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密码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09:56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ENIGMA虽然原理相同,但是使用他们的人,用的可不是一样的机器设置(密钥)。&nbsp;&nbsp;&nbsp;&nbsp;事实上,纳粹德国为了保守秘密,在各地区、各军兵种、各级别部队中,先后划分了超过200个不同的密钥网络;在每个网络内部,所有单位使用统一的密钥,而各网络之间,则互不相同。<br/><br/>&nbsp;&nbsp; <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cryptograph<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按照一定的程序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用的设备。密码机由密钥、信息输入装置、编码器和信息输出装置组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加密是将输入密码机中的明文,变换成以一定代码表示的字母或数字的随机暗码,暗码可根据具体情况 , 利用通信技术设备、邮局、通信人员等任何一种手段传送,收到的暗码仍用加密时所使用的密钥解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波兰人的革命性想法——将破译密码引入机械化时代——在英国,终于成为了活生生的事实;而被希特勒认为是“不可能被破译”的ENIGMA,遭到了英国人的一记致命闷棍!<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22:31:51编辑过]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ENIGMA虽然原理相同,但是使用他们的人,用的可不是一样的机器设置(密钥)。&nbsp;&nbsp;&nbsp;&nbsp;事实上,纳粹德国为了保守秘密,在各地区、各军兵种、各级别部队中,先后划分了超过200个不同的密钥网络;在每个网络内部,所有单位使用统一的密钥,而各网络之间,则互不相同。<br/><br/>&nbsp;&nbsp; <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 cryptograph<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按照一定的程序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用的设备。密码机由密钥、信息输入装置、编码器和信息输出装置组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加密是将输入密码机中的明文,变换成以一定代码表示的字母或数字的随机暗码,暗码可根据具体情况 , 利用通信技术设备、邮局、通信人员等任何一种手段传送,收到的暗码仍用加密时所使用的密钥解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波兰人的革命性想法——将破译密码引入机械化时代——在英国,终于成为了活生生的事实;而被希特勒认为是“不可能被破译”的ENIGMA,遭到了英国人的一记致命闷棍!<br/><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31 22:31:51编辑过]


     此铜制置换盘是一种密码轮盘,在美国内战中为联邦通讯局用于秘密情报传送
2000/10/18,在英国博物馆保存的二战期间破译的德国尼格马密码机失而复得。
    纳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尼格马密码机,是4月1日在英国侦察中心博物馆被盗窃的。
    德国最高统帅部、警察等部门在二战期间使用尼格马密码通过电台转发秘密命令、报告和情报。法西斯认为,尼格马无法破译,但英国情报部门还是破译了这个密码,获得了第一手可靠的情报。
    寻找被盗窃的密码机没有任何结果。后来有个人给博物馆打电话说他购买了密码机,但不知道它是盗来的。打电话者要求经济补偿,博物馆也答应了他的要求,但后来就没有消息。复还的希望几乎没有了。但BBC主持人帕克斯曼意外地收到了一个邮件,里面装的是尼格马密码机,但少了三个加密盘。没有它们,密码机就不能工作。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台类似的机器,每台价值约为10万英磅。
