是对旋转炮塔的可靠性有所保留, 所以火炮还是采用相对成熟的” 船腰炮房”布置, 除将其中两门主布置在舰艏的梨形炮塔中外, 其余四门都安装在舰身中段一个装甲防护的舱室中, 缺点是火炮射界不够开阔, 而且如有炮弹击穿装甲落入炮舱中, 四门火炮可能同时被毁. <br/><br/>  定镇二舰在火炮布置上参考"英弗来夕白"军舰, 避免了"萨克森"军舰的船腰炮房式布置的弊病, 采纳了英国的先进经验. 而舰身的设计则参考"萨克森"军舰, 采用较轻盈的”装甲堡”, 自上层建筑到舷侧水线及水线以下, 以12至14英寸的装甲将军舰除艏艉部分外的船体紧密包裹, 在装甲之内再铺设一层与装甲板等厚的柚木层, 起辅助防护和中弹后减震的作用, 这样的防护单靠纯粹的大口径爆破弹是无法破坏的, 而当时穿甲爆破弹技术尚未出现(该种炮弹头部安装一个有相当厚度的金属头, 并再套上一个尖削的金属整流罩使炮弹以保持原来的流线型, 分别称为被帽头和风帽; 而引信则装在炮弹的底部. 炮弹能依靠动能穿透军舰的结构进入舰内后才爆炸, 也称被帽穿甲弹). 说到对付巡洋舰的炮弹, 更是游刃有余. <br/><br/>  对于定镇二舰的主要参数和外观布局, 已有许多文章叙述过, 在此不作赘述. 但她们的内部结构介绍, 一般少见于各种书刊. 在这里, 通过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做一些探讨. <br/><br/>  定镇二舰回国后, 李鸿章曾将一套德方提交的图纸进呈内廷御览. 包括定远镇远舰外形图,定远镇远舰内景图, 定远镇远舰上舱面并房顶飞台图, 定远镇远舰中舱面装配图和定远镇远舰各节横剖图. 笔者在翻查十八年前的一本旧杂志时, 意外发现几张”定远”的线图, 其内容与上述图纸的标题颇为吻合, 估计是从宫中流出的摹本, 其中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通过Brassy’s海军年鉴的介绍已广为流传. 但一幅挂满风帆的外观图却是首见, 估计是刚完工时的模样, 当年回国途中为省煤计, 也使用了风帆作辅助动力. 而最为难得的是三张横剖图, 为我们了解定镇二舰的内部结构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br/><br/>  其一是主炮塔的内部结构. 炮塔的主体是一个平坦的圆盘, 两门305毫米主炮及其俯仰机构安装在圆盘上, 圆盘的下方是一根立轴和液压--齿轮旋转机构. 圆盘的低部外端装有数量不详的承重滚轮, 压在甲板上铺设的一圈圆周钢轨上. 当炮塔在旋转机构的推动下绕立轴旋转时, 承重滚轮沿钢轨滚动. 通过与"萨克森"和"英弗来夕白"旋转炮塔剖视图的比较, 证实三者的结构是一致的, 这就是所谓的”船面旋台”. 基本上是参考当时将陆上大型火炮旋转机构而设计的(见威海市刘公岛海军公所西侧陈列的一门德国制大型岸炮的周向旋转机构). 与英国军舰不同的是, 当时德国军舰的装甲甲板位置都较低, 炮塔旋转机构的安装位置在装甲甲板上方, 水平方向防护则由环绕在炮塔外的固定的装甲围壁提供 (围壁是固定的, 不随炮塔旋转). 垂直方向防护则由可拆卸的封闭式钢炮罩提供. 炮罩的顶部设有通风窗. 鉴于当时舰炮的射击仰角不大, 弹道比较平直, 垂直方向受打击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炮罩的厚度设计仅考虑能防弹片即可. <br/><br/>  炮塔内另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是主炮炮弹的装填方法. 305毫米口径炮弹重600多磅, 发射药包一个重50磅, 装填作业无疑需要由机械来完成. 马吉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头卷辫发,赤裸两臂,肤色淡黑的壮士,一群、二群直立于甲板炮旁,等待厮杀. 甲板上到处撒有细砂,以防执勤中滑倒. 在上部构造、舰的腹部、送弹滑车、弹药卷扬机和鱼雷室等地各就其位.” 这就是现存这方面情况唯一的记录. 证明“定远”级舰内确实配备了弹药扬升装填机械. 但此外没有更详细的叙述. <br/><br/>  没有直接的记录不等于就是死胡同,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资料去推测当时的情况. 马吉芬回忆录的原文中, 送弹滑车与弹药卷扬机分别是shell-whips与ammunition-hoist. Whip是指俗称 “葫芦吊挂”的滑轮吊车(可以是手动或其他动力驱动), hoist是指升降机. 参考同时代的英国战列舰"英弗来夕白"和俄国战列舰 “Tchesme”的弹药扬升装填机械图(她们的扬升装填机械应该具有代表性, 尤其是后者的相关图片很详细), 对”定远”级作出以下的推测.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5 16:15:58编辑过]
<p><strong>北洋购自德英军舰之比较</strong></p><p>中国在经受了一连串的外来侵略后, 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展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寻求自强. 最早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在1869年建造了第一艘近代化轮船”万年青”, 至1874年共建造舰船15艘, 加上江南制造局建造的一批军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最早的近代海军. 但是因为国内船厂与列强各国还存在着技术差距, 自造的军舰还一时不能与列强各国的最新军舰相提并论. 要更快地追赶世界先进技术, 直接进口新式军舰不失为一条快速提升本国水平的捷径. 北洋自英国购买的军舰, 除六镇炮船外, 为超扬致靖四快船. 自德国购买的军舰, 为定镇两铁甲, 济经来三快船. 此外还有一些鱼雷艇. 本文仅对其中的巡洋舰和铁甲舰(即战列舰)展开叙述. <br/>  鉴于当时本国船厂的局限, 中国的决策者早有订购铁甲舰之意. 日本凯觐琉球甚至台湾和1878年日本邀请中国驻英使节观摩其”扶桑”铁甲舰的下水仪式更是给中国的决策者以极大的刺激, 坚定了购买铁甲舰的决心. 此时适逢土耳其与俄国爆发战争, 英国以中立为名禁止土耳其接收其订购的两艘铁甲舰. 但为避免承建的萨姆达船厂破产, 拟将其转售. 该二舰式样虽然稍旧, 但中国正处于急病求医, 因此积极与之接洽, 并筹集了所需的资金. 但英方忽允忽翻,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没有结果, 最后以“海部易人”为借口拒绝了中方的购买意向(英国海军最终只好将两艘土耳其铁甲舰接收作为海防舰使用, 一艘驻本土海岸, 另一艘驻地中海马耳他岛). 而中方希望重新定造新舰, 英方也没有给予积极的答复. <br/><br/>  而与此同时, 1877年7月21日 三位中国驻德国使节受德国海军部的邀请, 参观了"萨克森"铁甲舰的下水仪式. 他们将其见闻向国内作了汇报. 正为英国拒售困扰的中国政府决定转向德国购买铁甲舰. 这就是后来的定镇二舰. 但中国的定镇二船, 不是简单模仿"萨克森"军舰. 是徐建寅在"萨克森"军舰基础上, 同时参考英国的"英弗来夕白"军舰, 与德国工程人员一起搞出的新方案. <br/><br/>  1876年完工的"英弗来夕白"是当时英国”式最新,甲最厚”的铁甲舰, 舰身中段和炮塔环绕16至20英寸的装甲, 炮塔采用对角布置于舰身中段,由蒸汽机带动液压机构驱动, 一分钟内能转一圈, 转动灵便. 而且射界开阔, 除被本舰上层建筑阻挡的区域外, 基本上可以一舷侧全向射击. “于重黎论新购镇远、济远两兵舰利病书”中”有变而为船面旋台,始为利器(炮巨甲厚,英人最喜为之)”指的就是这个. 但配备16英寸口径火炮, 排水量一万多吨的军舰无论是造价还是日后的船坞维护设施费用, 对中国都是沉重的负担. <br/><br/>  "英弗来夕白"的出名, 在于她在防护方面第一次上引入了”装甲堡”的概念. <br/><br/>  最初关于在战列舰上采用装甲的设想, 是法国炮术专家贝桑将军在1834年提出的. 