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关于皇甫平言论的专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7:42:56
<p>  <font color="#0000ff">考虑到版面的管理问题,为防止帖子的混乱,讨论区斑竹会议决定将所有有关皇甫平的帖子集中管理,本贴作为皇甫平的专帖,供大家积极讨论,其他新开的皇甫帖子我们将视情况予以锁定、转移或删除,谢谢!</font></p><p>&nbsp;</p><p><font size="3"><strong>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是思想僵化,搞熟之又熟的市场经济是思想解放—皇甫平逻辑</strong></font></p><p>&nbsp;作者:冷眼向洋看五洲&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读了皇甫平先生“不可动摇”的宏作大论,感觉更多的不是以理服人,作为大牌评论家耍耍派头倒也罢了,但不应出现思维逻辑上的不通和历史事实上的不符。“不能动摇,不能停步,更不能后退。以批判新自由主义来否定改革实践,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改革的历史,也否定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批判新自由主义就等于否定改革吗?邓小平可是坚决反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难道说邓小平同志否定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也旗帜鲜明地反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难道就是否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r/>&nbsp;&nbsp;&nbsp;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诸多矛盾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并非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承认有诸多矛盾,却攻击人们的反思和批评,一言“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搪塞国人说得过去吗?纵观古今中外,哪里有成熟和充分的市场经济机制存在,萨谬尔森不是也认为事实上是混合经济吗?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是思想僵化,搞熟之又熟的市场经济到了皇甫平先生这里就成了思想解放,是皇先生未能很好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都是手段”含义,还是别人否定改革? <br/>&nbsp;&nbsp;&nbsp; 笔者这里有一篇强国旧文,既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想法,也非历史性拐点上的“否定改革思潮”,其成文于2000年下半年的一次校内研讨会,后修改后发于强国论坛,皇先生不放评一评,一个普通的国民真正否定的是什么? <br/></font></p><p><font size="3">一、“舞市场” <br/>舞者,漫天飞舞也。市场经济本无可厚非,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内引入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旨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目的是明确的,手段也是可选择和互补的,但令人不解的是:把手段之一当追求,凡出现的问题皆归结为市场经济不成熟、不完善,乃至于归结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公有制为主体与市场经济不兼容。为了完善手段之一的市场经济,而宁愿放弃目的规定之一的公有制为主体,这种本末倒置的异化,恐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异化论者也会自愧弗如。 <br/>比比皆是的市场浪漫主义,四处弥漫的竞争万能论主张,不是舞市场,又是舞什么呢? <br/></font></p><p><font size="3">二、“励股份” <br/>励者,鼓励也。股份制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的财产组织关系,有学者简明扼要地将其特征概括为两句话:一是业主(资本家)投资持股;二是委托或授权管理者经营。而真能站住脚的特征只有第一句话,即业主投资持股,因非股份制企业同样可以委托或授权管理者经营。这样,股份制企业相对其他企业而言,其微观生产关系上的差异也就仅反映在业主之间上,即独资没关系,合伙有差异上,但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神圣化和复杂化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股份制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代名词,不股份便是不现代了。股份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某些大事一家一户的资本无能为力,这才产生了股份制这种社会财产的组织形式,才产生了把资本这块饼子做大的主客观需要,事情本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但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似乎并不这样看,饼子做大做不大不是要害,现有的饼子分不分得清晰却很要紧,即便是一口一个的小饼干也要股份个清楚,因为产权不清晰如何要得,于是管你企业是“大蛋糕”,还是“小月饼”;管你是市场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管你是国企,还是乡企,他们鼓励的只有两个字—股份。 <br/></font></p><p><font size="3">三、炒破产 <br/>企业破产和人有生老病死一样本不值大惊小怪,怪就怪在其成为经济学界某些人的鼓与呼,人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根据现在人们已认识和掌握的情况看,无非有内在基因的问题和外在环境诱变的问题,不管你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都逃脱不了这一规律的制约。但尽管如此,没见有那一种人的医生鼓励过死人的,也没见有那一种人的医生偏狭固执地以为某色人种独有不治之基因的。不治之症的无奈虽然萌生了安乐死的主张,但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在病人是否痛不欲生上,否则就是谋杀。只要不是病人痛不欲生、决意求死,医生总会坚持救治到其自然死亡为止的。我们的经济学家在人道上与医生有天壤之别,一是他们固执地以为公有制企业,东方裙带资本主义企业独有不治之基因。二是他们根本不顾 这些企业是否痛不欲生,是否还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欲望,统统一剂药方—破产,死得越快越好,什么安乐死、不安乐死的,他们信奉的安乐原则是“长痛不如短痛”至于死亡的痛和卧病的痛有什么本质差别则不是这些没心没肺的家伙所愿意考虑的。更可恨的是这些家伙们确认不治的方法太过粗糙,医生望闻问切、X光、CT之后,不经会诊也不轻易断定不治,而经济学家们似有先入为主的主观特权,懒惰一点的狮子(国企)因为没有好动一点的猴子(私企)活跃就是缺乏效率,就有着天生不治之基因。 <br/></font></p><p><font size="3">四,饭缸现象 <br/>饭缸者,比饭桶大也!经济一词字面上本有经邦济世之意的,在今天这个依旧不平等的世界上,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与危机四伏的时代政治经济大背景,多么需要自己足智多谋,洞若观火的政治经济学精英啊!然不无遗憾的是他们一次次地让人失望,一次次地落入别人上兵伐谋,精心设计的政治经济学理连环套,先是被新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所俘,继而又为凯恩斯陷阱所陷,挣扎出陷阱的步履踉跄者又十分可悲地误入了所谓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如此三番五次地执迷不悟,如此五次三番地屡屡中计,又岂是饭桶所能形容的。 <br/></font></p><p><font size="3">五、留伪痕迹 <br/>不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只能在表面兜圈子以现象解释现象了,不能存真,自然也只有留伪了。新古典的破产,凯恩斯的水土不服已渐为人识,好在那都是外国人的正版原装货,怨不得我们的知识倒爷。然而不幸的是白纸黑字的东西并不都是原装货,有些还偏偏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发挥,什么东欧的“短缺论”,什么俄罗斯的“短痛论”,什么东南亚的“裙带论”,什么“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什么“四小虎”的增长奇迹,“软着陆”欢歌未了,“过剩调”哀曲即到,何以如此鹦鹉学舌少主见?