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6:47:54
2005.10.25  中国时报

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重温先贤典范 再造台湾精神(一)

马英九



       为了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从九月起,我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左右外墙上挂上台湾抗日先贤的巨像,并将以连续更替的方式延续下去,他们是蒋渭水、李友邦、罗福星、莫那鲁道、林献堂、连雅堂、赖和、张我军、杨逵…等等前辈。

       他们代表了日据时代台湾精神的开创者,为我们所景仰,由我们所继承。英挺的形象辉映着凯达格兰大道,犹如台湾历史的左右门神,保护着过去的血汗事迹免受扭曲和污蔑,也激发着我们在各种混乱的价值中坚持史实与正义,并且以无比的信心带领台湾航向正确的方向。回首百年,无论是沪尾的炮声、八卦山 的搏斗、 吧哖的哭嚎、雾社的出草,都已进入我们的血液,形塑我们的历史人格。因此,在光复节的这一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典范,再造时代精神。


       [B]乙未战争的史诗[/B]

       一八九四年的台湾,尽管刘铭传的近代化事业成绩斐然,但清朝统治者仍沉溺于深宫锁事,不知东邻的日本已成气候。甲午一战,海陆两军皆溃,朝廷手足失措。问题并非出在武器的性能,也无关官兵的斗志,而是在统治者的自大、愚昧和盲目。来年下关春帆楼的谈判中,日本提出强割辽东与台湾,同时派出军 舰占领澎湖,造成既定事实。割台议起,无论是京城和台湾都出现激烈的反对声浪,在京为官的台湾人联名疾呼不可,康有为更联合台湾举人紧急上书皇帝,他在那篇著名的声明中严正指出:「何以为弃台民即散天下也?天下以为吾戴朝廷,而朝廷可弃民,即可弃我,一旦有事,次第割弃,终难保为大清国之也。民心也离,将 有土崩瓦解之患。」

       康有为的警告未为朝廷昏庸之辈所识,16年后预言成真,曾经威震一时的大清王朝瞬间土崩瓦解,可见人心向背决定天下大势,割台即亡国之说乃 真知灼见。此后,当中国大陆走向救亡图存的艰辛道路的时候,台湾人民也步入漫长的抗争岁月。乙未战争,近卫师团大举南下,台湾与大陆的情况如出一辙;在上者一心只想保命,闻风而逃,在下者却修墙筑堡,揭竿抵抗。台北城轻易陷落加深了日军对台湾人的轻蔑之心,然而当他们向南推进时,也见识到真正的台湾人。从 桃竹苗的客家村庄,到八卦山和彰化的激战,日军才发现低估了对手,需要停止脚步,全盘检讨作战计划,并且由日本大举增兵,最后再分三路围攻台南,由嘉义至台南的交战乡镇尽成焦土,台南最后城陷,不过日军也吃足了苦头。其伤亡远超过在辽东的战场。在这一仗中,苗栗铜锣湾的吴汤兴、头份的徐骧、新竹北埔的姜绍 祖、鹿港的许肇清、云林的简精华等抗日军领袖以及更多无名的英雄气壮山河,流芳千古。

       [B]台湾前辈领导国民革命[/B]

