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法老师的萤火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6 12:39:10

作者简介

王法,1985年生于辽宁鞍山,法学本科毕业,军事研究爱好者。生而平凡,但不甘平庸。出版过《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等多本军事历史类图书,并在多类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共47万余字。军事历史研究的主攻方向为二战时期北非、西线和太平洋战场的陆战,西方盟军的装备、人物与战史。愿以笔为枪,以墨为剑,努力再现那段历史的烽烟,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西方盟军坦克几乎无力抗衡德军装甲,而英国皇家装甲兵装备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力挽狂澜,是当时唯一能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正面击毁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式中型坦克的盟军坦克,成为盟军“屠虎驱豹”的“杀手锏”。《屠虎驱豹:英国“萤火虫”中型坦克技战史.上册:技术与装备》参考大量文献和资料,图文结合,详细地介绍了“萤火虫”中型坦克其历史渊源、研制、发展、生产编制等技术发展史,重点分析其炮塔、弹药储备、坦克炮与炮弹、辅助武器、通信设备、装甲防护、机动性、型号等技术参数。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中后期的西方盟军坦克令人产生了“火力贫弱”的印象。英军皇家装甲兵装备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是个反例。一旦其他型号的英军坦克陷入了与德军重型坦克的鏖战而叫苦不迭时,“萤火虫”中型坦克就成了“屠虎驱豹”的“杀手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萤火虫”中型坦克是美英盟军技术交流与联合的产物。英军将皇家兵工厂的杰作--17磅炮,安装在了通用性极佳的美制M4系列中型坦克上,成就了二战时期M4/“谢尔曼”系列战车中最著名型号——“萤火虫”的诞生。面对希特勒的“虎豹军团”时,穿盔彻甲的17磅炮使英军装甲兵有了反戈一击的机会。在诺曼底战役前两个月的战斗中,“萤火虫”是唯一能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正面击毁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式中型坦克的盟军坦克。在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登陆安特卫普之前,任何型号的盟军坦克都没有如此强劲的火力。

当然,这种名声在外的武器也存在诸多问题。本质上,“萤火虫”中型坦克是“临时抱佛脚”的过渡性产物,存在设计上无法解决的缺陷。其拥有摧毁德军重型装甲目标的能力,但并不具备抵御德军反坦克火力打击的能力。因此,可以称其为“虎豹杀手”,却很难称其为“虎豹克星”。毕竟,“有能力对抗”不等于“克制”。另一方面,战场上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在实战中忠实地完成了“猎杀虎豹”的任务,在扣人心弦的钢铁碰撞中,生动地演绎了一幕幕交织着血与火的战争传奇。

武器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武器背后有着研制、设计、指挥和操纵武器的人。武器永远冰冷无情,是有血有肉的人赋予其生命。由于种种原因,二战时期的西方盟军未能像德军那样产生数量如此多、战绩如此惊人的装甲王牌。在“萤火虫”中型坦克的车组中,能够取得击毁几辆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战绩,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们所取得的战绩“含金量”可能更高。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甲坚炮利的“虎豹军团”,绝非德军所面对的“软柿子”可比。

至今,那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已经结束70载。博物馆中的“萤火虫”型坦克,与当年的“战友”和“敌手”陈列在一起,成为了纪念那场史诗与浩劫的无言丰碑。17磅炮黑洞洞的炮口依然指向远方、指向天际、指向诺曼底,仿佛垂暮的老兵在回想那段清晰而又模糊的记忆--那年夏天,寻歼“虎豹”,直捣黄龙,进击第三帝国!



上册目录

■ 前 言

■ 前“萤火虫”时代

    英军坦克炮与隆美尔的影响

    17磅炮

    失败的“挑战者”

    他山之车

         M4

         M4A3

         M4A4

        “灰熊”1型

■“萤火虫”的研制与发展

   “萤火虫”的摇篮

   “萤火虫”的研制

         炮 塔

         弹药储备布局

         坦克炮与炮弹

         辅助武器

         通信设备

         装甲防护

         机动性

         “萤火虫”的命名

         型号区别与辨认

    “萤火虫”的生产与编制

         产量之谜

         英军与英联邦军装甲兵编制

         “萤火虫”编制

         配发与装备

         战 术

         车组乘员

■ 美军的“萤火虫”

    固步自封

    伸手求援

    美军“萤火虫”测试

■ 现存的“萤火虫”

