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大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3:38:48
<p><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有一门红夷大炮,炮身有“崇祯六年,总督两广军门熊文灿……”等铭文</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 吨以上。</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非常显著,连努尔哈赤都被炸死。很长时间内,后金骑兵不敢进攻装备有红夷大炮的宁远、锦州、山海关等战略要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除了进口以外还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国力不济,无法铸造和进口更多造价昂贵的红夷大炮。但是红夷大炮以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能不说红夷大炮对中国火器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后二百余年,清朝进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极一时,可说红夷大炮的式样已经成为军队火炮的制式,从而压制了其他先进火器的研制和装备。从整体上说,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有效的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实际上射程还不如明朝进口的那些红夷大炮,加之开花弹的失传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对钢制火炮进行精加工,线膛炮和后装炮也开始装备军队;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新的发展;同时因化学的进步,苦味酸炸药、无烟火药和雷汞开始运用于军事,炮弹的威力成倍增长。反观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范铸炮,导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门不复存在,开花弹也失传,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明朝!两百年前让明朝苟延残喘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p><p><br/>&nbsp;<br/></p><p></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崇祯初年,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进入量产的阶段,然而西方利用仪器来提升火炮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甚至发现驻防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致于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国营兵所不习”。</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崇祯三年,孙元化起用王征、张焘等奉教官员或将领,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澳门的葡萄牙军事顾问。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孙元化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也是先前明朝军队最欠缺的。</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孙元化所属的孔有德,掀起吴桥之变后,之所以能在山东地区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余万”的结果,跟叛军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训练有关。</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从吴桥之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这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从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孔有德的归顺,不仅让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还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器,难怪皇太极会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表达了他对这一个部队来归的重视。</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明军在吴桥兵变后,丧失了火炮技术上的优势,之后更因为国库空虚,导致武备无法继续充实。崇祯中、后期,边关有许多火器大多是由地方官和守将捐钱所造的,例如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的卢象升等人,曾经捐造了红夷大炮多门,提督辽东军务的吴三桂,也曾经捐钱铸造了“定辽大将军”,这些事实反映出明代朝廷国力的衰微。<br/>&nbsp; <br/>&nbsp;&nbsp; <br/>&nbsp;&nbsp; <br/></font><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10:23:45编辑过]
<p><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有一门红夷大炮,炮身有“崇祯六年,总督两广军门熊文灿……”等铭文</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具考证,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问题与荷兰人交恶,大多数是与澳门的葡萄牙人交易得来的,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径火铳在原理上与这些红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装滑膛火门点火式的,但是具体做出来就大有区别了。