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重读鸦片战争:被“唯武器论”谎言粉饰的清军—我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6:28:53
  提起鸦片战争,我们就想到挥舞着大刀长矛的清军,会想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厉炮,甚至我们都会假设,如果我们能够有先进的武器,我们不会输。我们不至一次的抱怨清政府的腐朽和愚昧,乃至影视剧中都有一些情节,比如黄飞鸿,甚至近代的英雄人物,如《精武门》中的陈真,向世人解释“功夫打不过火枪的”。
  我们的先祖真的如此保守愚昧,1840年的英军的舰炮没有让清军惊醒,那么1862年英法联军还没有让清军明白吗?1894年的甲午之战清军还是应该接受点教训的呀?1900年的八国联军也没有让清军丢到大刀?60年都过去了,再顽固的头脑也该开窍了。显然,用闭关锁国,冥顽不化,迷信刀枪拳脚来解释清军的表现,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有学者不断的撰文,以证明清朝如何腐朽愚昧,如何保守顽固,试图证明清军的装备原始,也不断有历史人物现身证明当初何等英勇爱国,但是把一两次战败的原因归咎于武器落后,似乎顺理成章,可是解释不了干嘛一直都战败呀,洋务运动真的一点都没有用吗?充其量也就是为“唯武器论”提供支撑。追根究底,这样言论的根源,其实源自提倡洋务运动的李鸿章。  作为前期清军统帅李鸿章,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称:"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拙,则利钝悬殊。倭人于近十年来,……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故而,战争失败,"因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前线战将宋庆、依克唐阿等人,也屡屡谈到武器量少质劣,以至战败。后世史家往往据此将武器装备落后,作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抛开传统的观点,仅从武器装备演变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清军竟然是迷恋火器到极致的军队,全球都别无二家。
  一、 世界的兵器发展没有拒绝中国军队
  武器的发展,只能使战争变得容易。试想一下,杀死1个强壮的武士,变得仅仅需要扣动扳机时,那么这样的军队的兵员就可以从青壮男丁扩展到老弱妇孺,发动战争的人是喜欢刀剑,还是火枪呀?早在秦朝,弩的大量装备,就已经说明这一点,操作弩的士兵远比操作弓箭的士兵的训练容易。杀敌1万自损3千,战争更多的是在拼消耗。谁的补充快,谁就最终赢得战争。弩和长弓最后退出军队序列,正是在16世纪;虽然早期火枪在一些性能上要比弓弩差些,然而和弩手、尤其是长弓手比起来,火枪手的训练相当快捷,此外,火枪、尤其是弹丸的制造也很方便。要做一把长弓得好几个月,做一把弩得一周,而做一把火枪一天就够了;做一根弩箭要半个小时,弹丸却可以大批铸造,《悲惨世界》里描写起义者熔化金属器皿造弹丸,这在使用弓弩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1)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存在中英武器的代差
  西方在这一时期火枪经历了从火铳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的阶段。这时的火枪都属于前膛装弹的滑膛枪,如果说威力大于冷兵器还为时过早,但是从便于武装招募军人的角度,西方国家还是最喜爱的。滑膛燧发枪虽然比火绳枪有了很大进步,但它的射速、射程和精度都还远远不能令军人满意。事实上,战争的本质就是追求更高的杀戮效率,只要战争存在,对杀人方法的研究就永无止境。一直到19世纪以前,对火枪射速的要求永远是凌驾于射击精度而排在第一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射击精度实在太差了,只能用射速弥补,就是到了19世纪初也依然是这样。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在1814年写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甚至是100码外的人形靶;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率是一样的。”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却是“刺刀”,它才是促使火枪进一步发展的推手。早期刺刀还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 刺刀的最后普及,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时候,第一次步兵刺刀冲锋发生在1703年,此后刺刀在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中就成了步兵的主要进攻武器之一。苏沃洛夫强调“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其实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因为滑膛燧发枪的威力和射程都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并且射击对士兵来说,是需要自由的意志和灵活的身手的,对被专制独裁政治束缚、身材普遍高大的俄军士兵来说,不如让他们用刺刀冲锋更好一些。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都曾经说过“能挡住俄军刺刀冲锋的军队,世界上还没有”,这更多的是一种自豪,而不是吹嘘。
  

13世纪末,中国最早发明了金属管型射击火器——火铳。  

15世纪西班牙的“穆斯科特”火绳枪,俄罗斯的“皮夏里”火绳枪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产物
  

在16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依靠带发条的钢转轮摩擦燧石发火的燧石枪
  同样中国人对火器的研究并没有停下,火药的力量同样领国人痴迷。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药投入战场。火药武器的出现是在北宋时期,当在11世纪;这种最古老的火药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炸弹,以及借助火药推力把箭发射出去的“火箭”——其后,一直到13世纪末,在中国战场上占主流的火药武器都是炸弹。
  

  中国把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军装备的鸟铳射程可达 120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
  

明朝鸟枪射击阵法
  16世纪当火绳枪的技术从欧洲的商人那里传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将其玩到极致,甚至出现了长2.5米,重量超过40公斤、由两个人抬着的大型火绳枪----抬枪。并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将其传入中国。
  

抬枪,大型鸟枪,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以后的清湘军还在继续使用)。
  

  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
  在1626年至1627年,明军在宁远、锦州守卫战中凭恃火炮重创清军后,清廷才认识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开始组建火器部队。1691年(康熙三十年)设立八旗火器营,给每名士兵发鸟枪一支,并于每旗设子母炮五尊。由于康熙帝的重视,火炮专家辈出,火炮业发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机炮等枪炮的先进技术后,对中国古炮进行改进或重新制造,从而大大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率和杀伤效能。
  1517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的佛郎机大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最大的一种也在85毫米以下),重量轻许多。佛郎机大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对于子母炮这种火炮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成枪与子弹的关系,以现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佛郎机大炮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点:1.后装炮 2.定装弹药。我们可以认为:佛郎机大炮不仅是后装炮的祖先,而且是近代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
  “清代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故京营有火器营鸟枪兵之制,屡命各省防军参用枪砲。”可见清军喜爱火器达到痴迷程度,威力大,操作轻松,莫说达官贵族喜爱,连八旗子弟也乐于习练,毕竟不操练弓弩要容易。
  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特别喜欢炫耀武功,所以他的前期历次会战,特别是平定大小和卓要求绘图珍藏,从图中能看出清军火器装备状况。  


郎世宁画的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1762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  

