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二战德国反坦克武器纵览-->碧血剑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6:13:34
     [B]作者:文玄[/B]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装甲均是均质钢板,其厚度依据车辆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均比较薄(多数在5-16mm之间,早期英国使用的MK-I只有5-10mm)。当时设置防护装甲主要考虑的是保护乘员免遭枪弹和炮弹小碎片的伤害。坦克诞生初期,德国人的办法就是利用野战炮对坦克直接瞄准射击,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燃烧弹或爬上坦克向车内射击等,但效果不太明显。首先是野战炮对运动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国索姆河战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辆坦克中,只有一辆被德国的野战炮直接命中摧毁;其次是靠近坦克难度很大。
  看看德国A7V坦克内部结构乘员位置图就知道了:这玩意和豪猪似的,浑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员所戴的面罩不是为了防毒气,它的来源如下:在早期生产的坦克上,到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装配不合理的车门、窥视孔、观察缝、枪炮发射孔、手枪射击孔等等——因此,在装甲上布有大量缝隙,而处于烘热状态的熔化铅可以乘隙钻入车内。当带有铅芯的子弹命中坦克表面时,弹体首先被撞扁,接着铅芯被从壳体内挤出,形成一个以圆周状向外辐射的“溅射体”。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铅芯已近乎变成流体,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扩展。在1 ft(0.305m)范围内,这种“溅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杀伤效果,并且这种高速运动的铅质流体,可以通过各种裂缝进入坦克内部。在通过缝隙和接合部进入坦克战斗室的铅质“溅射物”的作用下,无论是炮手还是车长都逃脱不了死伤的命运。这种作用对士气的影响十分严重。为了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曾经试制过一种十分原始的防护面具。这种面具由一付护目镜和一个缝在皮革上的锁子甲面盾组成,护目镜和面盾接在一个重量非常轻的头盔上。这种办法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然而,没有人能戴着它进行战斗,因为戴护目镜向外观察时,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而戴着皮革面具又热得使人无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员们宁愿冒伤亡的危险,也不愿使用这种东西。

  自1915年以后,德军曾经给其机枪射手和阻击手发放过一种特殊型号的子弹,这种子弹就是著名的“K”型子弹。K型子弹比普通子弹重,并且含有一颗碳化钨弹芯。这种子弹的加工非常精细,弹丸的重量与发射药的重量严格相匹配,这就使得所有这种子弹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弹道。它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对远距离目标和带有防护的目标进行精确瞄准射击。这种重型碳化钨弹芯子弹的远距离射击精度比普通的铅芯子弹要高,这就给阻击手对800 yd(731.2m)甚至更远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提供了条件。在稍近于800yd的距离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护前沿堑壕内的哨兵与了望哨的薄纲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战斗中却发现这种子弹还能穿透英军MK I和 MK II型坦克的装甲板。这两种型号坦克的装甲薄得要命,它们的厚度在0.2-0.4in(5.98-10.16mm)之间,而且使用的是一种在商业上被称之谓“锅炉板”的软质钢板。然而,对于这种“锅炉板”的缺点,德军最高统帅部并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战斗已经开始2天之后,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里阔特(Bullecourt)的一次猛烈反击中,德军缴获了2辆英军坦克以后,K型子弹的实际效能才被德军发现。在此之后,为了跟坦克进行作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给每个德军步兵战士发了5发K型子弹,而给每个机枪手则发给了—条满装 K型子弹的弹链。英国人也发现了“K”型子弹的侵彻威力,对行将发展的下一代坦克提出了“必须增强装甲防护力”的要求,将下一代MK-IV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6-12mm,其防护力足以抵御“K”型子弹。德国人在得知“K”型子弹不能击穿MK—IV型坦克防护装甲时,开始着手研制一种专门对付坦克克的武器,并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武器--“坦克一格屋尔”(Tank-Cewehr)反坦克枪的诞生。该枪是由毛瑟(Manser)公司将制式7.92mm步枪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长了身管,在110米距离上,只要射角适当,便能够击穿MK-TV坦克的防护装甲。这个时候,步兵和坦克较量算是真正开始了。

