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别嘲笑什么八旗绿营了,湘军在太平军面前也是灭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10:58


说实话,如果没有多隆阿,就凭曾国荃那个呆子,都不够陈玉成灭的。湘军前期能打的将领,在太平军面前一个个倒下,塔齐布(满人),江忠源,李续宾等,曾国蕃的弟弟曾国华也被太平军打死。
湘军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回去招人,湘军允许杀人抢劫,工资特高,所以可以不断招到人。湘军工资是绿营八旗的好几倍。
另外说到曾国蕃的军事能力,真的不怎么样,一败再败。最后能够取胜,靠的是胡林翼,多隆阿,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至于曾国蕃和曾国荃,他们兄弟俩对军事方面就相互顶牛,意见不一。完全听曾国蕃的,必败,完全靠曾国荃,更是不行。没有多隆阿,鲍超,杨载福,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打外围,曾国荃不可能拿下安庆和南京。曾国荃总是早早地带2万人去包围安庆和南京,叫民工挖豪沟,就是因为他无所顾忌,有人替他打外围呢,怕什么。他只要挖豪沟包围太平军就行,把里面的人活活饿死,坐享其成。粮草什么的,自然有湘军水师杨载福帮他运来,他可以呆在那里2年时间,而城里的太平军呆1年就会饿死。这样,当李鸿章左宗棠早早拿下苏州杭州的时候,曾国荃还没有拿下南京,遭到朝廷斥责。
正因为这样,多隆阿瞧不起曾国蕃曾国荃兄弟俩,认为曾国荃本事最低却功劳最高,别人只是替他打工,后来打南京时多隆阿就不再配合曾国荃了。
曾国荃打仗的特点:挖沟。挖两道壕沟,他的部队就呆在两壕沟之间。前面的壕沟阻止城里的太平军进攻,后面的壕沟阻止外面的太平军来救援。以当时的条件,太平军要在有湘军把守的情况下越过壕沟非常难。况且还有那些打外围的。拿安庆战役来说,曾国荃包围安庆,陈玉成包围曾国荃,陈玉成在向曾国荃进攻的时候,后面也会受到鲍超,成大吉,多隆阿的进攻,腹背受敌。

说实话,如果没有多隆阿,就凭曾国荃那个呆子,都不够陈玉成灭的。湘军前期能打的将领,在太平军面前一个个倒下,塔齐布(满人),江忠源,李续宾等,曾国蕃的弟弟曾国华也被太平军打死。
湘军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回去招人,湘军允许杀人抢劫,工资特高,所以可以不断招到人。湘军工资是绿营八旗的好几倍。
另外说到曾国蕃的军事能力,真的不怎么样,一败再败。最后能够取胜,靠的是胡林翼,多隆阿,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至于曾国蕃和曾国荃,他们兄弟俩对军事方面就相互顶牛,意见不一。完全听曾国蕃的,必败,完全靠曾国荃,更是不行。没有多隆阿,鲍超,杨载福,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打外围,曾国荃不可能拿下安庆和南京。曾国荃总是早早地带2万人去包围安庆和南京,叫民工挖豪沟,就是因为他无所顾忌,有人替他打外围呢,怕什么。他只要挖豪沟包围太平军就行,把里面的人活活饿死,坐享其成。粮草什么的,自然有湘军水师杨载福帮他运来,他可以呆在那里2年时间,而城里的太平军呆1年就会饿死。这样,当李鸿章左宗棠早早拿下苏州杭州的时候,曾国荃还没有拿下南京,遭到朝廷斥责。
正因为这样,多隆阿瞧不起曾国蕃曾国荃兄弟俩,认为曾国荃本事最低却功劳最高,别人只是替他打工,后来打南京时多隆阿就不再配合曾国荃了。
曾国荃打仗的特点:挖沟。挖两道壕沟,他的部队就呆在两壕沟之间。前面的壕沟阻止城里的太平军进攻,后面的壕沟阻止外面的太平军来救援。以当时的条件,太平军要在有湘军把守的情况下越过壕沟非常难。况且还有那些打外围的。拿安庆战役来说,曾国荃包围安庆,陈玉成包围曾国荃,陈玉成在向曾国荃进攻的时候,后面也会受到鲍超,成大吉,多隆阿的进攻,腹背受敌。
陈玉成碰到的对手,无非就是多隆阿和鲍超。而鲍超当时归多隆阿节制,实际上陈玉成真正的对手就是多隆阿。


