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明朝是如何抵抗住绿化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3:40:40
明朝的开国元勋有很多都是回族,比如说常遇春。到了明成祖时期也不少,大航海家郑和就是回族。到了明武宗正德帝,对绿教更是很推崇,正德年间有大量的伊斯兰文瓷器流传于后世,可以说是正德瓷器的标志。难道真的是因为正德无后,兄弟朱厚熜崇拜道教而抵抗住了绿化的趋势吗?希望大神们解惑!
明朝的开国元勋有很多都是回族,比如说常遇春。到了明成祖时期也不少,大航海家郑和就是回族。到了明武宗正德帝,对绿教更是很推崇,正德年间有大量的伊斯兰文瓷器流传于后世,可以说是正德瓷器的标志。难道真的是因为正德无后,兄弟朱厚熜崇拜道教而抵抗住了绿化的趋势吗?希望大神们解惑!
          明朝虽然是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光复中国的朝代,是汉族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但做为二鬼子的回回色目人虽然受到明朝的沉重打击,但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和驱逐,以至于最后形成了回回族群(回、撒拉、东乡等)。

    出于在大乱之后休养生息的考虑,从明太祖朱元璋后来“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皇明诏令》卷1)来看,为了这一目的,朱元璋是采取了打拉两手的,对停止与中国的对抗的异族是准备以同化方式解决的,这也是明朝对待回回的主要政策。这种措施如谈迁《国榷》卷3的记载: “洪武元年二月壬子,诏复衣冠如唐制,禁胡服、胡语、胡姓名。”, 而《大明会典》卷141刑部十六《律令.婚姻》: “蒙古色目人婚姻: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除非汉族人不与回回通婚,回回才可以自相嫁取,否则就要为奴。这种强制同化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汉族人的血统观很强,良家大姓一般都不愿意与异族通婚,所以回回们往往通过与贫贱出身的汉族相嫁娶,以此使其能接受伊斯兰教,回回中的汉族血统来历就是这么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回回中混入了不少汉族血统,但并没有使其真正汉化,也没有起到这一政策削弱瓦解回回族群的初衷。  
    
      在《明太祖实录》卷51的记载: “洪武三年四月甲子,禁蒙古色目人更易姓名。诏曰:┅┅蒙古色目人等,皆吾赤子,果有材能,一体擢用。比闻入仕之后,或多更姓名,朕虑岁久,其子孙相传,昧其源,诚非先王致谨氏族之道。中书省其诰谕之,如已更易者听其改正。”似乎是与前面禁胡姓名矛盾。但这其实有更深的政治考虑,由于明朝初建,授予一些异族人官位是为了在表面上进行笼络。但此时中国刚刚光复,国内外异族其心难料,同化政策尚未生效。官员中回回和蒙人隐瞒出身,就会使明太祖朱元璋对官员的民族属性不明,而可能造成隐患,这只是暂时的一种权谋,并没有改变明朝的国策。事实上,朱元璋对顽抗的回回压制也是越来越严厉的,除了前面的阉割回回色目人的事例外,同时也将顽抗的蒙古和色目人贬为教坊青楼的贱民。前辈学者邓之诚先生在他的名著《骨董琐记》中,有《教坊司题名碑记》一条云:“南京古物保存所,有万历辛亥教坊司是名碑记,凡二十色,有俳长、色长、衣巾教师、乐工等称。按洪武中建十四楼于京师,以处官伎,曰:来宾、重泽、清江、石城、鹤呜、醉仙……。书传有碑记,色目着猪皮靴,不许乘骑,若行中径,许平民打死勿论。题名碑中,无此规条。”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回回的蔑视和严酷。