■ 参考文献

下册目录

■ 前 言



■ 屠虎驱豹、驰骋欧陆

    登陆日之战

    血染的六月

    七月流火

    冲出诺曼底

         1944年6月至8月西北欧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陷入泥泞

         1944年9月至1945年1月西北欧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烽火亚平宁

         意大利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直捣狼穴

         1945年2月至终战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萤火虫”的战后服役生涯

    在黎巴嫩重浴战火

    远赴南美

■“萤火虫”彩绘

■ 参考文献

文摘

对于在北非战场上饱受德军反坦克炮之苦的英军装甲兵来说,美军75毫米坦克炮无异于一剂解药。据此,英国陆军部决定研制与美军75毫米坦克炮类似的武器。
最初,英军从损毁的“谢尔曼”上卸下火炮,安装进“丘吉尔”Mk 4型步兵坦克的炮塔,取代其6磅坦克炮,再将炮塔安装在“丘吉尔”Mk 3型和Mk 4型步兵坦克的底盘上。首批48辆的改装是在北非进行的,因此其被定型为北非75毫米炮型“丘吉尔”步兵坦克(Churchill NA75)。1944年3月至6月,英军共改装了200辆该型坦克。
同时,英军也不满足于在损毁的“谢尔曼”上卸装坦克炮。英国皇家兵工厂在6磅坦克炮的基础之上进行扩膛,研制出75毫米Mk 5型坦克炮--亦称75毫米Mk 5A型坦克炮,装备“丘吉尔”Mk 4型、Mk 6型和Mk 7型步兵坦克以及“半人马”Mk 3型巡洋坦克(Centaur Mk III)、“克伦威尔”Mk 4型、Mk 5型和Mk 7型巡洋坦克。
75毫米Mk 5型坦克炮炮管长度为口径的36.5倍(2.74米),可以发射M72型实芯穿甲弹、M61型被帽穿甲弹和M46型高爆弹,且与美制75毫米M2型和M3型坦克炮弹药通用。M72型实芯穿甲弹与美军同型号弹药无异,M61型被帽穿甲弹则没有像美军同型号弹药那样装有爆炸药,因此是纯粹的“穿甲弹”,而非“穿甲高爆弹”。M46型高爆弹重14.9磅(6.76公斤),炮口初速624.84米/秒,可以配用M48型引信或M54型引信;M48型引信可以设定为瞬时碰炸或延迟爆炸模式,即使瞬时碰炸模式的设定出现故障,高爆弹也会在延迟后发生爆炸;M54型引信可设定多种延迟爆炸模式,高爆弹一旦发射,引信即开始燃烧。其爆炸装药有3种模式:1.49磅(0.68公斤)TNT炸药,1.36磅(0.62公斤)50/50(50%TNT炸药与50%硝酸铵)的“阿马托”炸药(Amatol)或1.52磅(0.69公斤)“特里莫奈特”炸药(Trimonite)。
就高爆弹威力来看,75毫米Mk 5型坦克炮与美制75毫米M3型坦克炮持平,大于美制76.2毫米M7型坦克炮、英军6磅坦克炮和17磅坦克炮。但是,其穿甲弹能力平平,与美制75毫米M3型坦克炮相当,尚不如6磅坦克炮。而且,由于英军M61型被帽穿甲弹没有爆炸药,因此其击穿装甲后的杀伤后效不如美军的M61型被帽穿甲弹。
尽管如此,被隆美尔的战术和美制75毫米坦克炮的反制能力鬼迷了心窍的英军装甲兵还是毅然决然地将各型坦克上的6磅坦克炮撤下来,换装仿造自美军75毫米坦克炮的75毫米Mk 5型坦克炮。对此,美军装甲兵也颇为欣喜,认为自己对坦克的定位得到了肯定和印证,因而对现有的作战教义更加深信不疑。
不同的是,英军装甲部队明白,德军坦克的装甲一定会不断加厚。除了提升高爆弹威力,坦克炮的穿甲效能亦不能忽视--17磅反坦克炮因而转身为坦克炮。英军装甲兵与美军装甲兵对坦克炮的发展和选择,就此分道扬镳。
与英军坦克的设计相比,英军皇家炮兵对未来战争的思考就要高瞻远瞩得多。
1940年11月21日,英军皇家炮兵首次提出了研制17磅反坦克炮的技术需求。此时,距离6磅炮进入量产还有一年时间,德军甚至还没有任何战斗全重超过30吨的量产型坦克问世。根据情报,德军已经开始研制能在2000码(1828.8米)距离上击穿80毫米装甲的75毫米反坦克炮,这更加刺激了英军研制新型反坦克炮的决心。
