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同化”东伦敦:他们嘲笑我 只因为我是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3:23:14
老伦敦(Cockneys)快要变成伦敦的稀有人种了。在过去15年纽汉区迁入了70000名移民,这使得纽汉区有73%的人口由少数族裔和黑人组成。

1970年的东伦敦

老伦敦(Cockneys)快要变成伦敦的稀有人种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拍了部纪录片,叫《东伦敦的最后一个白人》,记录了东伦敦纽汉区(Newham)的变迁。

现在的东伦敦

在过去15年纽汉区迁入了70000名移民,这使得纽汉区有73%的人口由少数族裔和黑人组成。

过去,这里是伦敦工人阶级的居所,大量的码头工人都在这安家。不过现在纽汉区成了英国多文化融合社区的典型,住在这里的人讲着147种不同的语言。

这里的新移民们认为自己是“正派的东伦敦人”,不过有人表示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可能会和当地的原住民产生分歧。

在伦敦,因为是白人而被嘲笑

纽汉区有66所小学,大约在20年前,这里一半的小学生都是英国白人。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在Drew小学,每个班大约只有3个英国白人学生,这个小学里面讲着43种不同的语言。

彼得·贝尔担任东伦敦工人俱乐部的主席已经有25年

66岁的彼得·贝尔担任东伦敦工人俱乐部的主席已经有25年,他表示这个俱乐部恐怕是东伦敦仅存的文化传统了。这个俱乐部举办一切传统的英国活动:下午茶、舞会、拳击,他们尝试通过这些活动来让整个社区(的老派英国人)团结起来。

贝尔表示“我想我们俱乐部对于这里至关重要。我们尽可能的刷存在感,尽可能的保留传统文化”。

“如果俱乐部关门了我也无能为力,不过这里的老伦敦们又何去何从呢?那些每周都来老头老太太们怎么办?”

“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最贫困的地方。走出这个俱乐部,你看到的基本就是一副贫民窟的景象。”

贝尔曾在新闻媒体供职,他相信不同的文化只会加剧这个地区分歧,因为这里人根本无视彼此的存在。

“我不是歧视穆斯林社区,但是我不认为他们愿意融入这里的传统。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多文化融合之类的话,这都是胡扯。在这有大量的无业人口,社区又过度拥挤,你在多元文化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排斥”。

贝尔的俱乐部就在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的前主场厄普顿公园球场旁边,不过西汉姆联队现在要把主场搬到西伦敦。而原来的球场将会变为住宅区。

贝尔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这只会使我们这变得更加的拥挤。将来我们的孩子要去哪上学?去哪里看医生呢?”

卡斯莱克老太太一生都生活在东伦敦

88岁的卡斯莱克悲观的表示,可能再也不会有真正的社区存在了。“东伦敦的人们都很友善,我们过去有各式各样的社区活动,街头派对开个不停。不过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我的邻居很友善,我们经常交谈。不过这90%的人已经不会和邻居聊天了。这一切的变化都从10年前开始,现在当然更糟了,我看不出几年一切都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一个学校有500个小学生,里面一个白人孩子都见不到……”

“这里是港口,我们习惯了人来人往;不过外面来的人待得时间太短,都来不及变成好邻居好朋友,他们又走了。”

卡斯莱克老太太一生都生活在东伦敦,她现在经营着一个舞蹈社交俱乐部,一周大约有40多人来参加活动。她没有子女,不过她的侄子和侄女都已经离开了东伦敦。

她说,“我不怪他们。但我也不会跟着他们走,我想走我能走去哪呢?离开了这里我还认识谁呢?我在这活了一辈子,也就认识这么几个人。以后这里的人们肯定会更加冷漠”。

丽安娜已经离开,虽然他们家族已经在东伦敦生活了6代人。“记忆中的东伦敦是一个大家都相互认识的地方,晚上夜不闭户的现在一切都疯了。原来相互之间闹矛盾了最多打几拳,现在的人们都用刀。”

丽安娜离开了东伦敦,她相信整个家族也会很快离开这里。

我可能确实是学校里仅有的白人了

达伦同样也是离开的一员,不过他经常回来参加当地的拳击俱乐部。他说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因为自己是白人而被嘲笑。“三个男孩对我喊道‘那个白人!丢掉你的手机然后滚蛋吧。’”

“我并不认为他们是种族歧视,但我可能确实是学校里仅有的白人了”。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家族自1930年代就移民到东伦敦的侯赛因认为自己是一个“老伦敦”,他是该家族第五代的伦敦人。侯赛因说他看到该地区有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很开心,不过自己也很想念那些儿时认识的白人朋友。

