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移动海南公司三沙建维团队-威虎团队的若干新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4:31:35


      在重大问题前,永远是国企走在前面,国企人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以极高的觉悟和毅力完成组织交于的一切任务。写在转载前。





-------------------------------------------------------------------------------------------------------
新闻1:
       在中国移动信号覆盖南沙七礁八岛之前,邮局几乎是岛上官兵与家人朋友联系的唯一途径,但受交通所限,家人读到信后,一般已是半个月以后了。曹坤远摄

  2010年前,美丽的南沙群岛通信不畅,仿佛与世隔绝般孤悬南海,紧急状况下,只能依靠海事卫星电话;如今,无论是渔船还是商船,因茫茫南海中已可接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心里踏实了许多。在中国移动历时一年多完成了对南沙群岛驻军七岛八礁全覆盖后,截至2011年9月,南沙群岛已累计通话时长11万多小时,西沙群岛累计通话时长94万多小时。

  中国移动信号七礁八岛全覆盖

  “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条件艰苦,广大渔民和驻岛官兵对南海通信的需求一直非常强烈。随着南海开发的深入,海防、海洋资源保护、远洋航运、海洋气象预警、海上救援等领域都对海面及岛屿移动通信覆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海南移动工程建设中心副总经理林念东说。

  据了解,为在南沙开通基站,中国移动自2007年开始投入建设规划、筹划准备,2010年4月,南沙群岛移动通信基站项目建设项目最终确定,并解决了机房、设备供电、基站传输、卫星基础建设以及后续维护等事宜,并在确定技术及建站方式之后正式启动南沙建站工程。

  2010年5月,中国移动与海军司令部通信部联合启动对南沙群岛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

  要在远离大陆的敏感区域建设通信基站,需要克服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包括网络复杂、技术瓶颈、资源短缺、天气多变、交通不便等等。

  201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网络工程建设队伍,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供应商一行七人,携带近三吨的基站、电源设备,从湛江港登上了发往南沙群岛的渔政补给船。在茫茫大海上经过3天颠簸航行,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南沙永暑礁。

  5月20日凌晨,建站人员上岛后立刻投入到建站的前期勘察和选址工作。由于在岸上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试验用地,一切的计划只能待到南沙岛礁上,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加上受限于各种多变的情况,遇到了许多之前无法预料的困难,工程建设实施十分艰难。

  5月20日下午4时48分,整整奋战12个小时后,第一个语音信号接通了,标志着中国移动的信号覆盖已经延伸到南中国海的最南端。

  2011年6月底,受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委托,启动南沙无线基站二次覆盖工程,中国移动设计院建筑所曹坤远等同志于8月14日从北京出发二次登岛,历时12天完成新增5个岛礁基站卫星传输系统和实行两个重点岛礁无线基站1+1战略保障任务等。

  2011年9月9日下午,“军民合建南沙群岛移动通信基站竣工验收仪式”在北京举行。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和中国移动海南公司进行了基站移交,并签署了维护管理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我国南沙群岛海军官兵驻守的岛礁全部开通手机服务。

  事实上,早在2002年,中国移动就开始在海南近海实施“超距”覆盖工程,建成了环岛海面站22个,实现了环岛70公里海域广域覆盖。随后,中国移动又相继建设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网络覆盖工程。至此,我国南海海域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海南岛海岸线全长1823公里、沿海市县12个、渔业人口及驻岛官兵40多万人。目前中国移动又已启动主要航道、渔场、待开发岛屿的覆盖拓展及完善工程,重点建设通往西沙群岛的主要航道——海南文昌七洲列岛的移动通信覆盖工程。

 “威虎队”一年八下南沙

  与陆地通信基站建设不同,海洋以及岛屿移动通信基站虽然数量不多,但基站建设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工程周期长。像南沙群岛这样在远离陆地的岛屿、礁石上建设基站还要克服许多常规建站中从未遇到的难题,如湿度过大、交通运输周期过长、频率及雷达干扰等。

  因此,军民共建、优势互补成为攻坚克难的力量所在。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其在海域地区勘探、设计、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人才优势,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

  针对海岛网络建设中的技术性难题,中国移动创新思路,通过实地勘察调研的数据分析和测试,攻克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数十个,海上通信技术创新达行业国际性水准。