本质上,需要什么样的反坦克炮,应取决于面对什么样的敌军坦克,而不是敌军装备什么样的反坦克炮。毕竟,反坦克炮的目标是敌军坦克,而不是反坦克炮。如果没有相应的敌军坦克,那么装备威力过大的反坦克炮反而成了浪费。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反坦克炮。小巧的37毫米M3型反坦克炮,从1941年一直用到1945年,始终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压力,因为日军坦克的装甲始终薄弱。二战末期,少量投入太平洋战场的57毫米M1型反坦克炮反而遭到美军步兵的唾弃。对于太平洋战场的环境来说,这种反坦克炮过于笨重,而且其穿甲效能用于打击日军坦克实在多余。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军研制17磅反坦克炮的“导火索”似乎显得有些“不健康”。然而,正是这种急迫的心态,以及对德军坦克装甲不断加厚保持的敏感度,使英军及时装备了足以对抗德军重型坦克的利器。
1941年4月15日,英军军械评议委员会在伦敦的英国供给部召开会议,讨论6磅坦克炮和6磅反坦克炮的升级换代计划。英国陆军部、皇家装甲兵和皇家炮兵的代表都参与了会议。
会议明确:“新型火炮与2磅炮和6磅炮一样,是兼为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武器;牵引式反坦克炮应该装有传统的两分式大架,水平射界60°;能够在800码(731.52米)击穿120毫米至150毫米厚装甲,以应对传说中正面装甲厚达150毫米的德军新式重型坦克。”
根据估计,只有3英寸(76.2毫米)口径的火炮,发射17磅(7.71公斤)重的炮弹,炮口初速达到2700英尺/秒(822.96米/秒),才可能符合这样的标准。最初,英军希望用现有型号的火炮进行改进。这样能够使新式武器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实战,并降低成本。3英寸20英担高射炮(QF 3 inch 20 cwt AA gun)一度成为考虑对象,但各种改进方案最终被否决了。英军只能在仓促之中设计新型17磅反坦克炮。
此时,17磅反坦克炮几乎是盟军阵营中唯一能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反坦克炮,对抗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更是不在话下。但是,牵引式反坦克炮只能用于静态阵地防御战,无法用于机动作战。牵引车拖拽着17磅反坦克炮,在战场上一路狂追德军坦克的场面是无法想象的。即使将其安装在机动车辆或装甲战斗车辆的底盘上,改装为坦克歼击车或自行反坦克炮,也只是造就了用于机动防御作战的武器。如果想要在进攻作战中,以17磅炮对抗德军重型装甲目标,就必须将其安装在坦克上。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如17磅炮这样无坚不摧的利器,也应该安装在与之匹配的坦克上。然而,正是这个问题,让英军一筹莫展。
英军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的布莱迪少校认为,将17磅炮安装在坦克上,“谢尔曼”才是最佳选择。然而,17磅炮的驻退系统尺寸太大,“谢尔曼”炮塔的内部空间容纳不下。布莱迪少校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对此进行研究,因此他采用了看似“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将17磅炮固定在火炮护盾上,开炮时产生的后坐力会被坦克车体吸收,悬挂亦能起到缓冲作用。最初,对于布莱迪少校进行的这项非官方的研究,军方只是简单地表示允许,并没有反对。或许这是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也可能永远不会进行实际应用,而且谁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制造出这样的坦克。
1943年6月,威瑟里奇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他毫不掩饰对美军坦克的喜爱和赞美,尤其是“谢尔曼”。英军迫切需要既能发射穿甲弹、又能发射高爆弹的坦克炮,“谢尔曼”不仅能满足这项需求,而且综合性能远在“格兰特/李”之上。经过了诺克斯堡的“洗脑”后,威瑟里奇将首要关注点放在了坦克炮的高爆弹发展上。但是,在关注高爆弹威力的同时,他也关注坦克炮穿甲效能的改进。在结束了美国的访问后,他想回到埃及的英军中东炮术学校。没想到的是,自己却被调回到了卢沃斯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
威瑟里奇回到卢沃斯时,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对“挑战者”的抱怨方兴未艾。他看过了这个丑家伙之后,立即加入了众口一辞的“吐槽”行列中。威瑟里奇中校认为,17磅炮就应该安装在“谢尔曼”上,哪怕需要设计全新的炮塔,也在所不惜。
作者简介

