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币的“收编”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7:38:25
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币的“收编”难题
面对大量人民币无序流动的局面,香港监管当局尤其是银行界显得很无奈。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本刊记者/张邦松

“境外人民币流传以港台澳地区为主,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现钞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目前,人民币流通的国家不会少于50个。”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张指出,“其中香港占人民币境外流通总量的85%。”

无序流动的危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河证券分析师宋国祥认为,香港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使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国货币的辐射能力必然也会随之增强。

事实上,由于香港和内地的渊源,香港的银行业很早就有经营人民币的历史。

据了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的银行就有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和面向内地的人民币汇款业务(在香港寄出港币,在内地领取外汇券)的历史。80年代后期,由于人民币贬值和实质性负利率,香港银行业于1989年正式停办人民币存款业务。

1993年3月,香港宝生银行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这之后渐渐发展到所有经营外币兑换业务的银行都提供人民币兑换业务。在这一年,香港宝生银行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可以将人民币残钞运到深圳人行兑换新钞。宝生银行同时在香港也为其他银行开办了人民币残钞兑换业务。至1998年,这一业务停办。

香港回归后,人民币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人民币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入香港。

人民币在香港长期流通,使香港形成了一个与港币并存,但却游离于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货币网络。从人民币的来源、兑换以及使用上,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这反过来使人民币的流浪变得更容易。

“如果在香港流浪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未必是一个好消息。”张寅说。

他认为,如果允许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存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利,例如,当需要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当局可以控制港币投放量,但是如果还有人民币供应,那政策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贯彻。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本来经济总量就比较小,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因为在港人民币数量毕竟还有限。”张寅认为。

监管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从正常的经贸往来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在香港有多少,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但是,当流浪人民币越来越多的被和“洗钱”联系在一起时,问题就有所不同了。

“大量的人民币存在香港,必然伴随着洗钱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政策,现在对金融管理实施的是垄断性管理,国家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指定的信用社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其它组织和个人开办银行从事相应的行为,首先来说是违法的。而洗钱只是许多黑色产业的下游产业链,它的存在和畅通对上游的犯罪无疑是一大利好。”铭达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朱永锐说。

这种灰色的地下网络已渗透到了正规银行,甚至出现内外勾结的行为。据香港廉政公署公布的资料,在2002年发生的一起重大洗钱案中,洗钱集团为了避免在银行的转换金额受到香港法律的监管,设法贿赂了其开户行——宝生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让他们把所有黑钱以一般转账而非汇兑的形式处理。在该经理的协助下,这些“黑钱”被分别转到了不同银行账户口,再转汇给香港和海外的有关银行账户。

收编已经启动

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据有关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要求深圳人行就人民币在香港情况,以及香港银行开展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并未对外公布。“据推测,深港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人行肯定会持冷静的态度,对外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但关于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人行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一位银行界资深人士说。

6月末以来,随着CEPA的签署,人民币在港开展经营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在香港可以开人民币户口,我会把我手中的人民币存入银行,甚至会把其它货币包括港币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香港环亚经济资料(CEIC)经济研究员洪肇辉说。

洪的理由是,目前人民币在内地存款利息仍比在港的港币存款利息高,今后在港开展的人民币业务也应大致不变。另外,人民币现在很强势,它的潜在升值压力很大,而且它购买力很强。

“这对银行来说也算是一个好开始。”洪说。如果香港银行能够将在港吸纳的人民币存款转至内地分行,同内地分行在内地进行拆放,至少会有一个微薄转存息差,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强。

对此,牛记找换店董事萧民泽则不以为然,虽然本港银行日后有可能获准经营人民币存款及汇兑服务,但内地未必会同步放宽人民币外汇管制,所以他不看好人民币存款服务会在本港兴旺地发展起来,而这项服务也不会威胁找换店未来的生存空间。

在香港的银行看来,能够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是最理想的。据香港某银行分析员计算,假定香港银行现有800亿人民币,贷款息差为3厘计,人民币贷款可为香港银行带来24亿港元盈利,等于香港整体银行业约630亿港元盈利的3.8%;若人民币流通量增至1200亿,银行业的盈利可提高6%。

“这当然好,但短期没有可能。”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助理总经理李绍基肯定地说。中国《新闻周刊》:人民币的“收编”难题
面对大量人民币无序流动的局面,香港监管当局尤其是银行界显得很无奈。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本刊记者/张邦松

“境外人民币流传以港台澳地区为主,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周边国家也有一定数量的现钞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目前,人民币流通的国家不会少于50个。”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张指出,“其中香港占人民币境外流通总量的85%。”

