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541名高三学生不堪教育高收费放弃高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6:17:25
<p>2006年03月22日 11时27分<!--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newssc.net/"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四川新闻网</a> 成都商报</p><center><img src="http://news.tom.com/dimg/2/c/2e89b110a7a72ef4c12a7efd140548333e8e.jpg" border="0" alt=""/></center><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7日,陈虹的母亲正在自家破烂的门口做家务活</p><p style="TEXT-INDENT: 2em;"></p><center><img src="http://news.tom.com/dimg/6/f/64df73de9dc064a0f221236a19732b9cf1ad.jpg" border="0" alt=""/></center><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弃考打工的陈虹家境贫寒</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报记者汤晓初姚远实习记者吴宇宸</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月14日,重庆涪陵区招办公布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于绝大多数应届高三学生来说,“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中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学生临阵弃考?放弃了高考,他们又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数量如此集中的弃考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学费 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18岁的她,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 放弃的原因是:一旦考上,她家根本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涪陵地处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素有渝东南大门之称。这里的地形以低山和浅丘为主。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有ll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2.7%。</p><p style="TEXT-INDENT: 2em;">根据涪陵区招办统计的数据,在今年放弃高考的541名学生中,农村高中学生数量较多。其中,涪陵二中有104人、八中有11人……这些学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农村学生居多数。</p><p style="TEXT-INDENT: 2em;">18岁的陈虹(化名)是541名弃考学生中的一员。她所在的涪陵八中这届高三,当初进校时有120名学生,现在只剩下了89人。</p><p style="TEXT-INDENT: 2em;">八中今年弃考的11人中,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差而主动放弃的。但陈虹是个例外,她是有希望考上的,放弃的原因是:一旦考上,她家根本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虹的家位于焦石镇新井7社的一条山路旁:一幢破烂不堪的木质房子,屋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屋子后半部已经垮塌,剩下断壁残垣,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勉强支撑着前面几间幸存的房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虹这娃娃好想读书哦。她烧火的时候在看书,晚上睡在被窝头都在看书。她是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我们也没办法啊。”坐在院子里,陈虹的母亲何?兰讲起已远在异乡打工的孩子,禁不住哭出声来。</p><p style="TEXT-INDENT: 2em;">孩子越是刻苦,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就越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何?兰扳起指头算了一笔账,她们家有四个孩子和两个7旬的老人。那一亩多地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口粮,这样的经济条件要想供养一个大学生,“有些不现实”。</p><p style="TEXT-INDENT: 2em;">现在,和姐姐外出打工的陈虹已找到一份工作,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一月能挣300块钱。</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陈虹以及类似的很多学生弃考的现象已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经涪陵区招办统计,这次弃考的529名学生中,有264人外出打工,有98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辍学在家。在流失了大量学生之后,当地一所学校曾经对多个家庭做过调查,父母都在农村务农的家庭,一年能攒下1000元就不错了,两人在外打工的,一年最多攒3000元钱。而现在,高职收费一年都是六七千。高职生出来还不一定就能够找到工作。</p><p style="TEXT-INDENT: 2em;">读书的花费越来越大,农村家庭在后面拼命地追,当他们发现即使拼命也追不上的时候,就只能放弃。即使他们并不愿意。</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打工 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17岁的他,要是努力的话能考上专科,但他选择了放弃。他说不读大学就不用花一大笔钱,不如学门手艺”</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仔细梳理流失学生的情况就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规律----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总是学生弃学的“高峰期”。由于这个时间与高考报名时间比较接近,所以学生弃考也相对集中。</p><p style="TEXT-INDENT: 2em;">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季节性”规律?涪陵八中党委书记邹友明对此深有感触。两节期间正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的高峰期,人员的流动带来信息的流动,农村的孩子从这些回乡人的举手投足间、只言片语间都能感受到村外的那个让人向往的世界。这个时候,很多高三学生已通过会考拿到了高中文凭,不少人都满怀期待地加入了打工潮。