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之死[转帖]不知真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5:48:15
朱元璋杀功臣,是怕死后长子压不住。长子死后,更怕长孙压不住,于是又大杀一批。偏是想不到,长孙手下无能人,硬是被其皇叔夺了江山。

一九五六年后主要担忧的是,身后出现非议"中国斯大林"的现象。彭德怀59年跳出来,正套得进"主席还在你就这样,主席身后,就更不得了,同志们都担心"的框子。

刘少奇62年跳出来,无意说了句"死后也会被追究",于是"中国赫鲁晓夫"的帽子就不大不小刚刚好。

历史偏会重演,谁料得到华汪叶会走到一块儿?

其实朱德也曾是一位被担心的人物。朱德一直被视为"老右"。一九五六年他率中共代表团列席苏共二十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朱德发电报回北京,表示中共也应拥护苏共决策,也应反个人迷信。毛见电报后生气地说"朱德糊涂","朱德和赫鲁晓夫都靠不住"。

解放后朱德基本上只付以挂名的嫌职,自己也基本以明哲保身的方式混日子。丁抒的文章曾描述到,在大跃进中 "另一位副主席朱德,人称朱总司令,也处于类似的'不能说话'的境地中。一位四年前解甲归田的副军长杨增华特地从湖北农村跑到北京,找到朱德说:"总司令,我来讨个命令,乡里兴不得炼铁,也吃不得食堂了。把老百姓都搞苦了。你给我一句话,我就走。"

朱德将手搭在他肩上,为难地说:"我一定把你的意见向党中央反映,但是我们都无权违背中央的方针。"

"那我要给中央写信,"杨说,"我要问一问,是谁兴的这些尖板眼!"

"这不是你的事!"朱德不高兴了,"太太平平地过你的日子,种你的田吧!该说的话我都说干了。"

"没法子想了吗?"

"好自为之吧。"朱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庐山会议上朱德说过"食堂全垮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吃饭不要钱那一套,行不通嘛"一类的发言,也成了批判的靶子。毛泽东曾在自己的房间里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张闻天、李锐是右派,朱德也是右派(彭程、王芳《庐山.一九五九年》)。多年后,徐向前回忆说:"庐山会议期间,朱德同志因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疾苦,对'大跃进'中的某些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以大局为重,泰然处之,宁肯忍受委屈而决不怨天尤人"。(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会上及会后朱德被迫作检讨,其检讨传达到县团级,显然是要打击其威信。

文革中毛倒是保下了朱德,称"对朱总司令还是要保","朱毛,朱毛,我就是猪耳朵上的一根毛",但朱德基本上还是处于"不能乱说乱动"的境地。广州"星火燎原馆"(农讲所新馆)中挂"林彪与毛在井岗山会师"的图片,朱德看了,以拐杖敲地,却未敢发一言。然而,"朱德和赫鲁晓夫都靠不住"这一点,恐怕是不会被忘记的。

中国三巨头周朱毛皆去世于一九七六同一年里,这有点不寻常。周一月八日,朱七月六日,毛九月九日。周朱任何一人死于毛后,都有可能决定历史轨迹。周身患重病基本上已是公开的秘密,他最后一次露面(国庆晚宴)时,掌声雷动场面感人,说明人人皆知他来日无多。即使他当时病情能拖,政治局面也拖不下去了──当时批林批孔"批周公"的目标指向谁,路人皆知。其实毛当时早已卧床不起,但一般民众并不知情。倒是朱,虽已年逾九十,但身体状况上无大障──至少以那个年龄来说。

六月,朱德接获口头通知,于某日下午二时半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澳大利亚总理?)。朱德习惯地提前到达,下午二时便在会场等候。天气炎热,空调却没开,这对朱德倒没什幺,因为当时他家中也没安空调。后来空调开了,时间过了很久,外宾却总等不来。去问,说是时间改了,改成四时半(事后去查,日程一开始就是定为四时半,从未有二时半之说)。朱德只好老老实实地等下去,可是空调越来越冷,整整受冻近两个小时。

朱当晚发病,病情重到不得不去医院时,医院却无法从中央保健局调来病历──两日前病历被人调走。临床医生在没有病历情况下,依常规开了药,朱则病情日重,终于十数日后去世。当日的那位临床医生,后来突然死亡,──那是后话。