ENIGMA其兴也盛,其亡也惨;整个过程中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破译ENIGMA,不是某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够做成的,必须依托集体的力量。在布莱奇利庄园里,各行各业的专家们就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从语言学家Hilary Hinsley、nēe Lever,数学家Shaun Wylie,到国际象棋冠军Hugh Alexander,等等,都起到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庄园里,人们为这些不同层次的密钥网络分别起了英文代号,借以区分和标识。据1001n观察,这些代号往往和密钥网络覆盖的部队的性质有关,比如在北冰洋一带海面活动的纳粹海军部队,其密钥网络代号往往就与北欧神话有关,等等这样的情况,我们下面马上就会看到了。

    随着投入的Bombe数量越来越多,集群化破译的威力也渐渐显现;正如“bombe”名字一般,这种新技术手段犹如密集的炸弹,连续不断地在纳粹党政军的核心部位炸响了:
    1940年4月, 纳粹空军代号为“红(RED)”的密钥网被攻破;
    1940年12月,纳粹党卫队代号为“橙(ORANGE)”的密钥网被攻破;
    1941年9月, 北非军团与柏林最高统帅部的ENIGMA联系被攻破;
    1942年,    纳粹空军第九飞行队代号为“黄蜂(WASP)”的密钥网被攻破;
                纳粹空军第十飞行队代号为“牛虻(GADFLY)”的密钥网被攻破;
                纳粹空军第四飞行队代号为“大黄蜂(HORNET)”的密钥网被攻破;
                纳粹北非军团飞行队代号为“蝎子(SCORPION)”的密钥网被攻破;
   
    1941年6月, 纳粹海军代号为“九头蛇(HYDRA)”的密钥网被攻破;
    1942年12月,纳粹海军大西洋战区潜艇群代号为“海王(NEREUS)”的密钥网被攻破;
    1943年,    纳粹海军地中海战区潜艇群代号为“美杜莎(MEDUSA)”的密钥网被攻破;
   
    实际上,与盟国作战行动密切相关的那些德军密钥网络,或迟或早,或多或少,都曾被Bombe攻破过。就这样,在“Bombe”们的狂轰滥炸下,整个第三帝国的信息安全堡垒,遭到了空前致命的打击。
德国的摩尔斯密码机印象很深
记得英格玛有张拆开得图的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ENIGMA作为一代名机,以极高的起点傲然出世,多年后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联系上波澜壮阔的二战,其戏剧性之强,在密码学历史上,实在最有看点的一段对抗。</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没有刺不穿的盾”,这句话在密码分析中,更有具有特别的味道。如果我们把破译按时效性分为有效破译和无效破译(比如我们今天再去破译当年的德军电文)的话,那么英国人的有效破译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准实时”的程度,某些时候甚至比敌方统帅更早看到报文——ENIGMA竟然惨败到这种程度,也着实令人慨叹。</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由于自作聪明的反射板的设置,使ENIGMA出现了“对合”或说“自反”的特征,而这,大大简化了需要暴力穷尽的对象数量,也因此使有效破译成为可能。</p><p>&nbsp;</p><p>&nbsp;</p>
<p>英国人对ENIGMA那令人瞠目、史无前例的全面有效破译,难道仅仅是由于ENIGMA自身设计上的问题么?</p><p>&nbsp;&nbsp;&nbsp; 我个人认为:绝不是。</p><p>&nbsp;</p><p><br/>&nbsp;&nbsp;&nbsp; 甚至,很可能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关键的关键,不是机器本身,而是制定规则的人,和使用机器的人。</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我们说ENIGMA是一代传奇名机,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诞生得早,也不仅仅因为它跟纳粹德国那剪不断的关系。其实,ENIGMA是历史上第一种,很有可能也是迄今为止唯一 一种既广泛而长期地投入实用,又被相当彻底地“曝光”的机械密码体制。