</p><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7日,焦石镇卷洞乡。17岁少年小杨(化名)正在期待着人生的第一次角色转变: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打工仔。</p><p style="TEXT-INDENT: 2em;">扎个马尾辫的小杨个子不高,说话时总是露出羞涩的笑容。他家的经济状况在当地不算太差,可“要是自己努力的话能考上专科或者职高”的他却毅然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p><p style="TEXT-INDENT: 2em;">小杨是在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计算之后做出这个决定的:“我们那儿一个娃娃,专科毕业,一个月还挣不到1000块钱,还问家头要钱。我又考不上本科,莫得必要再读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读大学,就不用花一大笔钱。人家读大学花了几万块钱,说不定我在人家读大学的时候就可以挣几万块钱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小杨的话不多,有时还显得幼稚。他的“算计”都来自于自己的切身感受,他想去上海打工。</p><p style="TEXT-INDENT: 2em;">涪陵八中党委书记邹友明面对过不少这样计算的家长和孩子。他去劝娃娃回来读书的时候,有家长就说,“读出来还不是给人打工,还不是挣不到好多钱,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邹友明反复想给他们灌输一个观点:没有知识,以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活。但他的努力收效甚微。</p><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教育工作者,邹友明和他的同行们看得更远,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邹友明痛心地说,这是“重视知识的观念还没形成”,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目光短浅。”</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邹痛心的同时,焦石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力都义无反顾地外出打工了,其中就有他的学生。</p><p>2006年03月22日 11时27分<!--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newssc.net/"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四川新闻网</a> 成都商报</p><center><img src="http://news.tom.com/dimg/2/c/2e89b110a7a72ef4c12a7efd140548333e8e.jpg" border="0" alt=""/></center><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7日,陈虹的母亲正在自家破烂的门口做家务活</p><p style="TEXT-INDENT: 2em;"></p><center><img src="http://news.tom.com/dimg/6/f/64df73de9dc064a0f221236a19732b9cf1ad.jpg" border="0" alt=""/></center><p></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弃考打工的陈虹家境贫寒</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报记者汤晓初姚远实习记者吴宇宸</p><p style="TEXT-INDENT: 2em;">本月14日,重庆涪陵区招办公布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于绝大多数应届高三学生来说,“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中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学生临阵弃考?放弃了高考,他们又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数量如此集中的弃考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学费 一座无法翻越的高山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18岁的她,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 放弃的原因是:一旦考上,她家根本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涪陵地处长江和乌江的交汇处,素有渝东南大门之称。这里的地形以低山和浅丘为主。200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有ll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2.7%。</p><p style="TEXT-INDENT: 2em;">根据涪陵区招办统计的数据,在今年放弃高考的541名学生中,农村高中学生数量较多。其中,涪陵二中有104人、八中有11人……这些学校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农村学生居多数。</p><p style="TEXT-INDENT: 2em;">18岁的陈虹(化名)是541名弃考学生中的一员。她所在的涪陵八中这届高三,当初进校时有120名学生,现在只剩下了89人。</p><p style="TEXT-INDENT: 2em;">八中今年弃考的11人中,绝大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差而主动放弃的。但陈虹是个例外,她是有希望考上的,放弃的原因是:一旦考上,她家根本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虹的家位于焦石镇新井7社的一条山路旁:一幢破烂不堪的木质房子,屋里弥漫着一股腐朽的味道。屋子后半部已经垮塌,剩下断壁残垣,几根孤零零的柱子勉强支撑着前面几间幸存的房间。</p><p style="TEXT-INDENT: 2em;">“陈虹这娃娃好想读书哦。她烧火的时候在看书,晚上睡在被窝头都在看书。她是直到最后一刻才放弃了考大学的梦想,我们也没办法啊。”坐在院子里,陈虹的母亲何?兰讲起已远在异乡打工的孩子,禁不住哭出声来。</p><p style="TEXT-INDENT: 2em;">孩子越是刻苦,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就越是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何?兰扳起指头算了一笔账,她们家有四个孩子和两个7旬的老人。那一亩多地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口粮,这样的经济条件要想供养一个大学生,“有些不现实”。</p><p style="TEXT-INDENT: 2em;">现在,和姐姐外出打工的陈虹已找到一份工作,一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一月能挣300块钱。</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陈虹以及类似的很多学生弃考的现象已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经涪陵区招办统计,这次弃考的529名学生中,有264人外出打工,有98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辍学在家。