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帖子,纪念一下我在喀什的伙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7:12:44


  
       纯文字,没有蔡国庆。因为年代较为久远,所以大家将就看看,倒是可以从侧面看一下15年前咱大名鼎鼎的高原劲旅是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的。

       99年底刚到部队的第二天,新兵班长带我们到市场上买羊肉串。因为我们同期到达新兵连的,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江西的,江苏的,正宗的新疆羊肉串是真没吃过。依稀还记得那羊肉串的铁钎子一尺来长,上面肥的瘦的串了好多羊肉,咬一口满嘴都是油,而且价格实惠,1元1串。但我那时候是不吃羊肉的,吃了三口差点吃吐,发誓再也不想吃这羊肉了,但是后来的经历告诉我,我那时是多么的图样图森破,以至于从新疆退役回来之后,我对羊肉情有独钟。

       新兵连的伙食倒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我们是改制后的第二批两年兵,据老兵说我们的待遇比他们在新兵连的时候要好很多,除了对新兵的“八条禁令”之外,还有伙食上的改善。早餐每人一个蛋,有豆浆、稀饭、甜牛奶,馒头。午餐吃米饭,主菜鸡肉、牛肉或者鱼,因为新疆部队以川菜为主,所以很合我的胃口,加上不用啃馒头,午餐是我最喜欢的一顿。晚餐就需要付出一些体力,因为午餐剩下的一些米饭是南方兵的最爱,经常为了一碗米饭闹得鸡飞狗跳,为此还曾经惊动连长,全连晚餐后鸭子步回宿舍。相比吃米饭还是吃馒头,菜品却是没得挑剔的。有在新疆服役的战友大概都吃过各部队传说中的四大名菜,除了荤菜之外,我们部队的四大名菜是:大白菜、豆腐、豆芽和土豆。但对于我来说,这四个菜还真是我喜欢吃的,所以比起其他人痛不欲生的现状,我还是好许多。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也慢慢地都变成了不得不吃。大家习惯了,也就没那么挑剔了。但总结一点,新兵连的荤菜绝对不少,鸡鸭鱼肉普通肉类都能吃到。反而我当时最怕吃的羊肉,吃得很少。但就那仅有的几次吃羊肉,让我有了想当逃兵的冲动。

        南疆的手抓饭应该是全国闻名,在行军锅里焖一锅八成熟的米饭,再将加工过得羊肉块混入其中,佐入胡萝卜、红萝卜、土豆搅拌均匀,以羊脂滋润盖锅焖熟,揭开锅盖,还滋滋地冒着香味。好吧,这是后来的感官,在当时我把这种手抓饭当成人生第一大禁忌,闻着都想吐。但是每次去靶场打靶,就只能吃这种玩意。而我天生眼残手残,新兵连每次打靶都在全连末数二十之内,所以每逢打靶必跑八公里,不吃饭哪里扛得住,所以最后理智战胜了食欲,告诉自己这不是羊肉,这是五花肉,硬塞也要塞一碗骗一骗自己的五脏庙。结果大家都懂的,吃的多了,居然吃出了感情。是的,吃出了感情,我确定。当然,羊肉一直都不是我喜欢吃的食物,至少在我第二年上喀喇昆仑山之前。

       当时正好碰到津贴调整,我当兵第一个月的津贴是75,而到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120,第二年涨到了195,加上副班长津贴,我第二年可以拿到200整。那么这些钱能用来干什么呢?存起来寄回家那是白扯,多数还是祭了自己的肚子。

       部队营区都有服务社,而我们部队的服务社是休息日我们最常光顾的地方。当兵的可以不用出营区就能买到日常所有需要的东西,作训服、鞋子、甚至常服。当然还包括我这个大吃货所爱的食物。服务社有一家西北人开的熟食店,八元一份。酱肘子、卤猪蹄儿、卤猪耳、花生米。加大葱,拌陈醋,酸爽可口。叫上几个同年兵,配上啤酒很是惬意。
   
      因为是专业分队,所以我们下连队之后并没有打乱混入老兵班,而是集中编入了新兵排。直到第一年的十月份,这个排的建制大部分都没有打乱,而是每个新兵班里加入老兵,回编入各个老兵排,所以大家的感情非常好,经常聚在一起找一切借口吃喝。每逢三六,干部回家,便是我们聚会的当口。但是这事毕竟是违反纪律,所以都在熄灯后进行。连队那时还是平房,记得第二年开春打扫房顶的时候,满满当当地扫出了两千多个啤酒瓶子,连长当时就破口大骂,批得我们排长都不敢抬头。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老兵连的伙食不行,相反,我们的日常伙食相当丰盛。早餐酱菜、泡菜、腐乳六个小蝶,牛奶鸡蛋管够,馒头管饱,所以出了个一顿早餐啃16个馒头的传奇山西兵。我们经常会自己制作馒头汉堡——将两个馒头挖空,然后抹上腐乳,加入小菜,再填上一个水煮蛋,两掌合力压扁,味道自是不用说,吃过的都知道。说起来,第一个做馒头汉堡的还是我,后来整个班的同年兵都来效仿,着实被班长训了一通狠的。