朱家总觉得朱死得不明不白(可能是捕风捉影),康克清总说,汪东兴一日不开口,真相一日不得白。此话系朱家子弟所说,亲耳所闻,姑且听之朱元璋杀功臣,是怕死后长子压不住。长子死后,更怕长孙压不住,于是又大杀一批。偏是想不到,长孙手下无能人,硬是被其皇叔夺了江山。

一九五六年后主要担忧的是,身后出现非议"中国斯大林"的现象。彭德怀59年跳出来,正套得进"主席还在你就这样,主席身后,就更不得了,同志们都担心"的框子。

刘少奇62年跳出来,无意说了句"死后也会被追究",于是"中国赫鲁晓夫"的帽子就不大不小刚刚好。

历史偏会重演,谁料得到华汪叶会走到一块儿?

其实朱德也曾是一位被担心的人物。朱德一直被视为"老右"。一九五六年他率中共代表团列席苏共二十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朱德发电报回北京,表示中共也应拥护苏共决策,也应反个人迷信。毛见电报后生气地说"朱德糊涂","朱德和赫鲁晓夫都靠不住"。

解放后朱德基本上只付以挂名的嫌职,自己也基本以明哲保身的方式混日子。丁抒的文章曾描述到,在大跃进中 "另一位副主席朱德,人称朱总司令,也处于类似的'不能说话'的境地中。一位四年前解甲归田的副军长杨增华特地从湖北农村跑到北京,找到朱德说:"总司令,我来讨个命令,乡里兴不得炼铁,也吃不得食堂了。把老百姓都搞苦了。你给我一句话,我就走。"

朱德将手搭在他肩上,为难地说:"我一定把你的意见向党中央反映,但是我们都无权违背中央的方针。"

"那我要给中央写信,"杨说,"我要问一问,是谁兴的这些尖板眼!"

"这不是你的事!"朱德不高兴了,"太太平平地过你的日子,种你的田吧!该说的话我都说干了。"

"没法子想了吗?"

"好自为之吧。"朱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庐山会议上朱德说过"食堂全垮了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吃饭不要钱那一套,行不通嘛"一类的发言,也成了批判的靶子。毛泽东曾在自己的房间里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张闻天、李锐是右派,朱德也是右派(彭程、王芳《庐山.一九五九年》)。多年后,徐向前回忆说:"庐山会议期间,朱德同志因实事求是地反映人民疾苦,对'大跃进'中的某些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但他"以大局为重,泰然处之,宁肯忍受委屈而决不怨天尤人"。(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三十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会上及会后朱德被迫作检讨,其检讨传达到县团级,显然是要打击其威信。

文革中毛倒是保下了朱德,称"对朱总司令还是要保","朱毛,朱毛,我就是猪耳朵上的一根毛",但朱德基本上还是处于"不能乱说乱动"的境地。广州"星火燎原馆"(农讲所新馆)中挂"林彪与毛在井岗山会师"的图片,朱德看了,以拐杖敲地,却未敢发一言。然而,"朱德和赫鲁晓夫都靠不住"这一点,恐怕是不会被忘记的。

中国三巨头周朱毛皆去世于一九七六同一年里,这有点不寻常。周一月八日,朱七月六日,毛九月九日。周朱任何一人死于毛后,都有可能决定历史轨迹。周身患重病基本上已是公开的秘密,他最后一次露面(国庆晚宴)时,掌声雷动场面感人,说明人人皆知他来日无多。即使他当时病情能拖,政治局面也拖不下去了──当时批林批孔"批周公"的目标指向谁,路人皆知。其实毛当时早已卧床不起,但一般民众并不知情。倒是朱,虽已年逾九十,但身体状况上无大障──至少以那个年龄来说。

六月,朱德接获口头通知,于某日下午二时半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澳大利亚总理?)。朱德习惯地提前到达,下午二时便在会场等候。天气炎热,空调却没开,这对朱德倒没什幺,因为当时他家中也没安空调。后来空调开了,时间过了很久,外宾却总等不来。去问,说是时间改了,改成四时半(事后去查,日程一开始就是定为四时半,从未有二时半之说)。朱德只好老老实实地等下去,可是空调越来越冷,整整受冻近两个小时。