他建议在战列舰上安装180毫米左右的铁板, 抵御爆破弹的水平射击. 这时的战列舰上的火炮, 还是象风帆时代一样几十上百门分成两三层沿舷侧布置. 为了避免安装装甲后重心提高, 可以适当减少上层火炮的数量. 1853年至1856年克里木战争中, 法国海军在浮动炮台上铺上100毫米铁板, 面对俄国岸炮的射击, 证明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在造舰总监洛姆的指示下, 法国的木壳战列舰”光荣”首次在木制船舷上用螺钉安装了首尾78米长的120毫米装甲板. 而1861年完工的英国军舰”勇士”则是第一艘完全意义上的装甲舰. 她采用全金属舰体. 装甲的安装方法是在14毫米厚的金属船壳外侧布置一些木质角材, 制成衬垫板, 再将每块宽91厘米长366厘米的装甲板用螺栓固定在衬垫板上, 拼成整个首尾总长54.1米, 从水线以上4.9米延伸到水下1.8米处的装甲防护区. <br/><br/>  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的缺点是装甲板不能太厚, 否则船壳将无法承受其重量, 面对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 单薄的船壳装甲板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 装甲板受海水浸泡后容易锈蚀. 1875年日本在英国订购的”扶桑”铁甲舰就是采用这种装甲布置方式, 使用不久船体就出现严重的锈蚀. 此事成为李鸿章后来向中方负责监造铁甲舰的人员强调注意质量的反面教材. <br/><br/>  随着美国南北战争中旋转炮塔在军舰上的成功应用, 使大家认识到, 用具有周向射击能力的少量火炮比沿舷侧布置的大量射击范围单一的火炮更有效, 使用更方便. 随后, 火炮都从沿舷侧布置逐渐改为安装在炮塔内(或船腰炮房内), 这使集中防护成为可能. "英弗来夕白"首次在舰身内设置一个由侧壁装甲, 前后横壁装甲和装甲甲板构成的整体结构, 将炮塔, 弹药库和轮机舱布置在里面, 形如一座装甲堡垒. 而对于空间不大的艏艉, 即便进水也无伤大局, 仅由装甲甲板保护. 这种观点演变到1914年美国建造”内华达”级战列舰时, 提出的设计口号是”要么不要(次要部份不设装甲), 要么全要(重要部份全面防护)”. <br/><br/>  "萨克森"是德国当时最新式的铁甲舰, 排水量七千余吨, 采用12至14英寸装甲包裹舰身中段锅炉和轮机舱以及舱面各主要作战部分, 比"英弗来夕白"轻盈一些. 但同样采用装甲防护集中的”装甲堡”方式, 防护效果并不比"英弗来夕白"差. 但德国人办事一向严谨, 没经过实践检验的东西一般不乱用. 估计是对旋转炮塔的可靠性有所保留, 所以火炮还是采用相对成熟的” 船腰炮房”布置, 除将其中两门主布置在舰艏的梨形炮塔中外, 其余四门都安装在舰身中段一个装甲防护的舱室中, 缺点是火炮射界不够开阔, 而且如有炮弹击穿装甲落入炮舱中, 四门火炮可能同时被毁. <br/><br/>  定镇二舰在火炮布置上参考"英弗来夕白"军舰, 避免了"萨克森"军舰的船腰炮房式布置的弊病, 采纳了英国的先进经验. 而舰身的设计则参考"萨克森"军舰, 采用较轻盈的”装甲堡”, 自上层建筑到舷侧水线及水线以下, 以12至14英寸的装甲将军舰除艏艉部分外的船体紧密包裹, 在装甲之内再铺设一层与装甲板等厚的柚木层, 起辅助防护和中弹后减震的作用, 这样的防护单靠纯粹的大口径爆破弹是无法破坏的, 而当时穿甲爆破弹技术尚未出现(该种炮弹头部安装一个有相当厚度的金属头, 并再套上一个尖削的金属整流罩使炮弹以保持原来的流线型, 分别称为被帽头和风帽; 而引信则装在炮弹的底部. 炮弹能依靠动能穿透军舰的结构进入舰内后才爆炸, 也称被帽穿甲弹). 说到对付巡洋舰的炮弹, 更是游刃有余. <br/><br/>  对于定镇二舰的主要参数和外观布局, 已有许多文章叙述过, 在此不作赘述. 但她们的内部结构介绍, 一般少见于各种书刊. 在这里, 通过一些搜集到的资料做一些探讨. <br/><br/>  定镇二舰回国后, 李鸿章曾将一套德方提交的图纸进呈内廷御览. 包括定远镇远舰外形图,定远镇远舰内景图, 定远镇远舰上舱面并房顶飞台图, 定远镇远舰中舱面装配图和定远镇远舰各节横剖图. 笔者在翻查十八年前的一本旧杂志时, 意外发现几张”定远”的线图, 其内容与上述图纸的标题颇为吻合, 估计是从宫中流出的摹本, 其中的纵向剖视图和俯视图通过Brassy’s海军年鉴的介绍已广为流传. 但一幅挂满风帆的外观图却是首见, 估计是刚完工时的模样, 当年回国途中为省煤计, 也使用了风帆作辅助动力. 而最为难得的是三张横剖图, 为我们了解定镇二舰的内部结构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br/><br/>  其一是主炮塔的内部结构. 炮塔的主体是一个平坦的圆盘, 两门305毫米主炮及其俯仰机构安装在圆盘上, 圆盘的下方是一根立轴和液压--齿轮旋转机构. 圆盘的低部外端装有数量不详的承重滚轮, 压在甲板上铺设的一圈圆周钢轨上. 当炮塔在旋转机构的推动下绕立轴旋转时, 承重滚轮沿钢轨滚动. 通过与"萨克森"和"英弗来夕白"旋转炮塔剖视图的比较, 证实三者的结构是一致的, 这就是所谓的”船面旋台”. 基本上是参考当时将陆上大型火炮旋转机构而设计的(见威海市刘公岛海军公所西侧陈列的一门德国制大型岸炮的周向旋转机构). 与英国军舰不同的是, 当时德国军舰的装甲甲板位置都较低, 炮塔旋转机构的安装位置在装甲甲板上方, 水平方向防护则由环绕在炮塔外的固定的装甲围壁提供 (围壁是固定的, 不随炮塔旋转). 垂直方向防护则由可拆卸的封闭式钢炮罩提供. 炮罩的顶部设有通风窗. 鉴于当时舰炮的射击仰角不大, 弹道比较平直, 垂直方向受打击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炮罩的厚度设计仅考虑能防弹片即可. <br/><br/>  炮塔内另一个令人感兴趣的是主炮炮弹的装填方法. 305毫米口径炮弹重600多磅, 发射药包一个重50磅, 装填作业无疑需要由机械来完成. 马吉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述: “头卷辫发,赤裸两臂,肤色淡黑的壮士,一群、二群直立于甲板炮旁,等待厮杀. 甲板上到处撒有细砂,以防执勤中滑倒. 在上部构造、舰的腹部、送弹滑车、弹药卷扬机和鱼雷室等地各就其位.” 这就是现存这方面情况唯一的记录. 证明“定远”级舰内确实配备了弹药扬升装填机械. 但此外没有更详细的叙述. <br/><br/>  没有直接的记录不等于就是死胡同,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间接的资料去推测当时的情况. 马吉芬回忆录的原文中, 送弹滑车与弹药卷扬机分别是shell-whips与ammunition-hoist. Whip是指俗称 “葫芦吊挂”的滑轮吊车(可以是手动或其他动力驱动), hoist是指升降机. 参考同时代的英国战列舰"英弗来夕白"和俄国战列舰 “Tchesme”的弹药扬升装填机械图(她们的扬升装填机械应该具有代表性, 尤其是后者的相关图片很详细), 对”定远”级作出以下的推测.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5 16:15:58编辑过]
