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8:14:32
【追思】执着铸就辉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2016-03-08 中船集团



2016年3月5日中午12时16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造船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学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遵照许学彦先生生前遗嘱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骨灰将撒入大海,融入其为之奋斗终生的浩瀚海洋。

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六十余年来,他忠诚于党和国家,凭借对舰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及本职工作的执着,主持研究设计了从黄浦江渡轮到“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等六十余型舰船。他主持设计的航天测量船“远望”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风”号万吨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他曾与著名科学家陈景润一起荣获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奖。他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国防工业先进工作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许学彦1924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1950年,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在上海成立。1951年,许学彦经我国知名造船学者、新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奠基人、恩师辛一心介绍,进入中央重工业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从事船舶设计工作。
  
1956年9月,许学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为中国造大船、造好船,加强中国国防力量的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奋斗目标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几十年来,他奋战在舰船科研设计领域,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施 展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新中国的造船事业为许学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及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为他提供了实现理想、报效国家的宽广舞台,也为许学彦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他从此踏上了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征程。
  
许学彦的船舶设计生涯,是从为上海市轮渡公司设计黄浦江轮渡“海济”号开始的。
  
建国之初的船舶工业局没有试验水池,不能搞船模试验。面对船舶设计硬件的缺失,研究设计人员只能依靠资料和经验来开展工作。为此,年仅27岁的许学彦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船舶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参照渡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该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用户反映,这艘船的性能优于过去的所有渡轮。这是许学彦船舶设计生涯中的处女作,牛刀初试取得圆满成功。
  
完成第一艘船“海济号”的设计后,从1951年至1954年这4年间,许学彦先后参加了小港客货轮等十几艘船的研究设计工作。他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要接到船舶设计任务,立即能激发工作热情,工作再苦、再累,时间再紧,要求再高,他从不退缩。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是高技术含量还是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不管是事关全船的总体布置图、基本结构图,还是一个具体设备的基座图,他都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他跟同事们说,干的工作多,得到的考验和锻炼就多。碰到的技术难题多,解决难题的机会就多,技术水平提高得也就快。若干年后,他回忆这段经历,总要深情地说:“这段工作是我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亦给培养干部提供了一条经验,即领导者或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先做过所领导范围内最基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得细致入微,才能与同仁们有共同的体会与感受,因而更有发言权。”
  
值得自豪的是,许学彦最初设计的高速炮艇,为人民海军增添了现代装备,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建国初期,海军的主要装备是缴获和接收的国民党舰艇,不但数量少,而且设备老旧,作战能力极差。1954年,海军委托舰船修造部设计海军第二代炮艇,许学彦当时担任一机部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结构科副科长、工程师。被调任某高速炮艇设计组后,他担任总体、船体、舾装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总设计师。
  
许学彦带领设计组全体人员在实干中学习摸索,解决了阻力计算、总体布置、螺旋桨设计、船体结构设计、舵的设计等多个技术难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该艇的设计、试航、验收交船等工作。凭借在该艇设计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许学彦在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56年10月11日,他被评为七级工程师。
  
该高速炮艇航速快、火力强,使敌艇不敢贸然入侵我领海。1958年9月的金门海战中,3艘高速炮艇一举击沉国民党“沱江”号猎潜舰,开创了小艇直接打敌舰的先例。该艇还多次在追剿海上武装匪特战斗中立下战功,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光荣称号。
  
1955年,上级下达研究设计小型登陆艇的任务,许学彦任该艇总设计师。该艇的研究设计解决了当时还是难题的螺旋桨设计(当时我国还没有水筒可进行螺旋桨试验)与尾隧道登陆艇的阻力和推进问题。首艇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试航后各方面反映良好,该艇被批准批量生产。
  
