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超越的奋斗之旅——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团队科研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8:11:15
不断超越的奋斗之旅——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团队科研创新记事


2016-01-14


国外国防科技文献资料快报新华社武汉1月14日电 1978年,当18岁的马伟明考进海军工程大学时,世界军事技术革命已初见端倪。10多年后,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回校的马伟明,拓展研究领域,瞄准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兼容研究,推进电气工程领域发展,开启了不断超越的奋斗之旅。
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二等奖9项……直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的马伟明带领团队,先后在舰船综合电力、新能源接入等领域破解了世界科技难题,研制的发供电系统装备了海军多型主战舰艇,奠定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
2015年9月,马伟明和他的团队被海军授予“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2016年1月8日,他们又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科研,就要靠脚踏实地、不浮不躁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了一种低噪声、高效率的新型动力系统——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然而,这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振荡现象,却是长期困扰世界电机界的一大难题。
在恩师张盖凡的带领下,马伟明、刘德志等5人组成课题组,用仅有的3.5万元,开展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的研制工作。
1000多个日夜攻关,几十万组数据、难以数计的示波器图形、实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半间屋子……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的世界难题,研制的电机系统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只有先‘坐冷板凳’,才有创新的可能。”至今,马伟明仍牢记着恩师当时的教诲。
在研制多相电机的同时,他们打破思维定势,10年攻关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能用1台电机同时发出交、直流两种电的发电机系统,使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2010年,他们凭此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制定下产、学、研一体发展的道路,每个研究人员又是工厂的技师、技术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高端工业制造能力的短板弱项,使科研和实装成果逐步比肩世界一流。
随即,他们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发起全面冲击。历经6年成功研制出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借着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的成熟技术,他们经过近1年的探索,国产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样机顺利出厂,进口风电变流器价格从此出现断崖式下跌……
正是凭借着科研上的脚踏实地、不骄不躁,他们取得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跟跑者”终成“领跑者”。
创新,就要靠不怕吃苦
走进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一楼,仿若进入了舰艇电机的展览大厅;走进团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地150亩的创业园各种设施配套齐全……
经过团队三代人的接力攻关,积累了一系列原始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然而,这其中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
有一年,马伟明在从试验现场赶回办公室的路上遭遇车祸,颈椎受伤。医生给他打上钢筋塑料颈套,反复强调如不卧床休息就可能落下终生残疾。谁料第二天,马伟明就戴着钢筋塑料颈套出现在一个重要会议的现场。
在某项目重大试验的紧要关头,团队成员汪光森股骨头部分坏死、关节腔体严重化脓。高烧39摄氏度多的汪光森拄着双拐坚持在一线,直到马伟明强行派人把他送进医院。
正是这种代际传承的不怕吃苦的战斗精神,推动着团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延续,就要靠公正公平开放
现在,马伟明团队中在职干部过半拥有高级技术职称,近90%拥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仅35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有为就有位,能唱就有台。
2002年,团队承担新型高速异步电机研制任务,只有24岁的研究生王东被确定为主设计师。当军内外100多位一流专家集中进行可行性论证时,许多人误认为报告台上的王东是PPT操作员。
信任是最大的动力。经过10年奋斗,王东主导的新型高速异步电机研制取得成功,36岁被评为教授,2015年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干得好得到重用,干不好自然淘汰。马伟明的一个学生难以适应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马伟明亲自拍板:“团队里任何人都不享受保护,我的学生也不例外!”
正是靠这公正公平开放的和谐竞争环境,团队新人辈出,又不断吸引着热血才俊汇聚其中——
“85后”年轻“海归”程思为在国外有着高薪舒适的工作,但他最终决定加入这个团队,“这是一个能干事业的地方”。
加入团队前已是武汉大学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付立军,感到在这里能为国防做大事业、成就大梦想,毅然携笔从戎…… 来源:中国军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9999不断超越的奋斗之旅——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团队科研创新记事