  德国人试验过一种反坦克枪,它是德国反坦克枪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种。如果能够提前2年问世,它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成名的机会,可惜到1941年才出现确实是为时过迟。这种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枪。这种枪的口径为20mm,它是一种制作精巧、造价昂贵的武器,采用了半自动弹匣装填机构和空气冷却装置,它以1933年索罗通公司的设计为兰本。早在1938年人们就已看到,口径为7.92mm的枪弹的威力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弹的冲量和动能。德国人为这种单人用武器选择了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弹药尺寸,然后,围绕这个最佳弹药尺寸,对“索罗通”进行改进。由于这种枪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因此,有时称其谓“莱茵”枪,而有时又称其谓“索罗通”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0:33:37编辑过]
     [B]作者:文玄[/B]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坦克装甲均是均质钢板,其厚度依据车辆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均比较薄(多数在5-16mm之间,早期英国使用的MK-I只有5-10mm)。当时设置防护装甲主要考虑的是保护乘员免遭枪弹和炮弹小碎片的伤害。坦克诞生初期,德国人的办法就是利用野战炮对坦克直接瞄准射击,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药包、集束手榴弹、燃烧弹或爬上坦克向车内射击等,但效果不太明显。首先是野战炮对运动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国索姆河战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辆坦克中,只有一辆被德国的野战炮直接命中摧毁;其次是靠近坦克难度很大。
  看看德国A7V坦克内部结构乘员位置图就知道了:这玩意和豪猪似的,浑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员所戴的面罩不是为了防毒气,它的来源如下:在早期生产的坦克上,到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装配不合理的车门、窥视孔、观察缝、枪炮发射孔、手枪射击孔等等——因此,在装甲上布有大量缝隙,而处于烘热状态的熔化铅可以乘隙钻入车内。当带有铅芯的子弹命中坦克表面时,弹体首先被撞扁,接着铅芯被从壳体内挤出,形成一个以圆周状向外辐射的“溅射体”。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铅芯已近乎变成流体,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扩展。在1 ft(0.305m)范围内,这种“溅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杀伤效果,并且这种高速运动的铅质流体,可以通过各种裂缝进入坦克内部。在通过缝隙和接合部进入坦克战斗室的铅质“溅射物”的作用下,无论是炮手还是车长都逃脱不了死伤的命运。这种作用对士气的影响十分严重。为了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曾经试制过一种十分原始的防护面具。这种面具由一付护目镜和一个缝在皮革上的锁子甲面盾组成,护目镜和面盾接在一个重量非常轻的头盔上。这种办法听起来似乎颇有道理,然而,没有人能戴着它进行战斗,因为戴护目镜向外观察时,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而戴着皮革面具又热得使人无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员们宁愿冒伤亡的危险,也不愿使用这种东西。

  自1915年以后,德军曾经给其机枪射手和阻击手发放过一种特殊型号的子弹,这种子弹就是著名的“K”型子弹。K型子弹比普通子弹重,并且含有一颗碳化钨弹芯。这种子弹的加工非常精细,弹丸的重量与发射药的重量严格相匹配,这就使得所有这种子弹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弹道。它们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对远距离目标和带有防护的目标进行精确瞄准射击。这种重型碳化钨弹芯子弹的远距离射击精度比普通的铅芯子弹要高,这就给阻击手对800 yd(731.2m)甚至更远距离的目标进行射击提供了条件。在稍近于800yd的距离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护前沿堑壕内的哨兵与了望哨的薄纲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战斗中却发现这种子弹还能穿透英军MK I和 MK II型坦克的装甲板。这两种型号坦克的装甲薄得要命,它们的厚度在0.2-0.4in(5.98-10.16mm)之间,而且使用的是一种在商业上被称之谓“锅炉板”的软质钢板。然而,对于这种“锅炉板”的缺点,德军最高统帅部并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战斗已经开始2天之后,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里阔特(Bullecourt)的一次猛烈反击中,德军缴获了2辆英军坦克以后,K型子弹的实际效能才被德军发现。在此之后,为了跟坦克进行作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立即给每个德军步兵战士发了5发K型子弹,而给每个机枪手则发给了—条满装 K型子弹的弹链。英国人也发现了“K”型子弹的侵彻威力,对行将发展的下一代坦克提出了“必须增强装甲防护力”的要求,将下一代MK-IV型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6-12mm,其防护力足以抵御“K”型子弹。德国人在得知“K”型子弹不能击穿MK—IV型坦克防护装甲时,开始着手研制一种专门对付坦克克的武器,并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武器--“坦克一格屋尔”(Tank-Cewehr)反坦克枪的诞生。该枪是由毛瑟(Manser)公司将制式7.92mm步枪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长了身管,在110米距离上,只要射角适当,便能够击穿MK-TV坦克的防护装甲。这个时候,步兵和坦克较量算是真正开始了。

