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郑和宝船规模的进来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2:01:04
<p><font face="黑体" size="4">看了下面这个帖子,很为某些人的无知YY而汗颜:</font></p><p><a href="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ID=232612&amp;page=1">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ID=232612&amp;page=1</a></p><p><font face="黑体" size="4">转个旧闻,从中可以对900年前祖先的造船实力窥视一二,以下是转载内容:</font></p><p>欢迎光临宁波文化网!--罕见古木锚是宋代宁波神舟遗物</p><p><a href="http://www.nbwh.gov.cn/homepage/page02-07-01.php?id=1128929580&amp;theme=282">http://www.nbwh.gov.cn/homepage/page02-07-01.php?id=1128929580&amp;theme=282</a></p><p>&nbsp;&nbsp;&nbsp;&nbsp;宁海尤先生花60万元买来一支古木锚,有专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疑是郑和船队的遗物,但经北大专家初步测定,经镇海文史专家洪余庆大量考证后认为:罕见古木锚是宋代宁波神舟遗物<br/></p><p>&nbsp;</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3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nbsp;&nbsp;&nbsp;&nbsp;“经过几个月的研究鉴定,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宁海的尤飞君先生上半年花60万元,从江苏金湖县渔民手中购买的一支完整古代巨型木锚,原来就是有史书详细记载并在宁波流传已久、从镇海招宝山港口出发出使高丽的北宋神舟的遗物,这段值得宁波人自豪的历史可以说得到了实物佐证。”昨天下午,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文史专家洪余庆欣喜地说。他同时也表示,期望专家对这支木锚作进一步的鉴定。<br/>&nbsp;&nbsp;&nbsp;&nbsp;巨型古木锚举世罕见<br/>&nbsp;&nbsp;&nbsp;&nbsp;事情得从今年上半年说起。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宁海一位古船舶爱好者尤飞君,在江苏金湖县渔民朱宝勇家中看到了一支从未见过的巨型木锚。尤先生平时很喜欢研究古船舶,看到这支木锚后爱不释手,萌发了收藏的念头。对方开出的高价使尤先生一度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以60万元的高价成交。<br/>&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ff0000">这支木锚重约500公斤,总长7.45米,锚爪长2.5米</font>,锚柄距锚尾约60厘米有一圆孔,直径为11厘米串缆绳之用;距箭头约1.5米处有一圆孔,直径为12.5厘米,圆孔中有凹榫槽,应是固定木锚横担之用。锚箭两旁有浅表的暗扣和肩坎,有明显的铁箍锈迹,铁箍已无存。锚爪的顶部还留有一块高度锈蚀的铁帽,木质坚硬,受腐蚀很少。<br/>&nbsp;&nbsp;&nbsp;&nbsp;据卖方朱宝勇介绍,这支木锚是民国时一位南通渔民在吴淞口九段沙附近起锚时捞上来的。据悉,凡是见过这支巨型木锚的人,无不叹为观止。<br/>&nbsp;&nbsp;&nbsp;&nbsp;研究古船已有20多年的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退休教授席龙飞曾经初步推断:这支木锚的形制特别,设计巧妙,做工细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木制锚,对中国古代船舶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也可能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古代木锚,疑是当年郑和船队幸存下来的遗物。<br/>&nbsp;&nbsp;&nbsp;&nbsp;但推断毕竟是推断,这支罕见的巨锚到底有什么来头,这一直是悬在包括收藏者尤先生和众多专家心头的谜。<br/>&nbsp;&nbsp;&nbsp;&nbsp;“土专家”挑战学术权威<br/>&nbsp;&nbsp;&nbsp;&nbsp;尤先生巨资收藏巨型古代木锚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洪余庆先生的关注。洪余庆潜心研究古船舶,特别是北宋时在镇海招宝山船厂建造的神舟的历史,还被聘为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当洪余庆得知巨型古代木锚的消息时,脑子里灵光一闪———这支木锚会不会与神舟有关呢?<br/>&nbsp;&nbsp;&nbsp;&nbsp;为此,洪余庆几次跑到尤先生家中研究考证巨锚实物。据他多年来对古船舶的研究断定,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木锚。他说,武汉的席教授认为它极可能是郑和船队的遗物,主要理由是宋元时期船舶使用的是木石相结合的锚物,元末明初则使用木锚,明代中期以后基本改用铁锚,而且配备这种巨型木锚船只的船头与水面距离至少得10米,一般船只根本无法使用,在元末明初时只有郑和船队的大型宝船才用得上这种大锚。郑和下西洋时,随行翻译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按此推算,<font color="#ff0000">郑和宝船的长度约125米,总宽50来米,型深约16米,与这支木锚相匹配</font>。而且捞起的地方———吴淞口九段沙正处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br/>&nbsp;&nbsp;&nbsp;&nbsp;但洪余庆在作了大量考证工作后认为,该木锚是郑和船队遗物的可能性不大。<br/>&nbsp;&nbsp;&nbsp;&nbsp;“碳14”初揭木锚身世<br/>&nbsp;&nbsp;&nbsp;&nbsp;木锚购买者尤飞君为了弄清木锚的身世,特意出资3000多元,将木锚的部分组织送到北京大学做“碳14”检测,以准确测定木锚的年龄。据初步测定,木锚“生日”距今900年左右,更准确的年龄还须对木纤维组织作进一步培养后才能给出,尚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br/>&nbsp;&nbsp;&nbsp;&nbsp;参与测定的北大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该木锚的发现填补了古代船舶史的部分实物空白,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可能改写目前有关教科书上关于宋、元代船泊的相关图例说明。