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日本嘲笑:没日本机床 中国汽车寸步难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8:18:35
日本国际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最近在日本《呼声》月刊5月号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的文章说,“只要仔细分析中国的实态,我还是认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

此文一出,震惊国人。署名江淮南的网民说,这话,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一定感到刺耳,不舒服,会反问,我们泱泱大国的未来,怎么会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里?
  这篇文章摘要登在6月初的《参考消息》上,江淮南认为,文章值得中国领导人、经济部门、科研部门、工业企业以及专家、学者们一读。读起来可能有点苦涩,但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他写的是否基本上属实?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是否受制于、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和美国?如果确实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制于它们,应采取什么对策逐步减轻这种受制程度?“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者指华经济受制于日
  长谷川庆太郎的文章写道,中国经济发展受制于日本,主要因为两点:一是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中国产业不可缺少的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
  文章说,如今在中国空前的建筑热潮中,建筑机械的年均使用时间高达3000小时,只有日本造的机械才能经得起如此消耗。中国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年均工作时间也高达3500小时,只有日本生产的机床能保证连续5年性能不变。“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
  文章还以钢材为例说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日本生产的汽车用钢板质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车厂家就没法生存”;建筑用H钢的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20%,但中方却不得不买,“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文章指出,据2001年统计,日本每年的专利出口1.1万亿日元。“那些没有这些技术的国家,不购买日本的技术,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文章值得国人警觉反省
  文章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分析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只提到一点,即:占中国对美国出口80%的商品,都是打入中国的美国企业制造的;只要美国切断中国对美国消费品出口渠道,那么中国就难以维持其经济增长。
  长谷川庆太郎预测:“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著“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
  江淮南说,这篇文章充满了日本人的傲气,但我认为,我们应感谢这位学者,因为他所说的是事实,而且说得那么坦率。难得听到这样的话,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愿说这类话。这些话听来刺耳,细想有益,值得我们警觉、深思和反省。内地拿来买来思想严重过去20多年来,从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是改革开放极其重要的政策,对促进中国经济繁荣、经济质量的提高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
  但今天中国要反思的是: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我们的一些部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干部,是否不同程度地滋生了一切“拿来”,“买来”的思想?是否过分仰赖进口,差不多质量的产品,宁愿花外汇进口,就是不愿用国产的?自力更生的观念是否被抛到九霄云外?引进与消化、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怎样?技术攻关的坚韧不拨精神如何?为什么我们能生产2亿多吨粗钢,却要长期大量进口各种特种钢材?为什么人家几十年前就造出而我们至今还造不出大型客机?为什么那么多的建筑自己拿不出像样的设计而要请外国人来 ?
  国人应少抱怨多自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50年前的中国,也不是 20年前的中国。我们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物质、技术和财力基础,只要再有自力自强的精神,拿出当年研制“两弹一星”和前不久“神舟飞船”上天的劲头,相信很多难题都可以攻克。人们希望今后不要老听到诸如“人家只愿意卖给我们设备,不愿意提供技术”、“某某国家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某某组织没有批准对华技术转让条款”、“某某国家在技术上对我们留一手”等怨天尤人的话。人家有,你没有,人家当然要拿你一把,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再说,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江淮南最后说,中国是个大国,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过多的对外依赖,现代化的基础是不牢靠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是不牢靠的。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要让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人面前少“牛”一点,关键还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日本国际经济学家长谷川庆太郎,最近在日本《呼声》月刊5月号上发表题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日本》的文章说,“只要仔细分析中国的实态,我还是认为,中国的未来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中”。