  德国人试验过一种反坦克枪,它是德国反坦克枪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种。如果能够提前2年问世,它或许还可以得到一个成名的机会,可惜到1941年才出现确实是为时过迟。这种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枪。这种枪的口径为20mm,它是一种制作精巧、造价昂贵的武器,采用了半自动弹匣装填机构和空气冷却装置,它以1933年索罗通公司的设计为兰本。早在1938年人们就已看到,口径为7.92mm的枪弹的威力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弹的冲量和动能。德国人为这种单人用武器选择了一种最切合实际的弹药尺寸,然后,围绕这个最佳弹药尺寸,对“索罗通”进行改进。由于这种枪由莱茵金属公司生产,因此,有时称其谓“莱茵”枪,而有时又称其谓“索罗通”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10:33:37编辑过]
一根可以迅速进行更换的枪管通过一个枪尾闭锁螺帽同枪尾结合在一起。整个设计的出发点是后座部件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进行击发,这也就是说,在把反后座装置推回后方之前,后座力首先必须克服掉枪管与枪机这一组合质量所具有的动量,这就使得作用在射手肩部的后座力变得较为缓和。美军在对这种武器进行试验以后宣称,这种反坦克枪的后座力并不比7.62mm“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大。在第一次发射时,必须由人力将后座部分拉向后方,此时应转动位于右侧的手轮,手轮上环绕有自行车链条,通过链条,即可将后座部分拉向后方。在第一发完成人工开闩动作以后,以后各发在发射时的火药气体作用下,枪机即可自动构成待发状态。它的弹匣系由左方供弹,弹匣容量为5发。其步兵用型号的全重,包括双脚架在内,大约为44kg。枪手班的人数不得少于2-3人。它的人员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却可以在228.5m距离上穿透30mm厚的装甲。这种威力虽然已经达到其它反坦克枪的2倍,但对于1941-1942年的中型坦克仍然毫无效力。37mm反坦克炮的炮弹尚且从T-34坦克上跳飞,而20mm口径的枪弹——不管它的飞行速度多快——也不会有更好效果。更何况,这种武器还有其它一些缺点。譬如,它的部件结构比较复杂,只有使用复杂的机加设备才能制造;此外,它的运动机件对尘土和雨雪也比较敏感,因此,在使用中经常出现麻烦。同时又由于它必须由2-3人的射击组才能进行操作,因此在步兵连内很少有使用机会。然而,步兵连又恰恰是最需要它的单位,也只有在步兵连里,它那本来不大高超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办法,后来只得把它改装到步兵营,作为营一级的专用武器,尽管它也曾受到一些部队的欢迎,但并未普遍进行装备。这种反坦克枪后来有很大一部分被转交给意大利陆军,意大利人曾将这种武器使用于北非和西西里岛战役。1943年,在意大利投降时所交出的清单中,就有这种武器的名字。


德国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与它的敌对国十分相似。主要的装备是一种轻型的牵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时还有一种大量发给步兵部队使用的反坦克枪。在步兵营的辖属内,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枪,每个步兵连配备3支这种枪。37mm反坦克炮装备在专门的反坦克连内,每个步兵团辖属一个反坦克连。对这种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兰战役中得以确立的,然而,由于波兰军队装备的装甲武器极为有限,因此,在德波战争中这种武器并没有经历什么严峻的考验。真正的考验是在1年之后,那时这种火炮在法国遇到的是拥有重型装甲防护的英国坦克。

  35/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于它的机动能力。它是一种轻型火炮,战斗全重仅为432kg,火炮放在两个装有气压轮胎的大型车轮上运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并不费力。它可由汽车或某些类似的轻型车辆牵引,并且将它放在卡车车箱上或铁路平板车上也非常容易。对于德国空军新组建的空降部队,以及山地作战部队,它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它能发射穿甲弹,又能发射榴弹,所以可执行多种任务,而不仅只限于打装甲车辆的单一任务。它的弱点是穿甲能力相当的差。在1934年时它的穿甲能力还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但到了1939年则就显得十分落后了。然而,它的这一缺陷却被西班牙内战和波兰战争中所面临的老式坦克所掩盖了。此外,坦克上所采用的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弹丸产生跳弹。

  

37mm反坦克炮班,正在开火射击。(注意他们的头盔,他们是德国伞兵)

1940年,德国对法国发动闪电式攻击时,35/36式反坦克炮曾跟德军装甲部队一起被派往法国,作为对敌坦克进行防御的主要火力支柱。然而,正如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 pratt)准将所说的那样,这种火炮并没有满足德军对它所寄托的厚望。道格拉斯·普拉特将军这样叙述了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Arras)附近所发生的情况:

  这段时间里,德国佬的大量运输车辆及其装备遭到了我们的严重破坏,曳光弹燃起一片火海。以至当我们的“马蒂尔达”(Matilda)坦克在600-800yd(548-731m)距离上用机枪扫射时,他们的反坦克炮手在发射几发炮弹之后,就丢弃火炮落荒而逃。有些德国兵举手投降,另一些则装死躺在地上!他们所装备的反坦克武器没有任何一件能够穿透我们的“马蒂尔达”I型和II型坦克,甚至连他们发射榴弹的野战炮也不例外。我们有一些坦克的履带被打断,有几辆坦克被敌人的曳光弹命中后起火,主要是“马蒂尔达”I型坦克发动机机舱部位起火。有1辆“马蒂尔达”坦克虽已被他们的1门37mm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发炮弹,但竞没有造成致命效果,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点装甲!

  对我军坦克的主要威胁是来自德军的野战炮,其中有些野战炮竟是占领暴露阵地进行直接瞄准射击。同时敌机也在步兵头上俯冲轰炸,但这并没有给我军坦克造成多大麻烦。仅有一、两枚炸弹在一辆马蒂尔达坦克旁边爆炸后,将这辆坦克炸翻,并使车长受伤身亡。另有一枚炸弹在爆炸后曾将一辆轻型坦克上抛到大约4.6m的空中!