    南疆这鬼地方,一到冬天就没什么菜吃。连队菜地每年冬天能收1万多斤大白菜和土豆,菜窖里大白菜挂的琳琅满目,土豆埋了整整一坑。所以每天吃大白菜和土豆那是理所应当的,蒜条也有,不过十分奢侈。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7.63,已经相当不错,但当时蒜条市场价是9元一公斤,而鸡肉则是6元。所以司务长对蒜条很伤脑筋,偶尔吃一顿也会喊肉疼。炊事班的哥们处理大白菜也很绝户,拦头一刀,去尾一刀,剥开外面的几层,只吃里面的菜心。当然大白菜这些不吃的部分不会浪费,因为连队里还养了8头猪。除了大白菜和土豆,吃得最多的就是豆腐,川式的麻婆豆腐,一勺子下去能舀半勺子花椒,15年过去了,这半勺子花椒依然是我心里永远勾不出去的阴影。

       而在荤菜方面,吃的最多的当属鸡肉。算下来,每个班每次能分到一只鸡的量,已经是相当多了。除此之外,就是鱼。鱼肉大多数时候都是煮出来的,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我从小到大不大吃鱼,但在新疆吃的可能超过我前18年加起来的总和。

       连队每到星期5的晚餐进行会餐,餐食十分丰富,都是平常吃不到的牛肉、冰冻海鲜。为了平衡周五晚餐会餐的花费,午餐会简单的吃一碗挂面。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挂面放水里一煮,放点盐,煮熟了就捞起来,每班一大盆。然后再来个西红柿炒蛋,每班分几个生蒜头。油盐酱醋自己找,生蒜头就挂面,估计南方人第一次吃都得蒙圈。

       第二年是本连队16年一轮的施工年,正巧被我们赶上了。整修营区,掏粪坑,挖器械坑,种种苦累就不提了。恶心的事情也不说了,怕你们吃不下午饭。6月份赶上边界通光缆的国防大施工,本来我们连是不上的,但作为师直施工单位,全连除了留守,也一并拉上了喀喇昆仑山。

       和平常长途行军一样,我们在沿途的伙食并不好,中午没有热饭热菜,甚至没有单兵包装口粮。而是每人两包榨菜,一个馕饼。呃......说到馕饼这个东西我想说这可能是新疆几千年来发明的最好的食物了。吃不惯馕饼的哥们觉得这玩意咬不动,嚼不烂。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东西真的很香,上面撒满了芝麻,很有嚼劲,混着唾沫很有味道,而且关键是它真的顶饿。只有到了兵站,才会有一顿热乎乎的乱炖,哦,我不想回忆那一锅乱炖里都有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可能有十几个食材,那也是我当兵两年唯一没有吃惯的东西。

       我们和有线连并成了一个施工队,在汽车上不记得翻了几座山,趟了几条河。最后上了后臧高原靠近印度边界的一个地方,下了八一达坂利用几十年前就有的旧有营房安营扎寨,那地方海拔5400米。在头一天抵达的时候,因为风口狂风大作,六月飞雪的关系,全连基本全部出现了高原反应,倒是炊事班的五个哥们活蹦乱跳的给我们烧了一整锅方便面,但印象中没有人吃得下。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们主要是以适应高原环境为主,每天吃的十分清淡,大多数时候都是面条稀饭为主。但其实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这种海拔下烧出来的开水,一股浓浓的味道,不知道是汽油味还是煤油味。因为低沸点的关系,想吃一顿熟馒头也根本不可能,虽然上了高压锅,但蒸出来的基本都是死面团子。

       后来部队移到了边防连的背后,这里背风,而且临水,着实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而且虽然这里的海拔高达5700米,但适应了不到一个礼拜,我们已经没有了高原反应。只是高原上的气候真的很吓唬人,三分钟天晴,三分钟下雨,三分钟狂风,三分钟飘雪。早上裹着皮大衣,穿着翻毛皮鞋,中午就只能穿一件汗衫,昼夜温差相当大。也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我爱上了吃羊肉。

       我们施工队负责的一百多公里的光缆假设,意味着我们每天早晨6点就必须整装出发,这个点也就是内地的4点。炊事班的弟兄每天早早起来,炖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蒸成了四面团子的馒头我们是不愿意吃的,所以炊事班长大手一挥,全部做成饼子,用油炸熟,这东西那是相当受欢迎。羊肉汤就着炸面饼,味道确实不错。吃完早饭,每人揣两个炸饼子,灌一壶热开水,就出去了。虽然到了中午,炸饼子会变得比石头还硬,但相对来说啃两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晚上7点收拢部队回到营区的时候,伙食会丰盛一些,当然,少不了四大名菜。但是有猪肉有鸡肉,那些都是直升机空运的。但是这些鸡和猪,还没等运抵营区,都已经因为高原反应早早挂掉,猪皮的颜色因为缺氧而变成深紫色。我们挖了个地窖,把整扇的猪肉和整只整只的鸡扔进去,晚上炖鸡,红烧肉是少不了的。