明朝前期火铳多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型,炮管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少,火药气体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过热,射速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教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而且铜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唯一的优点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它的炮管长,管壁很厚,而且是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用量改变射程;设有准星和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在3米左右,口径110-130毫米,重量在2 吨以上。</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非常显著,连努尔哈赤都被炸死。很长时间内,后金骑兵不敢进攻装备有红夷大炮的宁远、锦州、山海关等战略要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红夷大炮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除了进口以外还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国力不济,无法铸造和进口更多造价昂贵的红夷大炮。但是红夷大炮以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能不说红夷大炮对中国火器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后二百余年,清朝进行了大量的仿制,盛极一时,可说红夷大炮的式样已经成为军队火炮的制式,从而压制了其他先进火器的研制和装备。从整体上说,清朝对红夷大炮没有进行过有效的技术革新,只是一味加大重量,以求增加射程,火炮的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西方。</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虎门要塞的大炮重八千斤,射程却不及英舰舰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阴要塞竟然装备了万斤铁炮“耀威大将军”。这些炮看似威武,实际上射程还不如明朝进口的那些红夷大炮,加之开花弹的失传造成与英军对抗时吃亏不小。十九世纪中叶是西方武器大换代的时期,火炮技术大大改进:工业革命使得武器制造业使用了动力机床对钢制火炮进行精加工,线膛炮和后装炮也开始装备军队;火炮射击的理论与战术在拿破仑的实践中新的发展;同时因化学的进步,苦味酸炸药、无烟火药和雷汞开始运用于军事,炮弹的威力成倍增长。反观清朝的火炮,仍然使用泥范铸炮,导致炮身大量沙眼,炸膛频频,内膛的加工也十分粗糙,准心照门不复存在,开花弹也失传,缺少科学知识兵勇的操炮技术比不上明朝!两百年前让明朝苟延残喘的先进武器红夷大炮在两百年后已经风光不在,老态龙钟,无法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了,真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p><p><br/>&nbsp;<br/></p><p></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崇祯初年,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已经进入量产的阶段,然而西方利用仪器来提升火炮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却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甚至发现驻防的守军,从来没有做过火炮演练,以致于准头的远近、星斗的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到了道光年间,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仍然是“中国营兵所不习”。</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崇祯三年,孙元化起用王征、张焘等奉教官员或将领,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澳门的葡萄牙军事顾问。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器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都是孙元化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也是先前明朝军队最欠缺的。</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孙元化所属的孔有德,掀起吴桥之变后,之所以能在山东地区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余万”的结果,跟叛军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训练有关。</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从吴桥之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这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从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孔有德的归顺,不仅让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还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器,难怪皇太极会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表达了他对这一个部队来归的重视。</font></p><p><br/><font color="#0000ff">  明军在吴桥兵变后,丧失了火炮技术上的优势,之后更因为国库空虚,导致武备无法继续充实。崇祯中、后期,边关有许多火器大多是由地方官和守将捐钱所造的,例如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的卢象升等人,曾经捐造了红夷大炮多门,提督辽东军务的吴三桂,也曾经捐钱铸造了“定辽大将军”,这些事实反映出明代朝廷国力的衰微。<br/>&nbsp; <br/>&nbsp;&nbsp; <br/>&nbsp;&nbsp; <br/></font><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10:23:45编辑过]
<p><br/></p><p>&nbsp;</p><p>金属管形火器</p><p>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火铳,长435毫米,重4.75千克,铳口直径30毫米,铳身镌有"射穿百札,声动九天"、"神飞"、"至正辛卯"、"天山"等铭文。此铳比例匀称,铸造精美。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10:30:34编辑过]