曾国峑早早去包围南京,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怕被别人抢了先手,打下南京可是头功啊。
最早在安庆挖壕沟,听到李续滨三河大败,曾国峑赶紧停止挖沟撤走,怕陈玉成啊。

曾国峑早早去包围南京,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怕被别人抢了先手,打下南京可是头功啊。
最早在安庆挖壕沟,听到李续滨三河大败,曾国峑赶紧停止挖沟撤走,怕陈玉成啊。
曾国蕃不是有名言:累败累战么?没有累战累败,那有累败累战
打仗不能硬拼,拼光了就没有本钱了。安庆既然有多隆阿挡着,就应该打武汉。第一怪李秀成不按计划打武汉,第二怪陈玉成打武汉不坚决。
太平军当时就应该坚决拿下武汉,打仗只能避实就虚,不能硬拼。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曾国藩胜仗不多,并不算啥,最后能打败对手就够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曾国藩胜仗不多,并不算啥,最后能打败对手就够了。
这句话不是这么解释的吧!配的上这句的应该是西汉的郅都
太平天国上层过于听信洋人,攻打武汉不坚决就是一例,而且洋人的船还帮湘军和淮军运兵通过太平天国控制的江面。
曾国藩的战略扎硬寨打呆仗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战争很残酷
盗火者探花 发表于 2016-3-7 22:56
曾国藩的战略扎硬寨打呆仗确实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就是这个道理。

百战百胜,那只能是极少数,或者根本就是演义。
“湘军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回去招人”,这就是曾的厉害之处,也是湘军最后能胜利的保证。

对于一个农业经济社会,军队一定要有可靠的根据地。
军事、政治斗争,哪那么容易啊。最终的胜利者,都是经过一次次的失败走过来的。你当咱们自己的太祖就是永远伟大着过来的吗?就连tg高层将领也说,主席的脾气从遵义会议以后特别温和,指挥将领大都用商量的口吻,换句话说,在江西的时候,他那脾气算是很差的。
真正的强者,就在于失败(包括别人的失败)中站得起来,而且能规避相同的失败。最终的胜利者,一般来说,都在他自己的时代极具特点,否则不会成为胜利一方。简单地归结于那一个人,哪一个方面,都未免有点偏颇了,毕竟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即便要干成一个事,也是调动多方面因素才能实现的。
zjwd 发表于 2016-3-5 19:54
打仗不能硬拼,拼光了就没有本钱了。安庆既然有多隆阿挡着,就应该打武汉。第一怪李秀成不按计划打武汉,第 ...
没有战略家吧,只有战术家,
有战略家的起义军大都占领城市拉起大旗建立朝廷了
营证 发表于 2016-3-9 10:1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所以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根据地上瘾了,
一有机会就死命的建设根据地。
共军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根据地统一战线,居其一,可见重大意义。
这可大学必修课毛泽东思想概论中明确描述的。
湘军颇有点雇佣兵的味道,战斗力还超强,跟太平军比几乎是一比十,很难理解那个时候为了几倍的军饷能到这种悍不畏死的程度?
湘军颇有点雇佣兵的味道,战斗力还超强,跟太平军比几乎是一比十,很难理解那个时候为了几倍的军饷能到这种 ...
曾剃头允许湘军破城任意烧杀淫掠,所以打仗争相积极,非军饷多的原因,但战斗力不强,只能仗着人多步步蚕食。