<br/>&nbsp;&nbsp;&nbsp;&nbsp;洪余庆认为,<font color="#ff0000">该木锚经“碳14”测定,距今时间约为900年左右</font>,这是最为关键的证据。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为1405年至1433年左右,至今才600年。木锚测定的年份与郑和下西洋船队相差300年左右。<br/>&nbsp;&nbsp;&nbsp;&nbsp;那么,哪一种结论更接近木锚的“身世”呢?洪余庆认为:<font color="#ff0000">它最有可能是北宋神舟出使高丽的船队遗物</font>,这是因为: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丽的“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及六艘客舟出使的时间上来说,与宁海木锚的“碳14”测定相差只有20年左右,与使船出使高丽的时间最为接近。<br/>&nbsp;&nbsp;&nbsp;&nbsp;关于木锚使用年代,《中国古船图谱》中说到:宋元时期三大类停泊工具———石 、木石锚、木锚、铁锚并存。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船中已出现铁锚了。若明代仍使用木锚显然太落后了。<br/>&nbsp;&nbsp;&nbsp;&nbsp;史书记载神舟木锚<br/>&nbsp;&nbsp;&nbsp;&nbsp;据史书记载,1123年7月,神舟和客舟满载高丽国王赠送的珍宝和大量货物回国,于8月21日台风频发季节过黄水洋、吴淞口沙尾(沙尾与九段沙非常相近,那里有大的沙礁10余处),据当时带领船队的官员徐兢在后来向宋徽宗报告出使和航行经过时说:“沙尾其水浑浊且浅,过沙尾最难,多有被害者”。“此时又遇飓风大作,无路可退,第二只神舟三副 (即舵)折断,夜,舟漏水。所有舟船皆遇险不一(《宣和奉使高丽图经》)”。<br/>&nbsp;&nbsp;&nbsp;&nbsp;可以看出,吴淞口九段沙捞上来的木锚与神舟沉没的地点基本相符,该木锚最有可能就是神舟沉没时的遗物。郑和下西洋时,船队虽也经过上述海域,至今却没有看到郑和船队和木锚沉没的文献记载。<br/>&nbsp;&nbsp;&nbsp;&nbsp;那么,北宋神舟是否有这么大的木锚?洪余庆肯定地说:有。<br/>&nbsp;&nbsp;&nbsp;&nbsp;宣和五年,徐兢等出使高丽,有2神舟、6客舟同行。回国后,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详细记录了高丽历史风情和神舟、客舟的来回航线及舟船的大小规模,虽没有交待神舟的长、阔、高的具体尺寸,只对船上的一些设施作了概述。<br/>&nbsp;&nbsp;&nbsp;&nbsp;他提到:“神舟的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於客舟也。”洪余庆说,这一句话非常关键,因徐兢对客舟的尺度在《图经》中已有交待:“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而且把载重量也记录下来:“可载二千斛粟”。又说:“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多数古船研究专家根据客舟的长、深、阔的尺寸的推算,<font color="#ff0000">神舟长应在100米左右,高约12米以上。</font><br/>&nbsp;&nbsp;&nbsp;&nbsp;根据武汉席龙飞教授推算,<font color="#ff0000">这支木锚使用船只的船头水面距离至少得10米</font>,神舟的高度就有条件使用这么大的木锚。<br/>&nbsp;&nbsp;&nbsp;&nbsp;徐兢在其形容神舟在海上航行时又说:“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鷁首,屈服蛟螭,所以晕赫皇华,震慑夷狄,超冠今古”。回国时遇台风又过沙礁浅滩,还有一艘神舟回到招宝山下,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br/>&nbsp;&nbsp;&nbsp;&nbsp;目前,洪余庆的这一论断已引起国内有关专家的浓厚兴趣,并得到初步认同。(宁波晚报 2005-10-10 胡晓新)<br/></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1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此图为洪余庆据史料所绘神舟出使高丽航线图</p><p>&nbsp;</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2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nbsp;&nbsp;神舟出使情形手绘图<br/><br/><br/>&nbsp;&nbsp;&nbsp;&nbsp;相关链接<br/>&nbsp;&nbsp;&nbsp;&nbsp;北宋初期,明州(今宁波)与高丽的往还接触为辽所阻。1074年,高丽派使臣金良鉴前来,请取道明州朝贡通商,受到宋廷欢迎。自此,高丽贡使及商人前来明州,多由西海岸南下,经古群山群岛,抵黑山岛,转向西南,直达明州,再由余姚江到杭州,然后沿运河北上到首都开封。<br/>&nbsp;&nbsp;&nbsp;&nbsp;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派人在镇海招宝山脚下建造了两艘“万斛大船”(约1100吨以上),即神舟。5月24日,与6艘客舟一起从镇海起碇出使高丽,7月30日满载高丽国王赠送的珍宝和大量货物返航。途中遇上了大风浪,“八舟七溺”,只有一艘船得到“女神指引”,得以平安回国。宋徽宗闻讯封该女神为“灵应夫人”(妈祖),并钦赠“顺济”庙额———妈祖文化由此从民间供奉走向了朝廷封神。</p><p><font face="黑体" size="4">看了下面这个帖子,很为某些人的无知YY而汗颜:</font></p><p><a href="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ID=232612&amp;page=1">http://www.cjdby.net/dispbbs.asp?boardID=5&amp;ID=232612&amp;page=1</a></p><p><font face="黑体" size="4">转个旧闻,从中可以对900年前祖先的造船实力窥视一二,以下是转载内容:</font></p><p>欢迎光临宁波文化网!--罕见古木锚是宋代宁波神舟遗物</p><p><a href="http://www.nbwh.gov.cn/homepage/page02-07-01.php?id=1128929580&amp;theme=282">http://www.nbwh.gov.cn/homepage/page02-07-01.php?id=1128929580&amp;theme=282</a></p><p>&nbsp;&nbsp;&nbsp;&nbsp;宁海尤先生花60万元买来一支古木锚,有专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疑是郑和船队的遗物,但经北大专家初步测定,经镇海文史专家洪余庆大量考证后认为:罕见古木锚是宋代宁波神舟遗物<br/></p><p>&nbsp;</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3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nbsp;&nbsp;&nbsp;&nbsp;“经过几个月的研究鉴定,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宁海的尤飞君先生上半年花60万元,从江苏金湖县渔民手中购买的一支完整古代巨型木锚,原来就是有史书详细记载并在宁波流传已久、从镇海招宝山港口出发出使高丽的北宋神舟的遗物,这段值得宁波人自豪的历史可以说得到了实物佐证。”