  据介绍,南海基站建设时采用双时隙扩展技术,将海面覆盖小区半径由35公里扩展到最大120公里,采用塔顶放大器,提高基站接收系统灵敏度,兼顾了海洋基站覆盖的距离和质量。同时,通过风光互补的发电方式,解决了南沙诸岛电力制约问题。

  不仅如此,网络建成后需要持续有效的运行维护,否则很可能形同废铁。为此,近期中国移动与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及维护合作备忘录,执行“驻地维护员24小时维护响应制度”,双方还组织对驻地官兵进行了基站设备代维培训,以便在应急通信保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国移动技术专家电话实现远程支援排障。

  针对南海海域通信覆盖工作面临的网络质量提升、待开发岛屿覆盖等工作深入和细化,以及通信线路廊道使用、基站建设维护交通等难题需要攻克。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 “威虎”通信抢险突击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海军补给船、登陆艇等搭载着‘威虎’队员,历时一年多‘八下南沙’,运输设备物资近30吨,共建设了8个移动通信基站和3个卫星地面站。”王畅说。

  据了解,“威虎”通信抢险突击队立足于为防汛、抢险、救灾作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快速应急和机动调度,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给移动通信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切实保障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1年9月23日至10月7日,海南全岛先后遭遇强热带风暴和强台风“海棠”、“纳沙”和“尼格”的轮番侵袭,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传输线路、基站设备和服务网点也遭受了严重损毁,其中,基站因台风影响市电中断单日最高峰时累计1119个站点,基站退服单日最高峰时累计989个站点,移动通信网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面对有史以来受到最严重创伤的移动通信网络,威虎队8支支援队伍,抢修恢复站点134站次,其中传输重要节点占68站次,使用移动油机发电抢修237站次,发电时长达471.8小时。

来源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cfb6530102wch5.html

      在重大问题前,永远是国企走在前面,国企人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以极高的觉悟和毅力完成组织交于的一切任务。写在转载前。

00016c58d68713ee720501.jpg (109.2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威虎团队合影

2016-7-26 21:46 上传





-------------------------------------------------------------------------------------------------------
新闻1:
       在中国移动信号覆盖南沙七礁八岛之前,邮局几乎是岛上官兵与家人朋友联系的唯一途径,但受交通所限,家人读到信后,一般已是半个月以后了。曹坤远摄

  2010年前,美丽的南沙群岛通信不畅,仿佛与世隔绝般孤悬南海,紧急状况下,只能依靠海事卫星电话;如今,无论是渔船还是商船,因茫茫南海中已可接收到中国移动的信号,心里踏实了许多。在中国移动历时一年多完成了对南沙群岛驻军七岛八礁全覆盖后,截至2011年9月,南沙群岛已累计通话时长11万多小时,西沙群岛累计通话时长94万多小时。

  中国移动信号七礁八岛全覆盖

  “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条件艰苦,广大渔民和驻岛官兵对南海通信的需求一直非常强烈。随着南海开发的深入,海防、海洋资源保护、远洋航运、海洋气象预警、海上救援等领域都对海面及岛屿移动通信覆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海南移动工程建设中心副总经理林念东说。

  据了解,为在南沙开通基站,中国移动自2007年开始投入建设规划、筹划准备,2010年4月,南沙群岛移动通信基站项目建设项目最终确定,并解决了机房、设备供电、基站传输、卫星基础建设以及后续维护等事宜,并在确定技术及建站方式之后正式启动南沙建站工程。

  2010年5月,中国移动与海军司令部通信部联合启动对南沙群岛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

  要在远离大陆的敏感区域建设通信基站,需要克服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包括网络复杂、技术瓶颈、资源短缺、天气多变、交通不便等等。

  201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网络工程建设队伍,包括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供应商一行七人,携带近三吨的基站、电源设备,从湛江港登上了发往南沙群岛的渔政补给船。在茫茫大海上经过3天颠簸航行,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南沙永暑礁。

  5月20日凌晨,建站人员上岛后立刻投入到建站的前期勘察和选址工作。由于在岸上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试验用地,一切的计划只能待到南沙岛礁上,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加上受限于各种多变的情况,遇到了许多之前无法预料的困难,工程建设实施十分艰难。

  5月20日下午4时48分,整整奋战12个小时后,第一个语音信号接通了,标志着中国移动的信号覆盖已经延伸到南中国海的最南端。

  2011年6月底,受中国移动海南公司委托,启动南沙无线基站二次覆盖工程,中国移动设计院建筑所曹坤远等同志于8月14日从北京出发二次登岛,历时12天完成新增5个岛礁基站卫星传输系统和实行两个重点岛礁无线基站1+1战略保障任务等。

