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界集体诘难“中国制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1:35:39
9月12日,江铃陆风、吉利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身份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以期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横祸正在等着江铃———这家初见世面的中国本土汽车商。

  9月14日,中午12时,德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全德汽车俱乐部(以下简称:ADAC)对陆风汽车进行NCAP(NewCarAssenssmentProgramme,新车评价规范)碰撞试验的报告。ADAC在试验评价中称,这是“过去20年的撞击测试历史中最糟糕的成绩”。

  此时,正是陆风准备进军英国市场前夕。就在此之前的7月份,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一半的陆风在荷兰一登场,就表现出热销趋势。如此贬低的评价,犹如一句极其刺耳的咒语,随即在全球汽车业中传播开来。一夜之间,一向在海外无人知晓的陆风,成为了欧美汽车业内家喻户晓的“人物”。

  ADAC的碰撞试验公布后两天,江铃迅速做出反应———9月16日,江铃向媒体发表声明称,由于对此次试验事先毫不知情,因此对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碰撞试验不予承认。

  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家绪,更对ADAC碰撞报告提出质疑,9月21日,他在上海对媒体表态,“这是一份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的报告。”

  这个NCAP就是EuroNewCarAssessmentProgrammeTest(EuroNCAP)欧洲新车评估组织。

  ADAC是谁?

  来自德国媒体的消息称,这次ADAC是以匿名方式购进了2辆陆风越野车,悄悄进行碰撞测评。

  在欧洲,陆风的基本售价为14995欧元,此项碰撞测试耗资1.5万欧元,从购车到测试,至少耗资6万欧元(约59万元人民币)。

  ADAC事后声称,这次之所以要测试陆风,是因为陆风具有下面三个因素,即第一款登陆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被宣传为完美无缺的越野车、以超低价格15000欧元出售,所以他们想检验它是否真的值得购买。

  成立于1903年的ADAC,属于一个非营利组织,运营经费由欧盟提供。职责主要是,为其会员提供国内国际救援、法律咨询、汽车检测、汽车试验、汽车租赁等诸多服务。其基本会员费每年约37.84欧元(合960元人民币)。不定期对已上市的新车和进口车进行碰撞试验,是该组织一个主要工作。

  NCAP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制订了相关的NCAP。欧洲的NCAP由欧洲各国汽车联合会、政府机关、消费者权益组织、汽车俱乐部等组成,由国际汽车联合会牵头,不依附于任何汽车生产企业。NCAP在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有监测机构,ADAC是其中一个有权进行这种监测的地方之一。

  记者从德国了解到,ADAC的标准不是市场准入标准,比市场准入标准要高。但因为更严格、更强调安全性,因此在欧洲的消费者中已经成为一把心理标尺。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厂家会把自己的新车送去检验。按照ADAC的规则,如果厂家对第一次缺陷进行改善并在第二次监测中通过标准,该产品仍然会得到其认可。

  据了解,ADAC或NCAP其他成员机构做碰撞试验后,都会将详细的测试数据交给被测试的制造商,有的机构也会收极少的手续费。

  突如其来的测试
  一位来自海外的安全碰撞专家认为:“一般来说,都是这类测试机构自掏腰包买车,以保证测试的随机性。但为了表示测试的公正性,一般会邀请制造商在场,但也可以不邀请。”

  碰撞结果显示,陆风最终的成绩为:正面撞击1分(满分16分),侧面撞击12分(满分16分);乘客防护:13分(满分37分);儿童安全性:39分(满分49分)。

  对于这个成绩,有知情人士解释称,江铃陆风的整体测试结果并不很差,一些数据甚至优于相当多的欧洲企业,这次全德汽车俱乐部仅披露了最不利于江铃陆风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公布,无疑让江铃在海外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损伤。由于这次在德国的测试,ADAC既未通知江铃控股,亦未通知陆风欧洲的代理商LWMC到场。江铃方面和国内同行对此提出了质疑———这样的程序是否合适?

