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核潜艇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4:37:33
四代核潜艇我认为主要改进为:采用泵喷射技术,一体化自循环堆技术,静音战术航速高至18节以上,采用多层或一体浮筏;指挥系统一体化;声纳系统一体化,各基阵不再单独处理,而是传感器信息复用频段互用并综合处理,单一的基阵的孔径已不再非常重要,集成优化的常规艇声纳基阵也可以达到海狼6米球形阵的能力;自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硬对抗能力;体系作战进一步提高,可携带战术UUV自组作战网络;可进行特种作战,装备新一代复合制导鱼雷;典型型号:美国弗吉尼亚级等。 此外,海狼级我认为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的话,其信息化水平并不能达到四代艇的水平,只能分类为采用了大量四代技术追求极致能力的精品三代半潜艇。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四代核潜艇我认为主要改进为:采用泵喷射技术,一体化自循环堆技术,静音战术航速高至18节以上,采用多层或一体浮筏;指挥系统一体化;声纳系统一体化,各基阵不再单独处理,而是传感器信息复用频段互用并综合处理,单一的基阵的孔径已不再非常重要,集成优化的常规艇声纳基阵也可以达到海狼6米球形阵的能力;自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硬对抗能力;体系作战进一步提高,可携带战术UUV自组作战网络;可进行特种作战,装备新一代复合制导鱼雷;典型型号:美国弗吉尼亚级等。 此外,海狼级我认为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的话,其信息化水平并不能达到四代艇的水平,只能分类为采用了大量四代技术追求极致能力的精品三代半潜艇。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另外第四代095和096即将服役,中国核潜艇水平进一步提升,海基核打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095攻击核鱼将达到美军弗吉尼亚block4水平,对陆攻击和反舰能力有巨大提升,鹰击18和长剑10的组合使敌胆寒,声呐采用最新共形声呐,探测能力极大提升
1、093G则有采用新一代整体消音瓦,而洛杉矶级采用的聚氨酯整体浇筑式消音瓦
2、093级核潜艇采用的是大七叶侧斜螺旋桨,未采用更先进的喷水推进技术,喷水推进器其直径更小,噪音更低,整体可降噪10分贝以上,高速航行时降低分贝更多,可以有效降噪。
3、093攻击型核潜艇装备了艇首综合阵、拖曳阵、舷侧阵声纳,多线型拖拽声纳。
中国核潜艇并不像网友所说的,差美俄30年以上,美军直到弗吉尼亚才装侧舷声呐
我兔有可能搞出达到国际标准的第四代核潜艇吗? 按通常的说法,是V3算二代,阿库拉、洛杉矶与海狼算三代,弗吉尼亚和亚森算第四代。但我对此有点异议,因为洛杉矶跟海狼差远了,而弗吉尼亚却并不比海狼高明多少。我这样说只是从技术角度讲,但人家的划代是从设计思路上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自冷战结束后,世界核潜艇发展就进入了一个低谷期,或者说好听点叫转型期吧。美俄都不再盲目追求高速大潜深等远洋性能,而转向浅海多用途方向发展,搞出来的就是所谓第四代核潜艇,并且据此把非常先进但深海作战的海狼打入三代。也就是说,第四代核潜艇,对动力和艇壳都放低了门槛,甚至静音和水声设备等方面也基本继承上代衣钵或略有改进,也就是增加些垂直发射管或特种艇接口,在最难最核心的技术方面,总体上并无什么特别突破或重大飞跃,倒是在成本控制方面下了点功夫。也就是说,从第二代到第三代是个令人望洋兴叹的巨大技术台阶,而第三代到第四代则更多是设计思路上的转型,技术难度并不大,作战性能差距亦不大,不客气地说,会生产第三代核潜艇的国家,研发第四代核潜是举手之劳。因此,如果我兔有技术能力成功地研制出国际标准的第三代潜艇,那么顺手搞出第四代并非什么特别难事。要知道,土共搞095时,弗吉尼亚级已经哗哗下水了,土共不可能对这个趋势的转型熟视无睹的。这个发展方向的转型和后发优势让我们抄个近道,在研发第三代潜艇时直接在功能上向第四代靠拢,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比如我在小改反应堆、声纳和自动化系统的同时,插入一些垂直发射管增加多目标打击能力,你也不能不说这是第四代潜艇,并且一点不难。