1960年,上级决定研究设计氦氧救生船。该船主要任务是援救失事潜水艇,可兼用于营救水面失事舰艇。许学彦主管该船设计工作。
  
许学彦和设计组成员经过53天的努力,提前完成了全套技术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召开审查会,专家一致认为技术设计满足了任务书的要求,并在快速性指标、钢材消耗率指标等方面达到同类型船的世界水平。
先 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许学彦曾承担我国第一艘豪华客船“昆仑”号的设计任务。该船立足于国产,这是许学彦攀登另一座高峰的新起点。
  
“昆仑”号客船是一艘负有特殊使命的专用客船,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及其他中央首长视察及会议专用。该船经国家计委批准,被列为国家重点产品。按照要求,该船须全年在长江全线(上海至重庆之间)航行。船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一般常规客船的技术要求,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许学彦考虑到该船虽为钢质船身,但因川江特有的险滩及枯水期的浅滩,船底容易受损,所以采用了双层底。该船虽多用于长江航行,但任务书规定其满足海船规范三类航区(即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稳性要求。该船舱室高度达3.2米,船的尺度受到川江航行的限制,为了减轻船的重量,降低重心,确保稳性,该船的上层建筑首次采用了铝合金结构,开创了我国客船的先例。
  
“昆仑”号豪华客船于1960年6月开工建造,1961年在吴淞口进行了试航。试航情况证明,该船设计建造符合规范要求,操纵性良好,能满足川江航行及靠离长江沿线码头需要。1962年,该船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
  
该船的结构与上层建筑材料及全部机电配套设备和仪表皆为国产,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为国内首创,体现了我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开创了长江大型客船全用国产设备、材料,完全立足于国内的先例。该船运营后成为长江船中航速最高、设备最齐全,川江船中尺度最大的船舶。其设计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级客船设计迈上新台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远 大

“东风”号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该工程是一项开拓性的创新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有了快速增长,但远洋船队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为适应我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和节省外汇,国家决定建造万吨级远洋运输船。


1960年4月15日,“东风”号下水

“东风”号船的成功设计建造,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结束了我国不能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船的历史。
  
“东风”号船设计中期,许学彦任总体、结构、舾装方面的总设计师。他提出全船使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大大地降低了船的自重。由于船体重量减轻,船舶性能指标,如装载量指标、快速性指标、钢料消耗指标等得到了大幅提升。
  
1965年12月15日,“东风”号离开长江口北上,试航中曾两次遇到九级强风,但仍全部完成了国家鉴定试验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轻载试航遗留补充试验项目。船的航速超过设计要求;在装货前后及海浪中航行,测得的船体应力均小于设计应力,表明船体强度足够;船的稳性和适航性均良好;船体振动现象与设计情况相符。主机、辅机及各种辅助机械在整个试航过程中运转正常。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正式交付。
  
“东风”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跨上新台阶,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填补了我国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船的空白,也为我国后来建造万吨级自用和出口船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陪同外国政府首脑参观“东风”号,使广大科技人员和造船工人受到鼓舞。报周恩来总理批准后,“东风”号从1968年起行驶于中国-日本航线,1970年开辟中国-加拿大航线。到1975年,10年的营运实践表明,该船性能良好,为完成国家外贸任务和增进各国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
  
1978年,“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5~2006年,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东协会等14个单位推荐的100多艘舰船中,最终评选出“中国十大名船”,“东风”号排名第一。
提 升

舰船的设计与建造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经济实力。建国初期的55甲炮艇与第一代50吨炮艇相比,虽然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有明显提高,但航速仍偏低,火力还不够强,抗风能力也差。形势和任务需要设计建造一型新的高速炮艇,以满足对敌斗争和保卫海防的需要。
  
1961年年底,海军委托七〇八所研制设计新型护卫艇,许学彦担任技术主管。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严格控制每个技术环节。在他的带领下,设计组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该艇交付部队后,在保卫我国海防的斗争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1965年的“八六海战”中与快艇协同作战,先后击沉3艘国民党军舰。部队反映该艇速度快、火力强、机动灵活,是当时深受海军指战员欢迎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型高速护卫艇。该艇荣获国家新产品研制一等奖。