何以如此人云亦云无从容? <br/></font></p><p><font size="3">六、伪杰人物 <br/>现如今的中国,尽管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尚寥若晨星,但声名不小、文“丰”论“富”的经济学家却已呈泛滥之势,动辄便是对中国改革最有影响的人物云云。总设计师究竟受了他们多少影响我们不得而知,说改革成就中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人也乐得接受,改革开放毕竟需要全民的知识与智慧,中华改革复兴之光,所有中国人共享本没有要什么人例外的。或许是经济学家的理性让他们觉得不例外就不足以个人效用最大化,或许是他们觉得东方的日月还不足够亮,于是便例外地借西方之光给自己多套了一些最有影响等等之类的光环,并窃以为是自己在发光。 <br/>过去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大都阅历过波澜壮阔的四海翻腾,大都感受过风起云涌的五洲震荡,有过血与火的锤炼,有过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般的考验,所以,他们精神上的大距离愈远却见得愈大。反观我们今天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主张则是距离愈远愈见其小,特别是在民族经济兴亡的关键时候,其理论的苍白、学说的无效愈见毕露。 <br/></font></p><p><font size="3">七、众捧荣 <br/>众者,此处非劳动大众的众,乃三人成众之众也。一脉相承,情结西方理念者又岂止三人,于是便也有了捧场之众的基础,便也有了西方经济学买办们生意繁荣的基础。</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小二语:</font></p><p><font size="3">  钝兵能不能帮个忙把皇甫平的原始帖子发出来让大家对照着看一下?就这样看批判的文章似乎太干涩。谢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ytgk9999于2006-1-29 10:28:20编辑过]
<p>  <font color="#0000ff">考虑到版面的管理问题,为防止帖子的混乱,讨论区斑竹会议决定将所有有关皇甫平的帖子集中管理,本贴作为皇甫平的专帖,供大家积极讨论,其他新开的皇甫帖子我们将视情况予以锁定、转移或删除,谢谢!</font></p><p>&nbsp;</p><p><font size="3"><strong>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是思想僵化,搞熟之又熟的市场经济是思想解放—皇甫平逻辑</strong></font></p><p>&nbsp;作者:冷眼向洋看五洲&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读了皇甫平先生“不可动摇”的宏作大论,感觉更多的不是以理服人,作为大牌评论家耍耍派头倒也罢了,但不应出现思维逻辑上的不通和历史事实上的不符。“不能动摇,不能停步,更不能后退。以批判新自由主义来否定改革实践,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改革的历史,也否定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批判新自由主义就等于否定改革吗?邓小平可是坚决反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难道说邓小平同志否定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也旗帜鲜明地反对过资产阶级自由化,难道就是否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br/>&nbsp;&nbsp;&nbsp; “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背景下,诸多矛盾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并非是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承认有诸多矛盾,却攻击人们的反思和批评,一言“市场经济不成熟、市场机制作用不充分所致”搪塞国人说得过去吗?纵观古今中外,哪里有成熟和充分的市场经济机制存在,萨谬尔森不是也认为事实上是混合经济吗?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是思想僵化,搞熟之又熟的市场经济到了皇甫平先生这里就成了思想解放,是皇先生未能很好理解邓小平理论的“都是手段”含义,还是别人否定改革? <br/>&nbsp;&nbsp;&nbsp; 笔者这里有一篇强国旧文,既非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想法,也非历史性拐点上的“否定改革思潮”,其成文于2000年下半年的一次校内研讨会,后修改后发于强国论坛,皇先生不放评一评,一个普通的国民真正否定的是什么? <br/></font></p><p><font size="3">一、“舞市场” <br/>舞者,漫天飞舞也。市场经济本无可厚非,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内引入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旨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目的是明确的,手段也是可选择和互补的,但令人不解的是:把手段之一当追求,凡出现的问题皆归结为市场经济不成熟、不完善,乃至于归结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公有制为主体与市场经济不兼容。为了完善手段之一的市场经济,而宁愿放弃目的规定之一的公有制为主体,这种本末倒置的异化,恐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异化论者也会自愧弗如。 <br/>比比皆是的市场浪漫主义,四处弥漫的竞争万能论主张,不是舞市场,又是舞什么呢? <br/></font></p><p><font size="3">二、“励股份” <br/>励者,鼓励也。股份制作为一种社会形式的财产组织关系,有学者简明扼要地将其特征概括为两句话:一是业主(资本家)投资持股;二是委托或授权管理者经营。而真能站住脚的特征只有第一句话,即业主投资持股,因非股份制企业同样可以委托或授权管理者经营。这样,股份制企业相对其他企业而言,其微观生产关系上的差异也就仅反映在业主之间上,即独资没关系,合伙有差异上,但简单的事情却被我们的经济学家们神圣化和复杂化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股份制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代名词,不股份便是不现代了。股份制的发展史告诉我们:某些大事一家一户的资本无能为力,这才产生了股份制这种社会财产的组织形式,才产生了把资本这块饼子做大的主客观需要,事情本是一种合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但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似乎并不这样看,饼子做大做不大不是要害,现有的饼子分不分得清晰却很要紧,即便是一口一个的小饼干也要股份个清楚,因为产权不清晰如何要得,于是管你企业是“大蛋糕”,还是“小月饼”;管你是市场问题,还是管理问题;管你是国企,还是乡企,他们鼓励的只有两个字—股份。 <br/></font></p><p><font size="3">三、炒破产 <br/>企业破产和人有生老病死一样本不值大惊小怪,怪就怪在其成为经济学界某些人的鼓与呼,人生老病死是一种规律,根据现在人们已认识和掌握的情况看,无非有内在基因的问题和外在环境诱变的问题,不管你是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种人都逃脱不了这一规律的制约。但尽管如此,没见有那一种人的医生鼓励过死人的,也没见有那一种人的医生偏狭固执地以为某色人种独有不治之基因的。不治之症的无奈虽然萌生了安乐死的主张,但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在病人是否痛不欲生上,否则就是谋杀。只要不是病人痛不欲生、决意求死,医生总会坚持救治到其自然死亡为止的。我们的经济学家在人道上与医生有天壤之别,一是他们固执地以为公有制企业,东方裙带资本主义企业独有不治之基因。二是他们根本不顾 这些企业是否痛不欲生,是否还有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欲望,统统一剂药方—破产,死得越快越好,什么安乐死、不安乐死的,他们信奉的安乐原则是“长痛不如短痛”至于死亡的痛和卧病的痛有什么本质差别则不是这些没心没肺的家伙所愿意考虑的。更可恨的是这些家伙们确认不治的方法太过粗糙,医生望闻问切、X光、CT之后,不经会诊也不轻易断定不治,而经济学家们似有先入为主的主观特权,懒惰一点的狮子(国企)因为没有好动一点的猴子(私企)活跃就是缺乏效率,就有着天生不治之基因。 <br/></font></p><p><font size="3">四,饭缸现象 <br/>饭缸者,比饭桶大也!