<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青铜质,重15.25千克,长365毫米,铳膛呈直筒形,口内径ll毫米,向后逐渐变细,铳身外壁铸有三周加强箍,铳身镌有"水军左卫进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宝源局造""韩"的铭文。 </p><p>&nbsp;</p><p>&nbsp;</p><p></p><p>   碗口铳主要是装备水军进行水上作战使用的。主要用于发射较大的弹丸,以击碎敌军战船的船板或舷板。当然,亦可装备陆军进行野战或攻守城垒战斗。 </p>
<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代火铳,1971年在内蒙古托克托县黑城古城墙内发现的。铳全长435毫米,前膛长290毫米,药室长70毫米,尾銎长75毫米,铳口内壁直径20毫米,重2.1千克。铳身铭文五行,字款是:"夙阳行府造。重三斤八两。监造镇抚刘聚,教匠陈有才,军匠崔玉。洪武十年月日造"。 </p><p></p><p>   这件铜火铳系"手把铜铁铳"或"无敌手铳"一类,是明代前期常见的单兵火器,从洪武年间开始大量制造并装备军队。它的构造是:由前膛,药室,尾銎三部分构成。药室上有火门。其使用方法是:先将火药由铳口装进药室,再塞入以坚木制成并用以闭气的马子,然后将散子弹装入前膛,用火绳通过火门点火,引燃发射药,使火药燃烧生成的大量高温气体,将子弹推射出膛。</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手铳的特点主要是体积小,重量轻,口径小,身管长,射程远。明初所造铜铳,铳身多刻有制造地、制造部门、工匠姓名、监造官职、重量和制造年月等。到永乐年间,手铳已发展到工艺精细,形制统一的阶段。铳身构造也有所改进,自药室至铳门,壁厚逐渐递减,说明当时对膛内压力从药室至铳口递减分布的状况已有一定的认识。火门铸成一个长方形槽,便于装填引火药,上面装有防护盖,可避免风雨吹散、打湿引火药,使火铳在风雨中仍能正常使用。这时的手铳由中央统一制造,统一编号,反映了当时军工部门统一制造和管理手铳的状况。到明中期,由于手铳准确性差,点火费时,射程有限的缺点,即被较先进的鸟铳所替代。 </p>
<p></p><p>&nbsp;</p><p><br/>明嘉靖二十四年子母铳 </p><p>字款是:"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造,胜字三千二百五十八号,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京运,铸匠刘春"。 </p><p>&nbsp;</p><p>地处山海关东北约30公里城子峪古长城倒塌的军械楼处割草时发现</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工艺精良,而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最宜于野战时步骑兵使用,是嘉靖年间火器制造的精品。使用子母铳时,首先在子铳内装填弹药,然后将子铳装入母铳的长口内,再用铁销拴牢;铳尾接一个3~5尺的木棒,一手握棒、一手点燃子铳的火药线,即可发射;发射后再换一个子铳,这样便可提高发射速度,又可防止铳膛发热。如果子铳弹药用尽,母铳还可当冷兵器击伤敌人</p><p>&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10:28:55编辑过]
<p>&nbsp;&nbsp; <br/></p><p>&nbsp;</p><p><br/>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626年至1627年,明军在宁远、锦州守卫战中凭恃火炮重创清军后,清廷才认识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开始组建火器部队。</p><p>&nbsp;&nbsp; </p><p><br/>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廷铸造了两种铁质子母炮。一种长约1.77米,重47.5千克。子炮5门,各重4千克。装药110克,铁子250克。另-种长约1.93米,重42.5千克,余同前一种。炮的尾部装有木柄,柄的后部向下弯曲,并以铁索联于炮架。此炮装备在四足木架上,足上安有铁轮,可推可挽。使用时将子炮放入母炮后腹开口处,用铁闩固定,然后点燃子炮,弹头从母炮口飞出。上述两种子母炮,起初使用实心弹丸和小弹子,到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以后,改用爆炸弹,命中率高,杀伤力大。</p><br/>
<p>威远将军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制造。铜质,重300千克。长690毫米,口径212毫米,前粗后敛,形如仰钟,两侧有耳,以4轮木质炮车承载,发射爆炸弹。炮身铭满汉两种文字:"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总管监造御前一等侍卫海青,监造官员外郎勒理,笔帖式巴格,匠役伊帮政、李文德。"</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炮膛明显分为前膛和药室两部分,前膛深375毫米,药室深160毫米,直径100毫米。用时先将火药装入药室,间以木,加土寸许,然后将炮弹放入前膛,弹外用火药填实,再隔一层湿土,最后用腊封炮口。发射时,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炮发子出,迸裂四散,为用最烈"(《清会典·武备》)。</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火炮以装药量多少和炮尺高低数决定其射程和杀伤威力。该炮在康熙帝平定中国西北部噶尔丹叛乱和清军多次对敌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p><br/>
 1841年鸦片战争英军进犯厦门时使用的铁炮<br/>
<p>明朝时期景泰铜火铳</p><p>&nbsp;</p><p><br/>长26.1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1厘米<br/>&nbsp;&nbsp;&nbsp; </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铜火铳分药室和炮身两部分,药室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火索。明代用火铳装备军队自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开始,当时铳炮有大有小,大的用车载发射,用于守城;小的用支架托桩发射,用于冲锋陷阵。</p><p>&nbsp;&nbsp;&nbsp;&nbsp; 明朝政府设兵仗、军器二局,专门研制铳炮。明前期火铳可连续三发,射程达三百步。明后期火铳长约2米,重约700公斤,轻的也有约80公斤,可连发十次,最远达七百步。</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件铜铳,制造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正是国家危机,战事紧张之时·上一年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击溃明政府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并挟持英宗大举进攻北己京,受到民族英雄于谦率领的北京军民顽强抵抗,瓦剌部失败而归 <br/></p><br/>