       前人血洒家园,令作为子孙的我们感念不已,然而那只是漫长抗争历史的序幕。表面上,台湾被迫与大陆分离,实际上两者的生命之旅从未切割,两岸志士仁人始终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日本据台的第二年,兴中会即在台湾成立分会,台湾前辈不仅反抗日本统治,同时直接参与国民革命,因为在打倒帝国主义和 殖民主义的目标上,台湾和大陆并不存在界线。从这里,我们又看见了前辈们英勇无惧的身影:林薇阁、杨心如、陈愁菊、罗福星、翁俊明、周斥牛、蒋渭水、赖和、杜聪明…等人。台湾的抗争已脱离「台湾民主国」的「永清」的旗号,而是与孙中山、黄兴等人合为一体,台湾前辈不仅是国民革命的参与者,更是国民革命的第一代领导者,即使以民间宗教凝聚人心的台南人余清芳也是受了辛亥革命的鼓舞,在其19年的起义声明中说:「倭贼猖狂、造罪弥天、侵犯台疆,苦害生灵,刻剥膏脂…今我中国南陵、天生明圣之君,英贤之臣,文有经天济世之才、武有安邦定国之志。」余清芳继承的是朱一贵、林爽文等反清者的复明思想,类似的精神号召孙中山也曾在革命初期提出过,可见两者的精神脉络何其一致,等到中华民国走向稳定的发展之路,台湾前辈更是齐头并进。一九二七年蒋渭水等成立台湾民众 党,刻意将党旗设计得与中华民国国旗十分相似,如此当民众党旗帜在全岛飘扬时,精神上彷佛日本殖民当局已经「莎哟娜啦」了。三年七个月后,老羞成怒的总督府下令查封了民众党,并宣布其理由为:「(民众党)最近的行动,如鸦片问题的谗诬,雾社事件的揭发、仿效青天白日旗制作党旗、对中华民国的追慕、渐渐露骨 地表现出民族反抗的民族运动;而始政纪念日的反对,称赞中华民国急速整顿之甚于日本维新,所使用的不逊而骄傲的言论,益暴露出民族自决主义者的企图。」看完总督府严厉的批判文词,我们对于身为台湾人真感无比的骄傲。在精明的「总督大人」的眼中,台湾本土政治运动的本质,正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民国建国运动。那 些称中华民国为「外来政权」的人似乎并不熟悉这一段台湾历史,不了解台湾前辈本来就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B]反殖漫长的心灵战争[/B]

       尽管如此,肉体的反抗易,心灵的自主难,后者需要好几代人的建设成绩始能达致。这里需要深入探讨:人类历史上,殖民主义在一个时期里占有优势,有其必然的原因,殖民者不仅船坚炮利,也发展出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近代殖民主义覆盖过的区域同时也会出现崭新的城市容貌、进步的运输通信系统 以及完善的教育制度;然而殖民主义最终仍被历史无情地唾弃与淘汰,其因何在?因为殖民建设外表的亮丽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和压制的基础上,殖民者告诉被殖民人民,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殖民统治,他们才能进入现代化之林,才能享有高人一等的生活。这是一场出卖灵魂的交易,如果后殖民者拥抱了这种思想,不但不会以被 宰制为耻,甚至以扮演附庸为荣,回头过来瞧不起自己的同胞。此外,殖民主义也否定了被殖民人民以自己的双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可能,所以殖民政策必然伴随着民族歧视政策,形之于外的就是肆无忌惮的资源剥夺,明目张胆的种族压迫以及残酷无情的血腥杀戮。这就清楚地解释了为何当日本殖民当局带来种种近代化物质文 明的同时,也以超乎想象的野蛮手段在台南县和中部原住民山乡大肆烧杀。

       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要被殖民者未能以具体的建设证明自己的能力时,殖民者对自己所作所为,将永远振振有词,将永远不怕找不到怯懦的附和者。可以说,二战前后的历史就是人类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这是一代接着一代的长期奋斗。在亚洲,韩国的李承晚在海外延续「三、一革命」、菲律宾的荷西 黎杀以诗歌唤醒民族灵魂、印度的甘地脱下了英国绅士的西装展开非暴力反抗,越南的胡志明拿起武器走入丛林,印度尼西亚的苏卡诺同时与英、荷军作战;马来西亚的东姑阿都拉曼在伦敦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新加坡的李光耀则在列强夹击中脱颖而出。而我们的台湾,反殖民主义的首席战将无疑是手创文化协会和民众党的蒋渭水。尽 管这些英雄豪杰抗争手段殊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绝不接受「没有殖民者就没有建设」的谎言;相反地;他们以及他们的继承者都在精神教育和具体建设成绩上反击这种殖民者灌注的卑微的虚荣感。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学习韩国人的精神。客观上,他们持续了日本殖民建设的基础,并且努力追赶,今天仅以日本人口及土地 面积三分之一的幅员在电子工业、体育、流行文化等领域上与日本并驾齐驱,甚至部份超前。韩国年轻人说:「没有日本殖民,我们会建设地更好!」我们的年轻人有同样的自信和抱负吗?如果我们没有,凭什么可以创造耀眼的建设成绩?因此,如何看待殖民历史实际上是被殖民者及其后代主观精神力量的自我检验,一旦失 败,将永远沉沦至自卑、盲目、投机不定以及永远落后于人的悲哀。

