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倒台后江青女儿李讷艰难再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1:03:42
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四人帮”倒台,必然会“殃及”他们的家人。但至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至今仍鲜为人知。

图片

  张春桥母亲选择自杀

  1981年1月,张春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改为无期徒刑。

  张春桥的妻子原名李淑芳,1916年生人,1943年被分配到北岳区党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由此结识了张春桥。1943年日军大“扫荡”时李被捕叛变,后改名文静。文静给张春桥生了4个孩子,三女一男。据说,两人感情不错,张春桥爱抽烟,也喜欢喝酒,文静也抽烟喝酒陪着他;张春桥夜间工作时,文静通知厨师做夜餐。而在“文革”中,仕途看好的张春桥决心与文静“一刀两断”。在张春桥被捕入狱前,两人正在闹离婚。两人的离婚虽经中央批准,但没有公开。1998年1月,张春桥保外就医后,文静仍与其一起生活了最后几年。

  而张春桥的母亲宋蕙卿,在得知他倒台后,即在1977年4月1日自杀于上海。

图片

  姚文元女儿遭地方官员“避嫌”

  姚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45岁入狱,1996年刑满时,已是65岁。而在“四人帮”之中,姚文元是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那是在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因糖尿病去世。他和妻子葬在一起,但墓碑上没有他的名字。

  姚文元的妻子金英,于1996年8月19日病逝。金英病逝时,姚文元尚在服刑期间——离刑满只有一个多月。姚文元被捕之后,金英回到上海。姚家不再住在康平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宿舍里,而是在上海卢湾区一所普通民宅里。金英也已不在原单位工作,调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单位,只是挂名而已,从未上班,长期请病假在家,很少外出。

  姚文元的父亲姚蓬子是诗人,也写过小说,曾与丁玲一起创办左联刊物《北斗》。1986年起,姚文元继承了姚篷子的部分遗产,由妻子代管,作为家属去探监、妻子治病和子女学习的费用。姚文元的3个女儿中,有一个是残疾人,生活相当贫困。姚文元的女儿不乏同情者,但仍生活在其父带来的阴影中。有一次当地居委会举办了一个联欢会,居委会干部对外再三强调,姚文元的女儿和其父已“划清界限”,否则也不会让她参加联欢会。然而,即便如此,听说有姚的女儿参加,一些获邀的地方官员最后仍拒绝出席这个联欢会。

图片

  王洪文老家房子被村里强拆

  1932年,王洪文出生在吉林长春西新乡开源村。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小时候,因为家庭贫苦,王洪文没读过书,只念了3个月的《百家姓》。17岁那年,他参军离开家,除转业那年(1958年)回过家乡一趟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他参军的第3年,父亲王国胜因肺病去世。他被押进秦城监狱的第5年,母亲王杨氏因病去世。

  王洪文是长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王洪文的弟弟妹妹及其后代,都是普通工人、农民。二弟王洪武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早些年在村里当过队长,后来又当了村里的治保主任。王洪文进了北京后,王家在当地成了旺族,王洪武也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人物,常常有村里乡里的人来请他出去帮着办事。王洪文的母亲也受到了村里乡里人的尊敬,乡里有许多次开会,都把王洪文的母亲请去,让老太太坐在主席台的正中,上台下台、上厕所都让红卫兵搀扶着。

  1974年,王家扒了旧房想盖新房,王洪武托人买来砖瓦、木料,村里说要帮着盖房子。王洪武的母亲做事小心谨慎,不同意村里帮着盖,怕有什么影响。可村里却非要帮着盖不可。王洪文被捕后,王家压力很大。王洪文刚被抓起来,村里就来人撵王家的人搬出家门,并把王家4间房子给扒了,扒下来的砖瓦木料全拉走了。王洪武已没钱再盖砖挂面的房子了,只好盖了3间土房。因受王洪文的影响,他的村治保主任的职务很快就给撤了下来。

  王洪文的妻子叫崔根娣,是上海棉纺织17厂的工人。她同王洪文结婚后生有两男一女。王洪文从上海到北京担任党的副主席之后,曾向妻子提出过离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被关入秦城监狱成为阶下囚之后,每年国庆节这一天,崔根娣都要带着他们的孩子从上海赶来探监,因为这一天是她与王洪文的结婚纪念日。这位平凡而善良的女工对找她谈话的领导异常平静地说:“王洪文犯了罪,你们怎么判我不管,可是我不离婚。他还年轻,又是苦出身,我要等他。”崔根娣还跟王洪文老家的弟妹们格外亲。王洪文被押秦城监狱后,她多次给王洪文的弟弟、妹妹写信,还多次从上海回开源村。