登 攀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西北沙漠深处腾空而起,飞向太平洋上空。此时悄然行驶在预定海域的“远望”号测量船,承担着远程运载火箭在预定海域运行的测量任务。它犹如张开的巨网,准确捕捉目标,获取完整的测量数据,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法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主建造航天测量船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作为“远望”号测量船的总设计师,许学彦兴奋不已。回顾过去十多年的研制历程,他百感交集。那些充满酸甜苦辣的奋斗不息的日日夜夜,不断浮现在眼前,他感到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与信任。当然,成功来自辛勤耕耘,来自奋力拼搏,成功还来自设计团队的勇于攀登和创新。
  
研制“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并非易事。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先进技术、设备不可能引进,用于国防上的高新技术、高新设备,西方国家更不肯卖给我们。况且没有经验,不知道航天测量船什么样,只有从美国期刊上拍下的几幅外观照片,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再者,出于保密需要,工作地点设在上海郊区,周围是农田,办公室、宿舍是毛坯房,仅墙壁用石灰粉刷过,地面是水泥地,除了有几盏照明灯、几张办公桌椅,其余一无所有。夏天炎热,一套房里只有一台台式电扇,各个屋轮流用。蚊虫叮咬厉害,白天办公室内也要点燃蚊香。冬天大家在水泥地板上冻得直跺脚,由于没有暖气,许多从部队来的北方同志手生冻疮、鼻炎发作。就是在这种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许学彦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珍惜在“文革”的混乱时期还有这么一个宝贵的地方可以安心工作,团结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协作单位,群策群力,刻苦攻关。
  
“远望”号测量船的研究设计建造中,出现过许多技术问题,许学彦和设计组全体同志根据该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有关单位配合下,靠集体智慧解决了测量船的总体方案、稳性、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振动与噪音、电磁兼容性、特殊设备的安装和试航等八大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测量船研究、设计、建造、试航的顺利进行。该船交付使用后,参与了198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1982年的水下发射试验及1984年同步通讯卫星发射任务,被证明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设计和制造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于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下令,给“远望1”号、“远望2”号船各记集体一等功。
挚 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种幸福。
  
许学彦在舰船设计这个领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新中国造船工业、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过程。新中国船舶设计史上无数个第一,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凝聚着许学彦的心血。认识他的同事都感到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科技工作者。在他的船舶设计生涯中,他与同事间共同奋斗的友情、对船的挚爱始终贯穿其中。他从到船舶工业局参与“海济”号设计工作开始,历经艰苦创业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他为国家填补空白而与同事们一起钻研业务、绘图纸、加班加点的日日夜夜,为探讨某个技术问题认真钻研的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
  
许学彦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勤奋学习,不断吸取和积累。船舶设计制造涉及机械、电气、航海、装饰等很多专业。痴迷造船的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和广泛的兴趣。他坦承:“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要注意学习新知识,注意技术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许学彦的夫人说:“他最爱逛书店,哪怕书里只有一篇文章对他有用,也一定要买回来。90岁高龄,他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使用电脑,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许学彦认为,作为研究设计人员,面对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更应该注意更新知识,更新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他还注意收集研究舰船设计领域情报刊物上的新知识、新信息,消化吸收,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例如,他在船厂设计“向阳红10”号和打捞救生船,原先推进器设计为4个叶瓣,他从国外资料上看到,国际上现在流行5个叶瓣,尤其是功率大的高速船5叶瓣居多,好处是减少振动,同时航速损失甚小。他表示,我们的这两型船,功率较大,上面居住着很多人,又有很多精密仪器,解决振动问题十分重要。因此,他征求有关专业人员和工厂工艺人员的意见,最后作出决定,改为5个叶瓣。产品制造成功后,效果很好。这是我国造船历史上最早使用5叶瓣的推进器,现在5叶瓣推进器已在船舶制造中广泛使用了。许学彦说,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和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力量和宝贵的工作经验。虚心向群众请教,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将科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的知识。
  