王致诚画的《阿尔楚尔之战》1765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的时候,火枪虽然已经在英军普及,由于射程有限,火药容易受潮等原因,刺刀依然是最后决战的利器。清军没有装备刺刀,对于大量装备鸟枪和抬枪的清军来说,刀枪弓弩都是非常好的辅助。这一阶段不存在武器代差的问题。
  至于有关清军用实心弹打英舰,而英军回击开花弹来说明清军落后一说,只能怨作者不懂军事。简单说,打装甲目标用穿甲弹,打软目标用开花弹(高爆弹),这样的常识,清军和英军都是懂的。《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英军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链弹的描述:“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靖逆将军弈山等奏:“又将空心炮子,分作两半,炼成熟铁,中系铁链,约长尺许,用时将铁链收入空心,仍旧折合,无异寻常炮子。一经轰击出口,则两半飞舞,形如蝴蝶,击中夷船桅索,即行钩挂焚烧,名为蝴蝶炮子。”
  2)1862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器已经很先进
  这段时间,是西方火枪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由前膛装弹发展到后膛装弹时期。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1807年,英国人福塞斯发明了含击发药(雷汞)的火帽,打击火帽即可燃膛内发射药,继而出现了将弹头,发射药,和带金属底火子弹壳连成一体的定装式枪弹,使用定装弹大大简化了从枪管尾部填装枪弹的操作,便于封闭火药燃气,为后装枪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是枪械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1851年,金属壳子弹发明,淘汰了沿用150年的纸壳子弹。在1866年7月3日,普军以击针枪为代表的击败了奥地利的老式燧发枪。世界进入后膛枪时代。但是后膛装弹的火枪全面取代前膛的火枪还要再过10年,可以从1860年发生美国南北战争中可见一斑。此时的英法联军还是以前膛装弹的燧发枪为主。
  但是经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人对火器的偏爱只增不减。1851年国内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此后的13年间,中国的交战双方在火器的拼杀中,逐步奠定了武器现代化的变革。
  影视剧中情景再现
  1855年左右出版的《行军总要》规定,太平军早期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两”(有25个人),装备抬枪两杆,鸟枪5杆,抬枪是由两人操作的,照此计算,太平军步兵装备火器与装备刀矛的比例为9∶16,考虑到太平军一般不让新兵直接上阵,实际比例要更高。与太平军对敌的湘军,一个营分四哨,每哨八队,其中四队刀矛,两队抬枪,两队小枪(鸟枪),另有亲兵六队,其中三队刀矛,两队劈山炮,一队小枪,冷热兵器比为1∶1,两相对比,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
  1855年湖口之战时,汪海洋等太平军“先锋队”就使用洋枪突击,1858年的繁昌之战,太平军刘官芳部已大量使用洋枪。后期太平军装备的洋枪洋炮数量极多,如忠王几千人的卫队都以洋枪为武器,苏州城里装备洋枪的士兵更多达20000人。
  后期太平军一些部队也采取了将洋枪集中编组的形式,如陈炳文、邓光明部的洋枪队分别多至7000杆和4000杆,许多太平军枪手可以“隔数间屋击灭油灯”;1862年雨花台大战,忠王李秀成率领十多万人猛攻曾国荃湘军,更是将所能搜集到的几万杆洋枪和几百门新旧洋炮“悉萃于此一枝”,还摸索出用弹幕转移替代兵力进行压制的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淮军在1864年6月进攻苏、常太平军时,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万余人,已有洋枪万余枝,刘铭传部7000多人,有洋枪4000枝。到次年底与捻军作战时,"计出省及留防陆军5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其炮兵到1864年也建立了6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l08磅不等的火炮。已经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和土枪、土炮。  淮军在1865年有5万余人,装备洋枪三、四万杆,并建立了六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108磅不等的火炮。
  据记载辛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夏历七月廿三日)安庆之战,一日一夜,湘军共用火药至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二〕,当时战争,已大规模地利用火器,可以想见。
  此时我们都会明白,发生在1862年的清军与英法联军的战斗,肯定不是大刀长矛对战火枪。不知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导演是否了解这一状况。
  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军的已经开始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机枪
  

  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发明加特林转管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1884年(清光绪十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仿制。
  1885年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战,有“重炮机枪交轰,药烟迷漫,至不辨旗帜,弹积阵前逾寸,墙后大营且被毁。”的记载,“弹积阵前逾寸”就是描述当时的格林炮(加德林机枪)打剩下的纸质弹壳。
  

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  

约翰逊在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
  这张照片取景和前一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他们不再是工厂里的工人,而是约翰逊自己跪在地上,好像在进行武器测试,这也是汤姆逊中国之行中仅有的几张有自己的影像的照片。旁边的两个站立者也不在是上一照片的工人和官员,很可能汤姆逊雇佣的中国“苦力”。  

画面显示清军进行了“特色创新”,把机枪装在独轮车上,为了怕机枪被日晒雨淋,清军还特意在车上加装了一把油布伞。
  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装备更是远超日本
  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举办专造子弹火药的军械所以来,到1899年,洋务派人士共创立了30家兵工厂。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经出现,很快就会传到中国,被清军或买或仿制。这使清军武器与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观地说,这种差距并不算大。
  火药方面:1884年,法国工程师维列制成膨胀率高出黑火药3倍的硝化棉无烟火药。而后881年,这种火药还在研制中时就出现在李鸿章的奏折中。1895年,江南制造总局试制成功,"洋匠自谓不及,现在每年可造6万余磅" 。步枪方面:德国1888年推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发枪――1888年式毛瑟枪。11年后,汉阳枪炮厂即根据购自日本的仿制品自行仿制完成,即著名的"汉阳造"。而此前,能够5连发,性能与"购自外洋者无殊"的快利枪已经大量装备部队。
  

美国林明敦滚轮式步枪枪膛
  

德国毛瑟1888 后来仿制的叫“汉阳造”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枪
  奥地利曼利夏1888直拉式步枪
  火炮方面:清朝于1875年就已仿制成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阿姆期特朗前装炮,江南制造局还于1889年仿制成功大型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炮。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另外,到甲午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见,淮军的装备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
  

清军在九连城使用过的格鲁森37mm行营炮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管退式自动机枪。该枪还在试制阶段时,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由于当时该枪尚处在雏形,使用黑药铅弹,经仿制后发觉不甚适用,于1893年停造,仅生产了30余挺,部分用于朝鲜战场。当李鸿章看完马克沁机枪射击表演后竟然说"太快、太快"、"太贵、太贵"、"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过后来还是引进了。  

李鸿章参观马克沁重机枪
  

聂士成的清军
  以武卫军中装备最精良的聂士成武毅军为例。这支13000人的部队,拥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径的后装单发和连发毛瑟枪1万支、7.9毫米口径的后发毛瑟枪200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枪1万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骑枪1400支,还有军官用6轮连发左轮手枪和少量的温彻斯特、哈齐开斯等步枪与骑枪。此外,武毅军还有7.9毫米口径的马克沁机枪2挺,75毫米口径的12磅克虏伯炮16门、60毫米口径的7磅后装炮32门、57毫米口径的6磅格鲁森速射炮32门,这些炮每分钟都可以发射10发以上的炮弹。另外还装备了37毫米口径的2磅克虏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径的20磅后装炮等。这些火炮发射的开花弹、子母弹、葡萄弹、实心钢弹等,可以分别摧毁城墙和炮台工事、击杀密集进攻之敌、杀伤敌冲锋散兵、击穿敌舰钢甲等。
  不仅如此,大量直接购自西方的武器弹药也补充到清军队伍中。这使清军基本结束了冷兵器、火绳枪炮、击发枪和前装滑膛炮并用的状况,从而进入现代火器时代。  

图为谢家所炮台。
  甲午战争清军在战场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可以达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更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20倍以上,超过抗战时中国军队火炮的总和,甚至达到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中国军队火力的总和。  

刘公岛东南炮台的德制重炮。
  日军撤离时曾破坏清军炮台,但是放开了拆,仅凭自己的力量竟然没有办法摧毁。当时西方各国都认为大清要塞牢不可破,是当时全球工事最坚固,火力最强大的要塞。以至他们得知日军要去进攻清军环渤海黄海各要塞时都认为日本人是去找死。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其陆军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数量更比清军少得多。
  

