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不断“春晚”变“晚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2:01:47
&nbsp;于泽远 <p>  中国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今晚将隆重登场。与往年春晚节目内容严格保密不同的是,中央电视台一个多月前就开始频繁报道今年春晚的消息,为春晚凝聚人气。 </p><p>  央视在重要新闻栏目中不断为春晚造势,表明春晚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自1983年央视推出春晚以来,“除夕之夜看春晚”就像过年吃饺子一样,已成为众多中国人的习惯。春晚在娱乐节目中的“老大”地位虽令人羡妒,却难以撼动。 </p><p>  不过,这两年春晚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连一些多次参加春晚演出的知名艺人不久前也公开炮轰春晚,甚至要求春晚“不妨停办”。一时间,中央电视台一手烹制的春晚“盛宴”,似乎要成为遭人嫌弃的“剩宴”,多年来一直春风得意的春晚显现出进入晚春的先兆。 </p><p>  舆论对春晚的抨击主要有以下几点: </p><p>1.节目形式老套: </p><p>  春晚的节目基本是歌、舞、小品、相声“四大件”。这四大件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为达到官方要求的“健康向上”的标准,“四大件”大多要围绕官方认可的“主旋律”来作文章。据说春晚节目审查的标准多达80多条,结果往往是类似的歌手唱类似的歌、类似的笑星演类似的小品,再加上几个观众熟悉得发腻的“著名主持人”不时朗读来自官方和大公司的“贺电”,套路20多年不变,缺乏新意。 </p><p>2.演员面孔老旧: </p><p>  说起来春晚是在全中国选拔演员,但翻来覆去出现在晚会上的常常是那几个或十几个“老面孔”,春晚导演和这些老人每年不厌其烦地坚持给观众拜年,愿不愿看就是观众自己的事了。 </p><p>3.主持风格呆板: </p><p>  经常现身春晚的几个大牌主持人不仅面孔老旧,每年的台词也差别不大,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到时只需做出欢天喜地的模样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即兴发挥,也不需要机智幽默,夸张的表情和刻板的腔调令人乏味。 </p><p>4.排挤南方语系: </p><p>自东北小品演员赵本山等人10多年前依靠春晚走红后,东北话成了春晚小品的主力节目,相声则是北京方言。来自上海的小品演员严顺开去年曾试图用南方风味的小品与赵本山的东北小品在春晚上过招,结果被拒。有南方观众说,春晚节目只说北方话,只用北方演员,南方人对春晚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p><p>5.商业味道越来越重: </p><p>  作为一挡超级娱乐节目,春晚的身价向来不菲,而且一路飙升。据报道,去年春晚的广告收入达3亿5000万元人民币(约7216万新元),今年猛增到4亿元人民币;2003年春节晚会广告时间共10分钟,2005年增加到12分钟,今年还要增长10%左右。这还不包括在晚会中间插播的企业贺电和道具广告等等。有媒体指“春晚的暴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台都是独一无二的”。 </p><p>6.排挤超女引起不满 </p><p>  很多观众期待在今年的春晚上看到去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超女”获奖者,但春晚毫不客气地把“超女”拒之门外。“超女”进不了春晚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人气不旺,而因为它是由湖南卫视捧红的节目。同时,由观众投票选出的“超女”一度被央视指斥为“低俗”,甚至让舆论和官方联想到民主选举,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的央视自然不会让超女在春晚上现身。 </p><p>  央视排挤超女的做法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人民网刊登网友的言论说,央视拒绝超女是忽视中国“草根”群众的审美需求,“央视不是央视人的央视,它是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央视无权拒绝‘超女’”。 </p><p>  尽管春晚受到这样那样的指责,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春晚显然还是会办下去。这不仅因为仍有大批观众习惯在除夕夜欣赏春晚,也不仅因为春晚巨大的品牌效应能带来滚滚财源,还因为春晚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娱乐范畴,成为当局营造欢乐祥和气氛、打造太平盛世的一个重要手段。  </p><p>  央视春晚将长期存在的另一个佐证是它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早已引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在各地形成浩大的“春晚热”。有统计显示,大约有1000多家省、市以及县级电视台每年也办自己的春晚,只不过在播出时间上避开央视春晚。在各地春晚的烘托下,作为领头羊的央视春晚又如何能够罢休? </p><p>  无论好坏,每年的春晚在给广大观众带来欢乐或失望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赞美或抨击的话题。从这一点上看,或许没有多少人希望春晚现在就寿终正寝。