  2011年9月9日下午,“军民合建南沙群岛移动通信基站竣工验收仪式”在北京举行。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和中国移动海南公司进行了基站移交,并签署了维护管理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我国南沙群岛海军官兵驻守的岛礁全部开通手机服务。

  事实上,早在2002年,中国移动就开始在海南近海实施“超距”覆盖工程,建成了环岛海面站22个,实现了环岛70公里海域广域覆盖。随后,中国移动又相继建设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网络覆盖工程。至此,我国南海海域移动通信网络已覆盖海南岛海岸线全长1823公里、沿海市县12个、渔业人口及驻岛官兵40多万人。目前中国移动又已启动主要航道、渔场、待开发岛屿的覆盖拓展及完善工程,重点建设通往西沙群岛的主要航道——海南文昌七洲列岛的移动通信覆盖工程。

 “威虎队”一年八下南沙

  与陆地通信基站建设不同,海洋以及岛屿移动通信基站虽然数量不多,但基站建设技术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工程周期长。像南沙群岛这样在远离陆地的岛屿、礁石上建设基站还要克服许多常规建站中从未遇到的难题,如湿度过大、交通运输周期过长、频率及雷达干扰等。

  因此,军民共建、优势互补成为攻坚克难的力量所在。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其在海域地区勘探、设计、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人才优势,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

  针对海岛网络建设中的技术性难题,中国移动创新思路,通过实地勘察调研的数据分析和测试,攻克大大小小的技术难题数十个,海上通信技术创新达行业国际性水准。

  据介绍,南海基站建设时采用双时隙扩展技术,将海面覆盖小区半径由35公里扩展到最大120公里,采用塔顶放大器,提高基站接收系统灵敏度,兼顾了海洋基站覆盖的距离和质量。同时,通过风光互补的发电方式,解决了南沙诸岛电力制约问题。

  不仅如此,网络建成后需要持续有效的运行维护,否则很可能形同废铁。为此,近期中国移动与海军司令部信息化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以及维护合作备忘录,执行“驻地维护员24小时维护响应制度”,双方还组织对驻地官兵进行了基站设备代维培训,以便在应急通信保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国移动技术专家电话实现远程支援排障。

  针对南海海域通信覆盖工作面临的网络质量提升、待开发岛屿覆盖等工作深入和细化,以及通信线路廊道使用、基站建设维护交通等难题需要攻克。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 “威虎”通信抢险突击队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海军补给船、登陆艇等搭载着‘威虎’队员,历时一年多‘八下南沙’,运输设备物资近30吨,共建设了8个移动通信基站和3个卫星地面站。”王畅说。

  据了解,“威虎”通信抢险突击队立足于为防汛、抢险、救灾作好充分准备,随时准备快速应急和机动调度,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给移动通信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切实保障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1年9月23日至10月7日,海南全岛先后遭遇强热带风暴和强台风“海棠”、“纳沙”和“尼格”的轮番侵袭,中国移动海南公司的传输线路、基站设备和服务网点也遭受了严重损毁,其中,基站因台风影响市电中断单日最高峰时累计1119个站点,基站退服单日最高峰时累计989个站点,移动通信网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面对有史以来受到最严重创伤的移动通信网络,威虎队8支支援队伍,抢修恢复站点134站次,其中传输重要节点占68站次,使用移动油机发电抢修237站次,发电时长达471.8小时。

来源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cfb6530102wch5.html
新闻2:
通信尖兵 筑梦三沙记 中国移动三沙网络建维团队



南中国海,这片浩瀚遥远、美丽神秘的海疆,一直以来都远离世人的目光。直到三沙市的设立,才将她正式拉进了“城市”的范畴和大众的视野。

其实在此之前,真正揭开南海神秘面纱的,是这片海域上空覆盖的通信网络,十余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这边广袤的海域之上。直到去年3月,这个“默默坚守的信号”才开始为世人所知:菲律宾派出一艘渔船运载士兵,在南海突破中国海警船的封锁,非法抵达仁爱礁运送补给。为挑起事端,菲方在船上安排了多名外国媒体记者随行。当各国记者抵达仁爱礁时,收到的却是一条“Welcome to China”的短信。

如今,随着西沙东岛4G基站的顺利开通,中国移动实现了对西沙永兴岛、赵述岛、金银岛、珊瑚岛、中建岛、琛航岛、东岛全部7个人居岛屿的4G覆盖。但在这“海疆万里远,音信瞬时达”的背后,却有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在那里,有一群人不辞辛劳,与天斗挥汗如雨;在那里,有一群人默默无闻,只留下一个个被埋没的青春印记。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三沙移动网络维护团队“威虎队”。

出发,目标三沙!