朱当晚发病,病情重到不得不去医院时,医院却无法从中央保健局调来病历──两日前病历被人调走。临床医生在没有病历情况下,依常规开了药,朱则病情日重,终于十数日后去世。当日的那位临床医生,后来突然死亡,──那是后话。

朱家总觉得朱死得不明不白(可能是捕风捉影),康克清总说,汪东兴一日不开口,真相一日不得白。此话系朱家子弟所说,亲耳所闻,姑且听之
我晕,听着象谋……,恐怖。
还有这种事?中国政坛真是。。。。。怪不得朱总理说他不是从政的料。
难以想象!
以后这类帖子必须标明出处!
否则一律删
我晕
狗屁!
朱自解放战争后期即有糖尿病在身,几十年糖尿病史,即使现在有胰岛素也不能阻止多系统并发症的出现
我也听说朱德是死于感冒,但是不是还有其他内情就不得而知了。
不至于吧?90多的人了也不会
社会空气就是被这些捕风捉影的东西搞怀的
政坛险恶!!!
捕风捉影,胡思乱想!
胡说
居然也有人信,作者不去写科幻小说太可惜了。
不会吧,是不是从反动网站上转来得?
胡说八道,谣言惑众!
谋…
太假了。
纯属无稽之谈!
丁抒就是一个一贯反动的家伙,建议版主立即删除
毛泽东:“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 阅读次数:97
毛泽东:“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

毛泽东自1949年夺到政权以来,发动过一系列政治运动或政治兼经济运动,如镇压反革命、土改、三反五反、打老虎、三大改造、合作化、反右、人民公社、大跃进、反右倾、小四清、大四清、文化大革命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运动,把茫茫九州大地上的几亿人民象捏泥人一样地折腾、玩弄、侮辱、践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毛泽东的权力的确无比广大。那么,是谁赋予毛泽东那样大的权力呢?“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曾经大言不惭地发布过这样一段上谕:“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对此,我们要问: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授予毛泽东如此大的权力?是契约合同,还是投票选举?这两者都不是。那么,毛泽东的权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也不是。因为毛泽东是无神论者,根本不相信天命,他的权力就不是上天所授。那么,毛泽东的权力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平心而论,毛泽东的说法还是有些真实性的,他那广大无边的权力确实“是工人阶级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但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都没有用契约合同和投票选举的方式授予毛泽东以权力,那毛泽东又是如何获得来自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权力的呢?这就关系到专制政治的秘密——专制权力是怎么形成的问题。
林彪说:“政权就是镇压之权。”毛泽东用枪杆子夺得天下后,进一步用枪杆子威慑、弹压天下。这个威慑、弹压的对象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毛泽东利用他的爪牙机构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委、公检法、军队、保卫部门、秘密警察,用阶级斗争为武器,发动一场又一场运动,目的在于:
1、肉体上不断、反复地消灭“反动阶级”,制造恐怖,不但使“反动阶级”的力量受到削弱,而且收到震慑所有社会成员的效果。
2、实行“公有制”,占据一切生产资料,让所有社会成员丧失维持生计的来源,使之完全受毛泽东的摆布。被毛泽东封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原本叫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意思是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在毛泽东的统治下,工人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依然一无所有,没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国家的,工人阶级必须给国家打工领取工资才能活命,否则绝无生存的来源。农民经过合作化等一系列运动,土地被全部没收,土地成了人民公社也即国家的占有物,实际上也成了无产阶级。商人经过“三大改造”和一系列“割资本主义尾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知识分子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除了为“新中国”效命,别无出路。这样,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也即所有社会成员的全体,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吃穿用住都要依赖“国家”,除了农民外,包括工人在内的其他阶层成员稍有“不轨”,就会被开除,就会丧失生活来源,不得不惟命是从。
3、对所有社会成员不断“洗脑”,使之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思想头脑,使之成为自觉的“驯服工具”,“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以上三点,使得所有社会成员在专制政权对自身的切身威胁之下不得不服从其统治。社会成员的无条件服从让毛泽东有了随其意志任意处置、摆布、愚弄、压迫的权力。试想,如果广大群众不服从毛泽东的统治,那毛泽东怎样统治的权力将如何维持?所以,毛泽东的权力来自毛泽东运用恐怖、剥夺、“洗脑”的手段,迫使广大社会成员的服从。

