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谣言逐个破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1:30:22


谣言一、徐达吃蒸鹅而死

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由一位明史专家讲朱元璋生平,我因本来就对明朝的历史感兴趣,以前还写过一些有关文章,便抽空收看了几集。其中有一集讲朱元璋屠戮功臣,忠心耿耿的徐达交出兵权后也没有逃脱其毒手。一代名将徐达的画像。说是徐达得了背疽(后背长了一个大疮),朱元璋派人给他送来蒸鹅。徐达见了蒸鹅,满面流涕,告诉医生你们赶快逃跑,然后吃下去就死了。为什么?徐达知道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这个蒸鹅是发的,一吃这个东西,病毒发出来这个人就死了。他明白了朱元璋还是要让他一死。让医生逃跑则是为了不让朱元璋把他们都杀了当替罪羊,说他们没给徐达治好病。

其实这是把一个民间传说当成史实来讲了。《明史》记载了徐达死于背疽,但并无朱元璋派人赐食一说。明朝中叶有一本专讲明初故事的野史笔记《翦胜野闻》才有这个赐食记载,但是并没有说是什么食物。按《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并不可靠。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转述了这个故事,才说是“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虽然赵翼本人认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但“徐达吃蒸鹅而死”却从此成了一个表现朱元璋阴险毒辣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说“疽最忌鹅”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不需要“忌口”。

但是在古代,背疽却是一种可怕的“恶疾”,得了往往是致命的。死于背疽的历史名人史不绝书,除了徐达,还有秦末的范增、三国的刘表和曹休、唐朝的孟浩然、后唐的李克用、南宋的宗泽、明朝的杨一清、清朝的杨光先等等。因为是绝症,所以发背疽而亡竟然成了赌咒发誓用语,例如《说岳全传》里头秦桧便向兀术发誓“不把宋朝天下送与狼主,后患背疽而死”。

也因为是绝症,所以号称能治它的验方就特别地多。到宋朝时,流传的背疽验方已多达百余个,但按当时出版的医书《集验背疽方》的说法,“然有验者极少”。即使是《集验背疽方》所收录的二十几个“验方”,又何尝就真的如它声称的“神妙莫比”?这些“验方”的用料和制作方法有的相当奇怪,例如有一个验方要用到“男子发一团如鸡子大”,真不知女子发为何就用不得?

由于“验方”其实不验,所以就需要有种种的禁忌为失败开脱。按《集验背疽方》的说法,背疽患者戒“作劳叫怒,嗜欲”,而“饮食如干湿面、炙、淹藏、冷酒、生冷、滞腻、鱼、羊并不可食”,所谓性热的食物不能吃,性冷的也不能吃,“性热者发热,冷者损脾、肾,毒者发病,皆当戒之”,几乎没有什么还能吃的了,可不仅仅是蒸鹅肉。更奇怪的是,病房绝对不能让有狐臭的人、孕妇和经期妇女进入,和药的时候也不能让这些人撞见,而且还不能让鸡、狗、猫见到。有这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禁忌,要想不让“验方”失灵还真不太容易呢。治好了算它灵验,治不好了就可怪到犯了什么禁忌了,而不是它不灵。

在今天已很少有人相信和药不能让鸡、狗、猫见到这样的鬼话了,但是还有很多人相信、讲究“忌口”,对徐达吃蒸鹅而死之说津津乐道,不知这也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虽然种种禁忌的荒诞程度不同,性质还是一样的。


谣言一、徐达吃蒸鹅而死

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由一位明史专家讲朱元璋生平,我因本来就对明朝的历史感兴趣,以前还写过一些有关文章,便抽空收看了几集。其中有一集讲朱元璋屠戮功臣,忠心耿耿的徐达交出兵权后也没有逃脱其毒手。一代名将徐达的画像。说是徐达得了背疽(后背长了一个大疮),朱元璋派人给他送来蒸鹅。徐达见了蒸鹅,满面流涕,告诉医生你们赶快逃跑,然后吃下去就死了。为什么?徐达知道背上长疮不能吃发物,这个蒸鹅是发的,一吃这个东西,病毒发出来这个人就死了。他明白了朱元璋还是要让他一死。让医生逃跑则是为了不让朱元璋把他们都杀了当替罪羊,说他们没给徐达治好病。

其实这是把一个民间传说当成史实来讲了。《明史》记载了徐达死于背疽,但并无朱元璋派人赐食一说。明朝中叶有一本专讲明初故事的野史笔记《翦胜野闻》才有这个赐食记载,但是并没有说是什么食物。按《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翦胜野闻》“书中所纪,亦往往不经”,并不可靠。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转述了这个故事,才说是“赐以蒸鹅,疽最忌鹅”,虽然赵翼本人认为这是“传闻无稽之谈”,但“徐达吃蒸鹅而死”却从此成了一个表现朱元璋阴险毒辣的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说“疽最忌鹅”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谓背疽,在现代医学看来是背部发生了大面积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导致的。在今天治疗起来并不困难,用抗菌素和动手术排出脓液,即可望痊愈。鹅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并不含有能导致病情恶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强患者的营养,因此并不需要“忌口”。

但是在古代,背疽却是一种可怕的“恶疾”,得了往往是致命的。死于背疽的历史名人史不绝书,除了徐达,还有秦末的范增、三国的刘表和曹休、唐朝的孟浩然、后唐的李克用、南宋的宗泽、明朝的杨一清、清朝的杨光先等等。因为是绝症,所以发背疽而亡竟然成了赌咒发誓用语,例如《说岳全传》里头秦桧便向兀术发誓“不把宋朝天下送与狼主,后患背疽而死”。

也因为是绝症,所以号称能治它的验方就特别地多。到宋朝时,流传的背疽验方已多达百余个,但按当时出版的医书《集验背疽方》的说法,“然有验者极少”。即使是《集验背疽方》所收录的二十几个“验方”,又何尝就真的如它声称的“神妙莫比”?这些“验方”的用料和制作方法有的相当奇怪,例如有一个验方要用到“男子发一团如鸡子大”,真不知女子发为何就用不得?

由于“验方”其实不验,所以就需要有种种的禁忌为失败开脱。按《集验背疽方》的说法,背疽患者戒“作劳叫怒,嗜欲”,而“饮食如干湿面、炙、淹藏、冷酒、生冷、滞腻、鱼、羊并不可食”,所谓性热的食物不能吃,性冷的也不能吃,“性热者发热,冷者损脾、肾,毒者发病,皆当戒之”,几乎没有什么还能吃的了,可不仅仅是蒸鹅肉。更奇怪的是,病房绝对不能让有狐臭的人、孕妇和经期妇女进入,和药的时候也不能让这些人撞见,而且还不能让鸡、狗、猫见到。有这么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禁忌,要想不让“验方”失灵还真不太容易呢。治好了算它灵验,治不好了就可怪到犯了什么禁忌了,而不是它不灵。

在今天已很少有人相信和药不能让鸡、狗、猫见到这样的鬼话了,但是还有很多人相信、讲究“忌口”,对徐达吃蒸鹅而死之说津津乐道,不知这也同样没有科学依据,虽然种种禁忌的荒诞程度不同,性质还是一样的。
背疽就是白蛇缠腰?
竟敢质疑袁国师的理论!