无序流动的危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银河证券分析师宋国祥认为,香港包括整个东南亚地区使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该国货币的辐射能力必然也会随之增强。

事实上,由于香港和内地的渊源,香港的银行业很早就有经营人民币的历史。

据了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香港的银行就有开办人民币存款业务和面向内地的人民币汇款业务(在香港寄出港币,在内地领取外汇券)的历史。80年代后期,由于人民币贬值和实质性负利率,香港银行业于1989年正式停办人民币存款业务。

1993年3月,香港宝生银行在香港开办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这之后渐渐发展到所有经营外币兑换业务的银行都提供人民币兑换业务。在这一年,香港宝生银行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允许,可以将人民币残钞运到深圳人行兑换新钞。宝生银行同时在香港也为其他银行开办了人民币残钞兑换业务。至1998年,这一业务停办。

香港回归后,人民币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人民币通过各种途径大量流入香港。

人民币在香港长期流通,使香港形成了一个与港币并存,但却游离于当局监管体系之外的货币网络。从人民币的来源、兑换以及使用上,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这反过来使人民币的流浪变得更容易。

“如果在香港流浪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未必是一个好消息。”张寅说。

他认为,如果允许大量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资金存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不利,例如,当需要紧缩货币政策的时候,当局可以控制港币投放量,但是如果还有人民币供应,那政策就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贯彻。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本来经济总量就比较小,这样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当然,现在这个问题还不明显,因为在港人民币数量毕竟还有限。”张寅认为。

监管是另一个问题。如果从正常的经贸往来的角度来讲,人民币在香港有多少,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但是,当流浪人民币越来越多的被和“洗钱”联系在一起时,问题就有所不同了。

“大量的人民币存在香港,必然伴随着洗钱的问题。根据中国的政策,现在对金融管理实施的是垄断性管理,国家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以及指定的信用社才可以从事金融业务,其它组织和个人开办银行从事相应的行为,首先来说是违法的。而洗钱只是许多黑色产业的下游产业链,它的存在和畅通对上游的犯罪无疑是一大利好。”铭达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朱永锐说。

这种灰色的地下网络已渗透到了正规银行,甚至出现内外勾结的行为。据香港廉政公署公布的资料,在2002年发生的一起重大洗钱案中,洗钱集团为了避免在银行的转换金额受到香港法律的监管,设法贿赂了其开户行——宝生银行的一名高级经理,让他们把所有黑钱以一般转账而非汇兑的形式处理。在该经理的协助下,这些“黑钱”被分别转到了不同银行账户口,再转汇给香港和海外的有关银行账户。

收编已经启动

依靠地下钱庄来维系两地的资金链条,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一场人民币的收编运动正在酝酿。

据有关信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曾要求深圳人行就人民币在香港情况,以及香港银行开展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作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并未对外公布。“据推测,深港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不是短期能实现的,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影响,人行肯定会持冷静的态度,对外甚至是否定的态度,但关于人民币支付结算的开展,人行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一位银行界资深人士说。

6月末以来,随着CEPA的签署,人民币在港开展经营业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果在香港可以开人民币户口,我会把我手中的人民币存入银行,甚至会把其它货币包括港币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香港环亚经济资料(CEIC)经济研究员洪肇辉说。

洪的理由是,目前人民币在内地存款利息仍比在港的港币存款利息高,今后在港开展的人民币业务也应大致不变。另外,人民币现在很强势,它的潜在升值压力很大,而且它购买力很强。

“这对银行来说也算是一个好开始。”洪说。如果香港银行能够将在港吸纳的人民币存款转至内地分行,同内地分行在内地进行拆放,至少会有一个微薄转存息差,比现在什么都没有强。

对此,牛记找换店董事萧民泽则不以为然,虽然本港银行日后有可能获准经营人民币存款及汇兑服务,但内地未必会同步放宽人民币外汇管制,所以他不看好人民币存款服务会在本港兴旺地发展起来,而这项服务也不会威胁找换店未来的生存空间。

在香港的银行看来,能够经营人民币贷款业务是最理想的。据香港某银行分析员计算,假定香港银行现有800亿人民币,贷款息差为3厘计,人民币贷款可为香港银行带来24亿港元盈利,等于香港整体银行业约630亿港元盈利的3.8%;若人民币流通量增至1200亿,银行业的盈利可提高6%。

“这当然好,但短期没有可能。”交通银行香港分行助理总经理李绍基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