再看土共有多少技术积累。先说动力。我们上091时真惨,是在核电零起点的基础上凭空搞出来的,或者说后来的核电反而得益于核潜艇动力的经验。上093时,中国民用核反应堆技术也是明显落后于世界水平的。而今天土共不土了,我们不仅引进了美国自己都没应用的第三代压水堆,而且吃透后搞出来了自己的三代压水堆(正是老谭在同一句话里首先提到的百万千瓦核电,这个ACP1000已经通过国家验收了)。毕竟民用工业是军工的基础,基本原理和工艺都差不多,核潜艇动力无非就是个小型化问题,我们现在是站在民用压水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个雄厚的基础上搞核潜艇反应堆,能差吗?目前核潜艇动力的发展方向,并不是更大功率,主要是往一体化设计、加大自然循环比例这方面发展。我想大家早交流过相关的信息了,我兔在此方面已有很强的预研基础,我不敢说国版四代核鱼是一体化堆,但甚少是集成化水平较高的紧凑堆,而自然循环的功率相当大(按官方话讲是“二回路功率密度成倍提高”、“适应模块化造船趋势”、“总体性能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这种新反应堆是“十五期间”完成的课题,正好赶上095开工前搞定。

然后看壳体。其实MD的海狼也不过用的是屈服度690MPa的HY100钢,并不比我们早就搞出的785MPa的980钢高明,虽然后者离世界顶级水平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不相信我兔居然会在进入新世纪后此方面无所作为(中国已是世界上唯一投产超级钢的国家)。而且我说了,国外第四代核潜艇在潜深方面比上代并无更高要求。仅凭已知的980钢,就已经能建造达到世界第三代乃至第四代核潜艇了。至于生产加工设备,相信任何关注中国重型装备制造的网友都会对我兔目前大型机电设备设计、加工和安装的精密程度印象深刻,这方面我兔已无短板,而下代必为我强项。

静音性能方面,我兔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玩,本世纪初已经相当成熟了,而新鱼正赶了脱胎换骨的好时候。核鱼在此方面比常规的没更多特别的,主要是反应堆的噪声处理问题。这个前面已经提高自然循环堆的问题,按官泄文章叫“大幅度降低动力装置的辐射噪声水平”。

水声方面是绝密的,所知不多。093就已经上舷侧阵声纳了,095的大型围壳声纳基阵、更大型的舷侧阵声纳、拖曳阵声纳,想必都会有明显提升,想想相控阵预警机方面近年的突飞猛进,我相信我们的水声专家们也没闲着。自动化指挥控制是我兔现在的强项,这在水面舰艇上已可见一斑。

配套武备方面,最近我兔“大深度高速智能鱼雷”定型装备的消息大家都看到了,不多说了,至少是MK48MOD5的水平。

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巨大的资金和人员投入。这,肯定是毛子现在最大的短板,但,你会觉得土共缺吗?

大家表把第四代核潜艇神话了,亚森也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技术(它下水仪式照片上巨大的螺旋桨打破了泵推的神话),我们就是差20年也该赶上了。

综上所述,国外第四代核潜艇的技术特点客观上降低了我追赶的门槛,而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在近年获得了爆发式的发展,国家又全力保证,为何战机能上四代,核潜却不可能?请给我一个理由。

中国特色的四代核潜艇究竟会是啥样?

刚才说的是技术上能做出什么样的核潜艇,再说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核潜艇 主要作战任务:一是掩护弹道导弹潜艇前出至接近第二岛链海域战备值班,二是为航母作战群前出第二岛链提供侦察和反潜掩护。未来如有余力,还可在第一、第二岛链间遂行攻势袭扰。这些事关中国的战略核安全、海军走向远洋战略和反介入战略,不是可有可无可好可坏的锦上添花,而是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战略级死任务。

主要假想敌情况:目前MD有53艘攻击核潜艇,其中洛杉矶级41艘(其中改进型688i占22艘)、海狼级3艘,弗吉尼亚级9艘。后者还有5艘在建,4艘下单,未来至少还要建10艘,将逐步取代早期的洛杉矶级潜艇。也就是说,我第四代核潜艇成规模入役的大约10年后,我对手主要装备的是洛杉矶改和弗吉尼亚级。可以随时调动的现部署情况不必分析,在极端情况下,估计对手应可调动三分之一至半数核攻击潜艇参战,约二十余艘。此外,对手强大的岸基和水面反潜力量亦对我核攻击潜艇构成严重威胁。

