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对竺延风猛烈抨击: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49:09
<span class="bold"><span class="smalltxt"><br/><br/></span></span>汽车自主之路不平坦 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 <br/><br/>-------------------------------------------------------------------------------- <br/><br/>2006年02月09日 中国青年报 <br/><br/><br/>  近年来,人们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团: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做到了世界第三、第四位,为什么还不具有自主开发能力,还缺少自主品牌?引进合资学习造车20多年了,就算上学读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都读完了,为什么还做不好中学的功课? <br/><br/>  最近记者到力帆和众泰两家民营企业采访,看到他们造车的执着劲头,突然觉得有一点醒悟:中国缺少汽车自主品牌,原因在于缺少执着造车的自主企业。我国著名钢琴演奏 <br/>家殷承宗,最近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表示,他很不赞成现在强迫培养小孩子学钢琴的做法,相反若是不断阻碍他,打击他,他还能坚持,将来才有可能成功。我们一直给以政策扶持的三大集团,就像被家长强迫学钢琴的孩子,没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真正搞出自主品牌的,正是那些没有政策资源,甚至长时间卡着不给出生证的非主流企业,如奇瑞、吉利等。如果不是有奇瑞的先斩后奏、吉利的借壳上市,我们今天不是连这一点点自主品牌的成果都没有吗? <br/><br/>  说实话,对民营企业造汽车我一直不怎么看好,这倒不是有什么“所有制偏见”,包括对有国有资本背景的奇瑞在内,总觉得他们起步太晚了,而且起点又很低,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现在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个个剑拔弩张,他们还能成什么气候?早前对吉利的支持,也是出于赞赏李书福的两句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马拉松赛跑,只让少数几个人参加,世界冠军也出不了好成绩。”更看重的是他的“鲶鱼效应”,想借他们激活中国汽车业的竞争而已。 <br/><br/>  事实证明,依靠合资公司发展不了自主品牌。最近力帆销售公司总经理胡祺,用他长期在国外经营合资公司的经历讲述了这个道理。“教会学生,饿死先生”,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合资公司要想办得长久,就是不能把核心技术教给合资对方。日本在越南合资生产摩托车,为什么能够20年不换车型,20年不降价格?因为没有教给越南人核心技术,依附别人的确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br/><br/>  长期以来,国人对三大汽车企业的迷信,可以说深入骨髓,特别是对“共和国长子”———“第一汽车”,总认为只有这些主流企业,才真正代表国家利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决定发展轿车工业,也是认为依托一汽、二汽和上汽,能够投资省见效快。但是它们却利用国家给予的优越条件,一心建合资公司,一家又一家,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汽车品牌都拿过来生产,惟独不去发展自主品牌,真正是“富家子弟不用下厨房”啊! <br/><br/>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卧薪尝胆也不过十年。但是对汽车自主研发,一汽的竺延风却开的是20年远期支票。请问,20年后中国汽车还能有自主的机会吗,到时候上哪里去找他!他不过是想尽量拖长合资期限,利用国家给的独特条件,挣足自己现实的名和利,哪管20年后洪水滔天! <br/><br/>  竺延风的20年空头支票受到舆论普遍批评后,不仅不服气,还文过饰非,标榜“十五”期间投入了75亿元用于自主研发,“有10万人在干自主品牌”。就是说他们投入的人员和资金,是奇瑞和吉利的2到10倍。