  
这次参战的德军指挥官是陆军少将隆美尔,隆美尔的叙述同样也证实了37mm反坦克炮性能上的不足:

  事实证明,我们那些可以快速展开的反坦克炮,由于太轻以致根本不能对付拥有重型装甲防护的英军坦克。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数,在敌压制炮火射击时,都连同炮手一起丧失了战斗能力,尔后又被英军坦克轧得粉碎。我军的大批车辆被烧毁,友邻的党卫军部队,在敌坦克的猛烈进攻下,被迫南撤。最后,依靠师属野战炮和一些88mm高射炮兵连,才成功地将敌坦克阻止在比兰斯-阿格尼一线以南。这次战斗,师属野战炮消灭了28辆坦克,高射炮兵消灭了1辆重型坦克和7辆轻型坦克。

  在这次战斗中,高炮打坦克所取得的成功,对隆美尔将军本人并非没有影响,两年之后,在西非沙漠之战中,他曾经利用这些88mm高炮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战果。

  这次战斗被战后的德国历史学家称为阿拉斯危机。在这次战斗中使用88毫米高射炮打坦克并不是第一次。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德军提供的PzKwⅠ、Ⅱ型坦克只装有机枪和2

  0毫米主炮,不是对方使用的苏联坦克的对手。 此时已有德军将领使用88毫米高炮作为反坦克武器。

  当然,这只是一个插曲,88毫米高射炮和步兵没啥联系,不过它作为应急的反坦克武器到是很管用。这里就不做详细描述了。

  
1941年秋天,38式50mm反坦克炮开始在西非沙漠战场上大量出现,而在此之前,德军在那里进行反坦克防御所依靠的一直是37mm反坦克炮。德军的炮手们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新型火炮的使用价值,并且不仅在防御中而且在进攻战斗中也开始使用这种武器。对于英国人来说,这的确是一种新的战术,他们在化费了很长时间后才找到了答案,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得不象汉斯·施米特在其所著《跟随隆美尔在沙漠中作战》一书中所曾经作过的描述那样:

  ……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攻击方法。我们带着我们的12门反坦克炮,从一个有利地段向另一个有利地段跃进,此时,我们的坦克则尽可能保持原地不动并停留在隐蔽阵地上提供掩护火力,尔后,我们在新的有利地段上临时占领阵地,而当坦克开始进行下一次冲击时,我们转而给坦克提供火力……。这种战术效果很好,尽管敌人的火力十分猛烈,但并不能阻止我们的前进。敌人接连不断地遭受损失,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撤出了阵地……。

  38式反坦克炮,在914m距离上射击时,可以穿透着角为30度、厚度为50.8mm厚的装甲板,随着着角的增大,穿甲厚度还将会大幅度增加。这种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构筑的火炮掩体超过0.61m,那么它的炮身就几乎会贴到地面上,因此整个炮位很难被发现。

  
德军对现行武器所作的另一项改进,是将35/36式37mm反坦克炮也改装成为榴弹发射器。把这种火炮所发射的炮弹叫作枪榴弹或许是大了点,因为它重达8.6kg,长达762mm,然而,从外形看,它和很多从步枪枪口发射的枪榴弹完全一样,而且射程也大致相同。这种炮发射的榴弹的尾秆是空心的,装填时尾杆从炮口方向插入炮口,尾翼安置在尾杆上,尾杆内有一根实心棒,实心棒跟尾杆一起插入炮膛,其作用是密封发射药燃烧后所产生的火药气体。这种榴弹的球形弹体内装有2.27kg炸药,炸药采用了空心装药结构,其威力足可穿透127mm厚的装甲板。这种炮射榴弹利用空包弹进行发射。超过183m距离之后,它的精度肯定不会太高,因为身管实际上并未赋予它正确的飞行方向。这种炮发射榴弹的另一大缺点是,炮手只有绕到炮口处才能进行重新装填,这就不仅要求炮手必需具有非凡的勇敢精神,而且在敌密集火力扫射下,进行第二次射击的机会几乎是微乎其微。

  
到1941年末,德军发现,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需大量培训具有非凡勇敢精神的战斗人员。虽然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后的头几个月内,德军在苏联境内的挺进非常顺利,但随着冬季的来临,已有迹象表明苏军将要进行反攻,而且在反攻中将要大量投入使用性能非常好的新型坦克。其中就有KV1型坦克。这种坦克运动速度缓慢,体大而笨重,配用的武器也不大理想,但它的装甲防护能力非常强,除了88mm高炮之外,德军的其它任何火炮对它都无可奈何。由于多种原因,KV1型坦克在苏军中并未服役多长时间,而且装备数量也并不很多,然而单只德军碰到的一些,就足以便他们惊恐不安。