太平军中后期大多数是新附兵员组成,安徽、浙江、江苏,这些兵员战斗力,至少相比原来早期的太平军软弱许多。
勇猛无畏的广西来的老兄弟,一路上大多牺牲所剩无几了,否则若广西兵还在,绝不会让曾剃头的湘兵捡便宜。
挖沟也算是个办法

笨人的懒办法
linbiaoyzy 发表于 2016-3-22 19:30
所以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根据地上瘾了,
一有机会就死命的建设根据地。
共军的三大法宝,武装斗争根据 ...
中共赢就赢在“党政军”这个排位上
yanm 发表于 2016-3-24 10:39
湘军颇有点雇佣兵的味道,战斗力还超强,跟太平军比几乎是一比十,很难理解那个时候为了几倍的军饷能到这种 ...
之前起义太平军是真正信徒,都是广西呢,一起出来,消耗,死了好多。
后面好多是裹挟呢人口,充量。战斗力下降。内讧失人心。
湘军还是那个之前湘军,但太平军已经不是之前太平军


太平军定都,在离乡背井的地方。兵源老百姓生活习惯,民风都不一样。
接触外来文化程度也不一样,到底有几个真正信上帝。地域差别,咋个要跟你卖命呢。圣库制度
相反,在乱世,雇佣军优势就突出,给钱就行,到处的人都会来。 不管什么道德,礼义廉耻,信仰。

太平军定都,在离乡背井的地方。兵源老百姓生活习惯,民风都不一样。
接触外来文化程度也不一样,到底有几个真正信上帝。地域差别,咋个要跟你卖命呢。圣库制度
相反,在乱世,雇佣军优势就突出,给钱就行,到处的人都会来。 不管什么道德,礼义廉耻,信仰。
能呆一年?早饿死了吧?杭州被太平军包围才7天就饿死了10万。包围一年那就饿死了540万人了。


后期太平军最大的错误就是李秀成的东征,还拉上陈玉成一起去,浪费了解救安庆的宝贵时间。本来太平军在安徽还是攻势的。东征苏常可以带来钱财,但不能得到大量的粮食。太平军东征期间,湘军得以从容布置防线。以陈玉成的野战能力,只要他不参加东征,一直呆在安徽,还是有办法对付湘军的。陈玉成的特点是速度快,扎营快,打仗硬朗,声东击西,善用迂回包抄,让胡林翼曾国藩疲于应付。

后期太平军最大的错误就是李秀成的东征,还拉上陈玉成一起去,浪费了解救安庆的宝贵时间。本来太平军在安徽还是攻势的。东征苏常可以带来钱财,但不能得到大量的粮食。太平军东征期间,湘军得以从容布置防线。以陈玉成的野战能力,只要他不参加东征,一直呆在安徽,还是有办法对付湘军的。陈玉成的特点是速度快,扎营快,打仗硬朗,声东击西,善用迂回包抄,让胡林翼曾国藩疲于应付。


打破江南大营后,当时苏常基本没多少清政府的正规军队了,苏常地区对南京并没有威胁,可以晚一点动手。但李秀成急于扩大自己的地盘,也贪图苏常地区的财富,竟然忽视安庆的危机去打苏常。而且时间远远超过洪秀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拿了苏常,还要打上海,活生生催生出了一支现代化武器的淮军。

打破江南大营后,当时苏常基本没多少清政府的正规军队了,苏常地区对南京并没有威胁,可以晚一点动手。但李秀成急于扩大自己的地盘,也贪图苏常地区的财富,竟然忽视安庆的危机去打苏常。而且时间远远超过洪秀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拿了苏常,还要打上海,活生生催生出了一支现代化武器的淮军。