</p><p>&nbsp;</p><p><br/>&nbsp;&nbsp;&nbsp; 说真的,当1001n每每翻查资料,对比ENIGMA和其它密码机乃至其它密码编码体制时,不禁常常感慨:要是所有密码编码体制都能得到ENIGMA这样的“优待”,每个都有丰富的资料可以查对,那我们的密码传奇系列,又该增加多少有意思的篇章啊。。</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ENIGMA,由此成为密码学上一个非常非常经典、非常非常难得的生动标本;仔细分析它失败的原因,对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密码学实践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应该有着极大的帮助。那么,我们不妨就在这里,认真看看德国人在ENIGMA身上犯过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吧。</p><p>&nbsp;</p><p><br/>&nbsp;</p>
<p>总的来说,ENIGMA的失败,大概有七个比较大的原则性失误:</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一、军民混用</p><p>&nbsp;&nbsp;&nbsp; 从一开始,ENIGMA就不该出现在民用市场上。</p><p>&nbsp;</p><p>&nbsp;&nbsp;&nbsp; 尽管民用型号和军用型号有着不小的差别,但是三个转轮,每个转轮有26个位置,每加密一个字母转轮运动一次——诸如这些最基础的设置,在ENIGMA被发明出来的二十多年里,从来就没有变过(M4型ENIGMA有四个转轮,但三转轮构成的转轮组仍是它的基础)。</p><p>&nbsp;</p><p><br/>&nbsp;&nbsp;&nbsp; 试想,如果ENIGMA从来不曾上市,当敌方截获ENIGMA密电时,能不能很快发现这是由什么办法加密出来的?能不能迅速反推出机器内部结构?</p><p>&nbsp;</p><p>&nbsp;&nbsp;&nbsp; 没见过实物,没操作过实物,特别是没有见过所谓的“反射板”时,敌方又怎么会知道ENIGMA密文有“对合”的性质?又怎么能发展出关于“字母循环圈”的理论?进而,又如何研制出破译机器?</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战后,论及ENIGMA的失败时,当年德国空军密码处官员自己都认为,允许ENIGMA自由出售,甚至允许在国外出售,</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样做,一开始就给潜在的对手的破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p><p>&nbsp;</p><p><br/>&nbsp;&nbsp;&nbsp; 而卡恩,更是把这一条作为ENIGMA失败的四大技术性原因之首。</p><p>&nbsp;</p><p><br/>&nbsp;&nbsp;&nbsp; 具体到ENIGMA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先有民用型号,再被军方看中,才有军用型号的陆续登场——对密码机公司来说,这很上算;但对于大量采购而很少改动原型原理的军方来说,恐怕就完全是个错误决定。</p><p>&nbsp;</p><p><br/>&nbsp;&nbsp;&nbsp; ENIGMA本身是一种并不很怕被公开的机器,毕竟它的保密基础是密钥(转轮设置、连接板交换字母设置等)而不是算法(机器本身)。但是,如果能够不让对方知道算法,是不是更可取一些?</p><p>&nbsp;</p><p><br/>&nbsp;&nbsp;&nbsp; 总之,正如后来遭到德国破译的美国M-209密码机一样,它们都是吃了军民混用的亏。</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二、叛卖</p><p>&nbsp;</p><p><br/>&nbsp;&nbsp;&nbsp; 德国奸细是怎么把ENIGMA军用型号的详细资料传递到法国,尔后又被交流到波兰的。</p><p>&nbsp;&nbsp;&nbsp; 再好的机器保密制度,也经不起叛卖。<br/></p>
