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傅成玉承认,中国公司“向全球进军已非常晚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6:19:15
雪佛龙欲与中海油言和
(英国)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2005-09-28)
  大卫•奥雷里(David O’Reilly)和傅成玉分别是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海油)的领军人物,在经历了竞购优尼科(Unocal)的一番苦战之后,双方已重新恢复了高层接触。优尼科的总部位于休斯顿。
  上个月,雪佛龙首席执行官奥雷里主动对傅成玉进行了礼节性拜访,目的是使双方恢复生意关系。
  雪佛龙动用了华盛顿最高层的政治力量,以阻挠中海油对优尼科出价更高的竞购,并成功地将这家中国国有公司描述成代表中国政府战略能源利益的先锋。
  极为愤怒的中海油退出了竞争,但这两家公司仍然还有些生意要谈,特别是这家中国公司有意购买澳大利亚西部沿海高更(Gorgon)天然气田股份的问题。
  雪佛龙及其合作方曾于2003年达成协议,在一项为期25年的供应交易中,向中海油出售高更项目12.5%的股份。但是由于4月份时该项目规模扩大,需要移交的股权被稀释。
  在此项本应在2004年底之前结束的谈判中,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稀释的问题,而在于价格。
  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在全球市场上波动很大,类似中海油想要协商的这种长期供应合同也并不多见,这就意味着此笔交易很难找到价格基准。
  “中海油仍面临很大压力,希望预订上游储量,但目前没有明确的信号能够说明液化天然气价格将走向何方。”熟悉谈判情况的一位北京官员这样表示。
  作为中国大陆公司发起的最大一桩收购案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所激起的尘嚣,仍在中国特有的政治和商业相互混合的格局中弥漫。
  竞购期间,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宣传部门的严令之下,只能采用官方媒体新华社(Xinhua)发布的信息。
  这种限制现在基本上已经被取消,这推动了一些人对中海油竞购案的严厉批评。
  中国最优秀的并购专家之一王巍表示,中海油没有理解如何成功处理全球收购,这反应出中国国有企业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王先生在当地杂志刊载的文章以及《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发表的评论中称,就因为中国有钱,“我们就以为可以毫无顾忌地购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有了现金,我们可以买到一张戏票,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剧院里仍然有自己的规则。”北京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hina M&A Management Holdings)的王先生表示。
  他说,中海油犯下的一个大错在于,把重点放在收购优尼科的资产,而不是该公司本身上面。
  “如果你想得到它,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求在将来实现更大的价值。”他表示,“但中海油给人的印象是想收购其资产,然后毁掉这家公司。”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霍华德·贝祥(Howard Balloch)曾就能源行业的海外收购向中国企业提供建议,对于很少有本土企业懂得交易中的政治,他也同样感到失望。 “他们不懂得把握公众观点和以积极的方式表述有多重要。”贝祥表示,“他们在这方面没有概念。”他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咨询公司。
  他说,美国对中海油的断然拒绝可能会使中国人在今后的海外交易中变得更加成熟,采取购买少量股份而非全面收购的方式,并预先做好“开采”安排,以确保资源供应。
  在中海油的案例中,傅先生的确寻求过境外媒体的支持,它们提供了大量的专访和其它文章——在傅先生看来,这起到了积极作用。
  傅先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China Entrepreneur)杂志的采访中指出,外国媒体一直很支持中海油的竞购。这是他在收购失败后唯一一次接受采访。
  但是,他对于中国国有公司在走向海外时遭遇的“双重标准”有些怨言,他的话反映出(中国人)在中海油竞购失败后萌生的诸多不满。
  “(美国国会反对)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不愿看到一家中国公司控制优尼科的亚洲资源。”他表示。
