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流氓海基弹道导弹SLBM长径比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6:45:52


资料来源网络图片。巨浪2选了两幅,D5一幅,布拉瓦一幅,M51一幅。因为分析的是长径比,全部缩比成相同宽度,只看长度。

再次强调一下,是全部缩比成:相、同、宽、度,只看长度。不能直接从这个图里比、大、小!

做这个分析主要是用来看kktt前辈以前发的估测数据长径比是否可信——目前看来还是相当可靠的,唯一不太对的上号的是布拉瓦,但可能是图片太模糊的缘故。JL-2确实比D5更加细长,M51则在所有SLBM里最粗。D5仍然是标杆,技术堆砌上M51可能具备一些更先进的技术,毕竟年代较晚。JL2抛去外罩的内部头锥形状可能类似布拉瓦的尖头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 ... 4211201311314191377

资料来源网络图片。巨浪2选了两幅,D5一幅,布拉瓦一幅,M51一幅。因为分析的是长径比,全部缩比成相同宽度,只看长度。

再次强调一下,是全部缩比成:相、同、宽、度,只看长度。不能直接从这个图里比、大、小!

做这个分析主要是用来看kktt前辈以前发的估测数据长径比是否可信——目前看来还是相当可靠的,唯一不太对的上号的是布拉瓦,但可能是图片太模糊的缘故。JL-2确实比D5更加细长,M51则在所有SLBM里最粗。D5仍然是标杆,技术堆砌上M51可能具备一些更先进的技术,毕竟年代较晚。JL2抛去外罩的内部头锥形状可能类似布拉瓦的尖头

Screen Shot 2016-01-30 at 11.16.43.png (257.8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31 00:21 上传



Screen Shot 2016-01-30 at 10.24.42.png (38.04 KB, 下载次数: 4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31 00:22 上传



http://liuqiankktt.blog.163.com/ ... 4211201311314191377
巨浪2有这么大啊。以前的对比图都比其他弹小很多。
主题善良 发表于 2016-1-31 00:35
巨浪2有这么大啊。以前的对比图都比其他弹小很多。
已经说了是缩比成相同宽度。如果看实体,D5只短一点点,但比JL2粗
已经说了是缩比成相同宽度。如果看实体,D5只短一点点,但比JL2粗
我说的是表格里的数据。
主题善良 发表于 2016-1-31 00:42
我说的是表格里的数据。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JL-2的重量不太对。JL2体积跟D5差不多,技术上落后数代(介于海神C3和三叉戟C4之间),其重量不可能只有40吨(D5是58吨)。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 ...
落后数代言过其实了吧,你为什么要这般贬低。


  张口就来!隔壁帖子就说了巨浪2领先d5一代!说的是巨浪2基本不会被拦截,而d5则可以被中段拦截!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2080&mobile=1

  张口就来!隔壁帖子就说了巨浪2领先d5一代!说的是巨浪2基本不会被拦截,而d5则可以被中段拦截!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2080&mobile=1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 ...
拖拉机就算用了10年不坏也撞不过坦克,跑不过猛士!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 ...
发射了的洲际导弹还能被人拦截,就算体积只有楼主丁丁大小,射程达到香飘飘环球三圈的长度也没有屌用,不过数量多,滥竽充数而已!
2016-1-31 02:59 上传

巨浪三真有啊?是不是太长了。放大点直径呗,攻击家都2.3米直径。谁让我们装药技术不如美帝和毛子。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 ...
实际发展的只有一种型号吧
性能虽然比C4要差,但是耐不过比C4更重啊。。。
这些照片基本可以验证松鼠前辈关于巨浪2是芳纶壳体的判断(对比碳纤维的M51壳体)。松鼠也认为巨浪2比C4 ...
C4三级发动机用的都是K49对位芳纶,这是不如杂环芳纶的,JL2一二级采用杂环芳纶(俄罗斯引进的技术),与布拉瓦同一水平,三级采用碳纤维,水平高于C4和布拉瓦。但由于设计保守,所以JL2在使用技术领先于C4的情况下性能基本与C4持平。
至于布拉瓦,你要特别评估,苏俄在SLBM上一直不太追求射程,因为苏俄潜艇活动区域是巴伦支海和北冰洋,对于射程要求不高,所以比较的时候光比投掷重量意义不大
先顶再看~
Gramer 发表于 2016-1-31 15:23
C4三级发动机用的都是K49对位芳纶,这是不如杂环芳纶的,JL2一二级采用杂环芳纶(俄罗斯引进的技术),与 ...
JL2三级不可能是碳纤维,SLBM的三级很短,在一二级还是芳纶的情况下对整体减重毫无意义