很多人都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看到过美丽的南中国海,但真正去过的人并不多。从海南文昌市清澜港码头出发,到达西沙最大的岛——永兴岛,一般需要16~23个小时的航程;南沙群岛就更远了,目前只能从湛江乘坐海军的军舰过去,航程超过60个小时。

到赵述岛建站,是王彪顺工作以来的第四次南海之行。“先前去过两趟南沙、一趟西沙,去南海开展4G建设,赵述岛是头一个。”王彪顺今年36岁,进入海南移动已有8个年头,作为一名现场施工管理员,他的主要职责一是确保基站建设的施工安全,二是为基站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协调服务。

“18个小时,整个人就这么憋在船舱里,颠来倒去的,那滋味着实不好受。”王彪顺一行这次乘坐的是琼沙3号,这艘被称为西沙群岛“生命之舟”的轮船相比琼沙1号、琼沙2号,在船侧新增了减摇鳍,行驶中船体颠簸感大大降低。“即使这样,该来的晕眩和不适感还是会来,毕竟不是观光邮轮,而且还要在海上颠簸整整18个小时。”抵达赵述岛后,接连几个晚上都感觉脚下的小岛在晃,“梦里头还在坐船呢”!

除了要克服交通的困难,还要有超强的身体素质和惊人的毅力。“威虎队”队长苏训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从三亚出发一路向南,经过60多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永暑礁。船摇得很厉害,人躺在床上很容易掉下去,船上厨房没办法炒菜只能用密封的大圆筒煮些流食供应。有一个队友吐到晕厥,兄弟们将奄奄一息的他抬到甲板上晒太阳,经验丰富的老船员说用生姜敷住肚脐可以“勾魂”,所有能动的人找姜的找姜、榨汁的榨汁、裹纱布的裹纱布……一番抢救之后,那名队友终于恢复了意识。“那时我们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来,问那位兄弟,下次还去吗?他说,去!总要有人到艰苦的地方去。”

“后来想想,晕和吐都是小事儿。”苏训低头回忆说,有一次,在南沙东门礁,突遇暴雨,海上浪涛汹涌,返航时,他乘坐的小皮艇无法靠近大船,在暴雨和海浪的轮番侵袭中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大船设法将海浪挡在礁湾的外面,小皮艇才得以靠近。从剧烈摇晃的皮艇登上大船,必须在皮艇被浪推到最高的时候迅速爬到大船上去,要不然,很容易被船和艇夹住,轻者夹伤,重者有生命危险。

这样惊险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建设南沙东门礁基站时,陈泽纲和队友在登礁之前遇到了特别大的风浪,致使乘坐的登陆艇倾斜超过了45度,差一点被掀翻,但运送的机柜掉进了海里,所幸,当时机柜里的板件抽了出来,海水也不是很深,在官兵的帮助下,赶紧把机柜打捞了上来。上了礁盘后,守礁的战士拿出了他们贮藏的珍贵的淡水清洗机柜。

水对于孤岛上的战士而言,有多么宝贵不言而喻,但即使如此,战士们依然义无反顾地拿出淡水清洗设备,可见他们对通信的需求是多么强烈。为了解决战士们的通信难题,尽管千难万险,他们也从未想过放弃,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戍边官兵和过往渔民万里波涛上的通信梦想。

战斗,日以继夜!