王法,1985年生于辽宁鞍山,法学本科毕业,军事研究爱好者。生而平凡,但不甘平庸。出版过《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等多本军事历史类图书,并在多类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共47万余字。军事历史研究的主攻方向为二战时期北非、西线和太平洋战场的陆战,西方盟军的装备、人物与战史。愿以笔为枪,以墨为剑,努力再现那段历史的烽烟,以飨读者。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西方盟军坦克几乎无力抗衡德军装甲,而英国皇家装甲兵装备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力挽狂澜,是当时唯一能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正面击毁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式中型坦克的盟军坦克,成为盟军“屠虎驱豹”的“杀手锏”。《屠虎驱豹:英国“萤火虫”中型坦克技战史.上册:技术与装备》参考大量文献和资料,图文结合,详细地介绍了“萤火虫”中型坦克其历史渊源、研制、发展、生产编制等技术发展史,重点分析其炮塔、弹药储备、坦克炮与炮弹、辅助武器、通信设备、装甲防护、机动性、型号等技术参数。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中后期的西方盟军坦克令人产生了“火力贫弱”的印象。英军皇家装甲兵装备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是个反例。一旦其他型号的英军坦克陷入了与德军重型坦克的鏖战而叫苦不迭时,“萤火虫”中型坦克就成了“屠虎驱豹”的“杀手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萤火虫”中型坦克是美英盟军技术交流与联合的产物。英军将皇家兵工厂的杰作--17磅炮,安装在了通用性极佳的美制M4系列中型坦克上,成就了二战时期M4/“谢尔曼”系列战车中最著名型号——“萤火虫”的诞生。面对希特勒的“虎豹军团”时,穿盔彻甲的17磅炮使英军装甲兵有了反戈一击的机会。在诺曼底战役前两个月的战斗中,“萤火虫”是唯一能在常规交战距离上正面击毁德军“虎”式重型坦克和“黑豹”式中型坦克的盟军坦克。在美军M26“潘兴”重型坦克登陆安特卫普之前,任何型号的盟军坦克都没有如此强劲的火力。

当然,这种名声在外的武器也存在诸多问题。本质上,“萤火虫”中型坦克是“临时抱佛脚”的过渡性产物,存在设计上无法解决的缺陷。其拥有摧毁德军重型装甲目标的能力,但并不具备抵御德军反坦克火力打击的能力。因此,可以称其为“虎豹杀手”,却很难称其为“虎豹克星”。毕竟,“有能力对抗”不等于“克制”。另一方面,战场上的“萤火虫”中型坦克却在实战中忠实地完成了“猎杀虎豹”的任务,在扣人心弦的钢铁碰撞中,生动地演绎了一幕幕交织着血与火的战争传奇。

武器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武器背后有着研制、设计、指挥和操纵武器的人。武器永远冰冷无情,是有血有肉的人赋予其生命。由于种种原因,二战时期的西方盟军未能像德军那样产生数量如此多、战绩如此惊人的装甲王牌。在“萤火虫”中型坦克的车组中,能够取得击毁几辆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战绩,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们所取得的战绩“含金量”可能更高。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甲坚炮利的“虎豹军团”,绝非德军所面对的“软柿子”可比。

至今,那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已经结束70载。博物馆中的“萤火虫”型坦克,与当年的“战友”和“敌手”陈列在一起,成为了纪念那场史诗与浩劫的无言丰碑。17磅炮黑洞洞的炮口依然指向远方、指向天际、指向诺曼底,仿佛垂暮的老兵在回想那段清晰而又模糊的记忆--那年夏天,寻歼“虎豹”,直捣黄龙,进击第三帝国!



上册目录

■ 前 言

■ 前“萤火虫”时代

    英军坦克炮与隆美尔的影响

    17磅炮

    失败的“挑战者”

    他山之车

         M4

         M4A3

         M4A4

        “灰熊”1型

■“萤火虫”的研制与发展

   “萤火虫”的摇篮

   “萤火虫”的研制

         炮 塔

         弹药储备布局

         坦克炮与炮弹

         辅助武器

         通信设备

         装甲防护

         机动性

         “萤火虫”的命名

         型号区别与辨认

    “萤火虫”的生产与编制

         产量之谜

         英军与英联邦军装甲兵编制

         “萤火虫”编制

         配发与装备

         战 术

         车组乘员

■ 美军的“萤火虫”

    固步自封

    伸手求援

    美军“萤火虫”测试

■ 现存的“萤火虫”