昨天下午,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特邀研究员、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文史专家洪余庆欣喜地说。他同时也表示,期望专家对这支木锚作进一步的鉴定。<br/>&nbsp;&nbsp;&nbsp;&nbsp;巨型古木锚举世罕见<br/>&nbsp;&nbsp;&nbsp;&nbsp;事情得从今年上半年说起。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宁海一位古船舶爱好者尤飞君,在江苏金湖县渔民朱宝勇家中看到了一支从未见过的巨型木锚。尤先生平时很喜欢研究古船舶,看到这支木锚后爱不释手,萌发了收藏的念头。对方开出的高价使尤先生一度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以60万元的高价成交。<br/>&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ff0000">这支木锚重约500公斤,总长7.45米,锚爪长2.5米</font>,锚柄距锚尾约60厘米有一圆孔,直径为11厘米串缆绳之用;距箭头约1.5米处有一圆孔,直径为12.5厘米,圆孔中有凹榫槽,应是固定木锚横担之用。锚箭两旁有浅表的暗扣和肩坎,有明显的铁箍锈迹,铁箍已无存。锚爪的顶部还留有一块高度锈蚀的铁帽,木质坚硬,受腐蚀很少。<br/>&nbsp;&nbsp;&nbsp;&nbsp;据卖方朱宝勇介绍,这支木锚是民国时一位南通渔民在吴淞口九段沙附近起锚时捞上来的。据悉,凡是见过这支巨型木锚的人,无不叹为观止。<br/>&nbsp;&nbsp;&nbsp;&nbsp;研究古船已有20多年的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退休教授席龙飞曾经初步推断:这支木锚的形制特别,设计巧妙,做工细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木制锚,对中国古代船舶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也可能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古代木锚,疑是当年郑和船队幸存下来的遗物。<br/>&nbsp;&nbsp;&nbsp;&nbsp;但推断毕竟是推断,这支罕见的巨锚到底有什么来头,这一直是悬在包括收藏者尤先生和众多专家心头的谜。<br/>&nbsp;&nbsp;&nbsp;&nbsp;“土专家”挑战学术权威<br/>&nbsp;&nbsp;&nbsp;&nbsp;尤先生巨资收藏巨型古代木锚的消息,很快引起了洪余庆先生的关注。洪余庆潜心研究古船舶,特别是北宋时在镇海招宝山船厂建造的神舟的历史,还被聘为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当洪余庆得知巨型古代木锚的消息时,脑子里灵光一闪———这支木锚会不会与神舟有关呢?<br/>&nbsp;&nbsp;&nbsp;&nbsp;为此,洪余庆几次跑到尤先生家中研究考证巨锚实物。据他多年来对古船舶的研究断定,这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木锚。他说,武汉的席教授认为它极可能是郑和船队的遗物,主要理由是宋元时期船舶使用的是木石相结合的锚物,元末明初则使用木锚,明代中期以后基本改用铁锚,而且配备这种巨型木锚船只的船头与水面距离至少得10米,一般船只根本无法使用,在元末明初时只有郑和船队的大型宝船才用得上这种大锚。郑和下西洋时,随行翻译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按此推算,<font color="#ff0000">郑和宝船的长度约125米,总宽50来米,型深约16米,与这支木锚相匹配</font>。而且捞起的地方———吴淞口九段沙正处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br/>&nbsp;&nbsp;&nbsp;&nbsp;但洪余庆在作了大量考证工作后认为,该木锚是郑和船队遗物的可能性不大。<br/>&nbsp;&nbsp;&nbsp;&nbsp;“碳14”初揭木锚身世<br/>&nbsp;&nbsp;&nbsp;&nbsp;木锚购买者尤飞君为了弄清木锚的身世,特意出资3000多元,将木锚的部分组织送到北京大学做“碳14”检测,以准确测定木锚的年龄。据初步测定,木锚“生日”距今900年左右,更准确的年龄还须对木纤维组织作进一步培养后才能给出,尚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br/>&nbsp;&nbsp;&nbsp;&nbsp;参与测定的北大有关专家对此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该木锚的发现填补了古代船舶史的部分实物空白,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可能改写目前有关教科书上关于宋、元代船泊的相关图例说明。<br/>&nbsp;&nbsp;&nbsp;&nbsp;洪余庆认为,<font color="#ff0000">该木锚经“碳14”测定,距今时间约为900年左右</font>,这是最为关键的证据。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为1405年至1433年左右,至今才600年。木锚测定的年份与郑和下西洋船队相差300年左右。<br/>&nbsp;&nbsp;&nbsp;&nbsp;那么,哪一种结论更接近木锚的“身世”呢?洪余庆认为:<font color="#ff0000">它最有可能是北宋神舟出使高丽的船队遗物</font>,这是因为: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出使高丽的“循流安逸通济神舟”和“鼎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及六艘客舟出使的时间上来说,与宁海木锚的“碳14”测定相差只有20年左右,与使船出使高丽的时间最为接近。<br/>&nbsp;&nbsp;&nbsp;&nbsp;关于木锚使用年代,《中国古船图谱》中说到:宋元时期三大类停泊工具———石 、木石锚、木锚、铁锚并存。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船中已出现铁锚了。若明代仍使用木锚显然太落后了。