       然后时间到了7月下旬,情况变得糟糕起来。因为这个时节是喀喇昆仑山冰消雪融的时候,山洪爆发冲断了山路,补给运不上来。而整条边界线上铺开的施工部队几万人之多,分散在几百个点上,靠直升机的运量恐怕杯水车薪。指挥部给各个施工队下达了“现地调达”的命令,意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靠近边防连,但是从那里要战备储粮来度过难关肯定不现实。所以施工队首长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带枪打猎,一路去找牧民买羊,另一路下河捞鱼。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施工作业,剩下的任务量很少,所以我们有这个时间去找吃的。可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记得当时大家还挺兴奋。一开始我分配在捞鱼队,我们把运送蔬菜的网兜重新编制,使网洞变小,然后拦腰在河里布了两道封锁线。因为在高原上感冒属于能致死的重症,所以下河都必须选择在正午时分,那时太阳大,温度高,而且必须得吃一粒康泰克或者白加黑。

       高原上的鱼因为常年照射紫外线的原因变得十分愚钝,甚至伸手也能抓到。我们从上游将他们赶入下游的伏击圈,一网能收七十多斤。这些鱼通常不会用来现烧,因为鱼皮厚,鱼肉柴,不好吃。炊事班长让弟兄们把这些鱼破了,剪掉头,然后晒干或油炸后保存,一网也就剩不到30斤,还不够一顿的量。

       所以后来我们加大了打猎的力度,三人一组,两杆枪,撒豆子一样铺开找羊。我曾经为了追一群羊远离了公路,这在当时可是犯大忌的事情,但是想吃羊肉的心思恐怕看官们体会不来,反正我憋着一口气追了七八公里,终于让我逮到机会在七十多米的距离上打了一个短点射。一只羊应声而倒,我带着我的两个弟兄上前去拖,那只羊居然跳起来要跑,我们又足足追了一公里的路程,终于那货失血过多倒地而毙,一颗子弹打断了它的一条后腿,另一颗子弹从羊屁股射入,从背上穿过,满地都是血。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它拖到公路上,等回收人员的车辆到时,那羊已经僵了。那天我们的收获还是蛮丰富的,打了七八只羊,也够我们吃几天。

        而去找牧民的队伍,主要还是连长带队,用一些战备物资,比如大衣、汽油、翻毛皮鞋和印度的、藏族的牧民交换,人民币其实没多大卵用,关键还得看人家换不换。那时在高原上现换的话,我记得大概1件大衣加1桶180斤的汽油能换四只羊,可能有误还请谅解。反正几乎整个八月份,部队每天都在吃羊肉和炸鱼肉,蔬菜就是黄豆、粉条和自己发的豆芽菜。除此之外,部队会发21金维他,营养还是能得到保证的。

       在喀喇昆仑山上的补给因为运能和天气的原因,远不如后来10月份我们上帕米尔高原阿富汗边界来得好。至少在阿富汗边界的时候,虽然采购和运输成本高,而且碰上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但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十分新鲜的肉类和蔬菜,甚至我们还能买到驴,和喀喇昆仑山比,简直天上地下的感觉。

       记得9月份从喀喇昆仑山回撤到营区后,我对着水龙头足足喝了二斤自来水。因为我已经忍受了三个月煤油味道的半开水,再遇见自来水的时候,那是在沙漠里碰到了绿洲的感觉。

       11月从帕米尔高原下到平原后,我们第二年兵变着手准备退伍事宜。我们宣布了退伍命令之后,所有即将退役老兵卸掉肩章领花,被编入了老兵班排。那一年我们连队满员,总人数120+,而退役老兵也多,达到了75+,拉出去比别人武装侦察连一个连的人还要多。每天不用出操,顶多也就师直部队集会看电影的时候去凑热闹,没事就窝在房间里打扑克“天百喜”,要不就出门逛街买吃的。而且每个班还配个勤务兵,帮老兵晒晒被子,洗洗衣服。吃饭也和连队其他人分开吃,我们每天的伙食费达到了37.5,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喀喇昆仑山上我们的伙食费是24.3,在帕米尔高原上是27.2。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终于比边防连的警犬吃得好了。

       空运来的海鲜,北疆的大米,战备仓库里65年周总特批的茅台酒。每顿十六七个菜,当然,多数好吃的其实都给每个老兵班的勤务兵吃了,我们基本吃的都很少,因为没有羊肉汤,特么不习惯啊!勤务兵们哪里吃得完,许多菜都整碟整碟给了下面的战斗班排,也算是物尽其用,没有浪费。

  
       纯文字,没有蔡国庆。因为年代较为久远,所以大家将就看看,倒是可以从侧面看一下15年前咱大名鼎鼎的高原劲旅是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的。