■ 参考文献

下册目录

■ 前 言



■ 屠虎驱豹、驰骋欧陆

    登陆日之战

    血染的六月

    七月流火

    冲出诺曼底

         1944年6月至8月西北欧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陷入泥泞

         1944年9月至1945年1月西北欧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烽火亚平宁

         意大利战区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直捣狼穴

         1945年2月至终战的“萤火虫”坦克照片集

■“萤火虫”的战后服役生涯

    在黎巴嫩重浴战火

    远赴南美

■“萤火虫”彩绘

■ 参考文献

文摘

对于在北非战场上饱受德军反坦克炮之苦的英军装甲兵来说,美军75毫米坦克炮无异于一剂解药。据此,英国陆军部决定研制与美军75毫米坦克炮类似的武器。
最初,英军从损毁的“谢尔曼”上卸下火炮,安装进“丘吉尔”Mk 4型步兵坦克的炮塔,取代其6磅坦克炮,再将炮塔安装在“丘吉尔”Mk 3型和Mk 4型步兵坦克的底盘上。首批48辆的改装是在北非进行的,因此其被定型为北非75毫米炮型“丘吉尔”步兵坦克(Churchill NA75)。1944年3月至6月,英军共改装了200辆该型坦克。
同时,英军也不满足于在损毁的“谢尔曼”上卸装坦克炮。英国皇家兵工厂在6磅坦克炮的基础之上进行扩膛,研制出75毫米Mk 5型坦克炮--亦称75毫米Mk 5A型坦克炮,装备“丘吉尔”Mk 4型、Mk 6型和Mk 7型步兵坦克以及“半人马”Mk 3型巡洋坦克(Centaur Mk III)、“克伦威尔”Mk 4型、Mk 5型和Mk 7型巡洋坦克。
75毫米Mk 5型坦克炮炮管长度为口径的36.5倍(2.74米),可以发射M72型实芯穿甲弹、M61型被帽穿甲弹和M46型高爆弹,且与美制75毫米M2型和M3型坦克炮弹药通用。M72型实芯穿甲弹与美军同型号弹药无异,M61型被帽穿甲弹则没有像美军同型号弹药那样装有爆炸药,因此是纯粹的“穿甲弹”,而非“穿甲高爆弹”。M46型高爆弹重14.9磅(6.76公斤),炮口初速624.84米/秒,可以配用M48型引信或M54型引信;M48型引信可以设定为瞬时碰炸或延迟爆炸模式,即使瞬时碰炸模式的设定出现故障,高爆弹也会在延迟后发生爆炸;M54型引信可设定多种延迟爆炸模式,高爆弹一旦发射,引信即开始燃烧。其爆炸装药有3种模式:1.49磅(0.68公斤)TNT炸药,1.36磅(0.62公斤)50/50(50%TNT炸药与50%硝酸铵)的“阿马托”炸药(Amatol)或1.52磅(0.69公斤)“特里莫奈特”炸药(Trimonite)。
就高爆弹威力来看,75毫米Mk 5型坦克炮与美制75毫米M3型坦克炮持平,大于美制76.2毫米M7型坦克炮、英军6磅坦克炮和17磅坦克炮。但是,其穿甲弹能力平平,与美制75毫米M3型坦克炮相当,尚不如6磅坦克炮。而且,由于英军M61型被帽穿甲弹没有爆炸药,因此其击穿装甲后的杀伤后效不如美军的M61型被帽穿甲弹。
尽管如此,被隆美尔的战术和美制75毫米坦克炮的反制能力鬼迷了心窍的英军装甲兵还是毅然决然地将各型坦克上的6磅坦克炮撤下来,换装仿造自美军75毫米坦克炮的75毫米Mk 5型坦克炮。对此,美军装甲兵也颇为欣喜,认为自己对坦克的定位得到了肯定和印证,因而对现有的作战教义更加深信不疑。
不同的是,英军装甲部队明白,德军坦克的装甲一定会不断加厚。除了提升高爆弹威力,坦克炮的穿甲效能亦不能忽视--17磅反坦克炮因而转身为坦克炮。英军装甲兵与美军装甲兵对坦克炮的发展和选择,就此分道扬镳。
与英军坦克的设计相比,英军皇家炮兵对未来战争的思考就要高瞻远瞩得多。
1940年11月21日,英军皇家炮兵首次提出了研制17磅反坦克炮的技术需求。此时,距离6磅炮进入量产还有一年时间,德军甚至还没有任何战斗全重超过30吨的量产型坦克问世。根据情报,德军已经开始研制能在2000码(1828.8米)距离上击穿80毫米装甲的75毫米反坦克炮,这更加刺激了英军研制新型反坦克炮的决心。