<br/>&nbsp;&nbsp;&nbsp;&nbsp;史书记载神舟木锚<br/>&nbsp;&nbsp;&nbsp;&nbsp;据史书记载,1123年7月,神舟和客舟满载高丽国王赠送的珍宝和大量货物回国,于8月21日台风频发季节过黄水洋、吴淞口沙尾(沙尾与九段沙非常相近,那里有大的沙礁10余处),据当时带领船队的官员徐兢在后来向宋徽宗报告出使和航行经过时说:“沙尾其水浑浊且浅,过沙尾最难,多有被害者”。“此时又遇飓风大作,无路可退,第二只神舟三副 (即舵)折断,夜,舟漏水。所有舟船皆遇险不一(《宣和奉使高丽图经》)”。<br/>&nbsp;&nbsp;&nbsp;&nbsp;可以看出,吴淞口九段沙捞上来的木锚与神舟沉没的地点基本相符,该木锚最有可能就是神舟沉没时的遗物。郑和下西洋时,船队虽也经过上述海域,至今却没有看到郑和船队和木锚沉没的文献记载。<br/>&nbsp;&nbsp;&nbsp;&nbsp;那么,北宋神舟是否有这么大的木锚?洪余庆肯定地说:有。<br/>&nbsp;&nbsp;&nbsp;&nbsp;宣和五年,徐兢等出使高丽,有2神舟、6客舟同行。回国后,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详细记录了高丽历史风情和神舟、客舟的来回航线及舟船的大小规模,虽没有交待神舟的长、阔、高的具体尺寸,只对船上的一些设施作了概述。<br/>&nbsp;&nbsp;&nbsp;&nbsp;他提到:“神舟的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於客舟也。”洪余庆说,这一句话非常关键,因徐兢对客舟的尺度在《图经》中已有交待:“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而且把载重量也记录下来:“可载二千斛粟”。又说:“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多数古船研究专家根据客舟的长、深、阔的尺寸的推算,<font color="#ff0000">神舟长应在100米左右,高约12米以上。</font><br/>&nbsp;&nbsp;&nbsp;&nbsp;根据武汉席龙飞教授推算,<font color="#ff0000">这支木锚使用船只的船头水面距离至少得10米</font>,神舟的高度就有条件使用这么大的木锚。<br/>&nbsp;&nbsp;&nbsp;&nbsp;徐兢在其形容神舟在海上航行时又说:“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鷁首,屈服蛟螭,所以晕赫皇华,震慑夷狄,超冠今古”。回国时遇台风又过沙礁浅滩,还有一艘神舟回到招宝山下,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br/>&nbsp;&nbsp;&nbsp;&nbsp;目前,洪余庆的这一论断已引起国内有关专家的浓厚兴趣,并得到初步认同。(宁波晚报 2005-10-10 胡晓新)<br/></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1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此图为洪余庆据史料所绘神舟出使高丽航线图</p><p>&nbsp;</p><p><img src="http://www.nbwh.gov.cn/picture/pic21128929580.jpg" border="0" alt=""/></p><p>&nbsp;&nbsp;神舟出使情形手绘图<br/><br/><br/>&nbsp;&nbsp;&nbsp;&nbsp;相关链接<br/>&nbsp;&nbsp;&nbsp;&nbsp;北宋初期,明州(今宁波)与高丽的往还接触为辽所阻。1074年,高丽派使臣金良鉴前来,请取道明州朝贡通商,受到宋廷欢迎。自此,高丽贡使及商人前来明州,多由西海岸南下,经古群山群岛,抵黑山岛,转向西南,直达明州,再由余姚江到杭州,然后沿运河北上到首都开封。<br/>&nbsp;&nbsp;&nbsp;&nbsp;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徽宗派人在镇海招宝山脚下建造了两艘“万斛大船”(约1100吨以上),即神舟。5月24日,与6艘客舟一起从镇海起碇出使高丽,7月30日满载高丽国王赠送的珍宝和大量货物返航。途中遇上了大风浪,“八舟七溺”,只有一艘船得到“女神指引”,得以平安回国。宋徽宗闻讯封该女神为“灵应夫人”(妈祖),并钦赠“顺济”庙额———妈祖文化由此从民间供奉走向了朝廷封神。</p>
<p><font face="黑体" size="4">更早的关于木锚的新闻:</font></p><p><a href="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5/08/15/005005162.shtml">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5/08/15/005005162.shtml</a></p><p>古代巨型木锚惊现宁海 郑和船队遗物?</p><p>&nbsp;</p><p><img src="http://www.cnnb.com.cn/new-gb/pic/0/00/00/27/2772_439926.jpg" border="0" alt=""/></p><p>  研究人员正在测量木锚尺寸。</p><p align="center">木锚构件做工考究,锚杆上穿横杠的圆孔,不但有用以止动的凹槽,而且穿孔部位的锚杆做得特别粗大,以加强牢度。(林备军摄)</p><p>  中国宁波网讯(通讯员林备军庞金杰记者沈孙晖)近日,宁海一位古船舶爱好者尤飞君先生出资60万元,从江苏金湖县渔民朱宝勇手中购买了一支完整的古代巨型木锚。据有关专家介绍,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锚,也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木锚,疑是当年郑和船队幸存下来的遗物。</p><p>  这支巨型木锚重约500公斤,总长7.45米,锚爪长2.5米,锚杆截面呈30厘米×16厘米的矩形,锚杆两端各有一个直径为12.5厘米的圆孔,下端的圆孔开有凹槽。锚爪边侧做有暗扣和肩坎,下端有明显的铁箍痕迹,其中一只锚爪的头部还留有一块高度锈蚀的铁帽。</p><p>  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退休教授席龙飞研究古船已有20多年,他称这支木锚的形制特别,设计巧妙,做工细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木制锚,对中国古代船舶的研究具有重大价值。</p><p>  席教授还说,这极有可能是郑和船队的遗物。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时期船舶使用的是木石相结合的锚物,元末明初则使用木锚,明代中期以后基本改用铁锚,而且配备这种巨型木锚船只的船头与水面距离至少得10米,一般船只根本无法使用,在元末明初时只有郑和船队的大型宝船才用得上这种大锚。而据郑和下西洋时随行翻译马欢撰写的《瀛涯胜览》记载,郑和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按此推算,郑和宝船的长度约125米,总宽50来米,型深约16米,与这支木锚相匹配。另据卖方朱宝勇介绍,这支木锚是民国时一位南通渔民在吴淞口九段沙附近起锚时捞上来的,而吴淞口九段沙正处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上。</p><p>  尤飞君先生平时很喜欢研究古船舶,看到这支木锚后,他就爱不释手。虽然对方出价过高,他一度犹豫过,但最终还是以60万元的高价买了下来。他说,这支锚如果真是郑和宝船的遗物,那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希望有关专家能进一步予以确认。</p>