好贴[em01]
<p>好贴,开花弹什么时候失传的</p>
<p>&nbsp;&nbsp;&nbsp;&nbsp; 开花弹是爆炸性炮弹的别称,因其爆炸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得名。开花弹源于北宋火器“火球”(原字为“毛”字底加一“求”),外型浑圆,内盛火药,裹以数层厚纸,点燃火药引线“药捻”后用抛石器投入敌阵,炸烧敌兵,南宋时改用铁炮发射。“火球”的威力十分有限,原因有三:1.纸制的外壳无法形成弹片杀敌,只有炸和烧两种功能。2.内部的火药硝碳磺比例为60:22:18,与黑火药比例75:15:10相差很大,爆炸威力大减。3.重量轻,材质薄,射程太近。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铁壳的“火球”出现了,这即为开花弹。开花弹具体的发明时间无法确认,推测应在发明了铁壳的爆炸性火器“霹雳震天炮”和“火蒺藜”之后,大体在南宋后期。 </p><p>&nbsp;</p><p>&nbsp;</p><p>明代开花弹被广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在此摘录一条新闻: </p><p><br/>&nbsp;&nbsp;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托克托县境内发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据称,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明朝地雷。这次出土的地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还能倒出里边的火药。火药均为黑色,其中有一枚较大的火药为土灰色,且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 </p><p>&nbsp;</p><p>&nbsp;</p><p>  据新华社,出土地雷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古代称之为东胜州)地处黄河岸边的山梁台地,起着雄踞高地、扼守黄河的重要作用。当时这里水陆交通便利,边界贸易繁荣。元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破后,为了荡平北部元军,明军曾在这里与元军发生激战。该城出土的地雷正是这时明军攻城用的武器,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 </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明朝的“地雷”?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地雷是先在敌人的必经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药,上面覆以碎石,以盘香引爆。这些所谓“地雷”根本就是开花弹!“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就是证据,他们挖到的是一个火炮的弹药库!“ 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这些数据也表明了开花弹的本质,试想,地雷需要两种规格,并且铸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内?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弹有如此的精度,因为大家知道:如果炮弹大于火炮口径就无法发射,而小于火炮口径会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保证。感谢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当时那里的火炮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口径为85毫米的,另一种是口径为110毫米的。从这些数据我们还知道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一个区别: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因此“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 </p><p>&nbsp;</p><p><br/>有个战例值得研究一下 </p><p>&nbsp;</p><p><br/>&nbsp;&nbsp;&nbsp;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13万人以锐不可挡之势,度过辽河,长驱西进,围攻宁远城,袁崇焕率领坚守宁远的明军仅有一万多人,以十倍之差的力量与之抗衡。 <br/>袁崇焕得报兵临城下,便召集将士,集宁远城外民众于城内。杀猪宰羊,“崇焕更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乃尽焚城外民居,携守具入城,清野以待。”命总兵满桂、参将祖大寿分守四门,军民同仇敌忾,并严辞拒绝努尔哈赤的劝降。二十三日,努尔哈赤兵临城下,双方血战三日,“明日,大军进攻,载楯穴城,矢石不能退。崇焕令闽卒罗立,发西洋巨炮,伤城外军。明日,再攻,复被却,围遂解。”(《明史列传147》)这一仗下来,清军在宁远军民的英勇抗击和新型火炮的威力下不仅损失惨重,努尔哈赤本人亦被炮火击中,身受重伤,只好收兵,退至宁远城双树堡。重整旗鼓,次日又攻,依然遭致惨败。两军相持20多日,后金军见破城无望,加之伤亡甚重,士气大落,无法再战,被迫收兵回师。袁崇焕率胜兵追击30余里,又斩杀后金兵万余,才得胜回城。 </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努尔哈赤在兵败退回沈阳途中叹道:“我自25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可,唯宁远一战,惨败而归”,到八月因忧愤成疾,不治身亡。宁远大捷“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天启七年,皇太极为报父败之耻,亲率大军再次围攻锦州、宁远。“五月,大清兵围锦州,(赵)率教与中官纪用、副将左辅、朱梅等婴城固守。发大炮,颇多击伤。相持二十四日,围始解”《明史列传159》)。锦州不下,皇太极又退攻宁远。五月二十八日午时抵宁远东北山下扎营,“明总兵满桂之兵及密云兵宁远城东二里,列阵于南,沿城环列枪炮。”皇太极欲攻城,三大贝勒知火炮历害,“皆以距城近,不宜攻。”皇太极怒曰:“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乃亲自指挥进攻,“崇焕与中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炮距击;而桂、世禄、大寿大战城外”,明军在城头密排巨炮,总兵官满桂出城接战,引诱清军进入大炮射程,然后猛烈轰击清兵,又打的清军死伤无数,仓皇撤退。