日本村田式步枪
  最后只有少量轻型火炮的日本军队,并没有使用什么超级武器去攻击清军的炮台要塞群和坚固设防城市,而就是这么徒手爬上城墙的。
  如果真是大刀长矛去迎击日本军队,可能真不会被称为“东亚病夫”了。也正是清军如此拙劣的表现,1900年的八国联军才狠狠的在中国这块大蛋糕上撕下一口。
  二、 迷恋火器的清军其战斗力不堪一击
  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败于英军的刺刀  清军自入关后久不作战,疏于训练,贪图享乐,哪里还愿意操练劳苦的弓马骑射,刀枪肉搏。所以都是希望装备训练火铳,当时的火铳训练比射箭简单的多,装上药啪的一响,把个铁丸打出去就可以了,又轻松又好玩,是个人都可以完成,而射箭那真要累死人,不用上百把斤力气根本就拉不了硬弓,刀矛训练杀杀杀的那也绝对是苦活。所以清军从这时起,火器的装备率越来越高,至于弓马骑射刀矛肉搏则逐渐荒废,过渡到了主要用火器作战时代,大量的鸟枪与轻炮取代了弓箭长矛。
  清军对弓马骑射,刀矛肉搏训练的荒废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速度,放眼地球全球都找不到第2家,可以说大清在鸦片战争时期甚至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是全球火器作战思想最严重的国家,几乎完全废除了肉搏战,根本就没有肉搏战能力,打仗全靠火器对射。如果清军真是弓马立国,骑射为主,那鸦片战争反倒不会失败。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清楚的看到,当时的八旗军越来越火器化,但火器的性能却绝对没到可以让战斗完全不需要肉搏战的地步,所以曾对八旗军有“以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的指示,重新强调刀矛弓箭的作用。
  英军首先发现即使是使用简陋火器,并且用劣质火药的清军士兵,也能在大炮旁忍受开花弹的攻击,用火器顽强的与英军对射,打起来伤亡根本没法控制,更何况清军还火炮众多。但是英军只要一发起果断的白刃冲锋,清朝士兵就崩溃了。英军攻下的一系列要塞炮台,实际基本都是靠白刃战夺取的,定海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守城,同样是洋鬼子白刃突击拿下来的,洋鬼子只死2个,伤27个。从此英夷发现了击败清军的诀窍,那就是非常划算的白刃战,英军从此可以极小的代价在陆地上击败清军任何陆军部队,根本不需要再去用战舰与清军炮台拼死对射,这样英军地面上所向无敌,截断清朝的大运河航道,迫使清朝与之谈判,达成了作战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又败于英法联军的刺刀
  太平天国能奇迹般的壮大,就是因为清军肉搏能力太低,闹太平天国时清军的肉搏战能力怕是连第1次鸦片战争也不如了。还闹出过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杂以绿营威宁兵数百守炮位,竟被7个长毛持长矛短刀就追得丢弃大小炮位十余,投身激流,宁愿淹死也不敢肉搏,这样的大笑话。天津知县谢子澄一次亲自率队攻扑独流木城,蒙古马队以为后殿,结果谢子澄被长毛以长矛刺死的时候,蒙古马队数百在后观望不前,当长毛挺矛上前的时候。“…………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
  当满清大量的军力与国力被太平军拖住,也导致了英法敢于发动第2次鸦片战争。此战清军重炮火力依然远于英法舰炮,大沽口炮台的重炮对英法舰队伤害不小,但英法洋军一旦登上陆地,只刺刀一亮,清军的炮台立即失守,紧急之间把尚有一定肉搏能力的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以及外蒙骑兵紧急调来(内蒙骑兵当时已经杀羊都难了),结果不但指挥官久不习战阵,不知如何布兵排阵,就连士兵也不知如何杀敌,不但用骑兵步兵去通过狭小八里桥正面冲击英法联军方阵,在桥头遭到英法联军使用包括康格里夫火箭炮在内的各种火器T型阵密集射击,过桥之前就死伤了大半,而过桥之后,无论骑兵步兵均不知如何杀敌,瞎跑乱奔,丝毫不能动摇英法军刺刀方阵,肉搏中英法损1人,清军损40人,故此27000步骑军一战全灭。
  3)甲午战争让日军尝到刺刀见红的甜头
  日军的整体装备远落后与清军,但是日军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术屡屡见效。等对方冲到几十米以内,端着成百上千白光耀眼的刺刀,大吼着冲进来的时候,清军很自然的就彻底崩溃了。活着有军饷拿,死了哪里还有白银拿?丢了阵地责任又怪不到小兵身上,于是全部丢弃武器,向后逃跑,这时后清军战斗力也是爆表(仅仅是指逃命的潜质),玩命奔跑的劲头让日军几乎从来都追不上逃跑的清军。
  清军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连连溃败,而且还表现在每一次溃退,均"尽弃军实走,器械尽失"。这不仅削弱自己装备的总体实力,而且反过来大大加强了日军的装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尊,步枪10000余枝;鸭绿江防之战,丢失大炮78尊,枪4400枚;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尊,枪600枝。以上数处清军遗弃的炮弹达数百万发,子弹达4000万发以上。另据日方统计,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17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威海卫、澎湖等地清军遗弃的火炮亦达数百门,枪枝、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而在甲午战争全过程中,日军仅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两相比较,怎不令人触目惊心!李鸿章曾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依克唐阿自己承认,自开战以后失去枪枝7807枝,损坏880余枝。至于火炮,到1895年初,只剩下快炮4尊。这些武器被日军缴获后,势必导致敌我装备的此消彼长。日军将缴获的武器(特别是大炮)投入战斗,大大加强了火力。如旅顺口之战,日军以所得卫汝贵部快炮"登山俯击"清军炮台。威海卫之战,日军攻占沿岸炮台之后,即掉转炮口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田庄台之战,是役,"我海盖间历战所失行营大小炮无虑百尊,尽为倭人攻具,列辽河南岸,数倍我炮"。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清军势不能支,乃"大溃西奔"。可见,武器装备此消彼长的变化,对战争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4)八国联军彻底断送了国人对清军的最后一点希望
  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羞辱,原以为是技不如人,所谓“技”指的就是武器远远落后于西人。然而,“庚难”时的清军已全部列装西洋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由西洋教官亲自训练,谓之“新军,”却仍然一败再败,岂不怪哉?看来“唯武器论”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八国联军的领队,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事后写信对英国公使说:(意军缴获的清军武器)中包括“最新式的曼利彻式卡宾枪的型号,比联军中的奥匈部队列装的卡宾枪更为先进,似为刚出厂的新品;而克虏伯大炮比德军现役的所有大炮口径更大、瞄准更精、射程更远、更为新式”。 西蒙以戏谑、调侃的口吻写道:“战斗伊始就意外缴获清军这么多先进武器,等于给联军一万六千名军人配备全副武装还有富余,只可惜我们的士兵一人只有两只手。”让联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装备如此新式武器的清军竟不堪一击,战斗意志薄弱,明显训练不足,纪律废弛,士气低迷,不言而喻,战场上孰胜孰败和武器装备优劣与否有一定关系,但绝非克敌制胜的唯一要素。
  “庚难”也让有识之士看清了清廷不可救赎的本质,革命运动风气潮涌,就连鲁迅也弃医从文,最终不过10年,辛亥革命成功,彻底终结了满清皇朝。但是,此后的中国军队依然没有找到如何提高战斗力的解决办法。
  三、 清军不堪一击的根源
  1)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清军鼓动士气的中心思想就是忠义为中心,教育大家上阵为朝廷打仗,将来可以封妻荫子,沐浴皇家雨露恩。我们都知道清朝为了让士兵卖力打仗,身强力壮者踊跃参军清军的工资特别的高,很多部队一个月工资有6两白银,这些白银价值多少呢,在南京曾发现一张光绪年间的房契,南京闹市区的60平米店面房,才卖了22两白银,而且是“名下子孙永远执业,听凭起造”。这么多的饷银对于那些来自湖南安徽乡间的黑脚杆农民来说,好好干几年,攒点钱绝对是建房买田,寄托着全家未来幸福生活的所有希望。
  但是清军不合理的地方是抚恤金特别的少,只有月薪的3-6倍。那谁愿意去死?清朝初年八旗绿营都是世袭的,好好打仗,每月的钱粮,甚至乡下分给你的田地永远都有,所以八旗绿营打仗凶猛。到了后期承平日久,加上军制不合理,八旗绿营战斗力下降了。就开始募兵制,招募青年农民入伍,这些人只有在当兵的时候有工资,退伍或者阵亡后,家里就啥也没有了,抚恤金又低,更不会再有人按月把钱粮送到家里了。家里少了自己这个能挣高工资的壮劳力,孤儿寡母就会生活悲惨。