定远”级有两层甲板, 分别是从军舰外观上可看见的舱面甲板---“上甲板”和在舰内的装甲甲板---“主甲板”. 将舰内从上到下分为三层. 弹药库设在最底层以利防护. 炮塔安装在上甲板上. 在上甲板的底部装有一台滑轮吊车, 即送弹滑车, 能依靠其滚轮沿上甲板的底面安装的钢轨横向滑动. 另外还设有一台机械驱动的弹药扬升机(或称弹药卷扬机). 弹药扬升的过程如下: 送弹滑车将弹药从底部的弹药库通过装甲甲板的开口吊到装甲甲板上, 并横向平移到弹药扬升机旁, 将弹药放在弹药扬升机的托盘上, 然后托盘将弹药举升到上甲板的主炮旁, 再利用主炮后部的手动吊钩将弹药从后方装填到炮膛中. <br/><br/>  炮塔后部的手动吊钩是当时一种通用的装填设备, 当时广泛应用在各种舰上和陆上的大型火炮中. 由于“定远”级和 “济远”的炮塔采用封闭式炮罩, 所以线图上看不见这种吊钩, 但“致远”级和“经远”级巡洋舰因为采用半封闭的炮盾, 从线图上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吊钩. 刘公岛海军公所西侧陈列的那门德国制大型岸炮的后部, 以及1906年完工的英国战列舰 “无畏”的炮塔内, 也是配备这种手动吊钩. <br/><br/>  这个扬升装填过程反过来, 就是将弹药送入弹药库的补给过程. <br/><br/>  后来的战列舰上的做法是, 在炮塔的下方设置圆柱形封闭结构, 连接在炮塔下成为一个整体, 将弹药扬升机构设在里面. <br/><br/>  次, 从锅炉舱横剖图上, 可见烟囱的烟道和巨大的通风管穿过装甲甲板延伸到锅炉舱里. 在舰体的中部, 布置了一道纵向立壁, 将锅炉舱和轮机舱都分成左右两部分, 两套动力机构分开独立布置, 避免一侧破孔进水时, 两套动力机构同时受影响而失效. 这也是后来军舰通用的动力配置方案, 对那些无装甲的军舰如驱逐舰尤其重要. <br/><br/>  锅炉舱内共有八座锅炉, 左右各四座. 布置在前部的四座锅炉通过前烟囱排烟, 后部的四座锅炉通过后烟囱排烟. 但烟囱中设置有中央隔板, 将左右锅炉舱锅炉的烟道分开. 这主要是考虑一旦一侧动力系统不能工作, 依靠单机单桨推进时, 一侧工作中的锅炉排出的煤烟不会通过烟囱中的烟道倒灌到另一侧不工作的锅炉舱中. 在烟囱的出口设有挡雨栅板, 防止雨水流入锅炉造成熄火. <br/><br/>  从定镇二舰的俯视图看, 在后部上层建筑顶部舰载鱼雷艇支架和小艇支架的下方, 共有三个隔栅状盖板, 联系轮机舱的上方没有设置金属通风管, 以及在一张“镇远”照片中舰载鱼雷艇支架下的那个隔栅状盖板的上方用缆绳悬挂了一个帆布风斗, 估计这些隔栅状盖板就是轮机舱和舵机舱的通风口. <br/><br/>  顺便提一下, 定镇二舰在外观上的差别其中之一是, 左侧主炮塔后方的大型金属通风管, “镇远”比”定远”多一个. <br/><br/>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定镇二舰的设计与建造是成功的, 徐建寅称其为”当今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船”不为过誉. 多年后美国首批建造的战列舰"缅因" 和" 德克萨斯", 在外型上都可以看见受了定镇二舰的影响. <br/><br/>  定镇二舰的唯一的弱点是舰底水下防护稍弱, 以至”定远”后来中雷后只能搁浅, “镇远”触礁(另一种说法是被系水浮鼓刮碰)后航速下降到8节. 但这不是德国人一家的错. 这一时期的各国战列舰普遍存在水下防护薄弱的毛病, 延至1904年日俄战争, 俄国海军的"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 日本海军的英国制"初濑"和"八岛"战列舰 (两舰都建成于1896年后) 还都是触碰一或两枚水雷便告沉没. <br/><br/>  水下防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无论是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或是”装甲堡”式防护, 装甲都只能延伸到水线下的某一位置而不能包裹船底. 水线以下由只能靠双层船底提供防护. 尽管后来战列舰装甲终于延伸到船底, 但厚度也必须逐渐减薄. 因为装甲厚度如果从上到下都一样厚的话(水线以上垂直防护装甲的厚度一般取与主炮口径相等或稍大, 这是战列舰设计的一个经验公式), 重量实在太大. 于是鱼雷和水雷盯上了这一点. 它们把几十上百磅的装药在水下爆炸, 往往炸得战列舰胆战心寒. 偏偏炮弹也来凑这个水下的热闹. 日本海军发现, 当炮弹的尾段作成具有6°30’的锥度时, 当炮弹以与水面成17°夹角落入水中后, 它在水下的弹道不再是继续以曲线下沉, 而是逐渐改成与水面平行的路线向前进, 并且这种状态能保持一段时间(大约25米左右). 这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 炮弹能当鱼雷用, 这比直接射击军舰水线以上的厚甲防护部位有效多了. 而且炮弹速度高, 尾迹不明显, 比鱼雷难于规避. 1923年, 日本海军在停建的”土佐”战列舰(鉴于在”陆奥”战列舰完工后, 日本海军战列舰的总吨位已超出”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所规定的上限, ”土佐”及其他一批在建的战列舰必须废弃)的船体上作了大量的此类射击试验, 证明具有实战价值. 这下子, 战列舰的”软下腹”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br/><br/>  解决的办法是在船体外的两侧增加防雷护壳, 这是一个非装甲的护壳(为了减小重量), 附着在有装甲的船体外, 但不延伸到艏艉, 只为舰身中段的主要舱室提供额外的防护. 护壳内平时可以用于储存燃油和水. 当军舰被鱼雷或水雷命中后, 防雷护壳当然会被炸开一个大洞, 但有了防雷护壳, 使爆炸点与主舰体有一定距离, 主舰体上一般损伤较轻. 显然, 如果没有防雷护壳, 鱼雷就是直接啃在主舰体上了. 防雷护壳的结构后来也做过一些改进, 在设计细节上各国也有些不同, 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br/><br/>  历来争论最多的, 是北洋购自英德两国的七艘快船, 即巡洋舰. <br/><br/>  巡洋舰是一种体形和火炮都比战列舰小, 但航速快的军舰, 一般执行护航, 侦察, 破交等任务. 在战列舰从木壳过渡到铁壳, 装上装甲后. 各国海军也在考虑巡洋舰增强防护的问题. 但单纯走战列舰的路子, 全面坚盔厚甲是不现实的, 带来重量大幅增大, 失去航速快的特点, 也就失去了巡洋舰存在的意义. 综合考虑之下出现了防护程度不一的几种类型: 无防护巡洋舰(unprotected cruiser), 防护巡洋舰(protected cruiser) 和装甲巡洋舰(armored cruiser), 以满足不同的勤务需要. <br/><br/>  英国制造的超勇扬威是"无防护型"中的撞击巡洋舰, 北洋水师称为碰快船. 这种巡洋舰和其他无防护巡洋舰一样, 虽然也是金属结构, 可是不带装甲防护, 靠舰内分成许多隔舱避免受伤后大量进水以免沉没. 另一个保护自己同时也是攻击敌人的方法是航速高(与同时代的战列舰相比), 可以跑16节(赫德曾命金登干保证”超勇””扬威”要达到这个航速). 之所以叫撞击巡洋舰, 是事出有因. 在1866年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利萨海战中, 出现类似风帆时代的接舷混战. 在烟雾弥漫一片混乱中奥地利旗舰”费迪南德”将意大利旗舰”意大利”拦腰撞沉. 其实利萨海战的战例只是古老战术的回光返照, 存在许多偶然因素. 当天与奥地利舰队相遇前, 意大利舰队已经执行了两天的对岸射击, 人员体力和弹药的消耗都很大, 正准备护送人员上岸占领利萨岛. 仓促中遭遇奥地利舰队的攻击, 队形也由于意大利舰队司令临时更换旗舰而变得凌乱. 加上火炮射程和射击速度还不大, 奥地利舰队趁机快速逼近穿插, “意大利”号受伤后行动迟缓, 规避”费迪南德”号时又被另一艘奥地利军舰挡住去路. 结果”费迪南德”取得了意外的战果. 但在当时, 各国却是都对古老的撞击战术有了重新评价. 不但肯定了在军舰上安装撞角的意义, 还特意设计出撞击巡洋舰(ram cruiser)这一舰种, 希望在混乱中撞沉敌舰. <br/><br/>  新舰种的始作俑者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设计师乔治. 伦道尔, 在19世纪的后半段, 他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海军设计了许多军舰. 他认为, 可否建造一种小而便宜的军舰去代替昂贵的战列舰. 这种军舰内部分成多个隔舱(后来的撞击巡洋舰就具备装甲甲板了), 配备2至6门中小口径火炮, 舰艏安装撞角以便实施撞击动作. 