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征七号”测“风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3:51:31
为“长征七号”测“风水”


2016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22日上午,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长征七号计划6月25日至29日择机发射,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图为长征七号任务合练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中新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 题:为“长征七号”测“风水”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上溯战国时代,中国就有“风水”说法,是为阴阳调和、趋吉避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启用,也与“风”、“水”息息相关。

  这“风”是“浅层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七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程堂明解释,发射场临海,风速随地面高度变化明显,这种情况称为“浅层风”。每年8月至11月,受到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浅层风对火箭结构强度形成考验。

  特别是在垂直转运火箭时,长26米、宽23米、重1800吨又因顶部放置载荷而“头重脚轻”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能“走”起来已属不易,若再遇上大风,岂非裹足不前?

  团队设计出一套防风减载装置。程堂明说,这套装置把一端固定在活动发射平台的脐带塔上,另一端伸展开来,与火箭二级发动机机架接头对接,可以显著降低火箭所受风载。

  根据垂直转场试验数据和缩比风洞试验数据比对结果,“长征七号”可在8级大风的情况下转场,抗风能力超过中国现役运载火箭。

  文昌发射场也有“御风术”。有例为证: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从文昌正面登陆,瞬时最高风速达到99m/s。目击者回忆,施工临时板房被尽数夷平,两人合抱粗的百年老树也被拦腰吹断。不过,包括塔架在内的所有发射场建筑的主体结构都完好无损。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说,发射塔架是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混合结构,能有效抗击台风侵袭。

  此外,中国目前可以提前4—5天确定台风登陆的具体地点,文昌发射场采用“新三垂模式”,将火箭射前准备时间缩短至3天内,避免火箭转场后遇到恶劣天气再“返工”。

  这“水”分两种:需防的,需用的。

  文昌发射场高温高湿,全年中雨较多,为此需做“防水”设计。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设计人员卢松涛说,不仅要防雨水,还要防加注后的火箭表面形成的冷凝水。

  卢松涛说,在包括“长征七号”在内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上,尽量通过结构设计实现防水功能。“例如在部段对接处加装密封条,在细小孔径和缝隙涂硅橡胶,在分离面设计密封块等。”他说,“长征七号”上仅电连接器防水部位就有千余处。

  设计团队还祭出“防水电缆网”,对电缆网进行防潮防水灌封加工,确保连接器电性能及插拔不受影响。

  需用的“水”每次至少400吨,以化解点火起飞时箭体尾部喷出的3000摄氏度火焰。“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技术负责人陈劲松说,喷水系统分为两级:一级位于发射平台上,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前给发射平台喷一层5厘米厚水膜;二级位于发射平台两旁5米高空,在火箭飞达5米高以后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

  陈劲松说,400吨水中的30%会汽化到大气层,60%通过导流槽流走,发射平台核心区降温幅度在1000摄氏度左右。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未来,“长征七号”乘风得水,在具有纬度低、射向宽、安全性好、运输限制少、综合效率高等优势的文昌发射场扶摇直上。参与其间的人们希冀,“长征七号”成为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中流砥柱”,文昌发射场也可在国际发射市场立足。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6-25/7917222.shtml


为“长征七号”测“风水”


2016年06月2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6月22日上午,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3小时后,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长征七号计划6月25日至29日择机发射,执行首次飞行试验任务。图为长征七号任务合练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秦宪安 摄  

  中新社海南文昌6月25日电 题:为“长征七号”测“风水”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上溯战国时代,中国就有“风水”说法,是为阴阳调和、趋吉避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启用,也与“风”、“水”息息相关。

  这“风”是“浅层风”。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长征七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程堂明解释,发射场临海,风速随地面高度变化明显,这种情况称为“浅层风”。每年8月至11月,受到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浅层风对火箭结构强度形成考验。

  特别是在垂直转运火箭时,长26米、宽23米、重1800吨又因顶部放置载荷而“头重脚轻”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能“走”起来已属不易,若再遇上大风,岂非裹足不前?

  团队设计出一套防风减载装置。程堂明说,这套装置把一端固定在活动发射平台的脐带塔上,另一端伸展开来,与火箭二级发动机机架接头对接,可以显著降低火箭所受风载。

  根据垂直转场试验数据和缩比风洞试验数据比对结果,“长征七号”可在8级大风的情况下转场,抗风能力超过中国现役运载火箭。

  文昌发射场也有“御风术”。有例为证: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从文昌正面登陆,瞬时最高风速达到99m/s。目击者回忆,施工临时板房被尽数夷平,两人合抱粗的百年老树也被拦腰吹断。不过,包括塔架在内的所有发射场建筑的主体结构都完好无损。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说,发射塔架是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的混合结构,能有效抗击台风侵袭。

  此外,中国目前可以提前4—5天确定台风登陆的具体地点,文昌发射场采用“新三垂模式”,将火箭射前准备时间缩短至3天内,避免火箭转场后遇到恶劣天气再“返工”。

  这“水”分两种:需防的,需用的。

  文昌发射场高温高湿,全年中雨较多,为此需做“防水”设计。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设计人员卢松涛说,不仅要防雨水,还要防加注后的火箭表面形成的冷凝水。

  卢松涛说,在包括“长征七号”在内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上,尽量通过结构设计实现防水功能。“例如在部段对接处加装密封条,在细小孔径和缝隙涂硅橡胶,在分离面设计密封块等。”他说,“长征七号”上仅电连接器防水部位就有千余处。

  设计团队还祭出“防水电缆网”,对电缆网进行防潮防水灌封加工,确保连接器电性能及插拔不受影响。

  需用的“水”每次至少400吨,以化解点火起飞时箭体尾部喷出的3000摄氏度火焰。“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技术负责人陈劲松说,喷水系统分为两级:一级位于发射平台上,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前给发射平台喷一层5厘米厚水膜;二级位于发射平台两旁5米高空,在火箭飞达5米高以后向箭体尾部火焰中心喷水。

  陈劲松说,400吨水中的30%会汽化到大气层,60%通过导流槽流走,发射平台核心区降温幅度在1000摄氏度左右。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未来,“长征七号”乘风得水,在具有纬度低、射向宽、安全性好、运输限制少、综合效率高等优势的文昌发射场扶摇直上。参与其间的人们希冀,“长征七号”成为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中流砥柱”,文昌发射场也可在国际发射市场立足。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6-25/7917222.shtml


作为专业风水师,我不占个2楼都不好意思。
我就过来看你怎么忽悠

八卦图呢,风水师呢,童男童女呢? 不对啊,元始天尊还没请来,你们就发射了
这贴好冷清啊,楼主,俺过来捧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