谣言二、海瑞饿死亲生女儿

记载海瑞逼死女儿此事的有3本书,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沈德符后人沈振辑《野获编外补遗》、周亮工《书影》。

沈德符生于万历六年(1578年),海瑞万历十五年(1587年)死时,作者才9岁,他又怎么知道具体的事情呢!《万历野获编》只是明末笔记,作者自称是听别人说的,也就是说这是路边社出品的八卦新闻。海瑞生平是否有这件事无任何证据,不论直接间接。当年海瑞买了猪肉都能传的沸沸扬扬,被当时的官僚们当作批判讥讽海瑞而互相谈论的时候,海瑞逼死女儿的事情却被他们放过了呢?

而《野获编外补遗》系沈德符后人沈振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辑成!

周亮工《书影》就更是不靠谱了,竟然详细讲述了海瑞如何逼死女儿的经过,只是根据《野获编外补遗》胡乱想像而已!

下文作者:酒徒

《半夜酒醒说海瑞》

  有一个恶魔,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赶走了自己的妻子,不给母亲吃肉。这个恶魔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海瑞。而上述三条罪恶当中,却只有最后一条,曾经被当做玩笑话出现于正史,其他两条皆为后人编纂出来的。在1990后,却广为传播,并被认作史实,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某些人眼里,再也容不下一个清官。

  只有把海瑞这样的清廉自守者全都贴上恶魔的标签,才能一边靠手中的权力搜刮,一边心安理得的告诉草民们,看,历史上的清官就是这样可恶。只有和珅这样的贪官,才是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

  古人云,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而放眼现在,士大夫和读书人一块儿全撕开了脸皮,以阴险下流作为人生准则,就不知道该称之为什么耻了?

  调过头来再说关于海瑞饿死女儿的谣言。很有趣的事,居然在受众甚广的电视这个媒体上,不加任何辨别考证地播放出来。让人很难不怀疑编导怀着怎样的目的。其实只要他稍微花点心思,或者说稍微有一点良知的话,就可以敏锐的发现,这个谣言,海瑞的同僚没有说过,他的政敌也没有作为武器拿起过.

  这个谣言的最早出处,却是民间的一个野史。而野史的编纂者沈德符在海瑞死时,只有九岁。终生与海瑞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到了满清,贪墨成为官场潜规则的时代,海瑞饿死女儿的谣言便被补充了具体细节。而那时,海瑞已经死了上百年。

  然而终满清一朝,贪腐还是潜规则,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也为社会主流所不齿。所以文人墨客们无论心里如何痛恨海瑞这面镜子,也只能偷偷地向他身上泼脏水,不敢明目张胆的来。偏偏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电视台,报纸,网络,都不加辨别地,将这条谣言添油加醋,广为传播。这到底反映了什么内涵?

  那些所谓的有良心历史科学家,还有所谓的客观公正媒体人,在发表类似惊人之语时,到底有没有良心?他们背后那只黑手,究竟想要,把我们这个民族引往什么方向?满清上层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全做了。并且做起来肆无忌惮。他们不清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道理么?还是早已找好了退路?

  酒徒是个历史爱好者,书读的没有专家们多,智商也比媒体人、专家和官员们低得多。可为什么酒徒这种低智商,低学历的人都能看清楚的东西,高智商,高学历的专家、教授、官员、媒体人们视而不见呢?半夜酒醒想想,突然不寒而栗。他们不会是故意而为之,故意要把整个民族往陷阱里引吧。但那又要怀着怎样大的仇恨,才能做出“与子偕亡”的决定?抑或手眼通天,有把握于灾难来临之前,将自己,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所关爱的人,都逃得远远的?

谣言二、海瑞饿死亲生女儿

记载海瑞逼死女儿此事的有3本书,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沈德符后人沈振辑《野获编外补遗》、周亮工《书影》。

沈德符生于万历六年(1578年),海瑞万历十五年(1587年)死时,作者才9岁,他又怎么知道具体的事情呢!《万历野获编》只是明末笔记,作者自称是听别人说的,也就是说这是路边社出品的八卦新闻。海瑞生平是否有这件事无任何证据,不论直接间接。当年海瑞买了猪肉都能传的沸沸扬扬,被当时的官僚们当作批判讥讽海瑞而互相谈论的时候,海瑞逼死女儿的事情却被他们放过了呢?

而《野获编外补遗》系沈德符后人沈振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辑成!

周亮工《书影》就更是不靠谱了,竟然详细讲述了海瑞如何逼死女儿的经过,只是根据《野获编外补遗》胡乱想像而已!

下文作者:酒徒

《半夜酒醒说海瑞》

  有一个恶魔,逼死了自己的女儿,赶走了自己的妻子,不给母亲吃肉。这个恶魔居然是大名鼎鼎的海瑞。而上述三条罪恶当中,却只有最后一条,曾经被当做玩笑话出现于正史,其他两条皆为后人编纂出来的。在1990后,却广为传播,并被认作史实,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某些人眼里,再也容不下一个清官。

  只有把海瑞这样的清廉自守者全都贴上恶魔的标签,才能一边靠手中的权力搜刮,一边心安理得的告诉草民们,看,历史上的清官就是这样可恶。只有和珅这样的贪官,才是好丈夫,好儿子,好父亲。

  古人云,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而放眼现在,士大夫和读书人一块儿全撕开了脸皮,以阴险下流作为人生准则,就不知道该称之为什么耻了?

  调过头来再说关于海瑞饿死女儿的谣言。很有趣的事,居然在受众甚广的电视这个媒体上,不加任何辨别考证地播放出来。让人很难不怀疑编导怀着怎样的目的。其实只要他稍微花点心思,或者说稍微有一点良知的话,就可以敏锐的发现,这个谣言,海瑞的同僚没有说过,他的政敌也没有作为武器拿起过.

  这个谣言的最早出处,却是民间的一个野史。而野史的编纂者沈德符在海瑞死时,只有九岁。终生与海瑞根本没有任何交集。到了满清,贪墨成为官场潜规则的时代,海瑞饿死女儿的谣言便被补充了具体细节。而那时,海瑞已经死了上百年。

  然而终满清一朝,贪腐还是潜规则,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也为社会主流所不齿。所以文人墨客们无论心里如何痛恨海瑞这面镜子,也只能偷偷地向他身上泼脏水,不敢明目张胆的来。偏偏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电视台,报纸,网络,都不加辨别地,将这条谣言添油加醋,广为传播。这到底反映了什么内涵?