作者:heyiyue  
   转载[北大燕园评论] 大家自己判断
看看印度人怎么说 阅读次数:814
印度人眼中的中国纸老虎 (兼听则明)

robustman 于 September 18, 2003

印度的电视里有很多关于外交战略国防等问题的讨论,印度的精英人物谈论关于中国的话题。其中有些提法令人印象深刻。
印度人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印度的世纪,和印度相比中国是一个“纸老虎”。其理由如下:

1.印度人认为他们拥有比中国更完善的政治制度。虽然中国从1911年起就建立共和国,宪政的历史比印度悠久,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至今仍在摸索之中。而印度早已脱离了殖民时代,建立了民主制度,在这一点上自信比中国进步100年。

2.印度几十年来实施成功的国家安全战略,使印度享受到更好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更亲近印度。俄罗斯是印度忠心耿耿的坚定盟友,两国关系历经时间的考验。在反恐的新形势下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得以提升,美国已经把印度视为和日本,韩国一样的盟国。

3.印度在地区事务上有至高无上的影响力,在南亚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国则受到日本的牵制,和台湾问题的制肘。

4.虽然最近10年来,中国经济有高速发展之势,但印度认为除了有虚构的统计数字外,中国是以沉重的国家债务,银行呆帐,国内矛盾激化为代价的。相比之下,印度的发展更有质量,更稳健,更具有可持续性。

5.印度还拥有比中国完善的多的法律体系,比中国好的多的高等教育。而中国却是世界上死刑犯比例最高,自杀比例最高的国家,中国的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属于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这说明由于无信仰可依,中国已面临意识形态危机。

6.从历史上看,中国人也不敢和印度对抗,1962年战争时,中国人虽然在前期获胜,毛泽东撤退了,他们不得不撤出有争议的Arunachal邦。

印度人相信,今后的中国政府也会效仿毛泽东,不敢与印度对抗,在与印关系上中国将采取守势。

7.巴基斯坦的代理人价值正在消失。由于印巴实力的逐渐拉大,由于印度在反恐斗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巴基斯坦已不能成为印度的对手,中国已很难利用这个代理人。这一点从最近的印巴对峙中已经看得很明显。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俄罗斯敢于直截了当的公开支持印度,而国际上没有那个国家公开支持巴基斯坦,即使中国也不敢公开表态支持。

8.中国国内尚有大量的毛主义势力存在,潜伏著巨大的政治危机;周边国家充满了对中国的怀疑,敌意,不信任。这样一个国家有随时崩溃的可能。

印度完全不必为现在的统计数字所迷惑而感到焦躁,可以把中国视为一个纸老虎,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印度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超过中国。


作者:123 2003-09-18 12:19

关闭本窗口
“韬光养晦”与“对日新思维”

● 安学军  
   

    最近,马立诚先生和时殷弘先生“对日关系应该有新思维”的观点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不能纠缠于两国之间的历史问题”“应该接受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为了‘战略目标集中’和‘经济利益’,中日两国应该接近而且中国要采取主动”等主要观点,甚至引发了世人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全面反思和批判。
     
    我无意在此批判马先生和时先生的观点,我只是迷惑于这场争执背后的东西,尤其是构成这场争执的哲学层面因素:马立诚和时殷弘先生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战略观?
     
    一、“韬光养晦”策略是“新思维”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动因。
     
    马、时两位先生的“对日新思维”是新时期“韬光养晦”政策的一种变形而已。是一种在“新思维”和“务实”的口号下的“权变”。那么,什么是“韬光养晦”呢?
     
    “韬光养晦”也作“韬晦”或“韬光”。原指人收敛锋芒,隐藏踪迹,或者是“把声名才华掩藏起来”,以使别人或敌手放松警惕,从而达到出其不意、一击即中的目的。在中国历史上,“韬光养晦”的功夫最深厚的,要算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刘备在徐州寄人篱下时,曾经以种菜来遮人耳目,目的是避祸,用的也是韬光养晦之计。只不过当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时,刘备也是被惊出一身冷汗。以至筷子都掉在地上。不得已才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来掩饰自己的恐慌。这就是著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日后刘备和孙权曹操三分天下,“韬光”之计,功莫大焉;赵匡胤于北周朝廷里面历练的“韬晦”功夫,一直掩藏到“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时候,那份心计也着实令人叹服。不管怎样,两个人最终都成就了煌煌伟业。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和想象空间。但它被应用于我国外交领域并且成为一种指导思想和行为方略,却是缘于一种“偶然”。
     
