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 美国输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7:32:47
戴旭: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 美国输不起


2016年04月05日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网友发布了歼-20四代机试飞的高清画面,锯齿形的辅助进气口清晰可见,称得上是分毫毕现。

  2012年到2015年是世界格局动荡剧烈、也是中美军事关系诡异变幻的三年。为什么长期不打仗、专注经济建设、不参与任何争端的中国,反却受到美国日益加剧的围堵?中美到底应该怎样定位?两军如何看待对方?在热心人士牵线下,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马伟宁(Brendan Mulvaney)与我进行了三次对话,就两国两军几乎所有重大战略问题交流了看法。

  美国难言“守成”,中国崛起但无挑战之意

  毫无疑问,以中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量,双方握手还是交手绝不仅仅是两国的事。因此,回答这一问题成了一个世界级课题。来自中美双方乃至全世界的无数学者都在研究、预测双方关系的未来,其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是双方将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崛起的大国将挑战一个守成的大国。

  我素来反对这一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和由此推导出中美必然对抗的结论。首先,我不认为美国是一个守成的大国。美国近代大战略运用十分成功,在过去的百年中连续战胜德、日、苏等对手,正在推进建立世界帝国的进程。它能否完成这一进程,将构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疑问。换言之,美国还不是一个举世公认、威仪天下的大国。当下俄罗斯在中亚横刀拦路,朝鲜以弹丸之地屡次叫阵美国,一个非国家行为体的“伊斯兰国”让貌似强大的美军一筹莫展,凡此等等,都说明美国还没到“守成大国”的程度。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一个要挑战守成国家的崛起者。由于近代西方入侵几乎导致中国亡国灭种,当下的中国正在重整山河,行进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路上,经济发展才是核心要务。中国历史上没有统治过世界,现实中也根本没有取代美国的意图。美国在全球有近千个军事基地,有10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巨型航母集群,还有众多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美国六大战区是根据世界地图划定,而中国五大战区都在自己版图上。马伟宁先生曾问我“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疑问。我说,中国“一带一路”出去的是商队,准备的全是货物和金钱,给各国带去的是发展机遇,我们成立“一带一路”司令部了吗?马伟宁先生希望中国能让更多美国人理解这一和平意图。

  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美输不起

  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破坏过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反对的是美国干涉内政、对领土领海权益以及其他利益的侵犯。中国的一切准备是在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我在和马伟宁先生对话时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在中国周边问题上,美国的任何军事介入都是得不偿失的;双方战略对决的结果将是各自从现有国际地位上同步坠落,而这一结果是美国输不起的——原因不言而喻。因此,大国不应该被小国诡计所绑架,而应共管危机共谋大事。

  我认为中美关系是大国之间最成熟的双边关系,原因在于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已经打透了,双方不仅了解了对方实力,也明白了对方的底线和意图。这一战奠定了中美建交的基础,而双方建交,依然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今天中国的善意不应该被视为软弱。历史经验记忆犹新。只有双方都能明白对方意图、尊重对方底线、了解对方实力,双方才有可能如“美洲狮”和“东北虎”一样相安无事。

  马伟宁先生到过大中华地区的五十多个中国城市,因此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相当客观,比如对中国军费的增长,他也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安全问题复杂,没有美国那样的地理条件。而且前些年中国军事投入太低,底子薄。他还主张美国环太演习应该邀请中国。

  中美互信需要双方除去心中之“贼”

  三次对话中,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免战略误判。在已经有过朝鲜战争教训的情况下,双方都不应该轻易向对方炫耀武力。大国不会接受失败,因此军事胁迫是无聊的。正如当年的朝鲜战争不仅仅是东西方的军事对决,同时也是双方哲学和文化的对撞,我和马伟宁先生的对话也超出了纯军事的范畴。我个人的体会是,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平台和合作领域,但双方似乎都需要在“交心”层面上用力。换言之,中美双方交流需要突破表面化外交化,向实质化具体化方面掘进。双方需要真正的共识,哪怕是这种共识只在某些领域,只在两个人之间产生。一个1大于一百个0。双方代表团对代表团的外交辞令,在各类论坛上各执己见甚至外交斗嘴,这些也不是不需要,但要做到真正互信,最低限度是“相知”,而不只是一般的相识。如何做到“相知”?就是要在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交友式深度接触。

  中美官方的会晤十分频繁,但中美军事学者和军官之间朋友式的握手还不多。同马伟宁先生的愉快对话使我感到,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死结,只有说不透的心结。多年来,美国有人认为中国在“韬光养晦”、图谋赶走美国取而代之;中国则有人认为“强敌”会干预中国解决周边危机。“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中美双方都有心中的“贼”需要除,都需从谋对方转向谋世界和平。

  政治无非战或者和,大国交往堂堂正正,中美关系的历程也是如此。只有把各自心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摆在桌面上,双方才能做到心底坦荡。事实证明,握手比攥拳好,掏心比掏枪好。世上没有天生的敌人,人间却有可交的朋友。双方固然都会力争自己的利益,但认识到双方有共同利益才更重要,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双方真能做到握手并交心。希望我们迈出的这一步,不是最后一步。(作者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6/04-05/7823281.shtml


戴旭: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 美国输不起


2016年04月05日  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网友发布了歼-20四代机试飞的高清画面,锯齿形的辅助进气口清晰可见,称得上是分毫毕现。

