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在谁身上---读令人困惑的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9:23:32
】“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在谁身上---读令人困惑的新闻

[云淡水暖] 于 2005-12-21 21:55:53上贴 (强国论坛)


      年关将至,按中国的老例,是个吉庆祥和的时段,无论时日如何艰辛、如何灿烂,人们总要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给个总体的评价,为来年预备个良好的期待。所以,近日来欢呼的声音不断起来,先有宏观层面的关于GDP“重新调整”若干个百分点,令中国经济总量“雄踞”世界前六的喜报,热议不断,更有甚者,某些穿着跨国经济研究机构马甲的专家们放言,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是世界前二”也不一定。




      宏观的GDP老百姓们看着眼晕,百姓关心的恐怕更多是自己的钱袋子,而关于个人钱袋子的欢呼声也就发出来了,12月20日的《经济日报》发表了综述“2005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消费结构转向享受型”,看后,实在令人“兴奋不已”,钱袋子“越来越鼓”,实在是最现实的“利好”,“越来越鼓”的后果,当然是“转向享受型”了,想必发出此文的是“越来越鼓”的一党了,在作者看来,证据是“充分”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得居民手中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到今年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年初增加1.68万亿元。…人民小康生活迈出更大步伐。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继续从基本生活型向现代生活型转变,…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汽车、通信、旅游休闲消费大幅上升。”




      看到这里,草民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困惑,因为中国的国情偏偏就是经不起那个“人均”,怕就怕“人均”二字,一“人均”,诸多问题似乎就抹平了,什么具体情况,一到“均”面前,就显得模糊、暧昧起来。即便是“均”增加了,也不见得尽如人意,比如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六”的话语尾处就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尾音,“人均排名还是世界100位前后”,以世界排名100前后的位置,大讲什么“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汽车、通信、旅游休闲消费大幅上升”,显得有点虚,有点奢侈。




        同样在媒体上,一方面大谈消费结构转向“现代生活型型”,另外一方面又哭着喊着要“刺激消费”,比如新华社的报道说,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的突出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仅增长10.7%。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我国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呈现持续走低趋势,去年降至改革开放25年来最低点。



       问题出在哪里,关键还是在钱袋子是否真正的“鼓”起来了,钱袋子真的“鼓”了,消费自不用说,谁不想“享受型”一下呢。衡量钱袋子的鼓与癟,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二是支出。





       收入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似乎农民还“多收了三五斗”。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和大都市,北京11月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1480.68元、上海1479.23元、广东1141.95元,而全国的“人均”为843.83元,全国退休人员的收入不过705元,,实在是“区区”的感觉。




      支出方面,先看“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据新华网报道,今年预计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左右,而石油价格上涨带动化肥、农用柴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5%至20%。仅此一项,农民收入就要缩水300亿元。”,光生产资料支出,“多收”的三五斗已经不见了大半。再看看高收入地区的城市居民,2004年末,上海、北京和深圳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2631元、12200.4元和19569.60元。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所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75.71%、78.01%和70.91%,这些“人均消费性支出”其实就是必要的生活消费支出,2005年恐怕也未必有改观,比如,此地的生活必需品的石油气的价格,已经升高到100元/瓶以上。




      而最要命的支出,莫过于“新三座大山”,医疗:中国社会科学院21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教育: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2004年,中国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936元。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农民13年的纯收入;住房:拿最典型的上海为例,1479.23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面对动辄近万元/平方米的房价,真可谓“悲壮”,透支了几辈子的收入帐。




       一进一出之间,大多数人钱袋子还是癟的,但毕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年初增加1.68万亿元。”,还更有“享受型”的“铁证如山”,“中国买家欲购开价1.3亿美元的世界第一豪宅”、“中国将成为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国…安永的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中国的“富裕”又震惊了世界,恐怕记者欢呼的“人民小康生活迈出更大步伐”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者,多半出自于这些“大手笔”的消费,这样说来,一部份人,确切地说,是一小部分人的钱袋子确实是鼓起来了,并且是“越来越鼓”。





       这种“越来越鼓”的程度是惊人的,在比较“官方”的口径里,是比较笼统地说60%的个人金融资产为20%左右的富人所占有,而更加“骇人听闻”的统计说,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中国证券报》)。当然,“越来越鼓”的也不排除一些个“不无小补”的阶层们,比如工资高出当地平均收入若干的某些地区的、还笑纳了比工资基数还高的“车补”的公务员们,比如一个月光收受药品回扣就达万元的“教授级”医生们,比如收入是普通职工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企业“高管”们




        所以,记者的欢呼是“对”的,有人的钱袋确实是越来越“鼓”了,记者的欢呼又是极为片面的,大多数人,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底层劳动群体的钱袋子非但并非“越来越鼓”,而且随着支出的压力加大而不断癟下去,这恐怕才是“越来越鼓”的基本现实,可这个现实在中国又是如此的令人困惑,因为中国是高扬着社会主义大旗的的国体。】“越来越鼓”的钱袋子在谁身上---读令人困惑的新闻

[云淡水暖] 于 2005-12-21 21:55:53上贴 (强国论坛)