<p>三、使用规则制定错误</p><p>&nbsp;</p><p>&nbsp;&nbsp;&nbsp; <font color="#0000ff">1、初期转轮组设置的变动周期太长</font></p><p><br/>&nbsp;&nbsp;&nbsp; 直到1935年12月31日,这些设置还是三个月一变(季密钥),从1936年1月1日起一个月一变(月密钥),同年10月1日起改为每日一变(日密钥),后来在二战中,才终于缩短为每8小时一变。</p><p>&nbsp;</p><p>&nbsp;&nbsp;&nbsp; 如此磨蹭地缩短变动周期,确实给波兰人提供了太慷慨的破译时间。</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font color="#0000ff"> 2、转轮进位点设置错误</font></p><p>&nbsp;&nbsp;&nbsp; 为了让ENIGMA转轮组的步进和进位看起来更复杂一点,德国人特意固定了设置,结果是这样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转轮名&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进位点</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号转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Y<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号转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M<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号转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号转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号转轮&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p><p>&nbsp;&nbsp;&nbsp; 因此,转轮组运转起来,猛一看确实令人眼花缭乱,很难一下找到北。</p><p>&nbsp;</p><p>&nbsp;&nbsp;&nbsp; 可是,由于每个转轮都有自己独特的进位点,那么对敌人来说,一旦完全破译了转轮组中转动最勤快的右轮的具体设置,就可能暴露出它本身是几号转轮。依此类推,当德国人更换右轮为其它转轮时,那么被新换上的转轮也就跟着倒霉了——雷杰文斯基正是这样,一个个地破解了转轮的内部设置。</p><p>&nbsp;</p><p>&nbsp;&nbsp;&nbsp; 直到1938年,德国人似乎才明白过来;他们在新增加的6、7、8号转轮上,确定了相同的进位点。</p><p>&nbsp;</p><p>&nbsp;&nbsp;&nbsp; 这一次,改正不算太迟——虽然已经投入使用的5个转轮,无一例外都已经被敌人彻底搞清了内部设置。</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font color="#a0a0a0">3、加密的临时密钥通过密文传送</font></p><p>&nbsp;&nbsp;&nbsp; 1938年起,临时密钥被要求连写两次并加密;这是ENIGMA使用规则上的一个极为重大的错误,由此催生出了波兰的Bomba。</p><p>&nbsp;</p><p><br/>&nbsp;&nbsp;&nbsp; 波兰灭亡后,直到1940年4月底为止,这种办法还在被沿用,只是做了少许修改:被加密出的六个字母改放在报头第四到第九个字母的位置;至于增加的前三个字母,则是转轮组的当前位置。</p><p>&nbsp;</p><p>&nbsp;&nbsp;&nbsp; 《密码编码与密码分析:原理与应用》一书的作者,弗里德里希·包尔尖刻地评价道:</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使用指标组(即密钥),削弱了密码的安全性,而德国人对此毫无顾忌,因为指标组是由ENIGMA加密的,而ENIGMA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谁也没注意到,这是一个逻辑上错误的怪圈。</p><p>&nbsp;</p><p><br/>&nbsp;&nbsp;&nbsp; 但在这一点上,全怪德国人也是不公平的——在公开密钥加密体系被聪明人琢磨出来以前,“如何安全而又高效地传递密钥”始终是传统密码学的一个命门。在以后章节涉及公开密钥体系的时候,这个话题会再做适当延伸的。</p><p>&nbsp;</p><p><br/>&nbsp;&nbsp;&nbsp; 总之,德国人面对的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如果他们无法通过“三次问答式加密传输”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困难非常之大固然不假,但是他们给出的答案,也实在是太糟糕了。</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font color="#3300ff"> 4、新旧机型的混用</font></p><p>&nbsp;</p><p>&nbsp;&nbsp;&nbsp;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来说,这完全就是在自毁长城。