由此可见,我核攻击潜艇担任的战略任务极重,对手很强大,面临的形势很严峻,仅达到国外二代水平的核潜艇根本无法完成任务,至少要达到三代以上性能方能形成均势对抗,数量则至少20艘(配三个航母编队至少10艘,6艘弹道导弹潜艇至少6艘,机动作战至少4艘)。而差于洛杉矶改的核攻击潜艇毫无量产意义,只能作为技术过渡快速通过,我第四代核潜艇在性能上至少要压倒洛杉矶改,相当接近弗吉尼亚的水平,方能完成前述战略任务,也方能有资格作为目标艇广泛装备。

因此从需求上讲,我四代核鱼即使不达到或超越弗吉尼亚,也至少应相当接近,基本达到同代水平,就像歼20之于F22的性能对比那样,才有对抗的可能和存在的意义。

当然,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同代潜艇侧重也会与美俄不同,就像我们的四代机更侧重核心空战性能一样。按我国防需要和技术强势,我想我们应该会把隐蔽性放在首位,毕竟我们的对手不仅有四代核鱼,更有第一岛链密布的海底听音阵列和漫天的P3C,脱离己方岸基空中掩护深入敌后作战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其次应该是水声传感器的性能,这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战力倍增器,下功夫的空间很大。第三是武器系统,这个其实大家都差距不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即可。第四是航行性能,达到30节以上即能完成为航母战斗群及大黑鱼护航的要求即可,但更有用的静音巡航航速要高,最好达到20节,水深达到600米与美同级也够了。我倒觉得吨位有必要比093明显上个台阶,水下排水量逼进万吨,耐压壳超过10米,这不仅意味着更多的武器载量和可持续作战能力,也是改装战略核潜艇去龟背和扩大自然循环功率(自然循环需要足够高度落差)的需要。

四代核潜艇我认为主要改进为:采用泵喷射技术,一体化自循环堆技术,静音战术航速高至18节以上,采用多层或一体浮筏;指挥系统一体化;声纳系统一体化,各基阵不再单独处理,而是传感器信息复用频段互用并综合处理,单一的基阵的孔径已不再非常重要,集成优化的常规艇声纳基阵也可以达到海狼6米球形阵的能力;自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具备硬对抗能力;体系作战进一步提高,可携带战术UUV自组作战网络;可进行特种作战,装备新一代复合制导鱼雷;典型型号:美国弗吉尼亚级等。 此外,海狼级我认为如不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的话,其信息化水平并不能达到四代艇的水平,只能分类为采用了大量四代技术追求极致能力的精品三代半潜艇。
应该差不到哪去。手指好僵。好点再来
晚上看了楼主2个帖子,一个是052D强于伯克2a,一个是这个,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心,这裤衩红的发紫啊,爱国小将。
今天刚刚注册的ID就发了15个帖子
楼主显然不是刚注册的,只是启用了一个新名字
对自然循环堆表示白裤衩
楼主明显放饵钓鱼

各种捧杀,激将,猜测法。
最后发现都是“我认为”
有内容,,不过死兔子会捂得很严实,不像航妈黑丝外型藏不住
所以网上和鬼子们咋说都行,会不会被吓一跳只有鬼子们将来自已知道
请原谅我对泵推不太抱希望
请原谅我对一万吨不抱希望


目前视野下的好坏先进落后标准在那里大家都懂。实现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有其他新理念新设计的。不光这些。18节以上自循这个标准我认为就是弗吉尼亚都达不到。老毛子阿库拉2自循在10节以下(貌似8节)都非常先进了。海狼撑死十几节。再就是高航速下流体噪声和螺旋桨噪声也上来了。光一味的提高自循并不经济。花费太高。