不久, 阿姆斯特朗公司即按照这一设计思想, 为阿根廷建造了第一艘撞击巡洋舰. <br/><br/>  今天看来, 这种想法应该很有问题. 但在当时, 没经过实践, 谁也不敢说这不对, 况且明明摆着利萨海战的战例. 而且随着鱼雷的应用, 各国已经出现了战列舰过时的论调. 到了1889年3月, 英国海军部负责经费预算的Hibbert爵士在提到两艘新建造的战列舰”Nile”和”Trafalgar”时, 甚至连”这会不会是我们国家最后建造的战列舰”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类似的例子后来还有很多, 20世纪60年代性能先进的F-104战斗机装备部队后, 人们也在讨论”这是不是最后的有人操纵的战斗机”). <br/><br/>  这个点子迅速传到了别的国家, 对撞击巡洋舰最感兴趣的正是利萨海战中的那对冤家意大利和奥地利. 在双方你追我赶的海军竞赛中, 两国拥有了数量最大的撞击巡洋舰舰群, 奥地利甚至建造出4,000吨级的撞击巡洋舰. 当时的撞击巡洋舰一般都带有鱼雷, 所以也称”鱼雷撞击巡洋舰”(torpedo ram cruiser). 造价大约是五百万克朗(奥地利旧币)左右, 不及战列舰造价一千八百万克郎的三分之一. 赋予撞击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作为鱼雷艇分队的旗舰, 协同己方主力用鱼雷和撞角攻击敌人. <br/><br/>  鉴于当时的鱼雷射程不大, 无论是用鱼雷或是撞角攻击, 都必须敢死性地靠近要攻击的目标, 如何在接近敌人的过程中隐蔽自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英国的设计人员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北方依仗相对强大的海军力量, 封锁了南方的海岸. 而以工业原料种植业为主的南方, 必须将收获的棉花等产品运往欧洲大陆, 换取武器等工业品. 于是出现了大批以偷越北方军舰封锁线, 穿梭来往大西洋两岸为业的走私船(“乱世佳人”中女主角的男友白瑞德就是这种走私船的船长). 这些走私船偷越封锁线, 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而被北方军舰捕获的. 在这种”猫”与”老鼠”的较量中, “老鼠”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才能获得成功. 南方的造船能力不强, 所以船舶一般在英国建造. 英国船厂在为他们制造走私船时, 采用了低矮船体的设计方案, 舱面除桅杆和烟囱外没有其他东西, 桅杆较短, 并将风帆索具减少到最低限度, 采用所需张挂索具较简单的纵帆而不是复杂的横帆. 船身涂上浅灰色油漆作进一步的伪装. 吃水较浅, 可以随意通过浅滩躲避追捕. 动力方面, 安装大功率发动机, 航速一般都达到当时骄人的15节, 与北方的封锁军舰相比有一定的航速优势. 其中1,727吨的”Hope”和508吨的”Flamingo”, 航速更是分别高达令人瞠目结舌的16节和18节, 她们竟都是采用推进效率较低的明轮推进方式! 另外, 普遍采用威尔士无烟煤作燃料, 煤烟很淡, 不易暴露船位. 著名的走私船”Banshee”曾八次成功地穿越了北方的封锁线. <br/><br/>  在设计撞击巡洋舰时, 无疑借鉴了以上的经验. 扬威级的外形也很简洁低矮, 干舷不高. 而且副炮都很好地掩蔽在扁平的舰体内, 平时用盖板将射击孔关闭, 射击时才打开. 即使是需要周向射击的主炮也用半开放式炮廊盖住, 只保留炮口前方和两侧的开口. 因此, 除烟囱, 桅杆, 为数不多的通风管和依附在后桅杆根部的驾驶台外, 军舰外观没有什么其他突兀伸长的东西. 尽量减小可视面积和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 这与现在的隐身军舰的思路是不谋而合. 1893年完工的美国撞击巡洋舰”Kadahtin”, 甚至采用了接近今天的半潜式军舰的船型. 上甲板做成弧形(俗称鲸背甲板)以利被击中时炮弹擦过飞走, 只伸出一个烟囱和一根信号桅, 远看就象一条浮在水面的鲸. <br/><br/>  在动力方面, 扬威级安装5座圆筒形锅炉, 输送蒸汽到往复式蒸汽机去驱动2个螺旋桨. 煤的储存量是305吨, 以8节航速航行时理论航程达5,300海里. <br/><br/>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攻击力. 扬威级主要武器采用两门10英寸火炮和四门4.7英寸火炮. 这已经接近当时的大型巡洋舰的武备水平了. 估计是希望为军舰增强除撞击以外的攻击手段. 对比当时以及后来各国建造的撞击巡洋舰, 扬威级的火炮是最强大的. 例如英国2,300吨的撞击巡洋舰”多音天蚕”, 排水量比扬威级还要大, 但是除鱼雷武器外, 只安装了2门57毫米速射炮. 各国其他的一些撞击巡洋舰也与”多音天蝉”相仿. 但扬威级既然选择了如此巨大的火炮, 也就没有地方布置鱼雷发射装置和安排鱼雷储存的舱室, 只好改为搭载鱼雷艇. 不过配套的鱼雷艇遇到航速上的技术困难, 达不到设计要求(估计是鱼雷设施比碰杆水雷设施较为沉重, 而扬威级本身舰体就不大, 她搭载的鱼雷艇更大不到那去, 无法安装较大功率的发动机, 影响鱼雷艇航速), 改为搭载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 重量较轻的碰杆水雷艇. 这两艘碰杆水雷艇, 后来的文献中极少被提及, 也缺少使用上的记录, 成了一个悬案. 最近考证出, 在1882年(扬威等舰回国后第二年), 大沽船坞在英国工程师葛兰德、安德森指导下,利用英国工厂的机器、材料,组装成了两艘鱼雷艇,命名为乾(据推断,应为幹字)一, 幹二,这可能就是扬威, 超勇的舰载艇----杆(幹)雷艇的来源. <br/><br/>  尽管扬威级的设计中已经吸取了一些蚊炮船的经验, 并考虑了撞击巡洋舰必须跟随舰队在远海作战的这一要求, 航海性能比蚊炮船有一定提高, 但隐蔽性要求和强大攻击力要求依然是不容易结合在一起. 低矮的船体抗浪能力不强, 沉重的武备又影响了稳性. 以至在驶回中国前, 为了适应航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海情, 装了个假舰艏, 将干舷临时加高到与前炮廊顶部平齐, 以避免出现严重上浪埋艏的险况. 但在回国途中依然遭遇了不少险情, 如碰坏螺旋桨, 煤提前用完以至在海中漂泊等, 撇开其他原因, 航海性能不好应该也是一个原因.
<p>定远”级有两层甲板, 分别是从军舰外观上可看见的舱面甲板---“上甲板”和在舰内的装甲甲板---“主甲板”. 将舰内从上到下分为三层. 弹药库设在最底层以利防护. 炮塔安装在上甲板上. 在上甲板的底部装有一台滑轮吊车, 即送弹滑车, 能依靠其滚轮沿上甲板的底面安装的钢轨横向滑动. 另外还设有一台机械驱动的弹药扬升机(或称弹药卷扬机). 弹药扬升的过程如下: 送弹滑车将弹药从底部的弹药库通过装甲甲板的开口吊到装甲甲板上, 并横向平移到弹药扬升机旁, 将弹药放在弹药扬升机的托盘上, 然后托盘将弹药举升到上甲板的主炮旁, 再利用主炮后部的手动吊钩将弹药从后方装填到炮膛中. <br/><br/>  炮塔后部的手动吊钩是当时一种通用的装填设备, 当时广泛应用在各种舰上和陆上的大型火炮中. 由于“定远”级和 “济远”的炮塔采用封闭式炮罩, 所以线图上看不见这种吊钩, 但“致远”级和“经远”级巡洋舰因为采用半封闭的炮盾, 从线图上可以清晰看到这个吊钩. 刘公岛海军公所西侧陈列的那门德国制大型岸炮的后部, 以及1906年完工的英国战列舰 “无畏”的炮塔内, 也是配备这种手动吊钩. <br/><br/>  这个扬升装填过程反过来, 就是将弹药送入弹药库的补给过程. <br/><br/>  后来的战列舰上的做法是, 在炮塔的下方设置圆柱形封闭结构, 连接在炮塔下成为一个整体, 将弹药扬升机构设在里面. <br/><br/>  次, 从锅炉舱横剖图上, 可见烟囱的烟道和巨大的通风管穿过装甲甲板延伸到锅炉舱里. 在舰体的中部, 布置了一道纵向立壁, 将锅炉舱和轮机舱都分成左右两部分, 两套动力机构分开独立布置, 避免一侧破孔进水时, 两套动力机构同时受影响而失效. 