</p><p>&nbsp;&nbsp;&nbsp; a、党卫队保安处(Sicherheitsdienst)方面</p><p>&nbsp;&nbsp;&nbsp; 1938年9月15日,德国改变了加密规则;三个月后的12月15日,启用了第4、第5号转轮。</p><p>&nbsp;&nbsp;&nbsp; 但是,党卫队保安处并没有跟着改变加密规则,却也按期启用了新的转轮。这样一来,第4、第5号转轮总有机会被选用,其中就有被安装为转轮组右轮的可能;而波兰人对于破解右轮的内部配线,实在是太熟练了。</p><p>&nbsp;&nbsp;&nbsp; 结果是:两个新转轮投入使用不久,就都被波兰人彻底破解。</p><p>&nbsp;&nbsp;&nbsp; b、海军方面</p><p>&nbsp;&nbsp;&nbsp; 1942年2月1日起,海军M4型ENIGMA装备U艇。但当它们与海岸电台联络时,对方装备的仍是旧的三转轮型ENIGMA;为顺利通讯,M4的第四转轮必须空置,同时前三个转轮还必须与海岸电台ENIGMA保持一致。</p><p>&nbsp;&nbsp;&nbsp; 1942年12月13日,破译的密电使英国人知道了这个情况。由此,英国人只需在已经破译的三转轮型ENIGMA的基础上,最多再做26次试验即可破译新型的M4。</p><p>&nbsp;</p><p>&nbsp;&nbsp;&nbsp; 就在得知这个关键情报的当天,困扰了英国人十一个月的M4被一举拿下,代号为“海神(TRITON)”的密钥网全部遭到破译。由此,令英国人伤心绝望的所谓“灯火管制(Blackout)”期(盟国损失了1160艘舰船,共计六百万吨),被彻底终结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纳粹海军水面舰艇部队里;他们的小型舰船是不装备ENIGMA的。当它必须和大型舰船联络时,只有使用自己的双码替代方式手工加密电文——而这样的方式,大型舰船自己一般是不用的。但出现紧急情况时,比如接到小型舰船附近发现敌舰的通报,就需要立即联系小型舰船,这时也只好把ENIGMA通报先脱密成明文,再“翻译”成小型舰船“看得懂”的双码替代密文发送过去。</p><p>&nbsp;</p><p>&nbsp;&nbsp;&nbsp; 而双码替代密文的破译,难度比破译ENIGMA要简单的多。这就意味着:“新”的双码替代密文,必然跟“旧”的ENIGMA密文之间有相当大的关联;而在电文来往之间,什么都泄露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布莱奇利庄园的专家们称这后一种现象为园艺;意译过来,颇有点“无心插柳”的味道。</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font color="#0938f7"> 5、自我毁灭式的密钥网络设置</font></p><p>&nbsp;&nbsp;&nbsp; 纳粹海军上将Ludwing Stummel在密码学上的无知和过分热心,再次导致了U艇的灾难——他不辞辛苦地建立海军密钥网络,至1944年中期,甚至每艘U艇,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密钥。</p><p>&nbsp;</p><p>&nbsp;&nbsp;&nbsp; 看上去很美的事物,往往经不住逻辑的推敲:U艇经常是就近组队、集群作战的——在这种情况下,同一份电报明文(比如天气预报、作战命令、战况通报)等必将以不同密钥加密后发送;考虑到U艇未必都能同时接到电文(比如潜到一定深度以后),有时候这样的密电还会转天再次发布。</p><p>&nbsp;</p><p>&nbsp;&nbsp;&nbsp; 在纳粹海军司令部,没有人会有耐心,专门为每艘U艇单独拟定内容相同、文字各异的电报;在各个密钥网络,情况也是如此——而在盟军,却相当注意这个问题;即便不伪装报头报尾,至少也会把同样的电文分割成两部分发送。</p><p>&nbsp;</p><p>&nbsp;&nbsp;&nbsp; 对国家信息安全而言,建立多密码体系、多密钥网络并存的状态是正确的,但是前提是:必须适当伪装需要多途径播发的明文;否则,从密码分析角度来看,纯粹就是找死。因此,德国人这种看起来是为了给敌人增加麻烦的做法,最终正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p><p>&nbsp;</p><p>&nbsp;&nbsp;&nbsp; 不仅是海军,陆军的情况也类似。1944年7月,陆军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日志就记载着,仅仅在这个集团军群内部,就有11个不同的密钥网络。而遍布德军三军的二百多个密钥网络,干的也是同样的事。</p><p>&nbsp;&nbsp;&nbsp; 同样明文经过不同密钥加密,结果只能是参与的密钥网络越多,受到的损失就越惨重——最起码,德国人用自己将近三万条潜艇兵的生命,证明了这条密码学原理是多么地不该被遗忘。