据有关记载,连皇太极的大营都被炮火击毁。到六月五日,皇太极被迫撤退。时隔宁远大捷一年另四个月,史称“宁锦大捷”。 </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当时明朝军队的火炮除了装备开花弹,还装备了实心弹(又称“葡萄弹”)和霰弹。实心弹是由铁或者铅铸造而成,少量是用石块磨成球体,这种弹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杀伤人员而言威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而一旦被实心弹直接命中的话非死即残,但努尔哈赤并没有肢体断裂,因此可以排除是被实心弹打死的。再看霰弹,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升铅铁小丸构成,射击时可以形成弹幕,杀伤力极大,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射程太近,一般不超过一里,努尔哈赤是不会将军营设在离城墙如此接近的地方的,所以霰弹也可以排除。如此一来,只有开花弹是杀死努尔哈赤的“真凶”,开花弹是铁壳,可以及远,同时爆炸时威力大。推测当时的情况是一枚开花弹落在努尔哈赤附近爆炸,他被弹片和冲击波击成重伤,不治身亡。 </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令人深思的是,在明代大放异彩的开花弹,到了鸦片战争时中国竟然无人知晓,连清朝当时的火器专家丁拱辰也不知开花弹为何物,以至于李鸿章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订购开花弹,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重新引进西式开花弹。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 </p><p>“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br/></p>
令人深思的是,在明代大放异彩的开花弹,到了鸦片战争时中国竟然无人知晓,连清朝当时的火器专家丁拱辰也不知开花弹为何物,以至于李鸿章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订购开花弹,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重新引进西式开花弹。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 <p>“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p><p>&nbsp;</p><p>&nbsp;</p>[em06][em06]哎!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著名火器制造家戴梓(1649—1726)发明“连珠铳”,“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弹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弹丸乃尽,始需重贮”。这种可以连续发射28粒子弹的连珠铳,其原理虽与机枪有所不同,但与机枪连发的设计思想是一致的。可惜的是这种新发明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器藏于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戴梓还曾创制冲天炮。这种炮小而轻,射程远,杀伤力大,性能良好。试放时,康熙亲往靶场观看,演试后封此炮为“威远将军”,并命工匠在炮身上镌刻戴梓之名,以示纪念。</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戴梓还曾仿制过外国使臣进献的“蟠肠鸟枪”,也获得成功。<br/></p><p></p><p>威远将军<br/></p>
红衣大炮,牛逼!!!
好贴啊。支持楼主一直发好贴。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满清建国后,军事装备专家仍对火器有相当改良和实验,例如满清政府曾先后开发过三种主要形式的燧发枪,即转轮式、弹簧式和撞击式,只是这些燧发枪做出来不是用来装备军队,而是用做宫廷狩猎时使用的禽枪。</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乾隆年间还制作过镶骨燧发枪,和同时代欧洲装备的制式步枪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此枪的作用依然是狩猎用的玩具——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居然派上这种用处,可见**还是无法和先进的人类相提并论的。</p><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更可气的是,康熙年间的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发明出“连珠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在当时可谓妙绝古今,冠绝中西,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又<br/>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他发明的威远将军炮类似现代的榴弹炮,射程远、火力猛、威<br/>力大。</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酋长(抱着“骑射乃满州根本”这种白痴的念头,愚蠢地将戴梓充军关外,中国的火器发展乃告停顿,终于被欧洲所抛下。康熙还算有点良心,将“戴梓”之名刻在“威远将军”的炮筒上,以示尊重。</p><p>&nbsp;</p><p>&nbsp;</p><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 1757年满清政府自欺欺人地发布禁止外国人在华携带火器的布告,几乎是明白的告诉人家——**对火器恐惧。这种恐惧一直延续到1842年英国的远征军司令濮鼎查让中国军官在<br/>火炮面前惊得目瞪口呆,四千远征军竟击败了满清二万正规军。</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1860年英法联军扫荡圆明园时发现,当年英国使团赠送给**酋长乾隆的火炮仍保持完好的状态,随时可以发射,不过好像在华丽的“夏宫”它们只是摆设品。1900年**那群不忘“骑射乃满州根本”的八旗兵在八国联军新式的“连环火枪”(机枪)前被打得尸积如山,而被**们扼杀了探索精神和民族优越感的的中国人却在颠狂的信奉着“神功护体,刀枪不入”。</p>