       99年底刚到部队的第二天,新兵班长带我们到市场上买羊肉串。因为我们同期到达新兵连的,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江西的,江苏的,正宗的新疆羊肉串是真没吃过。依稀还记得那羊肉串的铁钎子一尺来长,上面肥的瘦的串了好多羊肉,咬一口满嘴都是油,而且价格实惠,1元1串。但我那时候是不吃羊肉的,吃了三口差点吃吐,发誓再也不想吃这羊肉了,但是后来的经历告诉我,我那时是多么的图样图森破,以至于从新疆退役回来之后,我对羊肉情有独钟。

       新兵连的伙食倒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我们是改制后的第二批两年兵,据老兵说我们的待遇比他们在新兵连的时候要好很多,除了对新兵的“八条禁令”之外,还有伙食上的改善。早餐每人一个蛋,有豆浆、稀饭、甜牛奶,馒头。午餐吃米饭,主菜鸡肉、牛肉或者鱼,因为新疆部队以川菜为主,所以很合我的胃口,加上不用啃馒头,午餐是我最喜欢的一顿。晚餐就需要付出一些体力,因为午餐剩下的一些米饭是南方兵的最爱,经常为了一碗米饭闹得鸡飞狗跳,为此还曾经惊动连长,全连晚餐后鸭子步回宿舍。相比吃米饭还是吃馒头,菜品却是没得挑剔的。有在新疆服役的战友大概都吃过各部队传说中的四大名菜,除了荤菜之外,我们部队的四大名菜是:大白菜、豆腐、豆芽和土豆。但对于我来说,这四个菜还真是我喜欢吃的,所以比起其他人痛不欲生的现状,我还是好许多。

        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喜欢吃的,不喜欢吃的也慢慢地都变成了不得不吃。大家习惯了,也就没那么挑剔了。但总结一点,新兵连的荤菜绝对不少,鸡鸭鱼肉普通肉类都能吃到。反而我当时最怕吃的羊肉,吃得很少。但就那仅有的几次吃羊肉,让我有了想当逃兵的冲动。

        南疆的手抓饭应该是全国闻名,在行军锅里焖一锅八成熟的米饭,再将加工过得羊肉块混入其中,佐入胡萝卜、红萝卜、土豆搅拌均匀,以羊脂滋润盖锅焖熟,揭开锅盖,还滋滋地冒着香味。好吧,这是后来的感官,在当时我把这种手抓饭当成人生第一大禁忌,闻着都想吐。但是每次去靶场打靶,就只能吃这种玩意。而我天生眼残手残,新兵连每次打靶都在全连末数二十之内,所以每逢打靶必跑八公里,不吃饭哪里扛得住,所以最后理智战胜了食欲,告诉自己这不是羊肉,这是五花肉,硬塞也要塞一碗骗一骗自己的五脏庙。结果大家都懂的,吃的多了,居然吃出了感情。是的,吃出了感情,我确定。当然,羊肉一直都不是我喜欢吃的食物,至少在我第二年上喀喇昆仑山之前。

       当时正好碰到津贴调整,我当兵第一个月的津贴是75,而到了第二个月就涨到了120,第二年涨到了195,加上副班长津贴,我第二年可以拿到200整。那么这些钱能用来干什么呢?存起来寄回家那是白扯,多数还是祭了自己的肚子。

       部队营区都有服务社,而我们部队的服务社是休息日我们最常光顾的地方。当兵的可以不用出营区就能买到日常所有需要的东西,作训服、鞋子、甚至常服。当然还包括我这个大吃货所爱的食物。服务社有一家西北人开的熟食店,八元一份。酱肘子、卤猪蹄儿、卤猪耳、花生米。加大葱,拌陈醋,酸爽可口。叫上几个同年兵,配上啤酒很是惬意。
   
      因为是专业分队,所以我们下连队之后并没有打乱混入老兵班,而是集中编入了新兵排。直到第一年的十月份,这个排的建制大部分都没有打乱,而是每个新兵班里加入老兵,回编入各个老兵排,所以大家的感情非常好,经常聚在一起找一切借口吃喝。每逢三六,干部回家,便是我们聚会的当口。但是这事毕竟是违反纪律,所以都在熄灯后进行。连队那时还是平房,记得第二年开春打扫房顶的时候,满满当当地扫出了两千多个啤酒瓶子,连长当时就破口大骂,批得我们排长都不敢抬头。

       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老兵连的伙食不行,相反,我们的日常伙食相当丰盛。早餐酱菜、泡菜、腐乳六个小蝶,牛奶鸡蛋管够,馒头管饱,所以出了个一顿早餐啃16个馒头的传奇山西兵。我们经常会自己制作馒头汉堡——将两个馒头挖空,然后抹上腐乳,加入小菜,再填上一个水煮蛋,两掌合力压扁,味道自是不用说,吃过的都知道。说起来,第一个做馒头汉堡的还是我,后来整个班的同年兵都来效仿,着实被班长训了一通狠的。