许学彦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始终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我国舰船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他说,作为一名舰船科研设计工作者,要把国家和国防的需要放在心上,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刻苦攻关,为发展我国舰船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梦作出贡献。许学彦极其热爱舰船设计研究事业,将船舶比喻成他“最亲爱的孩子”。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单位让他多在家休息,天气不好就不用到单位了,但他即便是不去单位,每天也会站在窗口看着职工上班,眼望着单位久久不愿离去。他的夫人说他是个“工作狂”,只有在办公室,他才感到心情平静。


许学彦院士全家福

许学彦对工作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常常忘了自己、忘了家人。他在年轻时患上了丹毒症,后来每逢劳累或感冒都可能引起复发。有一次发病高烧时,恰逢两天后是“718”工程协调会,妻子劝他等好一些再去,他却说:“我是抓总的,不去怎么行?”妻子拗不过他,只得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送他上了飞机,望着他那孱弱的身影渐渐远去,眼泪忍不住扑簌扑簌地往下落。
  
许学彦研究设计了许多船,有人称他为“设计大师”。但他并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依然那么淡定,那么谦虚,那么安然。1985年在北京参加科技大会时,牛群为他拍了一张照片,老伴认为拍得很好,想挂在家中墙壁上。他忙说,挂它干什么,有什么好张扬的。说着,他把照片放到了床底下。一位大学教师问他在科学事业发展中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他说:“我没什么经验,我这一辈子就是老老实实干工程,无论任何事情,组织和领导让我做,我就尽职,努力把事情做好。”回顾自己90多年来的人生历程,许学彦用“快乐大于忧伤”来给自己定调。他说:“我已写遗嘱给女儿,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生命本来就是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我对名利和生命看得也很淡,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作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
  
许学彦认为,搞舰船研究设计要敢于创新,不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作为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他尊重科学,坚持科学试验。在“远望”号综合航天测量船的研究设计中,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广泛收集资料、反复计算,直到认为准确无误为止。他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舰船设计的质量,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人的性命,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舰船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一个设计团队,只有团结,才能集思广益、攻克难关;只有奋进,才会敢于拼搏,有所作为;只有求实,才会尊重科学,取得成果;只有创新,才能攀登高峰、与时俱进。
  
法国17世纪的大科学家帕斯卡说过这样富有哲理的话:“通过空间,宇宙将我像一粒微尘那样攫住并吞没——而我则用思想把宇宙攫住。”许学彦正是用他的心血和智慧与同仁们创造了许多中国舰船史上的第一,他是一个征服大海、追星赶箭,把茫茫大海攫住的人!【追思】执着铸就辉煌——记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学彦
2016-03-08 中船集团



2016年3月5日中午12时16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新中国造船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许学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遵照许学彦先生生前遗嘱及家属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骨灰将撒入大海,融入其为之奋斗终生的浩瀚海洋。

从事舰船研究设计六十余年来,他忠诚于党和国家,凭借对舰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及本职工作的执着,主持研究设计了从黄浦江渡轮到“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等六十余型舰船。他主持设计的航天测量船“远望”号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风”号万吨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他曾与著名科学家陈景润一起荣获第一届“何梁何利基金”奖。他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国防工业先进工作者,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许学彦1924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8年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1950年,中央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在上海成立。1951年,许学彦经我国知名造船学者、新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奠基人、恩师辛一心介绍,进入中央重工业部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从事船舶设计工作。
  
1956年9月,许学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自己为中国造大船、造好船,加强中国国防力量的理想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奋斗目标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几十年来,他奋战在舰船科研设计领域,为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船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施 展

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新中国的造船事业为许学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及船舶制造业的发展,为他提供了实现理想、报效国家的宽广舞台,也为许学彦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他从此踏上了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征程。
  