  德军和KV1型坦克首次相遇的地点是在立陶宛境内,当时,有一辆KV1型坦克径直插到了位于一条河上的两个德军桥头堡之间,迫使一支沿桥行进的德军部队撤离了好几英里。这辆坦克独自停留在道路中央不动。德军部队调来了一个6门制38式50 mm反坦克炮炮兵连,但这种火炮所发射的炮弹在命中坦克装甲后,一触即飞。而这辆KV1型坦克则自由地调整着它的76.2mm火炮,在822.6m距离上,接连击毁2门德军反坦克炮,使另外4门炮遭到不同程度损坏,并使其炮手遭受严重伤亡,但坦克本身却安然无恙。当天夜里,德国派出12名工兵匍匐爬向这辆KV1型坦克,并将炸药包塞入坦克的悬接装置内引爆,但这些炸药包既没有把履带炸断,也没有给坦克造成别的严重破坏,这些工兵才得以活命。第二天,1门88mm高炮从桥头堡被缓慢地推向这辆坦克,并在距坦克731.2m处占领了阵地,从表面看来这门高炮似乎并未被坦克发现,但就在这门高炮的炮手班完成最后一项阵地准备工作时,这辆苏军坦克调转炮口,一炮就将88mm高炮打翻在沟里。情况十分严重,一辆坦克竟阻止了一个步兵师的前进。第三天,德军调来6辆坦克在附近的树林里来回运动,并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这辆KV1型坦克射击,但炮弹并未使坦克遭受任何损伤,而苏联坦克仍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回击,可它没能发现在它后面还有另外1门88mm高炮。这门高炮在连续发射7发炮弹以后,才将这辆坦克击毁,即使到了这时,坦克内的乘员仍然活着,只是后来在从松脱的舱门内扔进去几颗手榴弹以后,才将坦克乘员炸死。事后在察看这辆坦克时,德国炮手才吃惊地发现,在他们所发射的全部炮弹中,只有2发88mm炮弹真正穿透了装甲,而其余的仅在装甲板上留下了一些深坑。而从德军坦克炮上射出的弹径为50mm的炮弹,则仅只在装甲板上留下了一些青蓝色的印痕。这个德军步兵师在清醒之后,又继续前进了,但它竟被1辆苏军坦克拦截了整整48小时。

  
38式50mm反坦克炮所使用的弹药

  德军的前沿步兵,当时在苏军的强大坦克攻势面前,正面临着日益沉重的压力。1942年,尽管他们的占领区正在扩大,但就反坦克火炮的发展而言,他们的前景却令人不寒而栗。侥幸的是,有种替代火炮即将问世。这就是40年式反坦克炮,这是德国自己设计的一种口径为75mm的火炮,为了生产这种火炮,早在1939年,德国陆军就已与克掳伯公司和莱茵一博西格金属公司分别签订了合同,但由于忙于其它任务,因此,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这两家公司都还没有为这种火炮作好生产准备。而当现有武器的局限性一经发现之后,这两家公司便立即加快了40式反坦克炮的合同进度。

  
当pak40火炮产量跟不上需要时,对德国人来说,最值得庆幸的是,碰到了一种取之即来的现成解决办法。1942年,一艘满载美制“巴祖卡”原型火箭筒的货船抵达苏联。德国人不久之后就缴获了一些样品。

  德国人缴获了巴祖卡!! ??卖糕的,巴祖卡太有名了,只要不是不看电影的人应该都见过,比如兄弟连啊拯救大兵啥的。这可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它的来历也很有意思。

  话说1942年春天,在美国的阿伯丁试验场上,反坦克枪榴弹的发射试验即将开始,这时,两个青年军官带着他们自己研制的另一种反坦克武器,悄悄来到试验场的一侧。当一辆配合枪榴弹试验的坦克靶车返回时,这两个青年军官瞄准靶车射击,随着 “咝……轰”的声响,第一发击中目标,接着第二发也准确命中。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在场观看榴弹试验的将校们大为愕然,一齐把视线转向这两个年轻人。其中,负责美国地面部队武器发展工作的陆军少将巴尼斯,接过青年人手中的武器打了一发,命中目标。参谋人员也接踵而上,直到把所有的火箭弹打光为止。这种反坦克武器的意外出现,使为发展坦克武器而焦虑的巴巴斯将军喜出望外,当场其立即投入小批量生产,并迅速装备部队。而那两位青年军官则更是欣喜若狂,他们没料到,在经历了长期冷遇后,他们的梦想竟会如此奇迹般地得以实现。

  这种新型武器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火箭筒,这两个青年军官就是它的发明人,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他的助手中尉厄尔。

  火箭筒由发射筒和火筒弹两部分组成,发射筒上装有瞄准具和击发机构。射击时,火箭弹飞行,火箭弹后部多半装有稳定尾翼,弹头多为穿甲弹或破甲弹。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为100─400米。

  斯克的和厄尔发明的火箭筒于1942年5月投入生产,6月份就生产了5000只,并交付部队使用。当时,美军第1集团军正在非洲北部的突尼斯与德军 “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的装甲军团激烈鏖战。第一批利器初试锋芒,便首战告捷,为挫败德军起到了重要作用。火箭筒当时尚未正式定名,而它的外形颇似美国一位著名喜剧演员所使用的长管形乐器 “巴祖卡”(Bazooka),因而美军士兵把这种新型武器谑称为 “巴祖卡”。直至今天,在美国和西欧,仍把反坦克火箭筒称为 “巴祖卡”。