         随着明朝政权的巩固,对蒙元所遗的汉奸以及蒙古人和回回色目人的清算逐渐展开。明朝的“胡蓝之狱”,尤其是蓝玉一案,之所以牵扯面如此之大,固然有明太祖铲除不法功臣的原因,但也未必不是借鸡生蛋处置降附军中的蒙古和色目人的一个契机。经此一狱,军队中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基本被清洗殆尽。不过明太祖对回回虽然保持了警惕和巨大的压力,同化政策的强度和力度都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如果不根除伊斯兰教,就无法去除回回族群的根基,所以同化力度虽大,但只是在回回表面上接受了汉族文化,但并没有从思想意识中真正改变回回非中国认同的本质。而西班牙人由于受阿拉伯伊斯兰教残害极深,与其打交道的时间也要长的多,所以对伊斯兰教了解,并认清其不可同化的本质,这一条件是明朝所不具备的。虽然明朝和西班牙都采取了以同化为主的措施,但西班牙将同化的基础一开始就放在去伊斯兰教化上,虽然最后仍然出现了假皈依的穆斯林叛乱,但毕竟抓住了要点。但对明朝,我们应该理解其由于为认识所限,导致同化失败的客观原因,而其主观做法和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

         随着明太祖的去世,明朝也没有其它解决回回同化问题的新措施,所以回回接受了某些汉族文化的表面,而本质上仍是认同伊斯兰的族群特征就此形成了。但回回族群既然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核心形成的没有血统基础的族群,又生活在汉族社会的大环境中,一但丧失了伊斯兰教信仰,其回回身份也就无以维系,必然会走向汉族化。由于明朝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通过开放式的科举制度,从而在社会流动上是空前公平、公正和广泛的。而科举通过以儒家理学意识形态为中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进入上层社会的知识阶层灌输了中华道德伦理、思维模式以及汉族认同的理念。所以回谚中“官到五品必反教”,并非主要是地位的变化造成的,更多的是思想意识的变化而形成的。所以从回回对所谓回民历史人物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极端。在回回眼中重要的伊斯兰教首领,除了回乱时期的人物外,绝大多数中国人毫不了解。而为中国人普遍了解的,除了回回YY的那些明朝开国功臣外,真正能确认回回出身的如郑和、铁铉,都是没有任何伊斯兰教信仰迹象的,而完全成为了儒家信徒或佛教徒。所以明朝的回回族群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民族,但也绝不是汉族,而是一个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的血统混杂的宗教性族群。无论将回回说成是信伊斯兰教的汉族,或是真正的民族或就是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民族本身都是错误的,将某些没有伊斯兰教信仰的回回出身之人,归入回民或回族也都是错误的,因为回族、撒拉、东乡等由回回分化形成的民族,只是在现代才出现与伊斯兰教信仰非完全一体的现象,他们只是那些始终保持伊斯兰教信仰的回回,而郑和、铁铉之类的人物,称之为归化回回人更为贴切。  

    
        除了脱离了回回群体的少数归化人外,回回族群在明朝一直是处于社会低层。而回回之所以在明朝没有表现的象满清时期的时常作乱和对汉族人进行仇杀。除了回回实力有所壮大之外,最主要原因恰恰是明朝由于是真正的汉族主导国家,回回们如果以对汉族屠杀的方式作乱,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最残酷的镇压。所以明朝虽然时有回回作乱,但基本都是小规模和小范围的,而且也没有以民族屠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明朝小说留来的记录来看,回回普遍都有“贼眼溜溜”、“性情刁歪”的特点,与今天回、撒拉等民族留给汉族人的印象极为类似。不过由于明朝时,汉族占绝对主导地位,回回只能招来汉族对其的厌恶和藐视,而回回并不能对汉族造成实质的危害。    