  傅成玉同时承认,中国公司“向全球进军已非常晚了”。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等待迟来者的将不会是鲜花或赞誉,而是要啃硬骨头,要走荆棘小道。”
  译者:徐柳/牛薇雪佛龙欲与中海油言和
(英国)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2005-09-28)
  大卫•奥雷里(David O’Reilly)和傅成玉分别是美国石油公司雪佛龙(Chevro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简称中海油)的领军人物,在经历了竞购优尼科(Unocal)的一番苦战之后,双方已重新恢复了高层接触。优尼科的总部位于休斯顿。
  上个月,雪佛龙首席执行官奥雷里主动对傅成玉进行了礼节性拜访,目的是使双方恢复生意关系。
  雪佛龙动用了华盛顿最高层的政治力量,以阻挠中海油对优尼科出价更高的竞购,并成功地将这家中国国有公司描述成代表中国政府战略能源利益的先锋。
  极为愤怒的中海油退出了竞争,但这两家公司仍然还有些生意要谈,特别是这家中国公司有意购买澳大利亚西部沿海高更(Gorgon)天然气田股份的问题。
  雪佛龙及其合作方曾于2003年达成协议,在一项为期25年的供应交易中,向中海油出售高更项目12.5%的股份。但是由于4月份时该项目规模扩大,需要移交的股权被稀释。
  在此项本应在2004年底之前结束的谈判中,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稀释的问题,而在于价格。
  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在全球市场上波动很大,类似中海油想要协商的这种长期供应合同也并不多见,这就意味着此笔交易很难找到价格基准。
  “中海油仍面临很大压力,希望预订上游储量,但目前没有明确的信号能够说明液化天然气价格将走向何方。”熟悉谈判情况的一位北京官员这样表示。
  作为中国大陆公司发起的最大一桩收购案例,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所激起的尘嚣,仍在中国特有的政治和商业相互混合的格局中弥漫。
  竞购期间,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宣传部门的严令之下,只能采用官方媒体新华社(Xinhua)发布的信息。
  这种限制现在基本上已经被取消,这推动了一些人对中海油竞购案的严厉批评。
  中国最优秀的并购专家之一王巍表示,中海油没有理解如何成功处理全球收购,这反应出中国国有企业中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王先生在当地杂志刊载的文章以及《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上发表的评论中称,就因为中国有钱,“我们就以为可以毫无顾忌地购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
  “有了现金,我们可以买到一张戏票,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剧院里仍然有自己的规则。”北京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hina M&A Management Holdings)的王先生表示。
  他说,中海油犯下的一个大错在于,把重点放在收购优尼科的资产,而不是该公司本身上面。
  “如果你想得到它,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求在将来实现更大的价值。”他表示,“但中海油给人的印象是想收购其资产,然后毁掉这家公司。”
  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霍华德·贝祥(Howard Balloch)曾就能源行业的海外收购向中国企业提供建议,对于很少有本土企业懂得交易中的政治,他也同样感到失望。 “他们不懂得把握公众观点和以积极的方式表述有多重要。”贝祥表示,“他们在这方面没有概念。”他在北京经营着一家咨询公司。
  他说,美国对中海油的断然拒绝可能会使中国人在今后的海外交易中变得更加成熟,采取购买少量股份而非全面收购的方式,并预先做好“开采”安排,以确保资源供应。
  在中海油的案例中,傅先生的确寻求过境外媒体的支持,它们提供了大量的专访和其它文章——在傅先生看来,这起到了积极作用。
  傅先生在接受《中国企业家》(China Entrepreneur)杂志的采访中指出,外国媒体一直很支持中海油的竞购。这是他在收购失败后唯一一次接受采访。
  但是,他对于中国国有公司在走向海外时遭遇的“双重标准”有些怨言,他的话反映出(中国人)在中海油竞购失败后萌生的诸多不满。
  “(美国国会反对)背后隐藏的动机是,不愿看到一家中国公司控制优尼科的亚洲资源。”他表示。
  傅成玉同时承认,中国公司“向全球进军已非常晚了”。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等待迟来者的将不会是鲜花或赞誉,而是要啃硬骨头,要走荆棘小道。”
  译者:徐柳/牛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