曾国藩吸取以前与太平军作战的教训,要求曾国荃在包围安庆后,不攻坚,不出战,坚持1年零3个月,牢牢把安庆困死。曾国荃在安庆城外挖两道濠沟,深6米,宽6米,濠沟下面放置很多朝上的铁钉,人跳下去就会被扎死。濠沟后面还有坚固的营垒,类似于城墙,湘军在营垒上面架设火炮,火枪等武器。而陈玉成这边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靠人肉往上填。陈玉成每2小时发动一次进攻,两天之内竟发动了16次进攻!牺牲了一万五千多人。最后陈玉成意识到这种方法完全不行,几天之内他的部队要全部完蛋也解决不了问题。
假如陈玉成能拥有后来李秀成部队拥有的西洋大炮,曾国荃怕是难以挡住陈玉成的进攻。
因为,曾国荃的濠沟和营磊不是没有被攻破过,但是湘军迅速挖好第二道濠沟,层层阻击太平军的进攻。

曾国藩说:贼无粮而我有粮,贼不能持久而我能持久。在这种形势下,安庆失守是必然的。虽然陈玉成还可以通过菱湖用小船运一些粮食到安庆城内,因为安庆北面是菱湖,菱湖上并没有曾国荃的部队。曾国荃发现这个漏洞之后,马上通知杨载福的水师把长江上的大船抬进湖内,阻止太平军的小船输送粮食。这时安庆已经被完全封锁了。城内的太平军只能人吃人了。


曾国藩吸取以前与太平军作战的教训,要求曾国荃在包围安庆后,不攻坚,不出战,坚持1年零3个月,牢牢把安庆困死。曾国荃在安庆城外挖两道濠沟,深6米,宽6米,濠沟下面放置很多朝上的铁钉,人跳下去就会被扎死。濠沟后面还有坚固的营垒,类似于城墙,湘军在营垒上面架设火炮,火枪等武器。而陈玉成这边没有先进的武器,只能靠人肉往上填。陈玉成每2小时发动一次进攻,两天之内竟发动了16次进攻!牺牲了一万五千多人。最后陈玉成意识到这种方法完全不行,几天之内他的部队要全部完蛋也解决不了问题。
假如陈玉成能拥有后来李秀成部队拥有的西洋大炮,曾国荃怕是难以挡住陈玉成的进攻。
因为,曾国荃的濠沟和营磊不是没有被攻破过,但是湘军迅速挖好第二道濠沟,层层阻击太平军的进攻。

曾国藩说:贼无粮而我有粮,贼不能持久而我能持久。在这种形势下,安庆失守是必然的。虽然陈玉成还可以通过菱湖用小船运一些粮食到安庆城内,因为安庆北面是菱湖,菱湖上并没有曾国荃的部队。曾国荃发现这个漏洞之后,马上通知杨载福的水师把长江上的大船抬进湖内,阻止太平军的小船输送粮食。这时安庆已经被完全封锁了。城内的太平军只能人吃人了。


陈玉成善战是出了名的,他最有名的战术是“三十检点回马枪”,让清军吃尽了苦头。“三十检点回马枪”也没什么特别的稀奇,主要就是佯败,诱敌深入,等敌人进入包围圈之后再断敌退路,予以包围歼灭。碰到厉害的敌人,他不会马上攻坚作战,而是一夜间迅速建立起坚固的营垒,这种方法,湘军方面也给予了总结,叫作“包营为营”。因为会打仗的湘军将领也是会扎营的,而且营垒也比较坚固,不好打。陈玉成的“包营为营”战术就是迅速建立许多营垒,将敌人的营垒包围起来。但不是完全包围,而是留一条通道,让敌人认为可以逃出去。如果敌人从那条通道突围的话,就中计了。因为在那条通道两旁,陈玉成会设下埋伏。所以,了解陈玉成的湘军将领,一般不会从那条通道逃走,而往人多的地方冲,往营垒坚固的地方冲,有时还有条活路。当然,能不能冲出去,要靠勇猛,有时要靠运气。李续宾就没有运气,而鲍超又勇猛又有运气,虽然他也被陈玉成打伤过。
陈玉成手下有五大队五小队,主要将领有陈时永、卜占魁、唐正才、梁成富、刘昌林、马融和,而陈得才,赖文光,吴如孝这些有名气的并不是最能打的。
陈玉成最擅长的是野战。他的部下说他最善于用选锋,摆成前少后多的锥形阵,“层层推进,有进无退”,哪个敢后退格杀勿论。当然陈玉成也碰到过对手,湘军里面最厉害的是多隆阿、鲍超,这两人的共同特点是不跟陈玉成硬拼,专找他的软肋进攻。所以陈玉成即使包围住了多隆阿和鲍超,也都被他们逃出去。后来陈玉成碰到他们是越打越不行了,只有避开他俩。