目前视野下的好坏先进落后标准在那里大家都懂。实现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有其他新理念新设计的。不光这些。18节以上自循这个标准我认为就是弗吉尼亚都达不到。老毛子阿库拉2自循在10节以下(貌似8节)都非常先进了。海狼撑死十几节。再就是高航速下流体噪声和螺旋桨噪声也上来了。光一味的提高自循并不经济。花费太高。
楼主所言基本可信,有信心!
我还是喜欢苏联的水下战斗机方案,吨位不用大,3000-4000吨,上金属堆,航速上40节,加装蓝绿激光通信装置,多艘联合行动,噪音高些也没问题,靠速度和数量硬吃
我还是喜欢苏联的水下战斗机方案,吨位不用大,3000-4000吨,上金属堆,航速上40节,加装蓝绿激光通信装置 ...
得了吧,苏联自己都放弃这条路线了。速度快的聋子有啥用?鱼雷轻松跑50节以上。
有热情是好的,光有热情就不太好了,看点基础的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我觉得 095只要能有这两个就很满意了:1 喷泵 2、新一代的堆 ——这2个有就能降低噪音和提高低音巡航速度了  而且这2个有就说明我们的鱼有跨代的进步了~~

我觉得 095只要能有这两个就很满意了:1 喷泵 2、新一代的堆 ——这2个有就能降低噪音和提高低音巡航速度了  而且这2个有就说明我们的鱼有跨代的进步了~~
我认为095还是不要搞太多弗吉尼亚的奇奇怪怪的多用途的东西了,老老实实的做攻击性核潜艇就好了,咱们只要水下能干的过弗吉尼亚,对路省下来多装点鱼雷也好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事业部主任谌瑾,女,中共党员,研究员,推进电机研究、减振降噪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电机事业部主任。长期致力于国防科研的技术创新工作,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动机,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设计、制造能力;主持完成了多项潜艇推进电机的研制;主持开展的舰船减振降噪项目,为国防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研制的船舶中压电力推进系统核心设备——推进电机,首次实现了船舶电力推进核心设备自主研制“零的突破”,对于提升国家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她曾 “中船重工 2006—200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中船重工有突出 专家”、“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十大女杰”。

敢于创新实现多项“国内首创”

“电动机是舰船航行的主要动力,被誉为舰船的‘心脏’。如果‘心脏’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握,就谈不上真 主动权。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等于受制于人。”从事20余年科研工作的谌瑾,有着深深的体会。2012年4月,谌瑾和她的团队研制的国内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实现满负载稳定运行,标志着国内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研制成功,在国家超导电机的战略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电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成为国际上第四个掌握高温超导电机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喜讯传来,各大媒体纷纷聚焦该电机,国内外的同行们相继向她表示祝贺。谌瑾却没有时间沉醉在成功的喜悦当中,马上又投入到后续的研究,她瞄准了大容量高温超导电机在船舶电力推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向着超导电机技术实现工程化应用的方向继续前行。为了锻造最先进、最强劲的舰船“心脏”,谌瑾在舰船高转矩密度交流推进电机的新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中压电力推进系统核心设备——推进电机,实现了船舶电力推进核心设备自主研制“零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推进电机长期被国外产品垄断的局面,对于全面突破电力推进及自主研发的核心设备在高技术船舶的应用,提升国家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许多人很好奇,谌瑾为什么要执着于“国内首创”,她总是从容的说到:“我很感激国家、感激七一二所给了我为国家服务的平台。因为有了这份担当,所以有 为国家的自主创新 自己的所有力量。”

善于攻坚成就水下“降噪专家”