<p>其实人人都知道什么是事实,什么是造谣</p><p></p><p>所谓的"怀凝"只是写反华文章为饭碗的人渣</p>
<p>同意三楼</p>
<p>只有复制一艘宝船出来让世界看看,才能叫那些无知的假货闭嘴</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larksun</i>在2006-1-29 11:06:00的发言:</b><br/><p>只有复制一艘宝船出来让世界看看,才能叫那些无知的假货闭嘴</p></div><p>这个倒有可能比较难……</p>
<p>复制....</p><p>不如挖掘</p>
<p>几个实事:</p><p>1,此木锚疑为宋代神舟遗物,非郑和宝船遗物</p><p>2,宋代神舟体量无明确记载,以“三倍于客舟”推算为长三十丈,宽八丈,相对于郑和一号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差距依然相当明显。</p><p>3,《瀛涯胜览》记载乃郑和一号宝船体量大小之孤证,目前没有新的直接证据证明此记载属实。</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ollislee</i>在2006-1-29 16:29:00的发言:</b><br/><p>几个实事:</p><p>1,此木锚疑为宋代神舟遗物,非郑和宝船遗物</p><p>2,宋代神舟体量无明确记载,以“三倍于客舟”推算为长三十丈,宽八丈,相对于郑和一号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差距依然相当明显。</p><p>3,《瀛涯胜览》记载乃郑和一号宝船体量大小之孤证,目前没有新的直接证据证明此记载属实。</p></div><p></p>但是中间的时间间隔是300年啊,技术发展应该可以考虑进去吧,还有国力因素。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afebit</i>在2006-1-29 16:37: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ollislee</i>在2006-1-29 16:29:00的发言:</b><br/><p>几个实事:</p><p>1,此木锚疑为宋代神舟遗物,非郑和宝船遗物</p><p>2,宋代神舟体量无明确记载,以“三倍于客舟”推算为长三十丈,宽八丈,相对于郑和一号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差距依然相当明显。</p><p>3,《瀛涯胜览》记载乃郑和一号宝船体量大小之孤证,目前没有新的直接证据证明此记载属实。</p></div><p></p>但是中间的时间间隔是300年啊,技术发展应该可以考虑进去吧,还有国力因素。</div><p>我只是把我所看到的事实罗列出来,没有推测的因素在里边。但是两宋到明初的造船技术和材料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这样一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落在技术发展可以解释的范围之内,我没这个概念。也许这是一个合理的推测,但是我没有看到考古发现直接支持,希望以后可以看到。</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ollislee</i>在2006-1-29 17:20: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cafebit</i>在2006-1-29 16:37: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ollislee</i>在2006-1-29 16:29:00的发言:</b><br/><p>几个实事:</p><p>1,此木锚疑为宋代神舟遗物,非郑和宝船遗物</p><p>2,宋代神舟体量无明确记载,以“三倍于客舟”推算为长三十丈,宽八丈,相对于郑和一号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差距依然相当明显。</p><p>3,《瀛涯胜览》记载乃郑和一号宝船体量大小之孤证,目前没有新的直接证据证明此记载属实。</p></div><p></p>但是中间的时间间隔是300年啊,技术发展应该可以考虑进去吧,还有国力因素。</div><p>我只是把我所看到的事实罗列出来,没有推测的因素在里边。但是两宋到明初的造船技术和材料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这样一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落在技术发展可以解释的范围之内,我没这个概念。也许这是一个合理的推测,但是我没有看到考古发现直接支持,希望以后可以看到。</p></div><p>这么大的木锚<font color="#ff0000">实物</font>难道还不能算是<font color="#ff0000">“考古发现直接支持”</font>?![em06]</p><p>按你的这种逻辑,即使宝船的实物今天就在长江口被原封不动的挖出来,也还是会被你否定掉的,理由很简单:船上的人都已经死了,没有人证的直接支持,没有一个活人的证词可以证明这就是宝船。。。[em06]</p>
<p>怀疑者是为怀疑而怀疑。</p><p>我曾经和人辩论过登月的事情。</p><p>这些家伙先那照片说事,被一一驳倒后,</p><p>就说根据当时的技术达不到。我告诉他们当时同样技术难度的航天活动还很多。</p><p>后来还告诉他们当时登月的技术参数。这些家伙又说他们不懂技术,但是就是不相信。</p><p>然后这些家伙又扯到经济上,还说现在为什么不上。可惜这些家伙连美元经过两次贬值都不知道,对冷战也知道的很少。</p><p>最后在方方面面都被驳倒后,这些家伙就开始攻击我人品,说我是汉奸。</p><p>由此可见,很多怀疑论者,尤其是怀疑官方观点的人(不管是美国和中国)</p><p>基本都是专业素养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基本不知道的家伙。</p><p>要从专业方面和他们探讨,实在是有对牛弹琴的感觉。</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31 1:50:57编辑过]
<p>不知道“林青豪”兄弟会否看到此贴,他在《戳》一文后面回复的这段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前没看到过,只是不知道有否实例,是不是真的有人这样去考证郑和宝船的船体尺度?</p><p>“另:考证船体尺度,并不是仅仅靠船体。否则现代也不必要所谓“巴拿马”“苏伊士”“好望角”船型。大小船在航道中转弯、靠泊能力也大不同,现在残留之各地灯塔、码头,以及当时水道航道(注意是当时的,这可以通过地质钻探考证),当可计算船体尺度。此法我提,不知可否?”</p><p>还有,我也另:林青豪兄弟,我原贴中的二十尺当为二十丈,纯系笔误,见谅。</p>
1123年,高丽举行大型国事活动,邀请北宋要员参加,宋徽宗允诺派使节团,复诏明州造两艘更大的神舟。晁说之(1059~1129年)主抓神舟的设计和监制工作。