       [B]「二、二八」不是台独运动[/B]

       事实上,台湾光复以后,我们就是以这种认知来建设台湾,发展中华民国。一九四七年初爆发的「二、二八事件」是重大的悲剧,问题出在政府施政的失败,导致台湾和大陆失业严重,社会不平,官逼民反的事件不断发生,不断升高,最后演变成遍地烽火的革命。紧接着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世界陷入东西两阵营 热战和冷战的局面,战争爆发在朝鲜半岛、越南、柬埔寨等地,为了确保政治和军事的安全,台湾出现了「白色恐怖」时代,政府严厉镇压共产党地下组织、左翼人士以至于一般的异议人士。「二、二八事件」源于当局施政失败,「白色恐怖」则是错误地将国际局势延伸至国内,都是人权的严重污点。今天我们不但要以具体行 动反省,也要教育下一代要永远记取教训。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性质都不是台独运动,也不是「反抗外来政权」和「族群冲突」。「二、二八事件」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处理委员会发表的《告全国同胞书》中即指出:「…我们同是黄帝的子孙、汉民族,国家政治的好坏,每个国民都有责任…,大家拿出爱国的热忱,我们很诚意的欢迎各省同胞的帮忙…。」而「二、二八」最后一役「乌牛栏战役」的领导人谢雪红一年多后在北京出席了中共的建政大典,这算是「族群冲突」吗?至于「白色恐怖」的许多幸存者今天更转化为左翼的社会主义组织,其反台独的鲜明立场更是无人可及,所谓「反抗外来政权」 的说法更是对那一个时代抗争者的非常不公平的。

       今天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必须勇敢地指出,台独思想真正起源于对土地改革的不满。为了避免台湾爆发共产革命,一九五○年起政府强力实施土地改 革政策,将农民由几百年桎梏中解放出来,许多地主接受了这个苦涩的义务,但也有不少地主心怀不满,而他们正是日据殖民统治的最大受益者。台大政治系许介麟教授对此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早期台独的倡导者多是被分掉田地的地主。公平地说,拥有土地并非罪恶,许多地主也是辛苦数代才有日后的成果,一些知名地主也 参与了抗日运动,我们对地主的损失感到歉意,但是,为了建立公义的社会,为了避免中国大陆地主被杀戮或扫地出门的悲剧在台湾重演,温和分田政策实际上是保护了地主,让台湾社会维持了最大程度的团结。事实证明,它创造了一个人人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希望年代,为了日后的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扁总统经常以自己由三级贫户的儿子当上总统的故事勉励年轻人,其实这正是百年台湾历史的缩影。阿扁的祖先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福建诏安来台,身份是贫农,阿扁之前已有六代,始终都是贫农,可见剥削的社会阶级结构会造成贫困的遗传。如果日据殖民建设是如同一些人形容的那么美好,为何阿扁的祖父辈无法分享?为何始 终是目无识丁、三餐不继的佃农?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建设重点即在农业,为了提供帝国粮食所需,在嘉南平原建立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然而像阿扁的父祖辈那样的嘉南平原的贫农又得到了什么?他们的悲怜处境可曾有丝毫改变?毫无疑问,阿扁这一代人的机会来自于光复后的土地改革,家庭的收入快速增加,阿扁也可以利 用国民党系统的农会提供的奖学金在学业上努力上进,成就日后事业。问题是,今天阿扁总统能否提供今天台湾年轻一代他所曾享有的公平机会,还是把他们推回日据时代父祖辈的悲苦境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1:14:27编辑过]
2005.10.25  中国时报

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重温先贤典范 再造台湾精神(一)

马英九



       为了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从九月起,我们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左右外墙上挂上台湾抗日先贤的巨像,并将以连续更替的方式延续下去,他们是蒋渭水、李友邦、罗福星、莫那鲁道、林献堂、连雅堂、赖和、张我军、杨逵…等等前辈。