  事实上,全德汽车俱乐部的碰撞试验应该有更多的测试项目和更详细的测试数据,如要求颈部对Y轴弯矩再拉升方向不应超过的牛顿米数。

  事发后,江铃控股通过其欧洲经销商向全德俱乐部索要测试报告,却始终未得到对方的回应。“不论测试的目的与意义如何,我们只是想多些了解,以便查缺补漏,知道如何改进产品。”江铃陆风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刘红山解释说。

  一位了解欧洲碰撞法规的安全碰撞专家认为,如果全德汽车俱乐部将测试成绩公布,那么就是公众信息。如果江铃控股索要,ADAC应该全部给对方,不然江铃控股有权不承认。

  ADAC选在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披露江铃陆风的测试数据,且不愿对被测试者公示数据。9月16日,江铃内部经过紧急磋商后,对外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此次碰撞试验。

  国外权威机构测试时,通常会经过1至2个月的选车过程,从选车到测试大概要1周时间,类似此次的标准性碰撞试验预计耗时1天左右。有人推测,1周前或许更早,即9月初,ADAC就已经做好了测试的准备。

  “为什么这个报告的公布时间正好是陆风在欧洲宣布明年要销售2万辆之后,而且正好选择陆风参展法兰克福车展的时机公布?是欧洲的竞争对手感到压力了吗?”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对国内媒体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阻击陆风
  江铃和长安质疑ADAC的报告,显然有自己的道理。

  就在9月14日,ADAC高调向外界披露陆风的测试报告的前后,另一家相同的机构———荷兰全国汽车驾驶者协会也对陆风做了一个检测。荷兰的报告,不仅仅认为陆风安全性极差,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驾驶稳定性也很糟糕。

  有消息称,两家欧洲的汽车俱乐部同时对陆风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不利于江铃的测试报告,是试图禁止陆风在欧洲的销售。这种推测,来自于ADAC对陆风的一句话评价———“这样的汽车不应该得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江铃陆风,目前是唯一在欧洲实现销售的中国汽车。今年7月5日,首批200辆陆风汽车通过安特卫普港进入欧洲,3周内便在荷兰和比利时销罄;8月,第二批500辆陆风汽车也在当月销售一空;9月,陆风又获得1500台订单。

  江铃陆风的欧洲代理商是汽车经销公司LWMC,其母公司是著名的RDM集团旗下的汽车销售公司AUTOCENTRUMBIJVELDSAUTOCENTRUMBIJVELDS。LWMC荷兰籍首席执行官彼得·比韦尔兹计划在2006年底前,使陆风在荷兰市场的销量达到1200至1500辆,在德国的年销量达到2500辆;10年之内,陆风系列汽车在欧洲年销量为1万辆。

  按照此前的销售势头,江铃陆风将在欧洲销售2000辆,为最初计划的2倍。比韦尔兹的信心来自于陆风的售价,与欧洲市场类似性能的汽车相比,陆风便宜3000至4000欧元。

  廉价的中国汽车涌入欧洲市场,引起了欧美人一片“狼来了”之声。

  对于通用在德国波鸿的欧宝生产工厂来说,这种威胁更为致命。售价1.5万欧元的陆风,比3万欧元以上的通用Frontera更有竞争力。更何况,这家经营不佳的德国生产工厂,在各种经营压力下,极可能被通用关闭。

  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来击退来自中国的“侵略者”,似乎已成了重要命题。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瓦格纳表示:“中国在成为汽车市场的一个真正竞争对手之前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他同时认为,“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个竞争威胁是愚蠢的。”

  层层警戒线
  近一两年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吉利、江铃等本土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试图努力挤进利润更高的欧美市场。但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有形形色色的壁垒横在他们面前,打开欧美市场并不轻松。

  今年8月中下旬,ADAC测试报告公布之前,因怀疑江铃陆风与欧宝的Frontera车体一样,通用已对出口欧洲的陆风汽车进行调查,并称考虑对江铃控股采取法律行动。

  8月24日,通用汽车欧洲总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对于其已考虑对江铃汽车实施司法诉讼的报道是‘夸大的’,目前通用汽车仅就具体情况进行调查。”

  在外界看来,似乎一场跨国风波消弭,一场更大的风暴袭面而来。

  尽管在进军欧洲市场前,江铃陆风已经谋划了两年。2003年5月,陆风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3C认证;2004年7月,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ISO9001认证。在海外市场,陆风汽车也顺利通过GCC、SASO等标准认证。出口欧洲前,江铃陆风就通过了欧洲的强制认证。但如今看来,江铃陆风还没有充分警惕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NCAP认为,欧洲的强制认证标准往往都是市场上的最低标准,能通过认证只是说明有销售的资格。显然,仅满足欧洲、美国的法规出口车是很危险的,类似于全德汽车俱乐部这样的碰撞评级,代表的是公共要求。

  在国外,公共要求显然比法规的门槛更高。在仔细观察过江铃陆风的那款SUV后,国内的碰撞专家发现,尤其是正面撞击,江铃陆风的车根本没有考虑到欧洲碰撞测试,或者说根本不具备对欧洲碰撞测试的应试能力。“但这并不表示江铃陆风的车缺乏安全性。”9月12日,江铃陆风、吉利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身份首次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以期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横祸正在等着江铃———这家初见世面的中国本土汽车商。

