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29.6万甘肃娃,我欠你一个公平!你必须更加努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1:47:54


进入临战状态
今年高考甘肃考生总数29.6万人

22天后
你们就要步入考场
每年此时此刻
作为甘肃父老乡亲
我们都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
这种自责是无奈
是无奈
还是无奈
我们无力改变
只剩下发自心底的六个字:
对不起 需努力
29.6万甘肃娃
我欠你一个公平!

对不起!
29.6万考生,
如果你出生在北京,
400多分就可以上重点大学,考北大考清华;
如果你出生在青海,
理科一本线比甘肃低75分;
如果你出生在上海,
410分就可以上复旦!在甘肃你上不了二本......
全中国最苦的一群学生,
就叫甘肃考生

相比全国各地考生,
甘肃的高中和高中生们,
长久背负着更为沉重的高考压力。

埋首书堆……

高中教学楼,学生们上晚自习……

晚上10点35分是学校寝室熄灯时间,高三学生借着两盏充电台灯的光亮继续复习。

早读时间,教室内,墙上的标语极为醒目。
厚厚的各种学习资料能把坐在座位上的同学挡得只露出一个脑袋顶。

高三阶段,为了应对高考,学校常会组织各种类型密集考试,在走上高考的正式考场前,学生们早已是身经百战。

早自习学习的高三学生……

高考诚信宣誓暨壮行大会

他们就像披着沉重羽翼的“冲锋战士”,在赢得“高考战争”的人生阶段,点燃青春,投入“战斗”,一天又一天……
但是如此用功的他们,却因教育资源的不公,进不了那些梦寐以求的高校,比其他地区的孩子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鲜亮的人生!

甘肃对不起你们......
2015年,甘肃有30万考生,北京大学在甘肃投放的招生计划是26人,录取率不到0.0001%;北京只有6.8万考生,却有178个名额,录取率是0.26%。

让我不理解的是:
为什么
北京市的考生
用400多分就可以上名牌大学。
而甘肃的考生,
上同样的大学至少需要500多分
甚至600以上,而对甘肃的投放名额更是少之又少
难道说,
北京的教育比甘肃还落后?!
好像不是!
2015年中国高中百强榜
高考大省甘肃仅有一所


当北京的高中生在玩儿英式橄榄球的时候

甘肃的高中生却在拥挤的教室里苦苦做题

体育课用的手榴弹模型被放在讲桌上。学生们说,他们每天都像战士一样,时刻准备着去“打仗”。

当北京的高中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时候

甘肃的考生却在考前宣下重誓

“我为高考狂,人生由此辉煌。大喊一声,我必胜!再喊一声,我必成功!

当北京的学生在“模拟联合国”的时候

甘肃的学生想看世界只能靠看书
甘肃的学生只能靠争分夺秒

然而,
一切的努力却换来了这样的答案:

是的,

当我们同样分数,
北京学生上重点大学而我们落榜时,
有的学生从考生变成了民工,
再然后你们又说甘肃的民工太多了。
我要问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全国一张卷、一条线!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这一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
这些年,甘肃一直使用的是全国卷,全国卷分为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
2016年,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四个省仍采用全国卷Ⅰ卷;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等12个省市仍采用全国卷Ⅱ卷;
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等5个省市高考仍然是自主命题;
但是,如果分省份按计划集中录取不改变,统一命题考试的价值就不大。最关键的还是,录取公平。
所以我们呼吁:
全国一张卷,一个录取线!

23天后,又将有29.6万甘肃考生进入高考考场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
狠下功夫、努力上进
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考上理想的大学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N年前你我他都是这样
忍受不公平
过了一年又一年
我们不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子子孙孙
说“对不起”这三个字
所以我们要一直一直……呐喊呼吁
我是甘肃人,我接力!
甘肃娃,我必须为你们加油……
我是甘肃人,我接力!


进入临战状态
今年高考甘肃考生总数29.6万人

22天后
你们就要步入考场
每年此时此刻
作为甘肃父老乡亲
我们都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
这种自责是无奈
是无奈
还是无奈
我们无力改变
只剩下发自心底的六个字:
对不起 需努力
29.6万甘肃娃
我欠你一个公平!

对不起!
29.6万考生,
如果你出生在北京,
400多分就可以上重点大学,考北大考清华;
如果你出生在青海,
理科一本线比甘肃低75分;
如果你出生在上海,
410分就可以上复旦!在甘肃你上不了二本......
全中国最苦的一群学生,
就叫甘肃考生

相比全国各地考生,
甘肃的高中和高中生们,
长久背负着更为沉重的高考压力。

埋首书堆……

高中教学楼,学生们上晚自习……

晚上10点35分是学校寝室熄灯时间,高三学生借着两盏充电台灯的光亮继续复习。

早读时间,教室内,墙上的标语极为醒目。
厚厚的各种学习资料能把坐在座位上的同学挡得只露出一个脑袋顶。

高三阶段,为了应对高考,学校常会组织各种类型密集考试,在走上高考的正式考场前,学生们早已是身经百战。

早自习学习的高三学生……

高考诚信宣誓暨壮行大会

他们就像披着沉重羽翼的“冲锋战士”,在赢得“高考战争”的人生阶段,点燃青春,投入“战斗”,一天又一天……
但是如此用功的他们,却因教育资源的不公,进不了那些梦寐以求的高校,比其他地区的孩子多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同样鲜亮的人生!