</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font color="#0909f7"> 6、不同密级文件,都由ENIGMA处理</font></p><p>&nbsp;</p><p>&nbsp;&nbsp;&nbsp; 想给在司令部工作的朋友来份生日祝福?还是向各车站发布火车时刻表?诸如此类不着调的事儿,只要有必要远距离传送,德国人都不在乎把它们变成ENIGMA密电。</p><p>&nbsp;</p><p>&nbsp;&nbsp;&nbsp; 不同密级的电文(甚至有些根本没必要加密的电文,比如天气预报)使用同样的加密系统,本身就对高密级电文和加密系统本身造成了危害。</p><p>&nbsp;</p><p>&nbsp;&nbsp;&nbsp; 更有甚者,戈林元帅属下骄横狂妄的空军部队,在使用ENIGMA时简直是无所顾忌;而邓尼茨元帅属下的海军潜艇部队,更是被布莱奇利庄园的专家戏称患上了“多话症”——其结果很简单,那就是纳粹空军的密钥网很早即被成批攻破;而U艇,更成了水兵们的海下坟场。</p><p>&nbsp;</p><p>&nbsp;&nbsp;&nbsp; 又一条被鲜血染红的密码学规则:</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必加密的,就不要加密。</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font color="#a0a0a0"> 7、电文格式错误</font></p><p>&nbsp;&nbsp;&nbsp; a、关于标点</p><p>&nbsp;&nbsp;&nbsp; 除了个别型号以外,ENIGMA键盘上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一般而言,电文也不需要标点,文体本身是十分紧凑的;特别是在高级别密码领域,绝对要压缩掉标点——这是一项铁律。</p><p>&nbsp;</p><p>&nbsp;&nbsp;&nbsp; 但是德军偏偏画蛇添足,规定y表示逗号,j表示引号,xx表示冒号,yy表示分号。这样一来,报文倒是清晰好看了,可是大量出现的规律性的标点符号(特别是如重码XX、YY这样形成的标点),又为对手分析密文提供了新的素材。</p><p>&nbsp;&nbsp;&nbsp; b、关于数字</p><p>&nbsp;&nbsp;&nbsp; ①数字的界定</p><p>&nbsp;&nbsp;&nbsp; ENIGMA键盘上同样没有数字,为此在需要输入数字时,德军规定在数字的起始各加一个比较少用的字母y,用以界定;比如535,如果用中文打比方的话,就要写成y五百三十五y。</p><p>&nbsp;&nbsp;&nbsp; 实话实说:这种无意义的充填,只是在降低对手破译的难度。</p><p>&nbsp;&nbsp;&nbsp; ②数字的替换</p><p>&nbsp;&nbsp;&nbsp; 此外在1937年,还出现过更糟糕的情况;这次的主角,又是党卫队保安处。</p><p>&nbsp;&nbsp;&nbsp; 他们内部要求很严格,规定对于要发出的明文,先要由军官手工加密一次之后,才交给报务员用ENIGMA加密发出。</p><p>&nbsp;&nbsp;&nbsp; 这个规定本身是挺好的,效果也不错:波兰人同样破译了党卫队保安处发出的ENIGMA密电,但是恢复的明文根本就无法通读;因此大家被搞糊涂了,觉得党卫队保安处用的大概不是ENIGMA,而是别的什么加密系统。</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就在这时候,党卫队保安处需要发出的某份明文中,出现了一个阿拉伯数字1。应该指出的是:军官手工加密变换的是字母,对于数字是不管的;因此经过这一步后,这个1并没有被改动。之后,军官也似乎没有和报务员沟通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在发报时,报务员无法打出这个数字1,就擅自将它改成了EIN(德文中的数字1)。</p><p>&nbsp;</p><p>&nbsp;&nbsp;&nbsp; 因为EIN并未被手工加密,因此在已经被破译的ENIGMA电文中分外扎眼。细心的波兰人顿时明白了:党卫队保安处用的还是ENIGMA,只不过经过另一次加密而已——有了这个重要的提示,他们很快就发现,这另外的一次加密是种非常简单的手工加密;而党卫队保安处的电报,从此被全部破译。</p><p>&nbsp;</p><p>&nbsp;&nbsp;&nbsp; ③数字的指定和重复</p><p>&nbsp;&nbsp;&nbsp; 更要命的是天气预报。