    南疆这鬼地方,一到冬天就没什么菜吃。连队菜地每年冬天能收1万多斤大白菜和土豆,菜窖里大白菜挂的琳琅满目,土豆埋了整整一坑。所以每天吃大白菜和土豆那是理所应当的,蒜条也有,不过十分奢侈。我们每天的伙食费是7.63,已经相当不错,但当时蒜条市场价是9元一公斤,而鸡肉则是6元。所以司务长对蒜条很伤脑筋,偶尔吃一顿也会喊肉疼。炊事班的哥们处理大白菜也很绝户,拦头一刀,去尾一刀,剥开外面的几层,只吃里面的菜心。当然大白菜这些不吃的部分不会浪费,因为连队里还养了8头猪。除了大白菜和土豆,吃得最多的就是豆腐,川式的麻婆豆腐,一勺子下去能舀半勺子花椒,15年过去了,这半勺子花椒依然是我心里永远勾不出去的阴影。

       而在荤菜方面,吃的最多的当属鸡肉。算下来,每个班每次能分到一只鸡的量,已经是相当多了。除此之外,就是鱼。鱼肉大多数时候都是煮出来的,但是味道还是不错的,我从小到大不大吃鱼,但在新疆吃的可能超过我前18年加起来的总和。

       连队每到星期5的晚餐进行会餐,餐食十分丰富,都是平常吃不到的牛肉、冰冻海鲜。为了平衡周五晚餐会餐的花费,午餐会简单的吃一碗挂面。简单到什么程度呢?挂面放水里一煮,放点盐,煮熟了就捞起来,每班一大盆。然后再来个西红柿炒蛋,每班分几个生蒜头。油盐酱醋自己找,生蒜头就挂面,估计南方人第一次吃都得蒙圈。

       第二年是本连队16年一轮的施工年,正巧被我们赶上了。整修营区,掏粪坑,挖器械坑,种种苦累就不提了。恶心的事情也不说了,怕你们吃不下午饭。6月份赶上边界通光缆的国防大施工,本来我们连是不上的,但作为师直施工单位,全连除了留守,也一并拉上了喀喇昆仑山。

       和平常长途行军一样,我们在沿途的伙食并不好,中午没有热饭热菜,甚至没有单兵包装口粮。而是每人两包榨菜,一个馕饼。呃......说到馕饼这个东西我想说这可能是新疆几千年来发明的最好的食物了。吃不惯馕饼的哥们觉得这玩意咬不动,嚼不烂。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东西真的很香,上面撒满了芝麻,很有嚼劲,混着唾沫很有味道,而且关键是它真的顶饿。只有到了兵站,才会有一顿热乎乎的乱炖,哦,我不想回忆那一锅乱炖里都有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可能有十几个食材,那也是我当兵两年唯一没有吃惯的东西。

       我们和有线连并成了一个施工队,在汽车上不记得翻了几座山,趟了几条河。最后上了后臧高原靠近印度边界的一个地方,下了八一达坂利用几十年前就有的旧有营房安营扎寨,那地方海拔5400米。在头一天抵达的时候,因为风口狂风大作,六月飞雪的关系,全连基本全部出现了高原反应,倒是炊事班的五个哥们活蹦乱跳的给我们烧了一整锅方便面,但印象中没有人吃得下。
  
       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们主要是以适应高原环境为主,每天吃的十分清淡,大多数时候都是面条稀饭为主。但其实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这种海拔下烧出来的开水,一股浓浓的味道,不知道是汽油味还是煤油味。因为低沸点的关系,想吃一顿熟馒头也根本不可能,虽然上了高压锅,但蒸出来的基本都是死面团子。

       后来部队移到了边防连的背后,这里背风,而且临水,着实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而且虽然这里的海拔高达5700米,但适应了不到一个礼拜,我们已经没有了高原反应。只是高原上的气候真的很吓唬人,三分钟天晴,三分钟下雨,三分钟狂风,三分钟飘雪。早上裹着皮大衣,穿着翻毛皮鞋,中午就只能穿一件汗衫,昼夜温差相当大。也就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我爱上了吃羊肉。

       我们施工队负责的一百多公里的光缆假设,意味着我们每天早晨6点就必须整装出发,这个点也就是内地的4点。炊事班的弟兄每天早早起来,炖一锅热腾腾的羊肉汤,蒸成了四面团子的馒头我们是不愿意吃的,所以炊事班长大手一挥,全部做成饼子,用油炸熟,这东西那是相当受欢迎。羊肉汤就着炸面饼,味道确实不错。吃完早饭,每人揣两个炸饼子,灌一壶热开水,就出去了。虽然到了中午,炸饼子会变得比石头还硬,但相对来说啃两口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晚上7点收拢部队回到营区的时候,伙食会丰盛一些,当然,少不了四大名菜。但是有猪肉有鸡肉,那些都是直升机空运的。但是这些鸡和猪,还没等运抵营区,都已经因为高原反应早早挂掉,猪皮的颜色因为缺氧而变成深紫色。我们挖了个地窖,把整扇的猪肉和整只整只的鸡扔进去,晚上炖鸡,红烧肉是少不了的。