“我常常想,如果我那些童年的朋友见到我的话,一定会说‘欧赛因比我们更英伦,侯赛因比我们更以老伦敦为荣’”。

康宁翰的父亲是一个牙买加移民,他的母亲是一个英国人。他说自己在少年时期受到过种族歧视,“我小的时候他们叫我‘黑鬼’。老实说,我奶奶有只猫,她也把那只猫叫‘黑鬼’”。不过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地道的伦敦人。

东伦敦现在有大量穆斯林移民

自认“地道”的康宁翰觉得自己现在也像是东伦敦区的“外人”。

“我感到很孤独。这里的大多数的穆斯林都自己和自己玩,他们的孩子也是自己和自己玩。”

康宁翰的太太是一位罗马尼亚裔移民,因为担心自己的女儿在当地的学校变成少数族裔,他们正打算搬出东伦敦。他们的女儿叫夏洛特,和威廉王子的女儿同名。

“我之前经常去教堂,不得不说,那里有一半人来自东欧。我想他们确实为东伦敦带来了一些积极的东西,但对于夏洛特来说这远远不够。她在附近上学的话会迷失自己的(英国人)种族认同”。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少传统的活动了,连圣诞贺卡都不怎么寄了。”

Drew小学的校长艾玛倒是比较乐观,她为当地的多元文化辩护,并且说现在的纽汉区是一个欢乐的社区。

“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一个单一文化的社会,我们学校讲43种语言,每周都会来一个不会讲英文的孩子。不过他们学英文学得很快。我想学校是多元文化融合最好的地方,孩子们并不在乎肤色,孩子们并不在乎宗教。”

节译自《每日邮报》
http://news.ifeng.com/a/20160515/48773938_0.shtml老伦敦(Cockneys)快要变成伦敦的稀有人种了。在过去15年纽汉区迁入了70000名移民,这使得纽汉区有73%的人口由少数族裔和黑人组成。

1970年的东伦敦

老伦敦(Cockneys)快要变成伦敦的稀有人种了。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拍了部纪录片,叫《东伦敦的最后一个白人》,记录了东伦敦纽汉区(Newham)的变迁。

现在的东伦敦

在过去15年纽汉区迁入了70000名移民,这使得纽汉区有73%的人口由少数族裔和黑人组成。

过去,这里是伦敦工人阶级的居所,大量的码头工人都在这安家。不过现在纽汉区成了英国多文化融合社区的典型,住在这里的人讲着147种不同的语言。

这里的新移民们认为自己是“正派的东伦敦人”,不过有人表示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可能会和当地的原住民产生分歧。

在伦敦,因为是白人而被嘲笑

纽汉区有66所小学,大约在20年前,这里一半的小学生都是英国白人。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在Drew小学,每个班大约只有3个英国白人学生,这个小学里面讲着43种不同的语言。

彼得·贝尔担任东伦敦工人俱乐部的主席已经有25年

66岁的彼得·贝尔担任东伦敦工人俱乐部的主席已经有25年,他表示这个俱乐部恐怕是东伦敦仅存的文化传统了。这个俱乐部举办一切传统的英国活动:下午茶、舞会、拳击,他们尝试通过这些活动来让整个社区(的老派英国人)团结起来。

贝尔表示“我想我们俱乐部对于这里至关重要。我们尽可能的刷存在感,尽可能的保留传统文化”。

“如果俱乐部关门了我也无能为力,不过这里的老伦敦们又何去何从呢?那些每周都来老头老太太们怎么办?”

“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家最贫困的地方。走出这个俱乐部,你看到的基本就是一副贫民窟的景象。”

贝尔曾在新闻媒体供职,他相信不同的文化只会加剧这个地区分歧,因为这里人根本无视彼此的存在。

“我不是歧视穆斯林社区,但是我不认为他们愿意融入这里的传统。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多文化融合之类的话,这都是胡扯。在这有大量的无业人口,社区又过度拥挤,你在多元文化中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排斥”。

贝尔的俱乐部就在英超球队西汉姆联队的前主场厄普顿公园球场旁边,不过西汉姆联队现在要把主场搬到西伦敦。而原来的球场将会变为住宅区。

贝尔对此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这只会使我们这变得更加的拥挤。将来我们的孩子要去哪上学?去哪里看医生呢?”