经济一词字面上本有经邦济世之意的,在今天这个依旧不平等的世界上,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与危机四伏的时代政治经济大背景,多么需要自己足智多谋,洞若观火的政治经济学精英啊!然不无遗憾的是他们一次次地让人失望,一次次地落入别人上兵伐谋,精心设计的政治经济学理连环套,先是被新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所俘,继而又为凯恩斯陷阱所陷,挣扎出陷阱的步履踉跄者又十分可悲地误入了所谓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如此三番五次地执迷不悟,如此五次三番地屡屡中计,又岂是饭桶所能形容的。 <br/></font></p><p><font size="3">五、留伪痕迹 <br/>不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也只能在表面兜圈子以现象解释现象了,不能存真,自然也只有留伪了。新古典的破产,凯恩斯的水土不服已渐为人识,好在那都是外国人的正版原装货,怨不得我们的知识倒爷。然而不幸的是白纸黑字的东西并不都是原装货,有些还偏偏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发挥,什么东欧的“短缺论”,什么俄罗斯的“短痛论”,什么东南亚的“裙带论”,什么“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什么“四小虎”的增长奇迹,“软着陆”欢歌未了,“过剩调”哀曲即到,何以如此鹦鹉学舌少主见?何以如此人云亦云无从容? <br/></font></p><p><font size="3">六、伪杰人物 <br/>现如今的中国,尽管世界级的经济学家尚寥若晨星,但声名不小、文“丰”论“富”的经济学家却已呈泛滥之势,动辄便是对中国改革最有影响的人物云云。总设计师究竟受了他们多少影响我们不得而知,说改革成就中有他们的一份贡献人也乐得接受,改革开放毕竟需要全民的知识与智慧,中华改革复兴之光,所有中国人共享本没有要什么人例外的。或许是经济学家的理性让他们觉得不例外就不足以个人效用最大化,或许是他们觉得东方的日月还不足够亮,于是便例外地借西方之光给自己多套了一些最有影响等等之类的光环,并窃以为是自己在发光。 <br/>过去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大都阅历过波澜壮阔的四海翻腾,大都感受过风起云涌的五洲震荡,有过血与火的锤炼,有过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般的考验,所以,他们精神上的大距离愈远却见得愈大。反观我们今天某些经济学家的理论主张则是距离愈远愈见其小,特别是在民族经济兴亡的关键时候,其理论的苍白、学说的无效愈见毕露。 <br/></font></p><p><font size="3">七、众捧荣 <br/>众者,此处非劳动大众的众,乃三人成众之众也。一脉相承,情结西方理念者又岂止三人,于是便也有了捧场之众的基础,便也有了西方经济学买办们生意繁荣的基础。</font></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小二语:</font></p><p><font size="3">  钝兵能不能帮个忙把皇甫平的原始帖子发出来让大家对照着看一下?就这样看批判的文章似乎太干涩。谢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ytgk9999于2006-1-29 10:28:20编辑过]
<p><strong>可以肯定的皇甫平和应该否定的皇甫平</strong></p><p><strong> </strong></p><p></p><p>作者:jiang0301&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nbsp;</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据说皇甫平这个人物有点儿来头,是写过系列评论的,写文章应是相当了得。但读他最近这篇《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只能用进一步改革来解决》,发现不是写的,而是嚎叫出来的。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说:“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国内矛盾凸显期与国外摩擦多发期的交织,社会上出现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他们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上纲为崇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加以批判和否定,似乎又面临一轮改革‘姓社姓资’争论的轮回。”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就这段话,皇甫平有两点可以肯定。 <br/><br/>1. 他看到中国当前碰到了极大的社会困难,社会矛盾重重,并且日益尖锐化。 <br/>2. 他把握到了社会强烈要求解决这些矛盾的脉搏。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么,皇甫平是怎样回应社会的要求的呢?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说:&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否定改革开放就曾经成为一股甚嚣尘上的思潮。在这个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一锤定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nbs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首先,皇甫平把社会上反思改革,解决新矛盾的要求定性为反对改革。然后,用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反击否定改革开放思潮的话来回应社会要求。这是典型的打棍子作风。社会上否定的是改革中出现的不应该出现及不能接受的新问题,而不是改革本身。况且,邓小平说过的话就一定能回应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新要求吗?现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都快过去了,皇甫平还用老皇历来回应现实的新要求,没有与时俱进,其思路应该否定。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既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是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那么,怎样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和新矛盾?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甫平开出药方子说: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成就巨大,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以坚持改革为主线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定能逐步统筹解决城乡间、地区间、贫富间的差距问题,统筹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问题,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解决对外开放与对内发展相协调问题。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甫平开的药方,是有重大毒性的。新问题与改革相关,解决方法也与改革相关,那它们是怎样相关的?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改革就不会产生新问题,而是在解决问题?在怎样一种情况下,解决问题不会产生新问题?或者,换一种角度想,改到那一个程度,问题就会解决到那一个程度?能给个大致的说法吗?没有。所有这些重要的东西,他一点也说不出来。那么,这怎样叫人民相信照目前这个路子深化改革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这跟神棍的逻辑没什么区别?你们相信我啦,你们相信就行了。你们别问为什么,天机不可泄。你们相信啦,相信就能解决了。你们盲从啦,盲从就没有问题了。心诚则灵。&nbs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皇甫平最后以嚎叫般的口吻说出来的真理,就更是贻笑大方:“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证明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救社会主义!”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改革不是救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皇甫平的所谓“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是他的个人意见,在某种程度上,这是犯了原则性错误的胡说。因为,改革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向前发展。皇甫平们对改革的认识是错误的。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甫平们认识到改革出现了新,产生了矛盾,这应该肯定。但他们对解决问题没有方法,对解决矛盾没有对策,都是应该否定的。改革不会自动解决问题,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希望皇甫平们在开方子时,抱着对国家民族负责的态度,不要光想着自己的个人利益。 <br/><br/>2006/1/27 </font><br/></p>