  
       在与国外穆斯林打交道的过程中,回回的真正认同,也开始为明朝所认识。严嵩是嘉靖年间的一位奸臣,但也是一个聪明人。圣人云“不以人废言”,虽然严嵩恶行不少,但也并非没有有识之论。在嘉靖十六年(西元1537年),严嵩就对任用回回担任与国外穆斯林翻译和接待工作所产生的问题给嘉靖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其中明确的说:回回“视彼为亲,视我为疏。”甚至多方教唆,在京则教其分外求讨,伴回则教其贩卖违禁货物,肆无忌惮等等。这种表现与今天回族一味站在国外穆斯林一方,为国外穆斯林充当翻译时表现出来的狗腿性和不法行为何其相似!如现在有的回族女翻译甚至以给阿拉伯人免费陪床为荣,充分说明了其民族性格的延续性。最后严嵩建议,应该禁止让回回充当与国外穆斯林打交通的中间环节,而以通晓国外穆斯林语言的汉族人担任这一任务,这样才会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不能不说,这一见解,直到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的。综合评价,明朝对待回回的政策,有收效亦有不足。明朝回回问题不严重,是汉族处于强势时造就的。
自己顶一个
当初杀干净现在少了多少的烦恼
最强大脑 发表于 2015-11-12 23:14
明朝虽然是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光复中国的朝代,是汉族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但做 ...
老兄的最后一段真的是至理名言,又想起了乱邦来了!
常遇春是色目回,胡扯蛋,哈哈哈
明朝开国初年高管将领是色目回,基本是YY的,少数几个能身居高层的都是去ysl化的
最好的榜样就是三宝太监,把鸡鸡割了,就彻底归化了
以保守对保守,以残忍对残忍,这就成了
你也知道郑和,他是怎么被阉的不会不知道吧
什么是真正的民族同化?

19世纪末,人口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一部分俄罗斯人得以从生产劳动中摆脱出来从事科学、艺术等活动,俄国涌现出了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巴甫洛夫、普希金、托尔斯泰、列宾、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等伟大的科学、文学和艺术巨匠,科学技术为俄国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文化增强了俄罗斯民族的凝聚力和同化力。出生于沙皇时期的格鲁吉亚族人斯大林就是一个被俄罗斯文化同化,并狂热地推崇俄罗斯至上和俄罗斯一切利益的大俄罗斯主义者。
【注: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斯大林视自为主体民族的一部分,狂热支持主体民族的一切利益!外族人被同化得比本族人还要像“本族人”!】
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比如香港湾湾(或某少数民族)对主体民族充满了优越感,自视甚高,那还怎么搞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只会分裂 ,参考大陆和香港
日本对台巴子的同化做得确实牛逼,阴国对港灿的同化也做的不错,现在很多台巴子都是“精神日本人”,甚至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日本人”,狂热支持跪舔日本…………如果台巴子也是这样对大陆,那中国早就统一了
明朝虽然是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光复中国的朝代,是汉族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但做 ...
好学识,佩服,学习了。
谁跟你说常遇春,郑和是回族了?
明朝有回族这个概念?吃猪肉的海瑞是回族?
郑和可是信佛教的。
不要让今天的绿绿吹猪给欺骗了。
如果一个地区的人比如香港湾湾(或某少数民族)对主体民族充满了优越感,自视甚高,那还怎么搞国家统一和民 ...
你分清了民族再来说话!
明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时期,哪有抵挡绿化趋势?回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清朝晚期在西北已经做大。《秦陇回务纪略》记载“陕则民七回三,甘则民三回七”。若这一估计属实,西北回民当时已成为当地主体民族,人口超过两千万,远超现在回民人口。这一估计可能有夸大,按现在学者的估算,1862年陕西有回民接近200万,甘肃(包括宁夏、青海一部分)有回民将近800万,西北绿化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经1862年到1863年间爆发的同治回乱,西北回民人口锐减,陕西回民只剩西安三万人,甘肃、宁夏、青海到民国时期也只有85万回民。就连镇压回乱的左宗棠也感慨地说,这是“回族千数百年未有之浩劫”。经此一劫,西北回民元气大伤,失去主体地位。
主要没经历过本土化的三武灭佛和三教合流
抽丝剥茧就一个原因,没有民主,就不会绿化,说杀就杀的年代,可以给你生存的夹缝,但仅仅是夹缝,根本不存在绿化蓝化和黑化。
明朝对绿教用阉割和通婚。。明朝国教为道教,但开国的明教是拜火教,建国后放弃,立道教为国教。。
西域最后一个佛教据点哈密卫就是在明朝丢的,从此西域彻底绿化
现在西北的陕甘青有回人多少?
楼主啊,武宗皇帝对喇嘛教也是非常推崇的,还有,十大回回当年可是有徐达的,可见回回的yy,回回吹的回回将领竟然没有一个是回回十三大姓,有这么巧合吗?
明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时期,哪有抵挡绿化趋势?回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清朝晚期在西北已经做大。《秦 ...
甘肃现在200万回族,宁夏250万,青海不到100万,生育率太高了吧,85万变500多万。。
chaojilang 发表于 2015-11-13 00:28
明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时期,哪有抵挡绿化趋势?回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清朝晚期在西北已经做大。《秦 ...
呵呵,明朝的高压才是导致回回大发展的条件。