但是从2002年到2005年,一汽传统的自主品牌———红旗,销量由26634辆减少到9036辆,下降了66%!而同期奇瑞销量则由50155辆上升到189158辆,增长了3.77倍;吉利的销量由43500辆上升到148182辆,增长了3.4倍。总销售量相比,奇瑞和吉利分别是红旗的5.3倍和4.5倍。解放的状况同样惨不忍睹,2002年到2005年,解放中重卡车销量从180405辆跌落到91046辆,下降了49.5%!也就是说4年下降了一半。其中当然有整体市场变化的因素,但是市场份额减少了8.12个百分点,总是个硬指标吧。北汽福田、江淮这些新锐就不用说,和同为国有企业的东风相比,销量由领先16.76个百分点缩小到0.52个百分点,就是说由遥遥领先变成平起平坐,这又该如何解释?这就是竺延风所标榜的自主创新成果!即使这样,当初锡柴研发奥威发动机,还承受了来自一汽上层的巨大压力。现在他能拿到人前自夸的只有夏利,中国人连小学生都清楚,夏利是谁的研发成果?掠取别人的创新成果,说明他的确是“技之此耳”!说的倒是挺好听:“抱别人的孩子,养自己的孩子”,只是抱上别人的孩子,就忘了还要养自己孩子的茬。 <br/><br/>  我们不清楚竺延风说的“干自主品牌的10万人”,究竟干了什么?也不知道他把75亿元研发资金用在了哪里?但据说新的集团办公大楼和别墅,建造得相当高档与豪华,有兴趣的人士不妨去开开眼界。 <br/><br/>  据媒体报道,一汽有关人员称,他们是把红旗作为“和外方谈判一个很好的筹码”,“一旦真的谈不拢散伙了”,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做红旗”。不小心泄露了秘密,原来这些年他们根本没有“全力以赴做红旗”,只是把红旗作为和外商搞合资的“筹码”,难怪红旗会每况愈下,总是搞不上去呢! <br/><br/>  有人说,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责任就是把本企业搞好,没有义务想国家发展的大事。没错,把本企业搞好,资产保值增值,当然是他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是在我们国家,政府高官多从这种企业产生,这些企业的现行领导也都有很高的行政级别,高至正副部长级,可以做中央候补委员,享受和政府高官一样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换椅子的事情司空见惯。他们不仅能影响以至左右政府的决策,而且国家制定政策,往往是依据这些企业的情况,国家资源更是有什么就给它们什么。此外,还禁止其他企业与它们竞争,让它们享受市场的垄断利润,这种企业能够轻飘飘地“只负搞好本企业的责任”吗? <br/><br/>  众所周知,去年一汽发生严重亏损,吉林省立即制定出五十条优惠政策,作为红头文件下发,内容涵盖了汽车生产、经营、销售多个环节,甚至具体到要求“省内都要尽量购买一汽汽车,县以上行政单位,经批准购买汽车的,要按规定的标准首选一汽汽车,省直机关及所属各单位购车和报废更新车辆时,必须购买一汽汽车”,这可是其他企业做梦能想到的好事吗?人们可曾知道,力帆拿生产目录,延误一个月就要损失1000万元! <br/><br/>  高度垄断,没有竞争,上吃国家,下赚同胞,干好干坏都是它了。一个项目投资上百亿元,数年建不起来,还心安理得,毫不内疚。再看看这些被娇纵坏了的企业,什么时期发展速度变快了?是一大批竞争企业出来以后,没有这些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由着他们的性子玩,就更加不思进取了。 <br/><br/>  最近几年,汽车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进口汽车落地完税、整车特征认证办法、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等,笔者从内心赞同和支持,惟独对造车资质的审批,深感不解。多年来,我们坚持审批制度,其结果是弱化了市场竞争,导致有权有势的企业养尊处优,直接造成自主品牌缺失,这个教训难道还不惨痛,不深刻吗?市场经济的精华就是公平竞争。所谓扶持,是计划经济思想的延伸,怎么知道现在扶持的企业将来一定能成功?又怎么能确知现在被扼杀的不是一个未来的通用、丰田?如果现在支持的企业将来破产了,是不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br/><br/>  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尹同耀说,“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对自主创新的最大支持”,信也夫!让所有企业都能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中国的自主品牌才有希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还是给执着造车的企业放开一条生路吧!