<p><strong>皇甫平为什么“再出手”[转帖]</strong></p><p></p><p>作者:云淡水暖&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新年伊始,一篇“宏文”引起了一些目光,就是90年代初“大名鼎鼎”的皇甫平先生的《改革不动摇》,这个时候来高呼“不可动摇”,是不是说有“动摇”的危险或者说有“潜动摇”的危险呢,草民没有看出来。有好事者在皇甫先生的文章前加了个小标题叫作“皇甫平再出手”,这样一来,无不有几分“阵前乏人,主将杀到”的味儿,好像一位早已“安享正果”者,因某种情势,不得不重披“战袍”,“再度”上阵的感觉。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甫先生文中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国内矛盾凸显期与国外摩擦多发期的交织,社会上出现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他们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上纲为崇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加以批判和否定,似乎又面临一轮改革‘姓社姓资’争论的轮回。”。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于是,草民不得不回顾了皇甫先生“出手”的经历,原来是“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而在报刊刊登皇甫先生文章的下面,有一行小注:“皇甫平是原《解放日报》评论员,《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以1991年底至1992年初的‘皇甫平系列评论’而闻名。”,众所周知,那段时间也被某些人称为“拐点”,原来只要到了“拐点”,皇甫先生就“不得不”重披战袍,“扭转乾坤”而来,中国幸甚,中国人民幸甚。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同2005年人们所见到的“经济改革理论家”们一样,皇甫平先生身上的战袍照例绣着“改革”二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手中的“哨棍”上刻着“捍卫”、“不可动摇”的誓言,还有箭袋中若干顶印着“否定改革”、“反对改革”字样的帽子,一遇“社会上”的“论敌”,帽子先至,紧跟棍子。但草民发现,所谓“社会上”有些语焉不详,现如今,“主流”的媒体、“主流”的“学者”、“专家”们,不也都亮着“改革”的大旗么,皇甫平先生嘴里的“社会上”指哪些人、哪些阶层、代表哪些“既得利益”者呢。如果皇甫平专指网络平台上的平民之音,那不在“主流”话语平台上的“社会”,何足挂齿。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是,事情偏偏就有些蹊跷,皇甫平先生把2005年打造成 “拐点”,那人们就不得不把目光将2005年纵览一遍,草民发现了一个情况,就是在2005年,“主流”的、自称“20年来投身于改革”的经济学家们,“集体失语”了,20年来如日中天的“主流”们为什么会“集体失语”呢,原来在近两年的由郎咸平先生引发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大讨论中,2004年被郎咸平指为吞噬国有资产“样板”顾雏军,在2004年10月得到众多挂着“国家”、“中国”字头的“所长”、“研究员”、“教授”们的坚定支持,并且以一文《科龙20年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论定”为“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样板”,这是“正剧”的“高潮”,接下来就不那么美妙了,“正剧”转为“悲剧”、“反剧”,顾雏军被指称涉嫌吞噬国有、企业资产锒铛入狱告终,自此,同样是披着“改革”战袍的“主流”们“集体失语”了,并且一“失语”就是近一年,不是“不想语”,而是“不能语”,当然,也有个别自己觉得较为“超然者”出来“语”几声,但“语”的内容与皇甫先生何其相似乃尔,也是什么“否定改革”呀、“反对改革”呀、“捍卫”呀、“不可动摇”呀,就此,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下这其中的关联韵味儿。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皇甫平先生没有忘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引用了几句邓小平的语录,并且把“否定改革开放”被邓小平“一槌定音”摆在前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是,草民觉得,邓小平理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统领改革开放,别忘了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定性,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只能够姓“社”,“发展”、“增强”、“提高”的方向是什么,就是“社会主义”,那邓小平是如何界定“社会主义”的呢?邓小平说“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我还要说,我们社会主义的国家机器是强有力的。一旦发现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情况,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会容忍有的人反对社会主义。”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么,面对邓小平论述时候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到现在为止有些地方的公有制经济已经荡然无存,皇甫平先生的“不可动摇”是指私有化不可动摇还是公有制不可动摇;再如,如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6%以上,被国际公认为“动荡边缘”,是不是产生了“两极分化”的危险呢,如果背离了邓小平设计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国家机器就会出面干预,把它纠正过来”,是“坚持”呢,还是“否定”、“反对”呢。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甫平先生举了一个“动听”的例子“‘效率优先’对于突破旧体制,激发解放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也使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水涨船高’到人均1500美元左右,贫困人口从当初的3亿多人减到目前的2000多万人。这表明整个改革开放的“效率优先”旗帜上,也写着“公平”二字。缩小贫富差距,不应当是人为地压制致富,而应当通过平等的权利保护和提高穷人发财的速度。改革目的不是让富人变穷,而是让穷人变富。‘仇富’情结无助于缩小贫富差别,不利于走向共同富裕,这是现代工商文明浅显的道理。”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草民有些糊涂的是,在一个一说8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一说占中国0.6%的家庭,掌握了60%以上的金融资产的形势下,怎么就“也使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水涨船高’到人均1500美元左右”了?又在玩“人均”的把戏,这是很不厚道的,君不见,教育经费已经“水涨船高”到原先的100倍了,这是一个全国政协委员一家三代大学生的亲身体验。君不见,医疗费用也同样“水涨船高”到原先的100倍、住房费用更是“水涨船高”到原先的100倍不止,人称“新三座大山”。 <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皇甫先生也含糊地说了什么“体制”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呀,但是,草民有理由怀疑,已经占领了改革利益分配高地的财富寡头、权贵们,怎么就不能够在其中继续享受“马太效应”呢?皇甫先生不知道么。</p>