  那些所谓的有良心历史科学家,还有所谓的客观公正媒体人,在发表类似惊人之语时,到底有没有良心?他们背后那只黑手,究竟想要,把我们这个民族引往什么方向?满清上层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全做了。并且做起来肆无忌惮。他们不清楚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个道理么?还是早已找好了退路?

  酒徒是个历史爱好者,书读的没有专家们多,智商也比媒体人、专家和官员们低得多。可为什么酒徒这种低智商,低学历的人都能看清楚的东西,高智商,高学历的专家、教授、官员、媒体人们视而不见呢?半夜酒醒想想,突然不寒而栗。他们不会是故意而为之,故意要把整个民族往陷阱里引吧。但那又要怀着怎样大的仇恨,才能做出“与子偕亡”的决定?抑或手眼通天,有把握于灾难来临之前,将自己,自己的家人以及自己所关爱的人,都逃得远远的?


谣言三、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军事衰落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军与瓦剌土木堡之战。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明军平定大藤峡瑶族土司叛乱。

1467年,明成化三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董山叛乱,明宪宗命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为靖虏将军总兵官,率兵征讨建州女真部。明军分左右哨五道各万人从抚顺关出塞,连续征战一月,攻至建州,大获全胜。建州卫的首领李满住父子,建州左卫的首领董山等人均被明军斩杀。

1470年,明成化六年,明军在河套击败鞑靼。

1471年,明成化七年,明军击鞑靼怀远诸堡之战。

1473年,明成化九年,明军击鞑靼红盐池之战,成功收复河套,蒙古人渡河远遁二十年。

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因为建州女真叛服无常,宪宗命太监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靖虏将军总兵官讨建州女真,并再次命朝鲜国王一起出兵夹击。 两个月后,朱永等人上章奏捷:“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朱永论功进封保国公,此后百年,明朝再无一人因为战功得封公爵,包括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明军袭鞑靼,威宁海大捷。小王子的妻子满都鲁战死,小王子败逃。

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明军击鞑靼延绥之战。

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明朝送古来回占城复王位。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6章总结到:

成化皇帝统治的23年和弘治统治的18年,不但在它们面临的国内和边境的军事问题的性质方面,而且在它们作出的反应方面都互不相同。简而言之,朱见深与他的有军事头脑的祖父和父亲〔宣宗皇帝(1425—1435年在位)和英宗皇帝(1435—1449和1457—1464年在位)〕相同,向往他们的生气勃勃的、甚至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姿态,并且厚赏有成就的军事将领。与之相反,朱佑樘尊奉儒家的和平主义理想,不鼓励那些采取侵略性政策的人。在成化帝在位期间,共封了九个伯爵和一个侯爵,作为对军功的报偿;在弘治帝在位期间,只封了一个授给有功勋的贵族的爵号,而这个爵号是追封一个在1504年于北方边境战死的英勇而顽强的老将。虽然在这两代皇帝统治下,北方边境是明朝军事上主要和持续的关心点(这是不易摆脱和一直存在的一些根本原因所造成的),但那里出现了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的敌对领袖和联盟。(那里地形势将在以下的《北方的边境战争》一节讨论。)
成化统治的更带侵略性的军事姿态反映了三个因素:(1)军事威胁来自更强有力的敌人;(2)皇帝的态度保证了中国人作出积极的反应;(3)爱搞权术的官员——象宦官汪直——认识到可以从凯旋或报捷中获取个人利益,就在成化统治时期为这类行径制造更多的机会。不像他们的大部分前辈,这两个皇帝都没有亲自出征,以后的明代皇帝除了喜欢模仿英雄的正德皇帝(1506—1521年)外,也没有这样干过。

最后总结一下:明朝在土木堡之变中固然受到相当大的损失,然而这一失败并没有像安史之乱和靖康之耻一样伤到明朝的根本,这也证明了朱元璋建立的体制在那个时代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很强的修复能力。明朝军事衰落的根源在于卫所兵制的逐渐破坏,而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由单独的军事战役所决定。


谣言三、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军事衰落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军与瓦剌土木堡之战。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明军平定大藤峡瑶族土司叛乱。

1467年,明成化三年,建州女真首领爱新觉罗·董山叛乱,明宪宗命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为靖虏将军总兵官,率兵征讨建州女真部。明军分左右哨五道各万人从抚顺关出塞,连续征战一月,攻至建州,大获全胜。建州卫的首领李满住父子,建州左卫的首领董山等人均被明军斩杀。

1470年,明成化六年,明军在河套击败鞑靼。

1471年,明成化七年,明军击鞑靼怀远诸堡之战。

1473年,明成化九年,明军击鞑靼红盐池之战,成功收复河套,蒙古人渡河远遁二十年。

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因为建州女真叛服无常,宪宗命太监汪直监督军务,抚宁侯朱永为靖虏将军总兵官讨建州女真,并再次命朝鲜国王一起出兵夹击。 两个月后,朱永等人上章奏捷:“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 朱永论功进封保国公,此后百年,明朝再无一人因为战功得封公爵,包括大名鼎鼎的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

1480年,明成化十六年,明军袭鞑靼,威宁海大捷。小王子的妻子满都鲁战死,小王子败逃。

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明军击鞑靼延绥之战。

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明朝送古来回占城复王位。

《剑桥中国明代史》第6章总结到:

成化皇帝统治的23年和弘治统治的18年,不但在它们面临的国内和边境的军事问题的性质方面,而且在它们作出的反应方面都互不相同。简而言之,朱见深与他的有军事头脑的祖父和父亲〔宣宗皇帝(1425—1435年在位)和英宗皇帝(1435—1449和1457—1464年在位)〕相同,向往他们的生气勃勃的、甚至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姿态,并且厚赏有成就的军事将领。与之相反,朱佑樘尊奉儒家的和平主义理想,不鼓励那些采取侵略性政策的人。在成化帝在位期间,共封了九个伯爵和一个侯爵,作为对军功的报偿;在弘治帝在位期间,只封了一个授给有功勋的贵族的爵号,而这个爵号是追封一个在1504年于北方边境战死的英勇而顽强的老将。虽然在这两代皇帝统治下,北方边境是明朝军事上主要和持续的关心点(这是不易摆脱和一直存在的一些根本原因所造成的),但那里出现了不断变化的形形色色的敌对领袖和联盟。(那里地形势将在以下的《北方的边境战争》一节讨论。)
成化统治的更带侵略性的军事姿态反映了三个因素:(1)军事威胁来自更强有力的敌人;(2)皇帝的态度保证了中国人作出积极的反应;(3)爱搞权术的官员——象宦官汪直——认识到可以从凯旋或报捷中获取个人利益,就在成化统治时期为这类行径制造更多的机会。不像他们的大部分前辈,这两个皇帝都没有亲自出征,以后的明代皇帝除了喜欢模仿英雄的正德皇帝(1506—1521年)外,也没有这样干过。