  这直接导致了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是靠火力吃饭,躲在墙壁后面,堡垒里面,山沟上面,利用步枪火炮拼命发射,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主动出击,白刃血战,死守孤城这种玩命的事情,确是万万不能干的。
  这样的思想也导致清军上层极力购置先进武器,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保持火力代差”。 就像李鸿章曾经说过,当年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时候,淮军全部都是进口的前膛洋枪,其他部队都是鸟枪,太强,所以显得淮军很厉害,是谓无敌也。可是一旦遇到火力装备相差不大,比如英法联军,或者虽有代差,但是战斗力惊人的对手,比如日本,就会打败甚至溃散。
  2)军队没有忠诚度,更没有国家意识
  梁启超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可谓一语中的:“别国之民,且尊且贵过于王侯将相;而我国之民,且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为奴为其主斗也。驱奴隶以斗贵人,焉得不败?”公民为国而战,也即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奴隶则为主子而战,骨子里却不知为何而战,奴隶焉有为国死战之心?再简单一点,就是“让军队懂得为谁而战”。
  可是解决这个问题,却是很难的。从袁世凯训练新军,到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都是想抛弃旧军队,建立新的军队体系。虽然从新军服,到新军械,再到新的管理体制,但是依旧没有摆脱“当兵吃粮”的思想束缚,有奶便是娘,部队的忠诚度很值得怀疑。清军派系林立,各个将领把军队看成私产,到了民国依旧如此。这也照成了民国建立后军阀混战,山头林立,大帅司令多如牛毛的的现象。莫说保家卫国,能保证各个派系不火并就已经是为民造福的事情了。所以不难理解,孙中山在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关心的事就是“统一武装力量”,打到军阀,开始北伐。
  相比清军或国民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重新建立武装力量的做法,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方法,共产党的做法更高一筹。毛泽东提出的“改造旧军队”的做法,很成功,也很高效。他认可旧军队的基层士兵的军事技能,认可旧军队的军事管理体系,要改造的是军人的认知,让其懂得为谁而战。这样就在原有军队的基础上,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物质投入就获得高昂的斗志,从而提高战斗力。方法就不累述,结果是惊人的,共产党的军队,当官发财在这支军队没有可能,不仅不发军饷或少发军饷,士兵还打仗不要命。甚至到了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上午还是敌军的俘虏兵,下午都可以勇敢的冲杀,其方法至今都令人着迷。这样的军队才真正具备高度的忠诚,和强烈的国家意识。
  通过世界武器发展的历史的视角来看待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对鸦片战争的理解,也彻底粉碎了“唯武器论”的谎言。装备先进的武器固然很重要,但拥有先进武器并不能保证战争胜利,而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人。提起鸦片战争,我们就想到挥舞着大刀长矛的清军,会想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厉炮,甚至我们都会假设,如果我们能够有先进的武器,我们不会输。我们不至一次的抱怨清政府的腐朽和愚昧,乃至影视剧中都有一些情节,比如黄飞鸿,甚至近代的英雄人物,如《精武门》中的陈真,向世人解释“功夫打不过火枪的”。
  我们的先祖真的如此保守愚昧,1840年的英军的舰炮没有让清军惊醒,那么1862年英法联军还没有让清军明白吗?1894年的甲午之战清军还是应该接受点教训的呀?1900年的八国联军也没有让清军丢到大刀?60年都过去了,再顽固的头脑也该开窍了。显然,用闭关锁国,冥顽不化,迷信刀枪拳脚来解释清军的表现,是站不住脚的。虽然有学者不断的撰文,以证明清朝如何腐朽愚昧,如何保守顽固,试图证明清军的装备原始,也不断有历史人物现身证明当初何等英勇爱国,但是把一两次战败的原因归咎于武器落后,似乎顺理成章,可是解释不了干嘛一直都战败呀,洋务运动真的一点都没有用吗?充其量也就是为“唯武器论”提供支撑。追根究底,这样言论的根源,其实源自提倡洋务运动的李鸿章。  作为前期清军统帅李鸿章,把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武器装备的落后,称:"行军制胜,海战惟恃船炮,陆战惟恃枪炮,稍有优拙,则利钝悬殊。倭人于近十年来,……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敢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故而,战争失败,"因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前线战将宋庆、依克唐阿等人,也屡屡谈到武器量少质劣,以至战败。后世史家往往据此将武器装备落后,作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抛开传统的观点,仅从武器装备演变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结果--------清军竟然是迷恋火器到极致的军队,全球都别无二家。
  一、 世界的兵器发展没有拒绝中国军队
  武器的发展,只能使战争变得容易。试想一下,杀死1个强壮的武士,变得仅仅需要扣动扳机时,那么这样的军队的兵员就可以从青壮男丁扩展到老弱妇孺,发动战争的人是喜欢刀剑,还是火枪呀?早在秦朝,弩的大量装备,就已经说明这一点,操作弩的士兵远比操作弓箭的士兵的训练容易。杀敌1万自损3千,战争更多的是在拼消耗。谁的补充快,谁就最终赢得战争。弩和长弓最后退出军队序列,正是在16世纪;虽然早期火枪在一些性能上要比弓弩差些,然而和弩手、尤其是长弓手比起来,火枪手的训练相当快捷,此外,火枪、尤其是弹丸的制造也很方便。要做一把长弓得好几个月,做一把弩得一周,而做一把火枪一天就够了;做一根弩箭要半个小时,弹丸却可以大批铸造,《悲惨世界》里描写起义者熔化金属器皿造弹丸,这在使用弓弩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1)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存在中英武器的代差
  西方在这一时期火枪经历了从火铳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的阶段。这时的火枪都属于前膛装弹的滑膛枪,如果说威力大于冷兵器还为时过早,但是从便于武装招募军人的角度,西方国家还是最喜爱的。滑膛燧发枪虽然比火绳枪有了很大进步,但它的射速、射程和精度都还远远不能令军人满意。事实上,战争的本质就是追求更高的杀戮效率,只要战争存在,对杀人方法的研究就永无止境。一直到19世纪以前,对火枪射速的要求永远是凌驾于射击精度而排在第一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射击精度实在太差了,只能用射速弥补,就是到了19世纪初也依然是这样。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在1814年写过这么一段话: “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甚至是100码外的人形靶;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率是一样的。”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却是“刺刀”,它才是促使火枪进一步发展的推手。早期刺刀还是直接塞在枪口里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 刺刀的最后普及,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时候,第一次步兵刺刀冲锋发生在1703年,此后刺刀在很长一段时间(直到20世纪)中就成了步兵的主要进攻武器之一。苏沃洛夫强调“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其实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因为滑膛燧发枪的威力和射程都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并且射击对士兵来说,是需要自由的意志和灵活的身手的,对被专制独裁政治束缚、身材普遍高大的俄军士兵来说,不如让他们用刺刀冲锋更好一些。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都曾经说过“能挡住俄军刺刀冲锋的军队,世界上还没有”,这更多的是一种自豪,而不是吹嘘。
  