    晁说之,1082年的进士,徽宗年间被朝廷派往明州姚江南岸的官办船场。当时,明州的官办船场有两个:招宝山船场和姚江南岸船场。姚江南岸船场,当时主要以造小型战船为主,晁说之有大材小用之感。于是,在姚江南岸的官办船场任职期间,晁说之曾借口建船木料不足而整日无所事事,令下属颇多非议。后到能建造大船的当时全国11大船场之一的招宝山大船场,监制了包括神舟在内的大量船只,晁说之的才能才充分发挥出来。晁说之在明州招宝山造船厂的四年间,监制了大量优质海船。

    宋代规定官办船场由军队管理和负责招募船匠制船。晁说之作为船场监官,参照以前的神舟样式,监制两艘更大的尖头方尾型神舟:船体总长约40米,船身高约6 米,三根桅杆中主桅高25米。晁说之首先要求船匠将船外型造成“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状,以便深海航行时发挥抗强风浪的作用。新神舟船身“皆以全木巨枋搀叠而成”(见徐兢著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下同),晁说之查看船壳板的榫接钉合是否严格运用铁制构件和铁钉,使得木材结构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以防偷工减料;查验船壳隙缝处是否用桐油灰腻密,使之具有严密的隔水作用;他深知多层船壳比单层具有更强的抗碰撞能力。