       然后时间到了7月下旬,情况变得糟糕起来。因为这个时节是喀喇昆仑山冰消雪融的时候,山洪爆发冲断了山路,补给运不上来。而整条边界线上铺开的施工部队几万人之多,分散在几百个点上,靠直升机的运量恐怕杯水车薪。指挥部给各个施工队下达了“现地调达”的命令,意思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们靠近边防连,但是从那里要战备储粮来度过难关肯定不现实。所以施工队首长决定兵分三路,一路带枪打猎,一路去找牧民买羊,另一路下河捞鱼。因为当时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施工作业,剩下的任务量很少,所以我们有这个时间去找吃的。可能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记得当时大家还挺兴奋。一开始我分配在捞鱼队,我们把运送蔬菜的网兜重新编制,使网洞变小,然后拦腰在河里布了两道封锁线。因为在高原上感冒属于能致死的重症,所以下河都必须选择在正午时分,那时太阳大,温度高,而且必须得吃一粒康泰克或者白加黑。

       高原上的鱼因为常年照射紫外线的原因变得十分愚钝,甚至伸手也能抓到。我们从上游将他们赶入下游的伏击圈,一网能收七十多斤。这些鱼通常不会用来现烧,因为鱼皮厚,鱼肉柴,不好吃。炊事班长让弟兄们把这些鱼破了,剪掉头,然后晒干或油炸后保存,一网也就剩不到30斤,还不够一顿的量。

       所以后来我们加大了打猎的力度,三人一组,两杆枪,撒豆子一样铺开找羊。我曾经为了追一群羊远离了公路,这在当时可是犯大忌的事情,但是想吃羊肉的心思恐怕看官们体会不来,反正我憋着一口气追了七八公里,终于让我逮到机会在七十多米的距离上打了一个短点射。一只羊应声而倒,我带着我的两个弟兄上前去拖,那只羊居然跳起来要跑,我们又足足追了一公里的路程,终于那货失血过多倒地而毙,一颗子弹打断了它的一条后腿,另一颗子弹从羊屁股射入,从背上穿过,满地都是血。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它拖到公路上,等回收人员的车辆到时,那羊已经僵了。那天我们的收获还是蛮丰富的,打了七八只羊,也够我们吃几天。

        而去找牧民的队伍,主要还是连长带队,用一些战备物资,比如大衣、汽油、翻毛皮鞋和印度的、藏族的牧民交换,人民币其实没多大卵用,关键还得看人家换不换。那时在高原上现换的话,我记得大概1件大衣加1桶180斤的汽油能换四只羊,可能有误还请谅解。反正几乎整个八月份,部队每天都在吃羊肉和炸鱼肉,蔬菜就是黄豆、粉条和自己发的豆芽菜。除此之外,部队会发21金维他,营养还是能得到保证的。

       在喀喇昆仑山上的补给因为运能和天气的原因,远不如后来10月份我们上帕米尔高原阿富汗边界来得好。至少在阿富汗边界的时候,虽然采购和运输成本高,而且碰上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但我们每天都可以吃到十分新鲜的肉类和蔬菜,甚至我们还能买到驴,和喀喇昆仑山比,简直天上地下的感觉。

       记得9月份从喀喇昆仑山回撤到营区后,我对着水龙头足足喝了二斤自来水。因为我已经忍受了三个月煤油味道的半开水,再遇见自来水的时候,那是在沙漠里碰到了绿洲的感觉。

       11月从帕米尔高原下到平原后,我们第二年兵变着手准备退伍事宜。我们宣布了退伍命令之后,所有即将退役老兵卸掉肩章领花,被编入了老兵班排。那一年我们连队满员,总人数120+,而退役老兵也多,达到了75+,拉出去比别人武装侦察连一个连的人还要多。每天不用出操,顶多也就师直部队集会看电影的时候去凑热闹,没事就窝在房间里打扑克“天百喜”,要不就出门逛街买吃的。而且每个班还配个勤务兵,帮老兵晒晒被子,洗洗衣服。吃饭也和连队其他人分开吃,我们每天的伙食费达到了37.5,这是个什么概念?在喀喇昆仑山上我们的伙食费是24.3,在帕米尔高原上是27.2。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终于比边防连的警犬吃得好了。

       空运来的海鲜,北疆的大米,战备仓库里65年周总特批的茅台酒。每顿十六七个菜,当然,多数好吃的其实都给每个老兵班的勤务兵吃了,我们基本吃的都很少,因为没有羊肉汤,特么不习惯啊!勤务兵们哪里吃得完,许多菜都整碟整碟给了下面的战斗班排,也算是物尽其用,没有浪费。
中午饭点儿前发这样的帖子是何居心?楼主心理好坏好坏的
中午饭点儿前发这样的帖子是何居心?楼主心理好坏好坏的
就是,饭点发这种贴,楼主心理何其阴暗。
其实羊肉这种膻味重的肉,大多数农耕文明发展出来的国家、民族都不大爱吃。
就全世界来看羊肉也主要是绿教国家这种沙漠匪帮发展出来的比较好这口。。
德国人、捷克人、匈牙利人等中欧人和乌克兰、俄罗斯这些东欧人还有中国人、越南人、韩国人爱吃猪肉。
英国人、日本人、北欧人吃鱼肉(当然英国人也是牛肉消费大户),东南亚人、南亚印巴人、美国人爱吃鸡肉。
阿根廷、澳大利亚吃牛肉。。
没图你说个