      年关将至,按中国的老例,是个吉庆祥和的时段,无论时日如何艰辛、如何灿烂,人们总要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给个总体的评价,为来年预备个良好的期待。所以,近日来欢呼的声音不断起来,先有宏观层面的关于GDP“重新调整”若干个百分点,令中国经济总量“雄踞”世界前六的喜报,热议不断,更有甚者,某些穿着跨国经济研究机构马甲的专家们放言,中国经济总量“可能是世界前二”也不一定。




      宏观的GDP老百姓们看着眼晕,百姓关心的恐怕更多是自己的钱袋子,而关于个人钱袋子的欢呼声也就发出来了,12月20日的《经济日报》发表了综述“2005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消费结构转向享受型”,看后,实在令人“兴奋不已”,钱袋子“越来越鼓”,实在是最现实的“利好”,“越来越鼓”的后果,当然是“转向享受型”了,想必发出此文的是“越来越鼓”的一党了,在作者看来,证据是“充分”的。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2.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增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得居民手中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到今年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年初增加1.68万亿元。…人民小康生活迈出更大步伐。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0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继续从基本生活型向现代生活型转变,…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汽车、通信、旅游休闲消费大幅上升。”




      看到这里,草民心中不禁升起一丝困惑,因为中国的国情偏偏就是经不起那个“人均”,怕就怕“人均”二字,一“人均”,诸多问题似乎就抹平了,什么具体情况,一到“均”面前,就显得模糊、暧昧起来。即便是“均”增加了,也不见得尽如人意,比如中国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六”的话语尾处就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尾音,“人均排名还是世界100位前后”,以世界排名100前后的位置,大讲什么“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的住房、汽车、通信、旅游休闲消费大幅上升”,显得有点虚,有点奢侈。




        同样在媒体上,一方面大谈消费结构转向“现代生活型型”,另外一方面又哭着喊着要“刺激消费”,比如新华社的报道说,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的突出问题,,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仅增长10.7%。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2004年,我国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53.9,呈现持续走低趋势,去年降至改革开放25年来最低点。



       问题出在哪里,关键还是在钱袋子是否真正的“鼓”起来了,钱袋子真的“鼓”了,消费自不用说,谁不想“享受型”一下呢。衡量钱袋子的鼓与癟,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二是支出。





       收入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似乎农民还“多收了三五斗”。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地区和大都市,北京11月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1480.68元、上海1479.23元、广东1141.95元,而全国的“人均”为843.83元,全国退休人员的收入不过705元,,实在是“区区”的感觉。




      支出方面,先看“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据新华网报道,今年预计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左右,而石油价格上涨带动化肥、农用柴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5%至20%。仅此一项,农民收入就要缩水300亿元。”,光生产资料支出,“多收”的三五斗已经不见了大半。再看看高收入地区的城市居民,2004年末,上海、北京和深圳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2631元、12200.4元和19569.60元。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所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分别为75.71%、78.01%和70.91%,这些“人均消费性支出”其实就是必要的生活消费支出,2005年恐怕也未必有改观,比如,此地的生活必需品的石油气的价格,已经升高到100元/瓶以上。




      而最要命的支出,莫过于“新三座大山”,医疗:中国社会科学院21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全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教育:1994年至今,国内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飚升至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10年间学费猛涨20倍,2004年,中国农民年平均纯收入2936元。也就是说,供养一个大学生,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农民13年的纯收入;住房:拿最典型的上海为例,1479.23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要面对动辄近万元/平方米的房价,真可谓“悲壮”,透支了几辈子的收入帐。




       一进一出之间,大多数人钱袋子还是癟的,但毕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比年初增加1.68万亿元。”,还更有“享受型”的“铁证如山”,“中国买家欲购开价1.3亿美元的世界第一豪宅”、“中国将成为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的奢侈品消费国…安永的研究报告预测,2005年至2008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年增长率将达20%;2009年到2015年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中国的“富裕”又震惊了世界,恐怕记者欢呼的“人民小康生活迈出更大步伐”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求”者,多半出自于这些“大手笔”的消费,这样说来,一部份人,确切地说,是一小部分人的钱袋子确实是鼓起来了,并且是“越来越鼓”。





       这种“越来越鼓”的程度是惊人的,在比较“官方”的口径里,是比较笼统地说60%的个人金融资产为20%左右的富人所占有,而更加“骇人听闻”的统计说,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中国证券报》)。当然,“越来越鼓”的也不排除一些个“不无小补”的阶层们,比如工资高出当地平均收入若干的某些地区的、还笑纳了比工资基数还高的“车补”的公务员们,比如一个月光收受药品回扣就达万元的“教授级”医生们,比如收入是普通职工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企业“高管”们




        所以,记者的欢呼是“对”的,有人的钱袋确实是越来越“鼓”了,记者的欢呼又是极为片面的,大多数人,特别是绝大多数的底层劳动群体的钱袋子非但并非“越来越鼓”,而且随着支出的压力加大而不断癟下去,这恐怕才是“越来越鼓”的基本现实,可这个现实在中国又是如此的令人困惑,因为中国是高扬着社会主义大旗的的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