最后总结一下:明朝在土木堡之变中固然受到相当大的损失,然而这一失败并没有像安史之乱和靖康之耻一样伤到明朝的根本,这也证明了朱元璋建立的体制在那个时代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很强的修复能力。明朝军事衰落的根源在于卫所兵制的逐渐破坏,而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由单独的军事战役所决定。


谣言四、孙中山辛亥革命时在海外刷盘子

第一份资料是「孙文致李是男函」,现藏南京博物院。该信是孙文亲笔书予同盟会旧金山分会会长李是男,谈及不久前他寄给黄兴的一万元「汇港急款」以购买武器,但并不够用,希望能再筹足一万寄去,故孙文在信中说「所经各埠,见得人心渐有可为,筹饷一事之成就与否,多在局中之办理如何……」。

这封信函之关键,在於它的题头与落款日期。该信题头为位於Ogden的一家名叫Marion的旅店,可见是该旅店提供之信笺,落笔日期则为美国西部时间1911年10月9日,也就是中国时间10月10日。

Ogden是犹他州盐湖城边一个小城市,次日(美国时间10月10日)孙文才来到了紧邻的科罗拉多州Denver市,即丹佛,当天《丹佛日报》刊登了侨社「致公总堂」的广告:「欢迎孙中山莅临丹佛」,并说明孙将演说鼓吹革命;同时也刊登了新闻,「朝廷悬赏10万美金要孙的人头」。[注1]
当天,孙中山住进位在丹佛市第17街321号的布朗皇宫旅馆(Brown Palace),下榻於321房。这间旅馆极富盛名,杜鲁门、艾森豪、柯林顿等6位美国总统曾经入住,英国的「披头四」合唱团也曾是客人。321房今日已经不再是客房,改为会议室。就在这间会议室的墙上,玻璃框内是已经泛黄的旅馆登记簿,上端注明「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下方倒数第二个签名是「Y. S. Sun」,代表著孙中山的英文姓名Sun Yat-sen(孙逸仙),这便是第二份史料,复件现藏於台北国父纪念馆。

10月11日孙中山就是在该旅馆中获悉武昌起义消息的。获知武昌首义,孙中山如果立刻回国,应是前往西岸搭船,但他却前往东岸,希望游说美国政府勿支持清廷。在此后的行程中可以看到10月15日他在芝加哥开预祝中华民国成立大会。10月20日抵纽约,10月25日离美,经英、法两国,11月24日从法国马赛启程,乘「狄凡哈」号邮轮,经停槟城、新加坡,香港,於12月25日抵达上海。[注2]

综合上述史实,完全可以认知的便是孙中山绝无可能在辛亥革命之时於丹佛餐馆端盆子,因为在其获知革命成功前,是在游历美国各埠宣扬革命,争取募款,而非驻於丹佛,由10月9日之「孙文致李是男函」为证;此外,孙文在Ogden与丹佛皆入住旅店,可见孙绝无可能穷困潦倒至端盘子的地步。

同时更要指出的是,史料明白记载,当时孙文并不急於回国,而是随后又访问英法两国,劝说英法银行停止给清廷提供军事贷款,嗣於辛亥革命已过两月后才回到中国,孙文对此曾有自述:「此时吾当尽力於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故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而后回国。」[注3]可见孙文并不热衷回国谋职,却是一心为国谋外交。
而孙文之於辛亥革命之作用,亦万不能以其当时不在国内断然割裂,孙文领导十次革命,唤起国人,可为广义上领导了辛亥革命,事实上,辛亥革命,1910年11月13日孙文於马来西亚召集同志,决议广州起义之后,自2月初起联络各省策应,其中就包括武汉共进会的头目的孙武。[注4]而且早在武昌起义之前的9月25日,四川荣县由同盟会成员吴玉章、王天杰、龙鸣剑、蒲洵等人领导宣布独立。可见武昌起义,本就是辛亥年革命计划的一部份而已,故黄兴在1912年黄花岗周年纪念会的讲词中曾说过:「鄂省8月之起义,由广东之原动力。」[注5]

孙文回国后,12月29日,经17省代表选举,得16票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45人,每省一票),可见其孚众望。孙文之名望,不妨讲一个小笑话,武昌起义后,扬州一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孙天生,冒充是孙文的族弟,带著几个散兵游勇大摇大摆冲进衙门,报出孙文的名号,如此便将扬州光复了,[注6]可见孙文之革命,确实已深入人心,孙与辛亥革命之关系,自是不容歪曲与任意割裂。

注1:陈立文,「孙中山与美国」,《孙学研究学报》第28期(2011年11月12日,台北:国父纪念馆)。

注2:当天的《民立报》以《欢迎!欢迎!》为题发表专栏,其中写道:「先生归来,国基可定,新上海光复后一月,当以此日为最荣。」

注3:孙文,〈建国方略: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收於《国父全集》. (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个,1<0>989年)第一册,页412。

注4:〈蒋翊武事略〉载:「三月,黄兴等起义於广州,蒋拟炸鄂督响应,粤事败乃止」,收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21。

注5:黄兴,〈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收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167。

注6:详见扬州师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12月)

谣言四、孙中山辛亥革命时在海外刷盘子

第一份资料是「孙文致李是男函」,现藏南京博物院。该信是孙文亲笔书予同盟会旧金山分会会长李是男,谈及不久前他寄给黄兴的一万元「汇港急款」以购买武器,但并不够用,希望能再筹足一万寄去,故孙文在信中说「所经各埠,见得人心渐有可为,筹饷一事之成就与否,多在局中之办理如何……」。

这封信函之关键,在於它的题头与落款日期。该信题头为位於Ogden的一家名叫Marion的旅店,可见是该旅店提供之信笺,落笔日期则为美国西部时间1911年10月9日,也就是中国时间10月10日。

Ogden是犹他州盐湖城边一个小城市,次日(美国时间10月10日)孙文才来到了紧邻的科罗拉多州Denver市,即丹佛,当天《丹佛日报》刊登了侨社「致公总堂」的广告:「欢迎孙中山莅临丹佛」,并说明孙将演说鼓吹革命;同时也刊登了新闻,「朝廷悬赏10万美金要孙的人头」。[注1]
当天,孙中山住进位在丹佛市第17街321号的布朗皇宫旅馆(Brown Palace),下榻於321房。这间旅馆极富盛名,杜鲁门、艾森豪、柯林顿等6位美国总统曾经入住,英国的「披头四」合唱团也曾是客人。321房今日已经不再是客房,改为会议室。就在这间会议室的墙上,玻璃框内是已经泛黄的旅馆登记簿,上端注明「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下方倒数第二个签名是「Y. S. Sun」,代表著孙中山的英文姓名Sun Yat-sen(孙逸仙),这便是第二份史料,复件现藏於台北国父纪念馆。