许学彦的船舶设计生涯,是从为上海市轮渡公司设计黄浦江轮渡“海济”号开始的。
  
建国之初的船舶工业局没有试验水池,不能搞船模试验。面对船舶设计硬件的缺失,研究设计人员只能依靠资料和经验来开展工作。为此,年仅27岁的许学彦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结合自己所学的船舶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参照渡轮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该船建成后大大方便了浦江两岸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用户反映,这艘船的性能优于过去的所有渡轮。这是许学彦船舶设计生涯中的处女作,牛刀初试取得圆满成功。
  
完成第一艘船“海济号”的设计后,从1951年至1954年这4年间,许学彦先后参加了小港客货轮等十几艘船的研究设计工作。他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要接到船舶设计任务,立即能激发工作热情,工作再苦、再累,时间再紧,要求再高,他从不退缩。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是高技术含量还是低技术含量的项目,不管是事关全船的总体布置图、基本结构图,还是一个具体设备的基座图,他都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他跟同事们说,干的工作多,得到的考验和锻炼就多。碰到的技术难题多,解决难题的机会就多,技术水平提高得也就快。若干年后,他回忆这段经历,总要深情地说:“这段工作是我成长中很重要的一环,亦给培养干部提供了一条经验,即领导者或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先做过所领导范围内最基层的具体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得细致入微,才能与同仁们有共同的体会与感受,因而更有发言权。”
  
值得自豪的是,许学彦最初设计的高速炮艇,为人民海军增添了现代装备,增强了海军的战斗力。建国初期,海军的主要装备是缴获和接收的国民党舰艇,不但数量少,而且设备老旧,作战能力极差。1954年,海军委托舰船修造部设计海军第二代炮艇,许学彦当时担任一机部九局第二产品设计室结构科副科长、工程师。被调任某高速炮艇设计组后,他担任总体、船体、舾装等专业技术方面的总设计师。
  
许学彦带领设计组全体人员在实干中学习摸索,解决了阻力计算、总体布置、螺旋桨设计、船体结构设计、舵的设计等多个技术难题,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该艇的设计、试航、验收交船等工作。凭借在该艇设计过程中的突出表现,许学彦在1955年、195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56年10月11日,他被评为七级工程师。
  
该高速炮艇航速快、火力强,使敌艇不敢贸然入侵我领海。1958年9月的金门海战中,3艘高速炮艇一举击沉国民党“沱江”号猎潜舰,开创了小艇直接打敌舰的先例。该艇还多次在追剿海上武装匪特战斗中立下战功,被授予“海上猛虎艇”的光荣称号。
  
1955年,上级下达研究设计小型登陆艇的任务,许学彦任该艇总设计师。该艇的研究设计解决了当时还是难题的螺旋桨设计(当时我国还没有水筒可进行螺旋桨试验)与尾隧道登陆艇的阻力和推进问题。首艇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试航后各方面反映良好,该艇被批准批量生产。
  
1960年,上级决定研究设计氦氧救生船。该船主要任务是援救失事潜水艇,可兼用于营救水面失事舰艇。许学彦主管该船设计工作。
  
许学彦和设计组成员经过53天的努力,提前完成了全套技术设计工作。有关部门召开审查会,专家一致认为技术设计满足了任务书的要求,并在快速性指标、钢材消耗率指标等方面达到同类型船的世界水平。
先 河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许学彦曾承担我国第一艘豪华客船“昆仑”号的设计任务。该船立足于国产,这是许学彦攀登另一座高峰的新起点。
  
“昆仑”号客船是一艘负有特殊使命的专用客船,供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及其他中央首长视察及会议专用。该船经国家计委批准,被列为国家重点产品。按照要求,该船须全年在长江全线(上海至重庆之间)航行。船的设计除了应当满足一般常规客船的技术要求,还有一些特殊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许学彦考虑到该船虽为钢质船身,但因川江特有的险滩及枯水期的浅滩,船底容易受损,所以采用了双层底。该船虽多用于长江航行,但任务书规定其满足海船规范三类航区(即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稳性要求。该船舱室高度达3.2米,船的尺度受到川江航行的限制,为了减轻船的重量,降低重心,确保稳性,该船的上层建筑首次采用了铝合金结构,开创了我国客船的先例。
  