zhutou6 发表于 2016-1-31 22:21
JL2三级不可能是碳纤维,SLBM的三级很短,在一二级还是芳纶的情况下对整体减重毫无意义


但三级很小,作为试验、试用,难度较小;
以土鳖一贯适度追求先进性的习惯,这样决策的可能性很高。

PS.仅仅壳体材料落后,就说“落后数代”太武断了,虽然JL-2也的确实在说不上先进;
     说“落后数十年”都更加准确,毕竟“三叉戟”II D5已经服役20多年了。
zhutou6 发表于 2016-1-31 22:21
JL2三级不可能是碳纤维,SLBM的三级很短,在一二级还是芳纶的情况下对整体减重毫无意义


但三级很小,作为试验、试用,难度较小;
以土鳖一贯适度追求先进性的习惯,这样决策的可能性很高。

PS.仅仅壳体材料落后,就说“落后数代”太武断了,虽然JL-2也的确实在说不上先进;
     说“落后数十年”都更加准确,毕竟“三叉戟”II D5已经服役20多年了。
zhutou6 发表于 2016-1-31 22:21
JL2三级不可能是碳纤维,SLBM的三级很短,在一二级还是芳纶的情况下对整体减重毫无意义
这个你别争了,JL2就是一二级芳纶,三级碳纤维,TG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设计保守,以DF31A为例,如果设计激进一点,重量降到35吨以下才比较合理
这个你别争了,JL2就是一二级芳纶,三级碳纤维,TG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设计保守,以DF31A为例,如果设计激 ...
三叉戟D5这种落后中俄一代水平的货色还吹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729 发表于 2016-1-31 01:41
发射了的洲际导弹还能被人拦截,就算体积只有楼主丁丁大小,射程达到香飘飘环球三圈的长度也没有屌用,不 ...
你这么说也太那个了。。。
这个你别争了,JL2就是一二级芳纶,三级碳纤维,TG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设计保守,以DF31A为例,如果设计激 ...
巨浪2潜射导弹解析一文,巨浪2就是碳纤维,N15B推进剂比三叉戟D5还先进
美国佬洲际导弹落后中俄一代水平,至少20年,还吹
三叉戟D5早就是落后的东西,重入分导而已,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但三级很小,作为试验、试用,难度较小;
以土鳖一贯适度追求先进性的习惯,这样决策的可能性很高。
...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表格的数据基本上是可靠的,符合实际图片的长径比,只有布拉瓦不太对,但布拉瓦有三种型号

另外我觉得 ...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C4三级发动机用的都是K49对位芳纶,这是不如杂环芳纶的,JL2一二级采用杂环芳纶(俄罗斯引进的技术),与 ...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JL2头罩加尾罩的设计,长了点
C4三级发动机用的都是K49对位芳纶,这是不如杂环芳纶的,JL2一二级采用杂环芳纶(俄罗斯引进的技术),与 ...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
超大就是坑而已,成天白裤衩,贬低中国核潜艇和洲际导弹,军舰,副省长没你们懂四代核潜艇
还得加粗,粗了爽
还得加粗,粗了爽
射的时候量要大,姿势好,这样才能搞大美帝的肚子
弹大了,潜艇直径是不是也要加大,个人认为未来我弹潜直径13---1-4米为佳
弹大了,潜艇直径是不是也要加大,个人认为未来我弹潜直径13---1-4米为佳
直径13-14那也是顶天立地了,起码15-16吧。。。

金曙江 发表于 2016-2-1 01:43
弹大了,潜艇直径是不是也要加大,个人认为未来我弹潜直径13---1-4米为佳


个人估计,巨浪3应该会冲着M51的路子来,变粗、变短,以适应我国对射程和载荷需求大、但对长度又要求要短的现状。如果能做到M51的2.3米直径、12米长度,那么就只需凯旋级那种不太明显的的龟背即可。凯旋的艇直径只有12.5米,跟094差不多。