<p> 明季传华的西洋火炮,曾在当时的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些火器何以能发挥强大威力,矩度、铳规、铳尺和星斗等配件及其操作的方式, 并不甚了然。此</p><p><br/>  虽然十六、七世纪的西方数学已有能力处理繁杂的弹道学问题,当时炮身和炮弹的机械制造技术尚无法规格化,亦即两门口径和形制相同的火炮,即使装填号称同样材质和大小的炮弹,其发射的结果往往有所差异,再者,火药配制的品质和效能也还不够稳定,这些缺陷均使得实验或理论物理学家无从精确地析究炮弹的轨迹。</p><p>&nbsp;</p><p><br/>  西方的红夷大炮在传华后不久,中国工匠就已能仿制。如万历末年,担任协理京营戎政的黄克缵,即曾召募能铸「吕宋大铜炮」的工匠至京,铸成各式大炮二十八位,其中有重达三千余斤者。又,笔者曾在福建泉州海交史博物馆见到一门红夷铁炮,其上有铭文曰:「天启四年仲冬,钦差福浙[都]督造」字样,虽其前半已被锯断,但仍可量得其内径约为14cm,而在厦门的胡里山炮台,笔者亦见到一门口径13.5cm、全长310cm的天启间仿制红夷铁炮,此两炮均较天启三年由两广总督胡应台解进的二十多门铁制英国舰炮(内径为12.5cm,长约300cm)还大。此外,笔者亦曾在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见到一门「定辽大将军」,此炮乃由吴三桂于崇祯十五年捐资铸造,全长约380cm,内径为10cm,该炮或为中国大陆现存的红夷炮中最长的一门。</p><p>&nbsp;</p><p><br/>  至于满洲政权,虽较晚始招募汉人工匠铸造红夷炮,惟亦不遑多让,如文献中记天聪五年(合崇祯四年,1631)所造的「天佑助威大将军」,长七尺七寸五分(240cm)至一丈五寸(326cm),重三千至五千斤,而由此炮所用的铁子重量(八斤至十六斤),可估算其内径约为11-14cm。又,笔者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中,亦尝见一门于崇德八年(合崇祯十六年)铸造的「神威大将军」,重三千六百斤,内径达14cm,全长263cm。 </p><p><br/>  虽然明清之际中国各政权所拥有的火炮,其威力仍略逊于澳门的葡萄牙军队,但由现存各大炮的形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在火炮设计和冶铸上的许多长处,已经很快被明军或清军吸收,这很可能是因中国本身在铸炮技术上原已有良好基础所致。 </p><p>&nbsp;</p><p>&nbsp;</p><p>  明季,闽粤地区所生产的铁,品质冠于全国。此因当时北方的森林已几乎被滥砍尽绝,由于木炭和木柴价贵,以致多用煤来冶炼,此举虽可使火力增强,但煤中所含的硫,则令炼铁的品质下降。时人虽然不了解确实的原理,甚至有以五行说附会者,但南方的铸匠技术较佳,而其以木炭锻炼的铳筒较北方以煤火炼就者坚刚的事实,则为一周知之事。故当徐光启于万历四十七年奉旨训练新兵、防御都城时,即尝建议朝廷命福建和广东募送能制造大小铜铁神铳的巧匠各十数名来京,崇祯三年,徐氏并曾上疏自请赴广州铸炮,因当地「工匠甚众,铁料尤精,价亦可省三分之一……不过数月,数千门可致也」,而当孙元化在登莱以西法练兵制器时,也曾于崇祯四年自广东解到造铳的匠作数十名。 </p><p>&nbsp;</p><p><br/>  崇祯初年,明军对红夷火炮的仿制更已能进入量产的阶段,如两广总督王尊德即尝向澳门当局借用各式火炮,并雇请粤匠仿铸成二百门铁制大炮,且将其中重二千七百斤者十门、重二千斤者四十门解运入京,而福建地区也曾自制红夷二号炮(略轻于一千斤,内径约8cm)一百二十门运京。</p><p>&nbsp;</p><p>  然而西方利用仪具以提升火炮瞄准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则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炮手的盲点。到了雍正(1723-1735)末年,清政府还发现在沿边重镇驻防的守军,「向来演炮并不加子施放,以致准头远近、星斗高低,官兵茫然不知」,即使至道光年间,丁拱辰也指出用铳规量度仰角以调整射程远近的方法,是「中国营兵所不习」。</p><p>&nbsp;</p><p>&nbsp;</p><p> <br/>  火炮瞄准技术之所以在中国未能普及,其原因或十分复杂,但应与其被当成重要军事机密有相当程度的关连。明清鼎革之际,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军事学著述的出版颇为蓬勃,当时较重要的火炮学专著,几乎全出自天主教人士之手,此因耶稣会士是极少数拥有足够语文能力以传递西方火器知识的人,而中国籍的奉教士大夫也积极著书立说,突显洋炮的威力,以吸引统治者的注意,并进而提升西学和西教的地位。由于天主教人士视前述可提高火炮发射精度的配件为秘学,故为维持影响力且避免被敌人窃得相关知识,往往在其著述中的一些关键之处(如铳尺的刻划和用法等),有意地绘图粗略或含混不详。亦即火炮的瞄准技术或主要靠师徒间的口耳相传,在缺乏详细文字解说的情形下,无怪乎许多技术稍后即渐次失传。 </p><p>&nbsp;</p><p>&nbsp;</p><p>  崇祯三年,孙元化获授登莱巡抚,成为天主教徒中第一个拥有实际兵权的方面大员,他于是起用王征、张焘等奉教官员或将领,并装备大量的西洋火器,还聘请了澳门的葡萄牙军事顾问。铳规、铳尺和矩度等仪具的使用以及装弹填药技巧的掌握,想必都是当时孙军中相当注重的训练内容,这些也或均是先前一般明朝军队所最欠缺的。 </p><p>&nbsp;</p><p>  在孙元化部队中担任顾问的公沙的西劳(Goncalves Teixeira, ?-1632)等十三名葡人,即或因对炮术十分熟稔,而在崇祯四年缔造被形容为「海外从来一大捷」的「麻线馆之役」,当时共享西洋大炮发射了十九次,打死满洲官兵约六、七百名,其中还包括大贝勒代善的第五子巴喇玛。 `</p><p>&nbsp;</p><p>&nbsp;</p><p>  同样地,孙元化所属的孔有德,于率部掀起吴桥之变后,所以能在山东地区造成「残破几三百里,杀人盈十余万」的结果,叛军先前所受的良好火炮操作训练,应亦为一重要因素。在这场兵变中,叛军先后将红夷大炮二十余位和大将军炮三百余位投入战场,其拥有的大炮在装填重六斤至十余斤不等的铁弹后,「对城攻打,准如设的」,令「城垛尽倾,守垛者无处站立」</p><p>&nbsp;</p><p><br/>  从吴桥之变中,我们已可发现中国战场上的战争形态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当红夷大炮的发射技术日趋成熟之后,此种新型武器的攻坚力与杀伤力令其得以在城池的攻防战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传统的城墙构造自此不再具备足够的防御能力。除此之外,孔有德的炮兵部队并首度在战场上显露出某种程度的机动力,如崇祯五年二月,他即曾从登州运送七、八门红夷大炮至莱州城外(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一百公里),以为攻城之用,这批火炮每门重二、三千斤(应属半蛇铳),各用四头牛拖曳。而孔有德在对抗明军的围攻时,也屡将红夷大炮调动移防,以因应战事的需要。孔有德在退守登州后,更凭城用炮,「一发五、六里」,令明朝军队无法靠近,最后,叛军在围困之下,终因乏食而不得不从海路遁去,随即投降满清。 </p><p>&nbsp;</p><p>  满洲人虽已于天聪五年(崇祯四年)正月,即已在汉军佟养性的督造之下铸成红衣大炮,且于先前辽东的战役中,俘获许多明军的火器,惟或仍不精于操炮的技术。孔有德的归顺,不仅令后金获得大量精良的西洋火器,而且得到全套铸弹制药的技术以及瞄准的知识与仪具,无怪乎皇太极会出郊十里隆重迎接孔有德,以表达其对此一部队来归的重视。</p><p>&nbsp;</p><p>  虽然相对于刀箭或三眼铳等明军的制式武器,红夷大炮的威力委实惊人,但此一武器仍有许多局限,如其长于攻城,却拙于野战,此因十七世纪的火炮,装填发射的速率仍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敌我情势发生重大改变之际,则往往无法适时适地加以反应。