纳粹海军规定,用字母A-Z(X除外)对气温进行编码,结果就是&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A:28℃&nbsp; B:27℃&nbsp; C:26℃ …… W:6℃&nbsp;&nbsp;&nbsp; Y:5℃&nbsp;&nbsp;&nbsp; Z:4℃</p><p>&nbsp;&nbsp;&nbsp; 然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使用的字母顺序再次循环,即</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A:3℃&nbsp;&nbsp; B:2℃&nbsp;&nbsp; C:1℃&nbsp; …… W:-19℃&nbsp; Y:-20℃&nbsp; Z:-21℃</p><p>&nbsp;&nbsp;&nbsp; ——乍一看,真是聪明啊:谁会把气温误读,以至于错为25℃范围外的另一个数字呢?类似的,水温、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云层深度、经纬度等等这些指标,也都按预先确定的字母顺序编码。</p><p>&nbsp;&nbsp;&nbsp; 实在是很简明扼要;只可惜啊,这些由变化很小的变量构成的天气预报,对敌人来说,差不多就是明文广播</p><p>&nbsp;</p><p>&nbsp;&nbsp;&nbsp; 顺便补充一点:当时欧洲一般盛行西风……</p><p>&nbsp;&nbsp;&nbsp; c、关于重码</p><p>&nbsp;&nbsp;&nbsp; 某些德国人认为重要的词,比如an(大致相当于英文的to,常常出现在报头,用于表明接受方),和von(大致相当于英文的from,常常出现在报尾,用于表示发送方),在送交ENIGMA拍发前,往往会被改写成ANAN和VONVON。</p><p>&nbsp;&nbsp;&nbsp; 有的词,其中的字母还必须重复写三遍,比如替代Befehlshaber der U-Boote(U艇艇长)的BDUUU,替代Oberkommando der Marine(海军司令部)的OKMMM</p><p>&nbsp;</p><p>&nbsp;&nbsp;&nbsp; 在回答关于美军口令问题的电文中,德国人还强调性地使用了CHICKEN WIRE CHICKEN WIRE。</p><p>&nbsp;&nbsp;&nbsp; ——是不是怕对手注意不到这些送上门的礼物?</p><p>&nbsp;&nbsp;&nbsp; 不知道。</p><p>&nbsp;&nbsp;&nbsp; d、关于敬畏</p><p>&nbsp;&nbsp;&nbsp; 不该重复的重复了,该压缩的又不敢压缩——比如对于有些电文中无可避免的Heil Hitler(希特勒万岁),就没什么人,敢从什么密码学安全的角度予以压缩。。</p><p>&nbsp;&nbsp;&nbsp; 那么变通一下,用别的字母挨个替换一下?遗憾的是,如“heilhitler”这样由“1234135426”形式构成的德语单词或词组,根本就没有第二个——换都换不成。</p><p>&nbsp;&nbsp;&nbsp; 英国人破译了ENIGMA电文后,常常能够发现报头和报尾都充斥着无意义的废话。这时,就连他们都觉得实在受不了德国人的愚蠢</p><p>&nbsp;&nbsp;&nbsp; 多说一句题外话吧——写到这里,就不由自主想到我国的一些密电,会不会也有一些不该、不能、或者不好压缩掉的成套话语?</p><p>&nbsp;&nbsp;&nbsp; 想起来,杞人忧天一般,总是心下不安。</p><p>&nbsp;&nbsp;&nbsp; e、关于压缩</p><p>&nbsp;&nbsp;&nbsp; 明文如果需要经过加密发送,应该经过一些修正;但在ENIGMA投入应用的早期,大量明文是被直接拍发的。</p><p>&nbsp;&nbsp;&nbsp; 作为电文,报头肯定要写明发给谁,因此“an(相当于英语的to)”是少不了的。当时,德军规定X是空格,而明文开头的“An 某某某”,也就很自然地被加密为“ANX某某某”——前面我们说“an”往往要被复写为“ANAN”,那已经是后来的事了。</p><p>&nbsp;&nbsp;&nbsp; 明文报头出现ANX,似乎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如果一大堆明文的报头都同样是ANX的话,情况又会如何呢?</p><p>&nbsp;</p><p><br/>&nbsp;&nbsp;&nbsp; 更要命的是,这个“不压缩非必要明文”的土鳖习惯做法,还被前文提到的那个德奸透露给对手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font color="#3300ff"> 8、自做聪明</font></p><p>&nbsp;&nbsp;&nbsp; 这一条要说的,和跟前面所说的“漫不经心”相反,完全是多操了白费的心——或者说,是典型的“好心办坏事”。