卡斯莱克老太太一生都生活在东伦敦

88岁的卡斯莱克悲观的表示,可能再也不会有真正的社区存在了。“东伦敦的人们都很友善,我们过去有各式各样的社区活动,街头派对开个不停。不过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我的邻居很友善,我们经常交谈。不过这90%的人已经不会和邻居聊天了。这一切的变化都从10年前开始,现在当然更糟了,我看不出几年一切都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一个学校有500个小学生,里面一个白人孩子都见不到……”

“这里是港口,我们习惯了人来人往;不过外面来的人待得时间太短,都来不及变成好邻居好朋友,他们又走了。”

卡斯莱克老太太一生都生活在东伦敦,她现在经营着一个舞蹈社交俱乐部,一周大约有40多人来参加活动。她没有子女,不过她的侄子和侄女都已经离开了东伦敦。

她说,“我不怪他们。但我也不会跟着他们走,我想走我能走去哪呢?离开了这里我还认识谁呢?我在这活了一辈子,也就认识这么几个人。以后这里的人们肯定会更加冷漠”。

丽安娜已经离开,虽然他们家族已经在东伦敦生活了6代人。“记忆中的东伦敦是一个大家都相互认识的地方,晚上夜不闭户的现在一切都疯了。原来相互之间闹矛盾了最多打几拳,现在的人们都用刀。”

丽安娜离开了东伦敦,她相信整个家族也会很快离开这里。

我可能确实是学校里仅有的白人了

达伦同样也是离开的一员,不过他经常回来参加当地的拳击俱乐部。他说自己在学校的时候因为自己是白人而被嘲笑。“三个男孩对我喊道‘那个白人!丢掉你的手机然后滚蛋吧。’”

“我并不认为他们是种族歧视,但我可能确实是学校里仅有的白人了”。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家族自1930年代就移民到东伦敦的侯赛因认为自己是一个“老伦敦”,他是该家族第五代的伦敦人。侯赛因说他看到该地区有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很开心,不过自己也很想念那些儿时认识的白人朋友。

“我常常想,如果我那些童年的朋友见到我的话,一定会说‘欧赛因比我们更英伦,侯赛因比我们更以老伦敦为荣’”。

康宁翰的父亲是一个牙买加移民,他的母亲是一个英国人。他说自己在少年时期受到过种族歧视,“我小的时候他们叫我‘黑鬼’。老实说,我奶奶有只猫,她也把那只猫叫‘黑鬼’”。不过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地道的伦敦人。

东伦敦现在有大量穆斯林移民

自认“地道”的康宁翰觉得自己现在也像是东伦敦区的“外人”。

“我感到很孤独。这里的大多数的穆斯林都自己和自己玩,他们的孩子也是自己和自己玩。”

康宁翰的太太是一位罗马尼亚裔移民,因为担心自己的女儿在当地的学校变成少数族裔,他们正打算搬出东伦敦。他们的女儿叫夏洛特,和威廉王子的女儿同名。

“我之前经常去教堂,不得不说,那里有一半人来自东欧。我想他们确实为东伦敦带来了一些积极的东西,但对于夏洛特来说这远远不够。她在附近上学的话会迷失自己的(英国人)种族认同”。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多少传统的活动了,连圣诞贺卡都不怎么寄了。”

Drew小学的校长艾玛倒是比较乐观,她为当地的多元文化辩护,并且说现在的纽汉区是一个欢乐的社区。

“我们已经不再生活在一个单一文化的社会,我们学校讲43种语言,每周都会来一个不会讲英文的孩子。不过他们学英文学得很快。我想学校是多元文化融合最好的地方,孩子们并不在乎肤色,孩子们并不在乎宗教。”

节译自《每日邮报》
http://news.ifeng.com/a/20160515/48773938_0.shtml

当年你白皮嘲笑有色人种时,可想过会有今日
野蛮人的入侵。文明的消失,只需要一代人。


MSL控制区,卡菲勒有难了.

MSL控制区,卡菲勒有难了.
把自己玩儿死了,英格兰斯坦名至实归。老大发声宗教中国化,不知道能否落实,但愿中国能逃脱绿劫。
我国也在跟上
看来英吉列需要搞民间团练才能自保.
原来相互之间闹矛盾了最多打几拳,现在的人们都用刀。
呵呵。。。。。。。。。。
呵呵。。。。。。。。。。
。。。。。。。。。。。。
英剧反恐特勤组有一集里不是白人极端分子说白人正一步步变成少数族群,因而发动恐怖袭击!
伦敦陷落  看来紧跟形势啊
看来英吉列需要搞民间团练才能自保.
天下哪有六十年的太子??!!
克林霉素磷酸钠 发表于 2016-5-15 19:19
天下哪有六十年的太子??!!
威廉王子正当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