在流失了大量学生之后,当地一所学校曾经对多个家庭做过调查,父母都在农村务农的家庭,一年能攒下1000元就不错了,两人在外打工的,一年最多攒3000元钱。而现在,高职收费一年都是六七千。高职生出来还不一定就能够找到工作。</p><p style="TEXT-INDENT: 2em;">读书的花费越来越大,农村家庭在后面拼命地追,当他们发现即使拼命也追不上的时候,就只能放弃。即使他们并不愿意。</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打工 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17岁的他,要是努力的话能考上专科,但他选择了放弃。他说不读大学就不用花一大笔钱,不如学门手艺”</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仔细梳理流失学生的情况就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规律----每年的元旦、春节期间总是学生弃学的“高峰期”。由于这个时间与高考报名时间比较接近,所以学生弃考也相对集中。</p><p style="TEXT-INDENT: 2em;">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季节性”规律?涪陵八中党委书记邹友明对此深有感触。两节期间正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的高峰期,人员的流动带来信息的流动,农村的孩子从这些回乡人的举手投足间、只言片语间都能感受到村外的那个让人向往的世界。这个时候,很多高三学生已通过会考拿到了高中文凭,不少人都满怀期待地加入了打工潮。</p><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17日,焦石镇卷洞乡。17岁少年小杨(化名)正在期待着人生的第一次角色转变:从一名学生成为一名打工仔。</p><p style="TEXT-INDENT: 2em;">扎个马尾辫的小杨个子不高,说话时总是露出羞涩的笑容。他家的经济状况在当地不算太差,可“要是自己努力的话能考上专科或者职高”的他却毅然放弃了参加高考的机会。</p><p style="TEXT-INDENT: 2em;">小杨是在经过仔细的观察和计算之后做出这个决定的:“我们那儿一个娃娃,专科毕业,一个月还挣不到1000块钱,还问家头要钱。我又考不上本科,莫得必要再读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不读大学,就不用花一大笔钱。人家读大学花了几万块钱,说不定我在人家读大学的时候就可以挣几万块钱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小杨的话不多,有时还显得幼稚。他的“算计”都来自于自己的切身感受,他想去上海打工。</p><p style="TEXT-INDENT: 2em;">涪陵八中党委书记邹友明面对过不少这样计算的家长和孩子。他去劝娃娃回来读书的时候,有家长就说,“读出来还不是给人打工,还不是挣不到好多钱,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邹友明反复想给他们灌输一个观点:没有知识,以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活。但他的努力收效甚微。</p><p style="TEXT-INDENT: 2em;">作为教育工作者,邹友明和他的同行们看得更远,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邹友明痛心地说,这是“重视知识的观念还没形成”,是“现实让他们不得不目光短浅。”</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邹痛心的同时,焦石大部分的青壮年劳力都义无反顾地外出打工了,其中就有他的学生。</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大学 一个不可预知的未来</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满脸自豪的他们,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因读书四处举债的农家却有了期盼:等孩子大学毕业、工作、还债……”</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大木乡是涪陵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之一。在一些涪陵人眼中,对这个乡的印象大多是:原始森林、野猪、野山羊……</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大木乡,一幢4层楼高的希望小学是全乡最漂亮的建筑之一。这是一位将军捐建的学校,让深山里的孩子都接受到了初级教育。</p><p style="TEXT-INDENT: 2em;">3月3日上午10点,大木乡希望小学的操场上召开了一次千人大会。那天,春阳高照,全乡6个村,来了1300多人,把操场挤了个水泄不通。</p><p style="TEXT-INDENT: 2em;">那天,大木乡党委和乡政府宣布了最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鼓励读书”。从2006年开始:“每年对户籍是大木乡农村户口的学生,升入全国排名前10位高等学校的,奖一个学生5万元!”“升入全国排名前100位重点本科大学的,每个学生奖励1万元!”“升入其他重点本科大学的,每个奖励2000元!”</p><p style="TEXT-INDENT: 2em;">新政策究竟能解决多大问题?一个财政底子薄的乡能否担起孩子读书的重任?这些都还是疑问。更何况大木乡副乡长潘仕强说,大木一年的财政收入30万~40万,每年都“入不敷出”。</p><p style="TEXT-INDENT: 2em;">因为,有些问题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有一个家庭很关心3月3日的那个千人大会----家住大木2组的魏永亮夫妇。</p><p style="TEXT-INDENT: 2em;">魏家在大木乡里比较特殊,不仅仅是因为家境特别不好,而是他家有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他家四处举债,艰难地供养着孩子们在外地读书。魏的妻子一直满脸笑容地说自己的娃娃,看得出来,她很为孩子骄傲。</p><p style="TEXT-INDENT: 2em;">她说,小儿子刚刚来了信,要2000块钱学开车。她拿不出这笔钱,只好再想办法再去借。尽管在边远的山区,母亲也知道学车的钱必须给,因为“有了那个,以后好找工作。”</p><p style="TEXT-INDENT: 2em;">钱是困扰这个家庭的最大难题。两个孩子一年学费、生活费全部加完一共要两万多。除了这些“必须要给”的钱外,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支出。魏妻说,女儿从专科升上本科,要交学校1万元。家里到处去借,好不容易筹够了。“幸好她同学好,都去帮她说,后头又退了我们8000多元。”</p><p style="TEXT-INDENT: 2em;">为什么会有这个费?为什么会退8000多元?钱拿回来了很高兴,但这些问题魏家却没有搞清楚。“是不是乱收费哦?” 潘仕强在一边分析。“搞不清楚那么多,反正娃娃能够读,学校又喊交,有啥子办法呢?”魏妻笑着回答。在她的观念中,孩子们读书是一个总额的付出,至于每一笔的道理,她搞不清楚也没法搞清楚。</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这种重负下,魏家正艰难的过着苦日子。他们有着自己的家庭规划:等两个孩子都顺利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都顺利挣到钱,全家再苦上个五六年,把借的钱全部还完了,就“松活了”。