10月11日孙中山就是在该旅馆中获悉武昌起义消息的。获知武昌首义,孙中山如果立刻回国,应是前往西岸搭船,但他却前往东岸,希望游说美国政府勿支持清廷。在此后的行程中可以看到10月15日他在芝加哥开预祝中华民国成立大会。10月20日抵纽约,10月25日离美,经英、法两国,11月24日从法国马赛启程,乘「狄凡哈」号邮轮,经停槟城、新加坡,香港,於12月25日抵达上海。[注2]

综合上述史实,完全可以认知的便是孙中山绝无可能在辛亥革命之时於丹佛餐馆端盆子,因为在其获知革命成功前,是在游历美国各埠宣扬革命,争取募款,而非驻於丹佛,由10月9日之「孙文致李是男函」为证;此外,孙文在Ogden与丹佛皆入住旅店,可见孙绝无可能穷困潦倒至端盘子的地步。

同时更要指出的是,史料明白记载,当时孙文并不急於回国,而是随后又访问英法两国,劝说英法银行停止给清廷提供军事贷款,嗣於辛亥革命已过两月后才回到中国,孙文对此曾有自述:「此时吾当尽力於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樽俎之间,所得效力为更大也。故决意先从外交方面致力,俟此问题解决而后回国。」[注3]可见孙文并不热衷回国谋职,却是一心为国谋外交。
而孙文之於辛亥革命之作用,亦万不能以其当时不在国内断然割裂,孙文领导十次革命,唤起国人,可为广义上领导了辛亥革命,事实上,辛亥革命,1910年11月13日孙文於马来西亚召集同志,决议广州起义之后,自2月初起联络各省策应,其中就包括武汉共进会的头目的孙武。[注4]而且早在武昌起义之前的9月25日,四川荣县由同盟会成员吴玉章、王天杰、龙鸣剑、蒲洵等人领导宣布独立。可见武昌起义,本就是辛亥年革命计划的一部份而已,故黄兴在1912年黄花岗周年纪念会的讲词中曾说过:「鄂省8月之起义,由广东之原动力。」[注5]

孙文回国后,12月29日,经17省代表选举,得16票而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代表45人,每省一票),可见其孚众望。孙文之名望,不妨讲一个小笑话,武昌起义后,扬州一个游手好闲的混混孙天生,冒充是孙文的族弟,带著几个散兵游勇大摇大摆冲进衙门,报出孙文的名号,如此便将扬州光复了,[注6]可见孙文之革命,确实已深入人心,孙与辛亥革命之关系,自是不容歪曲与任意割裂。

注1:陈立文,「孙中山与美国」,《孙学研究学报》第28期(2011年11月12日,台北:国父纪念馆)。

注2:当天的《民立报》以《欢迎!欢迎!》为题发表专栏,其中写道:「先生归来,国基可定,新上海光复后一月,当以此日为最荣。」

注3:孙文,〈建国方略: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收於《国父全集》. (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个,1<0>989年)第一册,页412。

注4:〈蒋翊武事略〉载:「三月,黄兴等起义於广州,蒋拟炸鄂督响应,粤事败乃止」,收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21。

注5:黄兴,〈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后果〉,收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167。

注6:详见扬州师院历史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1961年12月)
一楼的段子说明了中医的局限性,就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治疗手段有限。何作庥曾经说过,从前急性阑尾炎是绝症,得了急性阑尾炎能不能活下来全看自己的命大不大了。这是不是由于华佗的被杀导致的呢?华佗是中医外科手术疗疾的鼻祖人物,华佗被杀后,无人继承其绝学。
什么乱七八糟的
坐等落樱神斧华盛顿
原始文明 发表于 2015-10-4 13:55
三、土木堡之变导致明朝军事衰落

449年,明正统十四年,明军与瓦剌土木堡之战。
土木堡之变确实是明朝衰败的开始,大量军事精英和军事勋贵家族被连根拔起,文官集团势力极大提升,由此埋下了明朝数百年军事衰落的历史
洪武十八年,徐达背上生疽。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死。太祖派人慰问,附赐蒸鹅一只。徐达泪流满面,当着使者把一只蒸鹅吃个干净,当夜就毒发而死。生背疽而吃了蒸鹅,未必便死,但朱元璋赐这蒸鹅,便是赐死,徐达纵然吃了蒸鹅无事,也只好服毒自尽。
蒸鹅不如烧鹅好吃。
土木堡之变确实是明朝衰败的开始,大量军事精英和军事勋贵家族被连根拔起,文官集团势力极大提升,由此埋 ...
你第一句话没错,是中学历史课本上的知识。
后面几句就没对的了。
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楼主辛苦!
武则天 发表于 2015-10-4 15:38
洪武十八年,徐达背上生疽。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死。太祖派人慰问,附赐蒸鹅一只。徐达泪流满面,当着 ...
重八同学为朱允文扫清文武威胁,奈何允文同学不争气
土木堡之变确实是明朝衰败的开始,大量军事精英和军事勋贵家族被连根拔起,文官集团势力极大提升,由此埋 ...
军队损失倒是小事,关键是军功勋贵被几乎一网打尽,丧失了对朝政的话语权,文武平衡被打破,使文官失去了抑制,恶性膨胀。宋朝文贵武贱,再次出现。


谣言五、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被害学生下跪


    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遇难学生下跪的传闻从2009年开始风靡各大媒体,人们也争相传颂,然而这一传闻终究不是事实。

    关于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下跪传闻的两种说法一种是凤凰卫视2011年8月2日《腾飞中国》节目中所说:“惨案发生之后,段祺瑞很快就赶到了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终生食素以示忏悔。”[详细]即“三一八”惨案发生当天(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就到了惨案现场向死难者下跪。

    另一种说法则来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5期杜婉华所撰《另一个段祺瑞》一文,文中引述段祺瑞外孙女张乃惠的说法:“母亲告诉我,惨案让我外公极度悲愤不安,……他让人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他还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即段祺瑞向死难者下跪一事发生在惨案五天后(即1926年3月23日)北大举行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

    这两种说法都认定段祺瑞为“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下跪,但时间地点却完全不同,那么哪一种说法可信呢?史料证明,两种说法都没有任何依据。

    “三一八”惨案当天段祺瑞根本没有去现场关于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事发当天有没有到现场下跪,我们可以从当事者回忆段祺瑞在惨案发生后的所作所为中得出结论。据当时曾负责保卫执政府与吉兆胡同段祺瑞住宅的卫队旅上校参谋长楚溪春回忆,他们向段祺瑞汇报惨案发生的情况之后,段的表现是:

    “我随李鸣钟马上坐汽车赶回吉兆胡同段宅见段祺瑞。当时段祺瑞正在同吴清源下围棋,见我们两个人进屋后,马上声色俱厉,大声对李鸣钟说:‘李鸣钟你能维持北京的治安不能?你如不能,我能撤你,我能换你,我能枪毙你!’李鸣钟在门口立正鞠躬向后退,连声说:‘执政,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能维持治安,我能维持治安!’ 段祺瑞接着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楚溪春《“三·一八”惨案亲历记》,原载于1963年3月内部发行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这段回忆说明段祺瑞并没有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而且从其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来看,更不可能向死难者下跪。当然,一面之词并不可信,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在场者的记述中确认是否属实。据当时在段祺瑞身边的段宏纲(段的侄子)回忆:

    “18日晨9时许,即得到消息,谓浩浩荡荡的游行大队又陆续地到达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的空场上,人数比昨日更多,叫骂呼打,情况混乱已极。大约是11时半前后,我在吉兆胡同忽闻连续不断的10余声枪响,来自西北方(吉兆胡同在铁狮子胡同东南方),我大吃一惊,这一定是执政府门前发生事故了。这时先伯命人召我,问何处枪声。正在说话的时候,楚溪春电话来了,说游行群众百般地辱骂兵士,并抢夺枪支,欲闯破铁门,兵士开枪,死伤有数十人。语气极紧张。先伯命我立刻往视。有的记载谓是时执政府正开国务会议,先伯出席,卫队武团长来报告外面紧张情况后,先伯即命令开枪。实际根本无此事。我到执政府门前时,游行大队大部分已散去,见东面围墙下有尸体10余具。据卫队人排长报告,有受伤者数十人,已送附近医院。我驰回吉兆胡同向先伯报告,先伯甚为伤感。他命我速电话召地面负责军警首长来商。大约在12时半左右,代理警备司令李鸣钟及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同来吉兆胡同(也许是楚先到),向先伯报告肇事经过。宏纲亦在旁。他们分别报告后,先伯对李鸣钟说,因为你们处理防备不周,竟发生这样不幸的惨剧,望李司令同楚参谋长特别当心注意治安,万不可再发生任何事故。李、楚遂退出。楚溪春写的《三一八惨案亲历记》谓段某正在与吴清源下围棋,查吴清源早于前一年夏去日本;又谓段对李鸣钟说:我能撤换你,我能枪毙你;对楚本人说,我不惟不惩办士兵,还要赏他们云云,完全与事实不符。先伯既未与吴下围棋,更没对李鸣钟说这样不近情理的话。”(《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下册,P818)

    从上文可知,段祺瑞在得知惨案后只是派段宏纲到现场查看,并且一个小时之后李鸣钟及楚溪春向段祺瑞汇报情况时段还在他的住宅中,何来“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之说?上述两个在场者的记述虽然有出入,但都说明了段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现场,而只是在其住处接见了负责其安全的卫队军官。

    而且,当天下午执政府发布的公告对惨案发生情况是这样描述的:

    “午后一时二十分,率领暴徒数百人,手执枪棍,闯袭国务院,高呼敢死队前进,并有抛掷炸弹,泼灌煤油等举动。守卫军警,向之拒绝,即遭痛骂,并被击死宪兵一名,及警卫司令部稽查一名,警察一名,卫队多名,各队以正当防卫,暴徒亦死伤多名,又当场获得暴徒手枪数支。似此聚众扰乱,危害国家,实属目无法纪……”(林本元《三一八惨案始末记》,1926年出版)

    当局既然将遇难者认定为“暴徒”,段祺瑞作为政府元首,又怎么可能在当天去向“暴徒”下跪忏悔呢?可知所谓段祺瑞在事发当天赶往现场向死难者下跪,纯属无稽之谈。那么,段祺瑞下跪是否发生在五天之后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呢?(编者注:段宏纲这段回忆中“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间与公认的发生时间不符,据当时执政府发的公告和其他回忆者,惨案发生时间应该为下午一点二十到一点半之间,而段宏纲回忆中惨案发生时间为上午十一点半,显然有误。)

    段祺瑞根本没有出现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段祺瑞身为总理,如果真的会在3月23日在北大举行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向死难者下跪请罪的话,此消息必然会在第二天被各大报纸报道。然后,我们翻阅了3月24日的报纸和其他资料,都未见到任何“段祺瑞下跪”的报道。《京报》详细记录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现场的情况是这样说的:

    “(乙)开会之程序:(一)奏乐,(二)主席宣布开会,(三)奏乐,(四)全体静默五分钟致哀,(五)奏乐 读祭文,(六)各团体代表报告及演说,(七)奏乐,(八)提案,(九)摄影闭会。

    “(丙)开会之情形:下午一时开会,各团体代表及来宾不下数千于人,陈毅为主席,相继演说者有死难者之家属李逸,燕大代表崔某,国民党中央委员韩麟符等,均演说四小时之久,语极沉痛,在场者无不下泪。及后议决提案三条……”(《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P97-98,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从上述程序和现场情况来看,段祺瑞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悼念大会上,更别说什么“当众长跪不起”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惨案发生当天,还是五天后的悼念大会,段祺瑞都没有出现,因此,段祺瑞“长跪不起”的传言完全不可信。


谣言五、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被害学生下跪


    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遇难学生下跪的传闻从2009年开始风靡各大媒体,人们也争相传颂,然而这一传闻终究不是事实。

    关于段祺瑞向“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下跪传闻的两种说法一种是凤凰卫视2011年8月2日《腾飞中国》节目中所说:“惨案发生之后,段祺瑞很快就赶到了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终生食素以示忏悔。”[详细]即“三一八”惨案发生当天(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就到了惨案现场向死难者下跪。

    另一种说法则来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5期杜婉华所撰《另一个段祺瑞》一文,文中引述段祺瑞外孙女张乃惠的说法:“母亲告诉我,惨案让我外公极度悲愤不安,……他让人立即调查死难者的名字,给予优抚。他还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即段祺瑞向死难者下跪一事发生在惨案五天后(即1926年3月23日)北大举行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

    这两种说法都认定段祺瑞为“三一八”惨案死难者下跪,但时间地点却完全不同,那么哪一种说法可信呢?史料证明,两种说法都没有任何依据。

    “三一八”惨案当天段祺瑞根本没有去现场关于段祺瑞在“三一八”惨案事发当天有没有到现场下跪,我们可以从当事者回忆段祺瑞在惨案发生后的所作所为中得出结论。据当时曾负责保卫执政府与吉兆胡同段祺瑞住宅的卫队旅上校参谋长楚溪春回忆,他们向段祺瑞汇报惨案发生的情况之后,段的表现是:

    “我随李鸣钟马上坐汽车赶回吉兆胡同段宅见段祺瑞。当时段祺瑞正在同吴清源下围棋,见我们两个人进屋后,马上声色俱厉,大声对李鸣钟说:‘李鸣钟你能维持北京的治安不能?你如不能,我能撤你,我能换你,我能枪毙你!’李鸣钟在门口立正鞠躬向后退,连声说:‘执政,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我能维持治安,我能维持治安!’ 段祺瑞接着说:‘楚参谋长,你去告诉卫队旅官兵,我不但不惩罚他们,我还要赏他们呢!这一群土匪学生……’”(楚溪春《“三·一八”惨案亲历记》,原载于1963年3月内部发行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

    这段回忆说明段祺瑞并没有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而且从其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来看,更不可能向死难者下跪。当然,一面之词并不可信,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在场者的记述中确认是否属实。据当时在段祺瑞身边的段宏纲(段的侄子)回忆:

    “18日晨9时许,即得到消息,谓浩浩荡荡的游行大队又陆续地到达铁狮子胡同执政府门前的空场上,人数比昨日更多,叫骂呼打,情况混乱已极。大约是11时半前后,我在吉兆胡同忽闻连续不断的10余声枪响,来自西北方(吉兆胡同在铁狮子胡同东南方),我大吃一惊,这一定是执政府门前发生事故了。这时先伯命人召我,问何处枪声。正在说话的时候,楚溪春电话来了,说游行群众百般地辱骂兵士,并抢夺枪支,欲闯破铁门,兵士开枪,死伤有数十人。语气极紧张。先伯命我立刻往视。有的记载谓是时执政府正开国务会议,先伯出席,卫队武团长来报告外面紧张情况后,先伯即命令开枪。实际根本无此事。我到执政府门前时,游行大队大部分已散去,见东面围墙下有尸体10余具。据卫队人排长报告,有受伤者数十人,已送附近医院。我驰回吉兆胡同向先伯报告,先伯甚为伤感。他命我速电话召地面负责军警首长来商。大约在12时半左右,代理警备司令李鸣钟及卫队旅参谋长楚溪春同来吉兆胡同(也许是楚先到),向先伯报告肇事经过。宏纲亦在旁。他们分别报告后,先伯对李鸣钟说,因为你们处理防备不周,竟发生这样不幸的惨剧,望李司令同楚参谋长特别当心注意治安,万不可再发生任何事故。李、楚遂退出。楚溪春写的《三一八惨案亲历记》谓段某正在与吴清源下围棋,查吴清源早于前一年夏去日本;又谓段对李鸣钟说:我能撤换你,我能枪毙你;对楚本人说,我不惟不惩办士兵,还要赏他们云云,完全与事实不符。先伯既未与吴下围棋,更没对李鸣钟说这样不近情理的话。”(《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晚清北洋》下册,P818)

    从上文可知,段祺瑞在得知惨案后只是派段宏纲到现场查看,并且一个小时之后李鸣钟及楚溪春向段祺瑞汇报情况时段还在他的住宅中,何来“在得知卫队开枪打死学生之后……随即赶到现场”之说?上述两个在场者的记述虽然有出入,但都说明了段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现场,而只是在其住处接见了负责其安全的卫队军官。

    而且,当天下午执政府发布的公告对惨案发生情况是这样描述的:

    “午后一时二十分,率领暴徒数百人,手执枪棍,闯袭国务院,高呼敢死队前进,并有抛掷炸弹,泼灌煤油等举动。守卫军警,向之拒绝,即遭痛骂,并被击死宪兵一名,及警卫司令部稽查一名,警察一名,卫队多名,各队以正当防卫,暴徒亦死伤多名,又当场获得暴徒手枪数支。似此聚众扰乱,危害国家,实属目无法纪……”(林本元《三一八惨案始末记》,1926年出版)

    当局既然将遇难者认定为“暴徒”,段祺瑞作为政府元首,又怎么可能在当天去向“暴徒”下跪忏悔呢?可知所谓段祺瑞在事发当天赶往现场向死难者下跪,纯属无稽之谈。那么,段祺瑞下跪是否发生在五天之后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呢?(编者注:段宏纲这段回忆中“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间与公认的发生时间不符,据当时执政府发的公告和其他回忆者,惨案发生时间应该为下午一点二十到一点半之间,而段宏纲回忆中惨案发生时间为上午十一点半,显然有误。)

    段祺瑞根本没有出现在“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段祺瑞身为总理,如果真的会在3月23日在北大举行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上向死难者下跪请罪的话,此消息必然会在第二天被各大报纸报道。然后,我们翻阅了3月24日的报纸和其他资料,都未见到任何“段祺瑞下跪”的报道。《京报》详细记录的“悼念三一八惨案死难同胞大会”现场的情况是这样说的:

    “(乙)开会之程序:(一)奏乐,(二)主席宣布开会,(三)奏乐,(四)全体静默五分钟致哀,(五)奏乐 读祭文,(六)各团体代表报告及演说,(七)奏乐,(八)提案,(九)摄影闭会。

    “(丙)开会之情形:下午一时开会,各团体代表及来宾不下数千于人,陈毅为主席,相继演说者有死难者之家属李逸,燕大代表崔某,国民党中央委员韩麟符等,均演说四小时之久,语极沉痛,在场者无不下泪。及后议决提案三条……”(《三·一八惨案资料汇编》P97-98,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从上述程序和现场情况来看,段祺瑞根本就没有出现在悼念大会上,更别说什么“当众长跪不起”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惨案发生当天,还是五天后的悼念大会,段祺瑞都没有出现,因此,段祺瑞“长跪不起”的传言完全不可信。
不管怎么样,朱元璋屠戮功臣是历史铁案
既然当时民间有背疽不能吃蒸鹅的说法,那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的寓意不就是要他死吗?再怎么说徐达也是一起打天下的军中元老朱元璋也不可能明着下旨意赐死,这种政治上只可意会的东西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先例,徐达就是吃了蒸鹅不死自己也要想办法了断,好歹能给子孙后代一个荣华富贵的前程
重八同学为朱允文扫清文武威胁,奈何允文同学不争气
其实是重八君想不开,老大死了,那就往下排嘛。朱棣直接继位,明朝会留都南京,东南士族就会被压制,明朝也许会走向海洋。
JZL1985 发表于 2015-10-4 16:28
军队损失倒是小事,关键是军功勋贵被几乎一网打尽,丧失了对朝政的话语权,文武平衡被打破,使文官失去了 ...
文贵武贱能打出万历三大征?宋朝有过“自古文人用兵,未有如王阳明者”一类的人物?哪朝哪代的军功贵族和平三代以后还会打仗的?
那就推荐一个流言终结帖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fromuid=920462
洪武十八年,徐达背上生疽。据说生背疽之人,吃蒸鹅立死。太祖派人慰问,附赐蒸鹅一只。徐达泪流满面,当着 ...
我也倾向这种说法,如果要下毒办法多的很,没必要专找蒸鹅
pardor123 发表于 2015-10-4 14:09
一楼的段子说明了中医的局限性,就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治疗手段有限。何作庥曾经说过,从前急性阑尾炎是绝症, ...
说的好像内年代的西医治疗传染病多牛逼似的