  巴祖卡火箭筒结构简单,坚固可靠,由于研制仓促,显得有些粗糙和笨重。

  
1.火箭筒

  该火箭筒由发射筒、肩托、挡焰罩、护套、挡弹器、握把、背带、瞄准具以及发射机构和保险装置等组成。发射筒是个整体式钢筒,前面焊有环形挡焰罩,上面焊有准星座和表尺座,下面有握把联接耳,中部有皮革防热护套。肩托用木材制成,在肩托后面的一段发射筒上,缠有钢丝,用以加固筒身。

  发射机构由发射机体、扳机、扳机簧、电路接触环、断路保险以及手电筒电池组和导线、检验灯等组成。背带的一端连接于握把底部,另一端直接拴在筒身后部。

  2.瞄准装置

  该火箭筒配用由准星和表尺组成的机械瞄准具。

  3.弹药

  该火箭筒配用破甲火箭弹,破甲弹由战斗部、机械触发引信、火箭发动机、电点火具、运输保险、后向折叠式尾翼等组成。战斗部由风帽、弹体、药型罩、空心装药、起爆药柱等组成。风帽、弹体用薄钢板制成,装有梯恩梯和黑索金混合炸药288g。发动机燃烧室、喷管用钢材制成,装药结构为5根单孔双基药柱,电点火具位于中间,部分主动段裸于筒外。

  

话说德国人缴获了一些巴祖卡样品后,这种火箭筒的优越性很快即被德军发现。7、8个月之后,一种“巴祖卡”的德国改进型号就已下放给在苏联境内作战的德军部队。这就是的88mm反坦克火箭筒(88mm Raketenpanzerbuchse),它的尺寸比“巴祖卡”大得多,它所发射的火箭弹是“巴祖卡”的2倍。这两种火箭筒的原理相同,作战距离也完全一样,即都是91.4m,但德制改进型的破甲威力要高得多。这种火箭筒很受德军步兵的欢迎,用它对付苏军的T-34型坦克非常有效。这个结果大大鼓舞了德国设计师们,他们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改进,将筒径增大到了100mm,但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经过改进的发射筒重量达到近13.6kg),筒长变得非常长,以致很难在实战中使用。由于在尺寸和重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射程和威力并无很大增加,所以这个方案遭到了中途天折的命运。但88mm火箭筒却是—种非常理想的武器,它继续在各个战场上大量使用,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一名美军士兵在查看被缴获的88火箭筒

88毫米“坦克杀手”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是二战中德国广泛使用的两种反坦克武器之一。它作为德国步兵组的中远程反坦克武器,和中近程的“铁拳”配合使用,使盟军装甲部队吃足了苦头。“坦克杀手”的有效杀伤距离为150米。火箭头部为强力的高爆战斗部,能贯穿当时盟军多数的坦克正面装甲以及所有坦克的侧面及后部装甲厚度。德军的“坦克杀手”和美军的“巴祖卡”属于同类型的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二战以后的所有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都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题外话:德军轻武器设计思想极为先进、性能优良,突击步枪、反坦克火箭、专用狙击步枪等等都在德国首先面世。可以说德军轻武器是现代单兵武器的鼻祖。

  






 

士兵使用88毫米“坦克杀手”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攻击敌方。

  

背负“坦克杀手”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时的站姿。
德军还有一种媲美“坦克杀手”肩射反坦克火箭发射器的单兵反坦克武器,这就是“喷气式空心装药反坦克榴弹”(Faustpatrone)。又称铁拳,港台那边翻译为装甲拳。这是第一种真正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它既轻便灵活,又富有实效,于1942年下半年首次发往部队。它在战场上的出现,曾经引起了一场小的革命,使得位于狭长堑壕内的单个步兵一下子达到了近乎与坦克势均力敌的地位。不仅如此,它也是当代抛射武器的先躯,就其简单性、有效性和低成本这几方面来说,它和现在正在服役的很多武器相比,仍然毫不逊色,唯一的缺点是射程太近。

  
铁拳实际上就是1门小型无座力炮,它的发射筒是一根薄壁钢管,筒长800.1mm,口径接近50.8mm。发射筒内装有85.1g重的黑药作为发射药,发射药借助一个简单的火帽进行点燃,火帽安置于筒壁上的一个孔内,它可由一个由弹簧提供动力的击发杠杆进行击发,触发杠杆用一颗双头螺栓连接在发射筒上。双头螺栓就是扳机,射手用姆指就可毫不费力地将扳机推开。行军时,击发装置被一块由薄钢片制作的扳机护盖盖着,护盖被轻轻弹起后就成了瞄准装置的照门。照门上排列有一系列小孔,不同的小孔对应着不同的射距所相应的射角。对射手来说,除此之外,出就再没有别的什么部件。火箭上有一个结构精巧的战斗部和一根短小的尾秆。战斗部内装有重量为1.59kg的炸药,可以穿透177.8-203.2mm厚的装甲。火箭弹的尾杆是一根木质的管形杆,杆基周围环绕着四片柔软的尾翼。装弹时,火箭弹的尾部首先被推入发射筒内,装填到位后,弹尾抵在发射药上。装上一发弹后,武器系统的全重为5.22kg,其中火箭弹部分约占近3.18kg。