       他们代表了日据时代台湾精神的开创者,为我们所景仰,由我们所继承。英挺的形象辉映着凯达格兰大道,犹如台湾历史的左右门神,保护着过去的血汗事迹免受扭曲和污蔑,也激发着我们在各种混乱的价值中坚持史实与正义,并且以无比的信心带领台湾航向正确的方向。回首百年,无论是沪尾的炮声、八卦山 的搏斗、 吧哖的哭嚎、雾社的出草,都已进入我们的血液,形塑我们的历史人格。因此,在光复节的这一天,我们有必要重温典范,再造时代精神。


       [B]乙未战争的史诗[/B]

       一八九四年的台湾,尽管刘铭传的近代化事业成绩斐然,但清朝统治者仍沉溺于深宫锁事,不知东邻的日本已成气候。甲午一战,海陆两军皆溃,朝廷手足失措。问题并非出在武器的性能,也无关官兵的斗志,而是在统治者的自大、愚昧和盲目。来年下关春帆楼的谈判中,日本提出强割辽东与台湾,同时派出军 舰占领澎湖,造成既定事实。割台议起,无论是京城和台湾都出现激烈的反对声浪,在京为官的台湾人联名疾呼不可,康有为更联合台湾举人紧急上书皇帝,他在那篇著名的声明中严正指出:「何以为弃台民即散天下也?天下以为吾戴朝廷,而朝廷可弃民,即可弃我,一旦有事,次第割弃,终难保为大清国之也。民心也离,将 有土崩瓦解之患。」

       康有为的警告未为朝廷昏庸之辈所识,16年后预言成真,曾经威震一时的大清王朝瞬间土崩瓦解,可见人心向背决定天下大势,割台即亡国之说乃 真知灼见。此后,当中国大陆走向救亡图存的艰辛道路的时候,台湾人民也步入漫长的抗争岁月。乙未战争,近卫师团大举南下,台湾与大陆的情况如出一辙;在上者一心只想保命,闻风而逃,在下者却修墙筑堡,揭竿抵抗。台北城轻易陷落加深了日军对台湾人的轻蔑之心,然而当他们向南推进时,也见识到真正的台湾人。从 桃竹苗的客家村庄,到八卦山和彰化的激战,日军才发现低估了对手,需要停止脚步,全盘检讨作战计划,并且由日本大举增兵,最后再分三路围攻台南,由嘉义至台南的交战乡镇尽成焦土,台南最后城陷,不过日军也吃足了苦头。其伤亡远超过在辽东的战场。在这一仗中,苗栗铜锣湾的吴汤兴、头份的徐骧、新竹北埔的姜绍 祖、鹿港的许肇清、云林的简精华等抗日军领袖以及更多无名的英雄气壮山河,流芳千古。

       [B]台湾前辈领导国民革命[/B]

       前人血洒家园,令作为子孙的我们感念不已,然而那只是漫长抗争历史的序幕。表面上,台湾被迫与大陆分离,实际上两者的生命之旅从未切割,两岸志士仁人始终相互支持,并肩作战。日本据台的第二年,兴中会即在台湾成立分会,台湾前辈不仅反抗日本统治,同时直接参与国民革命,因为在打倒帝国主义和 殖民主义的目标上,台湾和大陆并不存在界线。从这里,我们又看见了前辈们英勇无惧的身影:林薇阁、杨心如、陈愁菊、罗福星、翁俊明、周斥牛、蒋渭水、赖和、杜聪明…等人。台湾的抗争已脱离「台湾民主国」的「永清」的旗号,而是与孙中山、黄兴等人合为一体,台湾前辈不仅是国民革命的参与者,更是国民革命的第一代领导者,即使以民间宗教凝聚人心的台南人余清芳也是受了辛亥革命的鼓舞,在其19年的起义声明中说:「倭贼猖狂、造罪弥天、侵犯台疆,苦害生灵,刻剥膏脂…今我中国南陵、天生明圣之君,英贤之臣,文有经天济世之才、武有安邦定国之志。」余清芳继承的是朱一贵、林爽文等反清者的复明思想,类似的精神号召孙中山也曾在革命初期提出过,可见两者的精神脉络何其一致,等到中华民国走向稳定的发展之路,台湾前辈更是齐头并进。一九二七年蒋渭水等成立台湾民众 党,刻意将党旗设计得与中华民国国旗十分相似,如此当民众党旗帜在全岛飘扬时,精神上彷佛日本殖民当局已经「莎哟娜啦」了。三年七个月后,老羞成怒的总督府下令查封了民众党,并宣布其理由为:「(民众党)最近的行动,如鸦片问题的谗诬,雾社事件的揭发、仿效青天白日旗制作党旗、对中华民国的追慕、渐渐露骨 地表现出民族反抗的民族运动;而始政纪念日的反对,称赞中华民国急速整顿之甚于日本维新,所使用的不逊而骄傲的言论,益暴露出民族自决主义者的企图。」看完总督府严厉的批判文词,我们对于身为台湾人真感无比的骄傲。在精明的「总督大人」的眼中,台湾本土政治运动的本质,正是不折不扣的中华民国建国运动。那 些称中华民国为「外来政权」的人似乎并不熟悉这一段台湾历史,不了解台湾前辈本来就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推动者和捍卫者。

