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气田本月投产 中日东海能源风云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8:29:12
王毅提出,日方如要求东海对半分有悖“公平”原则
春晓,一个美丽的名字,现在却成了中日矛盾中新的焦点所在。
这是一个投产在即的天然气田的名字。它究竟是何模样?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他们终于开始生产了”
两排巨大的储气罐伫立在宁波北仑区春晓镇的海边。这里便是东海春晓天然气处理厂,而长长的管道连接的那一端就是春晓气田。东海深处的天然气在这里处理后,才会被输送到宁波等长三角城市。
10月15日,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的海边,工程师张维(化名)一边摆弄着测绘仪,一边在指挥几个工人搬运土方。
一年半以前,张维随同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的施工队伍从河南来到这里。如今,当初的海边滩涂上已经矗立起一座占地近25万平方米的天然气处理厂。
“我现在是帮着厂区外负责绿化的包工队做做测量,”张维指着身后不远的废气燃烧塔说,“厂内的设备工程已经做完了,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11月点火。”
废气塔点火,意味着春晓天然气厂就可投入使用。而据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透露,春晓天然气厂一旦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整个春晓天然气项目的正式投产。
实际上,一个月以前,距离春晓天然气厂300余公里的海上,东海春晓气田已经率先点火。
9月19日上午9点19分,随着操作火炬控制盘的点火按钮被按下,火炬头喷出了熊熊烈火。这是春晓气田的第一把火,宣告了春晓气田已进入生产阶段。
而这一切也当然让环伺在侧的日本飞机看在眼中。第二天,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就向媒体公布了由日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中国东海上一个钻井平台的井架烟囱喷出了火焰。
“虽然不清楚(中方生产的)是石油还是天然气。但我们能确认的是,他们终于开始生产了。”中川昭一说。
“加快施工”
事实上,日本一直高度关切着中国东海油气田。随着工程的进行,日本方面的举动也逐渐升级——最初是日本飞机、舰船频频造访春晓;7月14日,日本政府干脆单方面把春晓气田命名为“白桦”,并把另外两处油气田分别命名为“楠”和“桔梗”;同一天,日本政府还正式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试开采石油天然气,这是日本政府首次认可日本企业进入争议海区。
当日本航空自卫队9月10日在琉球西北方约290公里海面上发现了5艘中国舰艇后,日本媒体无一例外认为这与正在建设中的“春晓”以及最近日本的动作有关,这足以显示日本方面的敏感。
然而,春晓的建设依然有条不紊。只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施工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许多。
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介绍说,为了尽快投产,海上施工部门已尽一切可能加快工程进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施工人员的全部吃住生活都在海上解决。张维也回忆说,那时候,陆上的天然气处理厂也提出了“不计成本,加快施工”的口号,以配合海上气田进度。
9月以来的台风也没能干扰春晓气田的建设。“泰利”来的时候,中心最大风力超过16级,而春晓气田群海上建设和钻完井作业也正进入关键时刻,海底管线连接也在进行最后收尾。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最后一批施工人员一直留守到台风抵达前一天。
如今,这一项目终于到了尾声。“天然气厂调试完毕,气田就可以开始输气,整个春晓天然气项目才算正式投产,”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解释说,“快慢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情了(指10月和11月)。”而点火前5天,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工程建设部、开发生产部、安全环保部联合审查专家组已经完成了对春晓气田中心平台和天外天井口平台联合检查验收。
“最大的海上生产平台”
春晓气田工程的核心部分是一座中心平台和两座井口平台。从陆上组装,到安装海上平台导管架,继而完成中心平台和井口平台吊装,再到最后的各项设备和管线安装布设调试,施工人员已经用了整整3年时间。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你描述这个工程,”一位参与海上作业的海油员工说,“这么告诉你吧,以中心平台为例,这是目前为止中海油建设的最大的海上生产平台,三座平台安装总重量达44500吨。”
到春晓气田的交通并不方便。从宁波搭乘直升机到海上平台上班,途中需飞行1.5-2个小时。通常,公司会按照工程进度派遣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一批人员要在海上驻扎两周以上,每天工作12小时。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介绍,海上作业环境相当艰苦,2004年因东海天气恶劣等原因,海上施工曾一度被迫暂停3个月。
春晓并不是东海上第一个投产的气田,平湖气田早在1998年就已投产。在经过2002年的两期扩建工程之后,目前平湖油气田平均日产原油2121桶,天然气1700万立方英尺。
加上春晓和平湖,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海区上共先后勘探了平湖、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7个油气田和一批含油气构造。专家们把这一片油气资源区统称为“西湖凹陷”。