    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象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伴随着波兰国家政权的易帜,纷纷倒了下去。一时间,“中国向何处去?”的疑问令大多数人惶惶不安。恰逢国内又发生了“六四”风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和政治制裁,真可谓内外交困。这时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韬光养晦”策略。他首先告诫全党“要沉着”。进而将这种冷静和理智的态度转换为外交和国家安全战略原则。这种方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不当“头”,自然也不结盟;第二、不打旗,不充当某种力量和某个群体的“代言人”;第三、不主动招惹是非。要不卑不亢,沉着应付,不搞对抗;第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第五、致力于和所有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不再以意识形态来划线。从那以后,我们便时常可以看见当时的外长钱其琛面带自信的笑容周旋于各方,纵横捭阖,将中国的经济和市场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打破了西方政治、外交、经济上孤立中国的局面。这种外交策略,在迈克尔?斯温和阿斯利?特里斯所著《解释中国大战略:过去、现在和未来》里被称为“深思熟虑战略”。我们称之为“韬光养晦”策略。透过“韬光养晦”策略产生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韬光养晦”是一种特殊历史时期的政策或者说是“权变”之术。是针对变化了的情况而作出的外交政策的“调整”,同样,它原则上也只能施行于“特定时期”;
     
    第二、它是一项政策,是一种“权变”,而不是一种原则,更不可能是一种有指导作用的外交哲学;
     
    第三、它的实施是建立在四海荡平,海内统一、国家没有特别明显的敌人的基础之上的,反之,是不可能“养晦”和“韬光”的;
     
    第四、任何一种政策,都必须根据实际变化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坚持,“韬光养晦”的国家安全战略也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
     
    第五、“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成功实施必须是以迷惑对手或敌方为前提的,否则,就达不到“掩藏自己”和“出其不意,一击而中”的目的。而现实情况却是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的“眼”里,中国想干什么,达到什么目标,美国是一清二楚,彼此也心知肚明。因此,“韬光养晦”实施还有无必要,确实是要划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韬光养晦”和“新思维”的相承关系。
     
    1、产生的背景都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处于一种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对日新思维”也是产生在一种“特殊”时期。即“日本在历史问题上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来取信于中国人民”“中日两国民间的敌意在相互增长”“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两国的直接贸易额达到了1037亿美元”“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却持续低迷”时期产生的,是某些人以为中日关系应该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
     
    2、“对日新思维”和“韬光养晦”在整体战略的格局和态势上是大致相同的。两者都是取的“守势”,是一种防卫性的政策;“韬光养晦”是主张“不搞对抗”,而“对日新思维”强调的是“对日”的妥协和退让,对所谓中日之间的新变化,尤其是日本的“国内情况”,“新思维”一味主张“适应”“理解”“顺应历史潮流”等等;
     
    3、“韬光养晦”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和所有国家发展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集中全力来发展经济”。“对日新思维”也是将“国家的根本利益”“经济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其立论点就是“为了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张“将立足点放到发展壮大自身的力量上”;
     
    4、“韬光养晦”主张“不说过头话”“不当头,不打旗”。“新思维”则讲“说话要有分寸,说过头话有弊无利”“做事要讲实效”,“没有效的事情坚决不做”,将“实惠”奉为“原则”,却忘记了小平同志的原则宣告“谁也别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利益的苦果”;
     
    5、马、时两先生的对日“新思维”将某个特定时期的“政策”和“权变”之术,上升到了“指导理念”和“原则”层面,进而将其定位为“思维”的“哲学层面”,要进行所谓的“外交革命”,笔者以为,这才是“新思维”谬误的根本所在。
     
    二、对我国的“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错误认识是“新思维”立论的根源之一。
     
    马、时两位先生提出“对日新思维”的最重要的支撑论据就是所谓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现分述如下:
     
    马立诚先生说:“从两国的经贸来往看,中日关系日益重要。2002年1―10月,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达400亿美元”“中国需要日本的技术、投资和市场,日本更需要中国的市场”“战后已经60年了,我们要尽快把这段历史翻过去,要向前看。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要比这个问题重要的多。”
     