       [B]反殖漫长的心灵战争[/B]

       尽管如此,肉体的反抗易,心灵的自主难,后者需要好几代人的建设成绩始能达致。这里需要深入探讨:人类历史上,殖民主义在一个时期里占有优势,有其必然的原因,殖民者不仅船坚炮利,也发展出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近代殖民主义覆盖过的区域同时也会出现崭新的城市容貌、进步的运输通信系统 以及完善的教育制度;然而殖民主义最终仍被历史无情地唾弃与淘汰,其因何在?因为殖民建设外表的亮丽是建立在残酷剥削和压制的基础上,殖民者告诉被殖民人民,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殖民统治,他们才能进入现代化之林,才能享有高人一等的生活。这是一场出卖灵魂的交易,如果后殖民者拥抱了这种思想,不但不会以被 宰制为耻,甚至以扮演附庸为荣,回头过来瞧不起自己的同胞。此外,殖民主义也否定了被殖民人民以自己的双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可能,所以殖民政策必然伴随着民族歧视政策,形之于外的就是肆无忌惮的资源剥夺,明目张胆的种族压迫以及残酷无情的血腥杀戮。这就清楚地解释了为何当日本殖民当局带来种种近代化物质文 明的同时,也以超乎想象的野蛮手段在台南县和中部原住民山乡大肆烧杀。

       不过,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要被殖民者未能以具体的建设证明自己的能力时,殖民者对自己所作所为,将永远振振有词,将永远不怕找不到怯懦的附和者。可以说,二战前后的历史就是人类反抗殖民主义的历史,这是一代接着一代的长期奋斗。在亚洲,韩国的李承晚在海外延续「三、一革命」、菲律宾的荷西 黎杀以诗歌唤醒民族灵魂、印度的甘地脱下了英国绅士的西装展开非暴力反抗,越南的胡志明拿起武器走入丛林,印度尼西亚的苏卡诺同时与英、荷军作战;马来西亚的东姑阿都拉曼在伦敦谈判桌上据理力争,新加坡的李光耀则在列强夹击中脱颖而出。而我们的台湾,反殖民主义的首席战将无疑是手创文化协会和民众党的蒋渭水。尽 管这些英雄豪杰抗争手段殊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绝不接受「没有殖民者就没有建设」的谎言;相反地;他们以及他们的继承者都在精神教育和具体建设成绩上反击这种殖民者灌注的卑微的虚荣感。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学习韩国人的精神。客观上,他们持续了日本殖民建设的基础,并且努力追赶,今天仅以日本人口及土地 面积三分之一的幅员在电子工业、体育、流行文化等领域上与日本并驾齐驱,甚至部份超前。韩国年轻人说:「没有日本殖民,我们会建设地更好!」我们的年轻人有同样的自信和抱负吗?如果我们没有,凭什么可以创造耀眼的建设成绩?因此,如何看待殖民历史实际上是被殖民者及其后代主观精神力量的自我检验,一旦失 败,将永远沉沦至自卑、盲目、投机不定以及永远落后于人的悲哀。

       [B]「二、二八」不是台独运动[/B]