  

注意图中士兵手中的铁拳有两种:大铁拳和头有些尖尖的小铁拳

  发射时,首先需拔出保险销,将扳机护盖解脱,然后,向上推动扳机护盖,并使其与发射筒垂直。这同一个保险销还可用于使火箭弹在发射筒内定位,所以,在发射操作阶段,射手不能猛烈晃动或倾倒火箭筒,如果不能保证作到这一点,则任何危险都有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退出火箭弹,将其放在地上,然后,再重新进行装填。这样,发射时就不会爆炸。然后,将发射筒挟在右臂腋下,并用左手迅速握住筒口后方,再低下头去进行瞄准。在进行立姿射击时,完成这套动作颇不轻便。而在进行蹲姿或卧姿射击时,完成这套动作就更加困难。事实上,在进行卧姿射击时,完成这套动作最为困难,因为此时为了使自己不致遭受后喷火药气体的伤害,射手必须将发射筒的后方指向自己躯体以外的空间。发射筒的准星就是火箭弹弹体最大外径的外缘曲线,表尺就是处于垂直状态的扳机护盖上的某个通孔。这种武器的瞄准基线很短,所以在射击难度较大时,不易使用,但在非常近的有效射击距离之内射击时,还是颇为有效的。这种火箭的初速是44.2m/s,比最好的扳球投掷手的速度稍快一点。由于火箭战斗部在爆炸时所产生的破片对射手有破坏作用,因此,为了免遭意外,射手在射击时,必须戴上头盔。它的作战距离为30m,尽管这个射程很近,但它总比派一名士兵跑到坦克跟前,将一枚“圆盘”地雷扔到坦克后甲板上的办法要好得多。早期型号的“轻型火箭筒”制作非常粗糙,在—些情况下,射击也不大安全,但这种设计后来有明显改进,战斗部的性能也有所提高。它的最后一种型号的射程已经增大到60.3m,但超过这一距离之后,命中概率急剧降低。它的要害问题在于弹尾在发射筒内的运动距离太短,因此,无论是提高初速还是提高精度的余地都很小。但即是这样,它也已能够满足作战要求。

  

相对其尺寸而言,铁拳的战斗部威力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战斗部内使用了黑索金炸药。黑索金炸药,由于其安全性较差,所以,通常都只以少量作为起爆药使用,现在将好几磅重的黑索金装入铁拳战斗部内,确实具有相当的风险。为了防止发射时由于黑索金炸药分子互相摩擦,从而产生足够的能量而使炸药在炮口爆炸,因此,在黑索金内掺上了蜜腊。即是这样,也不时会发生一些不测事件。曾经使用过这种武器的大多数德国射手,他们都毫不掩饰对这种武器的恐惧心理。它的战斗部的破甲威力非常惊人,其空心装药战斗部所形成的金属射流长度达1.52-1.83m。1944年,在法国曾经发生过一起有据可查的情况:有一辆谢尔曼坦克在某个小城内沿街行驶时,它的侧面被铁拳所发射的火箭弹命中,金属射流在穿过乘员舱并将一名炮手杀死以后,又穿过另一侧进入大气中。坦克遭受了巨大破坏,而坦克乘员——除了那位不幸的炮手以外——都只负了点轻伤。在另外一些战例中,铁拳的战斗部射流曾经很容易地就穿透了谢尔曼坦克的炮塔,但从炮塔一侧穿透到另一侧的情况,却还不曾见诸报端。


德军的铁拳曾经给盟军装甲部队造成很大伤亡,然而,它对盟军装甲部队所造成的最大破坏,还是心理上的影响。在缺乏强大步兵掩护的情况下,坦克在接近遮蔽物时,就变得极其谨慎小心。即是这样,一名隐蔽巧妙的火箭筒射手仍然可能从壕沟或大树背后突然跳出来。有时,虽然只有寥寥几名射手,但却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1945年3月29日,英军皇家坦克团的一个坦克连,曾被一支用铁拳装备起来位于坚固路障后面的德军小分队阻挡了4小时。这并不是由于这个英军坦克连的乘员缺乏勇气,而是因为,在德军这些火箭筒手被彻底消灭之前,采用试图靠近敌人的办法,并无多大价值。在盟军穿越法国和欧洲低地国的攻势中,有不计其数的谢尔曼坦克,就是由于坦克乘员们采取了鲁莽的冒险行动,结果遭到了被消灭的命运。
 

铁拳30(又称小铁拳)结构图

  小铁拳最大的问题在于它那怪异的弹头形状。当撞击到苏军T34坦克的倾斜装甲上时非常容易弹开,使得爆炸时对装甲的破坏降低甚至无效。

  不过虽然出了大铁拳。但小铁拳并没有停产。因为成本低廉,同时大小也适合由青少年组成的希特勒青年团和老年人组成的国民突击兵使用,所以生产一直持续到德国战败投降。

  



铁拳的瞄准器特写

  铁拳100(比较少见,因为在100米的距离上射击,铁拳的精度并不如意)结构图


铁拳自行车便携示意图(双联装人力自行全地形反坦克铁拳发射车?