从2014年11月29日启程到12月28日返航,王彪顺一行在西沙赵述岛整整蹲守了30个日夜。在这30个日夜里,王彪顺和他的队友既要避开台风和寒流的轮番袭击,按时按量完成基站建设任务,还要避开雷暴天气带来的危险,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辛苦自不必言,过程中受到的磨砺,想想才是最值得铭记的。”王彪顺说。

建设赵述岛4G基站,最让王彪顺心有余悸的是基站天线的架设。据介绍,赵述岛上最高的建筑只有两层,要保证移动4G信号的覆盖广度和强度,需要在这栋楼的各个方位安装一套6米高的抱杆,也就是天线。“那么问题来了,岛屿四面环海,雷雨天气频繁,一旦打雷,这四根高高矗立的天线无疑首当其冲,没人碰的时候它是避雷针,有人碰的时候它就是夺命索。”因此,在安装抱杆时,王彪顺和施工队员需要第一时间做好防雷处理,“如果动作不及时,安装过程中赶上打雷,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由于在岸上无法找到与之匹配的试验用地,因此,一切的计划只能待到南沙岛礁上,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实施,加上受限于各种多变的情况,计划又赶不上变化,所以工程建设的实施十分艰难。“南沙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要接受40多摄氏度高温的炙烤,转眼间就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被浇个透心凉。”苏训回忆说。在岛上建站,必须顶着烈日,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建站的前期勘察和选址工作中,一是因为时间有限,军舰不等人,规定时间一到,必须离开,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与时间赛跑,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用最快的速度将基站建好;二是因为基站建设大部分是露天作业,没有遮挡的地方。所以“水与火”的考验就成了家常便饭。

“水与火”之外,孤岛建站还会面对诸多技术难题,威虎队的队员们只能通过一次次地勘察调研、数据分析和实地测试,逐个攻破。“南沙基站建设时,我们采用双时隙扩展技术,利用塔顶放大器,提高了基站接收系统的灵敏度,将海面覆盖小区半径由35公里扩展到最大120公里,兼顾了海洋基站覆盖的距离和质量。”考虑到岛礁室外安装基站的特殊需求,他们使用了紧凑型基站产品。这样的基站体积小、重量轻,兼有容量大和性能优的优点,不仅能有效降低岛礁条件下对机房空间的需求,还具备很强的室外环境适应能力,在近海覆盖时有良好的表现。

就是在这种种的考验下,这些威虎队的队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基站勘址和安装调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岛屿的基站开通。

回首,泪流满面!

三沙的美,美到无法想象。那里的蓝天大海清澈得难以想象,可以看看火红的晚霞,天海一色,相互映衬,非常壮观。有时在航行途中发现一个岛礁,虽然只是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但感觉就像在沙漠中遇到绿洲。虽说三沙除了水还是水,但是海水却不能用来洗澡。因此,下雨成了威虎队队员最喜欢的事儿。每当看到远远的一块云彩飘过来,他们便会相互匀用淡水,先把肥皂打在身上,翘首以待那不远的“天赐甘露”,享受天然的“淋浴”。

三沙的酸,品之泪流满面。在赵述岛上,干活累了的时候,威虎队的队员常常会席地而坐,眺望辽阔的大海,心里则会时不时地思念起遥远的家乡。“都是有家有室的人,离家几十天,说不想老婆孩子那是撒谎,可是想也没用啊,顶多只能得空打个电话。”王彪顺自己的孩子才5岁多,正是最黏人的时候,“在岛上,有时我一边工作一边想,这个4G基站要是建成了,在这不是也可以跟孩子视频通话了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于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改善的需求和期待,既扎根于广大移动客户的心底,同样也流淌在移动通信员工的血液中。

三沙的甜,满足感无法用金钱衡量。2003年3月之前,西沙永兴岛上只有两部公共卫星电话,岛上所有人打电话必须排长队。经过历时一年的勘察设计、建设规划和传输建设等关键环节后,永兴岛基站终于建成开通了。基站被激活的那一刻,在场的官兵和海南移动的工程建设者一片欢呼雀跃。“当时,大家把所有的手机放在窗台上一字排开,插着充电,谁想打电话就拔掉充电器直接用,打完了继续充电,现场总是络绎不绝地有人来。”“住在永兴岛的那一个月里,看到战士们跟亲人通话时脸上的幸福表情,心里有种甜甜的满足感,那种满足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陈泽纲回忆道。

三沙的苦,让人唏嘘不已。“其实,比起单调的饮食和恶劣的天气,最大的困难就是闭塞、寂寞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匮乏,有时候,只有靠无尽的发呆消磨时日。”2003年,在网络工程建站一行9人完成西沙永兴岛的全部建站任务后,没赶上离岛的补给船,就在岛上苦等了一个多月,才等来下一班补给船返回。等候的时光枯燥漫长,让人既着急又无望,茫然无比,乃至等到所带的淡水消耗殆尽,只能靠方圆20公里的椰子补充水分。