图片

  江青女儿李讷艰难再婚

  李讷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叫她下去生活在工人农民中间。她到了江西省进贤县,在中办五七干校劳动。在那里,她认识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服务处的一位同志。对于生活问题,毛泽东向李讷说过:“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李讷和这位一般工作人员谈得来,产生了感情。这件事,毛泽东同意;江青不同意。李讷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干校与那位同志结婚了。婚后,就在五七干校劳动生活。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这件婚事江青始终不同意,与李讷闹矛盾。加上其他多方面原因,李讷与丈夫之间也渐渐生出一些矛盾,感情出现裂痕,后来离了婚。从此,李讷便独自带着儿子生活。

  我不断去看李讷。开始只是谈她的身体和孩子,次数多了。便谈到了婚姻问题。我劝道:“还是组成个家庭好,我帮你找个男朋友吧。”她沉默片刻,轻轻叹口气:“唉,我妈妈是‘四人帮’,坐监狱呢……谁肯找我呀?我赶紧说:“不要那么想。你妈妈是‘四人帮’,你爸爸还是伟大领袖呢。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就是历史!你还是找个人好,小尹还要帮你忙呢。”

  我说的小尹叫尹荆山,也曾工作在毛泽东身边。李讷听说了,很受感动,望着我问:“小尹那么小,还想这事”,我笑道:“多少年了?小尹可不小了,都四十多岁了,当经理呢!”

  劝说过李讷,我看到她并不坚决反对,便开始暗暗物色。1984年,战友王景清来看望我和银桥,我发现机会来了。

  王景清是1940年参加革命,原在中央警卫团当门卫,后调剂少奇那里当警卫队警卫。他离婚了,独身一人,是离休的师职干部,也想建立一个家庭。我觉得条件不错,就向他介绍李讷。他当警卫时常见到李讷,印象很好,他不好意思,不讲什么,但我从他眼神里明白了一切。我就领他去看望李讷,去过几次,虽然没说到这件事,但两个人的心意已经从神态里表露出来。

  不久,他们订婚了,写了结婚申请报告。

  李讷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资料图书处工作。报告上交后,迟迟不批。李讷对我说了,我就去找处长,处长帮忙催问几次。过了一段时间,报告终于批下来。

  1985年冬,李讷同王景清正式结婚。只在家里摆了一桌酒饭,简单朴素,符合毛泽东生前的习惯。参加婚礼的人不多,只有叶子龙和女儿叶丽亚、离休在家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康一民、还有李银桥和我。

  杨尚昆同志得知消息,送来一副被套,一包巧克力糖。他知道李讷小时候爱吃巧克力。还写了贺词,把全家人的名字都签上了。

  婚后,李讷生活是比较幸福的。王景清同志身体好,有朝气,兴趣广泛。李讷书法、绘画很好,王景清也能写能画,参加了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书法班,还参加了北京军区离休老干部合唱队。王景清关心体贴李讷,照顾李讷,采购、做饭一应家务自己全部担起来。李讷身体不好,常去医院,他便一早去排队挂号,陪李讷看病。他也帮李讷去监狱看望母亲。江青见到这位女婿,很满意。她说:“老王啊,你年轻时一定很漂亮。你50多了还这么精神。你们是谁帮忙介绍的?”王景清说:“李银桥和韩桂馨。”江青停了片刻,只说了一句:“银桥和小韩阿姨是好人。”

  来源:《史鉴》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四人帮”倒台,必然会“殃及”他们的家人。但至于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至今仍鲜为人知。

图片

  张春桥母亲选择自杀

  1981年1月,张春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改为无期徒刑。

  张春桥的妻子原名李淑芳,1916年生人,1943年被分配到北岳区党委宣传部任宣传干事,由此结识了张春桥。1943年日军大“扫荡”时李被捕叛变,后改名文静。文静给张春桥生了4个孩子,三女一男。据说,两人感情不错,张春桥爱抽烟,也喜欢喝酒,文静也抽烟喝酒陪着他;张春桥夜间工作时,文静通知厨师做夜餐。而在“文革”中,仕途看好的张春桥决心与文静“一刀两断”。在张春桥被捕入狱前,两人正在闹离婚。两人的离婚虽经中央批准,但没有公开。1998年1月,张春桥保外就医后,文静仍与其一起生活了最后几年。