<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①转轮排列问题</p><p>&nbsp;&nbsp;&nbsp; 转轮组有左轮、中轮和右轮之分,候选转轮也有多个;而德国人为了防止给对手可乘之机,专门规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禁止连续两天在同等位置放置同号转轮。比如,昨天的左轮是4号转轮,那么今天的左轮就不能是4号转轮</p><p>&nbsp;&nbs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禁止在一个月内出现相同排列的转轮组。比如,本月3日的顺序是左2-中4-右1,则这个顺序在这个月都不能重复出现。</p><p>&nbsp;&nbsp;&nbsp; 后果是:德国人犯的这个“人工随机”的大错误,大大节省了英国人连续多日破解ENIGMA密电的时间——昨天有的、这个月有的,都不用再去试探了……</p><p>&nbsp;&nbsp;&nbsp; ②连接板交换字母问题</p><p>&nbsp;&nbsp;&nbsp; 德国人规定,</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连续字母对不许被交换。比如A-B,M-N这样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连接板上,处于上下相邻的字母对也不许被交换。比如E-X,U-N这样的,见下图。</p><p>&nbsp;</p><p>&nbsp;。</p><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规定很受布莱奇利专家的欢迎,因为它明显提高了英国Bombe的工作效率——剔除了这些实际不会产生的可能性后,Bombe的速度又有了很大提高</p><p><br/>&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7 9:15:02编辑过]
我过去想,德军轰炸考文垂以求证密码是否已经泄密的说法是否是真的,因为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无论是否已经泄密,干脆换一套密码。现在看来,密码工作的繁重和操作员的懒散,决定了更换密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鸡毛信管用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42年11月7日,图灵登上了著名的伊利莎白女王号(Queen Elizabeth),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漫漫海上旅途。</p><p>&nbsp;</p><p><br/>&nbsp;&nbsp;&nbsp; 图灵此行的目的地,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目的,则是赶去“救火”。</p><p>&nbsp;</p><p>&nbsp;&nbsp;&nbsp; 在那里,有人接下了制造350台类似英国Bombe的密码分析机的订单;但直到他真正着手设计时才发现,干这活,还真非得有金刚钻才行。眼看交不了差,他就放风说,建造“一台电子的Bombe是不可能的”。</p><p><br/>&nbsp;&nbsp;&nbsp; 可是英国人的确有啊,而且只用了两千个电子管,就造出了能破译LORENZ的Bombe——你怎么又说,不可能造出来呢?美国这位老兄自己也有点讪讪的不好下台,就改口说,也不是不能造出来,只是每台都得安装两万个电子管才行。</p><p><br/>&nbsp;&nbsp;&nbsp; 那年头,电子管(也就是所谓真空管)比现在一般的集成电路还贵——好家伙,你老人家一开牙就是两万个?</p><p>&nbsp;&nbsp;&nbsp; 算你狠……</p><p>&nbsp;&nbsp;&nbsp; 此时大战正酣,破译轴心国密码的任务急如星火,根本容不得这件要事再因为别的问题而耽搁——没法子,美国人只好向英国人求援了。</p><p>&nbsp;&nbsp;&nbsp; 就这样,应邀而来的图灵,做为一个目击者和参与者,在帮助美国人设计和修改Bombe之余,也亲身体会了美国在密码破译方面的热度。</p><p>&nbsp;&nbsp;&nbsp; 就在这片新大陆上,一段新的密码传奇,也正在轰轰烈烈地上演着。</p><p>&nbsp;</p>
好贴~~~顶之~~~~~~
巴思八文是王道
<p>本来加密算法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破解的</p><p>而且只要的手动选择秘钥肯定是有问题</p><p>由程序根据算法来选择秘钥我觉得很好</p>
[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7 17:05:23编辑过]
11111111111111111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