</p><p style="TEXT-INDENT: 2em;">山里的母亲不知道,山外面,求职就业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个难题。</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新闻立即评:中国需要“平民教育”</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强调指出,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受到教育。这番话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人呼吁:应当使平民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消除和克服片面发展精英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尽快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p><p style="TEXT-INDENT: 2em;">所谓平民教育,就是面向普通老百姓、面向广大中低收入者的教育。它注重每个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而精英教育则考虑的是培养少数拔尖者,其结果是少数人获益。</p><p style="TEXT-INDENT: 2em;">在今天强调平民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目前,各地普遍存在中小学负担过重现象,素质教育举步维艰。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在不少地方,“城市学校像欧洲,农村学校像非洲”;在各个教育阶段,又形成重点和普通学校两个世界。各种名目的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完全超出了平民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艰难求学,有的被迫辍学,甚至酿成了惨痛的人间悲剧。</p><p style="TEXT-INDENT: 2em;">这种“教育病”病根在于以培养少数拔尖人才为目标的精英教育模式,它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向一部分人倾斜,导致教育不公平。这种导向还刺激了教育商业化的发展,玷污了人民教育的形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平民教育,是由教育的基本属性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目前,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高,生活还不宽裕。精英教育固然需要,但它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综合国力的提高。一个国家,只有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平民教育,大力提高平民的素质,才能成为真正充满希望的国家。</p><p style="TEXT-INDENT: 2em;">要把平民教育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转变观念,将其作为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坚决摒弃“精英化”的发展模式,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事业属性,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各级政府应该承担起应尽的重要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全体适龄少年儿童特别是农民、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都能享受到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解决目前部分学生分担比例过高和一些家庭因教致贫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乱收费的责任人。</p>
读完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太穷的话确实没有必要苦撑,想学习自己以后再想办法吧
一个证书害死人啊。。。
<p>考上了而上不起只能更伤心</p><p>这样也好</p>[em04][em04][em04][em04]
<p>在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蔓延的今天,这样的事件越来越多,但是一下子有10%的应届生弃考,还是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在我看来,它不仅反映出教育收费成为不能承受之重,更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学者孙立平所说的,社会分层定型化的趋势。</p><p>  自古至今,教育和因教育而获得的技能一直是主导社会流动的最重要的机制,“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激励着许多草根阶层的民众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也因此得以保持活力和开放性。</p><p>  在改革开放之初,高等教育收费是很低的,社会中各个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比较平等。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情况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大学扩招,分数线越来越低,学费却越来越高。从数量上看,接受大学教育的人增多了,但从社会结构上看,各群体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不平等,因为读大学更多地取决于钞票而不是分数。有钱人读大学更容易,穷人读大学更困难。</p><p>  越来越多的应届生放弃高考,表明高等教育这个社会门槛对穷人来说太高了,很多人干脆放弃了迈进这个门槛的努力,这就是部分阶层的社会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凝固化的迹象。具体地说就是贫困家庭的子弟向上流动的渠道缩窄了,没读大学的孩子只能重复着他们父辈的命运。高等教育已经不是贫困人群改变命运的渠道,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这种努力,贫富不同的社会阶层逐步定型了。</p><p>  涪陵八中党委书记邹友明向那些弃考的学生反复灌输一个观点:没有知识,永远只有呆在社会的底层,以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也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邹友明看得很远,但他有什么办法呢?也许正如邹友明说过的那样,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永远呆在社会的底层。</p><p>  大量的应届生弃考是一个危险的迹象,把它看作社会阶层逐步定型化的信号。穷人区、富人区这样的阶层边界是有形的,高校入学机会这样的阶层边界虽然无形,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人无奈地接受了这一事实,但无奈与不满是同时并存的,逐渐堆积的不满必将加深社会矛盾。</p>
某人说了,教育就像买衣服,聪明无钱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