陈玉成善战是出了名的,他最有名的战术是“三十检点回马枪”,让清军吃尽了苦头。“三十检点回马枪”也没什么特别的稀奇,主要就是佯败,诱敌深入,等敌人进入包围圈之后再断敌退路,予以包围歼灭。碰到厉害的敌人,他不会马上攻坚作战,而是一夜间迅速建立起坚固的营垒,这种方法,湘军方面也给予了总结,叫作“包营为营”。因为会打仗的湘军将领也是会扎营的,而且营垒也比较坚固,不好打。陈玉成的“包营为营”战术就是迅速建立许多营垒,将敌人的营垒包围起来。但不是完全包围,而是留一条通道,让敌人认为可以逃出去。如果敌人从那条通道突围的话,就中计了。因为在那条通道两旁,陈玉成会设下埋伏。所以,了解陈玉成的湘军将领,一般不会从那条通道逃走,而往人多的地方冲,往营垒坚固的地方冲,有时还有条活路。当然,能不能冲出去,要靠勇猛,有时要靠运气。李续宾就没有运气,而鲍超又勇猛又有运气,虽然他也被陈玉成打伤过。
陈玉成手下有五大队五小队,主要将领有陈时永、卜占魁、唐正才、梁成富、刘昌林、马融和,而陈得才,赖文光,吴如孝这些有名气的并不是最能打的。
陈玉成最擅长的是野战。他的部下说他最善于用选锋,摆成前少后多的锥形阵,“层层推进,有进无退”,哪个敢后退格杀勿论。当然陈玉成也碰到过对手,湘军里面最厉害的是多隆阿、鲍超,这两人的共同特点是不跟陈玉成硬拼,专找他的软肋进攻。所以陈玉成即使包围住了多隆阿和鲍超,也都被他们逃出去。后来陈玉成碰到他们是越打越不行了,只有避开他俩。


多隆阿和鲍超到底有什么本事让陈玉成对他们无可耐何呢?最开始的时候,多隆阿和鲍超在都兴阿手下与陈玉成作战,经常被陈玉成打败,鲍超和曾国荃在安庆挖濠沟的时候,听到李续宾三河大败,吓得马上停止挖沟,迅速撤到湖北去。因为陈玉成在三河全歼湘军主力,当时湘军最厉害的是李续宾的部队,李续宾都败了,谁能挡住陈玉成呢?可以说没有。陈玉成马上乘胜追击,收复庐州等大大小小的城池。安徽巡抚李孟群也被陈玉成活捉。
多隆阿和鲍超之所以越打越勇,是因为他们逐渐掌握了陈玉成的太平军的缺点。陈玉成的人多,但真正能打的并不多。多数是湖北安徽的新兵,还有北方的捻军,捻军人也多,但战斗力差点。多隆阿和鲍超被陈玉成包围之后,开始的时候也害怕,因为陈玉成的人太多了,连营二十里,看着就心慌。经过了血的教训之后发现,太平军广西之外的省招来的兵战斗力差,陈玉成也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战斗力差点没关系,还有能打的呢。问题是这些不能打的一旦乱了往后跑是非常难管的,会伤及整个军队的士气,不是说你用刀逼着他们就能管住的。所以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意思。陈玉成也知道这个,所以包围住鲍超之后,就用自己的能打的部队亲自向鲍超进攻,差点把鲍超干掉,鲍超也受伤了。后来鲍超与逃出来的士兵一见面就掉眼泪,连说命大,差点死在里面。鲍超的手下也死了很多。