13世纪末,中国最早发明了金属管型射击火器——火铳。  

15世纪西班牙的“穆斯科特”火绳枪,俄罗斯的“皮夏里”火绳枪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产物
  

在16世纪初,德国出现了依靠带发条的钢转轮摩擦燧石发火的燧石枪
  同样中国人对火器的研究并没有停下,火药的力量同样领国人痴迷。中国人发明了火药,自然也就最早把火药投入战场。火药武器的出现是在北宋时期,当在11世纪;这种最古老的火药武器,简单来说就是炸弹,以及借助火药推力把箭发射出去的“火箭”——其后,一直到13世纪末,在中国战场上占主流的火药武器都是炸弹。
  

  中国把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军装备的鸟铳射程可达 120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
  

明朝鸟枪射击阵法
  16世纪当火绳枪的技术从欧洲的商人那里传到日本去之后,日本人将其玩到极致,甚至出现了长2.5米,重量超过40公斤、由两个人抬着的大型火绳枪----抬枪。并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将其传入中国。
  

抬枪,大型鸟枪,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以后的清湘军还在继续使用)。
  

  明军主力火炮“红夷炮”,号称“净重三千斤,射程十里,每发可毙敌千人”,当时倭国和后金的大炮射程才一里(500 米)。
  在1626年至1627年,明军在宁远、锦州守卫战中凭恃火炮重创清军后,清廷才认识到利用火炮的重要性,自此开始组建火器部队。1691年(康熙三十年)设立八旗火器营,给每名士兵发鸟枪一支,并于每旗设子母炮五尊。由于康熙帝的重视,火炮专家辈出,火炮业发展很快,在吸收西方佛郎机炮等枪炮的先进技术后,对中国古炮进行改进或重新制造,从而大大提高了炮弹的命中率和杀伤效能。
  1517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的佛郎机大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最大的一种也在85毫米以下),重量轻许多。佛郎机大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对于子母炮这种火炮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成枪与子弹的关系,以现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佛郎机大炮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点:1.后装炮 2.定装弹药。我们可以认为:佛郎机大炮不仅是后装炮的祖先,而且是近代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
  “清代以弧矢定天下,而威远攻坚,亦资火器。故京营有火器营鸟枪兵之制,屡命各省防军参用枪砲。”可见清军喜爱火器达到痴迷程度,威力大,操作轻松,莫说达官贵族喜爱,连八旗子弟也乐于习练,毕竟不操练弓弩要容易。
  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特别喜欢炫耀武功,所以他的前期历次会战,特别是平定大小和卓要求绘图珍藏,从图中能看出清军火器装备状况。  


郎世宁画的 《伊西洱库尔淖尔之战》1762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  

王致诚画的《阿尔楚尔之战》1765年(清军大量列装火炮和火枪)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的时候,火枪虽然已经在英军普及,由于射程有限,火药容易受潮等原因,刺刀依然是最后决战的利器。清军没有装备刺刀,对于大量装备鸟枪和抬枪的清军来说,刀枪弓弩都是非常好的辅助。这一阶段不存在武器代差的问题。
  至于有关清军用实心弹打英舰,而英军回击开花弹来说明清军落后一说,只能怨作者不懂军事。简单说,打装甲目标用穿甲弹,打软目标用开花弹(高爆弹),这样的常识,清军和英军都是懂的。《英军在华作战记》中,英军对虎门炮战中的清军链弹的描述:“他们的铁链锁弹特别优良,乃是一个空球,切成两半,用药18寸的锁链盘在中空部分,使半球相连紧,因此当半球栓紧在一起,以便装进去时,就像一个炮弹一样。”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日靖逆将军弈山等奏:“又将空心炮子,分作两半,炼成熟铁,中系铁链,约长尺许,用时将铁链收入空心,仍旧折合,无异寻常炮子。一经轰击出口,则两半飞舞,形如蝴蝶,击中夷船桅索,即行钩挂焚烧,名为蝴蝶炮子。”
  2)1862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的火器已经很先进
  这段时间,是西方火枪发展最关键的时期,由前膛装弹发展到后膛装弹时期。1779年,英国人发明了雷汞。1807年,英国人福塞斯发明了含击发药(雷汞)的火帽,打击火帽即可燃膛内发射药,继而出现了将弹头,发射药,和带金属底火子弹壳连成一体的定装式枪弹,使用定装弹大大简化了从枪管尾部填装枪弹的操作,便于封闭火药燃气,为后装枪普遍使用创造了条件,是枪械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这对枪械来说,是在定装弹出现前最大的两个进步;从此以后枪手不用再担心因为潮湿、下雨而无法击发的情况出现,只需要将火帽套在火门上,然后扣动击锤打击就可以点火。1851年,金属壳子弹发明,淘汰了沿用150年的纸壳子弹。在1866年7月3日,普军以击针枪为代表的击败了奥地利的老式燧发枪。世界进入后膛枪时代。但是后膛装弹的火枪全面取代前膛的火枪还要再过10年,可以从1860年发生美国南北战争中可见一斑。此时的英法联军还是以前膛装弹的燧发枪为主。
  但是经过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人对火器的偏爱只增不减。1851年国内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金田起义”,此后的13年间,中国的交战双方在火器的拼杀中,逐步奠定了武器现代化的变革。
  影视剧中情景再现
  1855年左右出版的《行军总要》规定,太平军早期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两”(有25个人),装备抬枪两杆,鸟枪5杆,抬枪是由两人操作的,照此计算,太平军步兵装备火器与装备刀矛的比例为9∶16,考虑到太平军一般不让新兵直接上阵,实际比例要更高。与太平军对敌的湘军,一个营分四哨,每哨八队,其中四队刀矛,两队抬枪,两队小枪(鸟枪),另有亲兵六队,其中三队刀矛,两队劈山炮,一队小枪,冷热兵器比为1∶1,两相对比,差距固然有,但不算大。
  1855年湖口之战时,汪海洋等太平军“先锋队”就使用洋枪突击,1858年的繁昌之战,太平军刘官芳部已大量使用洋枪。后期太平军装备的洋枪洋炮数量极多,如忠王几千人的卫队都以洋枪为武器,苏州城里装备洋枪的士兵更多达20000人。
  后期太平军一些部队也采取了将洋枪集中编组的形式,如陈炳文、邓光明部的洋枪队分别多至7000杆和4000杆,许多太平军枪手可以“隔数间屋击灭油灯”;1862年雨花台大战,忠王李秀成率领十多万人猛攻曾国荃湘军,更是将所能搜集到的几万杆洋枪和几百门新旧洋炮“悉萃于此一枝”,还摸索出用弹幕转移替代兵力进行压制的方法,起到了一定作用。
  淮军在1864年6月进攻苏、常太平军时,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万余人,已有洋枪万余枝,刘铭传部7000多人,有洋枪4000枝。到次年底与捻军作战时,"计出省及留防陆军5万余人,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其炮兵到1864年也建立了6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l08磅不等的火炮。已经基本上淘汰了冷兵器和土枪、土炮。  淮军在1865年有5万余人,装备洋枪三、四万杆,并建立了六个开花炮队,装备了12磅至108磅不等的火炮。
  据记载辛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夏历七月廿三日)安庆之战,一日一夜,湘军共用火药至十七万斤,铅子五十万斤〔二〕,当时战争,已大规模地利用火器,可以想见。
  此时我们都会明白,发生在1862年的清军与英法联军的战斗,肯定不是大刀长矛对战火枪。不知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导演是否了解这一状况。
  3)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清军的已经开始装备当时最先进的机枪
  

  1862年美国人理查德·乔丹发明加特林转管机枪,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后,加特林机枪输入中国,当时称其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1884年(清光绪十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开始仿制。
  1885年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战,有“重炮机枪交轰,药烟迷漫,至不辨旗帜,弹积阵前逾寸,墙后大营且被毁。”的记载,“弹积阵前逾寸”就是描述当时的格林炮(加德林机枪)打剩下的纸质弹壳。
  

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  

约翰逊在南京金陵制造局1872年(蒙蒂尼机枪)
  这张照片取景和前一张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照片里的人,他们不再是工厂里的工人,而是约翰逊自己跪在地上,好像在进行武器测试,这也是汤姆逊中国之行中仅有的几张有自己的影像的照片。旁边的两个站立者也不在是上一照片的工人和官员,很可能汤姆逊雇佣的中国“苦力”。  

画面显示清军进行了“特色创新”,把机枪装在独轮车上,为了怕机枪被日晒雨淋,清军还特意在车上加装了一把油布伞。
  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装备更是远超日本
  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举办专造子弹火药的军械所以来,到1899年,洋务派人士共创立了30家兵工厂。西方先进的武器装备一经出现,很快就会传到中国,被清军或买或仿制。这使清军武器与西方相差不到10年。客观地说,这种差距并不算大。
  火药方面:1884年,法国工程师维列制成膨胀率高出黑火药3倍的硝化棉无烟火药。而后881年,这种火药还在研制中时就出现在李鸿章的奏折中。1895年,江南制造总局试制成功,"洋匠自谓不及,现在每年可造6万余磅" 。步枪方面:德国1888年推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连发枪――1888年式毛瑟枪。11年后,汉阳枪炮厂即根据购自日本的仿制品自行仿制完成,即著名的"汉阳造"。而此前,能够5连发,性能与"购自外洋者无殊"的快利枪已经大量装备部队。
  

美国林明敦滚轮式步枪枪膛
  

德国毛瑟1888 后来仿制的叫“汉阳造”
  

  江南制造局仿造的快利枪
  奥地利曼利夏1888直拉式步枪
  火炮方面:清朝于1875年就已仿制成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阿姆期特朗前装炮,江南制造局还于1889年仿制成功大型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炮。淮军主要有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式、格鲁森式和德国的克虏伯式后膛炮。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另外,到甲午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见,淮军的装备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
  