<p><strong>爆笑与悲鸣:经济学家不是让人骂的</strong></p><p><strong></strong></p><p>  云淡水暖 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br/><br/><br/>  草民观察到,《新浪财经》为了抓注意力,最近找来不少本不“著名”但求“著名”、或者已经“著名”而想更“著名”、或者已经很“著名”的大大小小的“救济学家”或者“救济学人”写“专栏”,从网络媒体的角度,这很正常,就像新浪的版面每天都充斥着“变性”、“奸杀”之类的“激情”一样,这些“经济学”们的“专栏”,竟也成为一道风景,这风景的特点就是一点最为突出,就是“讨骂”,几乎到了每文必“挨骂”的境地。草民说明一点,从跟帖来看,绝大多数的“骂”是斥责,出口成“脏”的少之又少,当然,也可能是网管方面管理“有方”。 <br/><br/>  今天的专栏作者名为左小蕾氏,察看介绍,基本情况如下“左小蕾,银河证券首级经济学家,1992年8月获得美国伊里诺依大学( Univ.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博士学位( 国际金融, 经济计量学)”,洋博士、海归、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按时下的标准,属于跻身于商圈的“主流”,与高踞于“决策咨询圈”的“主流”们相映成辉,一荣俱荣,有钱、有话语权。 <br/><br/>  但“主流”也有“主流”的苦恼,就是“让人骂”,这个苦恼由“经济学家”们自己说出来,就益发引人发笑、甚至爆笑,左小蕾女士今天的文章标题就是“经济学家不是让人骂的 骂人是有罪的”,草民为什么觉得爆笑呢,因为就在1月10日,主流时政刊物《瞭望》周刊上,“主流经济学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还威仪万方地发表了题为“中国改革正处于关键的时期 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的豪言,要“着力于”排除所谓“在中国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社会上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借‘反思改革’来否定改革基本方向的倾向是确实存在的,有的传播怀念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言论和情绪,有的甚至想重建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贬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力求重建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这种思路是不能认同的。”的“干扰”。 <br/><br/>  常教授“义正词严”的“教诲”话音未落,左女士的殷殷所求就凄然而至,太不平衡,太不对称,同时也太能够说明问题:人心何在?在左女士笔下,“不是让人骂的”们被“骂”的情形,可用“凄惨”二字形容,“网上骂人者往往就针对某人士在一次论坛上的某一句话,或者是某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可能根本没有认真读一读原文,也不去想一想别人是否真有道理,就断章取义,截头去尾,胡批乱骂一通,‘极尽攻击诽谤之能事’。有一朋友悲呼‘我的祖宗八代都被骂了!’”,就是说,一开口就被“骂”,“不分青红皂白”,还涉及“祖宗八代”,简直到了要“食肉寝皮”的地步,“不是让人骂的”们做人做到这个份上,是不是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二呢。 <br/><br/>  左女士不认为“不是让人骂的”们有什么错,反而使出了三招: <br/><br/>  其一,以法律威胁,左女士道“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骂人’是有罪的。…网络不应该是法律真空。从技术上来说,任何网址发出的信息都是可以追踪出来的。…一旦追查到相关的网址,骂人者应该被追究,承担法律责任,严肃法纪。不能借网络‘言论自由,追求民主’之名行践踏他人名誉之实,更不能对这些挑战人权的行为不追究责任。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要‘绳之以法’。抓出几个公布出来,就能杀一儆百,起到警示作用。”,可谓咬牙切齿,更有向“有关方面”施加影响的架势。 <br/><br/>  当然,草民举双手赞成左女士的建议,将这些网络“害群之马”中的“屡犯不改”者揪出一二,公开审理,问问“不是让人骂的”们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要像对待小偷、强盗、骗子、老鸨、毒贩那样问候人家的“祖宗八代”,都说买柿子捡软的捏,这么些为国为民“呕心沥血”的精英、强悍于“主流”平台的学者、大师们又不是“软柿子”,凭什么吃了他们“主导”的“经济改革”的“肉”,还要放下筷子“骂”人家的“娘”,良心何在? <br/><br/>  其二,以道德“劝诱”,左女士道“网上‘骂人’成风实在是令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堪。由于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局限性,计算机还主要是分布在城市,而能够互联成网的范围就更小一些。所以谁都知道,网民实际上大部分是一些有‘文化’的人。而侮辱人的人肯定是这一群体中的少数人。…‘有文化’的人应该是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起码是不会随便侮辱的人。从道德的规范上看,骂人者是没有道德的。网上一些人动辄骂别人‘没有道德’,殊不知自己更不知道最基本的道德为何物。” <br/><br/>  奇哉怪也,难道美国伊里诺依大学( Univ.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博士学位获得者,国内“主流经济学人”圈内的左女士不知道,在中国经济学界处于“把持”地位的泰斗们、大师们宣扬良久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其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经济人”理论,没有心肝,没有良知,只存“经济”,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只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哪管穷人的死活,“社会上痛苦越大,进步就越大”,不是有中央党校的教授还在预言“20年内难见公平”么,请“经济人”左女士讲讲经济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为何物”如何? <br/><br/>  其三,以“职业特殊”自辨,左女士道“每一个社会群体,…也应该有其从事工作的职业道德,包括代表所工作机构的利益。代表特定群体的利益是职业道德的规范,决不是不道德。…所有的专业人士,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在合法合规的范畴内维护其公司和工作机构的利益,是天经地义的,包括被骂得最厉害的经济学家们。” <br/><br/>  这就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大概左女士是想婉转地说出,“主流”经济学家们从富豪寡头那里收取巨额“出场费”、“顾问费”、“咨询费”,然后“在合法合规的范畴内维护其公司和工作机构的利益,”,但是,左女士有没有想过,中国如此之大的贫富差距,如此多的为富不仁,“在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是不是一句空话呢?那么多的国有资产、民脂民膏流入少数人的口袋,就没有“不是让人骂的”们的“贡献”? <br/><br/>  一句“经济学家不是让人骂的”,听起来可笑,被这么多人“骂”,“千夫所指”,不会都是别人“几乎与文化大革命一样”(左小蕾)吧,“经济学家不是让人骂的”,更是一种悲鸣,“不是让人骂的”们还是把尾巴夹紧一点好些。</p>
<p><strong>评:主流“老将”皇甫平的“仇富”情结与权力之手</strong></p><p></p><p>作者:拓荒者2008&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  昨天,有幸看到皇甫平先生题为《改革中面临的新问题,只能用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一文。他认为: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产生和扩大,也并非改革的错误;恰恰相反,是改革遇到阻碍,难以深入、难以到位的必然结果。进而又说:其中一个重大阻碍,在于既得利益层使改革的整体效率曲解成“部门利益”、“地方利益”,让“权钱交易”通行无阻,越演越烈。就是说改革遇到了一个“重大阻碍”是权力之手的介入让有些人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暴富起来。借助行政权力致富,损害弱势群体,恰恰是旧体制的弊端造成的接着他指责说这“怎能责怪市场化改革呢?”这我就不明白了 !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必须依法规制市场错了吗?“市场经济”是万能的?还是没有缺点?政府要不要以“有形的手”以主体资格管理“市场经济”?政府只是“受雇”于市场的被动“守夜人”吗?我想不谈别的,恐怕稍有西方经济学常识的普通大学生都会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们的基点不仅仅在于改革中遇到皇甫文所言“旧体制的弊端造成的”阻碍,更在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管理的不足甚或“缺失'。