  而张春桥的母亲宋蕙卿,在得知他倒台后,即在1977年4月1日自杀于上海。

图片

  姚文元女儿遭地方官员“避嫌”

  姚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45岁入狱,1996年刑满时,已是65岁。而在“四人帮”之中,姚文元是最后一个离开人世的。那是在2005年12月23日,姚文元因糖尿病去世。他和妻子葬在一起,但墓碑上没有他的名字。

  姚文元的妻子金英,于1996年8月19日病逝。金英病逝时,姚文元尚在服刑期间——离刑满只有一个多月。姚文元被捕之后,金英回到上海。姚家不再住在康平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宿舍里,而是在上海卢湾区一所普通民宅里。金英也已不在原单位工作,调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单位,只是挂名而已,从未上班,长期请病假在家,很少外出。

  姚文元的父亲姚蓬子是诗人,也写过小说,曾与丁玲一起创办左联刊物《北斗》。1986年起,姚文元继承了姚篷子的部分遗产,由妻子代管,作为家属去探监、妻子治病和子女学习的费用。姚文元的3个女儿中,有一个是残疾人,生活相当贫困。姚文元的女儿不乏同情者,但仍生活在其父带来的阴影中。有一次当地居委会举办了一个联欢会,居委会干部对外再三强调,姚文元的女儿和其父已“划清界限”,否则也不会让她参加联欢会。然而,即便如此,听说有姚的女儿参加,一些获邀的地方官员最后仍拒绝出席这个联欢会。

图片

  王洪文老家房子被村里强拆

  1932年,王洪文出生在吉林长春西新乡开源村。王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小时候,因为家庭贫苦,王洪文没读过书,只念了3个月的《百家姓》。17岁那年,他参军离开家,除转业那年(1958年)回过家乡一趟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他参军的第3年,父亲王国胜因肺病去世。他被押进秦城监狱的第5年,母亲王杨氏因病去世。

  王洪文是长子,下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王洪文的弟弟妹妹及其后代,都是普通工人、农民。二弟王洪武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早些年在村里当过队长,后来又当了村里的治保主任。王洪文进了北京后,王家在当地成了旺族,王洪武也成了让人刮目相看的人物,常常有村里乡里的人来请他出去帮着办事。王洪文的母亲也受到了村里乡里人的尊敬,乡里有许多次开会,都把王洪文的母亲请去,让老太太坐在主席台的正中,上台下台、上厕所都让红卫兵搀扶着。

  1974年,王家扒了旧房想盖新房,王洪武托人买来砖瓦、木料,村里说要帮着盖房子。王洪武的母亲做事小心谨慎,不同意村里帮着盖,怕有什么影响。可村里却非要帮着盖不可。王洪文被捕后,王家压力很大。王洪文刚被抓起来,村里就来人撵王家的人搬出家门,并把王家4间房子给扒了,扒下来的砖瓦木料全拉走了。王洪武已没钱再盖砖挂面的房子了,只好盖了3间土房。因受王洪文的影响,他的村治保主任的职务很快就给撤了下来。

  王洪文的妻子叫崔根娣,是上海棉纺织17厂的工人。她同王洪文结婚后生有两男一女。王洪文从上海到北京担任党的副主席之后,曾向妻子提出过离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被关入秦城监狱成为阶下囚之后,每年国庆节这一天,崔根娣都要带着他们的孩子从上海赶来探监,因为这一天是她与王洪文的结婚纪念日。这位平凡而善良的女工对找她谈话的领导异常平静地说:“王洪文犯了罪,你们怎么判我不管,可是我不离婚。他还年轻,又是苦出身,我要等他。”崔根娣还跟王洪文老家的弟妹们格外亲。王洪文被押秦城监狱后,她多次给王洪文的弟弟、妹妹写信,还多次从上海回开源村。