那么多隆阿和鲍超是如何区分广西太平军和非广西的太平军呢?当时没有普通话,广西汉族人大多数讲白话和客家话,湖北安徽的人讲的肯定是他们本地的方言,还有捻军是讲北方的方言。这都好区分。太平军恰恰忽视了这方面的缺点,足以致命,却没有改进弥补。敌人问话你不能随便回答,一回答口音被人家知道了。
上面讲的太平军的缺点就是太平军有能打的和不能打的两种,就是战斗力好和差两种,这是从大的方面讲。太平军还有很多缺点,被湘军逐一掌握。象最关键的敌我识别问题,太平军就没有做好,而湘军的敌我识别做得非常好。如湘军向太平军问话,你随便回答,口音被敌人知道了,麻烦了。有时湘军还穿上太平军的衣服冒充太平军,来搞偷袭。太平军的敌我识别没有做好,太简单。看到穿着太平军衣服的就以为是自己人。而湘军就做得非常好,不是看衣服,也不是听口音,而是靠口令。口令识别在现代军队都还在用,是非常保密又有效的识别手段。对面的部队不管是谁,对了口令就是自己人,口令不对或者不回答口令的,马上就上去大砍。如果太平军把敌我识别做好了,不说太平天国能打败清朝,起码鲍超是难逃陈玉成的包围圈了。因为有一次鲍超被陈玉成包围,冲不出去,粮食也快吃完了,再冲不出去就只有等死。恰 恰 这时太平军的送粮队来送粮食了,因为是深夜,送粮队看不清对方是谁,就问话,是不是英王的部队,鲍超说是。送粮队就把粮食送到鲍超的营垒里了,而且进去出不来了。如果太平军也是有口令识别的,就会对口令,鲍超对不上口令,估计要完蛋。

多隆阿和鲍超除了掌握了陈玉成的缺点,也学习了他的优点。陈玉成的优点之一是扎营快,一夜之间就把营扎好,非常坚固,有几米高,就是个土城墙了。营垒扎好了,就可以防御,部队在里面做饭,休息都可以。陈玉成一夜之间扎好营垒,多隆阿和鲍超竟然2个小时就扎好坚固的营垒,比陈玉成还要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和多隆阿鲍超一起的还有个唐训方,扎营的技术差点,两个小时只能扎到一米高,没办法,扎不好营,在陈玉成的包围圈里就呆不长,人家来进攻你就要完蛋。所以唐训方发现多隆阿2个小时扎到2米高的营垒,而他自己只能扎到1米高,没办法,只有马上突围出去,否则没命了。这时你突围出去,损失大不说,还完不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所以唐训方被胡林翼处罚了。

多隆阿和鲍超到底有什么本事让陈玉成对他们无可耐何呢?最开始的时候,多隆阿和鲍超在都兴阿手下与陈玉成作战,经常被陈玉成打败,鲍超和曾国荃在安庆挖濠沟的时候,听到李续宾三河大败,吓得马上停止挖沟,迅速撤到湖北去。因为陈玉成在三河全歼湘军主力,当时湘军最厉害的是李续宾的部队,李续宾都败了,谁能挡住陈玉成呢?可以说没有。陈玉成马上乘胜追击,收复庐州等大大小小的城池。安徽巡抚李孟群也被陈玉成活捉。
多隆阿和鲍超之所以越打越勇,是因为他们逐渐掌握了陈玉成的太平军的缺点。陈玉成的人多,但真正能打的并不多。多数是湖北安徽的新兵,还有北方的捻军,捻军人也多,但战斗力差点。多隆阿和鲍超被陈玉成包围之后,开始的时候也害怕,因为陈玉成的人太多了,连营二十里,看着就心慌。经过了血的教训之后发现,太平军广西之外的省招来的兵战斗力差,陈玉成也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战斗力差点没关系,还有能打的呢。问题是这些不能打的一旦乱了往后跑是非常难管的,会伤及整个军队的士气,不是说你用刀逼着他们就能管住的。所以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意思。陈玉成也知道这个,所以包围住鲍超之后,就用自己的能打的部队亲自向鲍超进攻,差点把鲍超干掉,鲍超也受伤了。后来鲍超与逃出来的士兵一见面就掉眼泪,连说命大,差点死在里面。鲍超的手下也死了很多。