正是这种不足和缺失才是改革遇到的“重大阻碍”!正是这种“重大阻碍”才使有人“借助行政权力致富,损害弱势群体”成为“新贵族”事实的!要害是政府内部一些人利用旧体制的弊端,借助市场经济改革“成功”地完成了极少数人的非法暴富。那么我们一方面在反腐,一方面对市场经济的改革进行反思并力图对它的完善错了吗?中央高层根据《宪法》以法治国的方略,提出依法行政,政府转换职能,将“神秘政府”转变为公开政府并打造一个精英政府,尽力实施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要求,正是在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也是改革发展到如今,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我们的目的是在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是改革中我们的“天职”!如同我们在开车时随时注意运行中的车体有无杂音和异常情况,而司机方向盘的“左右”幌动是在把握方向。铁路列车每到一个车站,不是还有“列捡”师傅用检车槌敲打车轮,以保证安全到达目的地。怎么对“市场经济”之车这一如此之重大的改革进行必要的反思,就成了“反改革”的“左”了呢!说白了皇甫文心中的“改革”是典型的“市场万能论”。是把市场包装成封建君王“人治”的“金口玉言”市场经济的“朕”岂容尔等“反思”否则杀无赦!这才是皇甫文的旧体制的“人治”潜意识所在。所以皇甫文的“仇富”情结无助于缩小贫富差别之说,“出笼“了。假如皇甫文是辛苦一年而讨不到薪,为讨薪被老板狠揍一顿的民工,穷得就医时连药费都没有,你气愤地骂一句“妈的,儿子打老子”此时有人说你是“仇富情结”你有何感想?!</p><p>&nbsp;<br/>  所谓“缩小贫富差距,不应当是人为地压制致富”之说道破了皇甫平的“天机”无非是吴敬链反改革的“仇富”之说的再版而已。前不久,国资委违宪、违法的变相、变味的&nbsp;<br/><br/>&nbsp;&nbsp;&nbsp;&nbsp;MBO管理层持股《意见》遭到人们的批评,为严防国资再度流失进行的讨论而深化到保护全民所有制这一社会主义的原则之际,招来了皇甫平的所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救社会主义”的“英明论断”请问:没有社会主义能有中国的改革吗?拿这种豆腐一碗,一碗豆腐的文字游戏来掩盖、搪塞人民,进而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其中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偷偷抽掉的伪市场经济的“改革”是皇甫平的一大&nbsp;发明。必须重申邓公讲的三个有利于是社会主义衡量改革方向三个同时具备的标准,缺一不可。这是邓公的高明之所在,企图在改革“三个有利于”标准上作文章者当戒! 主你要拥护共产党么?那你就应当以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为据,象邵道生那样多来一些反腐 倡廉的文章。你要改革么?那你就应当依照《宪法》的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规制市场经济并完善我们的法制。你要根除旧体制的弊端么?那就多在依法行政上下功夫,&nbsp;<br/><br/>&nbsp;&nbsp;&nbsp;&nbsp;在铲除兹生官商勾结的土壤条件方面,给政府多出些好主意,而不是盯住所谓“仇富情结”而耿耿于怀!如果皇甫平承认历史发展规律的话,那么现阶段应当是对“权力介入市场”这个“右”依法根治的时侯了,而不是反什么“左”。闭口不谈或者企图否定社会主义以法治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在放纵官商勾结,无视贫富差别拉大的“富人经济学”。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革前进中典型新自由主义的“告白”!</p><p>  (星期五 2006年1月27日2:06:09)</p>
<p>一个买办官僚的忠实走狗</p><p>如果是奴隶主给他一些利益</p><p>他也会给奴隶制度写赞歌的</p>
<p>呵呵</p><p>笑话年年有啊</p><p>今年也不会少啊</p>
这个<strong>皇甫平不是个人,是个写作班子,</strong>
<p><font size="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现在的各种很多方面的改革方案,已经证明是失败的,不继续改怎么行?</font></p><p><font size="2">涉及改革方向的问题。</font></p><p><font size="2">改革主导者的问题,由谁来主导?政府?新兴官僚资产阶级?普通民众?</font></p><p><font size="2">普通民众经过这几年的被剥夺,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对继续改革抱有希望。恐怕没有了,上访、群体性事件成了对待改革的手段。不是民众不想改革,改革不能为民众带来利益,这样的改革不要也罢。</font></p><p><font size="2">政府层面应该是国内乱象纷呈造成了中央强大压力,新兴官僚资产阶级的夺权也构成强大的压力。</font></p><p><font size="2">新兴官僚资产阶级当然希望改革继续进行,但希望改革主动权、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font></p><p><font size="2">如果中央政府还是为民的话,现在中央政府能走的路只有一条,不为民的话就拉倒,直接和新兴官僚资产阶级勾结继续掠夺人民的财富。</font></p><p><font size="2">那条道路就是和新兴官僚资产阶级斗争,和他们的代理人斗争。背后依靠广大民众,牢牢掌握军队。</font></p><p><font size="2">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实行新政,还利与民,直接取信与民,取得民众继续的支持。然后反思以往改革,纠正以往错误的改革政策,并打击一批非法掠夺人民财产暴富者。依靠军队打击想夺权的高层代表,全面整顿经济学界、思想界的混乱,统一认识。</font></p><p><font size="2">经济改革继续进行的关键在于建立职业经理人信用制度。</font></p><p><font size="2">改革方向的问题:1、一批真正的共产党人与新官僚资产阶级夺权的斗争,争持不下,这样过不了多久,必然大乱。内战是不大可能,但政局会混乱不休,国外势力渗透会很严重。</font></p><p><font size="2">2、改革继续进行,真正共产党人大胜,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资产阶级在中国平稳发展,中国成为混合所有制国家。</font></p><p><font size="2">3、新兴官僚资产阶级兵不血刃夺权成功,修改宪法,中国正式走向资本主义道路,废除社会主义道路。</font></p><p><font size="2">现在的党和政府已经不能很好的取信于民,真正共产党人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必须拿出几手硬招,稳定人心,取信于人民。真正的共产党人还有多少呢?位高权重的又有多少呢?</font></p><p><font size="2">虽然我们的人大是幌子,但民主制度的理念早就深如人心,恐怕用当年对待四人帮的手段估计是行不通了,就看中央政府中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是能抓住民心。<br/></font></p>
<p>改革肯定要继续进行。</p><p>不管怎么说,不变的只有一条,很多改革政策错了,到了必须纠正的时候。</p>
顶!<br/>‘改革肯定要继续进行。’.....严重同意。<br/><div style="min-height: 200px; font-size: 10pt; line-height: normal; text-indent: 0px; margin-top: 10px;"><p>大家不如探讨一下应该怎么改。<br/></p></div>
<p>哈哈,热烈欢迎“梁效”的马甲“皇甫平”重出江湖!</p><p>我朝“代圣贤立言”的事业将继续发扬光大,千秋万代,永世不竭!</p>
<p>皇甫平是中国的最大收废品的!</p><p>改革的前途就是,更大的不公平!</p><p>住房\医疗\教育\工资有哪项改革不是只有精英集团受益的?</p><p>广大人民,好的能喝点汤,坏的连命都要搭上!</p><p></p><p></p>
经济学家不是拿来骂的,可中国的经济学家是拿来杀的!!!人人得而株之
