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0:53:00
[center]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6:52 新华网[/center]

  [B]新华网宜昌11月16日电(记者江时强) [/B]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对新华社记者说,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中华鲟生长在一亿四千万年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属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它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每年夏秋自长江口洄游至金沙江产卵繁殖,幼鱼长到15厘米左右重回东海、黄海。
  
  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不利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家就采取科技手段对中华鲟进行抢救性研究保护,在葛洲坝下游规划建立了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还在长江口规划建立中华鲟保护区。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自长江口洄游到金沙江的通道,中华鲟洄游至此即被阻隔在坝下江段。因此,位于葛洲坝上游38公里的三峡大坝不存在影响中华鲟洄游通道的问题。
  
  刘灯红认为,三峡大坝2003年6月蓄水、通航、发电后,短期内使其下游中华鲟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发生一定程度障碍,但一段时期后又会恢复平衡。
  
  我国高度重视中华鲟的研究保护,专门建立了中华鲟研究所,累计投资3700多万元,对中华鲟进行繁殖研究及抢救保护。
  
  刘灯红说,“中华鲟研究所已形成稳定的生产繁殖体系,稳定的大规格的放流能力,每年可形成5至10万尾放流能力,已放流100万尾,从技术层面看,中华鲟资源保护前景是乐观的”。[center]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16:52 新华网[/center]

  [B]新华网宜昌11月16日电(记者江时强) [/B]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对新华社记者说,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生存环境构成了一定影响,但未对中华鲟构成毁灭性影响。
  
  中华鲟生长在一亿四千万年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属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它生在长江,长在大海,每年夏秋自长江口洄游至金沙江产卵繁殖,幼鱼长到15厘米左右重回东海、黄海。
  
  修建水利枢纽工程,使中华鲟的自然繁殖受到不利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家就采取科技手段对中华鲟进行抢救性研究保护,在葛洲坝下游规划建立了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还在长江口规划建立中华鲟保护区。1981年1月,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自长江口洄游到金沙江的通道,中华鲟洄游至此即被阻隔在坝下江段。因此,位于葛洲坝上游38公里的三峡大坝不存在影响中华鲟洄游通道的问题。
  
  刘灯红认为,三峡大坝2003年6月蓄水、通航、发电后,短期内使其下游中华鲟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发生一定程度障碍,但一段时期后又会恢复平衡。
  
  我国高度重视中华鲟的研究保护,专门建立了中华鲟研究所,累计投资3700多万元,对中华鲟进行繁殖研究及抢救保护。
  
  刘灯红说,“中华鲟研究所已形成稳定的生产繁殖体系,稳定的大规格的放流能力,每年可形成5至10万尾放流能力,已放流100万尾,从技术层面看,中华鲟资源保护前景是乐观的”。
"但一段时期后又会恢复平衡", 这个是在想当然吧, 也没有放流存活率的数据,真正是否影响, 还得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
<P>当年想用几千万在三峡大坝上再修一条“鱼道”,后来因为其他措施见效,就省了</P>
<P>影響肯定有,但通過人工干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近期也多次捕獲超大成年個體,說明其種群生長還是不錯的。倒是長江水質下降的影響更大,遠遠超過了大壩。</P>
<P>水质控制更重要,对生物种类含人都是很重要的</P>
我关心中华鲟,但他只是一种鲟鱼,他的人工繁殖早以不是什么问题了。
我更关心的是同样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和入海口的白暨豚,自从其其死了后,真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真的还有白暨豚?就是那些号称专家的伙计怕是也拿不出任何证据了,哪怕是一点点影像资料!唉!!!!
要说影响,葛洲坝早就影响了。三峡在后面,根本和中华鲟挨不上边。
<P>白暨豚已經可以宣布滅絕了,只是不好意思承認</P>
<P>一种鱼类的繁衍,最大问题在从卵到亚成体的成活率</P>
<P>在自然界,一次产下几千万粒卵,到最后只有一条能活到成年.</P>
<P>在这方面,人工养殖放生可以说是一种代价不大的手段.但要保证血统的多样性才有意义</P>
<P>白鳍豚算是灭绝了.江豚据说还行.</P>
<P>不单要关心那些大鱼.小鱼也要关心.它们很脆弱,也不为大众所知.一旦水质和环境改变,可能就悄悄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