  9月14日,中午12时,德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全德汽车俱乐部(以下简称:ADAC)对陆风汽车进行NCAP(NewCarAssenssmentProgramme,新车评价规范)碰撞试验的报告。ADAC在试验评价中称,这是“过去20年的撞击测试历史中最糟糕的成绩”。

  此时,正是陆风准备进军英国市场前夕。就在此之前的7月份,价格比同类产品低一半的陆风在荷兰一登场,就表现出热销趋势。如此贬低的评价,犹如一句极其刺耳的咒语,随即在全球汽车业中传播开来。一夜之间,一向在海外无人知晓的陆风,成为了欧美汽车业内家喻户晓的“人物”。

  ADAC的碰撞试验公布后两天,江铃迅速做出反应———9月16日,江铃向媒体发表声明称,由于对此次试验事先毫不知情,因此对自己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次碰撞试验不予承认。

  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家绪,更对ADAC碰撞报告提出质疑,9月21日,他在上海对媒体表态,“这是一份不公正、不公开、不公平的报告。”

  这个NCAP就是EuroNewCarAssessmentProgrammeTest(EuroNCAP)欧洲新车评估组织。

  ADAC是谁?

  来自德国媒体的消息称,这次ADAC是以匿名方式购进了2辆陆风越野车,悄悄进行碰撞测评。

  在欧洲,陆风的基本售价为14995欧元,此项碰撞测试耗资1.5万欧元,从购车到测试,至少耗资6万欧元(约59万元人民币)。

  ADAC事后声称,这次之所以要测试陆风,是因为陆风具有下面三个因素,即第一款登陆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被宣传为完美无缺的越野车、以超低价格15000欧元出售,所以他们想检验它是否真的值得购买。

  成立于1903年的ADAC,属于一个非营利组织,运营经费由欧盟提供。职责主要是,为其会员提供国内国际救援、法律咨询、汽车检测、汽车试验、汽车租赁等诸多服务。其基本会员费每年约37.84欧元(合960元人民币)。不定期对已上市的新车和进口车进行碰撞试验,是该组织一个主要工作。

  NCAP最早出现在美国,随后欧洲和日本等国都制订了相关的NCAP。欧洲的NCAP由欧洲各国汽车联合会、政府机关、消费者权益组织、汽车俱乐部等组成,由国际汽车联合会牵头,不依附于任何汽车生产企业。NCAP在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都有监测机构,ADAC是其中一个有权进行这种监测的地方之一。

  记者从德国了解到,ADAC的标准不是市场准入标准,比市场准入标准要高。但因为更严格、更强调安全性,因此在欧洲的消费者中已经成为一把心理标尺。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厂家会把自己的新车送去检验。按照ADAC的规则,如果厂家对第一次缺陷进行改善并在第二次监测中通过标准,该产品仍然会得到其认可。

  据了解,ADAC或NCAP其他成员机构做碰撞试验后,都会将详细的测试数据交给被测试的制造商,有的机构也会收极少的手续费。

  突如其来的测试
  一位来自海外的安全碰撞专家认为:“一般来说,都是这类测试机构自掏腰包买车,以保证测试的随机性。但为了表示测试的公正性,一般会邀请制造商在场,但也可以不邀请。”

  碰撞结果显示,陆风最终的成绩为:正面撞击1分(满分16分),侧面撞击12分(满分16分);乘客防护:13分(满分37分);儿童安全性:39分(满分49分)。

  对于这个成绩,有知情人士解释称,江铃陆风的整体测试结果并不很差,一些数据甚至优于相当多的欧洲企业,这次全德汽车俱乐部仅披露了最不利于江铃陆风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公布,无疑让江铃在海外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损伤。由于这次在德国的测试,ADAC既未通知江铃控股,亦未通知陆风欧洲的代理商LWMC到场。江铃方面和国内同行对此提出了质疑———这样的程序是否合适?

  事实上,全德汽车俱乐部的碰撞试验应该有更多的测试项目和更详细的测试数据,如要求颈部对Y轴弯矩再拉升方向不应超过的牛顿米数。

  事发后,江铃控股通过其欧洲经销商向全德俱乐部索要测试报告,却始终未得到对方的回应。“不论测试的目的与意义如何,我们只是想多些了解,以便查缺补漏,知道如何改进产品。”江铃陆风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刘红山解释说。

  一位了解欧洲碰撞法规的安全碰撞专家认为,如果全德汽车俱乐部将测试成绩公布,那么就是公众信息。如果江铃控股索要,ADAC应该全部给对方,不然江铃控股有权不承认。

  ADAC选在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披露江铃陆风的测试数据,且不愿对被测试者公示数据。9月16日,江铃内部经过紧急磋商后,对外发表声明,拒绝承认此次碰撞试验。