<p><strong><font size="4">皇甫平在不经意间否定了改革</font></strong>&nbsp; </p><p>作者:千重山&nbsp;&nbsp;&nbsp;&nbsp;转贴自:人民网《强国论坛》</p><p>&nbsp;&nbsp;&nbsp; 看到皇甫平《改革不可动摇》,有个疑问跃上心头:皇甫平究竟是在肯定改革还是在否定? <br/><br/>  看皇甫平在《改革不可动摇》是如何评价已有的改革问题的吧: <br/><br/>  1:贫富差距、 <br/>  2:地区差距的拉大, <br/>  3:生态环境恶化, <br/>  4:权力腐败严重, <br/>  5:社会治安混乱, <br/>  6:卫生看病贵、 <br/>  7:教育上学贵 <br/>  8:住房改革房价高 <br/>  9:就业难 <br/>  ........ <br/><br/>  n:等等 <br/><br/>  皇甫平貌是为改革辩护,实际上在拼命贬低改革,他上面所说的九条和一个“等”字不就是涵盖了改革所有方面吗?尽管他前面有一句“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成就巨大”,可是具体到成就大在那里,却只字没提,很难让人相信他的诚意,据此就可以判断他是一个充满虚伪的人,一个想脚踏两只船的人,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是当代中国的三姓家奴。 <br/><br/>  记得当年否定文革的时候,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说法,而且这个夸张的话是毛主席亲口的说,后来被某人引用过去并为否定文革提供了口实。文革也没有打倒一切,不是有大量的革命干部在努力工作吗?也没有全面内战,难道八大军区都搞军阀互相打仗吗?文革中没有出现《改革不可动摇》所出现的九大问题,文革中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核潜艇、消灭血吸虫、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工业农业蓬勃发展、打退外敌入侵、和一百多个国家建交、国民生产跃居世界第六,却仅仅因为“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这个莫须有的罪行就将文革所有的成绩全面否定吗? <br/><br/>  而皇甫平的逻辑是:改革中出现如此众多的问题,居然还在说“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成就巨大”,是的,我不否定改革出现伟大成绩,因为改革毕竟是一代人奋斗的历史,他凝聚着一代人的理想和信念,一个时代要发展,必然要有所付出才是,没有付出社会就无法前进。我要想要说的是,评价一个历史过程,要有公平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厚此薄彼。文革中仅仅出现了“打倒一切,全面内战”两个问题就将文革全盘否定,改革中出现了九个问题还被称为“市场化方向的改革成就巨大”,这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所说的话吗? <br/><br/>  我们是否应该用评价文革的方法来评价改革呀?文革是一票、两票否决,而不管其中取得多大成绩,只要有一两项搞错了就将文革全盘否定,对于改革是否也搞一票否决两票否决呢?在《改革不可动摇》罗列改革九大问题,依照对文革的否决标准,恐怕改革早已被否决五次了。 <br/><br/><br/>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片面的肯定一个时代和否定一个时代都是不科学的,对历史的评价也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否则的话只能留下彼此矛盾的结论,给后人留下笑柄。皇甫平就是这样,他想肯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却在不经意中否定了改革开放,</p>
楼主的精神可嘉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我爱我中华</i>在2006-2-1 20:00:00的发言:</b><br/>经济学家不是拿来骂的,可中国的经济学家是拿来杀的!!!人人得而株之</div><p></p>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遵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的改革可以说已经改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一系列“市场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国企全面破产,6000万工人下岗,银行出现巨额呆坏账)、生命损失(如医疗产业化造成国民健康普遍无保障,伤病后拖病或等死)、发展潜力损失(教育产业化造成国民受教育水平下降)已经不亚于一场全面战争造成的损失。因此那些鼓吹野蛮改革的“专家”的确是死有余辜,不过更应该死的是“专家”的后台老板——野蛮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但是现在中国还没有对这种罪恶进行制裁的法律依据,针对这种情况,人大应该制定《反学术腐败法》,对利用学术活动误导公共政策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学者追究民事、刑事责任。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uoguo_xp</i>在2006-2-1 21:32:00的发言:</b><br/>楼主的精神可嘉</div><p>我倒没花什么力气去找这些反驳文章,皇甫平这次是触了众怒,哪里到找得到反对者。</p>
想知道小二的态度
是谁“动摇”了皇甫平的“改革”? <br/><br/>朱卫华&nbsp;&nbsp; 人民网《强国论坛》<br/><br/>  春节之际,不但MBO开禁了,而且皇甫平又“出手”了,真是“巧”得精密,“巧”得“精彩”啊! <br/><br/>  “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拐点。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国内矛盾凸显期与国外摩擦多发期的交织,社会上出现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他们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上纲为崇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加以批判和否定,似乎又面临一轮改革‘姓社姓资’争论的轮回。” <br/><br/>  这是皇甫平最近发表的《改革不可动摇》一文中的第一段文字。大概是为了拔高一下自己立论的尺寸吧,冷不丁地把自己放在“国内”“国外”的话语制高点上,似乎这样才能歆享一种居高临下的意淫。或许他的自我感觉是,我皇甫平不鸣则已,一鸣就必须鸣在“拐点”上。于是对着空旷的“社会”一声断喝:有人在“否定改革、反对改革”啦!他认为,“改革”被人“动摇”了。人们不禁要问:谁在“动摇”改革?在动摇什么样的“改革”? <br/><br/>  皇甫平用什么来证明他所谓的“改革”竟是如此地神圣、如此地“不可动摇”呢?主要用了三种招数: <br/><br/>  第一种是拉大旗做虎皮,把“动摇改革”的“思潮”上纲为“左”,然后扑而击之,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皇甫平在文中使劲地拉扯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大名,妄言“左”们正在“动摇”的改革是邓小平“一锤定音”的那种改革。这种用政治家说事儿的伎俩我们在另一位“主流经济学家”刘吉的文章中领教过,只是皇甫平发挥得更加平庸而已。可能是因为“廉颇老矣”,思维短路吧,文中不仅没有弄清是什么人“动摇”了改革,以及“动摇”了什么样的“改革”,反而一不小心把自己固定在了“动摇改革”的位置上,反而一不留神暴露了自己歇斯底里去捍卫的改革竟然不是邓公的改革,而是他皇甫平自家的“改革”。 <br/><br/>  难道不是么?小平同志不仅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说过“如果不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可见这位总设计师最大担心的就是贫富分化;江泽民同志讲得更明白,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革难道可以置身此“根本利益”之外?胡锦涛同志说得尤其彻底,就是要“让群众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就是时下正在进行的皇甫平所谓“拐点”上的改革——在“社会公平”的旗帜上,也写着“效率”二字的改革,而不是皇甫平所谓的“在‘效率优先’的旗帜上,也写着‘公平’二字”的改革。请问皇甫平,三位领袖的“共富”改革观都“左”了吗?是他们的“共富”改革观“动摇”了皇甫平们“改革”吗? <br/><br/>  这位在“拐点”上“出手”的皇甫平,其实连“拐点”的涵义都没有吃透。如果说现在改革的“拐点”有什么根本性标志的话,那就是,改革开放的航船正在按照人民的意志,冲破一切阻力走上“共同富裕”的征程!改革是人民的改革,不是“富人”的改革;改革可以让富人更富,但绝不是让穷人更穷。更不是让贫富分化把社会拖向动荡的深渊! <br/>  <br/>  现在,我们该清楚了,是谁在动摇这场攸关“分享成果”命运的改革!原来是那些在“效率优先”的富人改革“旗帜”上,对多数人施舍般地写下“公平二字”的皇甫平们——这样的“改革”还用劳驾谁去“动摇”吗?它迟早会被唾弃在历史的浮尘中。皇甫平,这位自作多情欲在“改革”“拐点”力挽狂澜的过气理论家,是基于“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政治劣根性,还是激于“留取丹心照汗青”经济功利性?