金曙江 发表于 2016-2-1 01:43
弹大了,潜艇直径是不是也要加大,个人认为未来我弹潜直径13---1-4米为佳


个人估计,巨浪3应该会冲着M51的路子来,变粗、变短,以适应我国对射程和载荷需求大、但对长度又要求要短的现状。如果能做到M51的2.3米直径、12米长度,那么就只需凯旋级那种不太明显的的龟背即可。凯旋的艇直径只有12.5米,跟094差不多。

CVN超级航母 发表于 2016-1-31 15:03
巨浪三真有啊?是不是太长了。放大点直径呗,攻击家都2.3米直径。谁让我们装药技术不如美帝和毛子。


据说有2.25米液体发动机的八股。下一代固体会不会也是2.25。
CVN超级航母 发表于 2016-1-31 15:03
巨浪三真有啊?是不是太长了。放大点直径呗,攻击家都2.3米直径。谁让我们装药技术不如美帝和毛子。


据说有2.25米液体发动机的八股。下一代固体会不会也是2.25。
这个你别争了,JL2就是一二级芳纶,三级碳纤维,TG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设计保守,以DF31A为例,如果设计激 ...
就是,31A的第一级竟然还是钢壳,唉
落后数代言过其实了吧,你为什么要这般贬低。
此人没说巨浪2是模型都算嘴上积德了
就是,31A的第一级竟然还是钢壳,唉
钢壳的是31基本型,31A和白杨/白杨M一样是芳纶。钢壳未必落后,民兵3、31A和白杨M三者性能接近,但民兵3最轻,说明结构设计合理,钢壳也一样能达到优秀的性能。另外钢壳有利于延寿
巨浪2属于分导重入,即全导式多弹头,而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

分导重入=各分弹头各具制导和机动性=可以从主火箭完成助推(一般占全飞行段的5%--30%)后的任何时间点分离各具制导和机动性的弹头。如果每枚弹头每5分钟变一次轨基本上现在的反导系统就无法在中段拦截它

全导式多弹头是母弹和子弹均有制导,机动变轨能力。全导式机动突防不仅具有分导能力,而且每个弹头带有控制系统,可以机动飞行。母弹释放子弹时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的释放手段,子弹间有较大的相互间隔,造成大时域和大空域散步,不规则机动俯冲,再加之弹间数据链技术,再入导引一体化技术等,导弹不仅能够成功突防,而且能够提高子弹的命中精度.
      从不分导,分导到全导是不断提高突防能力、不断提高命中精度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后有三个飞行阶段:1.推进加速阶段——从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飞行时间3~5分钟不等(固态燃料火箭的推进加速阶段短于液态燃料火箭),本阶段结束时导弹一般处于距地面150到400公里的高度(依选择的弹道不同而变化),燃料烧尽时的速度通常为7公里/秒。 2.中途阶段(亚轨道飞行阶段)——本阶段约25分钟,期间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在大气层外沿着椭圆轨道(Elliptic orbit)作亚轨道飞行(suborbital flight),轨道的远地点(apogee)距地面约1200公里,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0.5~1倍地球半径,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接近大圆线(之所以是“接近”而非“重合”是由于飞行期间地球本身自转造成的偏移),在本阶段携带多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或者是金属气球、铝箔干扰丝和全尺寸诱饵弹头等各种电子对抗装置,以欺骗敌方雷达。 3.重返大气层阶段(reentry),从距地面100公里开始计算,飞行时间约2分钟,撞击地面时的速度可高达4公里/秒(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小于1公里/秒)。
      弹道式导弹如不加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在被动段基本上按椭圆弹道飞行,容易被敌方反导弹系统拦击。如果采用中段制导和末段制导,即可对弹道的中段和末段实施控制,变椭圆弹道为机动弹道,这无疑有利于躲避敌方反导弹系统的攻击,达到突防的目的。
      巨浪2采用分导重入弹头,即在主火箭完成助推后(火箭一般在2--5分钟内完成燃烧)的任意时间点让多弹头分离并进行独立制导和机动变轨.三叉戟D5是重入分导,中段不能释放弹头,是一般的分导。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指出,突防能力是潜射洲际导弹最核心的性能指标,它比当量和精度等更重要。巨浪2和布拉瓦都是分导重入弹头,三叉戟D5只是重入分导弹头,中段不能释放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