本质上,需要什么样的反坦克炮,应取决于面对什么样的敌军坦克,而不是敌军装备什么样的反坦克炮。毕竟,反坦克炮的目标是敌军坦克,而不是反坦克炮。如果没有相应的敌军坦克,那么装备威力过大的反坦克炮反而成了浪费。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反坦克炮。小巧的37毫米M3型反坦克炮,从1941年一直用到1945年,始终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压力,因为日军坦克的装甲始终薄弱。二战末期,少量投入太平洋战场的57毫米M1型反坦克炮反而遭到美军步兵的唾弃。对于太平洋战场的环境来说,这种反坦克炮过于笨重,而且其穿甲效能用于打击日军坦克实在多余。从这个角度来说,英军研制17磅反坦克炮的“导火索”似乎显得有些“不健康”。然而,正是这种急迫的心态,以及对德军坦克装甲不断加厚保持的敏感度,使英军及时装备了足以对抗德军重型坦克的利器。
1941年4月15日,英军军械评议委员会在伦敦的英国供给部召开会议,讨论6磅坦克炮和6磅反坦克炮的升级换代计划。英国陆军部、皇家装甲兵和皇家炮兵的代表都参与了会议。
会议明确:“新型火炮与2磅炮和6磅炮一样,是兼为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武器;牵引式反坦克炮应该装有传统的两分式大架,水平射界60°;能够在800码(731.52米)击穿120毫米至150毫米厚装甲,以应对传说中正面装甲厚达150毫米的德军新式重型坦克。”
根据估计,只有3英寸(76.2毫米)口径的火炮,发射17磅(7.71公斤)重的炮弹,炮口初速达到2700英尺/秒(822.96米/秒),才可能符合这样的标准。最初,英军希望用现有型号的火炮进行改进。这样能够使新式武器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实战,并降低成本。3英寸20英担高射炮(QF 3 inch 20 cwt AA gun)一度成为考虑对象,但各种改进方案最终被否决了。英军只能在仓促之中设计新型17磅反坦克炮。
此时,17磅反坦克炮几乎是盟军阵营中唯一能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反坦克炮,对抗三号和四号中型坦克更是不在话下。但是,牵引式反坦克炮只能用于静态阵地防御战,无法用于机动作战。牵引车拖拽着17磅反坦克炮,在战场上一路狂追德军坦克的场面是无法想象的。即使将其安装在机动车辆或装甲战斗车辆的底盘上,改装为坦克歼击车或自行反坦克炮,也只是造就了用于机动防御作战的武器。如果想要在进攻作战中,以17磅炮对抗德军重型装甲目标,就必须将其安装在坦克上。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如17磅炮这样无坚不摧的利器,也应该安装在与之匹配的坦克上。然而,正是这个问题,让英军一筹莫展。
英军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的布莱迪少校认为,将17磅炮安装在坦克上,“谢尔曼”才是最佳选择。然而,17磅炮的驻退系统尺寸太大,“谢尔曼”炮塔的内部空间容纳不下。布莱迪少校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对此进行研究,因此他采用了看似“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将17磅炮固定在火炮护盾上,开炮时产生的后坐力会被坦克车体吸收,悬挂亦能起到缓冲作用。最初,对于布莱迪少校进行的这项非官方的研究,军方只是简单地表示允许,并没有反对。或许这是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也可能永远不会进行实际应用,而且谁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制造出这样的坦克。
1943年6月,威瑟里奇结束了在美国的访问。他毫不掩饰对美军坦克的喜爱和赞美,尤其是“谢尔曼”。英军迫切需要既能发射穿甲弹、又能发射高爆弹的坦克炮,“谢尔曼”不仅能满足这项需求,而且综合性能远在“格兰特/李”之上。经过了诺克斯堡的“洗脑”后,威瑟里奇将首要关注点放在了坦克炮的高爆弹发展上。但是,在关注高爆弹威力的同时,他也关注坦克炮穿甲效能的改进。在结束了美国的访问后,他想回到埃及的英军中东炮术学校。没想到的是,自己却被调回到了卢沃斯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
威瑟里奇回到卢沃斯时,皇家装甲兵炮术学校对“挑战者”的抱怨方兴未艾。他看过了这个丑家伙之后,立即加入了众口一辞的“吐槽”行列中。威瑟里奇中校认为,17磅炮就应该安装在“谢尔曼”上,哪怕需要设计全新的炮塔,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