潜艇,被称为神出鬼没的“水下杀手”,要靠隐蔽自己消灭敌人,然而噪声却是潜艇致命的弱点。随着反潜技术的迅速发展,“被发现”意味着“被消灭”,如何更好的保持“自身隐蔽”的难题,摆在了所有科研工作者的面前。谌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自身的工程研究经验,经过研究分析,大胆的引入 设 念,运用电机电磁场、应力场和振动冲击分析等多物理场仿真技术,以理论分析有效指导工程实践。首次采用小长径比滑动轴承、人字型电枢绕组、双斜支撑端盖、变频低噪动通风机组等新措施,攻克了技术研发中的瓶颈,具有减振效果明显、可靠性高、综合性能稳定等优点,为总体减振降噪指标的实现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繁重、艰辛的科研工作,谌瑾这样看待:“为了国家的强大,一辈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挺有意义。许多人没有机会来担当,这份担当对我既是挑战,也是意志力、经验和修养的 ,我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殷洪,男,1964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中船重工719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国家32试验潜艇型号总设计师、31潜艇型号改装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装备部水动力学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专家委员。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国家战略武器装备研制领域辛勤耕耘近30年,为舰船科技进步和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作出了重大 ,多次荣获国家级奖项。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技术负 全力投入31艇的型号改换装。作为该工程副总设计师、水下发射潜地导弹技术组副组长、719所试验队队长,他组织完成了对服役近40年的老艇-31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安全性的分析研究,作出了31艇能够安全完成水下发射试验任 结论,同时提出了防护措施和操艇方案,为领导机关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31艇改装和试验过程中,他负 各相关单位进行技术协调。在历次水下发射导弹试验中,他担任发射任务艇副指挥长,多 队随艇出海保驾,保证了导弹发射试验平台、系统及设备的完好,为我国新型潜地导弹的试验定型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总设计师主持了32型潜艇研制。32艇是我国第一艘针对未来武器装备技术发展而研制的综合试验潜艇,承担海军未来30年潜艇新装备和新技术试验验证任务。他主持32型潜艇的总体设计工作,组织方案论证,协调总体及各系统在设计、建造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完成了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32艇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期间,作为试验队长,他长期坚守一线,圆满完成了全部试验项目并顺利通过军检验收。32艇在总体性能、噪声水平、设计理念方面均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创造了我国潜艇研制的多项第一,得到了海军首长和有关各方的高度赞誉。作为知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了多项重大装备和民船研制工作。作为总装备部水动力学技术专业组成员,组织并参与了首次应用的泵喷推进技术的预研工作及实艇演示验证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082扫雷系统试验艇的研究设计工作,负 成了三峡导流明渠绞滩船、递缆船的方案论证及总体、性能、结构、舾装设计;主持了国内第一艘大型半潜式旅游潜艇的设计及配建工作,利用军民两用技术组织开发了多型旅游潜艇;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多型核潜艇的改换装设计、配建及多型民船的开发设计工作。作为分管副总积极谋划我国核潜艇未来技术发展之路。 殷洪同志作为719所分管预研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在承担型号研制任务的同时,还负 潜艇发展的预研工作。他根据海军未来作战需求,密切跟踪国内外核潜艇装备技术的最新进展,组织开展了**型艇的使命任务和战技性能需求研究分析,确立了**型艇“高航速、多装载、远探测、综合隐身”的新技术发展目标,重点就单双壳体、导弹单(大)筒发射和发射装置内(外)置等多个总体方案进行了对比论证,形成了**型艇新概念图像,对我国核潜艇未来技术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何琳,男,舰船声隐身技术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1957年11月生于陕西西安,籍贯四川西充。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6月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工程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潜艇声隐身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中国声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军船学术委员会抗冲击学组副组长,总装备部隐身技术专业组成员,海军潜艇声隐身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编委,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作为军队潜艇减振降噪技术首席专家,多型潜艇减振降噪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在该领域持续开展了近30年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制,实现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系列创新,多项技术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全部实艇应用,为降低我国潜艇噪声起到决定性支撑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国防报告148/16篇,荣立二、三等功各2次。

一、在舰用减振元器件技术领域,自主研制出三个系列近百种规格的舰用减振元器件,填补了多项空白。

1、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无任何资料借鉴情况下,靠自主创新,攻克理论、结构、材料、工艺和试验等多项难题,发明并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系列潜艇用减振挠性接管,获3项发明专利。其中,肘形高压平衡式减振挠性接管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振动隔离指标超过国际上现有技术水平。系统解决了我国潜艇海水管路系统安全与减振抗冲设计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减振降噪技术成果推广应用,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发明并研制出工作压力25个大气压,最大承载能力50吨的系列舰用强载气囊隔振器,使我国舰用隔振器承载能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舰船狭小空间内数百吨级大型隔振装置无减振器可用的重大难题。已大量应用。

3、发明并研制出新型低噪声螺旋桨轴承,解决了潜艇低速隐蔽航行时螺旋桨轴承高频异常强线谱噪声的控制难题,彻底消除了潜艇在作战机动过程中因该异常噪声而导致声学暴露的重大隐患。已大量应用。

二、在舰用减振装置技术领域,一直引领着国内该领域技术的发展。

1、率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隔振装置技术——双层隔振装置和浮筏隔振装置,解决了潜艇狭小空间内数十吨级以下单台或多台组合机械设备的高效隔振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已大量应用。

2、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智能隔振装置的技术概念,并建立了完整的设计理论体系,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隔振装置技术—大型智能气囊隔振装置,这是世界上首台智能化的隔振装置,具有自动负载平衡、故障自诊断、自组织修复管理等传统隔振装置一直无法实现的功能,解决了潜艇狭小空间内数百吨级大型动力系统振动的高效隔离难题,是我国目前控制潜艇动力系统机械噪声最有效的技术,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技术的追赶和超越,2012年获发明专利,已全面应用。