  国外权威机构测试时,通常会经过1至2个月的选车过程,从选车到测试大概要1周时间,类似此次的标准性碰撞试验预计耗时1天左右。有人推测,1周前或许更早,即9月初,ADAC就已经做好了测试的准备。

  “为什么这个报告的公布时间正好是陆风在欧洲宣布明年要销售2万辆之后,而且正好选择陆风参展法兰克福车展的时机公布?是欧洲的竞争对手感到压力了吗?”长安集团总裁尹家绪对国内媒体表示了自己的疑问。

  阻击陆风
  江铃和长安质疑ADAC的报告,显然有自己的道理。

  就在9月14日,ADAC高调向外界披露陆风的测试报告的前后,另一家相同的机构———荷兰全国汽车驾驶者协会也对陆风做了一个检测。荷兰的报告,不仅仅认为陆风安全性极差,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驾驶稳定性也很糟糕。

  有消息称,两家欧洲的汽车俱乐部同时对陆风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不利于江铃的测试报告,是试图禁止陆风在欧洲的销售。这种推测,来自于ADAC对陆风的一句话评价———“这样的汽车不应该得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江铃陆风,目前是唯一在欧洲实现销售的中国汽车。今年7月5日,首批200辆陆风汽车通过安特卫普港进入欧洲,3周内便在荷兰和比利时销罄;8月,第二批500辆陆风汽车也在当月销售一空;9月,陆风又获得1500台订单。

  江铃陆风的欧洲代理商是汽车经销公司LWMC,其母公司是著名的RDM集团旗下的汽车销售公司AUTOCENTRUMBIJVELDSAUTOCENTRUMBIJVELDS。LWMC荷兰籍首席执行官彼得·比韦尔兹计划在2006年底前,使陆风在荷兰市场的销量达到1200至1500辆,在德国的年销量达到2500辆;10年之内,陆风系列汽车在欧洲年销量为1万辆。

  按照此前的销售势头,江铃陆风将在欧洲销售2000辆,为最初计划的2倍。比韦尔兹的信心来自于陆风的售价,与欧洲市场类似性能的汽车相比,陆风便宜3000至4000欧元。

  廉价的中国汽车涌入欧洲市场,引起了欧美人一片“狼来了”之声。

  对于通用在德国波鸿的欧宝生产工厂来说,这种威胁更为致命。售价1.5万欧元的陆风,比3万欧元以上的通用Frontera更有竞争力。更何况,这家经营不佳的德国生产工厂,在各种经营压力下,极可能被通用关闭。

  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来击退来自中国的“侵略者”,似乎已成了重要命题。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瓦格纳表示:“中国在成为汽车市场的一个真正竞争对手之前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他同时认为,“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个竞争威胁是愚蠢的。”

  层层警戒线
  近一两年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吉利、江铃等本土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试图努力挤进利润更高的欧美市场。但是让他们始料不及的是,有形形色色的壁垒横在他们面前,打开欧美市场并不轻松。

  今年8月中下旬,ADAC测试报告公布之前,因怀疑江铃陆风与欧宝的Frontera车体一样,通用已对出口欧洲的陆风汽车进行调查,并称考虑对江铃控股采取法律行动。

  8月24日,通用汽车欧洲总部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对于其已考虑对江铃汽车实施司法诉讼的报道是‘夸大的’,目前通用汽车仅就具体情况进行调查。”

  在外界看来,似乎一场跨国风波消弭,一场更大的风暴袭面而来。

  尽管在进军欧洲市场前,江铃陆风已经谋划了两年。2003年5月,陆风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3C认证;2004年7月,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的ISO9001认证。在海外市场,陆风汽车也顺利通过GCC、SASO等标准认证。出口欧洲前,江铃陆风就通过了欧洲的强制认证。但如今看来,江铃陆风还没有充分警惕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NCAP认为,欧洲的强制认证标准往往都是市场上的最低标准,能通过认证只是说明有销售的资格。显然,仅满足欧洲、美国的法规出口车是很危险的,类似于全德汽车俱乐部这样的碰撞评级,代表的是公共要求。

  在国外,公共要求显然比法规的门槛更高。在仔细观察过江铃陆风的那款SUV后,国内的碰撞专家发现,尤其是正面撞击,江铃陆风的车根本没有考虑到欧洲碰撞测试,或者说根本不具备对欧洲碰撞测试的应试能力。“但这并不表示江铃陆风的车缺乏安全性。”
因为可恶的中国人竟敢造自己品牌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