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政治将损害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2:11:21
<p>金融时报</p><p>作者:杰拉尔德•柯蒂斯(Gerald Curtis)<br/>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前,日中关系正处于197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而且还在继续恶化。那些试图否认这一点的日本领导人,要么是试图愚弄民众,要么就是自欺欺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政治关系螺旋式下降的同时,两国的经济关系却有空前发展。日中双边贸易额现已超过日美贸易额。但经济利益不一定会抑制政治关系的持续恶化。这种被日本人称为“政冷经热”双边关系不会永久持续下去。政治紧张迟早会对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在于,两国能否建立一种容纳对方势力的关系,或者,双方是否会在加剧紧张局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抗之路并非不可避免,但走向对抗却不难:如果中国和日本在改善双边关系方面无所作为,那么两国关系就会继续恶化。调和之路并非不可能,但走向调和却不容易:这需要外交技巧和政治远见。最重要的是,这需要两国领导人抵制住诱惑,避免利用相互对抗来博得国内的民意支持。&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若要避免对抗,则需要中日两国彼此作出重大让步。日本方面,必须以首相放弃继续参拜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为开端。缓和靖国神社问题不一定能改善日中关系,但这是先决条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可能会抗议道,他参拜靖国神社仅仅是为了向那些应征入伍并以死报国的年轻人表示敬意。但靖国神社不只是一个纪念战争死难者的祭祀场所,它颂扬了将这些年轻人送上战场的旧日本。小泉决非右翼民族主义分子,但他参拜靖国神社不可避免的会让少数右翼民族主义分子得到鼓舞,而这些人希望继续扭曲那段历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是,如果中国人希望小泉停止参拜活动,那就需要准备报以积极回应。如果日本从中国那里得到的都是抱怨,如具争议的历史教科书修订问题、被责对战争暴行道歉缺乏诚意等,那么日本对首相放弃参拜靖国神社就没有什么动力。中国可追究日本战争罪行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继续重弹历史问题,只会助长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气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本领导人担心,如果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同意中国的要求,中国方面将会以此为信号,从而在钓鱼岛主权、中国东海天然气勘探及其它问题上加大压力。问题在于,日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来表明立场。有哪个国家愿为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靖国神社而进行辩护呢?这已经不仅仅是中日或韩日问题,而正在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关系灾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日本寸步不让,那么它将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的确,两国之间不会爆发战争。中国方面不会阻止日本商人在中国投资——尽管日本商人目前确实在通过赴别国投资(特别是在印度和越南投资)的方式试图分散风险。然而,这种做法会促使日本和中国进一步走向对抗,加剧两国的民族主义倾向,令年轻一代不再纠缠于过去的希望破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中国方面坚持认为,日本要想缓和双边紧张关系就必须满足中国的要求,那么中国将会冒一个巨大风险。让世界相信中国致力于“和平崛起”,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如果中国一直对日本采取一种对抗且毫不妥协的立场,那如何能让世界相信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东亚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地区秩序,在其中,中国、日本和印度在经济方面互为对手,在政治影响力方面互相竞争,而美国仍将作为一支平衡力量,对任何一个寻求霸权的国家形成制约。必须努力避免出现一种中日两国水火不容、其它国家被迫划分阵营的地区秩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国及其它国家必须让中日领导人明白寻求调和的重要性。如果中日双方愿意达成重大让步,那么确定形式并非难事。双方可以成立联合学术委员会审议历史教科书,鼓励就存在争议的领土问题展开所谓的第二轨道对话,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项目,举行高层会谈、强调积极改善中日关系,如此等等。如果没有这种政治意愿,该地区所有国家将为中日矛盾付出高昂代价,而中国和日本自身付出的代价将最为惨重。</p><p>&nbsp;</p><p>本文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东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aduat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客座教授。