“昆仑”号豪华客船于1960年6月开工建造,1961年在吴淞口进行了试航。试航情况证明,该船设计建造符合规范要求,操纵性良好,能满足川江航行及靠离长江沿线码头需要。1962年,该船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
  
该船的结构与上层建筑材料及全部机电配套设备和仪表皆为国产,采用的新材料、新设备为国内首创,体现了我国当时的工业水平,开创了长江大型客船全用国产设备、材料,完全立足于国内的先例。该船运营后成为长江船中航速最高、设备最齐全,川江船中尺度最大的船舶。其设计成功标志着我国高级客船设计迈上新台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远 大

“东风”号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该工程是一项开拓性的创新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有了快速增长,但远洋船队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为适应我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和节省外汇,国家决定建造万吨级远洋运输船。


1960年4月15日,“东风”号下水

“东风”号船的成功设计建造,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结束了我国不能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船的历史。
  
“东风”号船设计中期,许学彦任总体、结构、舾装方面的总设计师。他提出全船使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大大地降低了船的自重。由于船体重量减轻,船舶性能指标,如装载量指标、快速性指标、钢料消耗指标等得到了大幅提升。
  
1965年12月15日,“东风”号离开长江口北上,试航中曾两次遇到九级强风,但仍全部完成了国家鉴定试验大纲所规定的试验项目和轻载试航遗留补充试验项目。船的航速超过设计要求;在装货前后及海浪中航行,测得的船体应力均小于设计应力,表明船体强度足够;船的稳性和适航性均良好;船体振动现象与设计情况相符。主机、辅机及各种辅助机械在整个试航过程中运转正常。1965年12月31日,“东风”号正式交付。
  
“东风”号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造船工业跨上新台阶,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的先河,填补了我国设计建造万吨级远洋货船的空白,也为我国后来建造万吨级自用和出口船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6年5月6日,周恩来总理、邓小平总书记陪同外国政府首脑参观“东风”号,使广大科技人员和造船工人受到鼓舞。报周恩来总理批准后,“东风”号从1968年起行驶于中国-日本航线,1970年开辟中国-加拿大航线。到1975年,10年的营运实践表明,该船性能良好,为完成国家外贸任务和增进各国友好往来作出了贡献。
  
1978年,“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005~2006年,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东协会等14个单位推荐的100多艘舰船中,最终评选出“中国十大名船”,“东风”号排名第一。
提 升

舰船的设计与建造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应用水平和经济实力。建国初期的55甲炮艇与第一代50吨炮艇相比,虽然在战术、技术性能上有明显提高,但航速仍偏低,火力还不够强,抗风能力也差。形势和任务需要设计建造一型新的高速炮艇,以满足对敌斗争和保卫海防的需要。
  
1961年年底,海军委托七〇八所研制设计新型护卫艇,许学彦担任技术主管。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严格控制每个技术环节。在他的带领下,设计组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技术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该艇交付部队后,在保卫我国海防的斗争中屡立战功,特别是在1965年的“八六海战”中与快艇协同作战,先后击沉3艘国民党军舰。部队反映该艇速度快、火力强、机动灵活,是当时深受海军指战员欢迎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型高速护卫艇。该艇荣获国家新产品研制一等奖。

登 攀

1980年5月18日,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西北沙漠深处腾空而起,飞向太平洋上空。此时悄然行驶在预定海域的“远望”号测量船,承担着远程运载火箭在预定海域运行的测量任务。它犹如张开的巨网,准确捕捉目标,获取完整的测量数据,圆满完成了测量任务。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和法国之后,第四个能够自主建造航天测量船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航天测量从陆地到海洋的跨越。
作为“远望”号测量船的总设计师,许学彦兴奋不已。回顾过去十多年的研制历程,他百感交集。那些充满酸甜苦辣的奋斗不息的日日夜夜,不断浮现在眼前,他感到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培养与信任。当然,成功来自辛勤耕耘,来自奋力拼搏,成功还来自设计团队的勇于攀登和创新。
  
