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规划师:长安街“穿着俗气洋裤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4:34:00
新闻:国际2005-09-19



美国城市规划师:
  长安街
  “穿着俗气洋裤褂”



● 于泽远(北京)
  一个名叫苏解放(Jeffrey Soule)的美国城市规划师不久前批评号称“中国第一街”的北京长安街两边“是丑陋和非人性的建筑,改变了北京的现实形象”,就像“穿了一身俗气的洋裤褂”。
引发舆论反思
  苏解放的观点引发舆论对北京等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反思,而位于长安街核心地带、官方引以为豪的“巨蛋”型国家大剧院和东方广场,也被建筑和文物学者看成是“两大败笔”。
  据新华社下属的《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今年4月,苏解放沿着北京长安街步行到东五环,受到了震撼和刺激。他的结论是:“这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正在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他质问:“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更糟糕的是,由于北京的首都身份,中国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城市,差不多都把北京当作样板。在中国许多偏远的城镇,能轻易地找到长安街的“仿制品”。
  曾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苏解放呼吁:“北京不需要借助洋建筑师来认定自己的身份”,“我恳请城市官员们像市民那样感知城市,即把自己的双脚摆到街道上来,而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飞驰的豪华汽车中,或是站在昂贵的模型前。”
否则受益的只能是评审者和建筑师们在银行的个人账户。
学者:
当权者好大喜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名学者向本报指出,苏解放的评论未必完全正确,但他深知中国城市建筑失去民族风格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好大喜功的当权者往往是在飞驰的豪华汽车中或漂亮的模型前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建筑方案。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建筑更多地是服从政治考虑和经济利益,而不是专业精神。
  他举例说,官方在1950年代开始大规模改建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长安街,当时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力谏把国家行政中心建在古城之外,保留天安门周围的古建筑,维护紫禁城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城的全貌。但结果不仅皇城中的中南海成了领导人的办公和居住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古建筑也被破坏殆尽。
  形成于明代的天安门广场原来是一个“T”字型广场,又名“天街”,与紫禁城连为一体。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说:“如果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
  当然,历史无法挽留,恢复天安门古城原貌已没有可能。
但是让许多学者不满的是,破坏北京文化气质的崇洋建筑至今仍在登场。其中,位于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和明年将落成的国家大剧院广受学者抨击。
东方广场和“怪蛋”
割裂百年历史传承
  学者指东方广场不仅在高度和空间上挤压故宫和天安门广场,也加剧了城市功能向市中心集中,使长安街的交通更加拥挤。
  “当时好多老专家和院士联名上书反对建东方广场,但没有成功。”参与过联名上书的罗哲文说,东方广场所占地本来是划拨给外交部盖办公大楼的,没想到变成了商业用地。
  而法国人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在中国引发的争议更为激烈。
在高层领导定下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前后,曾经有100多位专家联名上书要求重新论证国家大剧院方案,但也没有成功。
  《中国经济时报》引述一名不愿具名的老专家说:“国家大剧院进一步颠覆了长安街的历史。”北京老城墙被拆掉,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缺乏章法地建设了20多年,使得北京原始的棋盘式城市文脉逐步淡化,所剩无几。在古城中心又安置一个极不和谐的“怪蛋”,再一次割裂了长安街几百年的历史传承。
  罗哲文认为,继梁思成以后,中国的古建艺术基本断代,真正领会传统艺术精髓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少之又少。这也是长安街上的建筑如此混乱的原因之一。新闻:国际2005-09-19



美国城市规划师:
  长安街
  “穿着俗气洋裤褂”



● 于泽远(北京)
  一个名叫苏解放(Jeffrey Soule)的美国城市规划师不久前批评号称“中国第一街”的北京长安街两边“是丑陋和非人性的建筑,改变了北京的现实形象”,就像“穿了一身俗气的洋裤褂”。
引发舆论反思
  苏解放的观点引发舆论对北京等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反思,而位于长安街核心地带、官方引以为豪的“巨蛋”型国家大剧院和东方广场,也被建筑和文物学者看成是“两大败笔”。
  据新华社下属的《瞭望东方周刊》报道,今年4月,苏解放沿着北京长安街步行到东五环,受到了震撼和刺激。他的结论是:“这个有着最伟大城市设计遗产的国家,正在有系统地否定自己的过去。”
  他质问:“为什么拥有5000多年文明的北京,却要像十几岁的孩子般莽撞行事,还穿上一身俗气的洋裤褂呢?”
  更糟糕的是,由于北京的首都身份,中国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城市,差不多都把北京当作样板。在中国许多偏远的城镇,能轻易地找到长安街的“仿制品”。
  曾长期参与中国城市规划的苏解放呼吁:“北京不需要借助洋建筑师来认定自己的身份”,“我恳请城市官员们像市民那样感知城市,即把自己的双脚摆到街道上来,而不是坐在直升飞机上、飞驰的豪华汽车中,或是站在昂贵的模型前。”
否则受益的只能是评审者和建筑师们在银行的个人账户。
学者:
当权者好大喜功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名学者向本报指出,苏解放的评论未必完全正确,但他深知中国城市建筑失去民族风格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好大喜功的当权者往往是在飞驰的豪华汽车中或漂亮的模型前来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建筑方案。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建筑更多地是服从政治考虑和经济利益,而不是专业精神。
  他举例说,官方在1950年代开始大规模改建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的长安街,当时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力谏把国家行政中心建在古城之外,保留天安门周围的古建筑,维护紫禁城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城的全貌。但结果不仅皇城中的中南海成了领导人的办公和居住地,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古建筑也被破坏殆尽。
  形成于明代的天安门广场原来是一个“T”字型广场,又名“天街”,与紫禁城连为一体。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说:“如果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
  当然,历史无法挽留,恢复天安门古城原貌已没有可能。
但是让许多学者不满的是,破坏北京文化气质的崇洋建筑至今仍在登场。其中,位于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和明年将落成的国家大剧院广受学者抨击。
东方广场和“怪蛋”
割裂百年历史传承
  学者指东方广场不仅在高度和空间上挤压故宫和天安门广场,也加剧了城市功能向市中心集中,使长安街的交通更加拥挤。
  “当时好多老专家和院士联名上书反对建东方广场,但没有成功。”参与过联名上书的罗哲文说,东方广场所占地本来是划拨给外交部盖办公大楼的,没想到变成了商业用地。
  而法国人设计的国家大剧院在中国引发的争议更为激烈。
在高层领导定下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案前后,曾经有100多位专家联名上书要求重新论证国家大剧院方案,但也没有成功。
  《中国经济时报》引述一名不愿具名的老专家说:“国家大剧院进一步颠覆了长安街的历史。”北京老城墙被拆掉,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缺乏章法地建设了20多年,使得北京原始的棋盘式城市文脉逐步淡化,所剩无几。在古城中心又安置一个极不和谐的“怪蛋”,再一次割裂了长安街几百年的历史传承。
  罗哲文认为,继梁思成以后,中国的古建艺术基本断代,真正领会传统艺术精髓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少之又少。这也是长安街上的建筑如此混乱的原因之一。
不心疼,这可是领导们的“光辉政绩”,足可万世流芳!!
又不是那的人
人哪......???
有,总比不存在强.
无可奈何! 提起那个“大坟包” 就想骂...
那个苏解放不但有规划师的素质,也有政治者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