这也是后来军舰通用的动力配置方案, 对那些无装甲的军舰如驱逐舰尤其重要. <br/><br/>  锅炉舱内共有八座锅炉, 左右各四座. 布置在前部的四座锅炉通过前烟囱排烟, 后部的四座锅炉通过后烟囱排烟. 但烟囱中设置有中央隔板, 将左右锅炉舱锅炉的烟道分开. 这主要是考虑一旦一侧动力系统不能工作, 依靠单机单桨推进时, 一侧工作中的锅炉排出的煤烟不会通过烟囱中的烟道倒灌到另一侧不工作的锅炉舱中. 在烟囱的出口设有挡雨栅板, 防止雨水流入锅炉造成熄火. <br/><br/>  从定镇二舰的俯视图看, 在后部上层建筑顶部舰载鱼雷艇支架和小艇支架的下方, 共有三个隔栅状盖板, 联系轮机舱的上方没有设置金属通风管, 以及在一张“镇远”照片中舰载鱼雷艇支架下的那个隔栅状盖板的上方用缆绳悬挂了一个帆布风斗, 估计这些隔栅状盖板就是轮机舱和舵机舱的通风口. <br/><br/>  顺便提一下, 定镇二舰在外观上的差别其中之一是, 左侧主炮塔后方的大型金属通风管, “镇远”比”定远”多一个. <br/><br/>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 定镇二舰的设计与建造是成功的, 徐建寅称其为”当今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船”不为过誉. 多年后美国首批建造的战列舰"缅因" 和" 德克萨斯", 在外型上都可以看见受了定镇二舰的影响. <br/><br/>  定镇二舰的唯一的弱点是舰底水下防护稍弱, 以至”定远”后来中雷后只能搁浅, “镇远”触礁(另一种说法是被系水浮鼓刮碰)后航速下降到8节. 但这不是德国人一家的错. 这一时期的各国战列舰普遍存在水下防护薄弱的毛病, 延至1904年日俄战争, 俄国海军的"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 日本海军的英国制"初濑"和"八岛"战列舰 (两舰都建成于1896年后) 还都是触碰一或两枚水雷便告沉没. <br/><br/>  水下防护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无论是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或是”装甲堡”式防护, 装甲都只能延伸到水线下的某一位置而不能包裹船底. 水线以下由只能靠双层船底提供防护. 尽管后来战列舰装甲终于延伸到船底, 但厚度也必须逐渐减薄. 因为装甲厚度如果从上到下都一样厚的话(水线以上垂直防护装甲的厚度一般取与主炮口径相等或稍大, 这是战列舰设计的一个经验公式), 重量实在太大. 于是鱼雷和水雷盯上了这一点. 它们把几十上百磅的装药在水下爆炸, 往往炸得战列舰胆战心寒. 偏偏炮弹也来凑这个水下的热闹. 日本海军发现, 当炮弹的尾段作成具有6°30’的锥度时, 当炮弹以与水面成17°夹角落入水中后, 它在水下的弹道不再是继续以曲线下沉, 而是逐渐改成与水面平行的路线向前进, 并且这种状态能保持一段时间(大约25米左右). 这表示在一定的条件下, 炮弹能当鱼雷用, 这比直接射击军舰水线以上的厚甲防护部位有效多了. 而且炮弹速度高, 尾迹不明显, 比鱼雷难于规避. 1923年, 日本海军在停建的”土佐”战列舰(鉴于在”陆奥”战列舰完工后, 日本海军战列舰的总吨位已超出”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 所规定的上限, ”土佐”及其他一批在建的战列舰必须废弃)的船体上作了大量的此类射击试验, 证明具有实战价值. 这下子, 战列舰的”软下腹”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br/><br/>  解决的办法是在船体外的两侧增加防雷护壳, 这是一个非装甲的护壳(为了减小重量), 附着在有装甲的船体外, 但不延伸到艏艉, 只为舰身中段的主要舱室提供额外的防护. 护壳内平时可以用于储存燃油和水. 当军舰被鱼雷或水雷命中后, 防雷护壳当然会被炸开一个大洞, 但有了防雷护壳, 使爆炸点与主舰体有一定距离, 主舰体上一般损伤较轻. 显然, 如果没有防雷护壳, 鱼雷就是直接啃在主舰体上了. 防雷护壳的结构后来也做过一些改进, 在设计细节上各国也有些不同, 但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br/><br/>  历来争论最多的, 是北洋购自英德两国的七艘快船, 即巡洋舰. <br/><br/>  巡洋舰是一种体形和火炮都比战列舰小, 但航速快的军舰, 一般执行护航, 侦察, 破交等任务. 在战列舰从木壳过渡到铁壳, 装上装甲后. 各国海军也在考虑巡洋舰增强防护的问题. 但单纯走战列舰的路子, 全面坚盔厚甲是不现实的, 带来重量大幅增大, 失去航速快的特点, 也就失去了巡洋舰存在的意义. 综合考虑之下出现了防护程度不一的几种类型: 无防护巡洋舰(unprotected cruiser), 防护巡洋舰(protected cruiser) 和装甲巡洋舰(armored cruiser), 以满足不同的勤务需要. <br/><br/>  英国制造的超勇扬威是"无防护型"中的撞击巡洋舰, 北洋水师称为碰快船. 这种巡洋舰和其他无防护巡洋舰一样, 虽然也是金属结构, 可是不带装甲防护, 靠舰内分成许多隔舱避免受伤后大量进水以免沉没. 另一个保护自己同时也是攻击敌人的方法是航速高(与同时代的战列舰相比), 可以跑16节(赫德曾命金登干保证”超勇””扬威”要达到这个航速). 之所以叫撞击巡洋舰, 是事出有因. 在1866年意大利和奥地利之间的利萨海战中, 出现类似风帆时代的接舷混战. 在烟雾弥漫一片混乱中奥地利旗舰”费迪南德”将意大利旗舰”意大利”拦腰撞沉. 其实利萨海战的战例只是古老战术的回光返照, 存在许多偶然因素. 当天与奥地利舰队相遇前, 意大利舰队已经执行了两天的对岸射击, 人员体力和弹药的消耗都很大, 正准备护送人员上岸占领利萨岛. 仓促中遭遇奥地利舰队的攻击, 队形也由于意大利舰队司令临时更换旗舰而变得凌乱. 加上火炮射程和射击速度还不大, 奥地利舰队趁机快速逼近穿插, “意大利”号受伤后行动迟缓, 规避”费迪南德”号时又被另一艘奥地利军舰挡住去路. 结果”费迪南德”取得了意外的战果. 但在当时, 各国却是都对古老的撞击战术有了重新评价. 不但肯定了在军舰上安装撞角的意义, 还特意设计出撞击巡洋舰(ram cruiser)这一舰种, 希望在混乱中撞沉敌舰. <br/><br/>  新舰种的始作俑者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设计师乔治. 伦道尔, 在19世纪的后半段, 他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海军设计了许多军舰. 他认为, 可否建造一种小而便宜的军舰去代替昂贵的战列舰. 这种军舰内部分成多个隔舱(后来的撞击巡洋舰就具备装甲甲板了), 配备2至6门中小口径火炮, 舰艏安装撞角以便实施撞击动作. 不久, 阿姆斯特朗公司即按照这一设计思想, 为阿根廷建造了第一艘撞击巡洋舰. <br/><br/>  今天看来, 这种想法应该很有问题. 但在当时, 没经过实践, 谁也不敢说这不对, 况且明明摆着利萨海战的战例. 而且随着鱼雷的应用, 各国已经出现了战列舰过时的论调. 到了1889年3月, 英国海军部负责经费预算的Hibbert爵士在提到两艘新建造的战列舰”Nile”和”Trafalgar”时, 甚至连”这会不会是我们国家最后建造的战列舰”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类似的例子后来还有很多, 20世纪60年代性能先进的F-104战斗机装备部队后, 人们也在讨论”这是不是最后的有人操纵的战斗机”). <br/><br/>  这个点子迅速传到了别的国家, 对撞击巡洋舰最感兴趣的正是利萨海战中的那对冤家意大利和奥地利. 在双方你追我赶的海军竞赛中, 两国拥有了数量最大的撞击巡洋舰舰群, 奥地利甚至建造出4,000吨级的撞击巡洋舰. 当时的撞击巡洋舰一般都带有鱼雷, 所以也称”鱼雷撞击巡洋舰”(torpedo ram cruiser). 