清军在九连城使用过的格鲁森37mm行营炮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马克沁重机枪,中国称赛电枪,该枪为英籍美国人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是最早出现的一种管退式自动机枪。该枪还在试制阶段时,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制造局开始引进仿制,从此,中国开始进入重机枪的制造时期。由于当时该枪尚处在雏形,使用黑药铅弹,经仿制后发觉不甚适用,于1893年停造,仅生产了30余挺,部分用于朝鲜战场。当李鸿章看完马克沁机枪射击表演后竟然说"太快、太快"、"太贵、太贵"、"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过后来还是引进了。  

李鸿章参观马克沁重机枪
  

聂士成的清军
  以武卫军中装备最精良的聂士成武毅军为例。这支13000人的部队,拥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径的后装单发和连发毛瑟枪1万支、7.9毫米口径的后发毛瑟枪200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枪1万支、8毫米口径的后装连发曼利夏骑枪1400支,还有军官用6轮连发左轮手枪和少量的温彻斯特、哈齐开斯等步枪与骑枪。此外,武毅军还有7.9毫米口径的马克沁机枪2挺,75毫米口径的12磅克虏伯炮16门、60毫米口径的7磅后装炮32门、57毫米口径的6磅格鲁森速射炮32门,这些炮每分钟都可以发射10发以上的炮弹。另外还装备了37毫米口径的2磅克虏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径的20磅后装炮等。这些火炮发射的开花弹、子母弹、葡萄弹、实心钢弹等,可以分别摧毁城墙和炮台工事、击杀密集进攻之敌、杀伤敌冲锋散兵、击穿敌舰钢甲等。
  不仅如此,大量直接购自西方的武器弹药也补充到清军队伍中。这使清军基本结束了冷兵器、火绳枪炮、击发枪和前装滑膛炮并用的状况,从而进入现代火器时代。  

图为谢家所炮台。
  甲午战争清军在战场的野战火炮和要塞大炮实际上可以达到1000门以上,而且口径更大,是日本陆军师团的炮力的至少20倍以上,超过抗战时中国军队火炮的总和,甚至达到抗美援朝战争后期中国军队火力的总和。  

刘公岛东南炮台的德制重炮。
  日军撤离时曾破坏清军炮台,但是放开了拆,仅凭自己的力量竟然没有办法摧毁。当时西方各国都认为大清要塞牢不可破,是当时全球工事最坚固,火力最强大的要塞。以至他们得知日军要去进攻清军环渤海黄海各要塞时都认为日本人是去找死。
  反观日军方面,当时其陆军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枪(只有少量部队装备了村田式连发枪),性能上远不如中国进口的西方新式连发枪和后膛钢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数量更比清军少得多。
  