图片

  江青女儿李讷艰难再婚

  李讷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文化大革命”中,毛泽东叫她下去生活在工人农民中间。她到了江西省进贤县,在中办五七干校劳动。在那里,她认识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服务处的一位同志。对于生活问题,毛泽东向李讷说过:“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李讷和这位一般工作人员谈得来,产生了感情。这件事,毛泽东同意;江青不同意。李讷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干校与那位同志结婚了。婚后,就在五七干校劳动生活。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

  这件婚事江青始终不同意,与李讷闹矛盾。加上其他多方面原因,李讷与丈夫之间也渐渐生出一些矛盾,感情出现裂痕,后来离了婚。从此,李讷便独自带着儿子生活。

  我不断去看李讷。开始只是谈她的身体和孩子,次数多了。便谈到了婚姻问题。我劝道:“还是组成个家庭好,我帮你找个男朋友吧。”她沉默片刻,轻轻叹口气:“唉,我妈妈是‘四人帮’,坐监狱呢……谁肯找我呀?我赶紧说:“不要那么想。你妈妈是‘四人帮’,你爸爸还是伟大领袖呢。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就是历史!你还是找个人好,小尹还要帮你忙呢。”

  我说的小尹叫尹荆山,也曾工作在毛泽东身边。李讷听说了,很受感动,望着我问:“小尹那么小,还想这事”,我笑道:“多少年了?小尹可不小了,都四十多岁了,当经理呢!”

  劝说过李讷,我看到她并不坚决反对,便开始暗暗物色。1984年,战友王景清来看望我和银桥,我发现机会来了。

  王景清是1940年参加革命,原在中央警卫团当门卫,后调剂少奇那里当警卫队警卫。他离婚了,独身一人,是离休的师职干部,也想建立一个家庭。我觉得条件不错,就向他介绍李讷。他当警卫时常见到李讷,印象很好,他不好意思,不讲什么,但我从他眼神里明白了一切。我就领他去看望李讷,去过几次,虽然没说到这件事,但两个人的心意已经从神态里表露出来。

  不久,他们订婚了,写了结婚申请报告。

  李讷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资料图书处工作。报告上交后,迟迟不批。李讷对我说了,我就去找处长,处长帮忙催问几次。过了一段时间,报告终于批下来。

  1985年冬,李讷同王景清正式结婚。只在家里摆了一桌酒饭,简单朴素,符合毛泽东生前的习惯。参加婚礼的人不多,只有叶子龙和女儿叶丽亚、离休在家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康一民、还有李银桥和我。

  杨尚昆同志得知消息,送来一副被套,一包巧克力糖。他知道李讷小时候爱吃巧克力。还写了贺词,把全家人的名字都签上了。

  婚后,李讷生活是比较幸福的。王景清同志身体好,有朝气,兴趣广泛。李讷书法、绘画很好,王景清也能写能画,参加了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书法班,还参加了北京军区离休老干部合唱队。王景清关心体贴李讷,照顾李讷,采购、做饭一应家务自己全部担起来。李讷身体不好,常去医院,他便一早去排队挂号,陪李讷看病。他也帮李讷去监狱看望母亲。江青见到这位女婿,很满意。她说:“老王啊,你年轻时一定很漂亮。你50多了还这么精神。你们是谁帮忙介绍的?”王景清说:“李银桥和韩桂馨。”江青停了片刻,只说了一句:“银桥和小韩阿姨是好人。”

  来源:《史鉴》
http://www.yangtse.com/m/news/ji ... 55404118266375.html
这几个还是挺廉洁的。。。。。
胜者王候败则寇。
EFEFEF 发表于 2016-2-26 20:15
胜者王候败则寇。
略表同情。
胜者王候败则寇。
自古都是如此。
“姚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他45岁入狱,1996年刑满时,已是65岁。”

这是一点刑都没得减啊。

王洪文老家那帮人太势利了。
相比很多人    他们的人生算是幸福的了     唏嘘而已   不同情
相比很多人    他们的人生算是幸福的了     唏嘘而已   不同情
是的,文革一人倒台,成千上万人遭殃的都有。
家人有机会尝尝世间冷暖算是上等待遇了。

刘少奇的儿子是怎么卧轨自杀的?

那个掏粪工人惹了谁,也要被恶整?