因此,明末在辽东的多次战役中,明朝军队虽拥有各式大炮,但却无法有效压制满洲移动迅疾的骑兵。</p><p>&nbsp;</p><p>  徐光启相当了解红夷大炮的长处和短处,此故,当他在天启元年奉旨回京襄理军务时,即曾大声疾呼: 明军在训练和装备均不如人的情形下,应将大炮置于城墙之上,凭城固守(稍后的宁远大捷即采用此法),而非如先前熊廷弼和袁应泰在辽东的败战一样,在城外列营置炮,结果大军望敌溃散,火器反而尽为敌有。</p><p>&nbsp;</p><p>  孔有德部的投降,令后金以汉人为主体的炮兵部队,战力激增且战技精进,经搭配以满人为主的八旗步骑兵后,在当时即形成一支几乎无坚不摧的劲旅,此一崭新形态的军队编组,在满清入主中原的许多战役中,更发挥了极大威力。</p><p>&nbsp;</p><p><br/>  明军在吴桥之变后,迅速丧失了其在火炮技术上的优势,其后,更因国库的空虚,导致武备的充实难以为继。崇祯中、后期,边关的许多火器即屡可见是由地方官和守将自行捐赀添造的,如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的卢象升等人,即曾于十一年捐造了红夷大炮多门,提督辽东军务的吴三桂,亦于十五年捐资铸造「定辽大将军」,这些事实均反映出明廷国力的衰微。 </p><p>&nbsp;</p><p><br/>  崇祯十六年,辽东巡抚黎玉田题称清军当时在锦州共拥有新旧铸造的大炮共百位,而做为明朝关外重镇的宁远,却只有黎氏等官员所捐造的大炮十位,黎玉田因此慨叹万千地曰:「以物力言,酋铸百炮而有余,我铸十炮而无力……奴之势力,在昔不当我中国一大县……迄于今而铸炮造药十倍于我之神器矣」,他在疏中除呼吁应立即增调数万大军并补给马匹火器外,更亟盼朝廷能优先发放先前所积欠的饷银四、五十万,「以为三军续命之资」。明清鼎革之际,由于双方在武器科技上已无分轩轾,经济力量或许转而成为影响军力消长的重要因素。 .</p><p>&nbsp;</p><p>  西方用于火炮测准技术上的铳规和矩度等附件,大约是在天启初年红夷大炮正式引进中国的同时传入的。</p><p>&nbsp;</p><p><br/>  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在炮学理论上出现重大发展,伽利略提出炮弹在真空中的轨迹乃为拋物线的主张。就这些最先进的火炮学发展而言,中国在清初约落后欧洲数十年。惟伽利略的弹道理论因未考虑空气阻力而误差颇大,实用价值并不高,反而在自然哲学上的意义较大,也就是说直到十七世纪末,中国与西方在实用炮学上的差距其实并不特别显著。 </p><p>&nbsp;</p><p><br/>  但当清廷于康熙二十二年底定全国之后,因军事的威胁消失,官方对火炮的重视日减,如康熙五十四年,山西总兵金国正上言愿捐造新型的子母炮二十二位,分送各营操练,上谕大学士等曰:「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经奏请,朕俱不许」,竟然禁止地方官自行研制新炮以充实武备。雍正间,清廷还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以外各省的子母炮尽行解部。康熙末年以后的禁教,更令原先在引进西方火炮新知上扮演重要媒介的耶稣会士,较少机会和兴趣继续这方面的工作。</p><p>&nbsp;</p><p>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日本,传入日本的西洋火器于十六至十七世纪因战争的频繁而普及,但随着战国时代的结束和锁国政策的施行,火器和炮术的发展很快就出现衰退,甚至连明末何汝宾在《兵录》一书中所收的〈西洋火攻神器说〉一章,也还于宽政十一年(1799)被译成日文,为该国的炮术家所取法。 1</p><p>&nbsp;</p><p>  由于缺乏动机,许多明末清初出版的火炮学著作在十八世纪以后往往罕见刊传,如汤若望和焦勖合撰的《火攻挈要》一书,向来即仅少数藏书家拥有钞本,直到道光二十一年鸦片战争初败之际,始由扬州知府汪于泗以「则克录」之名重新刊行。至于本文所提及的《西法神机》、《守圉全书》和《穷理学》等书,也均不见近代较出名的藏书家著录。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在《穷理学》完成后的一个半世纪间,我们竟然见不到任何一本讨论火炮的中文新着出现!</p><p>&nbsp;</p><p>  相对地,欧洲有关火炮学书籍的出版,一直相当蓬勃,也较少受到国家的箝制。从北堂的藏书目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十七世纪下半叶出版的火炮专门书籍,仍陆续由耶稣会士带入中国,此一情形可能要到雍正初年全面禁教之后方才停止。也或因清政府对火器和天主教的兴趣渐减,这些在康熙朝以后新传入中国的炮学专书,一直没有机会被翻译出来。</p><p>&nbsp;</p><p>  至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制造火炮和弹药的技术,已较精密且规格化,如Jean Maritz改用新发明的车床将金属圆柱钻空以制成炮管,此法可使炮身较模铸法更加均匀对称,稍后,法国皇家所有的武器制造厂中即装置了相应的机械设备,而其它的欧洲国家也很快学会了此一技术。再加上罗宾斯和欧拉等科学家,成功地将空气阻力的影响纳入弹道的估算当中,促使火炮发射的准确度大幅提升。 </p><p>&nbsp;</p><p>  十九世纪中叶,因机械制造精密度的提高,欧洲火炮所用的游隙值更减少到内径的1/42,如此,只要装填较少的火药就可达到较高的速度,且同时提高发射的准确性,再者,由于用药量的减少,管壁即使变薄亦不致于膛炸,连带也使得火炮的机动性大增。相对地,道、咸之交,据丁拱辰所称,中国军队因「弹不圆正,口不直顺」,常只能采用内径的1/10至1/5为游隙,此值连明末的水准均有所不逮,如何能发挥火炮应有的威力!</p><p>&nbsp;</p><p><br/>  火器知识和技术的传承失调,也显露在许多方面。如嘉庆四年(1799)曾改造一百六十门前朝的「神枢炮」,并改名为「得胜炮」,惟经试放后发现其射程竟然还不如旧炮。又如鸦片战争时,英军使用了一种名为Shrapnel Shell的球形空心爆炸弹,此弹之内填满小弹和火药,且有一引信在炮弹落地前引爆火药,将其中的小弹炸散开来,杀伤力十分大,而当时仍沿用实心圆弹的中国军队,对此「多骇为神奇,不知如何制造」,稍后,林则徐虽仿制成功,但却少有人知道早在康熙二十九年铸成的「威远将军炮」上,即配置了概念相类的炮弹,可惜其形制在中国罕见流传,连同其所匹配的「威远将军炮」一直都被尘封于武库之中。</p><p>&nbsp;</p><p><br/>  相对于中国在炮学发展上的停滞,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于1690年(合康熙二十九年)建立了世界第一所炮兵学校,有系统地传递火炮的相关知识,并以政府的力量有组织地加以研发改进,类似的机构随即也被其它欧洲国家所仿设。</p><p>&nbsp;</p><p>&nbsp;&nbsp;&nbsp; 鸦片战争的败战,虽引发中国自明末以来另一波火炮专书的出版高潮,但初期各书中对火炮瞄准知识的了解,甚至还不及明清之际的水准,加上当时中、西方在炮管和炮弹铸造精度上的明显落差,无怪乎清朝军队在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挑战时,毫无招架之力! </p><p>&nbsp;</p><p>  </p>
“定辽大将军”古炮身长381.8厘米,炮体铜壳铁心,重约2500公斤。炮身镌有六行五十九字铭文,铸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十二月。<br/><br/>  该古炮目前为国内孤品,它的捐资铸造者是明辽东总兵吴三桂。<br/>