造价大约是五百万克朗(奥地利旧币)左右, 不及战列舰造价一千八百万克郎的三分之一. 赋予撞击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作为鱼雷艇分队的旗舰, 协同己方主力用鱼雷和撞角攻击敌人. <br/><br/>  鉴于当时的鱼雷射程不大, 无论是用鱼雷或是撞角攻击, 都必须敢死性地靠近要攻击的目标, 如何在接近敌人的过程中隐蔽自己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英国的设计人员在这方面有不少经验. 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北方依仗相对强大的海军力量, 封锁了南方的海岸. 而以工业原料种植业为主的南方, 必须将收获的棉花等产品运往欧洲大陆, 换取武器等工业品. 于是出现了大批以偷越北方军舰封锁线, 穿梭来往大西洋两岸为业的走私船(“乱世佳人”中女主角的男友白瑞德就是这种走私船的船长). 这些走私船偷越封锁线, 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而被北方军舰捕获的. 在这种”猫”与”老鼠”的较量中, “老鼠”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才能获得成功. 南方的造船能力不强, 所以船舶一般在英国建造. 英国船厂在为他们制造走私船时, 采用了低矮船体的设计方案, 舱面除桅杆和烟囱外没有其他东西, 桅杆较短, 并将风帆索具减少到最低限度, 采用所需张挂索具较简单的纵帆而不是复杂的横帆. 船身涂上浅灰色油漆作进一步的伪装. 吃水较浅, 可以随意通过浅滩躲避追捕. 动力方面, 安装大功率发动机, 航速一般都达到当时骄人的15节, 与北方的封锁军舰相比有一定的航速优势. 其中1,727吨的”Hope”和508吨的”Flamingo”, 航速更是分别高达令人瞠目结舌的16节和18节, 她们竟都是采用推进效率较低的明轮推进方式! 另外, 普遍采用威尔士无烟煤作燃料, 煤烟很淡, 不易暴露船位. 著名的走私船”Banshee”曾八次成功地穿越了北方的封锁线. <br/><br/>  在设计撞击巡洋舰时, 无疑借鉴了以上的经验. 扬威级的外形也很简洁低矮, 干舷不高. 而且副炮都很好地掩蔽在扁平的舰体内, 平时用盖板将射击孔关闭, 射击时才打开. 即使是需要周向射击的主炮也用半开放式炮廊盖住, 只保留炮口前方和两侧的开口. 因此, 除烟囱, 桅杆, 为数不多的通风管和依附在后桅杆根部的驾驶台外, 军舰外观没有什么其他突兀伸长的东西. 尽量减小可视面积和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地方. 这与现在的隐身军舰的思路是不谋而合. 1893年完工的美国撞击巡洋舰”Kadahtin”, 甚至采用了接近今天的半潜式军舰的船型. 上甲板做成弧形(俗称鲸背甲板)以利被击中时炮弹擦过飞走, 只伸出一个烟囱和一根信号桅, 远看就象一条浮在水面的鲸. <br/><br/>  在动力方面, 扬威级安装5座圆筒形锅炉, 输送蒸汽到往复式蒸汽机去驱动2个螺旋桨. 煤的储存量是305吨, 以8节航速航行时理论航程达5,300海里. <br/><br/>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攻击力. 扬威级主要武器采用两门10英寸火炮和四门4.7英寸火炮. 这已经接近当时的大型巡洋舰的武备水平了. 估计是希望为军舰增强除撞击以外的攻击手段. 对比当时以及后来各国建造的撞击巡洋舰, 扬威级的火炮是最强大的. 例如英国2,300吨的撞击巡洋舰”多音天蚕”, 排水量比扬威级还要大, 但是除鱼雷武器外, 只安装了2门57毫米速射炮. 各国其他的一些撞击巡洋舰也与”多音天蝉”相仿. 但扬威级既然选择了如此巨大的火炮, 也就没有地方布置鱼雷发射装置和安排鱼雷储存的舱室, 只好改为搭载鱼雷艇. 不过配套的鱼雷艇遇到航速上的技术困难, 达不到设计要求(估计是鱼雷设施比碰杆水雷设施较为沉重, 而扬威级本身舰体就不大, 她搭载的鱼雷艇更大不到那去, 无法安装较大功率的发动机, 影响鱼雷艇航速), 改为搭载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 重量较轻的碰杆水雷艇. 这两艘碰杆水雷艇, 后来的文献中极少被提及, 也缺少使用上的记录, 成了一个悬案. 最近考证出, 在1882年(扬威等舰回国后第二年), 大沽船坞在英国工程师葛兰德、安德森指导下,利用英国工厂的机器、材料,组装成了两艘鱼雷艇,命名为乾(据推断,应为幹字)一, 幹二,这可能就是扬威, 超勇的舰载艇----杆(幹)雷艇的来源. <br/><br/>  尽管扬威级的设计中已经吸取了一些蚊炮船的经验, 并考虑了撞击巡洋舰必须跟随舰队在远海作战的这一要求, 航海性能比蚊炮船有一定提高, 但隐蔽性要求和强大攻击力要求依然是不容易结合在一起. 低矮的船体抗浪能力不强, 沉重的武备又影响了稳性. 以至在驶回中国前, 为了适应航行中可能遇到的复杂海情, 装了个假舰艏, 将干舷临时加高到与前炮廊顶部平齐, 以避免出现严重上浪埋艏的险况. 但在回国途中依然遭遇了不少险情, 如碰坏螺旋桨, 煤提前用完以至在海中漂泊等, 撇开其他原因, 航海性能不好应该也是一个原因.</p><p>一切都在摸索中, 等待即将来临的大海战的检验. <br/><br/><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
美国人倒是想出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舰内设置与潜艇相似的压载水舱. 平时航行时保持高干舷. 作战时向压载水舱注水, 使舰身下沉, 减少露在水面上的高度. 但这样也会带来使军舰的结构和操作都比较复杂的缺点. 同时使军舰造价上升. 所以这项发明各国没有推广使用. <br/><br/>  无防护巡洋舰不可避免地带有生存能力不高的缺点, 与其他类型的巡洋舰相比, 各国建造数量还是不算太大, 后来一般仅用于通信, 侦察和在殖民地海岸巡缉. 而且随着火炮性能的提高(特别是新式制退装置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火炮的射击速度), 军舰之间近距离实施撞击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 即使在撞击巡洋舰最盛行的奥地利, 随着其热情的鼓吹者Sterneck伯爵在1897年12月5日去世, 撞击巡洋舰也趋于没落. 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 美国海军曾将上一年退役的撞击巡洋舰”Kadahtin”重新恢复现役, 跟随舰队执行作战行动. 但始终没有发挥很大作用, 更不用说获得实施撞击的机会. 中国购买了”超勇”和”扬威”后, 听到风声的日本也千方百计从智利买了一艘同型舰"筑紫", 通过使用大家都同样发现, 该型军舰综合火力, 防护和航速各方面, 存在作战能力不强的弱点, 难以抵御敌方中等口径以上火炮的打击. ”超勇”和”扬威”在黄海海战中很快便起火焚烧失去战斗力, 日本则将"筑紫"从主队调出, 编入后备部队, 没有参加海战. <br/><br/>  第二种是防护巡洋舰, 北洋水师称为穹甲快船. 是在舰身内铺设一层弧形的装甲甲板, 装甲甲板的两侧与船舷相接, 将锅炉和轮机舱等主要舱室盖住, 对船身起保护作用. “若敌炮击在甲边之上,则穹甲可护各舱;如击在甲边之下,则借横水阻力,可免穿透”,减缓其破坏. 所以又称装甲甲板巡洋舰. 德国制造的”济远”就是这种军舰. 但最初建造的那些防护巡洋舰, 为了减少重量, 装甲甲板只覆盖舰身中段的主要部份, 并未延伸到舰艏舰艉. 另在装甲甲板的首尾部分设置垂直的装甲隔壁, 以便与装甲甲板形成封闭的防护结构. 这样做可以节省重量和费用. 但也使舰艏舰艉缺乏保护. 1884年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为智利建造的防护巡洋舰” Esmeralda”上, 设计师乔治. 