  

现在仿制的仿真铁拳

  注意他的手,如果发射时离发射口太近,手指会被弹头后迅速张开的稳定钢片切断。


现在仿制的仿真铁拳


铁拳150

  

铁拳100

  

铁拳60

  这型号的铁拳在1944年12月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30w枚。可见装甲力量缺乏的德军是如何依赖铁拳。

  

铁拳30


铁拳操作发射示意图


准备使用铁拳来抗击苏军进攻的柏林青少年
在德军部队中服役的最后一种反坦克武器,几乎也是最后出现的一种反坦克武器,就是另外一种反坦克枪。这种情况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然而确是事实。这种枪就是MSS 41式反坦克枪,它是由布尔诺市ZB工厂设计的。虽然战后曾经留下几件样品,但有关它的历史情况,人们几乎足—无所知。数字“41”,大概是表明它的装备时间是1941年,但实际上,一直到1944年,才发现它曾参加过战斗,很可能是,ZB工厂在反坦克枪的全盛时期曾经小批量生产过这种武器,但却把它们存入了仓库。但为什么时至战争后期才被拖出使用,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虽然这种系统具有多种优点,但它几乎也有同等的弊端,其中,并不算小的一个弊端,就是对灰尘和脏物的影响过于敏感。再有,就是枪管和支座之间的间隙太大,再加上磨损,将会直接影响射击的精度。但人们对ZB工厂的首创精神不能不表示钦佩。这种枪是在那时生产的所有反坦克枪中尺寸最短并且重量最轻的一种。如果在1938年出现,它肯定会被视为珍品,然而到了1944年,它却成了一种累赘。

  

德军还为士兵研制了磁性手雷。在德军开发出来的所有反坦克磁性雷中,这款3公斤重的磁性反坦克雷使用的最久也最常见。它于1942年11月12日正式服役。它是战斗步兵在近距离内对敌方坦克和装甲车辆最有效的杀伤手段。这玩意包括一个填满黑色炸药的圆锥状金属筒、一个木制夹板基座和三块大号马蹄形磁铁。它内部装填了1。5公斤的混合炸药。威力是能击穿140毫米厚的装甲。威力之大,到二战结束时这玩意还没落伍。总生产量在55万3900枚左右。

  要正确的使用这玩意,士兵需要经过大量的时间来练习。想像一下,在钢铁洪流中,一个士兵要拿着3公斤重的磁性雷跑到战车边上安好雷,还要躲避战车内和伴随战车突击士兵的射击。另外还要注意在雷爆炸前躲好.......实际上很多德军士兵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了。不过也有很多老兵偏爱这玩意,认为威力大,只要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敌人的坦克铁定玩完。

  不过铁拳出来后,这东西越来越没市场了。能在至少30米外击毁一辆坦克,谁还没事跑到近前去安装磁性雷啊,这不闲命长么。

  后来还有一种3。5公斤种的磁性雷面世,不过没生产多少就停产了。破甲威力在180毫米上下。

  

题外话:为了防止敌人也用磁性手雷攻击自己的坦克,德军在自己的坦克装甲车辆上使用了反磁性手雷涂层。反磁性手雷涂层首次使用在德国坦克上是1943年末,称之为“Zimmerit”,中文一般称为防磁装甲。准确的说,这种涂层在使用全钢负重轮的TigerI出现之前就开始使用了。由于工艺上的原因,加之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到1944年末,防磁装甲停止使用。尽管如此,所有的530辆带全钢负重轮的TigerI全部都使用了它。

  最初的防磁装甲由下列原料混合而成形成糊状物质:25%醋酸盐乙烯聚合物,10%木纤维,40%硫酸盐钡,10%津卡锌铝合金硫化物,15%褐色颜料。在涂装防磁装甲前,坦克先要涂上红色的防锈油漆(这种油漆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经常看见)。接着,先涂一层厚约5mm的底层,以便第二层能很好的覆盖在车体上。如果要让混合物完全在自然状态下风干,需要8天时间,所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烧烤加热等方法,使其能在1小时左右迅速干燥。一旦干燥完毕,坦克会被涂上沙黄色的底色,然后送往战斗部队。在战斗中,往往会有不少防磁装甲会脱落,露出红色的底漆,边缘象烧过的褐色。一般地面部队投执的磁性手雷可能附着的平面都会涂布“Zimmerit”。由于有报告称防磁装甲中的木质元素很容易在遭到射击时起火,所以从1944年夏季出厂的车辆,就不再使用防磁装甲了。

  为什么会叫呢“Zimmerit”?很简单,因为它首先在柏林的Cw Zimmer Co工厂投入使用。

  
[B](全文完) [/B]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