高压限制了回回的毛病。

乱邦的民族政策纵容驴教,反而会导致它们的毁灭。

cratylus 发表于 2015-11-13 01:32
呵呵,明朝的高压才是导致回回大发展的条件。

高压限制了回回的毛病。


错了,是明朝西北汉人人口的灭减和满清前期的纵容让西北回回做大,到乾隆时期满清开始警醒,已经尾大不掉了。。譬如乾隆下令回回不得收养汉人儿童。。

cratylus 发表于 2015-11-13 01:32
呵呵,明朝的高压才是导致回回大发展的条件。

高压限制了回回的毛病。


错了,是明朝西北汉人人口的灭减和满清前期的纵容让西北回回做大,到乾隆时期满清开始警醒,已经尾大不掉了。。譬如乾隆下令回回不得收养汉人儿童。。
回回在元代地位高于汉人和南人,是蒙古人的管家和雇佣兵。汉人造反夺天下,不压制他们能行么
明朝虽然是一个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光复中国的朝代,是汉族民族主义高涨的时期,但做 ...
摆明是回回YY。明朝皇帝是回回,一开始是从朱厚照禁吃猪肉开始的,但明武宗说的很清楚,是因为皇帝姓朱,属猪,所以避讳才禁。但是,被内阁驳回。
楼主的论据都是回回教的吧
明朝限制伊斯兰教?笑死了
又在YY明朝开国将领是回族。一回族是解放后才订的,那时候根本没有。二这些开国将领姓氏没有一个是所谓回族十三大姓的,这么巧


所以说,生活一定要清爽!
ps:射雕三部曲,唯厌恶《倚天屠龙记》。

所以说,生活一定要清爽!
ps:射雕三部曲,唯厌恶《倚天屠龙记》。
回族把很多中国历史上的正面人物追溯为本民族的人,这本身也是他们认同中国的一种表现。

中国进入现代没有经历像其他多民族帝国的大分裂,穆斯林是有巨大贡献的。
pheonix 发表于 2015-11-13 07:44
又在YY明朝开国将领是回族。一回族是解放后才订的,那时候根本没有。二这些开国将领姓氏没有一个是所谓回族 ...
开国元帅里面,排名进十的大姓里面也才有2个

明重用回人不是一个两个,而且是终明一代
把回族和睦屎邻等同起来确实是大错特错!东北有的回族根本就不信一撕烂教了,大家在一起根本没发现有什么不同,一听说他们也是回族,大家感觉不可思议,反到让他们觉得不自在,反倒强化了他们的民族和宗教意识
jaimephysique 发表于 2015-11-13 08:10
回族把很多中国历史上的正面人物追溯为本民族的人,这本身也是他们认同中国的一种表现。

中国进入现代没 ...
不要脸也是贡献?
极左渣渣 发表于 2015-11-13 08:20
把回族和睦屎邻等同起来确实是大错特错!东北有的回族根本就不信一撕烂教了,大家在一起根本没发现有什么不 ...
明朝有一点非常强硬,无论什么民族一律改汉姓!
西北的穆罕默德们从此改姓马了(马是传统的汉姓,例如付波将军马援)。
其他民族也一样,无论什么血统什么民族,至少在姓名上跟主体民族已经没有区别了。
不得不说这是意义深远的一步。
明朝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发展时期,哪有抵挡绿化趋势?回民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清朝晚期在西北已经做大。《秦 ...
同治元年,陕西的回民人口增加,力量也在加强,于是想要建立一个独立的YSL国的念头开始萌生。一些回民首领如白彦虎、马化龙等暗中发动回民,“传帖杀人”。想要借太平天国动乱陕西清军调走之际杀光陕西汉人。