当年帮助过江青的保姆,因为知道江青的旧事,反被江青关押,冤不冤?
那个王光美有什么罪,一关10多年?
真是矫情到令人恶心。


不错了 他堂兄可是做了十几年的大牢的。 她当时也是文革小将,官居北京市委副书记。最后也只是免除了职务保留了待遇。很不错了

不错了 他堂兄可是做了十几年的大牢的。 她当时也是文革小将,官居北京市委副书记。最后也只是免除了职务保留了待遇。很不错了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6-2-27 00:16
那个王光美有什么罪,一关10多年?
四清时王亲自搞的什么桃园经验,就是个小文革什么喷气式都是那时发明的,没想到不到一年就用到自己身上了
jl877 发表于 2016-2-27 01:08
四清时王亲自搞的什么桃园经验,就是个小文革什么喷气式都是那时发明的,没想到不到一年就用到自己身上了
算看明白了,您就是个看不惯派的,逆反心理啊十几岁正常,大了还这样得瞧瞧去
别扯什么独立思维

无影剑 发表于 2016-2-26 19:19
这几个还是挺廉洁的。。。。。


李讷就别装了,军报造反派,北京市委副书记,军报被她关押侮辱殴打迫害的干部少了?不抓她判刑算给足面子了,烧高香去吧
无影剑 发表于 2016-2-26 19:19
这几个还是挺廉洁的。。。。。


李讷就别装了,军报造反派,北京市委副书记,军报被她关押侮辱殴打迫害的干部少了?不抓她判刑算给足面子了,烧高香去吧
胜者王候败则寇。
他们要胜了,人民就过上魂牵梦绕的陈三两幸福生活了,孔老师就可以杀头,求仁得仁啊,不,是,求杀得杀啊
这几个还是挺廉洁的。。。。。
霍霍,人民过着陈三两的日子,王洪文锦衣玉食,动用外汇为他进口个人消费品,好个廉洁
他们要胜了,人民就过上魂牵梦绕的陈三两幸福生活了,孔老师就可以杀头,求仁得仁啊,不,是,求杀得杀啊
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装萌。
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装萌。
这不就是孔老师和他那类人的理想嘛?陈三两的生活多豪情啊,还要解救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呢,对,就是夹头老师家人还在美国受苦呢
这不就是孔老师和他那类人的理想嘛?陈三两的生活多豪情啊,还要解救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呢,对,就是 ...
是啊,众多的下岗工人、失足妇女、黑窑工等等正在豪情的生活。
是啊,众多的下岗工人、失足妇女、黑窑工等等正在豪情的生活。
他们会被报道出来,这是新闻自由的进步。陈三两你在当年敢批评?
他们会被报道出来,这是新闻自由的进步。陈三两你在当年敢批评?
是啊,最近的东北妇女集体约炮算不算新闻自由的进步?
是啊,最近的东北妇女集体约炮算不算新闻自由的进步?
骂人别打脸。那是闵猪的造谣。
是啊,最近的东北妇女集体约炮算不算新闻自由的进步?
算,澄清的新闻你看到了?
骂人别打脸。那是闵猪的造谣。
被媒体揭穿造谣是闵猪的辟谣嘛?
是啊,最近的东北妇女集体约炮算不算新闻自由的进步?
已经证明是假新闻了,不要再自我高潮了
你自己在高潮吗?
四清时王亲自搞的什么桃园经验,就是个小文革什么喷气式都是那时发明的,没想到不到一年就用到自己身上了
四清可是毛老头要搞的,而且极左过火事件在毛发动的任何一次运动中都有,想把责任推给一个女人,难啊。
方船子1 发表于 2016-2-27 15:15
四清可是毛老头要搞的,而且极左过火事件在毛发动的任何一次运动中都有,想把责任推给一个女人,难啊。
亲自下点主抓桃园经验
红色第一公主能够保一生平安就不错了,就不要在参合权力了,历史上弄权的公主有几个好下场!
四清可是毛老头要搞的,而且极左过火事件在毛发动的任何一次运动中都有,想把责任推给一个女人,难啊。
夫人干政的是始作俑者
夫人干政的是始作俑者
干什么政了?不都在毛的指导下搞四清的吗?

跑得是基层,又不是在台上耀武扬威、大做报告、牛逼哄哄。
信天翁123 发表于 2016-2-28 12:06
红色第一公主能够保一生平安就不错了,就不要在参合权力了,历史上弄权的公主有几个好下场!
不跟太祖姓? 有故事?
自古高层宫斗政变下台的,他们的结局算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