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谈 英国对华纳投名状,二大亮点含金量极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9:28:09
   蕭谈 英国对华纳投名状,二大亮点含金量极高!

   早前的习总访美并没完全消减中美之间的不信任,如美国在中国主席访美后不足一个月,就炒作“进入12海里主权海域”,挑战中国主权,可谓连访美蜜月期都没有。作为美国半个世纪的传统盟友,英国还是欧盟中重要的主要成员,这对中国而言,访英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中英关系最大的突破是今年3月12日,英国出乎全世界的预料,率先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引发骨牌效应,变相重创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这绝对是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厚重,影响深远的一笔。

         假若访美是消费之旅(如购买波音飞机),那么访英则是起点更高的合作之旅。具体包括争夺英国高铁项目,核电项目,但这些笔者认为都不是亮点,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实现。笔者心目中访英的最大含金量有二个,一是开辟中国主权债务市场;二是打造中英黄金时代的战略实现。就这二点,足以超越访美49项成果。

       中国在伦敦发行人民币政府债券(从短期票据到债券),开辟主权债务市场的海外金融中心,对于未来开拓全球金融市场有着标杆作用。这是中国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左右全球金融市场即影响力,削弱美国美元霸权不可或缺的一环。有趣的是,让中国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恰恰是美国过去最坚定的盟友—英国。可以说,建立主权债务市场,是划时代之举。美国国债每年都遇到偿还危机,去年更出现政府关门笑剧,即将而来的11月也有大笔债务到期,美国再次遇到关门停业危机。而中国外汇储备冠绝全球,有充裕的资金,发行国债有殷实的偿还能力,所以比美债更有问鼎“第一国债”的实力,也给众多国家多一个资金避风港选择。这方面,身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英国的支持与中国的实力,可谓最佳拍档,不二之选。

      其次,打造中英黄金时代!有了黄金时代,若干年后就有钻石时代等升级时代,黄金时代只是开始。这个黄金时代,一个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一个是世界最资深的资本主义大国英国,前者在经济无可匹敌,后者在政治影响深远,二国同为联合国常务理事国,合作空间广阔。中英打造的黄金时代,跟英国示范率先加入亚投行一样,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标杆。而这个标杆最大的价值所在,就是英国是美国最大的盟国,连英国都理智地选择合作共赢,何况其他国家?英国目前的对华政策,外界称为“奥斯本主义”,全力向中国倾斜。回想百年多前的清朝末期英国对华的军事外交,令人感慨。当奥斯本承诺“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伙伴”时,英国的投名状再次成为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标杆,跟英国带动欧洲列强争入亚投行一样。

        回顾历史,二战时,德国打破了世界政治格局,日不落帝国成输家,美国趁机崛起,通过二战全盘接收英国在全球各地的利益。英国迫于前苏联的战略压力,对美国亦步亦趋,基本失去政治自主。其实,英国人骨子里仍有“大国梦”,这从英国要求脱离欧盟就可以看出,英国渴望在世界政治版图上有自己的位置,重树昔日雄风,中国崛起给了英国这样的机会。中国对于英国而言,遥远且没有战略压力,可以说,英国人看到中国的崛起改变了未来世界格局,也看到了英国重新崛起的机会,就是与中国联手,最重要的是,老牌帝国英国,紧紧把握了这一世纪机会。而作为一个岛国,人口并不多的欧洲边陲国家,英国的一度辉煌有其超人之处,战略眼光无出其右,例如二战后,紧紧把握了美国崛起,跟美国建立了类似“黄金时代”的政治军事盟友关系,虽然被嘲是美国“小弟”,但依然维持在欧洲及世界的影响力;而今,跟中国正式确立“黄金时代”的外交经济关系,从中国没有称霸的民族因子而言,英国伴随中国的崛起,地位绝不会是“小弟”。若干年后,同样能证明其眼光依然独到--看到了美国的衰落,中国的崛起!同时,为随时发生的退欧做准备,以世界一极的政治地位再次辉煌英国,这才是英国选择拥抱中国,与美国将渐行渐远的战略目的。这也给长年累月唱衰中国,摸黑中国的国际舆论一个“冰桶”。

       当然,必须看到,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美两国政治上上有着一种血缘关系。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仍会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且碍于体制,价值观的不同,中英之间难以形成类似美英那样的政治盟友关系。未来中英关系更多将体现在经济伙伴关系上,英国还是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的。不过,对于中国而言,这已经很足够了,因为,它是英国,是美国的最密切盟友,天平也将向中国倾斜。从美国打造“美日全球同盟”,取代“美英世界同盟”就显示出微妙变化,美英形同陌路是一个趋势。中国应把握这次英国的转向,打造不一样的示范性的特殊性的中英关系,通过金融这一经济支点,改变美国独霸世界的不合理金融经济秩序,这对反击美国主导的TPP有着重大意义。

       相比英国的睿智,美国还在叫嚣“进入12海里”,十足是愣头青一个。



              (2015.10.20   笔者为汉君民间网络智库创办人,澳洲《新市场报》专版作者)
   蕭谈 英国对华纳投名状,二大亮点含金量极高!