想要借太平天国动乱陕西清军调走之际杀光陕西汉人。在黄河以西建立一个纯粹的穆斯林国家。起事前。他们秘请铁匠打制刀具,并且杀掉铁匠以防泄秘。尽购街上的竹竿以充刀杆。然后出其不意开始暴乱。汉人措手不及,而且也无力抵抗,渭河两岸的全县村庄,30万汉人全被杀光。只有临潼知县得知情况后,紧急关城才保住了一些汉人。

当时西安城里的陕西巡抚提出的政策是安抚回民。对城里回民未杀一人;紧闭城门以防城外回民进城杀人。也阻城内回民出城杀人。再派陕西团练使张芾前去安抚。想不到回民起事的大首领任武杀了张芾。另一位首领白彦虎杀人最凶,立志掘掉黄帝陵,幸被汉人首领董福祥击退。

  当时穆斯林武装分子达30万人,号称“陕回十八营”。几个月内在关中平原杀汉人五百万。一年时间关中悉数汉人县长被回民杀害,大量汉人被杀,只有一些县城内和逃入骊山的汉人幸免。

  陕甘回乱对汉族的大屠杀很严重。“重灾区”在陕西省。汉人被杀约700万人。

1863年。左宗棠临危受命,被任命为陕甘总督。率湘军进行镇压。陕西回民在被清军镇压退到甘肃后。对甘肃汉人又进行了大屠杀。

  甘肃回民也加入暴乱队伍。但最残暴的是陕西回民,杀人最狠。包括白彦虎。据说他就是以杀人狠当上领袖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用刀砍死。用火烧死。进行种族灭绝大屠杀。不是为谋财。不是为谋地。单纯为杀人而杀人。当时甘肃地靖远民谣:“同治五年三月间。杀气弥漫天。十余万人一朝尽。问谁不心酸。”

  甘肃中部地区的汉民几乎全部被杀。据《中国人口史》一书的统计,回乱前咸丰十一年 (1861 年)甘肃人口甘肃(即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区全部)1945.9 万人,战后光绪六年(1880 年)人口仅存 495.5 万人,人 口损失 1455.5 万人...损失比例为74.5%。在甘肃。回民一次杀10万以上汉人的大屠杀有很多次。许多县的汉人被杀绝。

陕西甘肃两省共计被杀汉人达2000万。这么多的汉人不敌当时不及200万人口的回民,值得我们深思。

  汉民之所以有这么大地损失,一是因为汉人的传统是不私藏兵器。所以遇到问题没武器可用。而当时的回族一般都有。二是回族有骑兵。汉人没有。骑兵对步兵。胜负是明摆的。三是回族聚集之后(估计人数最少有几十万)。首先不是攻击城市。而是以上百倍的兵力集中扫荡各个孤立的村庄。村庄人口少。所以被整村整村灭绝。而中国当时农村的特点是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90%。另外一点是屠杀来得突然。各个农村来不及组织联合以及防御。很短的时间内。陕西就被杀了几百万农村人口。
明朝有一点非常强硬,无论什么民族一律改汉姓!
西北的穆罕默德们从此改姓马了(马是传统的汉姓,例如付 ...
比如野猪皮姓佟,当然也有可能实际姓李
如果不是回回自己作死,陕西早已绿化。那帮傻冒自以为时机已到,掀起叛乱,结果是陕西回回几乎死了70%以上。
儒家奉行言行合一,奉行一女不侍二夫,就绿教创始人那些事,完全是被批判的对象,还敢宣传?
事实上,到了民国,内地的回民都和汉人没区别了。
真正抬头的是最三十年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