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缠距的意义是什么?子弹真的需要符合最佳缠距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0:19:34


最佳缠距的决定: 1920年代就发现的一条公式可以决定最佳的缠距, 称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弹头初速为1500fps到2800fps间时:
缠距=15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弹头的军用子弹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缠距应在1:12到1:13之间
在弹头初速高于2800fps时:
缠距=18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决定出的缠距和弹头配套, 可以得到最稳定的射击结果。

算了几种子弹好像都不太符合,而符合的有坂三八步枪好像又因为初速影响受到诟病,那么这个计算出来的最佳缠距是不是就是为了保障精度用于狙击和比赛,军用枪弹需要符合最佳缠距吗?缠距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最佳缠距的决定: 1920年代就发现的一条公式可以决定最佳的缠距, 称为Greenhill公式(Alfred G. Greenhill, 1847-1927),
在弹头初速为1500fps到2800fps间时:
缠距=15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以147 grain, 1.125寸弹头的军用子弹为例:
12.649=150*(.308)2 /1.125 因此, 最佳的缠距应在1:12到1:13之间
在弹头初速高于2800fps时:
缠距=180*(弹头直径)* (弹头直径)/ (弹头长度)
(所有度量使用英寸)
以此方法决定出的缠距和弹头配套, 可以得到最稳定的射击结果。

算了几种子弹好像都不太符合,而符合的有坂三八步枪好像又因为初速影响受到诟病,那么这个计算出来的最佳缠距是不是就是为了保障精度用于狙击和比赛,军用枪弹需要符合最佳缠距吗?缠距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所谓的最佳,是基于某种弹的弹道而已,如果枪要打不同的弹,就得有取舍。如5.56、5.8等,都有不同的弹。

就算只打一种弹,弹道稳定与杀伤力是矛盾的,缠距小,弹道稳定,精度高,穿透性好,但杀伤性不足;增大缠距,让子弹不那么稳定,遇到有厚度的目标容易翻滚,提高杀伤性,毕竟枪是用来杀人的,但这时候,中远距离的精度就要有所降低。

取舍的东西,真不是开个帖子就能说清楚的。
http://www.firearmsworld.net/usa/m16/m16a2.htm
在1980年比利时的SS109弹被选定为第二种北约标准弹。但要让SS109的性能得到完全的表现,枪管必须使用1/7的膛线缠距,原有的1/12缠距会由于没有足够的稳定性而使它的有效射程降低到90米。其实SS109弹头的最佳缠距应该是1/9,之所以采用1/7是为了让较长的L110曳光弹(SS109同型曳光弹)也有足够的稳定性。这种曳光弹的有效射程比现有的M196曳光弹(M193同型曳光弹)超出450米,可达800米外。
yewenyewu 发表于 2015-11-24 20:51
所谓的最佳,是基于某种弹的弹道而已,如果枪要打不同的弹,就得有取舍。如5.56、5.8等,都有不同的弹。

...
意思就是枪支膛线设计还是得根据实际来,最佳缠距只是参考而已?
怪不得毛子那么多240mm缠距的,连SVD都是
临风轩主 发表于 2015-11-24 22:54
意思就是枪支膛线设计还是得根据实际来,最佳缠距只是参考而已?
怪不得毛子那么多240mm缠距的,连SVD都 ...
       所谓的膛线缠距,通俗一点的比喻如同一根弹簧,拉长了精度好,压短了精度差,当然这个比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道理差不离。毕竟弹头是绕着膛线旋转的,在没有更廉价有效的办法出来之前,缠距还是比较实用且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
换上哪个牛哄哄的智能子弹只怕就成了射程和可控性的取舍了。
铁血中华 发表于 2015-11-25 09:43
所谓的膛线缠距,通俗一点的比喻如同一根弹簧,拉长了精度好,压短了精度差,当然这个比喻有一定 ...
那么在为已有枪管设计弹药时,是不是要尽量适应膛线。7.62*39用的仍是7.62*54R的240mm缠距,为何弹头不做的更长一些,获得更好的弹道性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