羊肉涮着吃和烤着吃都还可以,味道不大。。要是像牛肉、猪肉一样炒菜吃,估计爱吃的人就不多了。

像涮羊肉也好,还是烤羊肉串也好,一般人也只是偶尔吃吃。。真像驴教徒一样当主要肉食摄入样的天天吃,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看的流口水!饿了!
morrisnyang 发表于 2015-12-26 11:41
中午饭点儿前发这样的帖子是何居心?楼主心理好坏好坏的
这不是更好佐餐么哈哈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1:50
羊肉涮着吃和烤着吃都还可以,味道不大。。要是像牛肉、猪肉一样炒菜吃,估计爱吃的人就不多了。

像涮 ...
啊,至今还是不喜欢吃葱爆羊肉
其实羊肉这种膻味重的肉,大多数农耕文明发展出来的国家、民族都不大爱吃。
就全世界来看羊肉也主要是绿教 ...
英国人挺爱吃羊肉的,历史上以畜牧为主的农业国。

葱爆羊肉绝对好吃
morrisnyang 发表于 2015-12-26 11:55
英国人挺爱吃羊肉的,历史上以畜牧为主的农业国。

葱爆羊肉绝对好吃
英国人里面主要是北方的苏格兰人吃羊肉,普通英国人里羊肉远没有鱼肉和牛肉的地位。。

炸鱼和薯条那是英国人的国菜级的。。英国畜牧业现在也是养牛为主。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1:58
英国人里面主要是北方的苏格兰人吃羊肉,普通英国人里羊肉远没有鱼肉和牛肉的地位。。

炸鱼和薯条那是 ...
这个同意,炸鱼和薯条,不是招待习大大的御用菜么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在边疆高原吃~身体本身就不大适应环境~内分泌会不正常~再好吃的东西也吃不出味道来~所以说~去边疆就得多发钱多给待遇~
yanyao110 发表于 2015-12-26 11:55
啊,至今还是不喜欢吃葱爆羊肉
羊肉味太大,膻味太足。。葱爆羊肉还算好的,萝卜烧羊肉才是受不了,特别是新疆那边还爱吃胡萝卜。。
本来是有很多图的,但是相册在老家,一时之间也看不到
oldcaticu44 发表于 2015-12-26 11:59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在边疆高原吃~身体本身就不大适应环境~内分泌会不正常~再好吃的东西也吃不出味道来~所 ...
咱们民族发展到现在,就不大爱吃羊,就是内地沿海这些不是边疆的好地方平常也吃羊肉吃得少。。

南方兵跑到边疆更是如此,还有一个大米饭也是需要适应的地方。。
oldcaticu44 发表于 2015-12-26 11:59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是在边疆高原吃~身体本身就不大适应环境~内分泌会不正常~再好吃的东西也吃不出味道来~所 ...
上高原待遇倒是好,津贴翻番,士官和军官的工资貌似是百分之350还是370,不太记得了。职业化军人待遇真的还不错。
英国人里面主要是北方的苏格兰人吃羊肉,普通英国人里羊肉远没有鱼肉和牛肉的地位。。

炸鱼和薯条那是 ...
sunday roast里最好的就是羊肉,烤羊腿或者羊肩。
晚餐能有一块羊小排,烤到5分熟是最好的了。
羊肉在英国是比较贵的肉,所以消费量对比猪肉和牛肉来说就显得小。
感觉这么像报训队?
一路西西哈哈 发表于 2015-12-26 12:06
感觉这么像报训队?
NO,跟通讯兵不打架,只是在昆仑山和他们编在了一起而已。
morrisnyang 发表于 2015-12-26 12:04
sunday roast里最好的就是羊肉,烤羊腿或者羊肩。
晚餐能有一块羊小排,烤到5分熟是最好的了。
羊肉在 ...
说一个国家主要肉食,当然是看日常摄入为主,看普通老百姓大家日常到超市消费什么的。
中国人包括汉族冬天涮羊肉什么的也没少吃,相当于英国人吃烤羊排一样,但整体看也不是主要肉食来源。
羊肉涮着吃和烤着吃都还可以,味道不大。。要是像牛肉、猪肉一样炒菜吃,估计爱吃的人就不多了。