伦道尔首次将装甲甲板延伸至全舰长度. 按此推断, 成船在” Esmeralda”之前的”济远”, 其装甲甲板应是未延伸到舰艏舰艉. 存世的文献中提到, 后来验收时, 德方提交的”济远”图纸中, 有一幅就是隔壁位置的剖视图, 这也许也证明了这一点. <br/><br/>  德国人当时对建造这种军舰还处于摸索阶段, 使”济远”存在一些缺点. “于重黎论新购镇远、济远两兵舰利病书”中提到, “盖济水线无护,遇小弹即穿,其穹甲低水四尺,浮力无几,隔堵水久,奇支侧难免,斯时炮炮势成上重,驾驶为难,危险特甚”, ”其失如机舱逼窄,绝无空隙,只身侧行,尚虑误触(前日试机已有触手成废者),暑月炎燠,临战仓皇”和 ”水管纡折,远达汽锅,历次损修,甚为不便”就是写照. 其中的装甲甲板位置太低, 顶部的弧度又不大, 使下方的机舱空间狭小, 机器布局不周等, 估计与德国当时的人机协调工程经验不足有关. 德国人后来也诚恳积极地对”济远”做了一些修改. 另外, 还有煤舱太小的缺点, 造成军舰续航力不足. 回国的路上, “济远柜装(煤)百吨, 余装百五十吨. 亚(亚丁)至科(科伦坡)二千一百里, 须慢行. 又另装船面方敷用.” <br/><br/>  中法战争后, 回首船政局轮船队覆没, 南北洋水师却无力援助的惨痛教训(是时, 北洋派出撞击巡洋舰两艘, 南洋派出无防护巡洋舰三艘,和炮舰两艘援闽. 舰队汇集上海后, 因朝鲜生变, 北洋军舰旋赴韩弹压. 而南洋军舰在继续南下途中被法国舰队拦截, 三艘巡洋舰航速快, 急驶避入镇海. 两艘炮舰航速不济, 被困石浦后自沉), 中国决定大规模加强海防力量. 光绪十一年(1885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廷发布旨意, “著照前购钢面铁甲快船, 定购四只, 备台澎用, 即电商英德出使大臣妥办.” 此时适逢“济远”到华, 国内关于“济远”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如何避免”济远”的缺点成为朝中首要的议题.九月初九日清廷指示驻英德使节, “闻济远快船不甚合式, 应暂缓照式定造, 著于著名各大厂详加考察,何式最善,电奏候旨遵行”. 而英国和德国的船厂为了争夺军火生意, 彼此基于维护自己的设计思想, 也爆发了激烈的论战. 连德国首相俾斯麦都对德国船厂作了指示: “卓越地和准时地完成此次定货任务对我们至关重要.” 从当时分别负责在英国订购军舰的驻英大使曾纪泽和在德国订购军舰的驻德大使许景澄的来往书信中, 可以了解到当时英德关于巡洋舰设计的论战的内容. <br/><br/>  李鸿章对新巡洋舰的要求是: 炮不可小于八九寸口径, 甲不可薄于十二寸, 如用钢面甲不可薄于十寸. 速率不可少于十五海里, 吃水不可深于十八尺. 当然还要避免”济远”初期的失误. 这只是基于当时中国海军可以预见的作战要求和现有港口船坞后勤设施的条件而提出来的初步设想. <br/><br/>  英国人坚持采用防护巡洋舰的舰型. 他们认为巡洋舰加厚装甲影响速度, “铁甲、快船截然二物,断不能制一船而兼擅其胜”. 并且对德国提出的全面增强防护的”济远”改进型巡洋舰方案颇不以为然. 但他们针对”济远”存在的问题, 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br/><br/>  首先, 军舰关键部位如出入舱口加强防护也可以考虑, 但象”济远”那样采用小幅的装甲板连接在一起, 一旦被炮弹命中后, 即使不被击穿,也容易被炮弹的冲击力将大面积的装甲挤破溃散形成大破口, 而不象一整块的大装甲板被击中最多只穿个洞, 在舰体堵漏时前者明显比后者困难. 但大幅装甲板的整体轧制和热处理成本较高, 引起船价上升. 所以倒不如不另添装甲. 省下重量提高军舰的速度. 其次, 德国设计的封闭式炮罩存在万一被炮弹击穿后, 弹片在炮罩内飞溅, 会对炮手造成二次杀伤效应的可能, 不如采用后部开放的半封闭式的炮盾, 使炮弹击穿即飞过. 这一点后来在丰岛海战证明是正确的 (不过, 封闭式炮罩的思路长远来说应该是对的, 但要把厚度加大而不是仅厚一, 二英寸). 另外, 将装甲甲板的位置升高, 使炮塔的旋转机构安装在装甲甲板下, 就省去了装甲防护围壁. 为了弥补装甲防护的不足, 英国人的办法是在舷侧和装甲甲板上方布置隔栅式的煤舱, 借助煤层以减缓炮弹的破坏力. 他们估计, 一定厚度的煤层, 具有相当于6英寸装甲的防护力(海战中证明这一点是不正确的, 多艘军舰上的煤层被轻易穿透, 但4英寸以上的装甲板却少有被击毁), 可以满足防护需要. 从同时代的英国防护巡洋舰”Mersey”级和“Melphomene”级等的结构图看, 煤舱的横向宽度很大. 两侧煤舱的宽度加起来几乎占舰体宽度的一半. <br/><br/>  曾纪泽在英国人的影响下, 倾向于接受英方的方案. 为免将来被误会而惹麻烦, 他事先向国内作了解释, “纪泽思此二船之式,英虽通用,然除穹甲之外无甲,恐将来不明此理者讥此二船无甲,遂于十七日复详电译署,申明快船加厚甲则钝,加薄甲则反不如无甲,乞代奏请旨”. 对李鸿章关于“穹甲以护机舱, 高出水面则两旁水线上下易被炮穿伤机, 拟添水线甲十寸、八寸”的建议; 以及对“虑水线下一尺, 炮子能穿, 而询穿甲斜至水线下尺许否?”和“隔堵盛煤御炮, 煤尽则无蔽, 且虑炮子入则煤易焚”的担心, 曾纪泽辩解道, “然新船系以穹甲之斜坡滑力拒敌, 甲边斜处正当水线上下, 斜甲四寸之钢坚于竖甲十寸, 且穹甲斜处上有分间舱盛煤砖, 坚亦如六寸甲, 可护机舱, 不至受伤”, “查新船穹甲边低于水线四尺, 船头高处穹甲边犹低于水线三尺,非仅尺许而已. 边舱之煤, 非行程极远不至动用. 炮子入煤, 其焚甚缓, 易于用水浇熄; 而战船上以水泼子, 以楔塞孔, 又属寻常练习之役. 此数层似皆可以无虑”, 坚持“加甲价即过昂,且恐吃水加深,速率亦减”的主张. 后来设计师William. White(19世纪后二十年英国海军的战列舰基本上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的致靖二舰就是遵循这样的思路, 与日本巡洋舰”浪速”和”高千穗”一样, 以智利防护巡洋舰”Esmeralda”为设计母型. 她们的防护方式与”济远”相雷同, 只有装甲甲板, 无水线装甲, 但舰桥周围也适当覆盖了3英寸的装甲. 舰体与大多数英国巡洋舰一样, 采用艏艉楼船型, 特点是干舷高, 有利于提高航海性能, 而且舰内空间较大, 居住舒适性较好. 因为有” Esmeralda”的先例, 估计装甲甲板是覆盖全船. 参考同时代的英国防护巡洋舰的结构, 推断致靖二舰的结构也与之相仿, 装甲甲板下的舰体内布局大致是这样: 夹在两侧煤舱中间的狭长空间里, 从前到后依次是前弹药库, 锅炉舱, 轮机舱, 后弹药库, 最后是舵机舱. 装甲少带来重量轻, 好处是航速比较高. 致靖二舰的航速可达18节. 在当时算是跑得快的. 日本购自英国的各快速巡洋舰也同样是这种类型. <br/><br/>  出于日后维护和弹药供应的统一, “致远”级巡洋舰仍然选择安装德国克虏伯工厂制造的火炮. 在军舰的建造中也十分注意德国火炮和英国制造的俯仰旋转机械的配合问题. <br/><br/>  既然航速快是”致远”级巡洋舰的卖点, 甚至以此牺牲了装甲防护, 中方对此方面的质量情况也就十分注意. 两舰到华后, 1888年5月的12日与14日, 李鸿章等人在大连湾和威海卫一连两次勘验”致远”和”靖远”的航速, 证实她们都达到了18节的设计要求. <br/><br/>  但没有舷侧装甲, 使军舰在海战中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舰桥周围3英寸的装甲也不足以保护里面的人员, “致远”无装甲的船舷在海战中被击穿后引爆储存在舷侧鱼雷发射管中的鱼雷, 随之发生大爆炸而沉没. 据说“济远”在丰岛海战中也因为没有舷侧装甲, 炮弹击穿船舷后顺着烟囱的烟道(装甲甲板在烟道通过处留有开口)落入锅炉舱击毙两名司炉. 舰桥围壁也被击穿, 造成多名高级军官阵亡. ”吉野”在海战中多次被洞穿船体, 中国军舰发射的150毫米, 210毫米口径炮弹就已经足以击穿其装甲甲板和其他舱室, 一直落到轮机舱里去. 日本其余各快速巡洋舰也受创累累. 只因中国军舰的火炮射速不高, 才免于沉没. 