</p>&nbsp;于泽远 <p>  中国中央电视台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今晚将隆重登场。与往年春晚节目内容严格保密不同的是,中央电视台一个多月前就开始频繁报道今年春晚的消息,为春晚凝聚人气。 </p><p>  央视在重要新闻栏目中不断为春晚造势,表明春晚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自1983年央视推出春晚以来,“除夕之夜看春晚”就像过年吃饺子一样,已成为众多中国人的习惯。春晚在娱乐节目中的“老大”地位虽令人羡妒,却难以撼动。 </p><p>  不过,这两年春晚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连一些多次参加春晚演出的知名艺人不久前也公开炮轰春晚,甚至要求春晚“不妨停办”。一时间,中央电视台一手烹制的春晚“盛宴”,似乎要成为遭人嫌弃的“剩宴”,多年来一直春风得意的春晚显现出进入晚春的先兆。 </p><p>  舆论对春晚的抨击主要有以下几点: </p><p>1.节目形式老套: </p><p>  春晚的节目基本是歌、舞、小品、相声“四大件”。这四大件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为达到官方要求的“健康向上”的标准,“四大件”大多要围绕官方认可的“主旋律”来作文章。据说春晚节目审查的标准多达80多条,结果往往是类似的歌手唱类似的歌、类似的笑星演类似的小品,再加上几个观众熟悉得发腻的“著名主持人”不时朗读来自官方和大公司的“贺电”,套路20多年不变,缺乏新意。 </p><p>2.演员面孔老旧: </p><p>  说起来春晚是在全中国选拔演员,但翻来覆去出现在晚会上的常常是那几个或十几个“老面孔”,春晚导演和这些老人每年不厌其烦地坚持给观众拜年,愿不愿看就是观众自己的事了。 </p><p>3.主持风格呆板: </p><p>  经常现身春晚的几个大牌主持人不仅面孔老旧,每年的台词也差别不大,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到时只需做出欢天喜地的模样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即兴发挥,也不需要机智幽默,夸张的表情和刻板的腔调令人乏味。 </p><p>4.排挤南方语系: </p><p>自东北小品演员赵本山等人10多年前依靠春晚走红后,东北话成了春晚小品的主力节目,相声则是北京方言。来自上海的小品演员严顺开去年曾试图用南方风味的小品与赵本山的东北小品在春晚上过招,结果被拒。有南方观众说,春晚节目只说北方话,只用北方演员,南方人对春晚越来越不感兴趣了。 </p><p>5.商业味道越来越重: </p><p>  作为一挡超级娱乐节目,春晚的身价向来不菲,而且一路飙升。据报道,去年春晚的广告收入达3亿5000万元人民币(约7216万新元),今年猛增到4亿元人民币;2003年春节晚会广告时间共10分钟,2005年增加到12分钟,今年还要增长10%左右。这还不包括在晚会中间插播的企业贺电和道具广告等等。有媒体指“春晚的暴利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电视台都是独一无二的”。 </p><p>6.排挤超女引起不满 </p><p>  很多观众期待在今年的春晚上看到去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超女”获奖者,但春晚毫不客气地把“超女”拒之门外。“超女”进不了春晚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人气不旺,而因为它是由湖南卫视捧红的节目。同时,由观众投票选出的“超女”一度被央视指斥为“低俗”,甚至让舆论和官方联想到民主选举,以弘扬“主旋律”为己任的央视自然不会让超女在春晚上现身。 </p><p>  央视排挤超女的做法引起很多网友的不满。人民网刊登网友的言论说,央视拒绝超女是忽视中国“草根”群众的审美需求,“央视不是央视人的央视,它是国有资产,是全国人民的。央视无权拒绝‘超女’”。 </p><p>  尽管春晚受到这样那样的指责,但在可预见的将来,春晚显然还是会办下去。这不仅因为仍有大批观众习惯在除夕夜欣赏春晚,也不仅因为春晚巨大的品牌效应能带来滚滚财源,还因为春晚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娱乐范畴,成为当局营造欢乐祥和气氛、打造太平盛世的一个重要手段。  </p><p>  央视春晚将长期存在的另一个佐证是它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早已引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在各地形成浩大的“春晚热”。有统计显示,大约有1000多家省、市以及县级电视台每年也办自己的春晚,只不过在播出时间上避开央视春晚。在各地春晚的烘托下,作为领头羊的央视春晚又如何能够罢休? </p><p>  无论好坏,每年的春晚在给广大观众带来欢乐或失望同时,也给媒体提供了赞美或抨击的话题。从这一点上看,或许没有多少人希望春晚现在就寿终正寝。</p>
又坐沙发~~~爽!春晚真难看,人老皮厚,又不好笑又没味道,偶想看到高圆圆,导演真是没水平,高圆圆这么漂亮的美女可以让多少人过个好年呀
没看!!!!!!!!!!!!!!!!1
缺点不少,不过排挤超女是件大好事,还要发扬下去。
<p>就那些超女,一个长的男不男,女不女的,也有人喜欢。。</p><p>这就说明,春晚还有市场!~</p><p>春晚是给想看的人看的,不想看的,还是闭嘴吧。。让你们来办的话,可能还没人家1/10~</p>
<p>自己的偶像狂批评,港台的外国的狂捧。</p><p>典型两个250</p>
官方的东西,总不是形式大于内容,将就就可以了!呵呵!
恶心的吹牛拍马屁大会
建议停办
同意楼上的!越办越无聊!
<p>我已经有四年没看了!</p><p>冠冕堂皇</p><p>虚情假意&nbsp;&nbsp; </p>
<p>做样子,撑个门面。</p><p>无所谓,不就是不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