甘肃对不起你们......
2015年,甘肃有30万考生,北京大学在甘肃投放的招生计划是26人,录取率不到0.0001%;北京只有6.8万考生,却有178个名额,录取率是0.26%。

让我不理解的是:
为什么
北京市的考生
用400多分就可以上名牌大学。
而甘肃的考生,
上同样的大学至少需要500多分
甚至600以上,而对甘肃的投放名额更是少之又少
难道说,
北京的教育比甘肃还落后?!
好像不是!
2015年中国高中百强榜
高考大省甘肃仅有一所


当北京的高中生在玩儿英式橄榄球的时候

甘肃的高中生却在拥挤的教室里苦苦做题

体育课用的手榴弹模型被放在讲桌上。学生们说,他们每天都像战士一样,时刻准备着去“打仗”。

当北京的高中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时候

甘肃的考生却在考前宣下重誓

“我为高考狂,人生由此辉煌。大喊一声,我必胜!再喊一声,我必成功!

当北京的学生在“模拟联合国”的时候

甘肃的学生想看世界只能靠看书
甘肃的学生只能靠争分夺秒

然而,
一切的努力却换来了这样的答案:

是的,

当我们同样分数,
北京学生上重点大学而我们落榜时,
有的学生从考生变成了民工,
再然后你们又说甘肃的民工太多了。
我要问造成这个局面的罪魁祸首是谁?

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全国一张卷、一条线!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这一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
这些年,甘肃一直使用的是全国卷,全国卷分为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
2016年,河南、河北、山西、江西等四个省仍采用全国卷Ⅰ卷;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等12个省市仍采用全国卷Ⅱ卷;
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等5个省市高考仍然是自主命题;
但是,如果分省份按计划集中录取不改变,统一命题考试的价值就不大。最关键的还是,录取公平。
所以我们呼吁:
全国一张卷,一个录取线!

23天后,又将有29.6万甘肃考生进入高考考场
希望你们继续发扬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
狠下功夫、努力上进
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考上理想的大学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N年前你我他都是这样
忍受不公平
过了一年又一年
我们不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子子孙孙
说“对不起”这三个字
所以我们要一直一直……呐喊呼吁
我是甘肃人,我接力!
甘肃娃,我必须为你们加油……
我是甘肃人,我接力!
比较下一本录取率
完全就是引战贴
这是看的过的第几个版本了?看了几个省都是一模一样的内容,换一个主语。
楼主换个省名就发一次贴!
网特新任务版本?
甘肃也矫情说不公平?全国一张,有几个人能上大学,别仗着民族加分这件神器。原来同班一稀八烂学渣,到甘肃移民高考,居然考上本科,就是发生在全国一张卷的时候。
甘肃的教学质量让四川重庆山东情以何堪。
社会是不公,也不能总是拉不出屎赖茅坑。
现在北京海淀的家长,还不是当年刻苦努力进了北京。
帝国分裂的种子已经种下
还有22天不赶紧好好学习,发这种黑帖有用吗?还你分高,我山东孩子严重不服!
公平是一会儿事儿,但有效产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公平考试,甘肃娃受得了吗。
楼上的意思是甘肃娃受益于现行高考招生指标分配体系呗?
要求全国统一考试,然后凭分数进大学。取消民族加分如何
搞笑,你给我400多分在北京上海上个重点看看
如果真的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甘肃还真没有几人上全国统一一本线,甘肃在高考上没什么冤情。
七七八 发表于 2016-5-24 15:50
如果真的全国一张卷,统一录取,甘肃还真没有几人上全国统一一本线,甘肃在高考上没什么冤情。
现行体制下,江浙是亏了
甘肃也叫不公平?
不得不让人怀疑有人利用这次事情炒作了。
甘肃。。甘肃做北京卷可能有希望,做别的还是省省吧
有没有其他省份的一并发出来,呵呵
上海高考总分600,上复旦需要510分以上。

楼主能不能别造谣了
拉文纳 发表于 2016-5-23 21:01
帝国分裂的种子已经种下

这样方方面面充斥严重不平等的帝国不要也罢,世界少了谁都照样转,不见得没了哪个党派全国人民一夜之间都要死于非命
最近三年一本录取率
http://learning.sohu.com/20160512/n4490237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