(程远) <br/><span class="bold"><span class="smalltxt"><br/><br/></span></span>汽车自主之路不平坦 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 <br/><br/>-------------------------------------------------------------------------------- <br/><br/>2006年02月09日 中国青年报 <br/><br/><br/>  近年来,人们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团: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做到了世界第三、第四位,为什么还不具有自主开发能力,还缺少自主品牌?引进合资学习造车20多年了,就算上学读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都读完了,为什么还做不好中学的功课? <br/><br/>  最近记者到力帆和众泰两家民营企业采访,看到他们造车的执着劲头,突然觉得有一点醒悟:中国缺少汽车自主品牌,原因在于缺少执着造车的自主企业。我国著名钢琴演奏 <br/>家殷承宗,最近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表示,他很不赞成现在强迫培养小孩子学钢琴的做法,相反若是不断阻碍他,打击他,他还能坚持,将来才有可能成功。我们一直给以政策扶持的三大集团,就像被家长强迫学钢琴的孩子,没有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真正搞出自主品牌的,正是那些没有政策资源,甚至长时间卡着不给出生证的非主流企业,如奇瑞、吉利等。如果不是有奇瑞的先斩后奏、吉利的借壳上市,我们今天不是连这一点点自主品牌的成果都没有吗? <br/><br/>  说实话,对民营企业造汽车我一直不怎么看好,这倒不是有什么“所有制偏见”,包括对有国有资本背景的奇瑞在内,总觉得他们起步太晚了,而且起点又很低,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现在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个个剑拔弩张,他们还能成什么气候?早前对吉利的支持,也是出于赞赏李书福的两句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马拉松赛跑,只让少数几个人参加,世界冠军也出不了好成绩。”更看重的是他的“鲶鱼效应”,想借他们激活中国汽车业的竞争而已。 <br/><br/>  事实证明,依靠合资公司发展不了自主品牌。最近力帆销售公司总经理胡祺,用他长期在国外经营合资公司的经历讲述了这个道理。“教会学生,饿死先生”,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合资公司要想办得长久,就是不能把核心技术教给合资对方。日本在越南合资生产摩托车,为什么能够20年不换车型,20年不降价格?因为没有教给越南人核心技术,依附别人的确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br/><br/>  长期以来,国人对三大汽车企业的迷信,可以说深入骨髓,特别是对“共和国长子”———“第一汽车”,总认为只有这些主流企业,才真正代表国家利益。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决定发展轿车工业,也是认为依托一汽、二汽和上汽,能够投资省见效快。但是它们却利用国家给予的优越条件,一心建合资公司,一家又一家,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汽车品牌都拿过来生产,惟独不去发展自主品牌,真正是“富家子弟不用下厨房”啊! <br/><br/>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卧薪尝胆也不过十年。但是对汽车自主研发,一汽的竺延风却开的是20年远期支票。请问,20年后中国汽车还能有自主的机会吗,到时候上哪里去找他!他不过是想尽量拖长合资期限,利用国家给的独特条件,挣足自己现实的名和利,哪管20年后洪水滔天! <br/><br/>  竺延风的20年空头支票受到舆论普遍批评后,不仅不服气,还文过饰非,标榜“十五”期间投入了75亿元用于自主研发,“有10万人在干自主品牌”。就是说他们投入的人员和资金,是奇瑞和吉利的2到10倍。但是从2002年到2005年,一汽传统的自主品牌———红旗,销量由26634辆减少到9036辆,下降了66%!而同期奇瑞销量则由50155辆上升到189158辆,增长了3.77倍;吉利的销量由43500辆上升到148182辆,增长了3.4倍。总销售量相比,奇瑞和吉利分别是红旗的5.3倍和4.5倍。