<p></p><p>&nbsp;</p><p><br/>重达2500公斤的“定辽大将军”青铜大炮</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炮身长381.8厘米,内口径10.2厘米,外口径29至64厘米。炮体铜壳铁心,光亮如漆,重约2500公斤,厚重威武。</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炮身镌有6行59字铭文:“钦差提督军务镇守辽东总兵官左都督吴捐资铸造,定辽大将军,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吉旦,督造掌印都司孙如激总委参将王邦文,打造千总石君显”。该炮定名为“定辽大将军”,铸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捐资铸此大炮者,乃明辽东总兵吴三桂。捐铸“定辽大将军” </p>
定辽大将军<br/><br/>
<br/>
&nbsp;更可气的是,康熙年间的超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发明出“连珠铳”,一次可连续发射28发铅弹,威力极大,在当时可谓妙绝古今,冠绝中西,比欧洲发明的机关枪早两百多年。又<br/>造出蟠肠枪和威远将军炮,他发明的威远将军炮类似现代的榴弹炮,射程远、火力猛、威<br/>力大。<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酋长(抱着“骑射乃满州根本”这种白痴的念头,愚蠢地将戴梓充军关外,中国的火器发展乃告停顿,终于被欧洲所抛下。康熙还算有点良心,将“戴梓”之名刻在“威远将军”的炮筒上,以示尊重。&nbsp; </p><p></p><p>&nbsp;----康熙发配戴梓和他制作火器没有直接联系 </p>
<p> 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在炮学理论上出现重大发展,伽利略提出炮弹在真空中的轨迹乃为拋物线的主张。就这些最先进的火炮学发展而言,中国在清初约落后欧洲数十年。惟伽利略的弹道理论因未考虑空气阻力而误差颇大,实用价值并不高,反而在自然哲学上的意义较大,也就是说直到十七世纪末,中国与西方在实用炮学上的差距其实并不特别显著。&nbsp; </p><p></p><p>&nbsp; -------&nbsp; 自己去看看中国火器史 懒得费劲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华夏明珠</i>在2006-2-17 23:55:00的发言:</b><br/>令人深思的是,在明代大放异彩的开花弹,到了鸦片战争时中国竟然无人知晓,连清朝当时的火器专家丁拱辰也不知开花弹为何物,以至于李鸿章向德国克虏伯兵工厂订购开花弹,曾国藩设立安庆军械所重新引进西式开花弹。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 <p>“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p><p>&nbsp;</p><p>&nbsp;</p>[em06][em06]哎!</div><p>唉......中国普及中学教育这么多年了 为什么国民的历史素质还这么低下??&nbsp; 铁壳爆炸弹能简单的看成19世纪后的"开花弹"吗</p>
<p>那种用人点引信的大号炸弹能和19世纪的那些时间引信和碰炸引信的“开花弹”比么?</p><p></p>
<p>最早的触发引信是由我国先民发明的,大概出现在14世纪末。在15世纪初成书的《火龙经》中,记载了一种地雷触发引信,并对这种触发引信的具体结构和作用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载称:引信的发火动力来自坠石的重力,触发机构由铁针、旋转钢(铁)轮、坠石、火石和牵拉绳索组成。设置时,将绳索的两端分别拴住坠石与钢(铁)轮,并将绳索设置成绊索,然后将坠石置于高处,当人或牲畜绊动绳索时,坠石便从高处坠落,坠落时带动钢轮转动,与火石摩擦发火,点燃火药引火线,通过引火线引燃地雷的装药(当时是火药)。这就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触发机构,是触发引信的雏形。在其后的数百年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触发引信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取得成功的时候,我国的触发引信还处于用钢(铁)轮摩擦火石发火的水平,几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p>
随着火工药剂的发展,也促进了火工品的发展,特别是1799年英国科学家E.霍华德发明了雷汞,1807年苏格兰人发明了以氯酸钾、硫、碳混合的第一种击发药,为火工品的发展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814年,美国首先试验将击发药装于铁盂中用于枪械。1817年,美国人艾格把击发药压入铜盂中,从此火帽诞生了。同年,第一个带火帽的枪械引入了美国。1840年至1842年将这种火帽用于枪弹和炮弹中,火帽的应用对后膛装填射击武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获得了迅速发展。火帽主要用于金属子弹药壳的中心,由枪机撞击发火,现代自动武器的枪弹仍采用这种结构。19世纪末,将撞击火帽装入传火管,用此组合件点燃药筒中的发射药。1897年火帽和点火管组合件发展成撞击底火后,更换了19世纪前半期点燃火炮中发射药的摩擦式传火管。<br/><p>&nbsp;&nbsp;&nbsp;19世纪初,法国人徐洛首先利用电流使火药发火,制成了电火工品。1830年,美M.肖取得了火花电火工品的专利,首先用于纽约港的爆破工程,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用于海炮。1831 年,英国人W.毕克福德发明了导火索。</p>
<p>在网络上搜的</p><p>第2个才应该是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触发引信吧</p><p>第一次知道那么早就有了啊</p><p>鸦片战争,中国输的真是不冤啊</p><p>所以我们更要强大自己了!!</p><p>发展科技发展科技啊!!!</p><p>以后我们也4000人,弄死他们十万</p><p>嘎嘎</p>
已阅#@!!!!!!!!!!!!!!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金陵机器制造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的前身)诞生于1865年(同治四年),是晚清洋务运动中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工厂,其主要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 </p><p><br/>金陵制造局早期生产的一门火炮,炮身上铸有马格里监造等字 <br/></p><br/>
<br/>
<br/>
虎门炮台1000司马斤大炮<br/>
<br/>
[em09][em09]
顶瓜瓜的神武大炮[em02]!!
1890,英军使用过的12磅野战炮<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