像涮 ...
到了那个环境就不觉得膻了,因为环境都是那种味道。
10年第一次到新疆,第一次见到那么大个的羊肉串,擦!真是吃快活了!!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1:49
其实羊肉这种膻味重的肉,大多数农耕文明发展出来的国家、民族都不大爱吃。
就全世界来看羊肉也主要是绿教 ...
你不会不知道北宋时候赵家人是吃羊肉为主的吧?后来被赶到南方才开始减少了羊肉的用量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2:09
说一个国家主要肉食,当然是看日常摄入为主,看普通老百姓大家日常到超市消费什么的。
中国人包括汉族冬 ...
南方毕竟还是少吃羊肉,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价格昂贵的原因。但近些年来随着猪肉涨价,收入提高,羊肉的高价格其实也不那么吓人了。
当然,味道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南方人大多数也不排斥涮羊肉,羊肉火锅什么的,更别说烤羊肉了。总觉得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也在慢慢地改变。
上将2009 发表于 2015-12-26 12:12
10年第一次到新疆,第一次见到那么大个的羊肉串,擦!真是吃快活了!!
好吧,我其实第一次吃完羊肉串以后一直有阴影,所以两年没再吃过羊肉串了
sjzlhs 发表于 2015-12-26 12:10
到了那个环境就不觉得膻了,因为环境都是那种味道。
这到是。别说馆子店了,路边小店里甚至行人身上都带有这味。。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2:16
这到是。别说馆子店了,路边小店里甚至行人身上都带有这味。。
绝不仅仅如此,抓狂到连空气都中都是羊膻味。

freewrd 发表于 2015-12-26 12:14
你不会不知道北宋时候赵家人是吃羊肉为主的吧?后来被赶到南方才开始减少了羊肉的用量


问题现在不是一千年前的北宋。。我们民族和整个国家又经过近1000年的演化,已经不爱吃羊肉这种味大的肉了。尤其是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后。。

我们民族和国家早期的饮食和现在日本一样还是清淡为主的分餐制呢,还吃生鱼之类的,但是时代是变化的。
freewrd 发表于 2015-12-26 12:14
你不会不知道北宋时候赵家人是吃羊肉为主的吧?后来被赶到南方才开始减少了羊肉的用量


问题现在不是一千年前的北宋。。我们民族和整个国家又经过近1000年的演化,已经不爱吃羊肉这种味大的肉了。尤其是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东移后。。

我们民族和国家早期的饮食和现在日本一样还是清淡为主的分餐制呢,还吃生鱼之类的,但是时代是变化的。
yanyao110 发表于 2015-12-26 12:17
绝不仅仅如此,抓狂到连空气都中都是羊膻味。
羊肉这种味道大的肉,长期食用后,人的体味都会变。。
呵,完完整整的看完,很好.就是对你们打羊那段有点疑问,那羊能随打吗
yanyao110 发表于 2015-12-26 12:15
南方毕竟还是少吃羊肉,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价格昂贵的原因。但近些年来随着猪肉涨价,收入提高,羊肉的高价 ...
涮羊肉、羊肉火锅、烤羊肉串是一回事,像那些信绿教的人那样把羊肉当猪肉一样炒菜吃的还是少的。
爱夫人宝宝 发表于 2015-12-26 12:19
呵,完完整整的看完,很好.就是对你们打羊那段有点疑问,那羊能随打吗
我都特意隐掉了一个字,你就表追了。打羊是事实。
yanyao110 发表于 2015-12-26 12:16
好吧,我其实第一次吃完羊肉串以后一直有阴影,所以两年没再吃过羊肉串了
吃羊肉就要带点那个味(当然不能太大,而且要干净),要不不好吃,烤羊肉串一定要用带点肥肉的,一烤,油就出来了,那个香!!
yanyao110 发表于 2015-12-26 12:20
我都特意隐掉了一个字,你就表追了。打羊是事实。
哈哈,懂了.我也饿了,吃饭去
上将2009 发表于 2015-12-26 12:22
吃羊肉就要带点那个味(当然不能太大,而且要干净),要不不好吃,烤羊肉串一定要用带点肥肉的,一烤,油 ...

其实吃肉都带一点肥的才香。。油脂就是香的来源,吃肉一味的追求瘦是没有味道的,有油脂才香。
像冬天吃腊肉也是,全瘦的就太柴了。
洞庭客 发表于 2015-12-26 12:24
其实吃肉都带一点肥的才香。。油脂就是香的来源,吃肉一味的追求瘦是没有味道的,有油脂才香。
像冬天 ...
严重同意,所以五花肉炒尖椒永远比青椒肉丝好吃
其实羊肉这种膻味重的肉,大多数农耕文明发展出来的国家、民族都不大爱吃。
就全世界来看羊肉也主要是绿教 ...
明朝以前汉族也是经常吃羊的,后来才变成以猪肉为主,否则汉字里也不会有那么带多羊的。比如鲜,就是鱼和羊。还有古人与羊有关的很多,小楚怀王就是放羊的。人口少时吃草的羊自然比吃粮的猪更经济,农业发达有余粮又人多地少时猪才有优势。
问题现在不是一千年前的北宋。。我们民族和整个国家又经过近1000年的演化,已经不爱吃羊肉这种味大的肉了 ...
和习惯有关和民族有关,北方人大多吃羊肉,不吃是因为羊肉贵而已。小时候赶集,对那大锅里的羊肉汤只能闻闻味道,馋了很多年。
楼主编辑一下吧。看的比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