日本村田式步枪
  最后只有少量轻型火炮的日本军队,并没有使用什么超级武器去攻击清军的炮台要塞群和坚固设防城市,而就是这么徒手爬上城墙的。
  如果真是大刀长矛去迎击日本军队,可能真不会被称为“东亚病夫”了。也正是清军如此拙劣的表现,1900年的八国联军才狠狠的在中国这块大蛋糕上撕下一口。
  二、 迷恋火器的清军其战斗力不堪一击
  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军败于英军的刺刀  清军自入关后久不作战,疏于训练,贪图享乐,哪里还愿意操练劳苦的弓马骑射,刀枪肉搏。所以都是希望装备训练火铳,当时的火铳训练比射箭简单的多,装上药啪的一响,把个铁丸打出去就可以了,又轻松又好玩,是个人都可以完成,而射箭那真要累死人,不用上百把斤力气根本就拉不了硬弓,刀矛训练杀杀杀的那也绝对是苦活。所以清军从这时起,火器的装备率越来越高,至于弓马骑射刀矛肉搏则逐渐荒废,过渡到了主要用火器作战时代,大量的鸟枪与轻炮取代了弓箭长矛。
  清军对弓马骑射,刀矛肉搏训练的荒废速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速度,放眼地球全球都找不到第2家,可以说大清在鸦片战争时期甚至鸦片战争之后,一直是全球火器作战思想最严重的国家,几乎完全废除了肉搏战,根本就没有肉搏战能力,打仗全靠火器对射。如果清军真是弓马立国,骑射为主,那鸦片战争反倒不会失败。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清楚的看到,当时的八旗军越来越火器化,但火器的性能却绝对没到可以让战斗完全不需要肉搏战的地步,所以曾对八旗军有“以满州夙重骑射,不可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有马上枪箭熟习者,勉以优等”的指示,重新强调刀矛弓箭的作用。
  英军首先发现即使是使用简陋火器,并且用劣质火药的清军士兵,也能在大炮旁忍受开花弹的攻击,用火器顽强的与英军对射,打起来伤亡根本没法控制,更何况清军还火炮众多。但是英军只要一发起果断的白刃冲锋,清朝士兵就崩溃了。英军攻下的一系列要塞炮台,实际基本都是靠白刃战夺取的,定海那么多八旗绿营将士守城,同样是洋鬼子白刃突击拿下来的,洋鬼子只死2个,伤27个。从此英夷发现了击败清军的诀窍,那就是非常划算的白刃战,英军从此可以极小的代价在陆地上击败清军任何陆军部队,根本不需要再去用战舰与清军炮台拼死对射,这样英军地面上所向无敌,截断清朝的大运河航道,迫使清朝与之谈判,达成了作战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又败于英法联军的刺刀
  太平天国能奇迹般的壮大,就是因为清军肉搏能力太低,闹太平天国时清军的肉搏战能力怕是连第1次鸦片战争也不如了。还闹出过攻打永安一役,八旗兵杂以绿营威宁兵数百守炮位,竟被7个长毛持长矛短刀就追得丢弃大小炮位十余,投身激流,宁愿淹死也不敢肉搏,这样的大笑话。天津知县谢子澄一次亲自率队攻扑独流木城,蒙古马队以为后殿,结果谢子澄被长毛以长矛刺死的时候,蒙古马队数百在后观望不前,当长毛挺矛上前的时候。“…………轰然溃散,有遁至静海,无鞋无钱,向民间丐食者…………”
  当满清大量的军力与国力被太平军拖住,也导致了英法敢于发动第2次鸦片战争。此战清军重炮火力依然远于英法舰炮,大沽口炮台的重炮对英法舰队伤害不小,但英法洋军一旦登上陆地,只刺刀一亮,清军的炮台立即失守,紧急之间把尚有一定肉搏能力的驻京八旗与畿辅驻防八旗以及外蒙骑兵紧急调来(内蒙骑兵当时已经杀羊都难了),结果不但指挥官久不习战阵,不知如何布兵排阵,就连士兵也不知如何杀敌,不但用骑兵步兵去通过狭小八里桥正面冲击英法联军方阵,在桥头遭到英法联军使用包括康格里夫火箭炮在内的各种火器T型阵密集射击,过桥之前就死伤了大半,而过桥之后,无论骑兵步兵均不知如何杀敌,瞎跑乱奔,丝毫不能动摇英法军刺刀方阵,肉搏中英法损1人,清军损40人,故此27000步骑军一战全灭。
  3)甲午战争让日军尝到刺刀见红的甜头
  日军的整体装备远落后与清军,但是日军敢于刺刀见红的战术屡屡见效。等对方冲到几十米以内,端着成百上千白光耀眼的刺刀,大吼着冲进来的时候,清军很自然的就彻底崩溃了。活着有军饷拿,死了哪里还有白银拿?丢了阵地责任又怪不到小兵身上,于是全部丢弃武器,向后逃跑,这时后清军战斗力也是爆表(仅仅是指逃命的潜质),玩命奔跑的劲头让日军几乎从来都追不上逃跑的清军。
  清军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连连溃败,而且还表现在每一次溃退,均"尽弃军实走,器械尽失"。这不仅削弱自己装备的总体实力,而且反过来大大加强了日军的装备。据有关资料记载,平壤战役,清军丢弃大炮48尊,步枪10000余枝;鸭绿江防之战,丢失大炮78尊,枪4400枚;大连湾、旅顺口失陷,日军缴获大炮270多尊,枪600枝。以上数处清军遗弃的炮弹达数百万发,子弹达4000万发以上。另据日方统计,日军在牙山、平壤、九连城、凤凰城、金州、大连湾、旅顺口等地,一共缴获大炮607门,枪7394枝,炮弹267.17余万发,子弹7745.8万发。其后,在牛庄、营口、威海卫、澎湖等地清军遗弃的火炮亦达数百门,枪枝、弹药更是不计其数。而在甲午战争全过程中,日军仅仅消耗子弹124.18万发,炮弹34090发。两相比较,怎不令人触目惊心!李鸿章曾哀叹,淮军部队遗弃大炮,"令我寒心,再发再弃,当如之何!"依克唐阿自己承认,自开战以后失去枪枝7807枝,损坏880余枝。至于火炮,到1895年初,只剩下快炮4尊。这些武器被日军缴获后,势必导致敌我装备的此消彼长。日军将缴获的武器(特别是大炮)投入战斗,大大加强了火力。如旅顺口之战,日军以所得卫汝贵部快炮"登山俯击"清军炮台。威海卫之战,日军攻占沿岸炮台之后,即掉转炮口轰击港内的北洋舰队,更是尽人皆知的事实。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田庄台之战,是役,"我海盖间历战所失行营大小炮无虑百尊,尽为倭人攻具,列辽河南岸,数倍我炮"。在日军猛烈炮火的轰击下,清军势不能支,乃"大溃西奔"。可见,武器装备此消彼长的变化,对战争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4)八国联军彻底断送了国人对清军的最后一点希望
  中国屡遭列强欺凌、羞辱,原以为是技不如人,所谓“技”指的就是武器远远落后于西人。然而,“庚难”时的清军已全部列装西洋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由西洋教官亲自训练,谓之“新军,”却仍然一败再败,岂不怪哉?看来“唯武器论”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八国联军的领队,意大利海军中将西蒙事后写信对英国公使说:(意军缴获的清军武器)中包括“最新式的曼利彻式卡宾枪的型号,比联军中的奥匈部队列装的卡宾枪更为先进,似为刚出厂的新品;而克虏伯大炮比德军现役的所有大炮口径更大、瞄准更精、射程更远、更为新式”。 西蒙以戏谑、调侃的口吻写道:“战斗伊始就意外缴获清军这么多先进武器,等于给联军一万六千名军人配备全副武装还有富余,只可惜我们的士兵一人只有两只手。”让联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装备如此新式武器的清军竟不堪一击,战斗意志薄弱,明显训练不足,纪律废弛,士气低迷,不言而喻,战场上孰胜孰败和武器装备优劣与否有一定关系,但绝非克敌制胜的唯一要素。
  “庚难”也让有识之士看清了清廷不可救赎的本质,革命运动风气潮涌,就连鲁迅也弃医从文,最终不过10年,辛亥革命成功,彻底终结了满清皇朝。但是,此后的中国军队依然没有找到如何提高战斗力的解决办法。
  三、 清军不堪一击的根源
  1)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
  清军鼓动士气的中心思想就是忠义为中心,教育大家上阵为朝廷打仗,将来可以封妻荫子,沐浴皇家雨露恩。我们都知道清朝为了让士兵卖力打仗,身强力壮者踊跃参军清军的工资特别的高,很多部队一个月工资有6两白银,这些白银价值多少呢,在南京曾发现一张光绪年间的房契,南京闹市区的60平米店面房,才卖了22两白银,而且是“名下子孙永远执业,听凭起造”。这么多的饷银对于那些来自湖南安徽乡间的黑脚杆农民来说,好好干几年,攒点钱绝对是建房买田,寄托着全家未来幸福生活的所有希望。
  但是清军不合理的地方是抚恤金特别的少,只有月薪的3-6倍。那谁愿意去死?清朝初年八旗绿营都是世袭的,好好打仗,每月的钱粮,甚至乡下分给你的田地永远都有,所以八旗绿营打仗凶猛。到了后期承平日久,加上军制不合理,八旗绿营战斗力下降了。就开始募兵制,招募青年农民入伍,这些人只有在当兵的时候有工资,退伍或者阵亡后,家里就啥也没有了,抚恤金又低,更不会再有人按月把钱粮送到家里了。家里少了自己这个能挣高工资的壮劳力,孤儿寡母就会生活悲惨。
  这直接导致了无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是靠火力吃饭,躲在墙壁后面,堡垒里面,山沟上面,利用步枪火炮拼命发射,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要主动出击,白刃血战,死守孤城这种玩命的事情,确是万万不能干的。
  这样的思想也导致清军上层极力购置先进武器,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保持火力代差”。 就像李鸿章曾经说过,当年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时候,淮军全部都是进口的前膛洋枪,其他部队都是鸟枪,太强,所以显得淮军很厉害,是谓无敌也。可是一旦遇到火力装备相差不大,比如英法联军,或者虽有代差,但是战斗力惊人的对手,比如日本,就会打败甚至溃散。
  2)军队没有忠诚度,更没有国家意识
  梁启超曾有一段精辟论述,可谓一语中的:“别国之民,且尊且贵过于王侯将相;而我国之民,且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为奴为其主斗也。驱奴隶以斗贵人,焉得不败?”公民为国而战,也即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奴隶则为主子而战,骨子里却不知为何而战,奴隶焉有为国死战之心?再简单一点,就是“让军队懂得为谁而战”。
  可是解决这个问题,却是很难的。从袁世凯训练新军,到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都是想抛弃旧军队,建立新的军队体系。虽然从新军服,到新军械,再到新的管理体制,但是依旧没有摆脱“当兵吃粮”的思想束缚,有奶便是娘,部队的忠诚度很值得怀疑。清军派系林立,各个将领把军队看成私产,到了民国依旧如此。这也照成了民国建立后军阀混战,山头林立,大帅司令多如牛毛的的现象。莫说保家卫国,能保证各个派系不火并就已经是为民造福的事情了。所以不难理解,孙中山在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关心的事就是“统一武装力量”,打到军阀,开始北伐。
  相比清军或国民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利用重新建立武装力量的做法,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方法,共产党的做法更高一筹。毛泽东提出的“改造旧军队”的做法,很成功,也很高效。他认可旧军队的基层士兵的军事技能,认可旧军队的军事管理体系,要改造的是军人的认知,让其懂得为谁而战。这样就在原有军队的基础上,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物质投入就获得高昂的斗志,从而提高战斗力。方法就不累述,结果是惊人的,共产党的军队,当官发财在这支军队没有可能,不仅不发军饷或少发军饷,士兵还打仗不要命。甚至到了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上午还是敌军的俘虏兵,下午都可以勇敢的冲杀,其方法至今都令人着迷。这样的军队才真正具备高度的忠诚,和强烈的国家意识。
  通过世界武器发展的历史的视角来看待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不仅颠覆了传统的对鸦片战争的理解,也彻底粉碎了“唯武器论”的谎言。装备先进的武器固然很重要,但拥有先进武器并不能保证战争胜利,而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人。
呃,审核速度能再快点吗……
战斗意志薄弱,明显训练不足,纪律废弛,士气低迷


说的很有道理~现代军队才有战斗力~沙特的军队貌似就是个大清八旗军
现在真是。。什么脑洞文章都有。。虽然清不是完全输在军械上,但当时是完全有代差的
难为你说了这么大一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二战时,倭军的密码被美帝破解的事实了!