</p><p>译者/梁彦</p><p>金融时报</p><p>作者:杰拉尔德•柯蒂斯(Gerald Curtis)<br/>2006年2月22日 星期三</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前,日中关系正处于197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最低点,而且还在继续恶化。那些试图否认这一点的日本领导人,要么是试图愚弄民众,要么就是自欺欺人。</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政治关系螺旋式下降的同时,两国的经济关系却有空前发展。日中双边贸易额现已超过日美贸易额。但经济利益不一定会抑制政治关系的持续恶化。这种被日本人称为“政冷经热”双边关系不会永久持续下去。政治紧张迟早会对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问题在于,两国能否建立一种容纳对方势力的关系,或者,双方是否会在加剧紧张局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抗之路并非不可避免,但走向对抗却不难:如果中国和日本在改善双边关系方面无所作为,那么两国关系就会继续恶化。调和之路并非不可能,但走向调和却不容易:这需要外交技巧和政治远见。最重要的是,这需要两国领导人抵制住诱惑,避免利用相互对抗来博得国内的民意支持。&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若要避免对抗,则需要中日两国彼此作出重大让步。日本方面,必须以首相放弃继续参拜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为开端。缓和靖国神社问题不一定能改善日中关系,但这是先决条件。</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可能会抗议道,他参拜靖国神社仅仅是为了向那些应征入伍并以死报国的年轻人表示敬意。但靖国神社不只是一个纪念战争死难者的祭祀场所,它颂扬了将这些年轻人送上战场的旧日本。小泉决非右翼民族主义分子,但他参拜靖国神社不可避免的会让少数右翼民族主义分子得到鼓舞,而这些人希望继续扭曲那段历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是,如果中国人希望小泉停止参拜活动,那就需要准备报以积极回应。如果日本从中国那里得到的都是抱怨,如具争议的历史教科书修订问题、被责对战争暴行道歉缺乏诚意等,那么日本对首相放弃参拜靖国神社就没有什么动力。中国可追究日本战争罪行的历史时期已经过去,继续重弹历史问题,只会助长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气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日本领导人担心,如果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同意中国的要求,中国方面将会以此为信号,从而在钓鱼岛主权、中国东海天然气勘探及其它问题上加大压力。问题在于,日本选择了一个错误的问题来表明立场。有哪个国家愿为日本领导人坚持参拜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历史的靖国神社而进行辩护呢?这已经不仅仅是中日或韩日问题,而正在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关系灾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日本寸步不让,那么它将犯下一个巨大的错误。的确,两国之间不会爆发战争。中国方面不会阻止日本商人在中国投资——尽管日本商人目前确实在通过赴别国投资(特别是在印度和越南投资)的方式试图分散风险。然而,这种做法会促使日本和中国进一步走向对抗,加剧两国的民族主义倾向,令年轻一代不再纠缠于过去的希望破灭。</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果中国方面坚持认为,日本要想缓和双边紧张关系就必须满足中国的要求,那么中国将会冒一个巨大风险。让世界相信中国致力于“和平崛起”,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如果中国一直对日本采取一种对抗且毫不妥协的立场,那如何能让世界相信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东亚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地区秩序,在其中,中国、日本和印度在经济方面互为对手,在政治影响力方面互相竞争,而美国仍将作为一支平衡力量,对任何一个寻求霸权的国家形成制约。必须努力避免出现一种中日两国水火不容、其它国家被迫划分阵营的地区秩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美国及其它国家必须让中日领导人明白寻求调和的重要性。如果中日双方愿意达成重大让步,那么确定形式并非难事。双方可以成立联合学术委员会审议历史教科书,鼓励就存在争议的领土问题展开所谓的第二轨道对话,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项目,举行高层会谈、强调积极改善中日关系,如此等等。如果没有这种政治意愿,该地区所有国家将为中日矛盾付出高昂代价,而中国和日本自身付出的代价将最为惨重。</p><p>&nbsp;</p><p>本文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政治学教授、东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aduate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客座教授。</p><p>译者/梁彦</p>
<p>这是对中倭关系的美国观点,最符合美帝纳粹的利益,但却不符合中国的利益。</p><p>美帝纳粹希望全世界都在它所主导的秩序下运转,可惜,中国不会如他所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