他们,都是学识精湛的科技人才,却像士兵一样在三沙的岛礁上驻守;他们,本是朝九晚五的知识分子,却被风吹浪打出一身渔民一样的古铜肤色;他们,为了三沙通信的发展,秉持着士兵一样的国家使命,渔民一般的家园情怀,劈波斩浪,在南海的中国岛礁上,书写出了一幕幕精彩的通信篇章。

来源:http://www.cctime.com/html/2015-12-30/1122966.htm
新闻3:

中国移动最美移动人风采录(三)-海南移动三沙分公司网络建维团队:搏击风浪的“南海网络卫士”

      曾经,“南溟八千里,日夕望神州。疆远雁不度,将士一何愁。”如今,三沙之上,烟波浩渺。14个基站,以天为幕,让海做席,已然海疆万里远,音信瞬时达。从2001年开始筹建西沙永兴岛的第一个基站,到2011年对南沙群岛的七个岛礁实现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十余年之间,一群钢铁般的硬汉辛勤耕耘于西南中沙这片“蓝色国土”,把移动通信基站建于万顷碧波之上、千里蔚蓝之间。他们亲赴三沙,为铺设海岛网络,攻坚克难……在三沙的网络建设和维护上,身体力行地书写着一段段酸甜苦辣的动人故事。

    为奉献青春的战士做些事

    陈泽纲是海南移动知名的“老网络”,是海南移动向远洋岛屿进行网络延伸覆盖建设中为数不多的重要骨干之一。2003年4月,在西沙永兴岛基站开通后的一天,一个驻岛战士遗憾地告诉他,就在三个月前,班长的女朋友因为常年与在永兴岛上的他联系不畅,选择了分手。年轻的战士将青春留在了边疆,却错失了自己的婚姻幸福,这件事震撼了陈泽纲的心。

    在此后的十年里,每每想到这件事,陈泽纲就更加坚定实现南海网络信号覆盖的决心,“我能依托中国移动的平台,去做这个事,并且一定要做好。”

    2007年,海南移动“威虎”抢险突击队队长苏训,为了修复中建岛上被台风损坏的设备,第一次“下南洋”。当他们到达岛上时,那里的信号已经断了近三个月。补给船仅停留三个小时,可抢修任务繁重,在补给船离开时信号还没有修通。船不等人,如果错过这班船,至少还要等20天后才能回家,如果不幸遇到恶劣天气,恐怕归期还要再延后,岛上的物资也将消耗殆尽,“就算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食物和淡水。”苏训回忆道。

    最后,大家发挥威虎队“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神,毅然决定留下来,抢不通信号绝不走。直到晚上八点多,信号终于通了。驻岛官兵们纷纷奔走相告,不少人更是望着大陆的方向边打电话边哭个不停,他们想家啊!“看到这番情景,我知道我们留下来是对的,移动信号对他们太重要了,这正是我们留下来的价值。”

    不能用金钱衡量的满足感

    2003年3月前,在西沙永兴岛上只有两部公共卫星电话,岛上所有人打电话必须排长队。在经过历时一年的勘察设计、明确建设和传输等关键环节后,永兴岛基站终于建成开通了。在基站被激活的那一刻,在场的官兵和海南移动的工程建设者们一片欢呼雀跃。

    “当时,大家把所有的手机放在窗台上一字排开,插着充电,谁想打电话就拔掉充电器直接用,打完了继续充电,现场总是络绎不绝地来人。”住在永兴岛上的那一个月里,“看到战士们跟亲人通话时脸上的幸福表情,心里有种甜甜的满足感。那种满足感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陈泽纲回忆道。

    2012年7月24日10时,三沙市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三沙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前隆重举行。同一天,海南移动三沙分公司也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顺利揭牌。

    为迎接西沙永兴岛上这一历史性时刻,从7月16日接到三沙市成立揭牌仪式的通信保障任务开始,威虎队员们就在第一时间投入了各项筹备工作,不分昼夜地忙碌起来。

    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上岛人员有限,但威虎队员们顶着压力,没有一丝退缩。在岛上的几天时间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站点载波扩容、基站故障排查、网络覆盖结构优化和应急卫星基站安装等通信保障任务。

    7月21日,“琼沙三号”一抵达西沙永兴岛,威虎队员们便紧张有序地投入各项保障准备工作中。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所有队员顾不得一夜海上的颠簸劳累,撩起袖子就干活,当天就完成了载波扩容硬件、传输设备的安装工作。