  2012年到2015年是世界格局动荡剧烈、也是中美军事关系诡异变幻的三年。为什么长期不打仗、专注经济建设、不参与任何争端的中国,反却受到美国日益加剧的围堵?中美到底应该怎样定位?两军如何看待对方?在热心人士牵线下,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马伟宁(Brendan Mulvaney)与我进行了三次对话,就两国两军几乎所有重大战略问题交流了看法。

  美国难言“守成”,中国崛起但无挑战之意

  毫无疑问,以中美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量,双方握手还是交手绝不仅仅是两国的事。因此,回答这一问题成了一个世界级课题。来自中美双方乃至全世界的无数学者都在研究、预测双方关系的未来,其中获得认可度最高的是双方将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一个崛起的大国将挑战一个守成的大国。

  我素来反对这一刻舟求剑式的思维方式和由此推导出中美必然对抗的结论。首先,我不认为美国是一个守成的大国。美国近代大战略运用十分成功,在过去的百年中连续战胜德、日、苏等对手,正在推进建立世界帝国的进程。它能否完成这一进程,将构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疑问。换言之,美国还不是一个举世公认、威仪天下的大国。当下俄罗斯在中亚横刀拦路,朝鲜以弹丸之地屡次叫阵美国,一个非国家行为体的“伊斯兰国”让貌似强大的美军一筹莫展,凡此等等,都说明美国还没到“守成大国”的程度。

  另一方面,中国也不是一个要挑战守成国家的崛起者。由于近代西方入侵几乎导致中国亡国灭种,当下的中国正在重整山河,行进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之路上,经济发展才是核心要务。中国历史上没有统治过世界,现实中也根本没有取代美国的意图。美国在全球有近千个军事基地,有10支可以横行世界的巨型航母集群,还有众多航空航天远征部队;美国六大战区是根据世界地图划定,而中国五大战区都在自己版图上。马伟宁先生曾问我“一带一路”的战略意图,这是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疑问。我说,中国“一带一路”出去的是商队,准备的全是货物和金钱,给各国带去的是发展机遇,我们成立“一带一路”司令部了吗?马伟宁先生希望中国能让更多美国人理解这一和平意图。

  中美若战略对决将两败俱伤,美输不起

  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破坏过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反对的是美国干涉内政、对领土领海权益以及其他利益的侵犯。中国的一切准备是在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不会在核心利益上退让。我在和马伟宁先生对话时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在中国周边问题上,美国的任何军事介入都是得不偿失的;双方战略对决的结果将是各自从现有国际地位上同步坠落,而这一结果是美国输不起的——原因不言而喻。因此,大国不应该被小国诡计所绑架,而应共管危机共谋大事。

  我认为中美关系是大国之间最成熟的双边关系,原因在于双方在朝鲜战场上已经打透了,双方不仅了解了对方实力,也明白了对方的底线和意图。这一战奠定了中美建交的基础,而双方建交,依然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今天中国的善意不应该被视为软弱。历史经验记忆犹新。只有双方都能明白对方意图、尊重对方底线、了解对方实力,双方才有可能如“美洲狮”和“东北虎”一样相安无事。

  马伟宁先生到过大中华地区的五十多个中国城市,因此对于很多问题的认识相当客观,比如对中国军费的增长,他也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安全问题复杂,没有美国那样的地理条件。而且前些年中国军事投入太低,底子薄。他还主张美国环太演习应该邀请中国。

  中美互信需要双方除去心中之“贼”

  三次对话中,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避免战略误判。在已经有过朝鲜战争教训的情况下,双方都不应该轻易向对方炫耀武力。大国不会接受失败,因此军事胁迫是无聊的。正如当年的朝鲜战争不仅仅是东西方的军事对决,同时也是双方哲学和文化的对撞,我和马伟宁先生的对话也超出了纯军事的范畴。我个人的体会是,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平台和合作领域,但双方似乎都需要在“交心”层面上用力。换言之,中美双方交流需要突破表面化外交化,向实质化具体化方面掘进。双方需要真正的共识,哪怕是这种共识只在某些领域,只在两个人之间产生。一个1大于一百个0。双方代表团对代表团的外交辞令,在各类论坛上各执己见甚至外交斗嘴,这些也不是不需要,但要做到真正互信,最低限度是“相知”,而不只是一般的相识。如何做到“相知”?就是要在各领域进行全方位的交友式深度接触。

  中美官方的会晤十分频繁,但中美军事学者和军官之间朋友式的握手还不多。同马伟宁先生的愉快对话使我感到,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死结,只有说不透的心结。多年来,美国有人认为中国在“韬光养晦”、图谋赶走美国取而代之;中国则有人认为“强敌”会干预中国解决周边危机。“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中美双方都有心中的“贼”需要除,都需从谋对方转向谋世界和平。

  政治无非战或者和,大国交往堂堂正正,中美关系的历程也是如此。只有把各自心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摆在桌面上,双方才能做到心底坦荡。事实证明,握手比攥拳好,掏心比掏枪好。世上没有天生的敌人,人间却有可交的朋友。双方固然都会力争自己的利益,但认识到双方有共同利益才更重要,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双方真能做到握手并交心。希望我们迈出的这一步,不是最后一步。(作者是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6/04-05/7823281.shtml


都环形包围圈铁桶一般了,谁输谁赢还不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