3、突破推进动力装置低频隔振这一国际公认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对中姿态监测、控制和保护管理等功能的第四代隔振装置技术——舰船推进动力系统低频隔振装置,实现隔振装置技术重大跨越。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全面应用。

4、正在开展第五代隔振装置技术——“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探索一代重大项目)的应用转化研究,可实现潜艇狭小空间内动力机械宽频和线谱振动的同步控制,消除潜艇的声指纹特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三、独立提出并建立潜艇“动态声隐身”技术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作战航行中潜艇声学特征的检测、评估与控制修复技术,开辟了潜艇隐身领域研究新方向。在一片空白情况下,2005年带领“国家队”,从无到有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潜艇噪声监测系统,迈出潜艇隐身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步,达到国外同类装备技术水平,成果已全面应用。

四、作为工程总指挥组织完成了我国南沙各岛礁守礁官兵生活环境的噪声综合治理,使南沙守礁官兵的主要学习、生活区的环境噪声达到城市高档社区夜间休息环境质量,受到海军首长和守礁官兵的一致好评。此外,还组织完成了某型潜射战略导弹测试平台的高精度振动控制工程,成功解决测试间振动噪声超标重大技术难题,对提高导弹命中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成果为我国舰船隐身技术进步起到重大支撑作用,为提高海军舰船,特别是潜艇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的成果已在后续型号上被陆续应用,将支撑我国新型潜艇及水面舰艇安静性能的持续提升。

何琳教授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全部科研成果均是自主创新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全部成果均在新型舰船上大量推广应用。
说到核潜艇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反应堆,反应堆决定了核潜艇的很多性能指标,是十分关键的,那么我们的艇用堆采用了哪种类型的堆呢?先来看看我们发展新一代潜艇核动力的目标
发展新一代潜艇的核动力目标
愿望是好的,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泵推的优点主要是在高航速下的静音性吧,低速静音还是传统的七叶大侧斜桨好,自然循环堆和泵推都是对提高静音航速有帮助,这个主要提升潜艇的反潜能力,我们的潜艇会以反潜为主业么?或许为弹道导弹核潜艇和航母编队护航上有这个需求,但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我们都不会这么奢侈,搞反潜核潜艇出来,而且相关战术战略也有很大改变,核潜艇还是专精于反舰和支援吧。
好红好红。。。。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1-24 14:47
另外第四代095和096即将服役,中国核潜艇水平进一步提升,海基核打击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095攻击核鱼将达 ...
期待096型~~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1-24 14:56
中国核潜艇并不像网友所说的,差美俄30年以上,美军直到弗吉尼亚才装侧舷声呐
绝对不可能30年以上
御海乘风 发表于 2016-1-24 23:45
有内容,,不过死兔子会捂得很严实,不像航妈黑丝外型藏不住
所以网上和鬼子们咋说都行,会不会被吓一跳只 ...
这个可以有
金猴降妖 发表于 2016-1-25 13:43
愿望是好的,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
该急要急,该缓就缓
096这东西还是不错的,关键就是弹种
今天刚刚注册的ID就发了15个帖子
估计楼主已经潜水多年,已经攒了15个贴子甚至更多,期待楼主更多大作问世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1-24 14:53
1、093G则有采用新一代整体消音瓦,而洛杉矶级采用的聚氨酯整体浇筑式消音瓦
2、093级核潜艇采用的是大七叶 ...
愿望是好的,可惜一口吃不成胖子,不急,慢慢来
一生无悔花火 发表于 2016-1-24 14:56
中国核潜艇并不像网友所说的,差美俄30年以上,美军直到弗吉尼亚才装侧舷声呐
可能是29年
核潜艇的隔振技术,大家都知道,我国在潜艇的减振方面近年来出来很多的成果,说到这些成果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海工的何琳教授,关注潜艇的朋友对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他就是我国潜艇减振方面的领军人物,下面是他的报道:
何琳,男,舰船声隐身技术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少将。1957年11月生于陕西西安,籍贯四川西充。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2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6月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军工程大学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潜艇声隐身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中国声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声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军船学术委员会抗冲击学组副组长,总装备部隐身技术专业组成员,海军潜艇声隐身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编委,轮机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作为军队潜艇减振降噪技术首席专家,多型潜艇减振降噪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在该领域持续开展了近30年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制,实现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系列创新,多项技术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全部实艇应用,为降低我国潜艇噪声起到决定性支撑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国防报告148/16篇,荣立二、三等功各2次。