后来“吉野”在日俄战争中于旅顺口外的浓雾海面上游弋时被己方的装甲巡洋舰”春日”一撞即沉, 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br/><br/>  参战的北洋水师洋员马吉芬在战后的回忆录中提到装甲防护方面的经验, 防护装甲至少要4英寸厚, 否则等于没有装甲. 从这一点看, 主要是针对防护巡洋舰而言的. <br/><br/>  而德国建造的经来二舰, 是在吸取”济远”等防护巡洋舰的经验上, 改为"旁有水线甲堡之船", 即装甲巡洋舰. 价格也随之较 “济远”上扬47万马克(第二帝国马克). 这种防护形式最先在俄国巡洋舰上出现, 逐渐被推广到各国. 同时经来二舰底部具有双层船底, 两层船底相距一米. 在轮机舱和锅炉舱外的舷侧部位以及上层建筑周围铺设相当厚度的装甲, “穹甲之中段,傅之于外以为水线带甲”. 且穹甲较”济远”升高5寸, 加长8尺, 加宽1尺, 改善了轮机舱和锅炉舱的工作环境, 并扩大煤舱的容量, 是兼有舷侧装甲和甲板装甲的船型, 水平防护和垂直防护兼顾, “初拟如定镇堡式”, 与定镇二舰(即战列舰)思路相仿, 只不过是厚度稍薄. 防护能力也是很强的. 按李鸿章的说法, 是可以”冒充铁甲船”了. 同时, 也注意吸取了英国的经验, 将封闭炮塔改为半封闭式的炮盾避免二次杀伤. 当时参与验收的余思诒在所作叙述验收过程的”楼船日记”中, 提到舰内设有8英寸厚度的前后横壁, 是出于减轻重量的考虑, 装甲甲板仍采用未延伸到舰艏舰艉的形式 (从穹甲较”济远”加长8尺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舰艉没有安装火炮, 始终是个不足. 在经来二舰未完工时, 中方曾提出这个问题, 但许景澄回电称: “伏(伏尔铿船厂)谓底板已铸,不能加大炮”. 回国服役后, 李鸿章也多次提议为其增加尾炮, 碍于费用难筹, 一直未能完成. 在黄海海战前五天,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到达旅顺, 安排为经来二舰各增加3门新式速射炮. 可惜舰队后来要为运送赴朝铭军的船队护航, 这件事情被耽搁了下来. <br/><br/>  两艘德国制装甲巡洋舰在海战中都表现出较强的生存力. “经远”独力与日本第一游击队四艘军舰苦战多时, 被”环攻不已”方慢慢倾斜告沉没, 而“来远”舱面甲板尽毁, 钢梁暴露, “中弹百余处,自后鱼雷舱至前烟筒座被焚殆尽”. 舰身水线以上部分虽烈焰熊熊, 但机舱内机器仍运转如常, 坚持战至最后并驶回战场与其余军舰组成编队, 不需拖带自航返回旅顺. “来远”是返港军舰中受伤最重的, 到后来旅顺失守前仍未完全修复. 相比之下, 北洋水师购自英国的巡洋舰防护能力就逊色了. <br/><br/>  值得一提的是, 致靖经来四艘巡洋舰都采用了一项新的火炮控制技术, “可用电线同时发各大炮”. 这有利于增强火力密集度和提高命中概率. <br/><br/>  总的来说, 德国和英国都有建造防护巡洋舰和装甲巡洋舰. 而英国明显地较多建造防护巡洋舰. 从1885年到1907年, 英国建造了42艘装甲巡洋舰, 但是同时建造的防护巡洋舰却多达101艘. 1907年后, 英国不再建造装甲巡洋舰, 转而建造更能凸现快速重炮轻装甲的新舰种----战列巡洋舰. <br/><br/>  而且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巡洋舰, 德国巡洋舰侧重防护, 兼重火力, 但航速稍慢, 英国巡洋舰优先考虑火力和航速, 为此减轻防护. “经远”和”来远”的舷侧装甲是9.5英寸, 在水线以下逐渐减薄到5英寸. 炮塔和舰桥装甲分别为8英寸和6英寸, 炮塔底座围壁厚度9.5英寸, 装甲甲板厚3英寸, 航速15节. 同时期英国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除舷侧和舰桥装甲有10英寸外, 装甲甲板厚是2至3英寸, 炮塔和炮塔底座围壁的厚度是5至6英寸左右. 但航速17节, 短时间内甚至可以保持18节. 另一种英国装甲巡洋舰”专制”级情况与”奥兰多”级相仿. 这种设计思路上的差异取决于两国海军不同的情况. <br/><br/>  英国拥有广大遥远的殖民地, 且拥有强大的战列舰为主力的舰队. 巡洋舰分配的任务是保护殖民地和海上商业航线, 或是舰队决战时在战列舰编队羽翼下于前方侦察敌情与驱散敌方鱼雷艇. 而装甲巡洋舰担当得最多的角色是担任驻守海外各处殖民地的分舰队的旗舰 (而组成分舰队的, 清一色是轻快的防护巡洋舰). 这几种任务都不需要与对敌方的战列舰直接交战, 却十分需要高航速, 长大的续航力(多装煤)和舰上成员的居住舒适性(有利于长期在海上游弋时保持舰员有充沛的体力). 尤其执行上述第一种任务时, 需要长期在海上值勤, 而面对的一般只是对方的破交巡洋舰. 这种特殊任务的影响一直延续到1930年签定"伦敦削减海军军备条约"(主要内容是, 除延续1922年”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中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限制外, 另将限制范围扩大到巡洋舰, 驱逐舰和潜艇等辅助舰种)时, 英国的态度截然不同于另外两个缔约国美国和日本的是, 极力主张不对轻型巡洋舰作出技术和数量上的限制. <br/><br/>  只有中国和日本这些缺乏大量战列舰的二等海军国家才把巡洋舰投入直接的舰队决战. 这恐怕有违英国巡洋舰, 尤其是英国防护巡洋舰的设计初衷. <br/><br/>  德国的殖民地不多, 海军主要保护的还是本土, 作战对象是英国和法国的本土舰队, 活动海区不大, 多限于波罗的海和北海, 而且德国的军舰数量少于英国, 巡洋舰要兼顾一部分原属于战列舰的任务. 而每损失一艘军舰都是很大的打击, 为了保证防护力和火力, 牺牲航速和续航力是可以接受的. <br/><br/>  面对当时的情况, 中国的决策者也很难一下子决定本国的巡洋舰全部应该采取哪种舰型. 李鸿章电奏总署, 各国快船本非一式, 曾纪泽奏有穹甲, 无水线甲和炮台甲, 速率可达18节, 许景澄奏照"济远"式加宽长, 加水线甲, 双层底, 速率15节, 似可并行不悖, 日后再择一推广. 恐怕也是这个道理. <br/><br/>  同样, 在同一时期中国自制的巡洋舰上, 也可以看见这种兼容的态度. 福州船政局19世纪80年代后期建造的巡洋舰中, “广甲”是无防护巡洋舰, “广乙”和”广丙”最初也是想与”超勇””扬威”式相仿, 但后来修改设计变成了穹甲快船, 即防护巡洋舰. 而”平远”则是具有完全装甲防护的装甲巡洋舰. <br/><br/>  尤其要提一提“广丙”巡洋舰. 经考证, 江南制造局仿制的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在甲午战争前夕已具备实用性. “广丙”是参加黄海海战中唯一一艘安装了120毫米口径速射炮的中国军舰. <br/><br/>  一切都在摸索中, 等待即将来临的大海战的检验. <br/>
大家一提到北洋水师,可能就知道甲午海战吧! <br/>北洋水师其实在日本有一次很NB的历史 <br/><br/>北洋水师曾在一次访日中.水兵与日本浪人发生欧斗. <br/>中日双方各死一人. <br/>日本方面派人找丁汝昌算帐. <br/>大概是这么说的 <br/><br/>日:你知道你们中国水兵打死我们一个日本人吗? <br/>丁:知道. <br/>日:你们中国方面要赔偿 <br/>丁:好的 <br/>日:你们要赔偿我们日方2W两白银. <br/>丁:好的.不过你们打死我们了一个中国水兵 怎么办 <br/>日:........... <br/>丁:你们要赔偿我们4W两白银. <br/>日:什么?不要忘了 你在我们日本国土上!!! <br/><br/>丁汝昌推开窗子指着舰队说: 你也不要忘了.海面上的是我们大清的北洋水师! <br/>日.............................. <br/><br/>最后日本方面退步. <br/><br/><br/>但是.从此之后日本知道了制海权的重要.加大了对舰队的建设.唉!~~~~~~~~~~~~~~~~~~~~~~~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