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合资拿技术的 沉痛教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8:01:35
靠合资拿技术的 沉痛教训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从贺兰山深沟整体搬迁到银川平原的三线企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轴承行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首家上市的轴承企业。2001年12月18日,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合资——宁夏西北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德方占合资企业51%的股权,控股经营,合资公司主要生产“NXZ”牌铁路货车轴承。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福清说,“NXZ”牌铁路货车轴承是西北轴承集团经营了多年的品牌,合资前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市场份额的25%。当初合作的初衷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把拳头产品做大做强。




       但是,在德方控股经营期间,不仅没有带来先进技术,合资企业还年年亏损,最多时一年亏损1000多万元。2003年11月,不堪重负的西北轴承集团不得不从合资企业中撤退,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成为德方独资企业。




       李福清说:“合资结局给西北轴承的教训太深刻了,经营多年的‘NXZ’品牌在合资期间生产严重萎缩,原来生产‘NXZ’牌铁路货车轴承有1000人左右被外方裁掉700多人。这些下岗工人多次上访,最后还得回到老厂‘消化’。总之一句话:市场丢掉了,生产萎缩了,工人下岗了。”




          宁夏小巨人公司由宁夏长城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一家著名机床制造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当初为了引进日方技术,中方投入大量资金在宁夏已有两个老牌机床厂的情况下另造新厂,新厂于2000年5月开业。合资企业成立后发展迅猛,就在这时,日方突然变脸,提出不想再合资了。一些熟悉内情的人士说,在谈判桌上,日方提出由他们独资经营,否则就退出合资公司。当时的情况是,在几年的时间里,中方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先进技术。如果日方退出,机床厂就面临崩溃的危险。中方只能妥协,2004年7月,“小巨人”成为日方独资公司。




         甘肃省一家国内石油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几年前与美国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外方出资实现了控股,而中方则拿出最好的资产和最优秀的人才与美方合作。甘肃省经委有关人士说,合资后外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只是拿了一些并不先进的产品来生产,合资企业几乎变成了人家的“加工基地”。与此同时,老企业原有市场份额也被其他厂家占领殆尽。




       甘肃光学仪表工业公司的前身是兰州照相机厂,其生产的“甘光”牌相机名扬四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公司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倒是引进了对方的技术,但是其自主开发能力却越来越低,没几年就把“甘光”牌子丢掉了。现在他们从照相机主机生产方面全面退出,成了一家没有品牌的加工厂。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国外公司在合资时提出的条件大体相同:一是要中方企业把最好的资产拿出来,二是企业包袱一概不要,三是要求地方政府给许多优惠政策。而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中方出局。




         许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国外公司合资无非是想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但是,外方总是把核心技术牢牢地攥在手里,不让中方学到,从而在合资企业中占绝对优势。中国最大的汽车变速器生产企业之一——陕西省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开说,现在不少跨国公司对我们严加防范,跟防贼一样防着我们,令中国人学而不会,会而不精。
像合作生产某一型号的自动变速器时,人家只是把零部件拿来让我们生产,至于生产产品的软件源码是怎么编的,人家一点也不让我们知道。所以说,通过合资跟外国公司学技术是难上加难,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法士特公司曾成功躲过一次“合资劫”。20世纪90年代,国外一家公司想与法士特合资,凭着技术优势几千万元就想控股,原有三四千名职工只要1/10。法士特顶住压力没有与之合资,不仅生存了下去,而且发展壮大,把那家外国公司的同类产品挤出了中国市场。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第12期《半月谈内部版》)靠合资拿技术的 沉痛教训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从贺兰山深沟整体搬迁到银川平原的三线企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轴承行业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首家上市的轴承企业。2001年12月18日,西北轴承与德国FAG公司合资——宁夏西北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德方占合资企业51%的股权,控股经营,合资公司主要生产“NXZ”牌铁路货车轴承。




        西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福清说,“NXZ”牌铁路货车轴承是西北轴承集团经营了多年的品牌,合资前占中国铁路货车轴承市场份额的25%。当初合作的初衷是引进德国先进技术,把拳头产品做大做强。




       但是,在德方控股经营期间,不仅没有带来先进技术,合资企业还年年亏损,最多时一年亏损1000多万元。2003年11月,不堪重负的西北轴承集团不得不从合资企业中撤退,富安捷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成为德方独资企业。




       李福清说:“合资结局给西北轴承的教训太深刻了,经营多年的‘NXZ’品牌在合资期间生产严重萎缩,原来生产‘NXZ’牌铁路货车轴承有1000人左右被外方裁掉700多人。这些下岗工人多次上访,最后还得回到老厂‘消化’。总之一句话:市场丢掉了,生产萎缩了,工人下岗了。”




          宁夏小巨人公司由宁夏长城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一家著名机床制造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当初为了引进日方技术,中方投入大量资金在宁夏已有两个老牌机床厂的情况下另造新厂,新厂于2000年5月开业。合资企业成立后发展迅猛,就在这时,日方突然变脸,提出不想再合资了。一些熟悉内情的人士说,在谈判桌上,日方提出由他们独资经营,否则就退出合资公司。当时的情况是,在几年的时间里,中方根本没有学到什么先进技术。如果日方退出,机床厂就面临崩溃的危险。中方只能妥协,2004年7月,“小巨人”成为日方独资公司。




         甘肃省一家国内石油机械行业的大型企业,几年前与美国一家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外方出资实现了控股,而中方则拿出最好的资产和最优秀的人才与美方合作。甘肃省经委有关人士说,合资后外方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只是拿了一些并不先进的产品来生产,合资企业几乎变成了人家的“加工基地”。与此同时,老企业原有市场份额也被其他厂家占领殆尽。




       甘肃光学仪表工业公司的前身是兰州照相机厂,其生产的“甘光”牌相机名扬四海。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公司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倒是引进了对方的技术,但是其自主开发能力却越来越低,没几年就把“甘光”牌子丢掉了。现在他们从照相机主机生产方面全面退出,成了一家没有品牌的加工厂。




      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国外公司在合资时提出的条件大体相同:一是要中方企业把最好的资产拿出来,二是企业包袱一概不要,三是要求地方政府给许多优惠政策。而最后的结果往往都是——中方出局。




         许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与国外公司合资无非是想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以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但是,外方总是把核心技术牢牢地攥在手里,不让中方学到,从而在合资企业中占绝对优势。中国最大的汽车变速器生产企业之一——陕西省法士特齿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开说,现在不少跨国公司对我们严加防范,跟防贼一样防着我们,令中国人学而不会,会而不精。
像合作生产某一型号的自动变速器时,人家只是把零部件拿来让我们生产,至于生产产品的软件源码是怎么编的,人家一点也不让我们知道。所以说,通过合资跟外国公司学技术是难上加难,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法士特公司曾成功躲过一次“合资劫”。20世纪90年代,国外一家公司想与法士特合资,凭着技术优势几千万元就想控股,原有三四千名职工只要1/10。法士特顶住压力没有与之合资,不仅生存了下去,而且发展壮大,把那家外国公司的同类产品挤出了中国市场。

(《环球视野》摘自2005年第12期《半月谈内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