专家透露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国家地矿部有关单位就已经开始了对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西湖凹陷”的开发价值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初步确定的,“断桥、残雪”等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也为地矿部的专家们所取并沿用至今。
2002年初,东海西湖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宣布启动。2003年中,中海油、中石化和壳牌公司及尤尼科石油公司共同签订了春晓气田群项目开发合同,涉及开发总面积22000平方公里。
按照项目最初计划,春晓气田群项目总体开发的原则是4个气田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将通过约350公里的海底管线输送到陆上终端天然气处理厂,完成处理后向钱塘江以南地区工业和民用用户供气,同时部分气作为上海的备用气源;液化气将销往浙江及邻近省份。
春晓气田最初预计于2005年6月份投产,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解释说,在最初签订的合同中,5个开采区中两个的勘探费用由四方共同承担,另外3个的勘探费用由外方100%承担。后期由于对已在进行的开发方案意见不一致,壳牌与尤尼科公司退出项目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项目的进展。
春晓气田群曾一度计划赶在西气东输到达上海之前投产,如今正式投产时间预计为2005年11月,初期年产天然气25亿立方米,至2010年天然气年产可达80亿立方米至100亿立方米。
“东海油气会成为重头戏”
“平湖和春晓只是一个开始,”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评价说,“西湖凹陷区的其他已探明气田会接着开发。今后一段时间,东海会逐渐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头戏。”
“看看长三角一带那么多已经建成和待建的发电厂和用气企业,就知道东海油气开发的迫切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宁波市兴光煤气公司员工励咏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宁波市民就可以用上管道天然气了,“就看春晓天然气厂什么时候给我们送气。”励咏说。
兴光煤气公司目前正在准备改造宁波市内原有的煤气管道,除此之外,近10万户原液化气用户家中的灶具喷嘴也将被更换。据介绍,春晓天然气厂将把输气管道并入西气东输网络,首先向镇海、宁波送气。
“不过民用是小头,”励咏说,“春晓的气开始主要还是送给镇海电厂等大企业。”
专家介绍,东海油气田目前以气为主。而在未来5到10年中,天然气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随着“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对此,石油工业“十五”规划作了具体的阐述:2005年,天然气需求量达到600-700亿立方米;201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占整个能源构成的10%。
专家介绍,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有高效、洁净和方便三大优势,应该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也正是天然气在全球能耗比例中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
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还介绍说,东气上岸与西气东输将形成互补之势,共同保障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给。东气上岸将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多气源的选择,这对保障其能源战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天然气项目必将带动天然气储藏、处理及管网、管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将对完善当地基础建设、拉动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春晓气田将有望在5年内达到年均供气100亿立方的规模,在上海以及浙江等华东地区的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中海油副总周守卫还特意对媒体强调说,“由于开发成本的原因,东气的价格会略低于西气”。
油荒当然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据统计,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对外依存度也从2003年的36%上升到2004年的42%,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这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承担的潜在成本,更是能源危机爆发的潜在因素。在此背景下,开发海上油气资源尤显紧迫。
来源:南方周末 记者曹筠武王毅提出,日方如要求东海对半分有悖“公平”原则
春晓,一个美丽的名字,现在却成了中日矛盾中新的焦点所在。
这是一个投产在即的天然气田的名字。它究竟是何模样?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他们终于开始生产了”
两排巨大的储气罐伫立在宁波北仑区春晓镇的海边。这里便是东海春晓天然气处理厂,而长长的管道连接的那一端就是春晓气田。东海深处的天然气在这里处理后,才会被输送到宁波等长三角城市。
10月15日,宁波市北仑区春晓镇的海边,工程师张维(化名)一边摆弄着测绘仪,一边在指挥几个工人搬运土方。
一年半以前,张维随同中原石油勘探局工程建设总公司的施工队伍从河南来到这里。如今,当初的海边滩涂上已经矗立起一座占地近25万平方米的天然气处理厂。