       事实上,台湾光复以后,我们就是以这种认知来建设台湾,发展中华民国。一九四七年初爆发的「二、二八事件」是重大的悲剧,问题出在政府施政的失败,导致台湾和大陆失业严重,社会不平,官逼民反的事件不断发生,不断升高,最后演变成遍地烽火的革命。紧接着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世界陷入东西两阵营 热战和冷战的局面,战争爆发在朝鲜半岛、越南、柬埔寨等地,为了确保政治和军事的安全,台湾出现了「白色恐怖」时代,政府严厉镇压共产党地下组织、左翼人士以至于一般的异议人士。「二、二八事件」源于当局施政失败,「白色恐怖」则是错误地将国际局势延伸至国内,都是人权的严重污点。今天我们不但要以具体行 动反省,也要教育下一代要永远记取教训。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二、二八事件」或「白色恐怖」性质都不是台独运动,也不是「反抗外来政权」和「族群冲突」。「二、二八事件」中,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处理委员会发表的《告全国同胞书》中即指出:「…我们同是黄帝的子孙、汉民族,国家政治的好坏,每个国民都有责任…,大家拿出爱国的热忱,我们很诚意的欢迎各省同胞的帮忙…。」而「二、二八」最后一役「乌牛栏战役」的领导人谢雪红一年多后在北京出席了中共的建政大典,这算是「族群冲突」吗?至于「白色恐怖」的许多幸存者今天更转化为左翼的社会主义组织,其反台独的鲜明立场更是无人可及,所谓「反抗外来政权」 的说法更是对那一个时代抗争者的非常不公平的。

       今天我们面对历史事实,必须勇敢地指出,台独思想真正起源于对土地改革的不满。为了避免台湾爆发共产革命,一九五○年起政府强力实施土地改 革政策,将农民由几百年桎梏中解放出来,许多地主接受了这个苦涩的义务,但也有不少地主心怀不满,而他们正是日据殖民统治的最大受益者。台大政治系许介麟教授对此有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早期台独的倡导者多是被分掉田地的地主。公平地说,拥有土地并非罪恶,许多地主也是辛苦数代才有日后的成果,一些知名地主也 参与了抗日运动,我们对地主的损失感到歉意,但是,为了建立公义的社会,为了避免中国大陆地主被杀戮或扫地出门的悲剧在台湾重演,温和分田政策实际上是保护了地主,让台湾社会维持了最大程度的团结。事实证明,它创造了一个人人拥有平等发展机会的希望年代,为了日后的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扁总统经常以自己由三级贫户的儿子当上总统的故事勉励年轻人,其实这正是百年台湾历史的缩影。阿扁的祖先于清朝康熙年间由福建诏安来台,身份是贫农,阿扁之前已有六代,始终都是贫农,可见剥削的社会阶级结构会造成贫困的遗传。如果日据殖民建设是如同一些人形容的那么美好,为何阿扁的祖父辈无法分享?为何始 终是目无识丁、三餐不继的佃农?日本在台湾的殖民建设重点即在农业,为了提供帝国粮食所需,在嘉南平原建立了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然而像阿扁的父祖辈那样的嘉南平原的贫农又得到了什么?他们的悲怜处境可曾有丝毫改变?毫无疑问,阿扁这一代人的机会来自于光复后的土地改革,家庭的收入快速增加,阿扁也可以利 用国民党系统的农会提供的奖学金在学业上努力上进,成就日后事业。问题是,今天阿扁总统能否提供今天台湾年轻一代他所曾享有的公平机会,还是把他们推回日据时代父祖辈的悲苦境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1:14:2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1:13:06编辑过]
马英九对历史的观点陈述,有兴趣了解的可以看一下。
看了,不错的说法!
说的不错
觉得很多内容不错啊.特别是和台湾历史,思想相关的一些,估计大陆这边的人还真是理解没那么深.
对小马哥的好感大大增加啊!
竟然能说出这么暖人心的话,激浊扬清传正声!!
呵呵
居然把台独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了
国民党和兰色阵营最近表现的不错。
虽然小马哥反共,反一国两制.但他却反日反台独.就凭他还自认是"中国人"(中华民国)这一点,俺就支持他,支持国民党把民进党赶下台!!!
用共产党的唯物主义辨证哲学来批评共产党。
并不令人反感的一个人物!!!
力顶马英九此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国民党才有希望!
冀望2008!
讲的很好,有深度!
马英九被绿色骂成篡改历史
不错...不错...顶一顶!
[em02]
讲得不错,不知道做得怎样。如果做的好可以宣他当国家副主席(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