解放的状况同样惨不忍睹,2002年到2005年,解放中重卡车销量从180405辆跌落到91046辆,下降了49.5%!也就是说4年下降了一半。其中当然有整体市场变化的因素,但是市场份额减少了8.12个百分点,总是个硬指标吧。北汽福田、江淮这些新锐就不用说,和同为国有企业的东风相比,销量由领先16.76个百分点缩小到0.52个百分点,就是说由遥遥领先变成平起平坐,这又该如何解释?这就是竺延风所标榜的自主创新成果!即使这样,当初锡柴研发奥威发动机,还承受了来自一汽上层的巨大压力。现在他能拿到人前自夸的只有夏利,中国人连小学生都清楚,夏利是谁的研发成果?掠取别人的创新成果,说明他的确是“技之此耳”!说的倒是挺好听:“抱别人的孩子,养自己的孩子”,只是抱上别人的孩子,就忘了还要养自己孩子的茬。 <br/><br/>  我们不清楚竺延风说的“干自主品牌的10万人”,究竟干了什么?也不知道他把75亿元研发资金用在了哪里?但据说新的集团办公大楼和别墅,建造得相当高档与豪华,有兴趣的人士不妨去开开眼界。 <br/><br/>  据媒体报道,一汽有关人员称,他们是把红旗作为“和外方谈判一个很好的筹码”,“一旦真的谈不拢散伙了”,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做红旗”。不小心泄露了秘密,原来这些年他们根本没有“全力以赴做红旗”,只是把红旗作为和外商搞合资的“筹码”,难怪红旗会每况愈下,总是搞不上去呢! <br/><br/>  有人说,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责任就是把本企业搞好,没有义务想国家发展的大事。没错,把本企业搞好,资产保值增值,当然是他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是在我们国家,政府高官多从这种企业产生,这些企业的现行领导也都有很高的行政级别,高至正副部长级,可以做中央候补委员,享受和政府高官一样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政府官员与企业领导换椅子的事情司空见惯。他们不仅能影响以至左右政府的决策,而且国家制定政策,往往是依据这些企业的情况,国家资源更是有什么就给它们什么。此外,还禁止其他企业与它们竞争,让它们享受市场的垄断利润,这种企业能够轻飘飘地“只负搞好本企业的责任”吗? <br/><br/>  众所周知,去年一汽发生严重亏损,吉林省立即制定出五十条优惠政策,作为红头文件下发,内容涵盖了汽车生产、经营、销售多个环节,甚至具体到要求“省内都要尽量购买一汽汽车,县以上行政单位,经批准购买汽车的,要按规定的标准首选一汽汽车,省直机关及所属各单位购车和报废更新车辆时,必须购买一汽汽车”,这可是其他企业做梦能想到的好事吗?人们可曾知道,力帆拿生产目录,延误一个月就要损失1000万元! <br/><br/>  高度垄断,没有竞争,上吃国家,下赚同胞,干好干坏都是它了。一个项目投资上百亿元,数年建不起来,还心安理得,毫不内疚。再看看这些被娇纵坏了的企业,什么时期发展速度变快了?是一大批竞争企业出来以后,没有这些企业造成的竞争压力,由着他们的性子玩,就更加不思进取了。 <br/><br/>  最近几年,汽车主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进口汽车落地完税、整车特征认证办法、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等,笔者从内心赞同和支持,惟独对造车资质的审批,深感不解。多年来,我们坚持审批制度,其结果是弱化了市场竞争,导致有权有势的企业养尊处优,直接造成自主品牌缺失,这个教训难道还不惨痛,不深刻吗?市场经济的精华就是公平竞争。所谓扶持,是计划经济思想的延伸,怎么知道现在扶持的企业将来一定能成功?又怎么能确知现在被扼杀的不是一个未来的通用、丰田?如果现在支持的企业将来破产了,是不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br/><br/>  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尹同耀说,“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对自主创新的最大支持”,信也夫!让所有企业都能在同样的条件下竞争,中国的自主品牌才有希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自主企业,何来自主品牌?还是给执着造车的企业放开一条生路吧!(程远) <br/>
<p>说“国人迷信三大汽车集团”不如说“中国政府当局迷信权力垄断”更切中要害。一些中共高干正是从这样一群没有气节胸怀的侏儒中选出来的,难怪越来越没出息。不过,封杀不利于己的言论,这帮家伙却驾轻就熟,跟弄权的明朝太监有一比,竺延风也算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