没有为谁而战的觉悟,就没有战斗的勇气与斗志!如果当兵只是为了饷银,为了升官,那么当他上战场,第一件事就是逃跑,小命都没了还享受啥?这种时候,拿什么先进武器都没用,还没打意志就先垮了
远胜扯淡了吧,清军结构畸形,肉搏能力差、机动性差,但是那个装备可不比英军先进
推荐你看一本小说《天朝之梦》
远胜扯淡了吧,清军结构畸形,肉搏能力差、机动性差,但是那个装备可不比英军先进
楼主的意思是清军的武器比洋人的好
可惜事实上貌似就连鸦片战争中清军没哪样领先洋人
现在真是。。什么脑洞文章都有。。虽然清不是完全输在军械上,但当时是完全有代差的
有人就说如果当时是康乾盛世,大清就不会输云云,我倒是觉得输了还好,这次打败了反而更骄傲,以后吃的苦就越多
现在历史被翻来覆去的各种解说,什么说法都有,也不知道相信谁的了。不过有有一点是真的,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个王朝兴起之初,军队战斗力总是爆表,横扫天下,每个王朝末期,军队战斗力堕落的匪夷所思。
咋不说装备率?平壤战役,日军36门70炮,清军不到10门75炮(另外十几门是小炮)。
咋不说弹药数量?清军火力普遍持续能力差,就是弹药数量有限。
和现在玩器材貌似一个样啊,拍不出好照片当然是器材不行。神机刷贴吧,神车用脸刹
从一鸭一直到辛丑,清军一直都要火器我知道,最精锐部队装备跟上了世界潮流我也知道,说比洋人强我就呵呵呵呵了。尼玛甲午还有清军单位用弓弩,真不知道说啥…………不是说人的因素不重要,但清军是典型的人的原因造成装备、编制和训练全面落后来自: iPhone客户端
你大清还是早灭亡早好
“我大清洋枪洋炮远胜洋人”

这个标题不对吧、。。。

楼主你写这么多,标题错了你知道不
第二次鸦片战争,如果是太平军或湘军跟英法军陆战不会那么糟吧?曾国藩不去勤王也有小算盘。
买的来枪不代表买得起弹药,买的来工厂不见得能负担损耗和更新换代,买得来军队不代表的玩得起后勤。尽管我也同意那段历史不仅输在武器,但作者仅关注军事装备中一部分也过于偏颇。
选择性描述事实和欺骗往往是一回事
楼主你在甲午战争中只提陆战为何不提海战,难道海战中还怕倭鬼拼刺刀不成,其实甲午海战北洋舰队真的在最重要的炮弹上与对方存在负代差,对方炮弹里装填的是下濑火药,就是苦味酸,那已经是威力巨大的现代炸药了,而北约舰队的炮弹里还是火药,这直接造成双方舰艇中弹受损时巨大的不平衡,同样差不多的舰船却战绩相差如此巨大,全推到清军战斗意志和战术低下是说不过去的,同样的事例是日俄对马海战,倭军也是下濑火药炮弹而俄军仍是火药弹头,双方光是舰艇对比实力相差不大,日军竟敢冒着旗舰遭多艘俄舰集中攻击而自己不能还手被打沉的风险做著名的敌前大转向,最终使自己的舰队与对方平行同步航行展开对轰,不是看不起对方的杀伤力以及对己方弹药威力那么有自信是做不到这点的,对轰结果又是不可思议的一边倒,这次倭鬼自己对下濑火药也是赞赏有加,所以起码倭鬼赖以在亚洲撅起的两场决定性海战中在重要的炮弹里是与对方有代差的,清朝海军则是负代差。
啊?这么厉害的装备也被人打的一身血包。我还以为人家说的,【再过20年中国装备厉害了就能收复台湾与南海,不惧怕列强干涉了】是真理啊
有人就说如果当时是康乾盛世,大清就不会输云云,我倒是觉得输了还好,这次打败了反而更骄傲,以后吃的苦 ...
别说康乾,就算是皇太极时代,照样败给,扔掉火器用冷兵器也照样白给,人家那是近代军队。     是面对枪弹大炮还可以从容的保持方队并匀速行进的军队,军队中每个人都像机器的零件一样运作,队列内务军乐都是近代军队的标志。
可惜,中世纪军队和近代军队光组织度都差距甚远。
王朝政治下的军队都是只能打顺风仗,一旦遭遇挫折,就干脆换个家族王朝,这玩意也有例外,其实美国大家族某种程度上也是贵族政治,但是他国内士气从来不低,这可能跟文化和宗教氛围有关,再加上白人一般也不想其他王朝那么荒淫无耻,即便有也报不出来。萨法维时期的伊朗国王,实际上号召力也很高,拉登叔叔其实也个人魅力,包括卡大佐以前也能号召一批人了,但是这种忠诚度会随着人的腐败消亡而消亡,就不像美国那种整个社会体系的靠谱了。

大清末期,前半程是组织结构社会体制军队训练以及装备各方面都落后,所以输的糊里糊涂,一股脑就跑回来了。后半程的败仗,则是被洋人吓破胆了,觉得洋人都是鬼怪,人怎能与神鬼竞技?
大清最后几个皇帝连孩子都生不出来, 就是气数已尽了。
敢情火绳枪对燧发枪都不算武器代差?非得对AK这样的才算?对于一鸦推荐两本书,《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中的中英船炮比较研究》,前者注重人物事件,后者则集中于武器装备
别说康乾,就算是皇太极时代,照样败给,扔掉火器用冷兵器也照样白给,人家那是近代军队。     是面对枪 ...
清军败给洋人真的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制度的问题,不能不承认
对于大清一直没啥好感
曾国藩给满清续命是害了中华民族(咋这么别扭呢)
曾国藩给满清续命是害了中华民族(咋这么别扭呢)
有可能,但是不一定,民国还不如满清呢……
有人就说如果当时是康乾盛世,大清就不会输云云,我倒是觉得输了还好,这次打败了反而更骄傲,以后吃的苦 ...
康乾盛世时期集合全国之力才打败沙俄入侵者
ydwd 发表于 2016-2-19 23:35
现在真是。。什么脑洞文章都有。。虽然清不是完全输在军械上,但当时是完全有代差的
鸦片战争期间,因为武器发展较慢,代差算不上,但英国经过长期改进,能做到一倍的射速,一倍的射程,加上训练因素,击败清军实属必然。
封建古代军队打不过近代军队,近代封建军队打不过资产阶级军队(如大革命后的法军),资产阶级军队打不过无产阶级军队。
第一次鸦片战争输在军队体制和水面运输能力上,英军利用军舰在海上机动,次次都是以多打少。清军基层军官也远无法和基本完成近代化英军相比,因此无论是远距离作战,还是白刃战都无法对抗组织更加严密的英军。
光看武器,有没有看指挥、训练、后勤、官兵素质完全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清朝火器大大退化了好不好,八旗兵也改遛鸟的纨绔子弟了。
如果鸦片战争是永乐时代,那么英国不把主力舰队调来别想打败郑和舰队,都别提登陆了
武器差距明白着,就不要扯了。  
鸦片战争我是不清楚,但是甲午战争时期,仅仅从局部战场比如威海来说,清军要塞的装备是远远超过日军的,但是作战却是一触即溃,这就不是装备而是训练问题了。
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甚至是100码外的人形靶;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率是一样的
====================================================================================
滑膛枪精度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加工上不好。其实制造良好的滑膛枪在100米内的精度还是凑合的(当然这种高精度的滑膛枪通常要采用精度很好的子弹,通过减少子弹的不规则跳动来保证精度,但会降底发射速度)

至于拿200码的距离来说滑膛枪精度不好就纯属无聊了。滑膛枪的子弹初速通常才200多米每秒。200码的距离估计要飞一秒钟。这种情况下子弹会在垂直方向上在数米和位移。步枪自然不可能打得准了。事实上200码的距离上要想准确射击那得要用标尺了。而滑膛枪是没有标尺的,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人家也没打算射击200码距离上的目标。
还重赏之下未必有勇夫,作者难道不知道绿营兵拿着军饷抽大烟去吗?就这个军队还打仗!
cheesecake 发表于 2016-3-3 21:24
鸦片战争我是不清楚,但是甲午战争时期,仅仅从局部战场比如威海来说,清军要塞的装备是远远超过日军的,但 ...

北洋水师刚成军时,日本真是只能望其项背流口水,有些武器是当时最先进的,就连电报机这样的新发明,大清也是后脚就引进,今天的话讲----- ‘潮’ 得很!所以战败确实不能怪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