    不仅要“实干”,还要“巧干”。在电路调度的过程中,由于部队机房空间狭小、支架不足,影响了传输设备的安装和新传输电路的开通,威虎队员们立即与岛上通讯科技术员就传输电路开通方案展开会商。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威虎队员们大胆提出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将传输电路从光端机光口串通到西沙永兴岛电视台机房,不仅解决了部队机房无空间增加设备的难题,确保了新传输电路的及时开通,也为后期的扩容及故障处理提供了更多便捷,得到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7月22日,经过全力协调配合,威虎队员们顺利将西沙永兴岛的中国移动专营店及海南移动三沙分公司的牌匾挂起,并迎来了前往三沙分公司办理业务的第一批客户。营业厅内,面对客户关心的西沙永兴岛是否开通3G信号、上网速度怎样等问题,威虎队员还兼职当起了营业员,耐心地向客户介绍相关业务,提供各种服务。在场不少客户十分感动:“中国移动在这里扎了根,通信畅通了,就不会再让我们觉得自己孤悬在海岛上,与世隔绝。”

    “患难”真情甜在心头

    原定于2008年元旦结婚的林炽铀(网络维护中心员工),在2007年12月初接到赴琛航岛、中建岛、珊瑚岛建站的任务,他二话不说便启程了。本来预计可以赶回来结婚的,却不想遇到寒潮,浪高四五米,被困于琛航岛。于是,结婚照还来不及拍的林炽铀只能焦急地打电话回家,取消婚礼计划。

    天公作美。没想到,林炽铀最终还是赶在12月18日顺利回到家完成了人生的婚姻大事。期间,联络不畅及各种不确定因素,致使这场婚宴的操办一波三折,幸亏有妻子在身后默默、坚定的守候,这也成了林炽铀心中最甜美幸福的一件事。

    脚下的“路”遥远又艰辛

    赴三沙作业,首先要克服交通的困难。“威虎队”副队长吴勇鹏首次远赴南沙是在2011年的台风季节。承载了近70人的“一叶扁舟”,从三亚出发一路向南,经过60多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达永暑礁。“船摇得很厉害,根本睡不着,躺在床上也很容易掉下去。没办法炒菜,只能吃些用密封性较好的大圆筒煮出来的流食。”有晕船的人更是会上吐下泻,吐到肠子打结,吃不下任何东西。

    有一个同行的伙伴在早晨起床时,早已晕厥得如一滩软泥。兄弟们赶快将奄奄一息的他抬到甲板上晒太阳,经验丰富的老船员说用生姜敷住肚脐可以“勾魂”,所有能动的人找姜的找姜、榨汁的榨汁、裹纱布的裹纱布……一番抢救之后,小伙子终于恢复了意识。“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因为船上没有医生,我们不知道该做点什么。能活着,全凭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毅力啊。”吴勇鹏至今仍心有余悸地回忆。

    生死就在一瞬间

    当大船无法靠近岛礁时,只能靠小船将补给物资运上岛。做技术维护的吴经就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在东门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回来时就突然起浪了,小船在浪中漂来漂去,根本无法靠近大船。”

    在海上绕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等到浪小一点。“大船将浪挡在礁湾的外面,小船才得以靠近。”当浪峰将小船推到最高处时,船长一声令下:“跳!”船上的人必须同时完成朝大船跳跃的动作,如若不然,便很容易被夹在两船之间毙命。因此,在每段航行的旅途中,无论身份贵贱、官职高低,所有人都必须听从船长的指示,否则将随时有生命危险。

    *    *    *

    南海是中国的一个梦。“海疆万里远,乡书何时达?”当戍边官兵和过往渔民的这个期盼传递到中国移动人的心间,万里波涛上的通信之梦就不再渺茫。因为怀揣信念的移动人,他们的职责就是让沟通无处不在。

    这些长期冲锋在一线的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者们,早已习惯以苦为乐。正如其中的一个队员所说:总要有人站出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有过这份美好的经历是一种荣誉!
新闻3链接在此,补上:http://www.cnii.com.cn/wlkb/rmyd ... content_1253914.htm
南沙4G不是电信的吗?
辽海秋风起 发表于 2016-7-26 22:47
南沙4G不是电信的吗?
是移动的! 广大运营商都在建,但是移动建成最早!
这就是政治任务的好处了。别指望一个私企积极去那种几十年收不回投资的荒郊野外搞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