研制“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并非易事。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先进技术、设备不可能引进,用于国防上的高新技术、高新设备,西方国家更不肯卖给我们。况且没有经验,不知道航天测量船什么样,只有从美国期刊上拍下的几幅外观照片,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再者,出于保密需要,工作地点设在上海郊区,周围是农田,办公室、宿舍是毛坯房,仅墙壁用石灰粉刷过,地面是水泥地,除了有几盏照明灯、几张办公桌椅,其余一无所有。夏天炎热,一套房里只有一台台式电扇,各个屋轮流用。蚊虫叮咬厉害,白天办公室内也要点燃蚊香。冬天大家在水泥地板上冻得直跺脚,由于没有暖气,许多从部队来的北方同志手生冻疮、鼻炎发作。就是在这种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许学彦作为项目的总设计师,珍惜在“文革”的混乱时期还有这么一个宝贵的地方可以安心工作,团结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协作单位,群策群力,刻苦攻关。
  
“远望”号测量船的研究设计建造中,出现过许多技术问题,许学彦和设计组全体同志根据该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在有关单位配合下,靠集体智慧解决了测量船的总体方案、稳性、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振动与噪音、电磁兼容性、特殊设备的安装和试航等八大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测量船研究、设计、建造、试航的顺利进行。该船交付使用后,参与了198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1982年的水下发射试验及1984年同步通讯卫星发射任务,被证明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设计和制造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远望”号航天测量船于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9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下令,给“远望1”号、“远望2”号船各记集体一等功。
挚 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一种幸福。
  
许学彦在舰船设计这个领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新中国造船工业、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过程。新中国船舶设计史上无数个第一,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凝聚着许学彦的心血。认识他的同事都感到他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科技工作者。在他的船舶设计生涯中,他与同事间共同奋斗的友情、对船的挚爱始终贯穿其中。他从到船舶工业局参与“海济”号设计工作开始,历经艰苦创业的往事还历历在目;他为国家填补空白而与同事们一起钻研业务、绘图纸、加班加点的日日夜夜,为探讨某个技术问题认真钻研的场景都让人记忆犹新。
  
许学彦取得的成就,得益于他勤奋学习,不断吸取和积累。船舶设计制造涉及机械、电气、航海、装饰等很多专业。痴迷造船的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和广泛的兴趣。他坦承:“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要注意学习新知识,注意技术储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国造船事业的发展。”许学彦的夫人说:“他最爱逛书店,哪怕书里只有一篇文章对他有用,也一定要买回来。90岁高龄,他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使用电脑,经常上网看新闻、查资料。”许学彦认为,作为研究设计人员,面对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更应该注意更新知识,更新观念,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他还注意收集研究舰船设计领域情报刊物上的新知识、新信息,消化吸收,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例如,他在船厂设计“向阳红10”号和打捞救生船,原先推进器设计为4个叶瓣,他从国外资料上看到,国际上现在流行5个叶瓣,尤其是功率大的高速船5叶瓣居多,好处是减少振动,同时航速损失甚小。他表示,我们的这两型船,功率较大,上面居住着很多人,又有很多精密仪器,解决振动问题十分重要。因此,他征求有关专业人员和工厂工艺人员的意见,最后作出决定,改为5个叶瓣。产品制造成功后,效果很好。这是我国造船历史上最早使用5叶瓣的推进器,现在5叶瓣推进器已在船舶制造中广泛使用了。许学彦说,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在实践中学习和向群众请教。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知识力量和宝贵的工作经验。虚心向群众请教,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那些将科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应用的知识。
  
许学彦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始终把实现个人的理想与我国舰船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他说,作为一名舰船科研设计工作者,要把国家和国防的需要放在心上,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刻苦攻关,为发展我国舰船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海洋梦作出贡献。许学彦极其热爱舰船设计研究事业,将船舶比喻成他“最亲爱的孩子”。近年来,由于年事已高,单位让他多在家休息,天气不好就不用到单位了,但他即便是不去单位,每天也会站在窗口看着职工上班,眼望着单位久久不愿离去。他的夫人说他是个“工作狂”,只有在办公室,他才感到心情平静。