2016-01-14


国外国防科技文献资料快报新华社武汉1月14日电 1978年,当18岁的马伟明考进海军工程大学时,世界军事技术革命已初见端倪。10多年后,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回校的马伟明,拓展研究领域,瞄准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兼容研究,推进电气工程领域发展,开启了不断超越的奋斗之旅。
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二等奖9项……直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的马伟明带领团队,先后在舰船综合电力、新能源接入等领域破解了世界科技难题,研制的发供电系统装备了海军多型主战舰艇,奠定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
2015年9月,马伟明和他的团队被海军授予“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2016年1月8日,他们又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科研,就要靠脚踏实地、不浮不躁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采用了一种低噪声、高效率的新型动力系统——十二相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然而,这一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振荡现象,却是长期困扰世界电机界的一大难题。
在恩师张盖凡的带领下,马伟明、刘德志等5人组成课题组,用仅有的3.5万元,开展了带稳定绕组的多相整流发电机的研制工作。
1000多个日夜攻关,几十万组数据、难以数计的示波器图形、实验记录和报告堆满了半间屋子……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从根本上解决了“固有振荡”的世界难题,研制的电机系统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只有先‘坐冷板凳’,才有创新的可能。”至今,马伟明仍牢记着恩师当时的教诲。
在研制多相电机的同时,他们打破思维定势,10年攻关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能用1台电机同时发出交、直流两种电的发电机系统,使中国潜艇真正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2010年,他们凭此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制定下产、学、研一体发展的道路,每个研究人员又是工厂的技师、技术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高端工业制造能力的短板弱项,使科研和实装成果逐步比肩世界一流。
随即,他们向第三代集成化发电系统发起全面冲击。历经6年成功研制出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突破多项重大关键技术,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借着高速感应发电机系统的成熟技术,他们经过近1年的探索,国产2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样机顺利出厂,进口风电变流器价格从此出现断崖式下跌……
正是凭借着科研上的脚踏实地、不骄不躁,他们取得大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成果,“跟跑者”终成“领跑者”。
创新,就要靠不怕吃苦
走进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一楼,仿若进入了舰艇电机的展览大厅;走进团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地150亩的创业园各种设施配套齐全……
经过团队三代人的接力攻关,积累了一系列原始创新成果,逐步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然而,这其中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
有一年,马伟明在从试验现场赶回办公室的路上遭遇车祸,颈椎受伤。医生给他打上钢筋塑料颈套,反复强调如不卧床休息就可能落下终生残疾。谁料第二天,马伟明就戴着钢筋塑料颈套出现在一个重要会议的现场。
在某项目重大试验的紧要关头,团队成员汪光森股骨头部分坏死、关节腔体严重化脓。高烧39摄氏度多的汪光森拄着双拐坚持在一线,直到马伟明强行派人把他送进医院。
正是这种代际传承的不怕吃苦的战斗精神,推动着团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延续,就要靠公正公平开放
现在,马伟明团队中在职干部过半拥有高级技术职称,近90%拥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仅35岁。这里,没有论资排辈,有为就有位,能唱就有台。
2002年,团队承担新型高速异步电机研制任务,只有24岁的研究生王东被确定为主设计师。当军内外100多位一流专家集中进行可行性论证时,许多人误认为报告台上的王东是PPT操作员。
信任是最大的动力。经过10年奋斗,王东主导的新型高速异步电机研制取得成功,36岁被评为教授,2015年又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干得好得到重用,干不好自然淘汰。马伟明的一个学生难以适应紧张快速的工作节奏。马伟明亲自拍板:“团队里任何人都不享受保护,我的学生也不例外!”
正是靠这公正公平开放的和谐竞争环境,团队新人辈出,又不断吸引着热血才俊汇聚其中——
“85后”年轻“海归”程思为在国外有着高薪舒适的工作,但他最终决定加入这个团队,“这是一个能干事业的地方”。
加入团队前已是武汉大学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付立军,感到在这里能为国防做大事业、成就大梦想,毅然携笔从戎…… 来源:中国军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