难道没有发现自己拼了老命去拯救的,却竟然是一股逆邓公“共同富裕”战略设计而动、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动、逆胡温“分享成果”改革方向而动的富人经济学的浊流! <br/><br/>  如果皇甫平同意这种“分享成果”的改革观,那我们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因为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三位领袖的改革观就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观,如果皇甫平硬要认为这种人民改革观指导下的人民改革是“左”,对不起先生,“动摇”这种伟大改革的帽子只能免费奉还了。 <br/><br/>  第二种是暗移花阴接木,把群众对“新问题、新矛盾”的批评诬称为“放下筷子骂娘”的“动摇”和“否定”。皇甫平毕竟是皇甫平,不仅深得“梁效”遗风,而且还有所“创新”。他为了证明有人在动摇他的改革,竟然硬把自己“让少数人富裕”的改革目的,阴险地移植在邓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手段中,如此邪恶的理论强奸,让“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公在九泉之下情何以堪? <br/><br/>  皇甫平称:“历史已经证明,‘让部分人先富’是英明的战略决策,‘效率优先’对于突破旧体制,激发解放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但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也使整个社会的富裕程度‘水涨船高’到人均1500美元左右,贫困人口从当初的3亿多人减到目前的2000多万人。” <br/><br/>  好一个“水涨船高”!好一个“效率优先”!现今中国的“公平”状况是,6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0.4%的人手中,而99.6%的人仅仅拥有40%的财富。皇甫平用“人均”的把戏将99.6%的广大民众敷衍到一个“水涨船高”的可笑高度,用一种三十年前维持裹腹的“贫困线标准”臆造出一个“2000万人”的弥天大谎。按照他的统计理论,让你们吃饱肚皮就是“公平”了,你们只配做计算社会财富“公平”的“平均数”,凭什么去骂“改革”?至于“贫富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生态环境恶化,权力腐败严重,社会治安混乱,以及卫生、教育、住房改革中出现看病贵、上学贵、房价高、就业难等问题”,统统跟改革无关!他就是用这种“让部分人先富”的残酷现实去肆意曲解邓公的“战略决策”的,何止是阴险,简直是卑鄙! <br/><br/>  “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统统归罪于市场化改革本身,动摇和否定改革,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好一副君临天下的“谕旨”派头!在把“归罪”之“罪”的帽子扣在“有些人”头上之后,抡起“动摇”和“否定”的大棒砸将下去,并以不容置疑的“文革”式口气盖棺论定——“片面”和“错误”! <br/><br/>  不想知道皇甫平这里的“有些人”所指何人,但我清楚皇甫平所说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已经直接涉及到中国8亿农民和8000万下岗工人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这些人要问罪于“市场化改革”吗?就是这些人要“动摇和否定改革”吗?他们把自己今天的困境“归罪”于充满“问题”和“矛盾”的国企改革、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这难道不属于“市场化改革”的范畴?而这些把他们当作“牺牲品”的所谓“改革”,难道“动摇”不得“否定”不得? <br/><br/>  皇甫平高举着28年前那个自我憧憬中的“改革”,自言自语地走进了他自己今天的话语世界,他心目中的改革就像他私人收藏的古董,只能欣赏,不能亵玩,外人更不可妄加非议。事实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这场改革,就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探险,本身就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错误,本身就承担着必然偶然的风险甚至失败,它绝不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概念。无论是谁,都要勇于批评它的“问题”,都要敢于正视它的“矛盾”,都要积极地去矫正它,解决它,这才是正确的改革态度。 <br/><br/>  改革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改革,它是中国13亿人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事业,而皇甫平的话来话去中,怎么就像那些“主流经济学家”一样,让人越听越像把广大人民群众排斥在了“市场化改革”的对立面?只是不见了吴敬琏教授的露骨:反对改革的人是贫困群体!试问,没有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中国的改革能走到今天? <br/><br/>  第三种是作高深弄玄虚,兜售“主流经济学家”近年越来越令人不齿的理论破烂。就像眼下那些找不到反击目标的“主流经济学家”一样,皇甫平阴暗的心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被“有些人”的挑战激怒了非理性的神经。十几年前皇甫平“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作者自己对“皇甫平”之笔名的解释)的系列评论,确实还能让缺失话语权的中国百姓眼前一亮,然而时移势易,今天的中国百姓早就把当年那种习惯于被人舆论着愚昧抛弃了。我无意去拆除皇甫平“过去式”的那点儿被人仰望的好心情,但我要说的是,大概恰恰就在那时,他自我营造出了一种代言人的幻觉,自我膨胀起了一种“拟旨”者的狂妄。 <br/><br/>  皇甫平在该文中为了证明“改革”的“不可动摇”性,还极力去证明自己始终没有撕扯明白的一个观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的产生和扩大”“也并非改革的错误”。看来他也承认存在着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但为何又死不承认这是改革的错误呢?请教皇甫平,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现代经典经济学家告诉我们一个经典答案——资源的高效配置。“社会财富分配”肯定是一个市场经济改革范畴的概念,分配不公也肯定是相关资源配置失调之过,而且肯定是市场化改革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偏差,怎么能说这“并非改革的错误”?当然,皇甫平词典里那个为富人而进行的“改革”就另当别论了,那里是绝不认这壶酒钱的。 <br/><br/>  皇甫平和“主流经济学家”一起,炮制了一个“有些人”“否定改革巨大成就”的伪命题。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第一,是企图借助一个莫须有的耸人听闻的话题,去转移人们对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等“新三座大山”的注意力,第二,是妄图通过这个伪命题挑起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从而继续推行天怒人怨的MBO以及“效率优先”的经济暴政。事实上,那些被皇甫平讥之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广大人民群众,从来就没有否定过中国市场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他们所否定的,是皇甫平们企图以“巨大成就”去掩饰重大问题和矛盾的“甚嚣尘上”,是“主流经济学家”为“共富改革”制造障碍的肆无忌惮。 <br/><br/>  我的结论是,真正想动摇共和国“共富改革”基石的不是别人,正是皇甫平以及皇甫平们。他们贼喊捉贼的拙劣表演,或许正是一场失道寡助的终极闹剧。(2006年1月29日 星期日 丙戌年正月初一)
改革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p>十五年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高生产力!”</p><p>而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转换成了“两级分化严重,分配不公平!”</p><p>所以,我认为当年皇甫平靠一篇文章换来了荣华富贵,这次很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俗话说的“此一时,彼一时!”</p>
‘改革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 没错,司法改革就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br/>楼主谈谈自己对改革的主张吧。<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陪陪</i>在2006-2-1 21:55:00的发言:</b><br/>想知道小二的态度</div><p></p>呵呵,小二同志暴露了
请关注《物权法》,这场斗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