此文一出,震惊国人。署名江淮南的网民说,这话,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一定感到刺耳,不舒服,会反问,我们泱泱大国的未来,怎么会掌握在日本和美国手里?
  这篇文章摘要登在6月初的《参考消息》上,江淮南认为,文章值得中国领导人、经济部门、科研部门、工业企业以及专家、学者们一读。读起来可能有点苦涩,但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他写的是否基本上属实?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是否受制于、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日本和美国?如果确实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制于它们,应采取什么对策逐步减轻这种受制程度?“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者指华经济受制于日
  长谷川庆太郎的文章写道,中国经济发展受制于日本,主要因为两点:一是日本企业能向中国提供中国产业不可缺少的高质量的产品;二是日本拥有优秀的技术实力和为确保技术优势而对研究开发的巨大投资。
  文章说,如今在中国空前的建筑热潮中,建筑机械的年均使用时间高达3000小时,只有日本造的机械才能经得起如此消耗。中国生产汽车部件的机床年均工作时间也高达3500小时,只有日本生产的机床能保证连续5年性能不变。“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
  文章还以钢材为例说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日本生产的汽车用钢板质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车厂家就没法生存”;建筑用H钢的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20%,但中方却不得不买,“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文章指出,据2001年统计,日本每年的专利出口1.1万亿日元。“那些没有这些技术的国家,不购买日本的技术,就无法实现经济增长”。
  文章值得国人警觉反省
  文章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分析中国经济对美国的依赖,只提到一点,即:占中国对美国出口80%的商品,都是打入中国的美国企业制造的;只要美国切断中国对美国消费品出口渠道,那么中国就难以维持其经济增长。
  长谷川庆太郎预测:“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只会越来越加强而不会越来越削弱”。这就意味著“日本越来越有能力控制中国”。
  江淮南说,这篇文章充满了日本人的傲气,但我认为,我们应感谢这位学者,因为他所说的是事实,而且说得那么坦率。难得听到这样的话,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愿说这类话。这些话听来刺耳,细想有益,值得我们警觉、深思和反省。内地拿来买来思想严重过去20多年来,从包括日本和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是改革开放极其重要的政策,对促进中国经济繁荣、经济质量的提高和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后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
  但今天中国要反思的是:在过去这么多年里,我们的一些部门、一些地区、一些单位、一些领导干部,是否不同程度地滋生了一切“拿来”,“买来”的思想?是否过分仰赖进口,差不多质量的产品,宁愿花外汇进口,就是不愿用国产的?自力更生的观念是否被抛到九霄云外?引进与消化、创新的关系处理得怎样?技术攻关的坚韧不拨精神如何?为什么我们能生产2亿多吨粗钢,却要长期大量进口各种特种钢材?为什么人家几十年前就造出而我们至今还造不出大型客机?为什么那么多的建筑自己拿不出像样的设计而要请外国人来 ?
  国人应少抱怨多自立
  今天的中国,已不是50年前的中国,也不是 20年前的中国。我们已经有了相当不错的物质、技术和财力基础,只要再有自力自强的精神,拿出当年研制“两弹一星”和前不久“神舟飞船”上天的劲头,相信很多难题都可以攻克。人们希望今后不要老听到诸如“人家只愿意卖给我们设备,不愿意提供技术”、“某某国家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某某组织没有批准对华技术转让条款”、“某某国家在技术上对我们留一手”等怨天尤人的话。人家有,你没有,人家当然要拿你一把,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再说,抱怨又有什么用呢?
  江淮南最后说,中国是个大国,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过多的对外依赖,现代化的基础是不牢靠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是不牢靠的。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要让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人面前少“牛”一点,关键还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
<P>去奇瑞厂里找找看.</P>
国人争些气吧!!!!
结果是注定的,看到太多这样的消息,连生气都不高兴了,悲哀啊!
<P>也有不少是日本人YY啊。</P>
<P>比如偶公司刚给环球金融中心供应的1万多吨钢就给这位日本专家变没了;几十万吨汽车板也给变没了。</P>连真假都不分就发表评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em14][em14][em14]
这是事实,而且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无法改变的事实。希望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能使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早一点发展起来。
宝钢的汽车板都卖到欧洲去了......
[B]以下是引用[I]深涧悠蓝[/I]在2005-12-11 23:15:00的发言:[/B][BR]<P>去奇瑞厂里找找看.</P>
奇瑞厂用的是济南机床厂产的机床生产骄车!
[B]以下是引用[I]山人0504[/I]在2005-12-12 12:25:00的发言:[/B][BR]这是事实,而且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无法改变的事实。希望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能使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早一点发展起来。

打造自己的脊梁
土改通通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5-12-12 11:03:00的发言:[/B][BR]<P>也有不少是日本人YY啊。</P><P>比如偶公司刚给环球金融中心供应的1万多吨钢就给这位日本专家变没了;几十万吨汽车板也给变没了。</P>连真假都不分就发表评论,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em14][em14][em14]


你们卖给日本钢材,关键是什么,是主要靠低价取胜,供货及时,还是因为技术含量和质量超过了日本产品?如果不是后者,此例子的说服力就十分有限。发表成熟的评论,不应该忽略这些基本信息。让日本人得意的资本是其技术优势和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价格优惠的中国货进入日本市场,恰好符合日本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日本人卖给中国的钢材和设备,不借机加价就不错了,很少优惠的。
[B]以下是引用[I]ldx111[/I]在2005-12-12 13:3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深涧悠蓝[/I]在2005-12-11 23:15:00的发言:[/B][BR]<P>去奇瑞厂里找找看.</P></div>奇瑞厂用的是济南机床厂产的机床生产骄车!