    晁说之查看安放水柜和粮食的存储舱。据徐兢记载:“凡舟船将过洋,必备水柜广蓄甘泉,以备食饮。”水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确保全船人员的饮用水安全。晁说之反复检看水柜质量,勘察它的安放位置是否牢固与安全,水柜材料是否对淡水有污染作用,检看水柜密封度是否高,防止储藏水长期存放出现变质问题等。

    晁说之还注重对神舟动力装置——樯帆的质量勘验,当时帆的质量和设计比唐时已有很大改进:船上有主帆和小帆,小帆设在主帆的布帆上,以迎接正面风,提高航速;船帆按材料又分为布帆和以蔑竹制成的硬帆。

    经晁说之监制好的这两艘神舟,船上的画梁雕栋雄伟壮观,金碧辉煌:船舱分三层,下层有二十几个房间,第二层有四个房间和两个办公船亭,第三层建在船尾,有三个豪华间,供使节团的要臣居住。每艘神舟满载排水量约600吨(根据宋史记载,神舟可载重10000余斛。按当时1斛等于30~40公斤换算,神舟载重量在300吨以上,排水量则为载重量的一倍),对于600吨排水量来说,这两艘神舟显然是庞然大物。它在技术、制作工艺和航行能力上,都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准。

    据2005年10月新闻报道,宁海古船舶爱好者尤飞君收藏了一支总长7.45米、锚爪2.5米的重约500公斤的木锚,后经“碳14”测定时间为公元 1100年左右,与1123年北宋末这次神舟出使高丽的时间最为接近。从木锚如此巨大的体积和精致的做工等特点来看,极可能是神舟船上留存下来的锚具。

    两艘神舟造好后,宋徽宗为之取名为“新利涉怀远康济神舟”与“循流安逸通济神舟”,与1078年造的两艘为姊妹船,同时,宋徽宗委派福建和两浙监司从民间商队里招募上来6艘质量上乘的二千料客舟,与两艘神舟一起组成一个出访船队。临行前,朝廷命晁说之负责检看6艘客舟的质量安全和装备情况。

    晁说之上船查看已由明州官府改装完毕的6艘客舟,检看客舟甲板上有“前一舱,不安艎板,唯于底安灶与水柜,正当两樯之间也;其下即兵甲宿棚。其次一舱,装作四室。又其后一舱,谓之礄屋,高及丈余,四壁施窗户,如房屋之制。上施栏楯,彩绘华焕,而且帘幕增饰。使者官属各以阶序分居之。” (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下同)。虽然6艘客舟体积明显小于两艘神舟,但这6艘船依然是两浙路和福建路先进海船业的杰作,代表了当时北宋民间最高的造船技术水准。

    晁说之查视船上为增强航海安全而设置的技术装置:客舟“船头用矴石作锚”,“上绾藤索,其大如椽,长五百尺”。抛锚起锚则使用滑轮;如遇“风涛紧急”,还须加抛“游矴,其用如大矴” 。客舟在风浪中摇摆时,入水游矴可在两侧增强稳定作用。船尾的正舵有“大小二尊,随水浅深更易”,另在船尾加设一个“三副舵”,即“从上插下二棹,谓之三副舵,惟入洋则用之”。船舷两侧“傅大竹为橐以拒浪”。晁说之要求出航时装载货物不宜过多,应以竹橐当吃水线,“水不得过橐”。

    晁说之还查看导航的设备:测水深的铅硾,测风向的鸟羽。铅硾是防尖底船搁浅倾覆用的。

    6艘客船经晁说之质量验收合格后,又经明州市舶司专管船只质量的检查和安全工作的都吏,做最后的质量鉴定后,出访船队从明州第一码头——“利涉道头” (1104年建)出发了。船队不到一个月顺利到达朝鲜半岛。高丽国国君率朝廷百官聚集岸边欢迎北宋的神州船队,四周百姓人头攒动,临海几个城市万人空巷,人们纷纷来岸边观看大宋使者船队。高丽百姓望着巨大而又富丽堂皇的北宋船队,无不为之赞叹欢呼。出访官员在高丽国拜会了高丽国国王和各位大臣。从高丽回国,返航船队满载着各种货物。