“我现在是帮着厂区外负责绿化的包工队做做测量,”张维指着身后不远的废气燃烧塔说,“厂内的设备工程已经做完了,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11月点火。”
废气塔点火,意味着春晓天然气厂就可投入使用。而据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透露,春晓天然气厂一旦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整个春晓天然气项目的正式投产。
实际上,一个月以前,距离春晓天然气厂300余公里的海上,东海春晓气田已经率先点火。
9月19日上午9点19分,随着操作火炬控制盘的点火按钮被按下,火炬头喷出了熊熊烈火。这是春晓气田的第一把火,宣告了春晓气田已进入生产阶段。
而这一切也当然让环伺在侧的日本飞机看在眼中。第二天,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就向媒体公布了由日自卫队P—3C反潜巡逻机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中国东海上一个钻井平台的井架烟囱喷出了火焰。
“虽然不清楚(中方生产的)是石油还是天然气。但我们能确认的是,他们终于开始生产了。”中川昭一说。
“加快施工”
事实上,日本一直高度关切着中国东海油气田。随着工程的进行,日本方面的举动也逐渐升级——最初是日本飞机、舰船频频造访春晓;7月14日,日本政府干脆单方面把春晓气田命名为“白桦”,并把另外两处油气田分别命名为“楠”和“桔梗”;同一天,日本政府还正式宣布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在东海海域试开采石油天然气,这是日本政府首次认可日本企业进入争议海区。
当日本航空自卫队9月10日在琉球西北方约290公里海面上发现了5艘中国舰艇后,日本媒体无一例外认为这与正在建设中的“春晓”以及最近日本的动作有关,这足以显示日本方面的敏感。
然而,春晓的建设依然有条不紊。只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施工的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许多。
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介绍说,为了尽快投产,海上施工部门已尽一切可能加快工程进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施工人员的全部吃住生活都在海上解决。张维也回忆说,那时候,陆上的天然气处理厂也提出了“不计成本,加快施工”的口号,以配合海上气田进度。
9月以来的台风也没能干扰春晓气田的建设。“泰利”来的时候,中心最大风力超过16级,而春晓气田群海上建设和钻完井作业也正进入关键时刻,海底管线连接也在进行最后收尾。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最后一批施工人员一直留守到台风抵达前一天。
如今,这一项目终于到了尾声。“天然气厂调试完毕,气田就可以开始输气,整个春晓天然气项目才算正式投产,”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解释说,“快慢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情了(指10月和11月)。”而点火前5天,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工程建设部、开发生产部、安全环保部联合审查专家组已经完成了对春晓气田中心平台和天外天井口平台联合检查验收。
“最大的海上生产平台”
春晓气田工程的核心部分是一座中心平台和两座井口平台。从陆上组装,到安装海上平台导管架,继而完成中心平台和井口平台吊装,再到最后的各项设备和管线安装布设调试,施工人员已经用了整整3年时间。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你描述这个工程,”一位参与海上作业的海油员工说,“这么告诉你吧,以中心平台为例,这是目前为止中海油建设的最大的海上生产平台,三座平台安装总重量达44500吨。”
到春晓气田的交通并不方便。从宁波搭乘直升机到海上平台上班,途中需飞行1.5-2个小时。通常,公司会按照工程进度派遣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一批人员要在海上驻扎两周以上,每天工作12小时。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介绍,海上作业环境相当艰苦,2004年因东海天气恶劣等原因,海上施工曾一度被迫暂停3个月。
春晓并不是东海上第一个投产的气田,平湖气田早在1998年就已投产。在经过2002年的两期扩建工程之后,目前平湖油气田平均日产原油2121桶,天然气1700万立方英尺。
加上春晓和平湖,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海区上共先后勘探了平湖、春晓、残雪、断桥、天外天等7个油气田和一批含油气构造。专家们把这一片油气资源区统称为“西湖凹陷”。
专家透露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国家地矿部有关单位就已经开始了对东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西湖凹陷”的开发价值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初步确定的,“断桥、残雪”等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也为地矿部的专家们所取并沿用至今。
2002年初,东海西湖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宣布启动。2003年中,中海油、中石化和壳牌公司及尤尼科石油公司共同签订了春晓气田群项目开发合同,涉及开发总面积22000平方公里。
按照项目最初计划,春晓气田群项目总体开发的原则是4个气田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将通过约350公里的海底管线输送到陆上终端天然气处理厂,完成处理后向钱塘江以南地区工业和民用用户供气,同时部分气作为上海的备用气源;液化气将销往浙江及邻近省份。