奇瑞老总说,最早的生产线是英国二手设备。不知现在它是否还在挑大梁。另外,从市场份额看,奇瑞还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流,不代表中国汽车生产线的现状,除非一汽和上汽都用国产机床生产轿车。
[B]以下是引用[I]bigcall[/I]在2005-12-12 16:0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dx111[/I]在2005-12-12 13:3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深涧悠蓝[/I]在2005-12-11 23:15:00的发言:[/B][BR]<P>去奇瑞厂里找找看.</P></div>奇瑞厂用的是济南机床厂产的机床生产骄车!</div>

奇瑞老总说,最早的生产线是英国二手设备。不知现在它是否还在挑大梁。另外,从市场份额看,奇瑞还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流,不代表中国汽车生产线的现状,除非一汽和上汽都用国产机床生产轿车。


国内的某些产品达不到合资方的技术要求
[B]以下是引用[I]中国一统天下[/I]在2005-12-12 16:09: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bigcall[/I]在2005-12-12 16:0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dx111[/I]在2005-12-12 13:38: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深涧悠蓝[/I]在2005-12-11 23:15:00的发言:[/B][BR]<P>去奇瑞厂里找找看.</P></div>奇瑞厂用的是济南机床厂产的机床生产骄车!</div>

奇瑞老总说,最早的生产线是英国二手设备。不知现在它是否还在挑大梁。另外,从市场份额看,奇瑞还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主流,不代表中国汽车生产线的现状,除非一汽和上汽都用国产机床生产轿车。</div>

国内的某些产品达不到合资方的技术要求

问题是,自己的东西怎么办啊?
工业技术上的差距不是靠砸钱就能弥补的
[B]以下是引用[I]bigcall[/I]在2005-12-12 15:55:00的发言:[/B][BR]&lt;br /&gt;你们卖给日本钢材,关键是什么,是主要靠低价取胜,供货及时,还是因为技术含量和质量超过了日本产品?如果不是后者,此例子的说服力就十分有限。发表成熟的评论,不应该忽略这些基本信息。让日本人得意的资本是其技术优势和超额利润;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价格优惠的中国货进入日本市场,恰好符合日本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日本人卖给中国的钢材和设备,不借机加价就不错了,很少优惠的。
&lt;br /&gt;一,我没说卖给日本啊,我说的都是给国内供货。&lt;br /&gt;二,能取代日本产品的原因无非是性能价格比,未必质量更好,但是符合用户要求的情况下,总体价格更低。&lt;br /&gt;三,我没说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多强,只是支出那个日本专家对中国的情况并没准确了解。&lt;br /&gt;
&lt;P&gt;奇瑞里的关键位置用的都是德国机床或瑞士的,小日本也报过价的,不过给毙了,价格当然是他们的低,但性能上不如德国货,尤其是寿命&lt;/P&gt;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bigcall</FONT></STRONG></P>
<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奇</STRONG><FONT color=#000000>瑞厂只怕也只是因为济南的机床便宜,才买来做一些非核心部件的生产,发动机、轴承等精密部件,要是国产机床,精度恐怕还是难以满足需要。希望能够再过几年能改变这种局面。</FONT></FONT></P>
<P>不了解,所以不说什么</P>
<P>不过觉得那句"日本产的汽车用钢材质量世界第一"很可笑,反正日本车是出了名的豆腐渣~</P>
<P>性价比是很关键的东西,日本车能卖这么好,靠的也不一样是性价比吗?否则全世界的汽车市场都是奔驰宝马的天下了,还能轮到他本田丰田出来混?</P>
技术方面的劣势没必要回避,确实前几十年别人在跑步,我们在睡觉。但也别被小日本给吓唬到,中国人现今的自主技术已经很多,差距已经没以前那么大,最关键的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并不比小日本差,我们选择面很大。以前技术资金方面过于依靠小日本,这才是今后应该反省的。
中国的汽车工业跟欧洲关系比较密切,靠近日本只是这几年迅速发展之后才有的事情
笑……美国南方邦联军当年也自信满满地说“棉花就是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8 16:30:43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supmart[/I]在2005-12-12 22:17:00的发言:[/B][BR]<P>奇瑞里的关键位置用的都是德国机床或瑞士的,小日本也报过价的,不过给毙了,价格当然是他们的低,但性能上不如德国货,尤其是寿命</P>

奇瑞的发动机技术是和奥地利联合搞的。生产线是从德国和意大利引进的。
<P>感到有点悲哀</P>
<P>要是把这个问题无限放大,那全世界的国家的发展都要决定于日本了,因为在某些特殊钢材的生产能力上。日本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但没有除中国外的任何国家被这里的某些网友杞人忧天。 别人就不造汽车不修大楼了?? </P>
<P>我吃惊的是居然没有人把什么美国的巡航导弹上要用日本造的芯片之类老掉牙的事摆上来说。看来CD这段时间的扫盲工作还是有点成效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