那么多隆阿和鲍超是如何区分广西太平军和非广西的太平军呢?当时没有普通话,广西汉族人大多数讲白话和客家话,湖北安徽的人讲的肯定是他们本地的方言,还有捻军是讲北方的方言。这都好区分。太平军恰恰忽视了这方面的缺点,足以致命,却没有改进弥补。敌人问话你不能随便回答,一回答口音被人家知道了。
上面讲的太平军的缺点就是太平军有能打的和不能打的两种,就是战斗力好和差两种,这是从大的方面讲。太平军还有很多缺点,被湘军逐一掌握。象最关键的敌我识别问题,太平军就没有做好,而湘军的敌我识别做得非常好。如湘军向太平军问话,你随便回答,口音被敌人知道了,麻烦了。有时湘军还穿上太平军的衣服冒充太平军,来搞偷袭。太平军的敌我识别没有做好,太简单。看到穿着太平军衣服的就以为是自己人。而湘军就做得非常好,不是看衣服,也不是听口音,而是靠口令。口令识别在现代军队都还在用,是非常保密又有效的识别手段。对面的部队不管是谁,对了口令就是自己人,口令不对或者不回答口令的,马上就上去大砍。如果太平军把敌我识别做好了,不说太平天国能打败清朝,起码鲍超是难逃陈玉成的包围圈了。因为有一次鲍超被陈玉成包围,冲不出去,粮食也快吃完了,再冲不出去就只有等死。恰 恰 这时太平军的送粮队来送粮食了,因为是深夜,送粮队看不清对方是谁,就问话,是不是英王的部队,鲍超说是。送粮队就把粮食送到鲍超的营垒里了,而且进去出不来了。如果太平军也是有口令识别的,就会对口令,鲍超对不上口令,估计要完蛋。

多隆阿和鲍超除了掌握了陈玉成的缺点,也学习了他的优点。陈玉成的优点之一是扎营快,一夜之间就把营扎好,非常坚固,有几米高,就是个土城墙了。营垒扎好了,就可以防御,部队在里面做饭,休息都可以。陈玉成一夜之间扎好营垒,多隆阿和鲍超竟然2个小时就扎好坚固的营垒,比陈玉成还要快,长江后浪推前浪。和多隆阿鲍超一起的还有个唐训方,扎营的技术差点,两个小时只能扎到一米高,没办法,扎不好营,在陈玉成的包围圈里就呆不长,人家来进攻你就要完蛋。所以唐训方发现多隆阿2个小时扎到2米高的营垒,而他自己只能扎到1米高,没办法,只有马上突围出去,否则没命了。这时你突围出去,损失大不说,还完不成上级交给你的任务。所以唐训方被胡林翼处罚了。
汉唐以来悍者,近世罕有其匹。


几个秀才主帅超柴,士兵战斗力很弱,但是作战方法对头,慢慢守慢慢耗,最后把对手耗死。跟明末明军西南平蛮有一拼。

几个秀才主帅超柴,士兵战斗力很弱,但是作战方法对头,慢慢守慢慢耗,最后把对手耗死。跟明末明军西南平蛮有一拼。
不明白,楼主,我们哪里嘲笑了??没有嘲笑啊
挖沟筑垒,当时普遍都用的方法。
李续滨太厉害了,以少打多啊
前期的太平军和后期的太平军素质差太多了。前期的太平军的伏地阵不是一般精锐学的来的,匍匐列阵,等敌军接近后起身迎敌,训练、勇气、判断缺一不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