春晓气田最初预计于2005年6月份投产,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解释说,在最初签订的合同中,5个开采区中两个的勘探费用由四方共同承担,另外3个的勘探费用由外方100%承担。后期由于对已在进行的开发方案意见不一致,壳牌与尤尼科公司退出项目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项目的进展。
春晓气田群曾一度计划赶在西气东输到达上海之前投产,如今正式投产时间预计为2005年11月,初期年产天然气25亿立方米,至2010年天然气年产可达80亿立方米至100亿立方米。
“东海油气会成为重头戏”
“平湖和春晓只是一个开始,”中海油上海分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评价说,“西湖凹陷区的其他已探明气田会接着开发。今后一段时间,东海会逐渐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头戏。”
“看看长三角一带那么多已经建成和待建的发电厂和用气企业,就知道东海油气开发的迫切了。”一位业内人士说。
宁波市兴光煤气公司员工励咏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宁波市民就可以用上管道天然气了,“就看春晓天然气厂什么时候给我们送气。”励咏说。
兴光煤气公司目前正在准备改造宁波市内原有的煤气管道,除此之外,近10万户原液化气用户家中的灶具喷嘴也将被更换。据介绍,春晓天然气厂将把输气管道并入西气东输网络,首先向镇海、宁波送气。
“不过民用是小头,”励咏说,“春晓的气开始主要还是送给镇海电厂等大企业。”
专家介绍,东海油气田目前以气为主。而在未来5到10年中,天然气消费的增长速度最快。随着“西气东输”等工程的建设,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对此,石油工业“十五”规划作了具体的阐述:2005年,天然气需求量达到600-700亿立方米;201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2020年,天然气的需求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占整个能源构成的10%。
专家介绍,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有高效、洁净和方便三大优势,应该被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也正是天然气在全球能耗比例中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
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还介绍说,东气上岸与西气东输将形成互补之势,共同保障长三角地区的能源供给。东气上岸将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多气源的选择,这对保障其能源战略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天然气项目必将带动天然气储藏、处理及管网、管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将对完善当地基础建设、拉动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春晓气田将有望在5年内达到年均供气100亿立方的规模,在上海以及浙江等华东地区的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中海油副总周守卫还特意对媒体强调说,“由于开发成本的原因,东气的价格会略低于西气”。
油荒当然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原因。据统计,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对外依存度也从2003年的36%上升到2004年的42%,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这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承担的潜在成本,更是能源危机爆发的潜在因素。在此背景下,开发海上油气资源尤显紧迫。
来源:南方周末 记者曹筠武
手里拿着枪,就不怕鬼子跳
用铁和血来报答小日本吧
<P>“中海油的一位工程师介绍说,为了尽快投产,海上施工部门已尽一切可能加快工程进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施工人员的全部吃住生活都在海上解决。张维也回忆说,那时候,陆上的天然气处理厂也提出了“不计成本,加快施工”的口号,以配合海上气田进度。”</P>
<P>这些人是真的英雄</P>
切!日本人要是敢来造次就往死里打。这年头亲日都觉得多余了。
不要理会倭猪的干嚎, 做好我们的事情
<P>春晓将每年为中国提供价值10至40亿美元的能源,利益重大啊</P>
<P>那就赶快吧,搞了半天现在都11月11号了,都没见动静,四个气田现在才开发了两个。而且还有其它的区域没有开发,一定要加快啊。现在就是,谁先动手,谁占上风。</P>
从9月开始说中旬投产,11月了还在说,急人。
<P>积极备战,保卫家园。</P>
<P>胡总出门打召呼回来就点火开工。</P>
快点吧,俺求你了,俺还等着那气做饭呢。
要防鬼子狗急跳海!
<P>我先来100块钱的![em01]</P>
<P>先干离日本最近的!</P>
楼主厉害,把南方周末的文章一字一字打上来了?还是ctrl c ctrl v的啊,呵呵
要防止倭狗狗急跳墙。握紧手中的钢枪。
<P>小鬼子现在比较着急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至今他虽有世界第二的经济能力,却不能为之取得相应的军事、政治地位。一个劲的和咱们穷闹腾,无非为此。现在就对决,他还没那个本钱。</P>
<P>台面上摆理,台下用力。干![em02]</P>
[B]以下是引用[I]忠国恭民[/I]在2005-11-11 21:33:00的发言:[/B][BR]楼主厉害,把南方周末的文章一字一字打上来了?还是ctrl c ctrl v的啊,呵呵

哈哈...
在凤凰上转的,打那么多字,就我着速度,几个小时啥也别干了。
[em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