小心黑死病的几千万洋大人冤魂半夜来找你说道说道.......
说的好像内年代的西医治疗传染病多牛逼似的

小心黑死病的几千万洋大人冤魂半夜来找你说道说道 ...
黑死病是哪个年代的事了,何作庥又是哪个年代的人呢?
楼主列举的那些死于背疽的古人都是哪个年代的啊?跟黑死病有代差吗?
pardor123 发表于 2015-10-4 14:09
一楼的段子说明了中医的局限性,就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治疗手段有限。何作庥曾经说过,从前急性阑尾炎是绝症, ...
是否和儒家地位逐步上升有关,儒家十三经的孝经是不是功不可没,导致患者排斥,也导致杏林不敢进行人体手术尝试?
pardor123 发表于 2015-10-4 21:07
黑死病是哪个年代的事了,何作庥又是哪个年代的人呢?
楼主列举的那些死于背疽的古人都是哪个年代的啊?跟黑死病有代差吗?  
楼主列举的那些死于背疽的古人都是哪个年代的啊?跟黑死病有代差吗?
我说的啥意思你可懂?
pardor123 发表于 2015-10-4 21:24
我说的啥意思你可懂?
不懂,请你解释下你在7楼的第一句话:“一楼的段子说明了中医的局限性,就是对于感染性疾病治疗手段有限。"
土木堡之变确实是明朝衰败的开始,大量军事精英和军事勋贵家族被连根拔起,文官集团势力极大提升,由此埋 ...
将1644年明朝的灭亡的原因归到快二百年前的正统年间的一场败仗有意思吗?
既然当时民间有背疽不能吃蒸鹅的说法,那朱元璋赐给徐达蒸鹅的寓意不就是要他死吗?再怎么说徐达也是一起打 ...
问题是正史并没有说朱八八赐蒸鹅给徐达啊,再在此作推论就没意思了。
汗舞大弟 发表于 2015-10-4 21:02
我也倾向这种说法,如果要下毒办法多的很,没必要专找蒸鹅
这是金庸《碧血剑》里的原文
文贵武贱能打出万历三大征?宋朝有过“自古文人用兵,未有如王阳明者”一类的人物?哪朝哪代的军功贵族和 ...
军功贵族即使不会打仗,至少也是武将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明朝一个正四品武官(指挥jianshi向七品县令自称下官是普遍的。武将地位低下,不争的事实。
JZL1985 发表于 2015-10-4 22:56
军功贵族即使不会打仗,至少也是武将在朝堂上的代言人。明朝一个正四品武官(指挥jianshi向七品县令自称 ...
别逗了,明朝没有军功贵族吗?南京镇守魏国公徐家算什么?云南王沐家算什么?他们代言了中低阶层武将的利益了吗?万历年间能打的几个都是中低阶层武将出身是什么道理?崇祯末年能打又忠心的都是文臣又是什么道理?别豪无保留的相信清朝编的《明史》,里面为了贬低明朝,有些东西刻意东扯西拉,被歪曲了!
黑死病是哪个年代的事了,何作庥又是哪个年代的人呢?
医学的进步,其实是化学、生物学、生理学乃至物理学的进步。中医的逼格远高于西医,只是近现代没赶上科技爆发
别逗了,明朝没有军功贵族吗?南京镇守魏国公徐家算什么?云南王沐家算什么?他们代言了中低阶层武将的利 ...
他们哪里还有实权,哪里还能影响朝局?不过是挂名吃俸禄罢了。明朝中后期,倭寇、鞑靼,但成名的武将不过李成梁、戚继光、俞大猷等寥寥数人,而且他们无一不被文官节制,使才能不得施展。因为武将受歧视,所以有才能的人不愿入武职,但又不能没有将领。因此不得不选派文官掌兵。其中出色的有熊廷弼、孙承宗。崇祯就更别说了,袁崇焕那个平辽方略,蠢的一塌糊涂,不但没平辽,还把关宁军弄成了军阀。
      有没有“徐达吃蒸鹅而死”的事,我不知道,不敢置评。但是,以鹅与背疽无关,进而怀疑中医的观点,却不敢苟同。

      1、中西医有相同之处
      以西医为例。甲状腺亢进的病人,服用甲状腺素,导致病情恶化,最终伤及性命,是完全可能的。鹅在中医里属于发物,相似的还有鲫鱼也是发物品,当人的身体有一些急性病的时候,中医认为这类发物会导致病情恶化,原本就是合理的。所谓弱不胜补,得了癌症的病人,去服用人参之类的大补,加速癌细胞的壮大或扩散的可能,大于增加身体抵抗能力的可能,我个人认为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我西医、中医都不懂,只是外行的说。

      2、食五谷得百病
      中医有食疗,中医讲究饮食有度,讲究血气平衡、阴阳平衡。原本就是比西医更有研究、也更有理论性。阴阳平衡,血气平衡原本就是科学,只是普及的不够,大家理解的不普及而已。若因阴阳、血气、经络就把中医斥责为封建迷信,那么,西医的阴性、阳性检验标准,岂非同样是封建迷信?西医,仅仅是近代引入了化验理论,才被认为是科学。即便今天,出去化验的西医,不仅简陋不堪,而且充斥着野蛮。科技是发达了,但未知的世界还是很多。在与近代科学的结合上,中医是暂时落后;但最终结果,恐怕难说。
      有食疗,就食病。食品对病症有遏制作用,就有加剧作用。鹅是发物,鹅还是凉性的,反正这些常识是一代一代通过家教传下来的,我是相信的。比如螃蟹就凉性的不能多吃,反正我从未见过有人能一餐出6、7个螃蟹的,身体蛮壮年青人,5个以上就会感觉到胃部明显的阴冷。螃蟹是凉性的,这一点至少我“眼见为实”过。
夏风 发表于 2015-10-4 21:57
将1644年明朝的灭亡的原因归到快二百年前的正统年间的一场败仗有意思吗?
历史都是动态发展的,如同史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宋亡败主因之一是开国之初就脱缰的大规模土地兼并......宋朝多少年?
明朝亡败最大原因是经济崩溃,崩溃的主因是地主士子集团占据了经济话语权又极少纳税,而地主士子集团市里膨胀就源于土木堡后的文武失衡。
耶格尔 发表于 2015-10-4 20:34
文贵武贱能打出万历三大征?宋朝有过“自古文人用兵,未有如王阳明者”一类的人物?哪朝哪代的军功贵族和 ...
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明朝中后期文贵武贱是公认的事实。