一、在舰用减振元器件技术领域,自主研制出三个系列近百种规格的舰用减振元器件,填补了多项空白。

1、突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在无任何资料借鉴情况下,靠自主创新,攻克理论、结构、材料、工艺和试验等多项难题,发明并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种系列潜艇用减振挠性接管,获3项发明专利。其中,肘形高压平衡式减振挠性接管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振动隔离指标超过国际上现有技术水平。系统解决了我国潜艇海水管路系统安全与减振抗冲设计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已作为一项重要的减振降噪技术成果推广应用,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发明并研制出工作压力25个大气压,最大承载能力50吨的系列舰用强载气囊隔振器,使我国舰用隔振器承载能力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舰船狭小空间内数百吨级大型隔振装置无减振器可用的重大难题。已大量应用。

3、发明并研制出新型低噪声螺旋桨轴承,解决了潜艇低速隐蔽航行时螺旋桨轴承高频异常强线谱噪声的控制难题,彻底消除了潜艇在作战机动过程中因该异常噪声而导致声学暴露的重大隐患。已大量应用。

二、在舰用减振装置技术领域,一直引领着国内该领域技术的发展。

1、率先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和第二代隔振装置技术——双层隔振装置和浮筏隔振装置,解决了潜艇狭小空间内数十吨级以下单台或多台组合机械设备的高效隔振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已大量应用。

2、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智能隔振装置的技术概念,并建立了完整的设计理论体系,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隔振装置技术—大型智能气囊隔振装置,这是世界上首台智能化的隔振装置,具有自动负载平衡、故障自诊断、自组织修复管理等传统隔振装置一直无法实现的功能,解决了潜艇狭小空间内数百吨级大型动力系统振动的高效隔离难题,是我国目前控制潜艇动力系统机械噪声最有效的技术,实现了对发达国家技术的追赶和超越,2012年获发明专利,已全面应用。

3、突破推进动力装置低频隔振这一国际公认技术难题,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对中姿态监测、控制和保护管理等功能的第四代隔振装置技术——舰船推进动力系统低频隔振装置,实现隔振装置技术重大跨越。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全面应用。

4、正在开展第五代隔振装置技术——“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探索一代重大项目)的应用转化研究,可实现潜艇狭小空间内动力机械宽频和线谱振动的同步控制,消除潜艇的声指纹特征,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三、独立提出并建立潜艇“动态声隐身”技术的概念和理论框架,研究作战航行中潜艇声学特征的检测、评估与控制修复技术,开辟了潜艇隐身领域研究新方向。在一片空白情况下,2005年带领“国家队”,从无到有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潜艇噪声监测系统,迈出潜艇隐身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一步,达到国外同类装备技术水平,成果已全面应用。

四、作为工程总指挥组织完成了我国南沙各岛礁守礁官兵生活环境的噪声综合治理,使南沙守礁官兵的主要学习、生活区的环境噪声达到城市高档社区夜间休息环境质量,受到海军首长和守礁官兵的一致好评。此外,还组织完成了某型潜射战略导弹测试平台的高精度振动控制工程,成功解决测试间振动噪声超标重大技术难题,对提高导弹命中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成果为我国舰船隐身技术进步起到重大支撑作用,为提高海军舰船,特别是潜艇装备水平和作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的成果已在后续型号上被陆续应用,将支撑我国新型潜艇及水面舰艇安静性能的持续提升。

何琳教授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全部科研成果均是自主创新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全部成果均在新型舰船上大量推广应用。

2009年选为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0年获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12年获马大猷声学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在10多年时间里把一个5人科研小组发展为20多人科研团队,达到我国潜艇降噪技术研究最前沿,2011年被批准联合成立“潜艇声隐身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012年荣立集体二等功,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创新群体奖。共培养硕士29名、博士26名,指导博士后2名。2013年1月,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签署通令授记二等功。
http://www.hlhl.org.cn/news/findnews/showsub.asp?id=1299
报道中提到的第五代隔振装置技术“磁悬浮主被动混合隔振技术”,MD也还在研制当中,可见我们在这个领域并不落后,妥妥的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