许学彦院士全家福

许学彦对工作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常常忘了自己、忘了家人。他在年轻时患上了丹毒症,后来每逢劳累或感冒都可能引起复发。有一次发病高烧时,恰逢两天后是“718”工程协调会,妻子劝他等好一些再去,他却说:“我是抓总的,不去怎么行?”妻子拗不过他,只得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送他上了飞机,望着他那孱弱的身影渐渐远去,眼泪忍不住扑簌扑簌地往下落。
  
许学彦研究设计了许多船,有人称他为“设计大师”。但他并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依然那么淡定,那么谦虚,那么安然。1985年在北京参加科技大会时,牛群为他拍了一张照片,老伴认为拍得很好,想挂在家中墙壁上。他忙说,挂它干什么,有什么好张扬的。说着,他把照片放到了床底下。一位大学教师问他在科学事业发展中最宝贵的经验是什么。他说:“我没什么经验,我这一辈子就是老老实实干工程,无论任何事情,组织和领导让我做,我就尽职,努力把事情做好。”回顾自己90多年来的人生历程,许学彦用“快乐大于忧伤”来给自己定调。他说:“我已写遗嘱给女儿,身后不开追悼会、不开告别会、不开追思会、不买墓地、不立墓碑。生命本来就是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我对名利和生命看得也很淡,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给社会作些贡献,死了就烟消云散。”
  
许学彦认为,搞舰船研究设计要敢于创新,不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束缚。作为舰船研究设计专家,他尊重科学,坚持科学试验。在“远望”号综合航天测量船的研究设计中,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广泛收集资料、反复计算,直到认为准确无误为止。他说,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舰船设计的质量,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和人的性命,一定要严肃认真对待。舰船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一个设计团队,只有团结,才能集思广益、攻克难关;只有奋进,才会敢于拼搏,有所作为;只有求实,才会尊重科学,取得成果;只有创新,才能攀登高峰、与时俱进。
  
法国17世纪的大科学家帕斯卡说过这样富有哲理的话:“通过空间,宇宙将我像一粒微尘那样攫住并吞没——而我则用思想把宇宙攫住。”许学彦正是用他的心血和智慧与同仁们创造了许多中国舰船史上的第一,他是一个征服大海、追星赶箭,把茫茫大海攫住的人!
学科专业奠基人,当年好简陋好寒酸的条件
感恩。难过。祝福。
学科专业奠基人,当年好简陋好寒酸的条件
算起来应该是第二代了
向老科学家学习、致敬!
默哀......
向老科学家致敬!
多年前,舰船有专文介绍,一晃多年后,驾鹤西去
九十年代的舰船有专文采访,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向老科学家致敬!!
我们也感到难过
追忆许老!许老一路走好!!
国家栋梁,向许老致敬,
国家栋梁,向许老致敬,
老前辈啊敬礼。
老先生一路走好
向老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种文章不仅应该贴在超大,更应该简化后贴在各新闻头条。有些事情应该多让百姓了解了解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致敬               
这种文章不仅应该贴在超大,更应该简化后贴在各新闻头条。有些事情应该多让百姓了解了解
【哀悼】许学彦院士逝世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张高丽等向家属表示慰问,中船集团领导专程到上海看望
这种文章不仅应该贴在超大,更应该简化后贴在各新闻头条。有些事情应该多让百姓了解了解
至于为啥没上头条,这个就不知道了

至于为啥没上头条,这个就不知道了
因为私人新闻唯利是图,尽扯明星八卦那些吸引眼球的。

而类似于人民日报,天天歌功颂德,发表八股文,活在自己的维度中。

土鳖媒体宣传这块做的太烂啦,一点都不上心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每个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被祖国铭记!人虽已逝,精神永存!
致敬!
感到难过
常州武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