    时殷弘:“近年来中日经贸关系和日本对华投资不断扩大,中日经济互相依赖越来越密切,……特别是中日两国民众间的互厌甚至敌意在增长,这是一个对中国的长远安全有危险的根本问题。中日关系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重要。然而为什么现在更重要了呢?就是因为关系不太好,让人着急。不是为日本人着急,而是为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着急。”
     
    由此可见,两位先生所谓的“最高利益”就是“经济利益”。
     
    后学不敢苟同两位时贤的观点。
     
    纳什的博弈论认为,人是富有理性的动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都会在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问题的关键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和“经济利益”能否相等?
     
    我们不否认现阶段“经济发展”对我国的重要性。但我认为,“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应该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文化利益”“军事利益”“民族价值体系利益”等等。我们国家的根本利益应该是“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大一统”和“迅速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超级大国”这一根本走向,而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诚然,我们不否认“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决非“物资财富”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完善,而是多个目标的“齐头并进”。其中重要的几点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目标得到认同”“国家的领土主权得到真正的保障”“国家经济得到强势发展”“民族形象和尊严得到维护”“民族心理日益成熟和民族特质得到尊重”“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得到认同”“人民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社会的各项人文指标全面提升”等等。由此可见,“根本利益”是一个复合体,而不只是所谓“经济发展”一个目的。
     
    中日经贸关系是重要的,这毋庸置疑。
     
    2002年中日两国之间的直接贸易额就达1037亿美元。中日两国的经贸关系也的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密切”。从1979年开始,日本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2.7万亿日圆的政府贷款,7200亿增款。日本是继香港、美国、台湾之后的第四大投资国(但也只是第四大国)。
     
    客观地讲,日本的援助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日本在向中国转让技术,出售产品、甚至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航班事件”“本田事件”)的“不作为”甚至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也是不容否认的。的确,日本是中国的第四大投资国。若按两位“时贤”的推理,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投资国,那么,中美两国关系也“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重要”,那么中美两国之间的“台湾问题”也应该“搁置”,陈水扁的“一边一国”也由他去吧,因为对“台湾”问题的过分关注,会损害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会“加深”两国的敌意,会妨碍“国家的根本利益”。两位先生的逻辑,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
     
    况且,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从来都是互补的。中国已经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按照两位教授的推理,中国对日本来讲,也是“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重要”。日本也应该搞一场“日中外交大接近”,主动地和中国搞好关系,可为什么连自己遗留下的“毒气弹”都不愿意承认呢?“8?4”事件,至今也没有看见日方有什么弥补的举措。
     
    在钓鱼岛问题上,邓小平确实说过“如果我们这代人解决不了钓鱼岛问题,可以留给后人,相信他们有智慧解决。”现实情况是日本政府的由“租借”而侵占我国领土的图谋却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按照马、时两位先生的逻辑,这也显然是属于“历史问题”的范畴,也要搁置,不可纠缠,因为,它有碍“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据报载:日本首相“小泉”对我国外交部长李肇星有关的日本应停止参拜靖国神社为政府首脑的互访营造好的氛围的建议嗤之以鼻,“我不这样理解”,语气是何等的轻蔑。日方居然不以“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为念,说句“软话”,真是咄咄怪事。
     
    日本不仅在“教科书”上否认“侵略”和“大屠杀”,而且,连“新战史丛书”也抹杀这一事实。看来,日本政府也并没有采取行动来“外交大革命”,也没有认识到“日中两国关系”的“永远非常重要”。在联想到多名阁僚在战败日,居然明目张胆地参拜“靖国神社”,我真有些怀疑两位时贤的愿望是否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中日双方应共同努力,才能构筑21世纪的新型的中日关系。在这方面,需要采取主动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这是笔者得出的结论,也是“对日新思维”不能令人信服的最重要的现实因素。
     

来源:思想格式化
醒醒吧!愤青们!
对于这种明显含沙射影的文章,不知道就别瞎说
就算想说也要有个最起码的了解做上缜密的推理,譬如评论林彪沉戢一事
连朱德本身老早疾病缠身不知道码
兼听则明?78后有几篇文章不是骂老爷子的
民国否定大清,中共否定国民,改革开放否定建国27,89之后干脆直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十几年了,一帮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