    由于船体巨大,晁说之在督建时就意识到这种尖头方尾神舟,建筑楼层偏高,建筑面积过大,船身整体呈长方形,在水中遇大风浪时,会面临转向缓慢不灵活、水中阻力过大的不良情况。虽不会翻船,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晁说之对此也无计可施。果然神舟船队在归途中遇暴风雨,有5艘舟船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有的折了桅杆,有的掀了舱顶,五颜六色的锦帆旌旗更是七零八落,破残不堪。幸运的是,出访官员还是于3天后脱离险情,安全回到京城,并受到宋徽宗的接见。
貌似是贵宾挖坟{:wugu:}
千年老坟也敢挖
郑和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是明史的记载。明史是清初张廷玉编纂的。郑和的资料在他死后不久就被人烧了。胡哥给连战的宝船模型是基于席龙飞的想象,根本造不出。只是一方面不懂技术的文人和张廷玉一样喜欢选大个的,另一方面懂技术的又不说。直到郑和下西洋600年才有领导(是领导)考虑重造宝船,尤其是哥德堡号来华催化了这事。可也就是这时人们才惊讶地发现一到两万吨的木船是造不出的,前一段时间通过的两千料仿古船已经事实上肯定了:所谓郑和宝船是纸上宝船。
补充两点:1.两万吨还是两百吨都无损于郑和的伟大。2.明朝的帆船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清朝的帆船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小。
1.大小:明末封船,长15丈宽2.6丈;明末清初南京船,长12丈宽1.6丈;厦门船,长11.4丈宽2.6丈;清末 “耆英”号,长50米宽10米;“花屁股”型,长45米宽9米。
2.帆:棉花是明中期传入我国的,以前古人穿麻布(现在主要做麻袋)和葛布(现在主要做凉席)。清朝以前的海船(是海船)以篾制蓬。拥有多种优势的中国式硬帆最初只是为了保证强度。以布为帆用猪血处理成暗红色使其耐用是后来的事。至于南海型扇形疏杆硬帆(为了降低风压)是更现代的事。所以宝船模型的帆式绝对不对,就连泉州古船的复原模型(还上了中外合发的邮票)的帆也不对(出土的残船无帆遗存)。韩国出土的新安古船(元代福船)有帆遗存,是篾蓬。最后,中国式硬帆的确有千般好处,但是太重。“耆英”号重千吨,主帆重9吨。
隔舱板:隔舱板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发明,但是它的最初用途只是增加横向强度。中国古代帆船从没有使用过肋骨式结构。随着体积的加大隔舱板的数量将几何级增长,进而是船舱的可利用率降低。当船大到一定程度建造就成为不可能。直到近代(清朝以后)中国人吸收了西方的建船方法用隔舱板,半隔舱板,肋骨共同使用的办法解决了造大船的问题。
升降舵:舵是中国人又一项伟大发明,比四大发明还伟大。由于有隔舱所以中国式帆船没有尾柱,舵叶可以放在龙骨下。同时为了浅水航行,舵是可升降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式帆船上没有舵轮的原因。所以一方面升降舵不能太大否则升降不了,舵不能太大船自然也不能太大;另一方面升降舵的舵杆较长,科学复原的两千料古船重量在一千吨左右,舵柱12米与南京出土的宝船厂的舵柱相近。
有时间我在说一说清朝的帆船,它一方面继承了传统,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的先进工艺集中国帆船之大成。可惜长期为史学界忽略,为国人唾骂。坚船利炮,炮是早不行了,可清中期以前中国的帆船是与世界并驾齐驱的。落后是政府长期对海洋的忽视,与轮船的兴起。
;P 为什么有人怀疑呢,因为有人为了某种目的隐藏了元代航海的发展。

而现在已经有出土文物证实元代的海船相当大,山东出土据说是元代战船的古船,据说是出土古船中最大的。

这样就好理解郑和战船的规模了。
北宋的神舟其实没多大,满排也就600到800吨。元代的出土古船也不算大,2005年11月2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蓬莱宣布,2005年7月至9月在蓬莱水城古港内发现的3艘元明时期古船中的2号古船舵杆长9.2米,船长度复原尺寸35米。
che 发表于 2010-7-4 23:39

没错。本来就不大。
北宋时,中国帆船到东非已是常事,而阿拉伯人能乘坐自家的缝合船穿越七个海到中国却几乎不可能。
国人为何不去看这些史实,却热衷于证明600多年前我们可以用木头造一艘“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那么大的船,去索马里海域?
{:se:}这坟挖的```
贵宾带头挖坟~~~~{:wugu:}
弄几根宋朝木头去仿制
对啊,既然出土号称最大的也就估计长35米,那么宝船就算比它大能达到哪里去呢?最多50米60米到顶了,44丈120多米就太夸张了。
为什么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一定要执着的把宝船想象的很大呢?桑塔·玛丽亚号不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以她为首的船队航行的意义。
中国到西亚、非洲海岸的航线的首航,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完成,而且有文字记录的,而且官方和私人的文字记录都有。

一个是汪大渊岛夷志,一个是突尼斯旅行家的游记,还有一个就是阔阔真公主下驾伊尔汗国官方纪录,都是元代的。

某些人为了回避这个问题,所以就要把郑和的宝船夸张到极大。

但是平心而论,郑和宝船完全可以比宋元时期海船大,但是你别太夸张啊。
2W吨的木船,有可能么……无论是船体的强度和船只本身的经济性怎么看都是不行。西方木船的顶峰时期,法国的东方也只有4000吨,英国的胜利更小,只有2000吨。理论基础和18世纪后期欧洲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明中期怎么可能造出排水量达欧洲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型的木船的5-10倍大小的东西呢……
其实要是一开始就从工程的角度考虑,是不会有这么多争论的,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凌驾于理性之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从我中学时第一次看到郑和宝船的那条记录起,我就没信过,因为我无法接受一条海船会采用44:18的这样一个比例,哪怕仅仅是靠直觉。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0-7-5 13:11


其实就是跟棒子的YY一个道理
再大有什么用呢  也无法掩盖中国造船技术落后的事实
硬帆  没有龙肋 同吨位下只能达到欧洲船几分之一的效能  注定是悲剧。。。
碳-14反映的是木材的年代,不一定是锚的年代。从能保存900年看,材质应该比较坚硬,这类木材通常生长比较慢,木材年代比制造锚的年代早个两、三百年也很正常。
碳14检测可以大致反映出木材停止生长的时间,虽然误差较大需要同时采用其他测量方法来校正,但一根木材在砍伐后300年才使用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影响中清朝曾经以修缮十三陵的名义将明陵寝的木材挪为己用,这个锚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呢?
清朝挪用明陵巨材一事是很有名气的,不过这样的例子确实罕见。
贵宾带头挖坟~~~~
说个游戏里的说明
郑和宝船

郑和宝船是明时代中国造船工匠结合之前历代的造船成果,是航海史上最为巨大的木质帆船。其“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船设有九桅、张十二帆,其“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