   早前的习总访美并没完全消减中美之间的不信任,如美国在中国主席访美后不足一个月,就炒作“进入12海里主权海域”,挑战中国主权,可谓连访美蜜月期都没有。作为美国半个世纪的传统盟友,英国还是欧盟中重要的主要成员,这对中国而言,访英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中英关系最大的突破是今年3月12日,英国出乎全世界的预料,率先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引发骨牌效应,变相重创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战略。这绝对是改变地缘政治格局厚重,影响深远的一笔。

         假若访美是消费之旅(如购买波音飞机),那么访英则是起点更高的合作之旅。具体包括争夺英国高铁项目,核电项目,但这些笔者认为都不是亮点,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能实现。笔者心目中访英的最大含金量有二个,一是开辟中国主权债务市场;二是打造中英黄金时代的战略实现。就这二点,足以超越访美49项成果。

       中国在伦敦发行人民币政府债券(从短期票据到债券),开辟主权债务市场的海外金融中心,对于未来开拓全球金融市场有着标杆作用。这是中国人民币真正走向国际,左右全球金融市场即影响力,削弱美国美元霸权不可或缺的一环。有趣的是,让中国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恰恰是美国过去最坚定的盟友—英国。可以说,建立主权债务市场,是划时代之举。美国国债每年都遇到偿还危机,去年更出现政府关门笑剧,即将而来的11月也有大笔债务到期,美国再次遇到关门停业危机。而中国外汇储备冠绝全球,有充裕的资金,发行国债有殷实的偿还能力,所以比美债更有问鼎“第一国债”的实力,也给众多国家多一个资金避风港选择。这方面,身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英国的支持与中国的实力,可谓最佳拍档,不二之选。

      其次,打造中英黄金时代!有了黄金时代,若干年后就有钻石时代等升级时代,黄金时代只是开始。这个黄金时代,一个是世界第二经济体中国,一个是世界最资深的资本主义大国英国,前者在经济无可匹敌,后者在政治影响深远,二国同为联合国常务理事国,合作空间广阔。中英打造的黄金时代,跟英国示范率先加入亚投行一样,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标杆。而这个标杆最大的价值所在,就是英国是美国最大的盟国,连英国都理智地选择合作共赢,何况其他国家?英国目前的对华政策,外界称为“奥斯本主义”,全力向中国倾斜。回想百年多前的清朝末期英国对华的军事外交,令人感慨。当奥斯本承诺“我们要成为中国在西方最好伙伴”时,英国的投名状再次成为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标杆,跟英国带动欧洲列强争入亚投行一样。

        回顾历史,二战时,德国打破了世界政治格局,日不落帝国成输家,美国趁机崛起,通过二战全盘接收英国在全球各地的利益。英国迫于前苏联的战略压力,对美国亦步亦趋,基本失去政治自主。其实,英国人骨子里仍有“大国梦”,这从英国要求脱离欧盟就可以看出,英国渴望在世界政治版图上有自己的位置,重树昔日雄风,中国崛起给了英国这样的机会。中国对于英国而言,遥远且没有战略压力,可以说,英国人看到中国的崛起改变了未来世界格局,也看到了英国重新崛起的机会,就是与中国联手,最重要的是,老牌帝国英国,紧紧把握了这一世纪机会。而作为一个岛国,人口并不多的欧洲边陲国家,英国的一度辉煌有其超人之处,战略眼光无出其右,例如二战后,紧紧把握了美国崛起,跟美国建立了类似“黄金时代”的政治军事盟友关系,虽然被嘲是美国“小弟”,但依然维持在欧洲及世界的影响力;而今,跟中国正式确立“黄金时代”的外交经济关系,从中国没有称霸的民族因子而言,英国伴随中国的崛起,地位绝不会是“小弟”。若干年后,同样能证明其眼光依然独到--看到了美国的衰落,中国的崛起!同时,为随时发生的退欧做准备,以世界一极的政治地位再次辉煌英国,这才是英国选择拥抱中国,与美国将渐行渐远的战略目的。这也给长年累月唱衰中国,摸黑中国的国际舆论一个“冰桶”。

       当然,必须看到,美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英美两国政治上上有着一种血缘关系。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仍会保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且碍于体制,价值观的不同,中英之间难以形成类似美英那样的政治盟友关系。未来中英关系更多将体现在经济伙伴关系上,英国还是在中美之间走平衡路线的。不过,对于中国而言,这已经很足够了,因为,它是英国,是美国的最密切盟友,天平也将向中国倾斜。从美国打造“美日全球同盟”,取代“美英世界同盟”就显示出微妙变化,美英形同陌路是一个趋势。中国应把握这次英国的转向,打造不一样的示范性的特殊性的中英关系,通过金融这一经济支点,改变美国独霸世界的不合理金融经济秩序,这对反击美国主导的TPP有着重大意义。

       相比英国的睿智,美国还在叫嚣“进入12海里”,十足是愣头青一个。



              (2015.10.20   笔者为汉君民间网络智库创办人,澳洲《新市场报》专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